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孝文皇帝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3:48:00 0

孝文帝是我们唯一一位多少有点熟悉的南北朝君主,因为小学历史教科书记载过一段难得的南北朝故事“孝文汉化”。孝文帝是鲜卑人,却是鲜卑的千古罪人,汉人的民族英雄,中国历史真正的儒家皇帝。如果放到世界史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帝。

孝文帝之所以称之为大帝,因为他亲手毁灭自己的民族,又因为他再造了一个汉民族。他用特立独行的方式告诉所有的人,文明冲突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完全可以品评此人。我们如果想知道历史上的匈奴人、鲜卑人、羯人和氐人到哪里去了?问一问这位年青的皇帝吧!

不幸的童年

孝文帝出身皇家,却身世悲凉。他的本名叫拓跋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母亲李氏是汉人。北魏皇朝有个残忍的规矩,叫做“子贵母死”,就是说儿子做太子,母亲要被赐死。拓跋宏3岁立为太子,母亲依旧例赐死。两年后,献文帝禅让帝位,做起太上皇帝。5岁的拓跋宏君临天下。又过了五年,冯太后毒杀拓跋弘,太上皇帝暴崩于“鹿野浮图”,10岁的拓跋宏父母双亡成为孤儿。

同一时代的南朝,有个比他大4岁的小皇帝刘昱,拓跋宏比刘昱早一年做皇帝。与顽劣成性的刘昱不同,拓跋宏从小表现出仁爱之心,有着做皇帝的天赋。4岁那年,献文帝患上恶性脓疮,小拓跋宏亲自给父亲吮出脓汁。御医和宫廷人员惊呆了,若换成大人,人们必定不怀好意地私议此人别有用心,厚黑无耻,拍马屁。对于4岁的小孩,大家只能一致用赞赏惊叹的言语来表达尊敬之意。

受禅那天,拓跋宏流泪痛哭,悲泣不能自胜。献文帝问他为什么哭,小皇帝说:“代替父亲,心中痛切。”满朝文武大臣睁大眼睛,无法相信这样的话竟然出自一个5岁孩童之口。

通过两件小事,小皇帝征服宫廷内外的人心,赢得人们交口赞誉。人世间不乏神童,拓跋宏实属政治神童。他从小勤奋,雅好读书,手不释卷,用孜孜不倦的求治之心告诉天下人,他是一个好皇帝,一个真心为民的好皇帝。

小皇帝成长于激烈动荡的时代,南北割据、文化争锋。北魏国汉人豪强和鲜卑贵族争权夺利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息。文明冲突引发宫廷矛盾,这段时期宫廷斗争的惨烈是北魏建国以来所没有的。拓跋宏政治上的每一次变化预示着一个新阴谋的开始,一个旧阴谋的结束。

3岁立为皇太子,那是因为北魏冯太后要杀死拓跋宏亲生母亲李夫人,以祖母身份抚养皇孙,从而排除生母掌权的可能。5岁接受禅位,那是因为父皇献文帝拓跋弘意图驾空冯太后,从而达到做为太上皇帝幕后摄政之目的。10岁换了摄政王,那是因为冯太后毒死儿子太上皇帝,临朝称制。24岁亲政,冯太后去世了。

拓跋宏凭借聪明和智慧安然渡过人生的处处激流险滩。最危险的时刻莫过于父皇被太后毒杀的那一刻。亲生父母都被冯太后杀死,以冯太后的猜忌,可能留在身边继续培养,等到将来找冯氏算帐吗?

冯太后要送他去见西天的太上皇帝。

寒冬,塞上平城北风凛冽,天寒地冻。拓跋宏仅穿一件单衣被太监们关在一间四面漏风的屋里,三天未吃东西。这位北魏帝国的小皇帝蜷曲身子缩在屋角,听着由故乡西伯利亚呼啸而来的北风,手脚冰凉,身体冻得发青发紫,没有一点力气,奄奄一息。

冯太后拥着貂裘,烤着火炉,召集大臣们议事,她的身边站着拓跋宏的二弟咸阳王拓跋禧。她向鲜卑、汉大臣透露了令他们感到极度震惊的消息,废掉拓跋宏,改立拓跋禧。

冯太后犀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位臣子,她那美丽和非凡的灵魂曾经征服过人们的心灵,不管他们是鲜卑人、汉人还是匈奴人、高车人。可她隐隐预感到今日的朝会不同于以往,年仅10岁的小皇帝显示出的魅力在群臣中牢牢扎下了根。果然,朝中重臣拓跋丕、穆泰、李冲几乎一口同声表态反对。

拓跋丕出自拓跋皇族,曾跟随太武帝拓跋焘饮马长江。此人飞黄腾达,得益于平定乙浑之乱。冯太后出山之役,拓跋丕是主将,亲自率人斩了乙浑的人头。事后出任尚书令(总理)。正因为拓跋丕有此大功,所以冯太后每次赏给情人钱财,总忘不掉拓跋丕,比如她给王睿造宅子,少不了也要给拓跋丕一座。

尚书右仆射(副总理)穆泰属红色子弟,北魏开国功臣穆崇的孙子,妻子章武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衙内般的人物,鲜卑贵族领袖。

继李弈、王睿之后,李冲成为冯太后第三个情人,枕边知已,朝堂中的智囊。

这三人加上主管军事的源贺和冯太后基本构成北魏国的政治局常委。源贺镇守漠南边关,不在朝廷。五位常委三位反对,废立议案基本否定。

两位鲜卑领袖态度强硬,冯太后向情人李冲投来渴望的目光,期待用个人魅力挽回这场败局。一面是国家利益,一面是情人颜面,李冲毫不迟疑地做出决定:“我可以为您效忠,但除了这件事!”

冯太后付之一笑,她不是轻易认输的女人,更不是轻率做出决定的人。既然把接班人拓跋禧叫过来,说明这件事十拿九稳。她有最后一记杀手锏。

侍卫匆匆进来,附在耳边,悄悄道:“陛下还活着。”冯太后的脸色略微变了变。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小孩子三天不吃东西,而且在那么寒冷的地方,居然没有冻饿而死,可真是上天的眷顾啊。

冯太后站起身,端庄而又威严,强按住心头的不满,平静地道:“既然大家认为他是个好皇帝,那么再给他一次机会。”

拓跋宏没有浪费掉这次机会,紧紧握住一线生机,等来百鸟齐鸣、百花齐放的春天。

等待

一年又一年,漫长地等待。等待是一种痛苦。没有痛苦哪来的欢乐,拓跋宏知道这个古老的道理,他嘴里从来没有说过冯太后和弟弟拓跋禧的一句怨言。

拓跋宏为人宽弘大度,从不因为小事处罚下人。侍从上饭时不小心用热羹烫伤他的手,或者饭食中有小虫子和脏东西,不过一笑置之。然而,当他发现冯太后的粥里竟然有一只小蜥蜴的时候勃然大怒,下令将厨师拿下处死。冯太后慢慢用匕首挑出蜥蜴,笑了笑,把那人放了。

自己饭食中有虫子不生气,却不允许冯太后饭中有杂物,可见拓跋宏关心冯太后超过自身。同一事件的两种态度,我们可以看出深不可测的心机、坚忍不拔的意志。拓跋宏吸取父亲的教训,对冯太后百依百顺,从不违拗,一直忍耐到凌驾在他头上的女皇帝去世。

拓跋宏的举动被严密监视,曾经有个宦官在冯太后面前陷害诬告、说坏话。冯太后大怒,下令责打皇帝几十大棍。拓跋宏默默忍受不辩解,既使冯太后去世,也没追究那个该死的宦官。如果大家以此认为拓跋宏是个老实厚道、逆来顺受的听话孩子,那就错了。人们评价拓跋宏的性情渊裕仁孝,如果因为这样的事去报复,也就称不上中国历史著名的仁君。因为他经历的阴谋和痛苦太多,不希望给别人带人更多的痛苦。

拓跋宏的仁慈孝顺,逐渐征服冯太后挑剔的心。冯太后开始真心实意对待皇帝。拓跋宏的年号是太和。太和七年北魏宫廷又发生了一起“子贵母死”的惨案,这是最后一起立子杀母的丑闻,冯太后再次主导这一事件。

拓跋宏的皇妃林氏生子拓跋恂,很快立为皇太子。拓跋宏深知丧母之痛,不希望“子贵母死”的悲剧在他身上重演,恳切请求冯太后废除残酷的祖宗之法,冯太后拒绝了。

值得讽刺的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设立“子贵母死”制度本意防止母后干政,可冯太后利用这条政策巩固自身的权力。她没有生育太子,照旧掌握着北魏国的大权。冯太后之所以固执地杀死林氏,因为她聪明的大脑又开始运转,考虑百年之后冯家的地位如何才能永世不替?

冯太后的两个侄女入宫了,冯太后哥哥冯熙有好几个女儿,所幸长得都不错。

先入宫的两个女儿命运不济。妹妹病死,姐姐大冯氏姿容娆媚,与拓跋宏一见钟情,两人爱得热烈缠绵。她也未能逃过病魔之手,一场大病下来,皮肤生出麻疹。冯太后为拓跋宏选择侄女为妃,自然认可拓跋宏的皇帝地位,不希望侄女的病传染到未来的皇帝,无情打发大冯氏出家做尼姑。正史未记载大冯氏的名字,野史叫做冯润,小字妙莲。

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悲伤冯润可怜的命。尘世佛门两隔,有情人不成眷属。但是他们两人没有分手,命运总是出乎人们想象,周朝女皇武则天也曾出家做过尼姑,这是后话不题。

冯家最小的女儿冯清入宫,无疑她是最幸运的女人,不管皇帝爱不爱她,她注定是皇后的命。

冯太后为拓跋宏牵好姻缘,安排好一切,香消于方山永固陵。遵照冯太后遗愿,冯清立为帝国皇后。

24岁的拓跋宏亲政,正式接手管理北魏帝国,那是一个正在走向正轨和强盛的国家。均田制、三长制顺利推行使国家控制的户口大大增加,垦地面积扩大,财政收入增长,国家财富与日俱增。

国势蒸蒸日上,孝文帝仍旧没有满足,他要改变历史,创造新的历史,把北魏帝国变成真正伟大的国家。

人们在一个千古传唱的人物身上觉察到帝国悄无声息、坚韧不拔的转变。她是谁呢?花木兰。

替父从军行

艳骨香销,魂归何处?冯太后孤单孑立,独立方山之畔,另一位女英雄花木兰从塞上返归家乡。花木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女英雄,一曲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唱出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勇敢机敏、纯朴动人的传奇故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花木兰,几乎每个人都能轻松背出诗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花木兰拒绝皇帝封赐,失去载入史册的机会,以至于后人产生千般猜测,莫衷一是。历史不会忘记每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不会忘记每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木兰辞》不胫而走。

关于《木兰辞》产生的时代,早先众说纷纭,即便将其收入《乐府诗集》的宋朝人郭茂倩只是说《木兰辞》转引自南朝陈国沙门智匠的《古今乐录》,并在按语中注下:“歌辞有《木兰》一曲,不知起于何代?”

为什么郭茂倩不知道产生的时代呢?想必今已失传的《古今乐录》中没有标注。为什么没有标注呢?可能智匠和尚也不清楚。陈朝之前,北方上溯有许多朝代,隋、北周、北齐、西魏、东魏和北魏,直至东晋十六国。著名的诗歌总能反映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木兰辞》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由此可以推断出产生的时代。诗歌中许多情节与冯太后执政时的北魏帝国隐隐相连,映射出当时的政治变革和军事战略变化。

比如,我们从可汗和天子两词的互用可以判断出花木兰生活在中原的鲜卑国家,再从交战的地点、规模、方式可以清晰判断出这个国家是北魏。

可汗是鲜卑人对贵族的尊称,被柔然人当作皇帝的称谓。可汗和天子互用,只能出现在鲜卑国家,出现在北魏汉化改革之前。孝文帝诏断北语,一从正音的政策相当严格,不太可能再混用两词。若说产生于北齐、北周时代,则没有长达十年之久大规模讨伐柔然的战争。

花木兰姓氏,争议颇多。因为《木兰辞》所提不过“木兰”两字,没有提到花姓。木兰替父从军用父亲的名字,军中伙伴唤作“木兰”,恢复女装后仍叫“木兰”,只能是她与父亲共有部分,即姓氏,因此有人认为“木兰”是“慕容”的音讹。

连诗歌产生的时代都存有那么大的疑惑,姓字名谁当然更是说不清的官司,我们还是用熟悉的花木兰吧。

不管如何,纵使花木兰不是汉人,也是汉化的少数民族。否则不会精于纺织、化妆,贴花黄的妆扮虽然盛行于北周,民间应该流传已久。花木兰是河南虞城人并非没有可能,但祖藉决非河南。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说明花木兰家是北魏军户。北魏实行世兵制,子子辈辈都当兵。北魏兵源构成有两部分,鲜卑兵和非鲜卑兵。鲜卑兵指代北及漠南原鲜卑部落联盟成员,即平城和六镇兵。非鲜卑兵构成复杂,有高车人、敕勒人、丁零人、氐羌人、柔然人,甚至汉人。这部分人是魏军统一北方、远征蒙古高原抓获的俘虏或降兵,设置军府驻守地方,类似于现在的军区。

北魏国汉人大多从事农业生产不打仗。征兵从各地军府中征发,并非从普通老百姓中征兵,花木兰的父亲卷卷有名,当为军户。

从花木兰的征途看,“旦辞暮至”是文学夸张修饰之词,马再快,不可能一天集结军队到达黑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杀虎山)。花木兰北渡黄河到平城加入大军,出塞抵达黑山,遭遇燕山胡骑(即来自今蒙古国杭爱山的北方少数民族骑兵)展开战斗。这条路线是北魏国出塞打击柔然汗国常用的军事路线。

由此我们推断,木兰替父从军的具体年代应在公元470年(北魏皇兴四年),这一年处罗可汗吐贺真的儿子受罗部真可汗(汉语聪明的可汗)郁久闾予成率柔然骑兵入塞。献文帝拓跋弘御驾亲征,兵分两路,大举反击,诸将会师于女水河畔,大败柔然。十九天内北魏骑兵往返六千余里,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大获全胜。

为纪念战功,拓跋弘改女水为武川。北魏随后设置武川镇,与其它五镇合称六镇,驻扎军队抵御柔然。在魏军漠南统帅太尉源贺率领下,花木兰开始长达十年的漫长军旅生涯。这十年正是冯太后进行改革的十年。花木兰当然想不到,她战斗过的新城堡武川孕育了隋唐皇族,与她并肩作战的战友即有宇文家族、独孤家族、杨坚家族和李渊家族。

柔然最后一次大规模入侵北魏在公元479年,这一年,刘宋大将萧道成建立南朝第二个政权齐国。迫于北魏帝国军事压力,萧道成派使者出使柔然,约定共同进攻北魏。柔然伏古敦可汗(汉语永恒的皇帝)率十万骑兵入侵北魏,直抵塞上才撤军而回。

拓跋宏一反帝国讨伐柔然的传统,面对柔然挑衅不出击。拓跋宏并非不喜欢军事征服,而是战略方向发生了变化。

北魏建国百余年,经济重心逐渐由游牧区转移到农耕区,冯太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就是为了振兴魏国的农业。那么,帝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不再是漠北而是江南,军事重点由北向南转移。北魏帝国和柔然汗国之间基本达成默认的停战协定,不再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北境军队陆续调回,花木兰回到家乡。

策勋十二转,花木兰军功卓著,拒绝孝文帝高官厚禄地赏赐,潇洒回到家乡与父母姐弟团聚,共享天伦。电影赵薇版《花木兰》把拓跋宏和花木兰塑造成一对恋人倒也符合两人生活的历史时期,但《花木兰》没有拍摄出那个时代的特征。

回到家乡的花木兰怎么也想不到,为之服役的北魏帝国将发生何等惊天动地的变化。她的战友们从漠南回到平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从洛阳来到淮河,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南征作战。

悲平城

北魏帝国不再追逐牛羊和奴隶,军事目标直接锁定南方灌溉良好的耕田,重南轻北的军事战略意味着帝国跨入新的历史时期。军事调整刻意做出,拓跋宏为北魏帝国规划着新的未来。

如何选择未来,这是每个人必须的人生选择,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经历的艰难抉择。

拓跋宏登上方山,一脸深情地凝望着魏都平城。巍巍国都东连太行,西临黄河,俯瞰中原大地,远眺蒙古高原,君临天下,气势恢宏。平城成就北魏数十年基业、拓跋鲜卑两百年渴望。从大鲜卑山到大泽,从大泽到云中川,再到塞上,这一路凝聚了拓跋鲜卑人多少血泪。一统北方,雄霸草原,纵使英明之君,守住大魏的万里江山就算对得起祖先了。

迎着塞北的风,拓跋宏轻轻吟道:“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这是北魏大臣王肃描绘平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一首诗。

王肃出自琅琊王氏,南朝高门望族,因得罪齐武帝萧赜,投奔北方。《悲平城》有个典故,那天王肃在官衙吟诵,孝文帝七弟彭城王拓跋勰听后,赞叹不已,想让王肃再吟诵一遍,便说:“王公吟咏性情,声律殊佳,可否再诵一遍《悲彭城》。”也许他汉语发音不准,或许一时失口,竟将悲平城说成悲彭城。王肃笑道:“什么时候《悲平城》变成《悲彭城》?”拓跋勰面露惭色,祖莹当时在座,起身说道:“《悲彭城》也有,王公未见过罢了。”王肃当然不相信:“既然有,你吟诵一下。”祖莹应声作诗:“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拓跋勰大悦,私下对祖莹说:“今日若不是你,几乎为吴子所屈。”

这个典故原本是赞叹两人的才学,从侧面反映出平城确实不是好地方。民间有首歌谣,“纥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平城地处恒山以北,对于越来越依赖中原农业财政收入的国家来说,平城交通不便。

拓跋宏心中清楚得很,王肃的这首诗与其说在表达对平城环境的不满,倒不如说生活于暖乡温室的中原汉人对游牧文明充满排斥的微妙心理。

有民族就有民族之间的矛盾,有矛盾就有民族之间的战争。如何平息民族间的冲突?有一个办法最有效,把所有的民族撮合成一个民族。北魏帝国主体民族有两个,鲜卑人和汉人。把汉人变成鲜卑人,还是把鲜卑人变成汉人?

拓跋宏没有犹豫,态度坚决。人类向往文明,他不能再忍受帝国野蛮的习气,在他看来,那种文明方式落后愚昧、污浊不堪。既然落后,就要先进;即然污浊就要清新。那怕前途艰辛,命运多桀。

不能因为是自己深爱的民族就不去毁灭,不破不立。把鲜卑人变成汉人,这样做,他会成为鲜卑人的千古罪人,他将亲手毁掉鲜卑民族。

霖雨霏霏,拓跋宏漫步中原古都洛阳,面对烟雨笼罩的西晋王朝残破的故宫石基,哀伤流涕,反复吟哦着《诗经﹒黍离》诗中的句子,透露出深藏于内心的忧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古今多少历史学家对这段历史反复研究,然而真正读懂孝文帝这句话的又有几人?

孝文帝强行推动汉化改革,穿汉服,说汉话,执意将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直接造成下层鲜卑人生活窘迫,把大批鲜卑人抛弃在寒冷的漠南,为日后导致北魏帝国灭亡的六镇大起义埋下灾难的种子。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成为争议的焦点,备加推崇者有之,扼腕叹息者有之。

北魏国势正盛,有必要迁都吗?民族矛盾虽有,有必要全盘汉化吗?北魏建国已近百年,有必要改变帝国的一切吗?

孝文帝心有何忧?又有何求?他忧的是民族之间的隔阂,求的是天下一统的盛世。文化差异使不同的民族之间缺乏平等对话的基础,无法避免战争。自八王之乱以来,匈奴人、慕容鲜卑人、羯人、氐人和羌人一度在中原建立王国,民族战争使他们的国家迅速分崩离析。吸收历史教训,孝文帝将各族人民凝聚为一个民族,建立起一个国家,期待世世代代的和平。

改革向来不会一帆风顺,想使中原征服者融入被征服者的文化中去困难重重。拓跋珪因之颠狂、崔浩身诛族灭、太武帝晚年暴死。面对残酷的现实,孝文帝悲天悯人的优秀品德、渴望帝国长治久安的远大理想让他奋不顾身,孤单寂寞地仗剑行走在茫茫黑夜中。

首先要从思想上改造鲜卑人,全盘汉化,以儒学为主意识形态,居佛学之上。做为北魏帝国最伟大的一位政治家,拓跋宏的手腕圆滑坚韧。为向全帝国表明,他将全盘接受冯太后遗留的国家遗产,正式亲政的皇帝给予冯太后最高规格的礼遇。

拓跋宏为太后服丧,5天没喝一口水,容颜憔悴。群臣怎么劝也不行,多亏一个叫杨椿的大臣尖锐地指出:“圣人之礼,再大的悲哀也不可以毁伤性命。即使陛下想在万代中树立贤人的楷模,国家怎么办?”拓跋宏这才勉强喝了一次稀粥。拓跋宏自然明白“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的道理,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人民做表率。

尽管冯太后立下遗嘱,丧葬从俭,拓跋宏还是将丧礼举办得相当隆重,并表示遵照古礼守孝三年,不吃酒肉,不与女人同房,恪守儒教制度。当群臣劝除丧服时,孝文帝当廷号啕大哭。国君如何守孝三年,但禁绝酒肉,不近女色,拓跋宏言出必行,这一点历代君王难以迄及。

迁都成为全面汉化的突破口,北魏都城从游牧文明气息浓厚的平城迁往农耕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孝文帝为迁都开出的理由是:平城地处塞上,气候寒冷,六月雨雪,风沙常起。

如果以汉化做一个标的,北魏国可以分为保守派、改革派与中间派。中间派的于烈迁都成功后仍说:“乐迁之与恋旧,中半耳。”一半对一半,可想迁都前阻力之大。如果我们把首都迁出北京,试想会在北京地区引起多大的震动。

迁都之议过于唐突,遭到保守派强烈不满,大多数鲜卑贵族反对迁都。人有恋土情怀,何况鲜卑人的畜牧业均在塞上,怎么肯去河南。汉人官员大受震动,丝毫没有心理准备,以至于拓跋宏都不敢公开提出迁都主张。性格倔强的拓跋宏不会因为别人反对改变既定决策,使出一招偷梁换柱。

迁都洛阳

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孝文帝下诏南征!诏令一下,举国哗然。自萧道成建齐国以来,南北朝已有十年未发生战争,仓促之下发动战事,如何能打赢,朝野上下纷纷反对。

拓跋宏按照传统习俗召集群臣卜卦,占得“革”卦。拓跋宏喜出望外,心里高兴,此次南征为了迁都搞汉化,不是革命是什么,看来上天早已注定。于是,拓跋宏对群臣道:“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大吉!”

群臣反对南征,但不想第一个出来表态。皇叔任城王拓跋澄从卦相中挑出毛病,晃着脑袋反对:“陛下继大魏基业,据有中土。我们是正统,出兵讨伐不肯臣服的国家,怎么能是商汤和周武王呢?”(那两位是以下犯上。)拓跋宏板着脸,教训道:“卦词上讲‘大人虎变’。大人物虎啸生风,锐意变革,何言不吉!”拓跋澄立刻顶了一嘴:“陛下龙兴已久,今天怎么变回老虎啦!”孝文帝一下没词,大怒,耍起无赖:“国家是我的国家,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拓跋澄不依不饶,“国家是陛下的国家,可臣是国家的臣子,明知国家有危难怎能闭嘴不言。”

顶得皇帝哑口无言,呆呆坐在龙椅上半天。拓跋宏毕竟是拓跋宏,神色慢慢平静下来,冒出一句话:“好,很好,各言其志,各言其志,没什么关系。”

廷议结束,拓跋宏立刻把任城王单独找来,屏去左右,私下做工作:“任城王,我找你来,还想就“革卦”再聊一聊。明堂之上声色俱厉,不过想吓唬吓唬那些个大臣。我不想南征,实想借南征迁都。平城用武之地,不是文治之所。借南迁中原之机移风易俗进行汉化,你意下如何?”

拓跋澄一听不发动战争,高兴了,“迁都是好事,陛下何必隐瞒。”孝文帝摇摇头,“北人恋土,发生骚动怎么办?”拓跋澄给皇帝打气:“怕什么,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圣机独断,那些人又能怎样?”孝文帝大喜,鼓掌道:“任城王,你真是我的张良啊!”

反对战争最激烈的任成王转变态度,群臣又能说些什么!

阴雨连绵的深秋季节,北魏三十万步骑大军沿着桑干河、滹沱河、汾河谷地艰难辗转行进。南北绵延千里的吕梁山脉蒙在如烟如雾的雨帘里,湿凉的雨水打透将士们铠甲,泥泞的沙土道让士兵们的腿变得沉重不堪。

日复一日,秋雨不止。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艰苦跋涉,在对恶劣天气的咀咒声中,魏军到达洛阳。仅仅休整了几天,拓跋宏下诏,继续南进。

乌云漫天,凄雨冷风,拓跋宏一身戎装,执鞭上马,冷峻的面庞迎着扑面打来的雨珠,催马便行,下令大军开拔。文武官员一起跪倒在马前,挡住皇帝的战马,叩头不止。

满朝文武本来对此次毫无准备的南征不满意,连月的秋雨令将士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想当年,拥有数十万铁甲骑兵的战神太武大帝在江淮损兵折将,一寸土地未得到,眼下这支军队如何能打仗,岂非送死?

拓跋宏冰冷的目光注视着雨雾,语气凝重:“庙算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有什么说的呀!”李冲铁着脸:“今之南征,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为,臣不知陛下独行,要到哪里去!臣等一心报效国家却无词阻止陛下南征,敢请陛下赐臣一死!”孝文帝勃然变色道:“朕方经营天下,混一四海,你们这些书生,屡疑大计,再若敢言,难道朕的斧钺无用!”

汉人劝不下来,鲜卑贵族们流泣苦谏。孝文帝要得就是这种效果,一切就像一幕戏剧,完全写在导演的剧本里。

拓跋宏容色渐缓,故作无奈地对群臣道:“此次兴师动众,造势不小,数十万大军南征,若无成果,半途而废,如何向后人交待?岂不被世人笑话?”

大臣们跪在泞泥的地面,雨水浇透衣服铠甲,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固执地一动不动。

群臣不动,皇帝的马走不动,双方僵持良久。拓跋宏叹了一口气:“也罢!朕世居幽朔,常想南迁中原。若不南伐,当迁都于此地,王公以为如何?同意迁都者站左边,不欲迁者站右边。”

那位被冯太后削去王爵,南征戴罪立功的南安王拓跋桢一看机会来了,见风使舵,第一个大声道:“‘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阳,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

集体行动多数人望风,有人领头表态,群臣山呼万岁。拓跋贵族们虽不愿向中原迁徙,更怕南伐,居然没人敢说什么,迁都大计戏剧性敲定。迁都只是开始,更艰难的事在后面。

拓跋宏没有回平城,知道回去等待他的无非吱吱喳喳的反对声,跑到邺城躲清闲,让李冲负责改建新都,任城王拓跋澄回平城办理迁都事宜。拓跋澄不负重托,回到平城之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那些个目瞪口呆的鲜卑贵族们说了个云山雾罩,魏都平城居然风平浪静。

“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从拓跋宏的诗中看得出江南政权是最后一块心病。迁都洛阳,远居塞北大漠的柔然汗国不再是帝国的威胁,江南反而成为心腹大患。

孝文迁都的同年,齐武帝萧颐病亡,皇孙郁林王萧昭业继位。仅过一年,西昌侯萧鸾发动宫廷政变,废杀萧昭业自立为帝,南朝大乱。拓跋宏闻讯喜出望外,不顾新都初定,百废待兴,亲率三十万步骑南下江南。

魏军南征遭遇南朝激烈抵抗。一员儒将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南朝再度改朝换代,江南进入四十余年太平时期,他因之成为南北朝最长寿的君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377.html

上一篇:内鬼萧衍
下一篇:引子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