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3 14:31:14 0

报复

武德七年(624)七月十八日,这一天,李渊的心情不错,带着三个宝贝儿子到长安城郊外进行狩猎。

为了增加狩猎的趣味性,李渊别出心裁地让三个儿子搞一场狩猎比赛。

也许是在杨文幹造反中,李建成吃了李世民不少苦头,心中憋着一肚子怨气,所以这一次李建成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反击一下李世民。反击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坐骑。

李建成的这匹坐骑,可不是什么善茬,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尥蹶子,除了听李建成的话之外,其他的人都得靠边站。今天李建成就准备利用自己的坐骑来报复一下李世民。

“二弟啊!都说你的骑术高超,今天大哥我这里有匹好马,能够跨过几丈宽的水沟,你来试试吧。”李建成的用意很明显,骑上这匹马即使不把你摔死,也得把你摔个生活不能自理。

李世民当然明白李建成的用意,如果自己推辞,那就证明自己是个胆小鬼。这个时候当然不能退缩。

“好啊!大哥肯将自己的坐骑让给我骑,小弟倍感荣幸啊!”说完李世民纵身跳上了李建成的坐骑。

果然,就在李世民骑马没跑出多远,这匹马野性大发,开始尥蹶子。无奈之下,李世民只能跳下来,蹦出几步之外,等马安静下来后再跳上马背,如此再三,李世民凭借着过硬的骑术,终于没被这匹马整翻在地。

按说事情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是李世民偏偏在事后对宇文士及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太子打算用这匹马来摔死我,可是我有天命,岂是一匹马所能摔死的?这句话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细琢磨起来其实有很大的问题,首先的一点就是你说太子想用马摔死你,有什么真凭实据?你完全可以说自己骑术不精,然后拒绝啊。

当然这一点并不是最关键的。这句话中最要命的是两个字———天命!

因为在所有人看来,只有皇帝才能称得上是天命所在。李世民说出这样的话,实际上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当皇帝的野心。这基本上就属于没事找抽型了。

李世民!这可不是我主动找你麻烦,而是你的嘴给你的身子惹祸!很快,李建成在得知此事后,决定拿这句话大做文章。具体的方式就是告状。

当然,如果李建成现在亲自跑到李渊那里告李世民的状,估计李渊肯定是不信的,毕竟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他和李世民有矛盾,没准这个状告不好,还会落个不能容人、心胸狭小之类的骂名。

所以,现在必须有人替李建成出头。于是,后宫势力的代表人物尹德妃和张婕妤出马了。这实在是告状的两个最佳人选。要知道枕头风的威力那是相当大的。

最终,在尹德妃和张婕妤的不断忽悠下,李世民遭到了李渊的怒斥。其实,李渊没有严惩李世民,已经算是很客气的了。

李世民!在你的时代到来之前,一定要懂得隐忍。宁可做过头事,绝不说过头话。

事实上,这次骑马事件只是李建成对李世民一个小小的报复,而接下来李建成所做的事,对李世民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李建成的努力

李建成明白仅仅依靠小打小闹的伎俩,最多也就是报复一下李世民,要想彻底瓦解秦王势力,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就在李建成准备采取下一步行动时,李元吉为李建成献上了一条计策。

找个机会做掉李世民。

李元吉的理由很简单,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李世民一完蛋,他手下的那些人一定会树倒猢狲散。

先抛开这种做法是不是有违道德不谈,如果从后来的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来看,当时李元吉的这个建议应该说虽然简单,但确实有效。

李世民可以杀死李建成,李建成为什么就不能杀死李世民呢?当时建议做掉李世民的不仅仅是李元吉一个人,东宫太子洗马魏徵也抱有同样的态度。

皇权之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最终的结果注定只能有一个人活下去。

在当时来讲,李世民是绝对想不到李建成会采用极端手段来对付自己的,而这恰恰可以给李建成很多机会,就像后来的玄武门事变李建成没有想到李世民会采用极端手段对付自己一样。

可惜的是,李元吉和魏徵的建议被李建成拒绝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当时李建成采纳李元吉和魏徵的建议,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玄武门事变,那中国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景象,虽然在此之后,李建成还有一次做掉李世民的机会,那个时候他也确实下定了决心,但是他实在没有想到李世民会先出手。

机会往往稍纵即逝!而逝去的东西,往往再也不会回来。那我们不禁要问,魏徵明白的道理,李建成难道不明白吗?如果明白的话,为什么他还要拒绝?

李建成未必明白。不过不明白并不是因为李建成脑子笨,而是因为另一个原因———他的位置。

在李建成看来,自己已经拥有合法的皇位继承权,只要老爹一蹬腿闭眼,自己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坐上那个宝座,目前完全没有必要和李世民过于针尖对麦芒,只要自己不犯错误,小心翼翼维护好自己太子的地位,至于李世民,只要把他压制在藩王的地位,不让其势力超过自己就可以了。这种做法是典型的防守反击。

李建成的这个想法,我虽然不太赞成,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还是能理解。他的这个做法,其实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治国理念———逆取顺守。

西汉著名的政论家贾谊曾经在总结秦国的兴亡时得出过一个结论,大概的意思就是:处于在野的地位时,可以采取“逆取”的方式,什么阴谋诡计、栽赃陷害、打击报复等等都可以用上,总之一句话———夺取统治地位。可一旦真的有一天,你的梦想实现了,居于统治者的地位时,就应该采取“顺守”的方式实行仁政,因为当权者除了拥有无限的权力之外,还拥有一样东西———义务。

也就是说在你行使权力的同时,还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至少应该做道德上的模范。这种观念后来形成了一种政治传统,汉代以后逐渐纳入到政治实践当中。

明白了“逆取顺守”的道理,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李建成拒绝杀掉李世民了。在李建成看来,以自己目前的地位完全没有必要去做政治冒险,否则很可能会功亏一篑。要知道除掉李世民的风险实在太高。因为李建成实在无法预料除掉李世民之后会引起什么样的政治风波。

但是李建成明显忽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继承皇位很简单,继承皇位之后呢?

换句话说,即使你未来顺利地当上皇帝,李世民就会成为乖乖仔吗?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建成这种防守第一的想法,错过了能够给予李世民致命打击的机会,最终让李世民抢得先机。

当然,目前来讲,对付李世民,李建成有自己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釜底抽薪。李建成虽然拒绝除掉李世民,但是这位仁兄却为李世民挖了一个很大的坑。具体的做法就是忽悠李渊抽调秦王府的人,担任朝廷的官员。房玄龄、杜如晦直接进入中央,程知节被任命为康州刺史。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

委任官职不是很好吗?

答案:当然不是。

因为根据唐朝的法律规定,一旦藩王的私人幕僚被朝廷任命官职,那么从做官那天开始,就不能和原来的藩王有联系,否则就是触犯了法律。李建成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剪除李世民的羽翼,让其成为光杆司令,单练李世民一个人。所以此计名为:釜底抽薪!

这是非常厉害的一招,因为李世民即使再牛,如果自己单干也是玩不转的,何况李建成从内心深处对李世民手下的那帮猛人实在很是忌惮,因为他的手下除了魏徵之外,实在缺乏那样的人才。

事实上在李建成的挖坑计划中还隐藏着另一个阴谋———诬告。

李建成明白,虽然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被朝廷任命了官职离开了李世民,但是李世民作为他们的老领导,如果说从今往后一点联系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最起码上朝见面的时候,双方总得寒暄几句吧。

那好,只要有联系,我就告你勾结朝中大臣图谋不轨。到时说不定李世民就会和这些曾经的旧党手牵着手一起去见阎王,即使不见阎王,也得把你折腾个半死不活。如果实在没有机会,也没有关系,至少现在这么做足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一箭双雕。高!实在是高!

李建成的这个做法很成功,在当时的确让李世民有些无计可施。

但李建成有的做法也很失败,比如收买人心。很长时间以来,李建成看中了李世民身边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尉迟敬德。

李建成身边实在缺少一个像尉迟敬德这样的人,既忠心又勇猛,在他看来,尉迟敬德就好像是李世民的一把保护伞,遇有疾风骤雨的时候,总能派上用场,现在李建成要将这把保护伞据为己有。

于是,李建成给尉迟敬德修书一封,表示要结为“布衣之交”,并送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希望尉迟敬德能够归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千万不要小看“布衣之交”这四个字,事实上它代表了李建成的一种诚意。

所谓的“布衣之交”就是没有地位高低差别的交情,作为太子的李建成能和身为臣子的尉迟敬德说这样的话,可以看出李建成是很有诚意的,何况又送去了大量金银财宝。

在李建成看来,尉迟敬德应该感到受宠若惊,即使不便马上脱离李世民,也会一点点地逐渐向自己靠拢。但是,令李建成万万想不到的是,尉迟敬德并不买账。

尉迟敬德也给李建成修书一封,表示自己曾经是刘武周的手下,对抗唐朝已经是罪大恶极了,幸好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自己,现在既然身为秦王的人,就应该效忠秦王,绝不能有二心。

在信的最后,尉迟敬德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我收了您的钱财依附于您,那就是个见利忘义的人,太子殿下需要见利忘义的人吗?

有水平!实在有水平!

说句实话,在我看到尉迟敬德说这句话之前,我对他一直停留在武夫的印象,只会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的主。但是当我看到这句话后,我对他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在我看来,这句话体现了一种智慧,一种不甘心做被人利用的奴才的智慧。

要明白如果你选择了背叛,那么接下来你将有可能被所有人背叛。尉迟敬德没有选择背叛是个让人敬重的人。

而从尉迟敬德的话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效忠李世民,完全出于两个字———义气。在这个世界上,讲义气的人总是令人敬佩的。

拉拢尉迟敬德的事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件事让李建成终于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金钱打动。

当然,这个世界上,见钱眼开的主也还是蛮多的。常何就是其中的一个。

收买人心

面对李建成的分化、打压、收买人心,李世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去应对,唯一能做的就是同时也收买李建成的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和李建成收买尉迟敬德这样的大人物不同,李世民收买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事实证明,后来正是这些小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左右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一个人:常何。

常何,时任玄武门禁军守卫将领,曾经加入过瓦岗军,后来跟随李密投降了唐朝,李密叛唐后,跟着李密一起出逃,李密被杀后,常何再次归顺唐朝,因为有和李密共同出逃的污点,所以二次归顺唐朝以后,他的官职被降低了。

作为门卫的常何,在当时来讲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历史有时是失重的,它往往出人意料地将很多应该由诸多大人物完成的任务,交给了很多小人物,常何就是其中的一个。

关于李世民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收买的常何,以及用的什么收买手段,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在我看来,收买人心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感情需要慢慢培养嘛。至于收买的手段,无非是金钱与美女。

如此看来,常何的确是个见钱眼开的人。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有很多人认为,李世民收买常何,就是为了方便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在我看来,这种说法不太靠谱。

在前面我们说过,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一直有退守洛阳的想法,既然有这样的想法,就说明李世民主观上并不想发动政变,所以收买常何,从李世民的主观意志来讲,和玄武门事变没有任何关系。

在我看来,常何只是李世民收买禁军将领中的一个。也就是说,在当时,李世民很可能收买了一大群的禁军将领,而常何无疑是收买最成功的一个。

当然,李世民收买禁军将领是为了在禁军中安插自己的人,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自救,如果没有后来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他是断然不会采取暴力手段的。

那么常何为什么就不能像尉迟敬德那样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李世民的收买呢?其实,这与他的地位有关。

从常何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仁兄并不受朝廷的待见,可以说能够担任玄武门的禁军守卫将领,已经算是重用他了,这也就证明在当时来讲他不属于任何派系,没有派系就没有靠山,没有靠山就别想升官。

如果一切就此平静地度过,也许常何干到老最多也就是个保卫科长,然后混个退休金回家养老。

但常何至少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在他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官职怎么说也应该得到升迁,但是没有靠山的他无论如何是实现不了这个愿望的。所以面对李世民的拉拢和收买,常何义无反顾地跟了过去。

我虽然对常何的行为不能认同,但是我能理解。因为在他的心中,至少还有一样东西存在———理想。

他不可能像李世民那样,统领千军万马,也不可能像房玄龄、杜如晦那样治大国若烹小鲜,作为一个小人物,我想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有个好的前途,穿上等的绫罗绸缎,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然后祭祖的时候,对着祖先说一句:常何没给你们丢脸。

而现在秦王李世民丝毫没有鄙视常何,还能让他实现心中的理想,常何难道不感激吗?所以我说,常何被收买,是因为他想实现心中的理想,而作为一个小人物,他是没有其他途径去实现的。

当然,被收买的常何当时肯定想不到,自己作为一个小人物,居然承担了和自己身份不符的巨大历史责任。

第二个人:王晊。

王晊是李建成的手下,时任东宫率更丞。

率更丞是东宫率更寺中的官员,率更寺是掌管宗族次序、礼乐、刑罚的地方,一把手是率更令,下边有两个副手,就是率更丞。

作为太子党的成员,王晊如果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相信一定会有个很好的前途,但为什么王晊偏偏被李世民收买了呢?在我看来,王晊很可能并不受李建成的重用。

前边我说过,率更丞是二把手,或许在王晊看来,以自己的才能应该完全有能力当一把手,或许他根本就认为自己应该像魏徵那样,成为李建成的首席谋士。可惜的是,王晊的理想不能成为现实,有能力的人多如牛毛,想让领导器重你,给个理由先?

久而久之,王晊的心理开始失衡,随之而来的就是压抑,压抑久了很可能就会爆发,当然爆发的形式多种多样。脾气大的很可能找领导大吵大闹一番,脾气柔和一些的或许开始寻找机会,暗中打击报复。

王晊能够成功被李世民收买,或许就是出于一种报复李建成的心理。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推测,不过后来在昆明池政变中,正是王晊将李建成政变所有的计划报告给了李世民,才使得李世民成功逃过了一劫,这不能不说是对李建成的报复。

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敌人的敌人也是朋友。

同时,王晊的被收买很可能还反映出了一个问题:东宫太子集团人心不和。

从李建成拉拢尉迟敬德的做法,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出,李建成笼络人心的手段并不高明,这也说明他对自己手下人的笼络或许也并不成功。

从史书记载来看,李建成如果有重要的事情商量,总是和李元吉一起讨论,而对于其心腹的参与,史书记载的很少。这就说明李建成的东宫太子集团,表面听起来好像很能唬人,实际上能为李建成真正谋划事情的,除了魏徵之外,似乎就没有别人了。

大家工作都没有积极性,那就是领导的问题。

在笼络人心的手段上,可以说李建成有着明显的缺陷。而这个缺陷也为他后来在玄武门事变中的惨败,埋下了导火索。

而李世民这边正好和李建成相反。从后来计划发动玄武门事变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李世民的身边有一批为他尽死力、知机识变的将士,在这一点上不能不说李世民笼络人心的手段是非常高明的,无论是文臣、武将,甚至连常何这样的小人物,李世民都倾心去培养感情。这样的领导如果没有人肯为他卖命,那简直就没有天理了。

李世民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心合一,这一点也让李建成羡慕不已。

但是目前情况下,李建成还是合法的太子,李世民还处于藩王的地位,这个问题不是人心合一就能改变的。万般无奈之下,李世民想到了一个可以改变现状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法也是无奈之举。

这个方法,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退守洛阳。

李世民的想法

关于李世民退守洛阳的想法,有一种说法似乎很流行。

说是李建成为了除掉李世民,决定在请李世民吃饭的时候,用毒酒结果了他的性命,可事情偏偏不凑巧,也许是李建成的毒药下得不够分量,或者是在市面上买了假药,李世民喝完毒酒后,虽然满口吐血,但是最终却没有丧命!

这件事情后来被李渊知道了,结果训斥了李建成一顿,同时安慰李世民让他不要觉得委屈,为了避免兄弟二人的争斗,李渊决定让李世民去洛阳,并且将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划为李世民所有,而且特许李世民效仿当年梁孝王的做法,可以建天子的旌旗,这也就是说将天下一分为二,平分给两个儿子!

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根本不靠谱。

这种说法很可能是李世民后来的一种自我掩饰。

前边我们说过,李建成目前的地位根本没必要对李世民痛下杀手,而且真要想毒死李世民,一定会精心挑选上等的极品毒药,并且还会猛下量,怎么可能会出现李世民口吐鲜血而不丧命的事情呢?而且李渊知道这件事情后,仅仅是训斥了李建成,居然没有严厉处罚他,这明显不符合常理,似乎很说不过去,所以这种说法是明显的扯淡。

事实上,李世民退守洛阳的想法完全是他自己的设想。

洛阳是和长安一样的古都,长安虽然是唐朝的都城,但是若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来分析,洛阳实在比长安更加优秀。

因为在洛阳,有一条隋炀帝杨广修建的大运河,这条大运河将河北、山东、江南等地的经济、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有了这条大运河,当时全国的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洛阳,这就使得当时洛阳的战略地位比长安更加重要。

自从平定王世充后,洛阳便成为了李世民的根据地。

现在李世民在和李建成的斗争中除了人心合一之外,其余丝毫不占优势。与其在朝廷和李建成斗来斗去,还不如去洛阳营建自己新的战略基地,将其做大做强,进而和长安分庭抗礼,何必在长安这一棵树上吊死?

如此看来,这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于是李世民派亲信温大雅率先去洛阳,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另外,派车骑将军张亮带领一千人马秘密地前往洛阳进行招兵买马,因为李世民当时在朝廷是不能公开搞大的军事动作的,他的意图是,以张亮带去的一千人马为班底,然后通过征兵,从而培植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

张亮的任务除了征兵之外,还肩负秘密结交山东豪杰的重任。因为李世民明白,李建成有李艺、李瑗这样的地方势力支持,如果自己一旦以洛阳为根据地对抗长安,那么和李建成的斗争势必将会升级,所以地方势力的支持将至关重要。

应该说,李世民这样的安排也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张亮的行为最终让一个人发觉了。

这个人就是李元吉。

圈套

李元吉敏锐地发现了张亮的动向,于是他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李建成。李建成迅速以“图谋不轨”的罪名秘密地将张亮逮捕。

李建成的这种做法,意图相当明确,那就是逮捕张亮后,通过严刑逼供,让张亮坦白交代李世民的整个计划,从而掌握李世民“图谋不轨”的确切证据,然后上报朝廷,将李世民置于死地。

可以说,李世民下有行动,李建成上有对策。可惜的是,李建成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因为张亮在狱中就是不开口,任凭你严刑拷打,反正是打死我也不说。没办法,没有证据只能放人。

虽然张亮被释放,但是结交山东豪杰的事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再开展了,无奈之下,李世民只能暂时放弃,退守洛阳的计划就这样搁浅了下来。

当然,此时的李建成也很郁闷。

这是一次绝好搞倒李世民的机会,因为李建成也明白,虽然现在自己在朝廷拥有优势,可是一旦李世民离开长安,那双方的矛盾就绝不仅仅限于宫廷斗争了,可以说最终的形势只能是导致战争的爆发,真要是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是不好说。

李建成当然不想失去在朝廷的优势。虽然这一次他成功抑制了李世民退守洛阳的做法,但是未来呢?李建成实在没有把握。

不行!绝不能让李世民的计划得逞。这一次,必须彻底解决李世民的问题。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李建成转变了以往防守反击的做法,变成了主动进攻。而且李建成下定决心,一击必中。

终于,李建成等到了这个机会,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武德九年(626),六月一日。

这一天,唐朝北部边城乌城送来战报,说突厥数万骑兵有围攻该城的迹象,请朝廷早做准备。

得到这个消息后,李建成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随后,李建成向朝廷推荐李元吉为统兵元帅率军北征,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李元吉当然明白大哥推荐自己的目的,于是借故向朝廷申请抽调秦王府的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等将领跟随自己一同出战。白痴都能看得出来李元吉的这个建议到底针对谁,抽调李世民身边的人,让你成为光杆司令,看你横行到几时!

事实上,在这个建议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既然已经抽调了秦王府的人,那么秦王府的人暂时就归到李元吉手下领导。我们都知道,军队在出征之前,是要进行相关准备工作的,例如准备武器、铠甲、粮草等,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秦王府的人就必须和李元吉一起做相关的事情,要知道备战这种工作,是个体力和技术活,在工作中出现一些纰漏都是很正常的。

而李元吉恰恰就是要寻找这些人的纰漏,只要出现纰漏,就问你的罪。而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后来的岳飞实在没有错误,还被安个“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杀掉。李元吉的任务大致就是如此。

再看李建成。

李建成终于明白了要想把李世民彻底地留在长安城,唯一的做法就是:杀掉他。所以他决定在李元吉出征的那一天,和李世民一同去昆明池为李元吉饯行,在饯行仪式上埋伏好勇士,做掉李世民;然后和自己的老爹说李世民暴病身亡,到时死无对证,李渊即使怀疑,也找不出任何理由处决自己。

这个计划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昆明池政变计划。如此看来,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实在是目标一致,分工明确。

毒!实在是毒!

但是,我们在前边也说过的东宫率更丞王晊将这个消息快速报告给李世民,李建成的计划再次落空。只是这一次,李建成没有想到,老天爷将成功的机会让给了李世民。

密谋

六月三日夜,秦王府。

当李世民从王晊的口中听到李建成要做掉自己的消息后,顿时觉得不寒而栗。虽然双方斗争了这么长时间,但彼此并没有超越那个界限———极端暴力,可是现在李建成率先破坏了那个规则,这是李世民所始料未及的。

此时的李世民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面对。向李渊揭穿李建成的阴谋吗?这样做,固然能避免这次的冲突,但是终究消除不了双方的矛盾。李世民开始彷徨了。不过在彷徨之际,李世民头脑还是十分清晰的,于是他召集部下商讨对策。

“为今之计,只有先发制人!”长孙无忌率先发言。长孙无忌的话谁都明白,所谓的先发制人就是让李世民杀死李建成。

李世民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舅舅,他虽然并不同意先发制人,但是长孙无忌的话还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于是他缓缓地说道:“骨肉相残,这是古今的大恶,虽然我就要大难临头,但我还是想等李建成出手后,然后再仗义讨伐他,最后让父皇判他的罪,这样不是更好吗?”李世民的想法很明显,是要后发制人,如果决定要做,必须要师出有名。

“秦王!你有把握应对太子的出手吗?”李世民的话余音未落,尉迟敬德站起来问道。显然,尉迟敬德并不同意李世民的看法,因为在他看来,后发制人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一旦李建成出手,很多事情是无法预知的。

李世民沉默了,这种沉默代表了他也没有把握。

“现在我们大家都誓死拥戴你,但是也请秦王为我们大家考虑!如果秦王不听长孙大人之言,敬德就此告辞,从此去做个草头王,不会跟着秦王去白白送死!”

“无忌当然也相随而去!”长孙无忌紧跟着说道。

长孙无忌说完这句话,现场一片寂静。

是啊!李世民即使你不考虑自己的前途,也应该为你手下的这帮兄弟想一想,所有的人跟着你,就是坚信在和李建成的斗争中,你将是最终的胜利者。所以你绝不能退缩。

“秦王想一想,现在齐王将我们这些人从你的身边调走,就是为了孤立你,我们都走了,不知道秦王你还能坚持多久?”程知节打破了现场的寂静。

就在李世民刚要说话的时候,忽然听到府外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什么人?”李世民有些纳闷。

没有人回答他。片刻之后,脚步声停止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喊声:“请秦王早定大计!”

高声叫喊的人是秦王府的宿卫,共有八百人。

李世民惊呆了,他实在没有想到目前情况下,居然连自己平时蓄养的宿卫也来逼自己出手。

“你们这是在逼我不仁不义啊!”李世民声音有些哽咽。

“太子仁义吗?”尉迟敬德高声喊道。

然后,又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寂静中透露着一丝凝重。

此刻李世民的确是骑虎难下,一方是跟随他多年的忠勇之士,而另一方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兄弟,无论他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注定必须有一方受到伤害。

万般无奈之下,李世民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占卜。

“要不……占卜一下吧。”李世民轻声地说道。

说罢,李世民让人拿出龟壳准备算上一卦。

就在此时,部将张公瑾一把将龟壳抢过来扔到地上,高声说道:“哎呀!占什么卜啊?秦王现在就应该先发制人,别无选择!如果占卜结果不吉利,难道就不干了吗!”

张公瑾的言外之意是,李世民今天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有些事情由不得你了,不然的话,我们大家有可能都得陪着你去送死。

可以说,这是明显的逼宫。但是,李世民能理解。因为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对未来前途的憧憬,他们也有妻儿老小,也想让他们的家人过上最舒适的生活。而如今他们只能依靠李世民实现心中的理想,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李世民失败了,那所有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既然如此,那就干吧。我是为了我自己,同时也是为了更多的人!

李世民缓缓地站起身来,环顾在场所有的人,然后他又缓缓地将眼睛闭上,片刻之后,他猛然间睁开双眼,目光中放射出一道寒光。

他终于开口说道:“敬德!你去把玄龄(房玄龄的字)和克明(杜如晦的字)叫回来,咱们共同制订一个先发制人的详细方案。”

既然决定先发制人,也就不再理会朝廷的法律,为了制订一个周密的计划,房杜二人必须回来。不过令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尉迟敬德却没有将两个人领回来,因为他们拒绝了李世民。

“他们说什么?”李世民问尉迟敬德。

“两位说现在身为朝廷命官,不能再和秦王有任何联系,如果私自回来,那就触犯了朝廷的法律,很可能被处死,所以不能回来!”

“笑话!我要是行动失败了,他们曾经是我的部下,太子饶得了他们吗?糊涂!”说罢,李世民将佩刀随手递给尉迟敬德,说道:“你再去一趟,跟他们说明我意已决,如果他们愿意来那是最好,如果推辞不来,你就……”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做了一个向下切的动作。

在他看来,如果房杜二人真的不来,说明不是背叛了自己,就是不愿趟这浑水。既然如此,那就结果了两个人,免得生出事端。

是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

事实上,李世民的判断是错的。

房杜二人其实和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人的观点一样,他们都明白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终究避免不了极端暴力的方式,之所以拒绝李世民是怕李世民下不了决心。如果下不了决心,那两个人回到秦王府完全没有意义,而且朝廷知道了还会治罪。

其实二人拒绝李世民是一种激将法。

所以当尉迟敬德带着李世民的佩刀第二次来到后,房杜二人顿时明白了这一次李世民是彻底下定了决心,所以毫不犹豫地化装成道士跟着尉迟敬德回了秦王府。

就在那个晚上,秦王府灯火通明,李世民和他的智囊团制订了一个袭杀太子李建成的计划,也就是在那个夜晚,历史在不经意间改变了行进的方向。

关于李世民这些人具体是怎么谋划的,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通过后来李世民等人在玄武门事变中所做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出他们的计划大致由以下几点组成:

一、在玄武门设置伏兵,采用擒贼先擒王的策略,首先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消灭太子军和齐王集团;

二、如果一切顺利,将迅速进宫控制皇帝,然后逼宫退位;

三、如果作战不利,也将迅速进宫控制皇帝,然后胁迫皇帝下令让东宫、齐王集团放下武器,从而制止冲突。

当然,在这个计划中,李世民一定想到了如果一旦控制皇帝不利该怎么办?

在我看来,他们的计划是如果一切都不顺利,那就以皇帝为人质,控制长安,如果控制长安不利,那就挟持皇帝退守洛阳。

虽然在后来的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大获全胜,但是在事先的谋划中,我觉得这一点肯定是想到了。

在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控制玄武门。

玄武门是长安太极宫城的北门,也是保卫皇宫的禁卫军驻扎重地,更是出入内宫的必经之地,控制了玄武门,可以在不惊动长安城禁军的情况下迅速控制内宫,如果控制不了玄武门,不仅挟持不了皇帝,恐怕连皇帝的面还没见到,估计就全都挂了。

关于玄武门的重要性,著名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已经做过深入的分析,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当然,李世民选择玄武门,还有个原因就是驻守那里的将领是常何,现在看起来,当初收买常何实在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整个计划堪称完美,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一件事情,所有的人都无法确定。那就是,这次政变定在什么时间?因为政变成功的前提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要从玄武门经过。这是个不好解决的问题,更是变数最大的问题。

就在众人挖空心思地琢磨怎样才能引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时候,秦王府宿卫来报,李渊急召李世民入宫觐见。李世民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难道父皇知道我要动手吗?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玄龄、克明你们两个人回来的时候,可有人看见?”李世民急忙问道。

“没有啊!即使有人看见,也绝不会认出我们两个人的,要不我们为什么化装成道士啊?”房玄龄连忙说道。

“真是奇怪!那这么晚了父皇为什么还要召我进宫呢?”李世民狐疑起来。

“秦王!我想一定是有人走漏了风声,不如我们现在就召集人马直接攻打东宫和齐王府,杀他个措手不及!”尉迟敬德说道。

“不!在一切都没有明朗之前,先不要急于行事,以不变应万变,你们在这里等着我,我现在进宫面见父皇!看看情况再说!”

局中局

就在李世民和众人谋划的时候,李渊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消息。虽然这并不是揭露李世民策划政变的消息,但确实是个能在顷刻间要他性命的消息。

就在一个时辰之前,太史令傅奕夜观星象,发现太白金星从东南方划过,往西北方向落去,傅奕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占星学知识,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这是一个爆炸性的结论,所以傅奕立即将这个结论上报给了李渊。

很长时间以来,李渊十分清楚李世民的野心,现在天象显示出秦王当有天下,李渊敏锐地感觉到,李世民可能要动手了。当然,他并不知道李世民动手的对象是李建成,而不是自己。

不过在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李渊并不想冤枉李世民,和当初处理杨文幹造反事件一样,李渊也急召李世民入宫觐见,如果李世民不敢来,那就说明天象的显示很可能会成真。

可是李世民来了,而且看起来很从容。

“太史令傅奕刚才夜观天象,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你知道是什么秘密吗?”李渊开口问道。

“请父皇恕罪!儿臣不知!”

“是一个关于你的秘密!”李渊随口说着,说完他抬起眼睛死死地盯着李世民。

李世民的心几乎要从胸口蹦出来,额头上顿时冒出了冷汗。

难道他真的知道了吗?不!在他没有挑明之前,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我的秘密?儿臣能有什么秘密啊?”李世民故作镇静地说道。

“傅奕说太白金星划过天空,他由此推断你将有天下!所以我召你进宫来,想问问你这是真的吗?”当李渊说完这句话后,李世民顿时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原来是这样啊。紧跟着,他发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一个调虎离山的计划,在李世民的头脑中瞬间形成了。

“父皇!这是太子和齐王等人陷害儿臣啊!父皇有所不知啊,太子和齐王之所以陷害儿臣,是因为儿臣知道他们做了对不起父皇的事情。”

“哦?什么事情?”李渊顿时觉得纳闷。

“儿臣不敢讲!”

“恕你无罪!讲!”

“太子和齐王淫乱后宫!”李世民说完,马上叩头在地。

什……什么?淫乱后宫?

臭小子!居然八卦到你老爹头上来了。李渊顿时怒不可遏,但是转念一想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李世民是万万不敢这么说的。

忽悠有时是要不惜血本的,正所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可有证据?”

“有!儿臣丝毫没有做对不起他们的事情,今天他们陷害我,就是想借您的手杀掉我,其实他们是想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儿臣今天死不足惜,可是实在耻于去见这两个贼人,父皇啊!恳请您给我个机会,明天早朝儿臣愿与太子和齐王当庭对质,如果我说了谎话,儿臣愿以死谢罪。”

李世民声泪俱下。

“好!你说明天当庭对质,就这么办!明天早上你们兄弟三人一起入宫见我!”

臭小子,想忽悠我,没门,到时拿不出证据,你将死路一条!

不!不用等到明天对质,我将解决所有的问题。

李世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将老爹玩弄于股掌之间,本来这次谈话的主题是关于天象显示李世民当有天下的问题,为什么到最后却演变成李世民和李建成要当堂对质呢?

归根到底,是他成功利用了人性的一个弱点:好面子。

无论谁听到自己的老婆和别人有暧昧的关系都会坐不住的,何况是皇帝。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丢的不仅仅是李渊的面子,而是整个国家的面子。而且当事人还是太子。

李世民的这个爆料实在太猛,以至于猛到让他老爹居然忘记了这次谈话的主题,只想着如何挽回自己的声誉。可以说李世民是在通过混淆视听,干扰李渊正常思维的情况下,成功钓出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条大鱼的。

就此开始吧。时间就定在六月四日清晨。

李世民安然地回到秦王府,开始着手准备。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几个时辰。天亮后,所有的准备工作必须就绪。

李世民行动相当迅速,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在玄武门外布置好了一切,参加这次军事行动的除了李世民之外,还有尉迟敬德、程知节、秦琼、张公瑾、张士贵、侯君集以及秦王府的八百宿卫。

当然这一切还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常何。正是常何的默许,才使得李世民等人成功控制了玄武门。

刀出鞘!弓上弦!

所有的人都已准备妥当,只等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到来。

就当所有的人都在凝神等待时,一个柔弱的声音忽然从身后响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众人回身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他们看见了一个人。

一个女人,这个人就是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即后来的长孙皇后。

“大家一定要小心啊。”声音虽然很轻,却显得那么有力。然后,她的嘴角便露出了浅浅的一笑。

很多时候,女人的一个微笑,一句关心的话,往往会胜过男人们千百句口号。长孙氏的出现,让大家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

是的!到现在为止,这已经不仅仅是内部的宫廷斗争了,它早已成为一个个家庭的政治冒险。

众人看着长孙氏,缓缓地点了点头。无须更多的言语,无须更多表白。

放心吧!我们坚信这一战,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长孙氏离去了,就在她转身的一刹那,泪水淌满了脸颊。

好好干吧。无论胜败,我都将与你们永远在一起!

此战必胜!不胜则死!

致命的自信

事实上,李世民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做到密不透风。就在他积极部署安排的时候,一个人探听到了消息。这个人就是张婕妤。凭着女性天生的敏锐直觉,她觉得李世民似乎可能要有什么不利于东宫的举措。所以,她毫不迟疑地让人将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通报给了李建成。在此之前,宫里的太监已经下旨给了李建成,让他明天早上入宫觐见。现在张婕妤又送来了李世民那边的消息,李建成心里开始犹疑起来。

在他看来,这二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只是他无法确切地判断出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于是,他找来李元吉商量如何应对。

“大哥!我觉得这两件事似乎都很蹊跷,不如你明天称病暂不上朝,然后咱们集合人马以不变应万变!”李元吉说道。

“父皇召见咱们,而且是让咱们兄弟三人一起入宫,明天李世民也要上朝,他那边应该不会有什么举动!”李建成分析道。

“我觉得张婕妤的消息不能不重视,她说李世民集合了人马往玄武门奔去,大哥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嗯……玄武门的守将常何是禁军的头领,和李世民没有什么往来,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门有什么举动,他至少应该上报皇上,可是现在常何那里没有动静啊……”

李建成的大脑飞速地转动,但也想不到常何是这个事情的关键人物。

“大哥!就按我说的办吧。还是谨慎些好。”

“不!父皇召见咱们,很可能有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去,父皇要是怪罪下来怎么办?明天我们必须要去,四弟放心,即使李世民有什么非分的想法,皇宫禁地岂能容他乱来,你我明天尽管进宫就是!”

事实证明:错误就酝酿在绝对坚信自己判断的基础之上。此时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当然想不到,他们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

带着这份自信,李建成和李元吉最终向着玄武门走去。当然,对于他们来讲也是走向了地狱之门!

喋血宫门

六月四日,东方已经渐渐现出曙光,天已经亮了。

乳白色的晨雾渐渐地开始升起,将整个皇城笼罩在一层神秘的气氛下,霎时间,一阵风吹来,晨雾随风一缕缕地飘向远方,谁也不知道会飘到什么地方,直到消失。

人生,有时岂非也和烟雾一样?

“来了!秦王动手吧!”尉迟敬德首先发现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随行的三十余名亲兵向玄武门走来。

“敬德跟我过去,其他的人先不要动!”李世民说道。

说罢,尉迟敬德带着自己手下的七十多名亲兵,跟着李世民向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去。

当李建成和李元吉看到李世民的时候,表情顿时僵住了。

“二弟上朝还用带这么多宿卫吗?”李建成开口问道。显然他还没意识到李世民就要向自己动手。

李世民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大哥!我想我们之间的争斗该结束了!”

“争斗结束?什么意思?”李建成觉得很纳闷。

“大哥!快跑啊!李世民今天要在这里动手,大哥你先走,我掩护你!”李元吉的反应还是相当快的,然后他抽出弓箭准备反击,也许是因为紧张的原因,居然三次都没有拉开弓。

李元吉的话瞬间点醒了李建成,随即他二话没说掉转马头准备逃跑。

就在李建成拍马准备逃走时,忽然听到身后一阵疾风吹过。

“嗖!”一支冷箭穿透空气,瞬间向他射了过来。然后,他便听到了自己喉咙破裂的声音。

“你……”李建成一头从马上栽了下来,他想挣扎着站起来,可是身子已经不听他的使唤了。

他到死也没有想到,为什么自己会是这样的结局。

是的!这是玄武门射出的第一箭,这一箭正是李世民射出的。正所谓一箭定乾坤!

当李元吉看到大哥倒在自己身旁后,顿时怒不可遏,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这么干脆地就杀了李建成!

“李世民!你谋害太子,罪不容诛!我跟你拼了!”李元吉说完带着三十多名亲兵向李世民冲了过来。到了这个时候,李元吉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怒火中烧的他只想着为死去的大哥报仇。

看见李元吉一伙人向李世民冲了过来,尉迟敬德立即带着七十名亲兵迎了上去,双方随即开打。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元吉肯定是寡不敌众。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偏偏发生了。

李世民的坐骑受了惊吓,向旁边的树林狂奔而去,途中他忽然被树枝勾住腰带摔倒在地,无法起身。就在李世民奋力挣扎时,李元吉拍马赶到。

他一把夺过李世民的弓箭,狠狠地扔在地上,然后用他那双粗大的手,死死地掐住了李世民的脖子。

“没想到吧李世民,你杀死了大哥,这就是老天爷对你的报应!”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尽全力,恨不得顷刻间扭断李世民的脖子。

同时,李世民也拼命地想掰开李元吉的手,并且说道:“四弟!你听我说,你听我说……”

“我不听!有什么话到那边和大哥去说吧!”李元吉的表情已经扭曲。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元吉猛然听见身后有人大喝一声:“住手!赶快松开秦王!”

他下意识地回头一看,来的人正是尉迟敬德。

正当他的大脑急速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办时,一支冷箭已经射入了他的后心。这是玄武门事变射出的第二支箭。

李元吉也倒了下去,倒下去的那一刻,眼睛死死地盯着尉迟敬德。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作为皇子,最终会死在臣子的手里。

“秦王!下一步该怎么办!”尉迟敬德扶起李世民。

“玄武门那边怎么样了?”惊魂未定的李世民气喘吁吁地说道。

“秦琼他们已经替我解决了东宫那三十多个亲兵,正等着秦王下令呢!”

“咱们赶紧回去,按照事先的计划,大家一起退到玄武门内,控制内宫!”

李世民做出这个决定,除了是事先计划好的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敏锐地判断出虽然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毙命,但是东宫和齐王府的其他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李世民和他的人以极快的速度退进了玄武门内,当然尉迟敬德在进入玄武门之前,没有忘记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带在身边。在他看来,虽然这两个人已经死去,但是他们的首级可能还有利用的价值。

就在李世民他们刚刚退入玄武门内,便看到身后有大批人马向玄武门这边冲了过来。

东宫和齐王府的人已经杀到。

逼宫

就在李世民和尉迟敬德赶回玄武门的同一时间,东宫和齐王府的人便得到了玄武门事变的消息。

东宫车骑将军冯立率领副护军薛万彻和直府左车骑将军谢叔方立即集合两千人马,迅速地向玄武门冲去。当他们冲到距离玄武门还有五百多米的时候,李世民等人正好退进了玄武门。

“冲进去!剿灭这伙反贼!”冯立高声喊道。

如果他们真的冲进玄武门,那么李世民等人将会陷入很被动的境地。

八百对两千!

一锅夹生饭,吃不了也要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世民这边忽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只见他挽起袖子,深吸一口气,然后将玄武门的宫门用力关上。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人的臂力居然如此惊人。这个人就是张公瑾。

随着宫门的关闭,李世民等人暂时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但是很快他们就听到了外边攻打城门的声音。

“撞开城门!杀进去!”冯立继续高声喊道!

“咚!咚!咚!……”东宫和齐王府的人调来撞城车,猛烈地撞击着城门。

“顶住城门!绝对不能让他们进来!”李世民下令说道。

八百宿卫一拥而上,将城门牢牢地顶住。

“撞!使劲地给我撞!实在不行就把云梯运过来,架云梯攻城!”此时的冯立已经是怒不可遏。

“将军!我看咱们不如直接攻打秦王府!”副护军薛万彻说道。

“攻打秦王府?”

“对!李世民发动政变,相信所有的兵力现在都在玄武门这里,秦王府一定空虚!”

薛万彻的话顿时让冯立茅塞顿开,但是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让李世民放下手里的武器,如果这些人肯出来缴械投降,冯立并不愿意多伤及无辜。

冯立沉吟了一下,说道:“跟他们说,如果不打开城门投降,咱们就直接攻打秦王府!”事实上,他的这个决定错得很离谱。

机会稍纵即逝。

“好!”薛万彻高喊道,“秦王殿下,你赶快打开城门,出来投降,不然的话我们将攻打秦王府了!”

当李世民听到这句话时,顿时大为惊恐,因为秦王府的所有精英,现在都在自己的身边,留守在那里的只有几个文官和长孙氏,如果太子军一旦转头去攻秦王府,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怎么办?怎么办?”李世民慌忙之下问左右的人。

“要不打开城门冲出去,和他们决一死战!”秦琼说道。

“不行!不能出去!咱们现在控制着内宫,还能和东宫有叫板的资本,一旦出去必死无疑!”尉迟敬德说道。

说罢,尉迟敬德快速地登上城楼,拿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对着玄武门外高声喊道:“外边的将士听着,太子和齐王意图谋害秦王,秦王根据皇上的旨意,将二人正法,你们切不可助纣为虐,赶快放下武器,既往不咎!如若执迷不悟,死路一条!”

尉迟敬德此言一出,玄武门外的太子军顿时军心大乱。在他们看来,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继续战斗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顷刻间作鸟兽散,很多人纷纷逃走。

冯立和薛万彻等人虽然尽全力约束手下,但是依然无法阻止大量逃散的士兵,无奈之下只得带着十几名亲兵离开长安,逃亡终南山。

至此,玄武门政变宣告成功!

政变虽然成功,并不意味着李世民的地位就有了保障。因为在内宫最深处的那个宝座上,还坐着皇帝李渊。对于在玄武门发生的事情,到现在为止,李渊毫不知情。

如果他知道了,会是个什么态度呢?

按照李世民等人事先的计划,政变成功后将进宫控制皇帝———逼宫退位。于是就在玄武门事变刚刚结束,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带着十几名亲兵迅速进宫。此时的李渊正和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一起在皇宫新开发的人工湖里尽情地泛舟。

“陛下!臣尉迟敬德特来拜见!”刚刚经历了玄武门外的那场厮杀,尉迟敬德的盔甲已经沾满了血污,更要命的是来见皇帝的时候这位仁兄居然带着长矛。

《唐律疏议》上明确记载:滥入大内者处以斩刑,所谓的滥入就是没有皇帝的召见随便入内,携带武器进宫更是罪加一等。

尉迟敬德在朝廷待了这么多年,这条法律无论如何也是知道的,但为什么他还要这么做?很明显,尉迟敬德是故意的。

故意触犯朝廷的法律,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这个人脑子出了问题;第二种是这个人根本不在乎。尉迟敬德显然不是第一种人,而是第二种。

那么他为什么不在乎?虽然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我依然坚信,尉迟敬德在去见李渊之前,李世民一定对尉迟敬德说了这样一些话:“如果皇上识趣的话,肯将军权交出来,肯立我为太子,你就按照他的意图去办,如果不同意的话,你就将他软禁起来!”

事情到了现在,已没有回头的可能,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所以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尉迟敬德即使触犯朝廷的法律也全然不在乎。因为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皇帝有异议,立刻软禁。

幸好,李渊的反应很快。

“爱卿为何如此模样啊?”李渊惊恐地问道。

“启禀陛下!太子和齐王作乱,现在已被秦王诛杀,秦王怕皇上受惊,特地让臣来保护陛下!”

保护?纯粹是扯淡,你现在拿个长矛站在我身边,鬼才知道你心里怎么想。

“哦!原来是这样啊!没想到今天会发生这种事情,你们说该怎么办啊?”李渊转头问裴寂等人。

李渊实在是狡猾狡猾的!

现在看来,只有让位,但是让位的话绝对不能从他嘴里说出来。不然的话,堂堂的大唐开国皇帝颜面何存?所以,他将球踢给了裴寂等人。

“陛下!当初起兵的时候建成、元吉等人并没有参加,对于大唐的建立也没有什么功劳,但是现在他们嫉妒秦王的功劳,共同作乱,幸好秦王及时出兵剿灭了他们,我认为秦王功劳盖世,陛下应当将朝政放心地交给秦王!”陈叔达抢先说道。

“是啊!陛下!我相信只要交给了秦王,就一定不会再出什么乱子了!”裴寂跟着说道。

“嗯,你们说得很对啊。这也是朕多年的愿望,朕意已决,将朝政交给世民。”李渊坚定地说道。

多年的愿望?你早干什么去了!真是他娘的一片墙头草!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谁都看的出李世民是拼命来的,如果稍有不慎,自己很可能就会到阎王那边和李建成、李元吉做伴。

随后,李渊下令让宇文士及和裴矩出面,命令东宫和齐王府剩下的人放下武器,停止战斗。但是杀戮并没有停止。

就在当天,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斩,其余的人,男的充军,女的入宫为奴。

无语……

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

八月九日,李渊退位,自为太上皇,李世民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

李世民终于坐上了那个代表最高权力的宝座,这个宝座他并不陌生,以前他来到这里,跪在这个宝座前,向他的父亲行礼,现在一切都变了,所有的人都要在这个宝座前向他顶礼膜拜。

这个感觉实在太好了。

虽然他的皇位来源有些不正,虽然在玄武门之变前,他根本没有继位的可能,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政治斗争中,永远是成王败寇。

放心吧,拥有权力的同时,我也知道随之而来的义务。

放心吧,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无论是曾经的朋友,还是曾经的敌人。

放心吧,我坚信大唐帝国在我手中定会四方来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457.html

下一篇:内斗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