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反击的开始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2:14:55 0

最后的准备

“马邑之谋”失败后,汉武帝并没有放弃对匈奴的“武力革命”,相反,此时的国事和家事都差不多搞定了。陈阿娇被永远地打入了“冷宫”,他和卫子夫迎来了相亲相爱的幸福时刻。朝中唯一令他头疼的丞相田蚡也突然暴病身亡,免除了一大“心腹之患”。新上任的丞相薛泽“安分”多了,对汉武帝百依百顺。而御史大夫韩安国也是个识时务的人,他见主战已是“大势所趋”,也由“主和派”向“主战派”过渡。太中大夫张汤是在当年主审陈阿娇在后宫“厌胜之法”的法官,这一审就出了名,后宫上上下下数百人遭殃,牵连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从此,汉武帝对“公正廉洁”的张汤更另眼相看。在马邑之谋后不得已之下处死了王恢后,张汤被直接升到了太中大夫一职。至此,朝中“主和派”几乎已销声匿迹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汉武帝为了“武力革命”的需要,还进行了积极的备战,具体表现如下:

1.体系的建立。在边境上增派大量劳工进行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垒石为墙,栽树为栅。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进可攻退可守。这些防御体系的建立为日后打击匈奴做好了准备。

2.军费的妙招。没有军费,怎么打仗呢?为了筹集军费,除了正常的“税收”外,汉武帝还突出奇招,对商人增加了一道“苛捐杂税”——交通税。交通税顾名思义就是“交通工具的运输费”,比如说你骑马要交“马税”,坐轿得交“轿税”,总之,骑马、坐轿是商人或者达官显贵干的事,增加这么一条税,无非是从富人那里剥一些“油头税”来。再加上汉朝经过“文景之治”的积累,国家已是富裕至极,国库里堆积了大量的钱财和粮食。在汉武帝的努力下,军费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3.粮草运输的问题。要行军打仗,还得吃饭穿衣。为了解决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汉武帝又征调大量人力、物力,开凿长安到黄河长达三百余里的漕渠。漕渠的开通,一来可以供运输粮食之用;二来可以作灌溉农田之用,可谓种粮、运粮两不误。

4.强化军事的训练。针对匈奴作战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强化军事训练和演习,同时从各地招募和提拔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将士作为军队的将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成为这批年轻俊杰中的“佼佼者”,如果说李广是汉武帝最为敬重的“前辈”的话,那么卫青便是汉武帝最为看好的“后起之秀”。

光阴荏苒,“马邑之谋”很快就过去了五年,这五年汉武帝磨刀霍霍、“时刻准备着”,他主张的“思想革命”在这五年里早已全面实现了,一时间天下“儒风”盛行,好一个谦谦逊道的国风,现在该是他完成“武力革命”的时候了。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天,匈奴人沉寂了五年后,发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对汉“侵略战争”。匈奴人一路烧杀抢掠,很快就攻到上谷(今山西省北部)。

汉武帝这次没有丝毫犹豫,这正是检验他这几年“劳动成果”的时候,是机遇更是挑战,他马上派出了四路军马出来应战。

第一路,领军将领:卫青。封号:车骑将军。出发地: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

第二路,领军将领:公孙贺。封号:轻车将军。出发地:云中(今山西西北长城南、河套东北)。

第三路,领军将领:公孙敖。封号:骠骑将军。出发地: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

第四路,领军将领:李广。封号:骁骑将军。出发地:雁门(今山西右玉南)。

按理说这四个将领中属李广资格最老,理应是他做“领军大元帅”才对,然而,汉武帝却作出这样的决策:后三路人马皆为卫青做策应。当然,这是委婉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后三路人马皆归卫青来管辖。汉武帝第一次正面同匈奴作战,便派出“后起之秀”卫青为主将,可见他用人的不拘一格。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李广披挂上任后,便向一把尖刀一样直接插向了敌人的腹部,匈奴士兵闻风丧胆。真是名将一出马,效果就是不一样啊。这里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李广的生平事迹吧。

神射手李广

一编青史,记林中射虎,沙场追敌。半世都从马鞍上,胡虏望风逃匿。避祸无门,封侯无骨,大漠烟犹直。饮刀自笑,此因非是人力。

——调寄燕垒生《念奴娇》

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是秦代名将李信的后代,世代都是行武出身,射箭更是祖传之绝技,到了李广时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据说有一次,李广出去打猎,风吹草莽中一块巨石若隐若现,李广以为是只老虎,当下拔箭拉弓,只听见“嗖”的一声,那枝快如流星般的箭直中目标,待李广走到近处一看,才发现他刚才那一箭竟射进了巨石里。为此,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流下了千古绝篇: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可惜他的箭法虽高、抱负虽大,但在汉文帝时只是得了一个小小的郎官,这并不是汉文帝不器重他,而是李广“生不逢时”,用汉文帝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生在高祖打天下的时候,是封王做侯的料啊。”言外之意不言而喻,谁叫你生在这个太平盛世呢?

到了汉景帝时,李广终于有了“初露光芒”的时候,七国叛乱,他随周亚夫参加了平乱的战争,因表现勇猛,汉景帝封他到边境上的太谷做太守,抗击匈奴的入侵。后来就和“太守”结了缘,先后做过太谷太守、上郡太守、雁门太守、代郡太守、云中太守……

因为他一直在边境和匈奴人进行“游击战”,又因骁勇善战和箭法高超而“名声大振”,匈奴人也给这位重量级对手送上了一顶极高的帽子——汉之飞将军。并且对这位“飞将军”唯恐避之不及,有“飞将军”在的地方他们都不敢去打搅。为此,唐朝的王昌龄在《出塞》中发出这样的感慨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里不妨举个小小的例子来一睹“飞将军”的风采。一次,匈奴进攻上郡,景帝派了一名亲随到李广军中,这名亲随带了几十骑卫士出游,路上遭遇三名匈奴骑士。结果,卫士们全被射杀,亲随本人也中箭逃回。李广闻讯,即率百名骑兵追击,亲自射杀其中两人,生擒一人。刚把俘虏缚上马,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等人,以为是汉军诱敌之兵,连忙抢占了一座高地。李广所带的百骑兵士慌忙上马欲逃。李广大喝:“我们远离大军数十里,逃必死!不逃,匈奴以为是诱敌之计,必不敢攻击我们。”遂带领兵士向匈奴骑兵迎去,离匈奴阵前二里之遥,他令士兵下马解鞍,匈奴搞不清他们的意图,果然不敢攻击,只派一名将官出阵试探,李广飞马抢到阵前,将他射落马下,然后从容归队。到夜半时,匈奴人认为一定有汉军埋伏夜袭,遂引兵而去。

然而,李广虽然在边境上声名远播,但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一生,有四个字足矣:大器晚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在主张对边境“怀柔和安抚”的“文景之治”的年代,这位飞将军空有一身武艺和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说白了,汉文帝和汉景帝在对待匈奴问题上都是采用消极的“防守反击”战略,从不主张主动对匈奴采用“武力”,因此,李广的才能并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

光阴就如驹过隙,时光如流水般流逝,李广已不再年轻,他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他认为他将这样在边疆上和匈奴“打打闹闹”的游戏一生时,上天降给他的大任终于等来了。

汉武帝上任后,“主战”的言论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这位虽老犹坚的“飞将军”心田。使得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焕发出人生的第二次“青春”。因此,此时面对汉武帝第一次军事行动,李广格外珍惜,也分外卖力,这是他体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啊。

希望与失望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广接到军令后,马上从雁门关出发了,飞将军岂是浪得虚名,战无不克,攻无不胜,他很快就大刀阔斧般向北推进。也许是这么多年憋得太久了,也许是他太想表现自我了,也许是局部的胜利让他冲昏了头脑,总之,当匈奴士兵突然从四面八方出现,将李广围得水泄不通时,他才清醒过来,明白犯了“孤军深入”这个兵法大忌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广付出的代价虽然不是“人头”,但离“人头落地”并不遥远了,被生擒的人是生是死,完全得看人家的脸色。人家要你生你就生,要你死你就死,要你不生不死你便会生不如死。

生擒了“飞将军”李广,匈奴人高兴坏了,就像《西游记》里妖怪们生擒了“唐僧”那样,把李广“四脚朝天”地吊在网兜上,要押回去向军臣单于邀功,一路上互贺之声不绝于耳,只差没放鞭炮、放礼花了。

夜,漆黑的夜,漆黑的夜色笼罩了世上万物,匈奴士兵都闭上了“庆贺”之声,只有“沙沙沙”的脚步声,这在寂寞漆黑的夜色中显得格外的清脆和悦耳。李广却没有心情来感受这来自大自然的“最原始生态”的体验,他心里在着急啊,乘此夜色将是他出逃的最后机会,一旦失去了,他的一生就将画上一个句号。在天晓时分他终于挣断了绳索,余光瞥见身边有个匈奴人坐着一匹好马,李广没有再迟疑,“飞将军”真的“飞”起来了,他一把“飞”上那匈奴人的马背,夺过匈奴人身上的弓和箭,再推下匈奴人,挥马而去。

从上马到夺弓箭到推人再到挥马,几个动作一气呵成,等匈奴士兵们反应过来时,李广已逃得“孤鸿渺渺”了。而一些不要命的匈奴士兵拼命追来,结果也成了李广箭下的“靶子”。

第四路的李广因为“大意失荆州”而失利后,我们来看看其他三路的表现吧。

第三路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发,也遭遇了一支匈奴主力骑兵,结果双方进行了强有力的火拼,火拼的结果是差点全军覆没,只有公孙敖领着几个亲信充分发挥“凌波微步”的脚底抹油功夫逃得性命。

而第二路的公孙贺在云中一带寻寻觅觅、觅觅寻寻,连半个匈奴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直到传来李广和公孙敖失利的消息后,才恍然大悟,他被匈奴人放了鸽子了。于是不敢再逗留,来了个“胜利大逃亡”。

两路失利一路“无功而返”,第一路卫青的表现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换句话说,汉武帝的面子此时就完全寄托在“新人”卫青身上了。而事实证明,卫青没有让汉武帝失望。他率领大军直攻到笼城。因为匈奴的主力都被李广吸引过去了,他把这座只有几千人的城市进行了“血洗”,并且俘获敌人四五百人,来了个大胜而归。

四路大军,两败一胜一平,歼敌千余损兵数万,结论是:汉朝又一次失败了。

“马邑之谋”的失利,让年轻且富有朝气的汉武帝“面上无光”,于是王恢成了其替罪羔羊。而这次经过精心准备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匈奴反击的第一战居然还是以失利告终,这让期待满怀的汉武帝“怒不可遏”。败军之将李广和公孙敖自然得为这次军事行动的失利埋单了。

念在李广和公孙敖以前防守边境的“军功”的份儿上,汉武帝只把他们两个贬为庶人,没有直接送上断头台,这已是格外开恩了。而那些不听从指挥、逃跑的校尉、军吏及士兵,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不是被直接处死就是送进大牢了。

对败军、败将进行处罚后,汉武帝也没忘了给他挣回颜面的卫青,封这个年轻的后起之秀为关内侯。而“明哲保身”的公孙贺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损一兵一卒,被封为南窃侯。

乌云背后是繁星

也许是卫青初出茅庐的告捷带来的好运,总之他的姐姐卫子夫在连为汉武帝生了三个“弄瓦”之喜后,终于生了个又白又胖的儿子,这是已快到“三十而立”的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

汉武帝一扫两次阻击匈奴失利的阴影,并于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三月十三日,册立卫子夫为皇后,赦免天下的囚犯,以显皇恩浩荡。

然而,家中的喜事并不能掩盖边塞的“忧愁”,匈奴人为报复汉朝,对汉边境进行了不断的骚扰和掠夺,总之一句话:鸡犬不宁。

名将李广“下岗”后,韩安国成了边塞抗匈奴的总指挥。然而,也许是不服边境的水土,也许是心理压力过大,总之,上任到抗击匈奴最前线不到数月,竟然大病一场,然后挥一挥衣袖便到另一个极乐世界去了。

韩安国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头疼的就是汉武帝了。思来想去,最终汉武帝还是想到了被他废为庶人、正闲居在家的李广。于是李广摇身一变,又成了右北平太守,飞将军的重新归来,让天不怕地不怕的匈奴心有余悸,改从右北平向其他地方进行骚扰。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春天,匈奴人避开李广,绕到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和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地区,进行了新一轮规模空前的“打草谷”。

前两次对匈奴的作战虽然都以失利告终,但这并没有动摇汉武帝“武力革命”的信心和决心。他在对待匈奴问题上没有半分妥协,和我们常说的“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一样,汉武帝“治”匈奴也一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武对武,没有半点价钱可谈。

既定方针虽然不变,但策略却是要变的。汉武帝总结了前两次失利的经验,吸取了分兵太多、各部兵力不足、彼此照应不够、容易被个个击破的教训,这次只派了两路军马对匈奴进行反击,并且制定了一套声东击西的策略。

卫青和李沮这两位年轻的将领挑起了这次反击战的大梁。按照既定作战方针,卫青并没有直接和“有备而来”的匈奴人进行直接正面的作战。而是佯装害怕的样子,避开匈奴兵向东北方向后退,匈奴士兵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地长驱直入。很快包围了汉朝在边境上的两个军事重地渔阳和上谷。并且在沿途设好了埋伏,等卫青和李沮带兵救援时,来个“痛打落水狗”。

应该说匈奴人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算路”之深、之精、之妙可达“一流”水平了。然而,他们不会料到,自古英雄出少年,卫青和李沮的“算路”更深、更精、更妙,已达到“超一流”水平了。

卫青和李沮没有派兵去解渔阳和上谷之围,反而直捣匈奴西部的军事防御空虚地带的高阙(今内蒙古阴山西长城口)和陇西(今甘肃临洮南)。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歼三千余人,伤者不计其数,两位大王还是充分发挥匈奴惯有本质“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史记·匈奴列传》),才逃得性命的。

卫青和李沮趁势收复了河套地区(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匈奴人畜养的上百万牛羊成了汉军的战利品。一句话可以代表白羊王和楼烦王的心里感言:折了兵马又丢牛羊。

河套地区在秦朝时,名将蒙恬曾率精兵三十万从匈奴人手中“虎口夺食”夺来,后来秦末的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使得中原动荡不安,匈奴人乘机“收回”了河套地区。到汉朝的第五代接班人汉武帝时,匈奴人拥有河套地区的“经营权”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然而,卫青和李沮却联手把匈奴人的“河套梦”给打碎了。

而之所以汉朝和匈奴都这么看重河套地区,是因为河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河套地区距汉朝的首都长安不远,匈奴骑兵快马加鞭不消两天便可从河套地区直捣汉朝首都长安。而汉朝要想对匈奴“动武”,河套地区也是一个重要的“前头哨”。进可攻退可守,这个双方此消彼长必争的军事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汉军收复了河套地区,是对抗击匈奴的一次伟大胜利,具有极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事实证明,卫青和李沮不但把汉武帝制定的“声东击西”战略思想贯彻到底并且实现了,在无形中他们还完成了三十六计中另一计——围魏救赵。他们集中火力打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收复河套地区后,上谷和渔阳之围不解自破。军臣单于听说河套地区的千里大溃败,二话不说,马上来了个“不羞遁走”。至此,匈奴这次军事行动以史无前例的惨败告终。

这次胜利给汉武帝脸上贴足了金。挽回了前两次失利给他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压力,也让汉朝的士兵看到了“武力革命”最后胜利的曙光。汉武帝没有忘了立下汗马功劳的卫青,他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卫青部将苏建被封为平陵侯,张次公被封为岸头侯。一军出三侯,一时间传为佳话。

至于同样劳苦功高的李沮却为何没有得到封侯,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218.html

上一篇:内战
下一篇:边塞风波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