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天下归秦——宁死不做秦国人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1 13:05:25 0


虞卿带着魏齐逃了,赵孝成王非常恼火。

更恼火的事情还在后面。

原来,秦昭王在派人前往赵国索要魏齐之后,感觉应该施加更大的压力,于是三天之后派兵攻打赵国,并且一举拿下赵国三座城池,扬言要攻打邯郸。

秦军入侵的消息传到邯郸,赵孝成王这下彻底蒙圈了。

以往,对外事务特别是对秦国的关系由蔺相如处理,蔺相如对秦国十分强硬,决不妥协。如今,蔺相如偏瘫退休了,赵奢也没了,赵孝成王依赖的是平原君和相国虞卿。谁知道平原君被扣在咸阳,虞卿带着魏齐潜逃,弄得赵孝成王没了主心骨。

“娘啊!我的个娘啊!”赵孝成王这个时候只剩下喊娘,好在娘还比较镇定。

“孩子,急什么?有娘在呢!”赵惠文后说。现在她还垂帘听政呢!

赵惠文后立即召见了廉颇,别人不在,只能靠他了。

“向齐国求援吧!”廉颇建议。他老了,最近又生了病,就不主动请缨了。

“唉,到头来,还要靠娘家人。”赵惠文后叹了口气。赵惠文后是齐湣王的女儿。

二十二

赵国使者来到齐国求救,恰好齐襄王病得不轻,眼看快驾崩了。这个时候,国事实际上都是王后在管。王后是谁?就是太史敫的女儿。

太史敫的女儿一向很强势,把齐襄王管得服服帖帖,连国家大妓院都不敢去逛。历史上,她被称为君王后,光看名字就很霸气。

君王后接见了赵国使者,说实话,她对赵国没什么好感,并且老公病入膏肓,这时候哪有心情派兵。不过,人家上门求救,又是小姑子的面子,不救还真说不过去。

“好吧,我们可以救,不过有个条件。”君王后才不会轻易答应。

“什么条件?”

“往年齐国也曾经帮助过赵国,可是转眼赵国又来侵犯齐国。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这一次要让贵国的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赵国使者一听,这事情有些麻烦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长安君是赵惠文后的小儿子,宝贝得恨不得整天含在嘴里,算起来,现在还不到十岁。这要是让他来做人质,太后能舍得吗?

“放他娘的臭屁。”赵惠文后第一时间怒骂起来,小儿子就是她的心肝,谁也不能夺走。

大臣们都来劝,大谈国难当头还是应该牺牲小我顾全大我之类的话。可是,赵惠文后就是不干,最后还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我老婆子一定朝他的脸上吐唾沫。”

再优雅的女人,一旦急了,也会变成泼妇。

虽然脸上被吐口水不至于没命,可是容易长癣,所以,没人愿意去冒这个险。可问题是,秦国人要是真的打来了,那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人们都很急,但是都没有办法。

一位大夫名叫触龙,因为资格很老,所以赵惠文王给了他一个左师的官,算是赵王的老师之一,平时不用上朝,偶尔提点建议就行,基本上高级顾问的角色,级别为卿。

触龙很有学问,所以有的时候也给赵孝成王上个课什么的,因此与赵惠文后很熟。

这天,触龙来了,赵惠文后料定他是来说人质的事情的,因此攒了点口水,准备吐他。

两人见过礼,坐下。

“老臣老了,腿脚不好使了,好久没有来谒见了,私下里原谅自己,可是怕太后玉体偶有欠安,所以很想来看看太后。”触龙先说话了,好像是来养老院探望跳广场舞的老朋友。

“我也差不多啊,稍微远点的路都要坐车。”赵惠文后觉得触龙这个话题蛮温馨,因此防范心理有所下降,语气也很温和。

“那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说实话,吃不了多少,每天就喝点粥罢了。”

“老臣现在胃口很不好,就自己坚持着步行,每天走三四里,稍为增进一点食欲,对身体也能有所调剂。”

“哈,那你行,我老婆子可做不到。”赵惠文后笑了笑。

两人又随便聊了些起居饮食的事情,已经完全是朋友聊天的节奏了。

“太后,实不相瞒,我这次来呢,还有个事情求太后帮忙。”

“哦?”

“是这样的,老臣的劣子舒祺,年纪最小,不成才。老臣老了,偏偏爱怜他,希望能让他到王宫卫队里凑个数,保卫王宫,挣个饭钱,所以冒着死罪来禀告您。”春秋战国时期,王宫卫队的侍卫都是公族大臣的子弟,除了有薪水,本身也是个跟国君接触的机会,容易受到赏识和提拔,所以大家都很踊跃。

“咳,这算什么事,没问题。年纪多大了?”

“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在老臣没死的时候先拜托给太后。”触龙笑了笑,似乎想起舒祺来,一脸的爱意。

“我想知道,做父亲的也会爱怜自己的小儿子吗?”赵惠文后问。在她的印象中,父亲应该是很严厉的角色。

“当然,比做母亲的更爱。”

“妇道人家特别喜爱小儿子。”说到这里,赵惠文后想起小儿子可爱的样子来,忍不住笑了。

“嗯,不对。”触龙竟然反驳赵惠文后,不过是笑眯眯地说,“据老臣看来,太后您更爱女儿燕后,要胜过长安君。”

赵惠文后的大女儿嫁给了燕王,因此触龙称呼她为燕后。

“哎,你错了,她比长安君差远了。”赵惠文后急忙否认,这怎么可能?

“那我来说说为什么。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深远一些。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想到她要远去,也是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并不是不想念她,每逢祭祀一定为她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代代相继在燕国为王吗?”

为什么赵惠文后不希望燕后回来呢?因为燕后回来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被燕王休了;第二种是没有儿子,这样新王登基后会把她送回来。

“是这样的。”赵惠文后说。她当然爱自己的女儿,只是不及爱小儿子那么深而已。

“那我问太后,从现在往上数三世,再早点吧,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

赵惠文后想了想,回答:“没有。”

“不只是赵国,其他诸侯国的子孙有吗?”

“我老婆子没听说过。”

进入战国以来,各国公子虽然都有封爵,但基本上只封到本人,儿孙不能继承。如果要继承,只有一种情况:子孙本身有能力或者有功劳。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近的灾祸及于自身,远的及于他们的子孙。难道是君王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不是。是因为地位高人一等却没什么功绩,俸禄特别优厚却未尝为国效力,而金玉珠宝却拥有很多,于是他们骄横枉法,任意胡为,最终惹祸上身。现在太后给长安君以高位,把富裕肥沃的地方封给他,又赐予他大量珍宝,却不曾想到目前使他对国家作出贡献。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所以老臣认为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以为您爱他不如爱燕后。”话说到这里,什么意思其实已经很清楚了。关键是,一步步说来,触龙的话环环相扣,非常有道理。

赵惠文后沉吟了一阵,终于笑了笑说:“你说,该派遣他到哪里去呢?”

触龙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第二天,赵惠文后为长安君套马备车,到齐国去做人质了。

然而齐军并没有来,因为这个时候魏齐自杀的消息传来,赵惠文后派人砍了魏齐的人头送去了咸阳,秦军撤军了。

平原君回来了。

没多久,齐襄王去世,太子建继位,就是齐王建。

按照规矩,新王登基,要派使者去各国聘问。

齐国使者来到赵国,见到了赵惠文后。

国书递到赵惠文后手中,赵惠文后并没有着急去看。

“贵使者,贵国今年的收成怎么样?百姓过得怎么样?齐王还好吧?”赵惠文后问。

“太后,臣奉了齐王的使命前来聘问,可是太后不先问齐王,反而先问收成,先问百姓,这,搞反了贵贱的次序了吧?”使者有点不高兴,当即表示不满。

“呵呵,别生气,听我说。如果没有收成,百姓怎么活下去?如果没有百姓,国君怎么活下去?难道,我有舍本而问末吗?”赵惠文后微笑着解释。

这段对话被后世大为赞赏,认为体现了赵惠文后的民本思想。其实,赵国有爱民的传统,赵惠文后与使者这番对话不足为奇。

赵惠文后顾全大局深明大义,死后被谥为赵威后。

遗憾的是,如此贤明的赵威后,在赵孝成王登基第二年就去世了。

二十三

其实,秦国并没有全面攻打赵国的计划,因为赵国的实力摆在那里,秦国并没有取胜的把握。因此,在拿到魏齐的人头之后,秦国顺坡下驴,撤军回国了。

这个时候,范雎不用再使用“张禄”这个名字了,于是恢复本名。

范雎为秦昭王作了一个形势分析。

按照远交近攻的原则,下一步要收拾的就是韩国,基本的目标是把韩国弄到只剩下首都新郑,名义上活着,实际上随时可以让他们断气。之后,收拾魏国,目标是只留下大梁。而楚国现在的首都甚至到了魏国的东面,够不到,不过不用担心他们。燕国太远而且实力不济,也不用担心他们。赵国和齐国都是老王去世小王登基,而且都是太后垂帘听政,所以他们显然不希望惹事。因为魏齐的事情,赵国已经被震慑。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和齐国结盟。

秦国使者去了齐国,太后君王后接见,说到结盟的时候,太后表示:“好好过日子不行啊?结什么盟打什么仗?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我们不结盟,我们永远不结盟,而且我们永远中立,你们爱怎么打就怎么打。”

齐国不肯结盟,不过这个结果其实正是范雎想见到的。如果齐国真的结盟了,与秦国共同瓜分韩魏,那么等于齐国的实力也在增强,这是秦国不想看到的。如果齐国站在韩魏一边,帮助他们抵抗秦国,这也是秦国不想看到的。所以,不结盟是最好的结果,等收拾完了其他国家,你这个不结盟国家也就完蛋了。

“大王,咱们秦国从孝公时代开始就一点点割取魏国和韩国的土地,可是直到现在,魏国和韩国还能跟咱们招呼几下,怎么回事呢?”范雎故意问。

“是啊,魏国和韩国大半土地都已经归了秦国,可是他们怎么还能扛下去呢?”秦昭王听范雎一说,也觉得有些奇怪。

“从前,秦国只抢土地,不抢人。想想看,从当年樗里子、张仪,到后来甘茂、魏冉,都只管抢地盘,结果是地盘抢了不少,百姓都逃回魏国和韩国了。整来整去,魏国和韩国还有那么多人,当然也就能跟秦国招呼了。而秦国地盘越来越大,人口不见增长,有什么用呢?所以,从今以后,我们要抢地盘,更要抢人。”范雎一番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颇有道理。虽然韩国和魏国不得不一次次割土地给秦国,可是百姓往往选择逃回魏国和韩国。而且从樗里子开始,基本上不强制百姓留在秦国。因此,秦国的百姓人口增加并不多。

“丞相说得对,不过,每次攻城之前,百姓往往先行逃命了,还真不好抢。”秦昭王说,他也知道没有人愿意当秦国的百姓。

范雎笑了笑,他自然是有想法了才会提出问题。

“这样,这一次我们出兵攻占韩国陉城,彻底切断韩国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这样,当韩国割让上党或者我们攻取上党的时候,百姓就没有办法逃回韩国了。”范雎说。说完,自己都觉得自己太缺德了。

万事俱备,秦国人要出动了。

白起领军攻打韩国陉城。陉城在太行山南,如果秦国人占领了这里,则北面的上党将与韩国本土完全隔断。

韩国怕了,于是向秦国求和,愿意奉上南阳。

“拿来吧。”秦国人说。

于是,韩国人乖乖地将南阳交给了秦国人。

可是,秦国人收了南阳,依然攻打陉城。

白起过了一把杀人瘾,他率领秦军拿下陉城及其周边的五座城池,斩首五万。

第二年,秦军攻打野王城,野王投降。

下一步,秦军将要攻取上党了。

上党。

上党的百姓惊慌失措,他们猜也能猜到上党将是秦军的下一个目标,或者说秦军这一系列的攻打,其目的就是攻取上党。而从眼前的现实看,韩国根本无力守住上党,只能眼看着上党落入秦军魔爪。

这情形,韩国就像一头被狮子咬住了卵蛋的公牛,虽然活着,但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更悲惨的是,还要亲眼看着狮子们分食自己。

正是:隔壁老王是流氓,想上床来就上床。

百姓们想逃到南面,依然做韩国的百姓。可是,南面都被秦军占领了,根本无路可通。

那么,逃去哪里?还是留在这里成为秦国的百姓?

没有人愿意当秦国的百姓。

上党太守冯亭誓死不愿投降秦国,可是又实在无法抵挡秦军,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我们请求成为赵国的子民,上党成为赵国的上党,让赵国来保护我们。如今天下,能够抗衡秦国的只有赵国了。”冯亭想到这样一个办法,他相信这也是当前韩王所希望见到的。

百姓们怎么想呢?

冯亭决定进行全民公投,选项是:一、投降秦国,成为秦国的百姓;二、加入赵国,成为赵国的百姓,寻求赵国的保护。

结果,百分之百的人选择了第二项。

“我们宁死不做秦国人。”百姓们纷纷表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211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