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人才的教练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2:13:40 0

贫富无常

话说汉朝处于全面扩张之势,南边和西边搞定了西南夷,东边设置了沧海郡,北边正在修建朔方郡。真可谓:东西南北中,全面开花。

就在汉武帝穷兵黩武时,北边正在修建的朔方郡却引出了朝中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口水战:朱买臣和公孙弘。两人进行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辩论的主题是:朔方郡是该建还是不该建?

正方:朱买臣。他的观点是:该建。理由是:为国为民。

反方:公孙弘。他的观点是:不该建。理由是:劳民伤财。

在辩论的结果出来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两位重量级人物。

提到公孙弘的大名,想必大家对他并不陌生了。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公孙弘当年大器晚成,通过常人难以想象的隐忍才最终得到汉武帝的慧眼认可,随后的仕途可谓是青云直上,最后官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一位。

当然,公孙弘一路青云直上,是踩在两大才子身上上去的:主父偃和董仲舒。结果是同样很受汉武帝宠爱的主父偃因为“自作孽不可活”,被汉武帝挥泪下达“杀无赦”的命令。而朝中另一大才子董仲舒被公孙弘排挤而流浪他乡,最后客死他乡。如果说公孙弘“火拼”主父偃是“自卫”的需要(当时两人谁胜谁就是皇帝身边第一红人),那么排斥董仲舒便是“文人相轻”。因此,这里可以用十六个字来形容公孙弘这个人:为人疑忌,外宽内深,表面伪善,暗中报复。

但最后他的下场也是“客死他乡”,看来世上善恶有报,这话一点不假。

说朱买臣之前,我们还是先来听一个有关宋朝很经典的故事吧。

有一次,两名书生慕名去拜访宋代大文豪欧阳修。途中,不偏不巧,正好与欧阳修坐在同一条船上,但是他们都不认识欧阳修。

这两位书生对诗也略知一二,但他们自认为是行家。这时,一只白鹅突然跳进了水中,两人忍不住诗兴大发,一个吟道:“岸上一只鹅”。另一位接了一句:“扑通跳下河”。两人口里都念念有词,但总也吟不出下面的诗句,无法凑成一首诗。欧阳修见他们着急的样子,就帮忙吟了一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两位书生见欧阳修说出了这么好的诗句,感到万分惊讶,但转而一想,觉得有点不对劲。其中一个冲着欧阳修吼道:“你脸皮不薄啊,这诗是你的吗?”欧阳修笑道:“这诗确实不是我的,它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小时候写的。”二人听后哈哈大笑:“我说呢,就凭你这模样,也能对诗?”欧阳修笑而不答。

不久,三个人下了船,两位书生见岸上有一堆灰,便想露一下诗才。一个吟道:“远望一堆灰”。另一个接了一句:“近望灰一堆。”由于才力不够,二人又接不下去了。只见欧阳修在一旁不慌不忙地吟道:“一阵狂风起,满天作雪飞。”二人听后一惊,明知欧阳修吟的是好诗,却不愿甘拜下风。其中一个故作姿态地说:“不算妙句,马马虎虎。”另一个则说:“接是接上了,只是有点勉强。”

他们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看到了路旁的一棵枯树,一个书生吟道:“路旁一枯树。”另一个吟道:“两股大丫杈。”两人想再吟下去,却又想不出词儿,只好反反复复地吟着这两句,眼珠子直往上翻。欧阳修在旁边看不过去,又给他们续了两句:“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二人听后仍不服输,要继续与欧阳修比下去。两人又吟道:“二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听后暗自发笑,立刻吟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闲话少说,下面就来讲朱买臣“不知羞”的爱情故事。朱买臣,会稽吴人,十二个字可以形容他的一生:年少落寞,中年贫寒,晚年富贵。

他是一个胸有大志而不在乎贫穷的人,引用《三字经》对他的评价,简单明了:如负薪。他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耻笑,一边砍柴,一边大声朗诵诗书。

朱买臣的妻子很是反感丈夫的所作所为,每次和他一起回娘家的时候,都受到姊妹们的嘲笑和白眼,就极力地劝朱买臣不要再那样放纵自己。

朱买臣没有听从妻子的话,反而更大声地朗读诗书,并且对妻子说:“我命中注定到了五十岁发迹,现在我已经是不惑之年了,距离成功没有几年了,我知道你跟着我受了苦,等我成功以后,会好好地报答你对我的情义的。”

妻子听了,认为他又在痴人说梦,冷笑道:“跟了你不饿死就是好事了,我哪里有穿金戴银、荣华富贵的福气?我跟着你受够了邻舍的白眼,耳朵塞满了人家的冷嘲热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自从嫁了你可曾吃过饱饭?可曾穿过华衣?看人家衣食鲜活,我却为你蹉跎了岁月,你别提报答我的事情了,爱情和婚姻是要讲究实际的,是要落实到咱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里,如果你真的爱我,报答我,就给我写封休书休了我吧。”

朱买臣听了,心里很是难受,他知道妻子跟自己受苦了,有怨言是在所难免的,但眼看功名富贵已经在向自己招手了,怎么这么着急地要离开呢?他苦苦挽留自己的妻子说:“我曾经发过誓言,要一生一世地爱你,答应我,不要离开我,我们再熬几年吧。”妻子却似早已铁了心,头摇得像拨浪鼓。原来她早已“移情别恋”,和邻村的木匠对上了眼。以她的妇人之见,认为木匠走南闯北,有手艺,衣食无忧。如此这般的丰衣足食对她来说已足矣。

于是乎,朱买臣越是想挽救这段“婚外情”,妻子就越是铁了心要离开他。朱买臣最终无奈,只好写了休书,与其说是“休妻”,不如说是被“妻羞”,书的大致内容如下:依然记得从你口中说出再见坚决如铁,昏暗中有种热泪灼伤的感觉。昏暗的地平线,说出一句离别,相爱已经幻灭……

“不知羞”的妻子得了休书欢天喜地地走了,并且和那个木匠很快就结合到了一起,过起了优哉游哉的小康生活。

历史上很少有这样“休夫”的记载,尤其是这样无厘头的休。根据史书,朱买臣的妻子之所以敢以一介农村妇女的身份,反其道而行之,挑战男人的底线,进行前无古人的“休夫”之举,只缘一个“羞”字。她长得不是羞花闭月,但却很怕羞。

我们无从判断在朱买臣生活的时代,一个男人在大街上疯疯癫癫地吟诗或唱歌究竟有多丢人,更无从知晓他的行为举止究竟会让他的结发妻子感到多么耻辱多么丢人,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你丢什么都行,就是不能丢人啊。结果朱买臣的妻子羞愧难当,选择离开他投入别人的怀抱,即使朱买臣搬出富贵注定就要来临的天意加以诱惑,也不能阻挡其离开的步伐。

然而,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变化无常,无法预料。朱买臣的妻子走时是“无怨无悔”,但等回过头再看来时的路时,很快就“有怨有悔”了。原因是朱买臣的努力没有白费,就在他“知天命”这一年,他“天子的命令”果然到了,他被汉武帝“不拘一格”地召到了朝中去做“中大夫”去了。

沉与浮

介绍完这两个重量级人物后,该是开打的时候了。事实上,开打前,众人都认为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辩论对抗赛。然而,比赛的进程却让人大跌眼镜,经过精心准备的正方朱买臣不负汉武帝的厚望(汉武帝也主张修朔方郡),以口若悬河的三寸不烂之舌,直说得“木讷”的公孙弘如同进了水的炮火——哑口无言。

眼看风头不对,聪明的公孙弘马上就来了个“顺风倒”,他本着“以退为进”的让步姿态,对汉武帝做出的“最后陈述”是:“微臣本是鄙陋之人,不知筑朔方郡居然有这么多好处,只是希望陛下能停做通西南夷和置沧海郡之事,集中力量经营朔方郡城。”

汉武帝知道这是公孙弘在找台阶下,也就不再为难这个当朝红人了。于是同意了他“折中”的建议。

辩论的结果是朱买臣胜了,但真正的胜利者却是公孙弘,原因是他升官了,他被“不拘一束”的汉武帝直升为丞相,并且封为平津侯,公孙弘也因此成为汉朝的第一位布衣丞相。

相比公孙弘的一步登天“上”到丞相的位置,大器晚成的朱买臣就明显逊色了许多,这一辩后,他被“下”放到会稽当太守。但对朱买臣来说,他的脸上却笑开了花,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衣锦还乡”和“荣归故里”啊。

汉武帝恩宠臣子,有很多种方法。要么封侯拜相,比如说公孙弘。要么赐人衣锦还乡,比如说朱买臣。“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是汉武帝对他的臣子们的一大礼遇,做臣子的也因此乐意为他效劳。

当然,汉武帝这么做,一个原因是为了让朱买臣“衣锦还乡”,另一个原因就是想让他再立功。(汉武帝想平定东越,让他作为备战官,先去准备战船、粮草、武器之类的。)

事实上,一年之后,朱买臣随同横海将军韩说等人击破东越,这个白发老人在家乡只是风风光光地转了一圈,然后又潇潇洒洒地回到了京城,这一次,他达到了仕途的最高峰——直升为九卿之一的主爵都尉。

看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报恩

朱买臣站在仕途的最高峰后,他并没有目空一切,他知道,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离不开在他最穷困潦倒时帮助和关心他的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于是他开始了报恩之旅。

这里主要讲他报恩的两个人,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

1.他想报答的女人就是他的“休妻”。

前面已经提到,朱买臣的老婆当年因忍受不了别人的羞辱而改嫁他人。然而,命运最会捉弄人,穷困潦倒的朱买臣卧薪尝胆,几年后终于发了迹,官至太守,衣锦还乡的时候,他念念不忘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他觉得她付出了很多,即使她后来忍受不了贫穷,改了嫁,也是情有可原的。于是,他派手下人把前妻和前妻的后夫接到他的“朱府”里,想让他们过着真正的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

朱买臣之所以富贵之后仍然不忘这位前妻,是因为前妻狠心离开他后,也并非对他就无情无义,史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前妻离开他之后,朱买臣仍然打柴唱歌,苦中作乐,有一次在坟地里砍柴时,遇到了来上坟的前妻和她的后夫,前妻见朱买臣可怜,立即把他招呼过来吃喝一顿。这与南宋陆游沈园遇唐婉的“红酥手,黄藤酒”相比,别是一种滋味。早已饿得奄奄一息的朱买臣没有拒绝这个“嗟来之食”,他不动声色地吃完饭,对前妻的后夫说了声“谢谢”,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朱买臣发迹后,首先想到的便是对他们两个“知恩图报”。

朱买臣原本想帮前妻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反而害了前妻。前妻当年眼中的朱买臣是一块废弃了的电池,无法给自己供电,为了不“腐蚀”自己的生命,她寻找了新的电池——邻村的木匠。那木匠的确是块新的电池,使她光鲜了几年,但她着实没有想到朱买臣是一块可以一直充电的蓄电池。覆水难收,朱买臣越是大度想让她过上好日子,她就越感到“羞”,于是,已知羞的她来了个“悬梁自尽”,成就了一代烈女。

后有李白《妾薄诗》,不失为精辟的点评:“雨落不上天,覆水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2.朱买臣想报答的男人的名字叫严助。

朱买臣的命运之所以能改变,是因为得到了一个贵人的相助,这个人的名字叫严助。

严助,会稽郡吴县人,严忌之子,本名庄助,《汉书》为避东汉明帝刘庄的讳,把庄助改称严助。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年)走上仕途,因才华横溢,被汉武帝直升为中大夫。建元三年,东瓯告急,汉武帝派严助以节发兵会稽,浮海相救。建元六年,闽越王郢兵进南越,武帝再派严助带兵支援,不久便搞定了东南动乱的局势。随即被封为会稽太守(后人称赞他为“会稽贤守”)。后侍于内廷(相当于高级顾问),每逢有异事,武帝命作赋颂。

如果朱买臣不是得到严助的举荐,恐怕他“五十当贵”的夙愿,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和东方朔一样,朱买臣是通过上书求官走上仕途的。买臣不治产业,鬻柴以给食,虽然时时保持着负薪讴歌的兴致,进京上书的盘缠仍然缺乏。于是他趁着会稽郡年终上计的机会,以上计吏随卒的身份,吃着公粮乘着“公交车”进了长安(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

朱买臣为了完成他“年五十当富贵”的豪言壮语,他努力地当临时工,顽强地等待天子垂青。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他终于等到了一个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贵客”。

这位“贵客”便是严助严大人。因为是老乡的关系,《酷吏列传》中提到朱买臣得到严助举荐后,汉武帝马上就召见了他,在面试中,朱买臣放开手脚,以滔滔不绝之势讲解了《春秋》和《楚辞》,只听得汉武帝惊为天人,他大手一挥,朱买臣的人生从此就是另一片艳阳天了,他被封为中大夫,官位与严助平起平坐。

正是因为和严助的“他乡遇故知”,朱买臣才被不拘一格的汉武帝来了个“金榜题名”,所以,严助在朱买臣的心里就如同“衣食父母”一般。

然而,朱买臣还来不及好好报答严助,严助却挥一挥衣袖,走了,到另一个天国报到去了。

张汤的发迹

严助的“英年早逝”是拜张汤所赐。那么这个张汤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对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下毒手?

原因很简单,张汤虽然不是神,但却不是一般的人,他也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红人中的红人,比严助更红的人。

张汤,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年幼时就特别喜欢法律,他的父亲曾任长安县丞。有一次,父亲因事外出,临走时一再嘱咐张汤好好看家。谁知,张汤被一本书迷住了,一个不留神,让老鼠把盘里的肉偷走了。父亲回来后知道了这件事很是生气,于是照着张汤的屁股狠狠打了一顿。

然而,就是这一打,竟打出一段奇缘来。“很受伤”的张汤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到了偷肉的老鼠身上来了,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把“罪魁祸首”老鼠“捉拿归案”。别看当时张汤小,可干的活也不少。他说干就干,找来一把小铲,挖遍屋内的鼠洞,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偷肉的老鼠逮住了。本来,张汤想一下子把老鼠掼死了事,可就在下手的一刹那,他突然改变了主意,想到自己肿得老高老高的屁股,想到那钻心的痛,他觉得就这样打死老鼠,太便宜它了。于是他把老鼠用绳子拴住,连同老鼠吃剩下的肉一起摆在石阶上,来了个“开庭办案”。只见他摇头晃脑一本正经地审问,譬如说为什么要偷肉,肉都偷到哪里去了,还有谁是同伙,等等。老鼠自然不会答话,张汤就用木片把它夹住,动起刑来了,疼得老鼠吱吱怪叫。最后,张汤以“劫掠罪”判处老鼠死刑,并且判了“斧头铡”,亲手用锋利的斧头把它剁成了碎块。

父亲看到张汤审鼠的情景,起初觉得挺可笑,可取过诉状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那有声有色、有根有据的文辞,简直像是出自一位老练的办案人员之手。于是让他书写治狱的文书。

张汤尽职尽责,很快声名鹊起。他的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父职,为长安吏。

周阳侯田胜(汉武帝的舅舅)在任职九卿时,曾因罪被拘押在长安。张汤迫于权势,在审判的过程中做了手脚,最终田胜在无罪释放后被封为侯。田胜没有食言,在他的“推引”下,张汤很快就在朝中担任给事内史,为宁成掾。后来,因为张汤为人谨慎、办事细,又被推荐给丞相,调任为茂陵尉,在陵中处理事务。

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征召张汤为丞相史,又推荐给武帝,补任为御史,令他处理诉讼。在处理陈皇后巫蛊的案件时,他深入追查其党羽。因此,武帝认为他很能干,晋升他为太中大夫。

张汤之所以能在仕途上青云直上,除了办案严厉之外,他还有一方面比别人强一点,八个字:巧言令色,怀诈饰智。具体表现为:

第一,他揣摩皇上心意来行事,做到三思而后行。

司马迁说张汤懂得观察君王的喜怒哀乐而投其所好。汉武帝心向儒家学说,张汤判决案件就附会儒家观点,请博士弟子们研究《尚书》、《春秋》,他担任廷尉史,就请他们评判法律的可疑之处。每次上报判决的疑难案件,都预先给皇上分析事情的原委,皇上认为对的,就接受并记录下来作为判案的法规,以廷尉的名义加以公布,颂扬皇上的圣明。

第二,他看皇上眼色办案,做到“惩罚有度”。

他所处理的案件,如果是皇上想要加罪的,就交给执法严酷的监吏去办理;要是皇上想宽恕的,就交给执法轻的监吏去办理。如果是豪强,则一定要玩弄法律条文,巧妙地进行诬陷;如果是平民百姓和弱势群体,则常常向皇上陈述,虽然按法律条文应当判刑,但请皇上明察裁定。于是,皇上往往就宽释了张汤所说的人。

第三,他以谎言推荐同僚官吏,名利双收。

张汤奏事如果遭到皇上谴责,他就认错谢罪,并说某某本来向我提议过,就像皇上责备我的那样,我没采纳,愚蠢到这种地步;如果皇上认为好,他就说我不知道写这奏章,是某某人写的。他想推荐某某常常这样做,就是表扬某某的好处,掩蔽某某的过失。一些执法酷毒的官吏都被他用为属吏。

第四,他以巧言争辩邀功,凡事没有功劳亦有苦劳。

张汤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的财用情况,一直谈到傍晚,皇上也忘记了吃饭时间。丞相无事可做,空占相位,天下的事情都取决于张汤。张汤处理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的案件时,对一干人等都穷追到底。皇上本想宽恕伍被和严助,张汤争辩说伍被本来是策划谋反的人,严助是皇上亲近宠幸的出入宫廷禁门的护卫之臣,竟然私交诸侯,如不杀以后就不好管理臣下了。于是皇上同意了对他们的判决。对如何以处理案子名义打击大臣,同时又为自己邀功,张汤多半如此去做。

第五,他挺会“来事儿”,从而获得好名声。

张汤虽做了大官,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与宾客交往并同他们喝酒吃饭。对于老朋友当官的子弟以及贫穷的兄弟们,尤其照顾得周到。他拜问三公,不避寒暑。所以张汤虽然执法严酷,内心忌妒,处事不纯正公平,却得到了好名声。丞相公孙弘屡次称赞他的美德。张汤曾经生病,皇上亲自前去看望他,他的高贵达到这种地步。

因为张汤有这四招“撒手锏”,因此,他越来越受到汉武帝的宠信,仅十来年的时间,张汤就由一个小吏升迁到三公之列,为御史大夫。

冲冠一怒

然而,正是这个“青云直上”的张汤,使得朱买臣的报恩行动变成了报仇行动。那么张汤为什么要害死严助呢?

故事还得往前推,回到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当时的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高举反革命的大旗,公然谋反。结果刘安和刘赐“自作孽,不可活”,兵败身亡后,受到牵连的还有一个朝中重量级的人物。这个人就是严助。

严助在处理地方问题的过程中,跟淮南王刘安成了好朋友,后来淮南王入朝的时候,又曾送过他厚礼,并聊过“悄悄话”。后来淮南王造反,于是严助就受了牵连,本来罪不至死,但张汤强烈要求要处死他,他说皇帝身边的亲信都跟诸侯王过从甚密,如果不杀他,何以服众?

眼看汉武帝还在犹豫,张汤一急之下,甚至对汉武帝直言:“是身边的人重要还是身下的位置重要?”

面对张汤的“咄咄逼人”,汉武帝最终选择了“息事宁人”的大义灭亲做法,含泪对打过擦边球的严助下了“砍头令”。就这样,张汤以他的义正词严又除掉了一位朝中重量级政敌。

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淮南冤案”朝中大臣有很多不服。但慑于当时汉武帝的权势,他们大都敢怒不敢言。多半选择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博士狄山却是个例外,他以“大无畏”的精神,站出来直接指责张汤是“离间骨肉,恶化宗藩关系”。然而,令人可悲的是狄山也只是停留在“发牢骚”上,站在旁边发泄了两句,眼见并没有声援之声,便赶紧脚下抹油,溜之大吉,于是,成功地避免了“祸从口出”的悲惨结局。

相对于狄山停留在嘴上,汲黯是当时朝中唯一一个付出实际行动的。

汲黯,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孺。汉武帝时,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以直言劝谏闻名。后出为淮阳太守,在任十年。

汲黯是一个不太为一般人熟知的历史人物,但在文艺圈子里却是很有名气的。譬如杜甫有诗云:“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又如曾国藩曾自称“立朝本非汲黯节,媚世又无张禹才”。可见,对他们来说,汲黯是一个值得作为参照的人物,其知名度可想而知。

汲黯是黄老思想的实践者,更是敢于直谏的名臣。汉武帝固然是位功绩显赫的名君,但其刚愎自用的性格也是尽人皆知。在他面前敢于直谏的人为数不多,汲黯就是这样凤毛麟角的人物之一。我们只需要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汲黯进谏是如何不为皇帝“留面子”。

当时,汉武帝正在大力征召儒师,为了标榜自己推行儒家“王道政治”的诚心,而时常在群臣面前声言准备做“仁义”之事。汲黯深知汉武帝的为人,就在朝堂之上嘲讽他:“陛下内心充斥着欲望而表面上硬说要施行仁义,怎么可能真正仿效唐尧虞舜的治国之道!”搞得汉武帝勃然大怒,退朝之后,不料,汉武帝只是私下对人说:“太过分了,哪有像汲黯这般憨直的!”

但汲黯依然坚持自己的仕宦原则:“天子设置公卿辅弼之类的大臣,难道是为了让我们阿谀逢迎君主的意旨,而陷君主于不义吗?况且我已经身在官位,纵然我有爱惜身家性命的念头,也不能做出侮辱朝廷的事情来!”

也许,在汉武帝的眼里,朝廷需要这样一个特别的人发出一点不同的声音,所以他对汲黯也另眼相待。

也正是因为如此,“疾恶如仇”的汲黯自然痛恨张汤的所作所为,鉴于狄山仅凭一张嘴巴来“告状”的效果并不好,他这一次选择了来点实的,竟然想到了暗杀这个妙计。于是,汲黯找到了当时的抗击匈奴大将李息,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跪在地上请求这位大将军“为民除害”。然而,李息在战场上浑身是胆,但在暗杀张汤上却“胆小如鼠”。他同样也跪下,无奈地对汲黯说:要我去杀张汤,你先杀了我吧。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汲黯除了叹息外,还能做什么?然而,继狄山和汲黯之后,又一位勇士出现了。他以雷霆之势拔地而起,目标直指张汤,嘴里还念念有词:拿命来。

这位不怕死的勇士便是汉武帝刚从任会稽太守调入京城上任太中大夫的朱买臣。朱买臣冲冠一怒,是为了“老乡”严助。他一到朝中听说好友的冤死,咬破手指写了四个字:血债血还。

考虑到一个人势单力孤,朱买臣还拉了同为长史的王朝和边通两名同伙,组成了“长史三鸟羽”。长史之一:朱买臣。因为攻读《春秋》,熟悉《楚辞》,得到皇上的宠幸,从侍中升为太中大夫。长史之二:王朝。凭着儒家学说当了右内史。两次做济南王的丞相。长史之三:边通。学习纵横家的思想学说,是个性格刚强暴躁的强悍之人。“三鸟羽”有很多共同的特点:都有过当二千石的官,都因事贬官为丞相府长史。还有就是,他们都被张汤凌辱过,因此他们三个便如同媒婆说媒,一拉就拢。

下面我们且来看“三鸟羽”是如何战张汤的吧。

突破口

就在“三鸟羽”多方面搜集证据、准备和张汤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攻防战时,一个人的出现,吹响了三人帮战斗的号角。

广川王刘彭祖是汉景帝与贾夫人之子,本来好好的当一方之王,但就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他上书了,一纸状告的人竟是张汤。罪名是:张汤和鲁谒居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御史中丞(仅次于御史大夫的官职)李文曾经与张汤有过节,心中怨恨,他常常不按张汤的指示办事,且处处跟他作对,抓他的小辫子,大有把张汤往死里整之意。

面对不识时务的李文,张汤没有选择逆来顺受,而是选择了反击。于是他指使心腹鲁谒居派人去告李文的状,随后之事出奇的顺利,李文落到张汤手里,张汤没有再给这个死对头任何申辩的机会,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李文送上了西天。后来汉武帝问起这件事,张汤隐瞒了鲁谒居的所为,说是李文的“情敌”告的状。最终这个冤案在汉武帝的眼皮底下,竟来了个不了了之。

成功地除掉了李文后,张汤对鲁谒居感恩戴德,后来鲁谒居病了,张汤亲自去看望他,并且替他按脚捶背,这对一向清高自傲的张汤来说,真是猪八戒背媳妇——头一回。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了“亏心事”的鲁谒居不久就病了,这一病,最终的结果却是:医治无效。张汤原本以为鲁谒居这一走,将会死无对证,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鲁谒居的弟弟的出现,又掀起了一场大风波。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鲁谒居不会知道,他死了,却牵连到了他的弟弟,他的弟弟成了替罪羔羊。

鲁谒居弟弟被抓后,张汤急了,如果鲁谒居的弟弟“招了”,那么他这个主谋也脱不了干系。可以说,他们两个现在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于是,他四处活动,拉关系,只为把鲁谒居的弟弟营救出来。

张汤办事向来谨慎,想“暗”中帮助他,为了不暴露目标,他“明”里看到鲁谒居的弟弟也假装没看见,可见城府之深。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次,他是谨慎过了头。鲁谒居的弟弟在狱中眼看“救星”居然对他视若不见,仿佛从来都不曾认识过的一般,心中的怒火顿时烧起,心中道:我之所以落到这种地步,完全是拜你张汤所赐,你现在倒好,居然过河拆桥,弃我于不顾了。你无情,休怪我无义了。

鲁谒居的弟弟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招出了李文案是张汤和鲁谒居共同搞的阴谋。汉武帝见到血书后怎一个震惊了得,于是马上做出指示:查。

就在汉武帝派人要把案情查个水落石出时,又一件事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皇宫里出了盗墓贼——有人偷挖了孝文帝陵园里的殉葬钱。皇陵被盗,丞相庄青翟认为自己很失职,因此很忧虑,眼看盗墓贼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于是,他便约朝中的二把手张汤一同去见皇上,先主动谢罪再说。

面对庄青翟的盛情相邀,张汤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理由简单明了,只有两个字:头疼。(李文冤案让他不头疼才怪)

其实张汤拒绝庄青翟,真正的目的是想扳倒丞相庄青翟。张汤对于皇陵被盗一事,有他自己的想法:作为堂堂一国之丞相必须按四季巡视陵园,殉葬钱被人偷挖了,丞相脱不了干系,谢罪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张汤就是张汤,敢作敢为,他不但没和庄青翟一起进宫去汉武帝那里谢罪,反而打起了心中的小算盘。他想借此机会扳倒丞相。

本来现任丞相庄青翟只是“充位而已”,朝中大事皆裁决于张汤,可以说张汤实际上便是朝中的一把手。但是人的权欲是没有满足的,张汤实权在握,但还不满足,他和“二奶”的心态是一样的,不要只做名义上的夫妻,还希望有一个正当的名分,如果庄青翟倒了,这个位置不是他的,还会是谁的呢?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皇陵被盗,国人皆惊,百官皆忧,唯独张汤暗喜,他认为他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他要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对丞相庄青翟下毒手,他甚至连给庄青翟安排的罪名都想好了,四个字:明知故犯。这个罪名虽然不足以致庄青翟于死地,但却足以让他丢了乌纱帽。

但对张汤来说,有了庄青翟的乌纱帽就足矣。然而,张汤不会料到,庄青翟的乌纱帽他还没有捡到,自己的乌纱帽却丢了。

就在张汤“顶风作案,为所欲为”时,“三鸟羽”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浮出了水面。他们隐忍多时,目的只有一个,扳倒张汤。因此,他们一出手,自然非同小可。

“三鸟羽”经过周密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张汤的鹰犬田信等人,并且进行了“突审”。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田信等人惊慌失措,只得如实交代了张汤“投机倒把,横敛聚财”等事。

面对“三鸟羽”呈上的又一份“血供”,这一次汉武帝愤怒了。再加上先前鲁谒居弟弟送上的“血供”,他没有再选择沉默,直接把张汤打入死牢,随即派赵禹审问张汤。

鱼死网破

张汤没有盼来丞相这顶乌纱帽,却等来了一副手铐。然而,他并没有慌,面对曾经的部下赵禹的审问,他死不认罪,他甚至还天真地认为,赵禹是他的老部下,不看僧面会看佛面,审不出什么来就会“知难而退”。

然而,张汤错了,面对他的死不认罪,赵禹不抛弃不放弃,最后拿出两份血书,索性把话题挑明了:“你的事,皇上都知道了,你再隐瞒也没有用的。试想,你办理案件时,被夷灭家族的有多少人呢?如今人家告你的罪状都有证据,天子难以处理你的案子,想让你自己自杀,你何必做无谓的抵抗呢?”

不可一世的张汤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铁证如山下,他终于体会到了穷途末路是什么滋味,他万念俱灰,只能选择一条路:自杀。不过,他在自杀前,还写了一封谢罪信,请求赵禹交给皇上。

赵禹念在旧情,不忍推脱,帮张汤完成了人生中最后的愿望。然而,就是这一封小小的“谢罪信”,却成了张汤反击朱买臣“三鸟羽”最强有力的武器。

张汤死了,汉武帝流泪了。其实他心里是舍不得杀死张汤的。但他罪行太多,罪大恶极,已经到了纸包不住火的地步。他也没有办法,不处死张汤,不足以堵天下人之口。因此,手握谢罪信的他,晶莹的泪掉落在纸上,化做相思的泪。

但见张汤的谢罪信写道:“张汤没有尺寸之功,起初只当文书小吏,陛下宠幸我,让我位列三公之位,无法推卸罪责,然而阴谋陷害张汤的罪人是以朱买臣为首的长史三鸟羽。”

张汤“泣血之言”的意思已是不言而喻,汉武帝也甚感为难,就在他犹豫不决时,张汤的母亲却狠狠地将了汉武帝一军。

原来张汤死后,家里的财产不超过五百金,都是得自皇上的赏赐,没有其他产业。他的兄弟之子要厚葬张汤。张汤的母亲说:“张汤作为天子的大臣,被恶言污蔑致死,有什么可厚葬的!”遂用牛车装载他的尸体下葬,只有棺木而没有外椁。

汉武帝知道后,是这样感叹的:“没有这样的母亲,哪有这样的儿子。”因此将“长史三鸟羽”处以极刑,朱买臣最终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值得一提的是,丞相庄青翟也因为“失职罪”被迫自杀,包括受汲黯一再叮嘱而无所作为的李息同样被治了罪。这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的斗争,落得个鱼死网破的下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206.html

上一篇:再战匈奴
下一篇:东西南北征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