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太上皇帝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3:48:10 0

献文帝拓跋弘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任太上皇帝,他让出帝位的时候年仅十七岁。太上皇,用现代话叫“退居二线”。中国历史中太上皇很多,比如北齐后主高纬、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乾隆皇帝弘历等等。没有人会轻易放弃龙椅,即使让给亲生儿子。要么国事艰难,要么受到武力胁迫,要么重病缠身,不得不退。而拓跋弘却不然,北魏国泰民安、蒸蒸日上,既无内忧也无外患;拓跋弘本人也身体健康、精力旺盛。

据史书记载拓跋弘“喜好佛道,雅薄富贵,常有出世之心”。退位之后的确与和尚、道人混在一处,难道真是看破红尘,皈依佛祖?少年天子弃世背后隐藏着多少秘密?

乙浑专权

拓跋弘贵为太子,人生却坎坷艰难。两岁生母去世,少年登基便遭遇飞扬跋扈的权臣。文成帝死得突然,没来得及为小皇帝安排辅政大臣。拓跋弘根本驾驭不了朝局。

大多数人总是喜欢欺凌弱小,既使你是皇帝也不例外。车骑大将军乙浑就是这样的人。

若想独揽大权必须搞掉政敌。乙浑矫诏连杀三位重臣,接着设计圈套,派穆多侯去向正在温泉疗养的平原王陆丽通报皇帝驾崩的消息,让陆丽回都城奔丧。穆多侯劝告陆丽注意乙浑动向,陆丽不以为然,想都没想就回到平城。

陆丽为大意付出代价,和穆多侯同时遇害。皇族拓跋郁密谋诛杀乙浑,谋泄被杀。乙浑外联大将慕容白曜,内结私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朝廷重臣一一除掉,独揽大权。少年皇帝形同傀儡,乙浑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人在狂妄的时候容易露出破绽。乙浑忽视了一个女人,一个可以置他于死地的女人。

北魏帝国禁止母后干政,自从开国皇帝拓跋珪定下这条铁律以来,没有一任太后插手军国事务。这就是乙浑丝毫不把后宫放在眼里的原因。

可他面对的是冯氏,一个注定永载史册的女人。如果她会让人随意欺凌,那么她就不是冯氏。冯太后隐居宫帷幕后导演了一出锄奸的好戏。乙浑至死也不知道是谁杀了他。

一个人杀了人却不为人知,这样的人不仅是个杀人高手,而且还是谋略高手。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冯太后授意少年天子加封乙浑为丞相,位居诸王之上,总管朝政,朝廷事务无论大小由乙浑决定。

“丞相”这个西汉即被废止、三国曹操专用的帽子戴到乙浑头上。乙浑被冯太后的迷魂汤灌晕,竟然狂妄地让主管吏曹事务的安远将军贾秀想办法封他的妻子为公主。

这是一个极其可笑的想法,大臣的妻子怎么能称公主,公主是封的吗?除非皇帝或皇后认她做干女儿。

北魏帝国仍然充斥着野蛮人的气息。蛮横,不讲道理的人太多。

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讲理,不是所有的人都怕死。贾秀严词拒绝:“荒谬!公主怎么能是皇族外姓女儿所应该称呼的!我宁肯今日去死,也不取笑后世。”

乙浑大怒,破口大骂:“老奴才,死抠门儿!”

不是抠门儿不抠门儿的事。乙浑视皇家如无物,骄横狂妄,毫无防备。冯太后暗地里联络官员密谋除掉乙浑。

一年后,拓跋丕在冯太后授意下上表告发乙浑谋反。冯太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派兵将乙浑拿下,斩首。乙浑一死,党羽瓦解。

一切如此完美,如行云流水般舒畅,北魏朝野上下见识到这位年轻太后的果敢与智慧。

冯太后临朝称制。汉人得到重用,中书令高允、中书侍郎高闾及贾秀进入决策中心。冯太后的兄长冯熙拜为太傅。

冯太后此时的心思并不完全在权力上,她不是权力欲极重的女人,因为她有感情。

一年后的炽热夏季,拓跋弘的皇子拓跋宏降临人世。骄阳炎炎,令人目眩,璀璨耀眼。随着这个婴儿的出世,北魏帝国即将达到盛世顶点,世界史也将写下令人瞠目结舌、辉煌壮丽的一页。

冯太后还政拓跋弘,退入后宫,悉心教导皇孙。她知道,帝国和冯家的命运就在这个孩子身上。

度过两年傀儡生涯,拓跋弘开始亲政。他任命岳父李惠都督关右诸军事作为外援,并在朝中形成自己的势力。

拓跋弘聪明睿智、悟性强,更是一名锐意进取、有想法的君主,史评“聪睿夙成,刚毅有断”。但年轻气盛,容易受人挑唆,做事欠妥当。青年亲政,正是大有作为的时期,可浮躁性格使拓跋弘失去大部分官员的支持。

亲政两年来,拓跋弘在内政方面雷厉风行地做了三件事。一是兴汉学;二是减赋税;三是肃贪。

拓跋弘的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贵族子弟当中普及汉学,设立郡县乡学,建设官办学校,使北魏国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地方教育体系。汉代开始地方办学,但真正系统化、制度化始自拓跋弘。

北魏帝国的赋税、徭役很杂乱,拓跋弘一上台便免除所有杂调,只保留十一税。北魏官员不发工资导致廉洁自律性差,拓跋弘痛恨贪腐,却没有为肃贪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一味施行严刑酷法,几乎不近情理。

历史上著名的“羊酒之罚”出自他的手笔,“凡官吏接受其边区进奉的羊一头、酒一斛的,处死,行贿的人以从犯论处。如果有人揭发尚书以下官员犯罪,则免除被揭发官员的职位,由揭发人接任。”

从古到今,这是最另类的一条“肃贪法”。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官员,以贪污犯的官职作为奖金,试想有谁会不告密。官员们人人自危,惶惶不安。

诏令受到抵制,不计报酬工作不如检举别人得官容易,这不是养奸吗?不贪也可以,发工资啊!新法搁浅。

汉人官员张白泽的话代表了官员的心声:“皇上这样规定不妥,假若接受一头羊、一斛酒就被处死,那皇上和谁共治天下?前代有俸禄。现在国家不发工资,还不让收礼,那怎么成?检举得官更不妥,那样做只会让小人得志,忠良寒心。不如实施班禄制,给官员发工资,如果有工资还要贪污,随皇上处置。”

如果按照“羊酒之罚”办理,北魏国90%的官员要被处死,可见贪腐之严重。拓跋弘只得做出让步,把这道极左的诏令废止。然而,他心有不甘。为什么亲政两年,仍然无法按照自己的方略治国?为什么政令不能畅通?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官员不听话?

拓跋弘在沉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天不容二日,国不容二主,无论幕前还是幕后。大臣们之所以不畏惧皇帝,因为皇帝并不是最高决策者。最高决策者是谁呢?冯太后!

冯太后是太上皇!

有哪个皇帝能够容忍别人指手画脚呢?没有!拓跋弘要挣脱冯太后的束缚,机会终于让他抓住了!

李敷之案

公元470年,拓跋弘称帝第五年,北魏朝廷发生了两件大案。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和南部尚书高平公李敷谋反。慕容白曜和李敷双双被斩,朝野震惊!

两件案子互不关联。慕容白曜是慕容燕国的嫡系子孙、北魏著名将领,刚刚取得南征胜利。他率军苦战三年,从宋朝手中夺得山东和淮北之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慕容白曜谋反了吗?没有一点证据。皇帝说他谋反就是谋反。

文武大臣们震惊之余,莫名其妙,聪明人自然洞悉其中的奥妙。

乙浑专权之时,慕容白曜曾经党附乙浑。乙浑的党羽很多,为什么别人不追究,单单不放过慕容白曜呢?因为拓跋弘希望借此警告那些不听话的大臣,我连战功赫赫的慕容白曜都敢杀,何况你们!

就在人们战战兢兢之时,又发生一起大狱。这起案件是拓跋弘亲手策划,指使人告发李敷。皇帝给大臣下套,大臣岂有活命?拓跋弘为什么要置李敷于死地呢?拓跋弘并不是要李敷死,而是要让李敷的三弟李弈死。他最终目的也不是要李弈死,而是给“太上皇”一点颜色瞧瞧。

因为李弈是冯太后的情人。

李弈和李敷出自赵郡李氏,北方高门之一。李弈年少进宫做侍卫,是一名禁卫军官,为冯太后除掉乙浑出过力。李弈漂亮英俊,才艺出众,冯太后一见钟情。

不到三十的女人独守空帏,怎么也说不过去,二人两情相悦。太后拥有男宠,这在北魏帝国历史上从未有过。拓跋弘之震怒可想而知,感觉受到侮辱。与太后通奸,无论鲜卑贵族还是汉人豪强都无法接受。拓跋弘准备利用此事煞一煞太后的威信。

事情不能张扬,尤其是宫帷隐私。不能从李弈下手,那样做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只能从亲戚入手,李弈的大哥李敷。治李敷的罪要有一个恰当的理由。李敷做事谨慎,为官清廉,没有犯罪事实。

谁可能掌握李敷的罪证呢?谁告发李敷,朝野才会相信呢?只有他们内部的人。李敷不犯法难保亲戚朋友不犯法,拓跋弘想到了李。

李与李敷是发小,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突破口就是他!

拓跋弘一查,果然李任相州刺史时收受贿赂,贪赃不法。于是,便指使人告发,一个连环案形成了。

李的案子报到朝廷,不明真相的李敷还在为他极力掩饰开脱。拓跋弘下诏把李押回平城受审,经过调查审理,贪赃枉法证据确凿,应当处死。

就在李将被处斩的前天深夜,女婿裴攸悄悄地探监,告诉岳父说:“朝廷已经暗示了,如果你能够主动揭发李敷的罪,可以免死。”李开始不肯,“我与李敷恩情过于兄弟,我怎么可能诬告他呢!”

李试图拔下头簪自杀,解下腰带自尽,终因求生欲望强烈,没有死成。千古艰难唯一死,不面临绝望,谁也没有真正勇气,谁也不会对自己下手。

李动摇了:“我根本不知道李敷犯过什么法,有什么办法!”裴攸道:“这事明摆着,是皇上要杀李敷兄弟,岳父大人何必做替死鬼。有个叫冯阐的人被李敷害死,家人对李敷恨之入骨。我找他们,一定能探听到李敷兄弟的罪行。”

李向死亡屈服,最终和李敷的仇人范标一道上书告发李敷兄弟三十余条罪状。

拓跋弘当然大怒!李敷兄弟当然人头落地!李当然继续做官!

拓跋弘自以为得计,孰不知聪明人都看得出其中的猫腻。杀慕容白曜,显出他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杀李敷兄弟,给人一种狡诈狠毒、不择手段的感觉。

冯太后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眼看情人被杀却无能为力,心里恨透拓跋弘。

拓跋弘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寒心的官员们反倒同情起冯太后。为什么会出现一边倒的格局呢?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南北朝史料极度缺乏,历史研究落后。我们无从确切知道当时发生的具体情形。

拓跋弘和冯太后的争执离不开个人恩怨,但是对于鲜卑和汉人豪强来说,他们关心的并不是两人孰是孰非,而是两人的国家政策。

首先,是对教育体制的看法。中国高层对教育的看法基本不离老子的那段著名理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就是著名的愚民术。上层垄断知识,实施精英政治。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在用,所以中国人很愚昧。

隋唐之后,为笼络人才实行科举,科举其实也是一种精英政治,即用精英来管理国家,用懂文化的少数精英来统治众多的愚民,以保持国家稳定。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仍然是科举,而非全民教育。邓小平同志曾经哀叹过:“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败就是教育。”与其搞急功近利的所谓经济特区,莫如集中钱财普及教育。建好各种大学和技术学校,你喜欢上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有什么特长就上什么学校,根本不需要考试。如果我们早这么搞,就不会造成现在这种十三亿人口60%的高小水平。也许有人会反驳,我们现在经济发展得很不错嘛。别忘记,你不过是在卖资源、卖人力,卖过之后呢?还卖什么?

科举制度打上深深的儒学烙印,因为考试范围基本在四书五经的框架之内。这是冤枉孔子,孔子是个大教育家,门下弟子三千,当时中国才多少人口,什么环境?如果换成现代条件下,孔子绝对是主张普及教育的第一人。

有些道理看似复杂其实简单。拓跋弘少年气锐,主张普及教育,当然不是全民,那个时代没有条件,而是抛弃门阀限制。鲜卑贵族看不起教育,认为只要弓马娴熟、懂得牧羊放马就行,知识无用。汉人豪强垄断受教育的权力,对于官办教育不感冒。

其次,拓跋弘看重廉政建设。一支清廉的官员队伍是精英统治必需的,因为国家依靠精英们管理老百姓。官员出了问题,国家就完蛋。这和全民教育不一样,全民教育人民的素质很高,可以通过选举将自身的利益表现出来,比如制定法律、选举官员等等。

拓跋弘严法肃贪,又不主张班禄制。当时北魏是贵族做官,贵族做官是为国家出义务工,再者鲜卑贵族也反对拿薪水,因为一旦拿了薪水,他们就无法享受原始部落分配制度的一些特权。

用长远的眼光看,知识无疑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在当时的情况下,长于权谋的冯太后自然比拓跋弘圆滑老道。冯太后向群臣暗示,北魏帝国需要一次改革,一场增加财富的伟大变革。面对支持率的急剧下滑,年轻的拓跋弘又一次意气用事,出人意料地作出惊天动地的举动:禅让帝位!

皇帝做得没趣味,不做还不成吗,我要参禅!

真这么简单吗?没这么简单!

禅让之谜

当群臣得知年仅十八岁的皇帝竟然要禅让帝位出家为僧之时,大为震惊。皇帝自愿削发为僧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三位,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南朝梁武帝萧衍和清朝顺治皇帝。皇帝怎么能弃万民于不顾去吃斋念佛呢?朝野反对,三位虔心向佛的皇帝均未能如愿成行,拓跋弘也不例外。

和尚不能做,并不代表帝位不可禅让。禅国让贤是儒家传统美德,是儒学重要的政治理念之一,贤王尧舜都是禅让。禅让光明正大,群臣找不到反对理由。可是,令群臣深感震惊的是,年轻皇帝竟然要把帝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

禅国让贤必是大圣人,也只有大圣人才当得起禅让。拓跋子推是尧舜那样的大贤吗?

拓跋弘有十三位直系皇叔。父皇文成皇帝拓跋濬排行老大,老二阳平王拓跋新成早死,接受禅位的京兆王拓跋子推是老三。

拓跋子推性格沉雅,做过征南大将军、长安镇都大将,政绩不错。关中百姓,服其威惠。从长安回到平城后担任中都大官,主管刑狱,比较称职。

这个简历下来,我们一看,非常清楚,寻常一官吏。离着大贤,差得远呢!

拓跋弘心里到底卖的哪门子关子?

我们决不能以平常人的心理去猜度某些优秀国家领导者的心思。拓跋弘十二岁继承帝位,迄今六年之久,看他处理政务的果断与狡诈,已经是一个政坛高手。那么,拓跋弘禅让帝位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秘密呢?

拓跋弘的确非常喜好黄老、佛学,经常召见朝廷官员和沙门共谈玄理,曾经在诏书中说过:“朕希心玄古,志存澹泊,不图名利,只求悠闲自得,栖心浩然。”

拓跋弘是不是真像他说的那样,看破红尘,雅薄富贵,有遗世之心呢?心境淡泊是有的,看破尘世恐怕未必。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禅让帝位后的拓跋弘仍然牢牢地掌握着军权。

当你洞悉他隐藏于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后,会发现这个人心机之高深,权术运用之巧妙,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

拓跋弘禅让帝位的目的只有一个,将冯太后排斥在权力中枢之外。怎样才能让冯太后不干政,必须把太后的头衔拿掉。于是,拓跋弘准备禅让帝位给五岁的儿子拓跋宏,自己做太上皇。冯太后顺理成章晋位太皇太后,自然失去参政权。

那么,拓跋弘又为何禅位皇叔?岂非多此一举,画蛇添足,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禅位给皇叔则是拓跋弘导演的一出戏,这出戏惟妙惟肖,既调侃戏弄了猜忌多疑的冯太后,又为幼主赢得人心。一旦皇叔拓跋子推继位,冯太后甚至连留在皇宫大内的权力也将被剥夺。难道拓跋弘不怕节目演砸,恶作剧变成现实?

以拓跋弘的精明,当然知道朝野上下决不会同意让位于皇叔,因为自古无成例。

果然,满朝文武齐声反对。反对禅让就是反对新皇帝。不管做什么事,总要有个带头人。

八皇叔任城王拓跋云第一个打破沉默,表态反对:“天下,祖宗之天下。父子相传由来已久。陛下必欲委弃尘务,则皇太子宜承正统。”拓跋云讲得很清楚,纵使你不想干,也只能由太子接任。

拥有漠南六镇军权的太尉源贺随声附和,朝中重臣拓跋丕、陆馛、赵黑、高允纷纷表态支持太子。陆馛态度坚决,以死相逼:“陛下若舍太子,更议诸王,臣请刎颈殿庭,不敢奉诏!”拓跋弘脸色大变,正欲发怒。选部尚书宦官赵黑木着脸说道:“臣以死奉戴皇太子,不知其他!”

老臣高允则伏地哭泣:“臣不敢多言,以劳神听,愿陛下上思宗庙托付之重,追念周公抱成王之事。”

太子刚刚五岁,年纪太小,群臣难免有轻视之意。所以拓跋弘以退为进,故意禅位皇叔,借机观察群臣举动,一则给冯太后施以颜色;二则坚定群臣辅佐太子之心。

鲜卑、汉大臣力保皇太子让拓跋弘放下心来,见好就收,态度立马转变:“立太子,群公辅佐,有何不可!陆馛直臣,必能保护我子。”

拓跋弘这场戏演得不可谓不精彩,劝谏大臣们日后都成为太子拓跋宏的忠臣。冯太后曾有过废掉拓跋宏的心思,终因群臣反对作罢。

有其父必有其子,拓跋宏日后的表演丝毫不逊色于乃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意思的是,拓跋弘竟给儿子取名拓跋宏,与其名字同音近义。在注重家讳的南北朝时代,这似乎又是拓跋弘留下的一个小小的谜团。个人猜度,拓跋弘似乎想让冯太后知道,天下永远是拓跋弘的。当然了,南北朝读音未必与现在相同,要知道汉词四声三十年后才能出现。

说拓跋弘演戏另有一个重要的证据,皇叔拓跋子推一家的下场很悲凉。太子拓跋宏即位,拓跋子推离开平城转任青州刺史,在半路去世。拓跋子推死得蹊跷,如果说染疾在身,拓跋弘为何要选一个病秧子做皇帝。拓跋子推的儿子拓跋太兴看破红尘,舍弃一身荣华,太和年间出家为僧,法号僧懿。

一切都在拓跋弘的导演下进行。公元471年八月,年方五岁的太子拓跋宏举止雍容地登上象征天下之权的御座。庆贺新皇登基的所有人均想不到,这位貌似傀儡的小皇帝会成为中国历史教科书必讲的人物,从小学到大学。

群臣上表说:“昔日,汉高祖刘邦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明确表明不统治天下。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仍宜由陛下掌管,谨上尊号曰太上皇帝。”

把拓跋弘的太上皇帝位和刘邦父亲刘太公的太上皇帝位明确区别开,表明拓跋弘仍然要掌握朝廷大权。他费尽心思设计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让冯太后远离中枢权力。看上去,这一招相当美妙。

可惜,机智过人的拓跋弘保住了儿子,却没能保住自己。因为他的对手是冯太后。

其实,禅让帝位是拓跋弘帝海生涯的一大败笔,原本以为太子拓跋宏继承帝位,自己成为太上皇帝,而冯太后则成为太皇太后,无论如何也没有干政的资格。可他丢掉一个重要的光环,他不再是君临天下、独一无二的皇帝,臣下们要对付他再也用不着冒着弑君的风险。

鹿野浮图

退位后的拓跋弘迁到北苑崇光宫居住。

没有任何人会把崇光宫看做是一处宫殿,因为它俭朴得不能再俭朴,自然得不能再自然。

崇光宫的台阶由泥土堆砌,房椽是未经砍伐的木材。乍看上去,仿佛回到太古时代,回到古印度的波罗奈城。

太上皇帝特意在苑中西山兴建佛教塔寺,起名鹿野浮图,让沙门僧侣居住。苑中并没有养太多的鹿,这必是拓跋弘受到佛祖释迦牟尼鹿野苑说法的传说影响而起的名字。

山苑幽幽,佛家圣境。拓跋弘终日和高僧们在一起谈禅说道,似乎大彻大悟,脱离尘世,得道成佛。

年轻皇帝心中怎能舍弃万里河山?

军国大事要向他请示,征伐柔然要亲自出马。太上皇帝频繁视察各地,裁撤不合格的官员。以法治国是拓跋弘追求的目标。以前,各部门有疑难困惑之事,大多当面奏报,听候皇上裁决,然后再口头转达皇上决定。中间存有猫腻,官员们有时会歪曲或假传圣旨。

中国官员们习惯于人治,办人情案。不管案子是不是很难办,动不动把案子推给上司,上司再把案子推给皇帝。拓跋弘相当反感,下诏:无论案件大小,都要根据法律法规办,合于法律朝廷批准,违背法律朝廷批驳。最终意见用手诏直接发出。

太上皇帝尤其重视刑事判决,死刑犯大多下令复审,有些囚犯在监狱中关押好几年没有定案,群臣颇有意见。拓跋弘道:“长久羁押,当然不是好办法,但是不比草率乱杀要好吗?人在监狱中受到痛苦会全心向善,所以聪明的人把监狱当做磨炼的场所。朕就是要使犯人受一点苦楚,希望他们悔过自新,然后再对他们宽恕!”如此下来,北魏国犯人囚禁时间虽长,定罪大多能够恰当。拓跋弘认为大赦是鼓励犯罪,自延兴以后,北魏不再实行大赦。

拓跋弘和冯太后之争,除去个人间的恩怨,也反映出法治与人治之争。拓跋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宫廷斗争的残酷阴险。李敷案发后应该乘胜而进,把冯太后幽禁,就当时形势而言,成功把握相当大,可他缺少铁石心肠。

一念之慈,对法治的过分依赖,使年轻的太上皇帝忘记人性中的恶。忘记人性的恶会丧失警惕,丧失警惕意味着死亡。所以太上皇帝死了!

应该说拓跋弘是个文武全才的好皇帝,勤于为治,赏罚严明,拔清节,黜贪污,使得北魏延续太武帝时期吏治清明的局面,又数次出征柔然,深入漠北,每次都能得胜而还。

论猜忌残忍、权术机诈,拓跋弘万万不及冯太后。冯太后已经牢牢控制住皇宫中的每一个人。冯太后善于用人。她待人非常严厉,即便身边亲信犯有小小过失也会遭到鞭笞,甚至抽一百多鞭。可是,她对人从不记仇,第二天仍然同平常一样善待你。越打你越赏你,甚至有人因鞭笞更加富贵。

一鞭子换来一座楼房,一百鞭子换来一顶乌纱,谁不肯呢?越打越忠心,死都跟你!冯太后左右亲信始终没有离心离德的人。

太上皇帝拓跋弘至死都认为自己很安全,因为帝国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使有百万大军护卫,你也是个人。是人就有弱点,有弱点就会死!

拓跋弘轻率无备的性格,使得冯太后轻而易举地结果掉他的性命。

公元476年的六月,冯太后假借小皇帝的诏令,将京都平城军队分三批调离。六天后,宫廷正式宣布太上皇帝的死讯。太上皇帝莫名其妙地驾崩了,死时年仅二十三岁。当然,在忠于太上皇帝的军队调出之前,太上皇帝已经不在人间。

尽管事情做得非常机密,朝廷内外仍然传言此事系冯太后所为。传得有声有色,太上皇帝是被毒死的,可谁也没有证据,只能说冯太后杀人手段出神入化。

三十四岁的冯太后再次宣布临朝称制,然后开始清理献文帝一党,对李进行报复,处决李。接着又以叛逃罪名杀死小皇帝的外公南惠王李惠,大权独揽。北魏帝国进入冯太后专制的14年。

历史轮到她登场了。作为女人,她是成功者,她拥有许多才华出众的情人,把红颜薄命魔咒死死踩在脚下;作为王后,她仍是成功者。她即将改写历史,开创均田制,使北魏从野蛮走向文明,由武功转向文治,将游牧帝国变成农耕帝国。

中世纪中国失落的三百年给冯太后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戴上千古第一后的桂冠。

中国历史太后临朝称制不乏其人。小皇帝年幼,母后垂帘听政实属平常。大多手握军国大权的女人庸碌无为,文治武功出类拔萃的太后屈指可数。吕雉、王政君、邓绥、萧绰、刘娥、孝庄、慈禧算是其中佼佼者,当然称帝的武则天不在其数。若论历史功绩,这些人都难以超越北魏冯太后。冯太后究竟有何本事能够担当得起千古第一后的称谓。

中山王捍虎乐

冯太后最伟大的政绩莫过于开创均田制。均田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隋唐王朝所推崇,延续了三百年之久,是中国两个大的田制之一。北魏的均田制并非像字面意义所讲的那样,平均田地,而是使经营能力和经营规模相适应,同时兼顾平均的土地政策,巧妙平衡了国家公有制与土地私有制。它对于现实的意义不言而喻。

又有谁能想到,北魏国的重大变革竟出自冯太后情人之手。

冯氏宗族力量弱小。冯太后能够在宫廷残酷斗争中屹立不倒,游刃有余,全在于用人的功夫,识人的一双慧眼。

鲜卑人的朝廷不排斥宦官,他们可以像平常人一样出将入相。冯太后大力培植宦官,从不吝惜赏赐。赵黑、剧鹏、李丰、张祐、王遇、抱嶷、苻承祖、李坚等人都成为冯氏死党。太上皇帝之死,宦官集团必定出力不少。

冯太后极力拉拢安抚拓跋贵族和朝中重臣,拓跋丕、游明根等元老无一不受到重赏。一旦发现青年才俊,不拘一格,越级录用。

作为女人,冯太后同样渴望男女之间的爱情,从不压抑欲望。与武则天不同,武则天选择男人,只要容貌俊美、文才出众,据说张昌宗美若莲花。而冯太后不仅需要感情寄托,更需要治理国家的人才。

不可否认,冯太后的才干确实难敌中国数千年来独一无二的女皇武则天,但她选择的情人却远远超过武则天的那些男宠们。

冯太后第一个情人是李弈。他已经死了。第二个情人叫王睿,她们的相知相爱有着浓浓的传奇色彩。

王睿是太原人,战乱迁徙到凉州。父亲王桥,精通天文卜筮,是个巫师。北魏平定凉州,一家人迁到平城,靠算命占卜维持生计。王睿姿貌伟丽,聪明好学,深得父亲真传。景穆太子拓跋晃把他从闹市间提拔起来,任命为太卜令。这是南北朝最大的区别。除非军功卓著,南朝普通人获得晋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冯太后临朝称制,王睿官升得飞快,越级到给事中,继而散骑常侍、侍中,直做到吏部尚书(组织部长),一年一个台阶。许多人怀疑两人有私情,一场惊险奇遇使这段感情大白于天下。

老虎跑出牢笼是屡见不鲜的事,现代有,古代当然也有。

地方官吏给宫廷进献了几只老虎。冯太后、孝文帝以及文武大臣,还有周边国家的使臣一起去虎圈欣赏老虎。

老虎似乎想认识一下至高无上的皇帝和太皇太后。一只斑斓猛虎从虎圈里一跃而出,顺着御道冲向宝座。

侍卫们毕竟不是武松,见猛虎扑来吓得惊慌逃散,太后和皇帝惊出一身冷汗。千钧一发之际,王睿随手抄过一支长戟横身挡在御座之前,以身护卫。如果没有伟大的爱情,不知道王睿肯不肯冒被老虎吃掉的危险。

猛虎为真情所感动,没有伤害任何人。

王睿的英勇征服冯太后。女人很容易被男人感动,为男人倾心。冯太后感觉自己没有看错人,从此疯狂地爱上了他。

王睿的一生由此改变,升任尚书令(总理),晋爵中山王,地位之隆,荣宠之盛,王公大臣望之莫及。

冯太后的大床上多了一位相貌英俊、身材魁伟的常客。冯太后的爱情像火焰一样燃烧,两人如胶似漆,在比她大九岁的情人怀里,高贵威严、猜忌残忍的冯太后如同一只听话的小猫,得到销魂的满足。爱屋及乌,冯太后甚至让孝文帝册封王睿的妻子为王妃。王睿女儿出嫁,冯太后亲自相送,轰动京城,老百姓都道天子太后嫁女。

冯太后的恩赏像流水一般浩浩荡荡,赏赐的财物不可胜计,田园、奴婢、牛马、杂畜,应有尽有,皆是世间上品。

不过,该避讳的总要避讳,毕竟王睿于国于民没有特别大的贡献。冯太后表现出女人羞涩之处,财物不能白天给。夜深人静、繁星满天之时,宦官们一车车往王睿府里拉东西,车体用帷幔遮得严严实实,唯恐别人知道皇宫大内的奇珍异宝流入中山王府。

朝臣们也跟着王睿沾光,为表示自己对待臣下一视同仁,只要明里赏赐王睿的,同级别的大臣们都有。慷慨大方算得上冯太后的一大优点。

上天嫉妒人们的幸福。甜蜜的日子没过几年,王睿病死了,时年四十八岁,最多做过冯太后八年情人。

冯太后重感情,对丈夫如此,对情人同样情深义重。王睿病重,冯太后亲自探视,问疾的侍从道路相望。死后,冯太后亲自去王府祭奠,痛哭流涕,伤心难止。

为慰藉相思之心,冯太后命画师将王睿捍虎的形象画成图像悬挂于大殿之上。平城的士女们也喜欢这位捍虎的英俊男人,谱写乐曲,弦歌演奏,起名《中山王乐》。此歌竟入朝廷乐府,合乐演奏,王睿不虚此生了。

情夫当国

谁道男宠误国?冯太后的情人皆是国家栋梁,另外一个情人更是才华横溢,勤政不倦。冯太后这位情人毕生所做的,是至今仍然困扰着我们,中国历史上最难办的事情。

与王睿阳刚勇武的形象相反,秘书令李冲风流倜傥、姿貌丰美,沉雅有大量。和武则天皇帝不同,冯太后喜欢年长的情人,李冲比她大七岁。

李冲是西凉国主李歆的后代,陇西望族。若根据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攀附,他算是李唐王朝的先人。

北凉国主沮渠蒙逊灭西凉,李冲父亲李宝逃到西域。太武帝拓跋焘平凉州,李宝返回敦煌,举敦煌降魏,领沙州牧,后至六镇,任怀荒大将。李冲是李宝最小的儿子,早年丧父,跟随兄长荥阳太守李承生活。

北魏时的官家子弟,走门路,搞特权,为所欲为,搜刮辖区内的财富。李冲从来不干这种事情。献文帝时入太学,毕业后进入宫廷,任秘书中散,掌管图书文事,不久,升任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一直做到中书令。

李冲是个很规矩的孩子,按照现在的说法,他是一名好学的高干子弟,从北大毕业直接进入中央办公厅,很快升任办公厅主任。

李冲升迁之快,离不开和冯太后的情人关系。李冲虽然以恩幸起家,但人品威望并未受损。魏书的作者魏收没有把他像王睿一样收到恩幸列传中,而是与北魏名臣李孝伯并列一传。

北魏帝国延续鲜卑民族旧有的习气,在朝堂之上,皇帝称呼臣下,无论王公权贵都喊名字,孝文帝却时常称呼李冲的官名“中书”,不直呼其名。

朝野上下何以如此推崇呢?因为李冲人品出众,对北魏帝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冲早年丧父,又不做搜刮钱财的事,家境清贫。自从成为冯太后情人,每月的赏赐数十万,恩宠日盛。冯太后私下里偷着送的奇珍异宝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外人根本不知道。李冲陡然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李冲有钱,却不守财,慷慨好施。当今社会慈善家恐怕比不上他,有钱就散,姻族亲戚、街坊邻居没有不沾光的,因之声名鹊起。

李冲对国家忠心耿耿,知无不尽,忧国忧民,形于颜色,旧臣戚辅,无人能比。冯太后正是在他帮助下,完成北魏帝国一系列社会改革。

没有一个社会可以一劳永逸,人类总是在不断变革中前进。革命、改革、创新是人类社会永远的旋律。

太和八年、九年、十年,是中国历史跨时代的三年,中国北方摆脱了民族大迁徙带来的战乱,五胡十六国的动乱画上句号。在拓跋鲜卑武力胁迫下,北中国开始恢复传统政治文化,重新建立社会组织。

以班禄制为起点,北魏帝国的改革拉开序幕。成长为青年的皇帝拓跋宏用一种欣赏的态度注视着祖母带给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变化。冯太后就像一名理性的斗士,坚忍而细腻地规划着崭新的帝国。

班禄制就是国家发工资,保障官员们的正常生活,解除后顾之忧。我们早已实行,但北魏国有特殊性,官员不发俸禄。

可能许多人好奇,不发工资谁当官?鲜卑是游牧民族,各级官员是部落首领或贵族,用不着工资,帝国常年征战,掠夺来的财富最初实行班赏制。进入中原之后,不少汉人豪强进入朝廷,也用不着工资。到了太武帝之后,战争少了,掠夺和赏赐相应减少,平民鲜卑人和一些经济不富裕的汉人成为各级官员。他们贪婪敲诈剥削辖区内的老百姓。作为官员灰色收入很多,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像办公经费、亲戚间的馈赠、信息透露等等,即使是最清廉的官员,无须贪污受贿,只要不挥霍,钱也花不完。

冯太后给官员们开工资,希望以此杜绝贪腐问题。人的欲望无止境,要解决腐败,只能法制与道德建设双管齐下,冯太后自然懂得其中道理。她能够做到为人表率。冯太后情性俭素,不好华丽的服饰,御用丝织品无花纹,一日三餐减少到北魏帝王平常标准的十分之八。对于恶习不改的贪官污吏,冯太后坚决拿高官开刀。太皇叔汝阴王拓跋天赐和南安惠王拓跋桢贪赃枉法一案反映出冯太后惩贪的决心和封建王朝反腐的微妙与艰难。

冯太后、孝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在皇信堂讨论此案时的对话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二王按律当死,冯太后对群臣说:“你们认为,应该顾念亲情、毁弃法律呢?还是应该大义灭亲、严明法律呢?”大臣们几乎异口同声:“二王,景穆皇帝(拓跋晃追谥)之子,应该得到宽恕。”冯太后默不作声,孝文帝打了圆场:“二王所犯的罪行难以宽恕。但是,太皇太后追思高宗(文成皇帝)大恩,顾念手足之情,且南安王侍奉母亲十分孝敬恭谨,内外闻名。因此,特赦二王死罪,削夺官爵,禁锢终身。”等于判了无期徒刑。

冯太后心有不甘,又拿闾文祖说事。中散大夫(谏官)闾文祖作为特派人员曾到长安调查拓跋桢贪赃一案,暗中接受贿赂,为他隐瞒辩护。案件彻查之后,闾文祖抵罪。

冯太后于是对大臣们叹息说:“闾文祖以前自称廉洁奉公,而今竟也贪赃枉法,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人心叵测,难以探知。”孝文帝就势发下狠话:“古有待放之臣,你们在座的如果扪心自省,认为不能克制贪欲,允许辞职回家。”当下,中散大夫慕容契站起来,抗声道:“小人之心常变,帝王法律不变,以常变之心去应付不变的法律,恐怕不是我所能够担当的,我辞官。”孝文帝迅速转变态度:“慕容契知道人心是不可能不变的,就一定知道贪婪是多么令人厌恶,何必请辞!”

国家难以根除腐败,在于难以消除人的欲望,欲字不除,反腐不立。然而,人的欲望又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消灭人欲,同时熄灭人类向上的火焰。这就是腐败难除的根源。

法律威慑和道德建设的作用显而易见。冯太后处死一批贪官污吏,将一千多名只拿小鱼小虾,对大的贪污犯不闻不问的侯官全部撤换。北魏的侯官具有今天国家安全局和检察院的双重职责。为配合祖母的肃贪政策,拓跋宏亲自查办舅爷李洪之,赐家中自尽。各地一把手四十多人被杀头。经过冯太后和孝文帝雷厉风行的肃贪,北魏官场贪污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肃贪不是最终目的,保证一个廉洁的政府班子是为了更好地推行政务。北魏政府准备颁布均田令。

诈作赵郡鹿

土地国有还是私有?这个命题长久以来困扰着中国人。从夏商周的井田到现在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及“土地承包责任制”和“流转土地承包权”。人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争,轻则形成党争,重则国破家亡。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存的根本,而土地则是产生粮食的地方。也许有人会说:“我吃肉。”那么动物吃什么呢?

国家制定土地政策目的基本有三:第一,保证粮食供给;第二,刺激经济发展;第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之后,国家逐渐放松征收粮食的赋税,转而全力保证粮食供给。

中世纪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财富主要从农业中来。土地问题是国家考虑的重中之重。北魏国率先进行土地改革。北魏国的土改有它的急迫性,也有它的有利性。许多人会说,北魏之所以搞均田是因为国家手中掌握许多土地,而南朝不具备。可我们应该看到,江南土地大开发是在东晋和刘宋两朝实现的。

刘宋王朝土地私有,建国初期不允许“封锢山泽”,到了孝武帝刘骏时代,完全放开了,土地自由买卖,爱怎么搞怎么搞。随着江南的繁荣,传统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南北朝时代,南方经济较北方发达。

土地国有好,还是私有好?秦国的商鞅给出了答案。“废井田,开阡陌”,也就等于废除土地国有。对土地极度渴望的民众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最终统一中国。

然而,当土地得不到扩张的时候,一个土地私有的帝国将面临极大的困境。秦末、两汉末,以及南朝末年。人口不断增长,土地不断兼并,很多人吃不上饭。除非你去发动战争,侵略别的国家。

中国地理形势决定难以扩张,北有草原和森林;南有亚热带林地;东有大海;西有高原和沙漠。内部解决注定要有动乱。古代现代一个道理。当今世界粮食问题之所以不紧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大陆的发现。美国社会之所以相对稳定,就因为它是个新大陆而已,和文明关系不大。如果下去两百年,美国人口达到十五亿,恐怕美国人也难以过得如此悠闲。所以,我们不应该指责西欧人口的负增长,更不该指责中国的计划生育,机器大生产形势下世界上的人越少越好。

北魏帝国面临着这样的形势,扩张的势头已被地理环境遏制,只能反求诸己。

公有制的“井田”能不能复古,答案是否定的,谁也不愿意做王莽。那么,西晋王朝的“占田制”可不可以恢复?“占田制”说白了是“限田”,和土地私有没什么区别,如何能够限制统治者去搞兼并呢?

既要把土地掌握在国家手里,又不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北魏国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前无古人地制定出“均田制”。

“均田制”实现了中国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了吗?看看它的设计师吧!

首次提出“均田制”方案的人是一个大豪强,北方的高门望族赵郡李氏李安世,他是北魏名臣李孝伯的侄子。李安世十一岁即被选为中书学生。据说面试的时候,文成帝拓跋濬当时嫌弃李安世太小,但小安世朝堂之上应答如流,举止得体,成为最小的天子门生。

萧齐皇朝外交官刘缵最欣赏李安世。刘缵是南朝的美男子,为俊秀风流、光彩照人的江东名士,与冯太后上过床,有过鱼水之情。如果说冯太后和王睿、李冲之间存在深沉热烈的爱情的话,那么她和南朝使者刘缵纯粹是肉体关系的情人。刘缵屡次出使北魏,数度和高贵雍容、风情不减的敌国太后云雨巫山、翻云覆雨。冯太后年过四十还能够与江南异国情调的男人产生爱情,称得上一段浪漫的故事。

负责接待刘缵的就是李安世。南北朝外交官聚在一起互相吹嘘自己的国家,从军事政治到文化经济、人文风俗无所不吹。

南朝承晋国正统,除了军事之外,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瞧不起北方人,李安世听着很生气,找机会耍笑了刘缵一回。

一天,李安世陪刘缵逛集市,刘缵发现魏国的黄金珠玉价格特别便宜,拎了大口袋疯狂购物,一边买一边说:“北方金玉大贱,想必山川之中出得多啊!”李安世冷冷一笑:“圣朝不看重金玉,所以贱同瓦砾。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

一席话说得刘缵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说南方怎么怎么文明,分明比北方人贪财嘛。刘缵本想多多地买,搞了一个灰头土脸。他哪里知道,摊上的金玉宝贝都是北魏宫廷里的,专门用来堵他嘴。李安世的聪明可想而知。

刘缵更加尊重李安世,对同事称赞说:“没有这样的君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国家!”萧齐皇朝的外交官们每次见到李安世总是客气地称呼为“典客”,就像我们尊称某国外交官为“大使”。“典客”是秦朝制定负责外交工作的官职,周朝叫“掌客”,汉武帝改为“大鸿胪”,当时北魏国定名为“主客”。

李安世不满意,责问道:“诸位怎么能用亡秦的官名称呼上国呢?”刘缵理屈,仰天打个哈哈,还想找回些面子,便问道:“请教一下,这个官名改过几次呢?”

李安世从容答道:“周朝称作掌客,秦朝改称典客,汉朝呼作鸿胪,当朝定名为主客。诸位对周文王、汉武帝不大尊敬,对亡秦的态度倒是很殷勤啊。”

刘缵又没词了,抬头向远方望去,外交官脑子快,立刻转移话题,指着平城外隐约的方山山脉问道:“这座山离燕然有多远呢?”

谁能知道燕然山到魏都平城具体有多远?李安世回答得很巧妙:“也就是石头城离番禺那么远吧。”你还别说,从山西大同到外蒙杭爱山和从南京到广州的距离还真差不了多少。

李安世出身于北方门阀大族之家,深刻了解当时北中国的现状。现今社会以村镇为基本单位,当时北方以坞为单位,一种小型城堡,有些像中世纪欧洲的城堡。

东汉时代,中国形成庄园经济。西晋发生八王之乱,接下来民族大迁徙,即所谓蛮族入侵。

北方的汉人能走的迁往江南。不能走的、不愿走的留在故乡,纠合同族同宗同乡的人沿河流溪涧、地势险阻之处修筑堡垒,据险自守,躲避战乱,形成大大小小的坞。

坞构成中国北方奇特的景观,城市里反而空荡荡,人们大多聚集在坞堡中,因为有地可以耕种,城里没有土地。

赵郡李氏统领着赵郡一带的坞堡,势力极大。势力大到什么地步呢?有一伙强盗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一个小喽啰在常山地界捡到一只死鹿,兴高采烈回到营地。强盗头子问:“什么地方弄的?”小喽啰顺口答道:“赵郡那边搞到的。”强盗头子吓得脸都绿了,“混账!赵郡的东西你也敢要,快给我送回原处。”邻郡的人编了句歌谣,“诈作赵郡鹿,犹胜常山粟。”赵郡李氏可比《水浒传》中的祝家庄厉害多了,别说打,捡东西都不成。

北魏进入中原,历届朝廷对各地豪强另眼相看,承认他们的宗主权利,让他们替鲜卑人督护地方。

胡汉统治者们搭起手来,农民的生活可想而知。百余年间,中原地区的百姓或在战乱中死亡,或逃往江南,漂流异乡。剩下的人大多依附在豪强地主的坞堡庄园里做农奴。

北方长年战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有的地方千里无人烟。一边是大片的土地成为无主荒地;另一边汉人豪族庇荫了大量的农民。

北魏帝国对外掠夺人口和财富的战争停顿下来之后(讨伐柔然和统一北方的战争),突然发现劳动力大多控制在汉人豪强手里。朝廷与豪族之间的矛盾激化,各地豪强参与到各族百姓的农民起义中去。

当时北中国的民族杂乱,鲜卑、汉、匈奴、羯、氐、羌、乌桓,其他小族如吐京、屠各、敕勒、羯、丁零,没有一个民族不想成为主人。各地的起义此起彼伏。孝文帝即位起十年间,总共爆发十一起农民起义,平均一年一起。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这是北魏孝文帝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乐府歌词,展现北方女子飒爽、英武的巾帼风采。李波小妹李雍容骑术高超,箭法精湛,风卷蓬草,一箭双雕。最后一句话点明主题,妇女如此,男儿还了得!强大的李氏家族是一支反抗北魏帝国的起义队伍,击败过北魏的正规军。平定叛乱的恰恰是与李波同为豪强的李安世,他诱斩义军将领三十多人,一举平叛。

李安世从中看到了北魏帝国的危机,提出了著名的“均田制”。在他看来“均田制”目的有三:第一,平息帝国与农民的矛盾;第二,平息朝廷与豪族的矛盾;第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耕者有其田

在这里我们不必过多着墨于经济话题,毕竟这是经济学家们考虑的事情。鉴于“均田制”对北魏帝国的影响以及与当今社会的极度相似性,大体介绍一下。

北魏帝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掌握在国家手里,十六国终结于北魏。每攻灭一个国家,就会占有一大片土地。北魏建国初期,曾经强行迁徙中原各地百姓到六镇屯垦。六镇屯垦线大体在阴山山脉以南,长城以北,东起承德,西至包头二千余里。百姓既有平民也有豪强。

《颜氏家训》记载了当时一些情况,“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即便你是门阀士族、书香门第,原先的达官显贵,只要你不懂会计,不会算账,国家分给土地、农具和耕牛,都要去干活。想当年,我们也曾经有过,上山下乡、劳动改造、支援边疆搞生产的建设兵团。

现在要改革,搞平均土地,那些控制在私人手里的土地怎么办?没收重新分配吗?搞农村公社吗?冯太后和孝文帝没有我们开国领袖的勇气。

说是土地国有,我已经占了,耕种了,能强行收回去再分配吗?连标榜“杀富济贫”的李闯王也不得不说“许业主认耕”,谁种是谁的。

北魏土改在一种温和的氛围中进行,第一次提出“还受”的原则。以生死为断,人死了土地归还国家。也就是说,受田者只获得土地使用权,而不具有所有权。然而,其中又有活扣,分配的土地分“露田”、“桑田(麻田)”和“宅田”。露田必须归还,桑田和宅田不必归还,永远属于业主。露田顾名思义,暴露的田地,就是耕地。桑田即种桑树的田,宅田就是房基地和菜地。北魏政府通过这项法律将其中一部分土地牢牢控制住。

李安世提出土地分配原则是“力更均量”,即“力业相称”,经营能力与经营规模相适应,能种多少种多少。

大家的想法是,分配土地嘛,一人一块。北魏建国初期是这个指导方针,“计口授田”,有多少人口分多少地。这不又来王莽那套井田制,王莽得罪了多少人?豪强大族广占土地,非要收回来分给老百姓,可能吗?打土豪分田地,打不倒什么都别说。你王莽光靠一张嘴,说得好听办不到。

经营能力怎么算?豪强大族不是有奴婢吗?有牛吗?奴隶和牛都要分地。有钱人满意了。照现在说法,有多少钱分你多少地,这就是经营能力。

算来算去,有的汉人豪强占的土地还是多,怎么办?这也不收回,“多不退,少补”。多了自个留着,少了的,补齐。少了的,自然是指鲜卑新贵族。甚至提出多的地可以自由买卖。

人口密集的地方不够分的怎么办?去宽乡,到吐鲁番去,那种地方还可以向国家借田。窄乡一人八十亩,宽乡二十里,种去吧你。当然,打个比方,跑不那么远,当时人口少。

均田还是体现了抑制兼并、照顾平民等意愿,比如有一些原则,“先贫后富”、“照顾孤寡老人不还田”。

均田制能够顺利推行,以至于无论是鲜卑化国家北齐、北周,还是汉化国家隋、唐都继续着这一土地政策,延续三百余年,自然有它的合理之处。

北魏国人少土多,土地要分配,人却找不到。人到哪里去了呢?

冯太后和孝文帝面临着慕容宝的后燕和桓温的东晋一样的问题,农业人口多被豪强地主荫附。

慕容宝搜检荫户,桓温推行土断,都是强行从豪强地主手中抢人,效果并不好,慕容宝因之亡国,桓温因之得不到高门士族支持误了皇帝梦。冯太后聪明,靠李冲出谋划策,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让农民们自己从豪门地主庄园和坞堡里走出来。

均田分土地是胡萝卜,那么大棒是什么呢?三长制!

所谓三长制,即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如同想当年我们设小队长、队长、村长、镇长。一举瓦解了“水泼不进、针扎不透”的坞堡,废除了“宗主督护”制。

“三长制”激起汉人豪强的不满,荥阳郑氏郑羲、渤海高氏高祐强烈反对。郑羲当廷恫吓冯太后:“事败之后,当知臣言之不谬。”等把事情搞砸了,才知道我说的话是正确的。傅思益火上添柴:“九品差调实行很长时间,一旦改变,必会引起天下骚乱。”

冯太后从不怀疑拓跋鲜卑的武力,该轮到拓跋贵族出场了。鲜卑大臣拓跋丕傲慢地表示:“三长制于公于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鲜卑铁骑,行与不行试试看吧!均田和三长制的效果出奇的好,人们纷纷从坞堡里出来向朝廷领取土地,成为国家的编户农民。改革基本定型,北魏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十年后达到繁荣顶峰。冯太后开启了帝国的繁荣局面,“千古一后”的美誉并不为过。

冯太后晚年游览平城北面的方山,感叹山川之美,心有所思地对群臣说:“舜葬于苍梧,英、娥二妃却葬在湘水之滨,何必远去附葬先帝的陵寝以为贵重。我百年之后,神安此地。”

在冯太后之前,历代北魏君主和皇后死后均埋葬在盛乐金陵,那是拓跋鲜卑的龙兴之地。作为皇后,自愿放弃与夫君合葬,离开皇室陵墓,可见冯太后对毒死拓跋弘仍旧耿耿于怀,心有余悸。

公元490年(北魏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后病逝,终年四十九岁。孝文帝满足了她的心愿,埋葬于方山永固陵。唐朝诗人温庭筠游览冯太后墓时,凭吊赋诗,缅怀这位远见卓识、权诈机变的红颜皇后。

云中北顾是方山,永固名陵闭玉颜。

艳骨已消黄壤下,荒坟犹在翠微间。

春深岩畔花争放,秋尽祠前草自斑。

欲吊香魂何处问?古碑零落水潺瑗。

———唐·温庭筠《题元魏冯太后永固陵》

冯太后永远埋葬在山西平城,孝文帝拓跋宏继承其遗志,脱下胡装,换上汉服,数十万大军在潇潇霖雨中自塞上南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鲜卑少年天子孝文帝拓跋宏纵马眺望烟雨笼罩下的古都洛阳,反复吟哦着《诗经·黍离》中的句子。雨中,他的身影孤单落寞,谁知我心?谁与我同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380.html

上一篇:汉化南征
下一篇:文成复法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