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平定大宛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2:13:59 0

再起波澜

搞定楼兰和姑师两国、赶走了匈奴后,汉朝和西域的贸易往来又得到了稳定发展。汉武帝以为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他想要的汗血宝马了,因此,大宛成了他重点扶植的对象。然而,这些汉使陋习又复发了,强买强卖,哪个不服就以大汉国的身份和地位来征服哪个。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宛对汉使仍然是一种排斥的态度。

汉使买不到马,回来对汉武帝说大宛的宝马要价太高,他们无力购买。此时的汉武帝对汗血宝马显然已到了狂爱的地步了。为了得到这珍贵的汗血宝马,汉武帝特派以韩不害为首的汉使,带着一座用黄金打造的马匹雕像出使大宛。他的喻义很明显,以金马换你们的汗血宝马,这样你们总算不吃亏了吧?

韩不害满以为,这次去大宛一定会马到成功。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大宛国王拒绝了汉朝以金马换汗血宝马的请求。

大宛国王毋寡拒绝的理由有二:

1.咱有靠山,咱怕谁?大宛国在西域好歹也算是一个大国,和匈奴的关系虽然若即若离,但毕竟交往甚密,他们不愿意拿出自己的国宝献给汉朝。

2.山高皇帝远,猴子称大王。汉朝虽然强大,但远隔千山万水,中间又有戈壁沙漠,拿自己也没办法。

话虽如此,但国王毋寡对韩不害的回话却还是相当客气:“汉朝皇帝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汗血宝马是我们的国宝,不能随便给人的。请贵使节回去向大汉皇帝转达我们的歉意。”

韩不害大感意外:“这么说,贵国不想要我们带来的金马了?”大宛国王哈哈大笑:“谁说我们不要了,把你们所带来的东西统统留下来。”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连傻子也明白了,这个毋寡非但不跟汉朝做这笔交易,反而想强占汉使所带来的金马了。

韩不害万万没想到,这个弹丸小国,竟敢对汉朝使节如此无礼。他大声呵道:“尔等草芥小国,不交出汗血宝马,已是触犯天条,犯下滔天大罪,现在还敢强占我大汉的金马吗?”

毋寡冷笑一声,从牙缝里挤出了八个石破天惊的字:“交出金马,饶你不死。”

面对毋寡的逼供,韩不害没有退缩,反而拿起金马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毋寡哪里料到韩不害会敢在他的地盘做出这般出人意料的举动来,怔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睁着一双仇恨的双眼,咆哮道:“不要以为你们汉国强大,我就不敢杀你!”

韩不害正声答道:“我跨越大漠盐泽,走过白骨累累的死亡之路,天底下还有什么能够吓倒我?可笑尔等小国今日尚不知大祸将至,天朝大军一到,尔等男女都被屠尽,尔等国土,财产皆化乌有!”说完扬长而去。大宛君臣被他话语震慑,待到他走出宫门,才醒悟过来。

韩不害一出宫门就立即率领部下逃离大宛都城,一口气跑出百里之外,见后面没有追兵追来,才慢慢放下心,来到一个叫郁成国的小国补充粮食。韩不害怎么也想不到走到这里便是他人生的终点。

原来这郁成国竟是大宛的属国,郁成国国王得知消息,于是将韩不害等人诱进城来,然后来了个一窝端。只剩一个楼兰向导失魂落魄地逃回楼兰。此时的楼兰国国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汉朝奉若神明,哪里敢隐瞒军情,立即赶赴敦煌,将韩不害等人被害的消息,报告了汉朝。

汉武帝得知韩不害及其使团全部罹难,勃然大怒。自张骞通西域以来,大汉使节无论出使何方,皆受上国之礼遇。即使是与匈奴往来,也不至于被斩尽杀绝不剩一个!这次“金马事件”实为奇耻大辱,汉武帝决心报复匈奴,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领六千羽林军,发各郡国囚徒恶少年共两万人开始了远征大宛的战争。这有点类似于陈胜吴广起义时,秦二世在万不得已下放出囚徒奴隶来打仗的情形。

也许大家对此次的征西将军李广利还感到陌生,此时朝中的“双子星座”卫青和霍去病早已仙去,汉武帝在万不得已下,只能重用李广利这样的后起之秀了。而李广利之所以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地成为主帅,原因在于,李广利是汉武帝一个宠姬李夫人的哥哥。至于李夫人是何许人,后面会有详叙,这里先卖个关子,暂且按下不表。

年轻没有失败

李广利率大军出征时,时正值深秋收获的季节,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年关东发生了罕见的大蝗灾。集结到敦煌的大军没有得到充足的“粮草”,就匆匆忙忙踏上了征程,就此埋下了安全隐患。

由于缺少军粮,汉军只能沿途向西域各国筹集。筹集,说得好听点是借,说得不好听就是强索。但凡有拒绝交粮的,一律视为大宛的盟国,李广利会送给他们六个字的咒语:破其城,灭其族。

拒不交粮的,能攻下来就有饭吃,不能攻下来就没有饭吃,而汉军又不愿过多地停留在这些小国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粮食问题还是一直困扰着汉军。如此走走停停,李广利率兵到达大宛边界的时候,已经是初冬时节。由于水土不服,粮食缺乏,一路跋涉大漠荒滩,饿死、病死、被沙漠吞没的人不计其数,两万大军损失了一大半,马匹也伤亡殆尽。士兵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像从地狱里逃出来一般,但他们总算是看到了大宛的都城。

郁成国王杀了韩不害等汉使后,早已做好了迎接汉军报复的准备。此时面对阵容不整的汉军,废话免了,直接开打。

然而,这仗一开打,郁成国王就后悔起来,这一群貌似叫花子的军队,居然比他们这些养精蓄锐,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军队更勇猛更强悍。他们哪里知道汉军此时身无立足之地,又没有粮食吃,不拼命拿下郁成国就没有活路可言。

最后的结果是,郁成军怕了这一群不要命的叫花子,丢盔弃甲地躲进郁成城里“成一统”了。

汉军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接下来对郁成城进行了“围城”。面对汉军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面对这一群上刀山下火海都不怕的拼命三郎,面对震耳欲聋的劝降声,已陷入“十面埋伏”的郁成王几乎绝望了,想逃跑没门,想自杀又没有这个勇气,想投降又没有这个胆量。

正当他想来想去时,汉军却突然不攻自乱了。郁成王揉了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才发现大宛骑兵在国王毋寡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杀来了。汉军本来孤注一掷地围城就是为了赌一把,赌在大宛军队来之前拿下郁成国,只要占领了郁成国,他们就有立足之地,就可以和大宛相对抗了。

然而,毋寡的及时到来让汉军的宏愿刹那间灰飞烟灭,腹背受敌的汉军结果可想而知,两个字可以概括随后汉军的一切进程:溃逃。

溃逃的结果是征西大元帅李广利逃回敦煌时差不多成光杆司令了,去时浩浩荡荡数万人,回来时稀稀拉拉不过数百人。

汉武帝闻得李广利失利的消息,心中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曾几何时,他的双子星座卫青和霍去病和匈奴交战数十年,都无这样的大败仗,此次面对小小的大宛居然败得这般惨烈,败得这么彻底,这无论如何无法让他接受。于是他给李广利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只有四个字:不得入关。理由同样只有四个字:就地反省。

当然,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李广利在反省的同时,汉武帝也没忘记给他将功补过的机会:调兵遣将支援李广利。

他令桑弘羊负责军需,调十万匹军马、十万头牛和骆驼运输物资,同时还有五十万只羊作为随军的肉食运往敦煌,至于调用的军队足足有二十万,全国各地各郡的无赖恶少年、罪犯也发往参军,很快这些物资和军队就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往敦煌汇集。

汉武帝听说大宛人饮水都是接自城外,还特意派了几名水利专家同行。事实证明,汉武帝这些准备没有白费,为第二次出征大宛的胜利加了重要的砝码。

以暴制暴

经过一年的准备,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夏天,李广利第二次西征大宛。此时已是今非昔比了,二十几万大军,数万运送辎重的民夫,浩浩荡荡地在沙漠中行进,好像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

当然,这次李广利吃一堑长一智,不再走楼兰这条老路,而是绕道盐泽以北,来了个迂回的战术,本意是打大宛一个措手不及。这次汉军西征声势浩大,沿途各小国无不臣服,纷纷打开城门,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标语把汉军迎进城里,免费提供食宿,其他娱乐活动一个也不少。

然而,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不识时务的小国非但不对汉军的到来开绿灯,而且还大放侮辱之辞。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轮台便是这样一只很不识时务的“出头鸟”。李广利一听小小的轮台竟敢公然跟汉军作对,心中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

血洗轮台,轮台数万人口即被屠戮一尽。其实这也怪不得李广利,对于急着去找大宛复仇的他来说,任何小国对他的不敬他都无法容忍,更重要的是他这样血洗轮台,也是为了“杀鸡儆猴”。若想早点到达大宛,与沿途各小国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果然,血洗轮台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沿途各国传开来,各国无不又惊又恐,没有哪个小国再敢对汉军“怠慢”,汉军一路顺风顺水地很快直抵郁成城下。

然而,期待复仇的李广利在这里并没有迎来他期待中的恶战。因为这郁成城也和沿途其他各国一样城门大开,大有恭迎汉军到来之意。李广利这次没有直接进城,为了防止敌人的“空城计”,特派了十多个“通讯员”去城里探清虚实,结果,不到一盏茶的工夫,通讯员的回报是:这郁成城里面的确是一座实实在在的空城。

原来郁成王得知汉军前来,早已率领部族逃离家园、迁往大宛了。李广利这次没有进城,而是放了一把愤怒的火,把郁成城烧了个灰飞烟灭。然后他大手一挥,带领大军马不停蹄地朝大宛都城进军。

大宛被蜂拥而来的汉军围得水泄不通,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汉军每天从朝至暮,四面不断地攻城,冲击各个城门。城外的壕沟几乎塞满了汉军的尸体,城内的大宛人也已经筋疲力尽,男女老少全上了城头,他们知道如果城破,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唯有坚守才是唯一的出路。

一个强攻,一个死守,如此相峙了数日,李广利朝那几个水利专家发话了:“该你们上了。”

水利专家也不是吃素的,经过他们细致地查找和努力,终于找出了大宛城的水道,大宛城内没有水井,吃水全靠从外面河流引进来,虽然开战前做了巧妙的隐蔽,但还是逃不出水利专家的火眼金睛,于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汉军悄悄地切断了大宛城的水源。

行军打仗有两个必要的因素:粮食和饮水。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困守城内的人来说,缺水比缺粮更要命。大宛的王公贵族们首先坚持不住,他们秘密找到李广利要求谈判,表示只要汉军退兵,他们愿意献出汗血宝马。李广利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必须先处死大宛国国王和郁成国国王。

大宛的王公贵族们为了自己活命,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李广利的条件。牺牲两个人,成全所有人,毋寡、郁成王,对不起了,为了大宛的美好明天,只好委屈你们两个了。

他们果然没有食言,第二天,毋寡和郁成王就被他们绑缚到了汉营,汉军于是在大宛城下将两人斩首。接着李广利立一个一向“亲汉”的大宛贵族昧蔡为大宛新国王,“傀儡”新国王昧蔡此后对大汉毕恭毕敬,后来死于国内政变,这是后话,这里提过暂不多表。

而李广利实现了完美的复仇后,接下来便开始选马了。他精挑细选,左挑右选,挑选出几千匹汗血宝马,最后以胜利者的高姿态,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回乡路途。

汉武帝见汉军打败大宛、夺回了汗血宝马,心中怎一个喜字了得,有《天马歌》为证: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

天马徕,开远门,竦子身,逝昆仑。

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接下,该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结果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赵弟被封为新峙侯、军正赵始成被封为光禄大夫、上官桀被封为少府、李哆被封为上党太守。其他被封为三卿九公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自愿出征的进行物质和官爵的嘉奖,罪犯囚罪一律免刑免罪。总之一句话:皆大欢喜。

汉武帝对大宛的战争前后两次,历经四年。第二战过后,汉朝的威望达到了新的高点,几十年内西域诸国都不敢妄动,后世班超等出使西域,几个人几匹马就能降伏一个国家,甚至汉朝的使节可以随时废立其国君,调发几国军队攻打敌对国,皆莫敢不从。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210.html

上一篇:吞并南越
下一篇:以和为贵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