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吕不韦的生意经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5-28 00:15:20 0

夫人路线

秦国和赵国虽然打得满身是血、你死我活,恨不得把对方立刻灭掉,可之前他们还是签了个友好协议。说是友好协议,其实相互之间一点儿信任也没有的——双方只得互派人质,到对方的首都那里,接受命运的安排。人质这个职业大概是最不需要能力的。只要到指定的地点那里落户,然后就什么都不需要了。

但人质也是不好做的,只要双方哪一边撕毁协议,你就有被撕票的可能。战国打到现在,人质被杀的事已经算不得是新鲜事了。

现在秦国派到赵国的人质是秦昭襄王现任太子的儿子(秦昭襄王本来有个太子,原来在魏国当人质,后来死掉了,称秦悼太子。现在的太子是他的第二个儿了安国君)。

太子本来有个原配叫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这四个字听起来很顺耳,但华阳夫人虽然天天跟太子睡觉,可硬是没有生出一个儿子来。后来是那个叫夏姬的帮太子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叫异人。

异人名字看起来有点古怪,他的生活也不怎么如意。因为他才生来不久,就被他的爷爷选中,成为去赵国当人质的唯一人选。

当秦赵两国大打出手时,他仍然在赵国。战争时期最危险的不是别人,而是人质。哪个国家的领导人恼羞成怒起来,把人质砍了那绝对不是意外之事。

嬴异人在这个时期,明显感到赵国人看他时,眼里的敌意越来越浓厚了。这个敌意再加浓下去,他的生命就危险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他不是太子原配出的产品,算起来是庶出。庶出的产品,即使是在王家,也跟次品差不了多少。否则,他还会被下放到赵国这样的国家吗?当时的惯例是,人质的工资和活动费用全由本国出。由于他身份的问题,他在就任人质期间的经费少得可怜,有时生活都成问题。

所以,他的郁闷不是一般的郁闷。

他的爷爷不管,他的老爸也不管。

不过,还是有人管的。

这个人叫吕不韦。

这哥们儿是个生意人,本来是卫国富豪,常常跨国做贸易。

他来到邯郸时,碰上异人。看到这个王孙的生活居然还在温饱线以下,只是勉强维持着那条性命。

当时他脑子灵光一闪,拿起生意人的算盘一打,大叫了一声,此奇货可居!

这是全世界最好的优质股啊,投资他肯定没有错。吕不韦这些年搞跨国贸易,所有国家都跑完,虽然也赚了些钱,但慢慢地总结出来,这个社会虽说是金钱万能,有钱去哪都活得幸福,但这个社会真正能让你讲上话的,还是权力。

所以,这哥们儿一直想在官场中培养自己的人脉,如果做好了,就可以改行转换身份成为掌握权力的官场大亨。那时,手中就握着大权。大权才是这个世界最强有力的吸金机器。这时他看到异人这个样子,便把这哥们儿的现在和将来都估计了一把,觉得完全可以在他身上做文章。

于是,他跑过去与异人见面,直接对异人说:“我可以帮你把品牌打造起来。”

异人一看,是个做生意的,就笑了,“你还是先打好自己的品牌吧。”

吕不韦也笑了起来,说:“我的品牌是要靠你的品牌来打造的。”

异人一听,觉得这哥们儿的话还真的很深刻,就把他带到家里聊天。

两人坐着谈了很久,主题不断地深入,最后,吕不韦说:“现在你的大王爷爷已经很老了。他要是死了,你老爸肯定要当秦王无疑。可现在你老爸的原配没有儿子,而你却有兄弟二十多个。在这二十多人中,你大哥最有条件成为你老爸的接班人,而他还有士仓辅佐,优势更加明显。你在兄弟中排行在中间,不管从哪边算起,都轮不到你。而且你又长期在赵国当人质,没有表现的机会,更加不受到重视。如果你老爸一当上秦王,你很难当上法定继承人。

异人说,那该怎么办?

吕不韦说,现在主动权好像在你大哥手中,其实是掌握在华阳夫人的手里。她说让谁当,谁才可以当。我现在虽然不是很富有,但还是可以拿出一笔资金,让你做活动经费,帮你去做华阳夫人的思想工作,让她帮你讲话。

异人一听,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居然碰到这个活雷锋,看来运气来了什么也挡不住,于是对吕不韦说:“要是成功了,我把一半秦国分给你。”反正这个牛先吹出去,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了。

吕不韦当场拿出五百金,叫异人先拿这笔钱去拉帮结派,组织自己的团队。然后又拿出五百金,买了很多贵重的礼品,带着跑到咸阳,去面见华阳夫人。

当然,他是不能直接去见华阳夫人的。他走了华阳夫人姐姐的门路,送给这个姐姐很多珠宝。当然不是免费送的。这个姐姐拿了这些贵重的东西之后,必须不断地在妹妹面前说异人的好话,把天下最美好的话都用来赞美异人。说什么,异人是天下最德才兼备的人,他的宾客满布天下——当时衡量一个王子王孙是否优秀的标准就是他到底有多少各国的朋友。而且还夸异人是天下最孝顺的人,说他每天都在思念敬爱的华阳夫人,而且常常想念得流下眼泪来。

这些话对于一个没有儿子的老女人来说,是很煽情的。

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这时听说有这么一个子辈天天思念她,也觉得老怀堪慰,于是,就对异人充满了好感。

吕不韦做这事是很细致的,每次这个姐姐去跟妹妹聊回来,他都过来听汇报,然后安排下一场的说辞,以便不断地把工作向前推进。这时听说华阳夫人已经对异人产生了大大的好感,就叫这个姐姐对她说:“靠吃青春饭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变得不漂亮不性感。不性感之后,就等于是隔夜的猪肉一样,价格大跌,甚至一点儿价值都没有了。我们这些美女都是吃青春饭的人,都得在价位还坚挺的时候做好准备工作,为日后做好打算。现在妹妹虽有万千宠爱,但没有一个儿子。为什么不趁机从太子这些儿子当中选一个对妹妹孝顺的,推荐给太子作嫡子呢?否则,等咱们年老色衰了,不管你怎么说话,也都不算话了。我看现在这么多儿子当中,只有异人对妹妹是孝顺的。你要是把他提上来,让他成为嫡子,以后大位传给他,他以后一定会把你当作他的母亲。你没有儿子也等于有了儿子。”

华阳夫人一听,这话真的很有道理。于是就在太子心情好的时候,把异人隆重推了出来。她看到太子的脸色很好,就把女人最拿手的戏份表演了出来,流下几滴清清的泪水,对太子说:“我没有儿子,很想把异人当我的儿子。以后我就老有所托了。”

太子当场拍着胸脯说,这个可以答应。

但华阳夫人还没有完,把那块早已准备好了的玉拿出来,请太子把自己的诺言刻在这块玉印上,说以后将立异人为唯一继承人,特请吕不韦当异人的家庭教师。

这事很快就四处传开,弄得众人皆知。

异人品牌成功打造。

如果你以为吕不韦只要把这个异人教导成又红又专的秦国权力的接班人就满足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那吕不韦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请国家领导人给他发个全国优秀教师证书,那是没有问题的。吕不韦可不是为了当优秀教师才来打造这个秦国的王孙的。

他的终极目的是打造他吕家的品牌。

吕不韦在成功打造了异人之后,接下来就大力经营自己的品牌。他来到邯郸之后,立刻进行选美工作,找到了邯郸最漂亮的美女——如果你以为他会把这个美女送给异人,你又错了一回——他把这个美女送给了自己。

当他发现这个美女怀孕之后,于是请异人过来喝酒。

异人来了之后,吕不韦请美女出来劝酒。

异人一看,“哇,吕老师啊,你去哪里找到这么漂亮的美女?你把这个美女送给我好不好?”

吕不韦一听,当场生起气来,当然这个生气只是片刻,然后立马平复了心情,说:“我本来不想给你。但你既然想要,那你就要吧。”

那个女人后来就跟了异人,并生了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日后很有名,他的名字叫政!

于是,异人就立了那个美女为夫人。

没几天,邯郸就被秦兵包围。赵国人个个怒火中烧,想先杀了异人全家。

吕不韦知道如果不想办法,这个异人全家给赵国大刀一砍,自己的雄伟计划就将彻底流产,于是,就拿出大量的现金,送给专门看守异人家的那几个家伙。

这几个家伙看到了这么多钱,也就笑着把他们放走。

他们从邯郸城里逃出,直接进入秦军中,然后跑回咸阳。

吕不韦继续走夫人路线。他老早就把华阳夫人的底摸清楚:这姐们儿是楚国嫁过来的美女(有个成语叫“秦晋之好”,其实秦国跟楚国的政治婚姻才是最多的,近期的很多夫人都是楚国人,包括宣太后)。他去买了一套楚人的服装,让异人穿着去见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一看,就感动了起来,说:“我是楚国人啊。以后就把你当儿子了。”

这姐们儿的感情一泛滥,异人就按吕不韦编好的脚本把戏演到底,当场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楚。从此,异人的名字变成了子楚。

吕不韦牛吧?一个生意人轻松地变成了厚脸皮的政客。

周朝到此为止

再说说秦昭襄王,他在邯郸之战取得大败之后,心里很郁闷,觉得这个成绩是个丢脸的成绩,得把这个脸面争回来。

丢了打仗的脸,必须通过打仗争回来。

赵国当然是不能打了,楚国和魏国与赵国结盟,正处于合作的蜜月时期,当然也不能打。那就只好打韩国了。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出兵伐韩,连取两城,斩首四万。韩国被打得很痛。

秦昭襄王一看,那些诸侯国都在一边当观众,一点儿不照顾韩国的感受。看来那几个国家的合纵合同也到期了。于是,他下令进攻赵国,连下二十多个县,前后斩首九万人。

秦国高层也为这个成绩感到震惊。以前他们出动数十万大军狂攻邯郸,居然被赵国的十万部队挡得滴水不漏,不管你如何疯狂进攻,他们都能把你打退,最后还遭到了可耻的失败。这到底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秦国直取人家的首都,激起了赵国人的全部愤怒。这个愤怒一形成,就可以化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现在你攻打那些边境县,赵国的力量有限,想管也管不了。于是,他们顺利占了土地,也顺便歼灭了九万人。

赵国直接损失了九万人,都还没有把生气的脸色晒出来,那个周赧王却先害怕了。现在秦国的军队攻打的全是周地的边境啊,只要他们的士兵一不小心,就会踩进周的边界。

周现在虽然还是天下的共主,但现在手里的土地已经少得可怜,不管在哪个地方射一支箭,都有可能把箭射到人家的地盘里。周赧王扛着天下最大的招牌,但划在他名下的土地,连个房地产商囤的地皮都比不上。这哥们儿在位五十多年,还是个长寿老人。

他生于哪一年,史书没有说明白。但据说他的爷爷周显王在位四十八年,死的时候大概已经八十多岁了。而他的老爸在接位时,也已经六十多岁,最后只坐了六年的王位,也死去。他即位时,至少也得四十来岁。如此算来,他到现在也差不多一百岁了。

他寿命很长,但财产实在太短缺,在位期间没有做出别的成绩来,倒是贡献了那个“债台高筑”的成语。

这哥们儿如果活在现在,根本不用做什么,只去打打长寿广告,整天胡子飘飘地到电视里露露脸,为某些养生节目站台,保证财源滚滚,钱多得数都数不过来。那个债台高筑的成语绝对只会适用于别人,而与他无关。

可他不幸生在那个时候,那老得发霉的肩膀上还扛着祖宗交给他的周字招牌。他还必须为这块招牌负责任。他不能让这块招牌烂在自己的肩膀上。于是,他在一百岁的年纪,仍然得出面组织大家为保护周王朝而努力奋斗。

他怕秦国立刻打进来,自己手下又没有几个人帮他上战场,所以又决定请诸侯们过来帮这个忙。你们都还是周王朝封的诸侯吧?

于是,他再次发出周王朝的红头文件,要求各诸侯国与周王朝实行合纵之策,共同对付秦帝国主义。一定要团结起来,把秦帝国主义埋葬。

可红头文件发放是很容易的,但让诸侯各国派兵却太困难了。大家打了这么多年,死伤无数,到处尸积如山,谁还记得有这个周王朝?现在突然看到这个红头文件,看都不看就扔到一边了。那么多牛人到处做思想工作,最后合纵都没有几次成功过,你一张纸条就想把合纵搞成?这不是太藐视天下那些合纵大师了吗?

周赧王最后没有看到各国的精锐部队前来。那双老眼差点落下了老泪。

秦昭襄王一看,这个周赧王路都走不动了,居然还想制造麻烦,也生气起来,下令部队直接进入西周。

周赧王没有办法了,只得自己跑到秦国,低声下气地向秦昭襄王领罪,请秦昭襄王原谅他老来糊涂。当然,他也知道,光这么认罪,秦昭襄王是不会有好脸色给他的。于是,把西周所有的地盘都贡献给秦昭襄王——反正你不主动给,人家也会过去硬抢。但自己给的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就是自觉与不自觉的差别。

秦昭襄王虽然这段时间以来内心时时都在愤怒的恶劣状态之中,但看到天下共主在自己面前下跪请求从宽处理,心情也爽了起来。

周朝建立到现在,也有八百来年。 几个世纪以来,他们号令天下,谁也不敢怎么样。尤其是前面那几个世纪,大家每年都得带着本国土特产向他们进贡,谁不进贡,他就可以摘谁的牌。即使后来他们弱了下去,尤其是东迁之后,说的话基本不怎么管用了。但几百年的品牌还在,大家可以轻视他们,但不能无视他们。

楚王问九鼎时,给他们一顿抢白,最后也只有虎着脸回去,非但讨不到便宜,还给人家当笑话讲了很多年,算是把脸丢到家了。后来秦武公虽然也去看鼎,但不敢做得过分,仍然得把他们当一回事。

而现在,周王朝的最高领导人老态龙钟地跪在自己的面前,自己以此来宣告一个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王朝正式结束。秦昭襄王心里哪能不爽。

随着周赧王那双膝盖一着地,周朝到此走下历史舞台。

秦昭襄王绝对不是仁慈的君主,但他仍然没有对这个百岁天子怎么样,让他起来之后,又放他回去。东周那里还有一块地皮,你就在那里继续你的生活吧。

周赧王步履蹒跚地回去了。只几个月后,这个长寿的天子终于死去。

秦昭襄王敢于把周王朝从历史舞台上抹掉,绝不是仅仅想取得一个胜利,或是制造一次心理上的快感,而是有他的考量的。

就目前这么多势力而言,周王朝绝对是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也是最没有实力的团体,几乎谁都可以搞定他。但这些国家没谁打周王朝的的主意,仍然是因为那张招牌的作用。秦国要灭掉周室当然也是容易的。但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搞定周室呢?

开始秦昭襄王并没有这个想法,直到周赧王出面号召大家合纵。这伟大的号召发出之后,诸侯们连口头响应也没有。秦国知道,这个周王朝的招牌效应已归零。他就试着把部队部署过去,果然没哪个诸侯出头来为周王朝讨个公道,哪怕强烈谴责一下也没有。

秦昭襄王知道,周王朝连招牌作用也没有了。于是大手一挥,大兵开过去。周王朝应声而灭。周王朝的灭亡,对秦国是有很大利益的。首先,中原诸侯国原来都是这个王朝任命的,只要它的旗号还在那里飘扬,诸侯国总还有个法统依据。如果碰上哪个牛人,以这个法统为依据,号召大家出来,共同对付西方少数民族的野蛮侵略,说不定真的又把六国联合起来了。那时,秦国的麻烦将是无比巨大的。灭了周王朝,把这条路全部堵死。同时,也把各国狠狠地震慑了一下——周王朝都向老子行下跪大礼了,你们算什么?

另外,周王朝重新启动合纵程序,这是犯了秦国的大忌。现在灭了周室,秦国可以借此向其他六国大声宣告,谁敢再启动这个程序,老子就先打谁。

大家看到秦国真的太强悍了,刚刚在邯郸城下蒙受巨大的损失,不过几个月,又到处出兵,霸气逼人,弄得六国集体郁闷。

当然,不止六国郁闷。

范雎也进入了郁闷期。

别了,范雎

本来,范雎过得还不错。郑安平投降了,秦昭襄王只是搞了个纪律处分,仍然让他当全体大臣的带头大哥,继续威风凛凛地生活着。

可接下来,那个王稽又搞了一个里通外国的勾当出来。这个家伙以前冒着得罪魏冉的风险范雎他带到秦国来,然后又把他推荐给秦昭襄王,使得他成为这个时代最猛的牛人。王稽对他之恩,跟那个郑安平也没有差别。

后来,范雎拜相之后好长一段时间,王稽仍然当着那个外交官,连半格级别也没有被提拔,就去找范雎大人,说了一大堆话,要求范雎把他提拔一下。

这个要求很合范雎的性格。

范雎立刻请秦昭襄王任命王稽为河东太守,当了地方第一把手,整个河东那么多纳税人的钱,全由王稽同志使用。

本来,这个太守也不算太大。如果王稽老老实实地干着,什么事也没有。哪知,这哥们儿觉得搞里通外国的勾当很刺激,就派人到处跟六国进行洽谈,搞得有声有色。

秦昭襄王知道后,不生气才怪,于是,下令把王稽抓起来,直接“弃市”。

王稽一弃市,范雎就很难受了。因为按秦国的法律,他同样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秦昭襄王虽然没有追究范雎的责任,但范雎已经很害怕了。

当然,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说秦昭襄王不生范雎的气,那是假的。

有一天,秦昭襄王上朝时,那张老脸不悦之情形于颜色,然后不住地叹气。

作为头号大臣,范雎看到这个情形,就必须问一下为什么了。

秦昭襄王说:“现在啊,武安君死了,郑安平和王稽都叛国投敌。咱们秦国内无良将,外有敌国。所以,我很郁闷啊。”

只要神经正常的人一听这话,就知道秦昭襄王这话是在埋怨范雎。因为,害白起的是他范雎,而把那两个叛国投敌的哥们儿隆重向老大推荐的也是范雎。范雎的所作所为是什么?不是全干着对秦国有害的事吗?

范雎更加害怕了。他的口才天下无双,当年齐王仅仅听到他的名声就无偿送给他金子和美酒。可现在他也没有办法向秦昭襄王说出什么话来了。更没有想到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人才问题。请问,你还能找到白起那样的牛人吗?只怕你再等一百年也找不到啊。

范雎到了这时,不但没有办法解决秦昭襄王的人才问题,连他自己的命运都没有办法掌控了。

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恐怕不用多久,他就必须去跟商鞅见面了。

因为你打开秦国的人才史,哪个牛人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活着下台?

范雎再次陷入人生中最为黑暗之时。

有人却从这个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当然,这个光明是人家的光明而不是范雎的光明。

这个人叫蔡泽。

蔡泽这时在燕国,正处于自谋职业阶段。

这哥们儿向来以那些前辈说客为榜样,从小就游学各地,然后就到处去推荐自己,但都没有成功。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叫唐举的看相先生,就去找他帮自己看相,看看自己这个相貌能不能带来好运。

他问唐举:“听说你给那个李兑看过相,你当时对他说,一百天之内,你会掌握大大的权力。是有这事吗?”

唐举跟所有看相先生一样,即使没有这回事也会说有这回事,当时就说:“当然有啊。”

蔡泽说:“那你帮我看看,这相貌过得去吧?”

唐举仔细看了看他那张脸,好像每一寸肌肤都不放过一样,然后又后退几步看他的全身,这才认真地说:“先生鼻孔朝天,鼻梁内塌,肩膀高耸,又配了个罗圈腿。人们常说,圣人不在其貌,说的就是先生这样的人。”

蔡泽一听,就知道这哥们儿在拿自己开涮——从这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蔡泽绝对不是帅哥。他也不生气,又问:“你看看我的寿命有多长?”

唐举说,从今天开始算,你还可以活四十三岁。

蔡泽一听,就笑着对唐举表示感谢,然后离开了。

他对他的车夫说:“我以后大权在手,牛哄哄地出将入相,再活四十三年也足够了。”

他那时超级自恋,先跑到赵国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可还没有打开话题,就被人家赶了出来。

他恨得要命,此处不留爷,难道就没有留爷处?于是又向韩国和魏国跑过去。

哪知,这一次更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碰上考官,却先在半路碰上强盗。这些强盗也是穷疯了,抢不到几个钱,最后连他的那件破烂的炊具也夺走,让他变成彻底的穷光蛋。

他本来就长得不养眼,即使吃得油光满面、穿得全身都是世界名牌去面试,估计还没有开口,考官给他们印象分就是负数。现在被洗劫一番,更显得孤苦伶仃,再出现在人家面前,恐怕人家会当场吐出来。看来这个远大理想还真是离自己太远了。

但他仍然不放弃,仍然在四处寻找机会。他通过几次求职,知道如果没有合适机会,他是难以成功的。所以,这次他端正态度,没有再盲目跑过去找人家面试了。

很快,他就知道范雎现在正处于高危状态。要是通过范雎,自己上位就容易得多了。

他知道,秦国现在人才济济,而且秦国向来有拒绝说客的传统。你要是掌握不好时机,你仍然会被赶出来。他被赶了几次,现在不能再被赶了。

这次,他做了个精密的计划,自己先不出面,而是请了几个托儿,跑到范雎的面前说,范老大你知道那个蔡泽吧?那可是天下口才最牛的人。如果让他见到大王,他就可以把秦国的相印从老大的手里抢走,信不信由你。

范雎这段时期以来,心情几乎全天候都泡在郁闷的苦水中,火气正没有地方发泄,听了这话,当场就发起火来,“这个蔡泽是什么东西?敢说这样的话来。你们帮我把他找来。”

范雎这时肯定脑子糊涂了。以前他就是用这个办法刺激过秦昭襄王。现在自己一不小心又被自己的小聪明搞定。

蔡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蔡泽去见范雎时,更是把范氏倨傲法发扬得十分到位。那张本来就难看的脸,挂满了看不起人的神态,好像他面前站的不是天下第一帝国的丞相,而是个刚从田里抽出泥腿来的老农,一副不屑与之对话的模样。

范雎当了这个么多年的丞相,在秦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只有秦昭襄王是他的领导——而这个领导十句话有九句半都会听他的,可以说,他是说话最有分量的人。你想想,连有屠夫称号、杀得六国胆战心惊的白起都可以被搞定,天天都在别人的恭维中生活着,是何等荣耀。因此,范雎早就忘记了自己以前也曾这么对待过秦王,而且成功地做了秦昭襄王的思想工作。对于有水平的求职者,这个办法是很绝的。

现在他看到蔡泽这个模样,不由气爆了,大声说:“你不是说要代替我当秦相吗?请把你的本事亮出来。看看你是怎么从我的手里抢过这个大印的。”

蔡泽这才慢悠悠地说,老大你很牛,智商比人家高多了,对事物的认识也比其他的人更深刻。可现在却忽略了一些基本的道理,就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个始终。任何一个事物,一旦完成了他的使命,就会被淘汰下去。历史牛人也跳不过这个怪圈。不信,可以翻开这个历史,看看那些牛人。商鞅、吴起、文种的那些事儿,都是生动的例子。他们的下场,难道老大真的很羡慕吗?

范雎一听,知道真的碰上高手了,态度果然软了下来,脸上的肌肉全面松弛下来,但他仍然很嘴硬,说:“我为什么不羡慕他们呢?这三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杀身成仁,死而无憾,是咱们的典范啊。”

蔡泽说:“呵呵,老大说这话就有点不让人佩服了。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固然要建功立业。可为什么一定要杀身成仁做事业呢?为什么不想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建功立业,又能全身而退呢?为什么一定要以商鞅、吴起、文种为榜样,而不去学习周公这样的人?难道他们这三个人比周公更牛?”

范雎一听,终于笑了,说:“你说得很正确。”

蔡泽说:“现在谈谈老大的问题。请问老大,在念旧情上,秦国现任老大跟秦孝公、楚悼王、越王比,如何?”

范雎说:“他都比不过他们。”

蔡泽又说:“算起功绩来,你比商鞅、吴起、文种他们都大吗?”

范雎这次更老实了,说:“我远远比不过他们。”

蔡泽说:“这么一比较,不用我说老大也知道了。如果老大不主动引退,后果如何,也不用我再多嘴了。”

范雎一听,几乎不用开展什么脑力劳动,就全面想通了,当场让蔡泽从此跟着自己,天天跟自己聊天吹牛。然后找了个机会,对秦昭襄王说:“有个人才,我要隆重推荐给大王。”

把他请来吧。

于是,在范雎的安排下,蔡泽跟秦昭襄王见面了。秦昭襄王一听,就有当初跟范雎第一次见面的感觉,两人越聊越爽,最后秦昭襄王也按当初安排范雎的套路,拜蔡泽为客卿。

范雎看到蔡泽跟秦昭襄王的磨合期已过,便到医院要了一张证明,说自己已经病了,需要休养治疗,不能为人民服务了,请大王批准他辞去本兼各职。

秦昭襄王一看,正合我意,这哥们儿真够意思,否则还要我免他,那就不好玩了。当场批准。

一代牛人范雎就这样下台,说不上体面,但也算安全着陆。

范雎之入秦,虽然他在蔡泽面前说他比不过商鞅,但他对于秦国来说,作用还是巨大的。如果没有他,秦朝会继续宣太后称制、魏冉当权的局面。魏冉当然很牛,但这哥们儿缺乏大局意识,只会挥霍前辈留下的存款,却没有一套自己的治国方略,只靠白起不断地打胜仗来巩固自己的权力,然后不断扩大自己的利益。这对秦国而言,只能获得表面的风光,短期的利益。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时,哪个国家如果一味守旧,哪个国家一定会率先被淘汰出局。哪个国家一旦抢先改革,那么这个国家注定会成为强国。魏国强大一时,靠的就是魏文侯的改革;赵国之兵,雄于诸侯,就是赵武灵王改革的结果;秦国综合国力的长盛不衰,靠的就是几代人坚持改革的政策。如果稍一放松,那么,魏国、赵国衰落的厄运,秦国也会同样遭遇。

纵观魏冉,他只能是一个牛人,但不是一个治国高手。在他生猛的几十年里,没有提出一个让秦国面貌一新的政策。只有一个字,打!

那时,秦昭襄王上有太后下有魏冉,自己被死死地夹在中间,完全是个弱势人员,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后来范雎来了,这才得以结束太后专政,把魏冉拿下,叫停了那些毫无战略思想的做法,提出了对秦国有着深远意义的“远交近攻”。秦国终于有了一个战略目标,并为这个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同时,他提出的“强干弱枝”政策,不但让秦昭襄王巩固了手中的权力,也对秦国后来的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由于他心胸狭窄,最后把白起害死,又把自己的恩人推到战场上,也为他在政治上走下坡路埋下伏笔。

但他还是幸运的。他碰到了蔡泽,在蔡泽的建议下,辞去职务,告别官场,最终得以善终——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蔡泽觉得自己很牛,把范雎赶出权力核心,而且让范雎离开得老老实实,一点儿波折也没有。在范雎离开后,他接替了相位。哪知,他只干了几个月,就被迫下课。他这才知道,把丞相位子拿到手中,虽然难度很大,但仍然可为,要把这个位子保住却是难上加难。难怪范雎那么愿意向自己认输。

秦昭襄王也死了

虽然范雎自己走了,蔡泽又被秦昭襄王辞退,秦国短期内没有什么大的牛人,但秦国的强大地位已经确立。秦国继续向周边国家出兵。

这次秦国打的是魏国。

魏国此前虽然响应赵国的号召,与楚赵狠狠地合纵了一次,算是结成了自有合纵这个概念以来最大的胜利果实。可自那之后,这个合纵又给大家丢到了脑后,又在那里各干各的。秦国再向韩赵用兵时,大家又回归观众的位子,看着热闹,看着韩赵两国那个痛苦的表情,好像那个表情永远是人家的表情而不会移植到自己的脸上。

秦国一看,合纵这个对付秦国的唯一利器已经全面报废,心里超级爽。

秦昭襄王也跟他的祖先一样,虽然杀了商鞅,但仍然继续商鞅的政策不动摇。现在他虽然让范雎离开,但仍然抓住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毫不放松。范雎不是说过,对于秦国而言,目前最好欺负的就是魏国。前段时间因为跟赵国全力对决,跟魏国这边相安无事。现在觉得赵国不好拿下,那就回头来玩一把魏国吧。

秦昭襄王派大军伐魏,取得吴城。

这个成绩比起以往的战绩来,并不算什么——连个歼敌数量也没有公开,说明杀伤力太低,可效应却很大。

韩王看到魏国被打了,不但不敢去救魏国,反而心里害怕起来,跑到秦国那里面见秦昭襄王,以臣下之礼朝见了秦昭襄王。

魏王一看,韩国还没有被屠杀一个士兵,就向秦国臣服了,自己被打成这个样子,向秦国称臣也不算丢脸了。于是向秦王宣布,从此之后,“魏举国听令”。以后全体魏国广大干部群众,在魏王的带领下,坚持服从伟大光荣正确的秦昭襄王领导,秦王指向哪里,我们坚决奋不顾身地打向哪里,谁不服秦王的领导,我们坚决把他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秦昭襄王一看,那张老脸都笑歪了。

他现在在位已经五十三年,前四十年,他身强力壮时,几乎全把力气用在泡妞身上,一点儿不能为国家出力。他那时就想,估计这辈子自己只能死在泡妞的床上了,不会有什么别的作为了。哪知,现在居然取得这样优异的战绩:千年老店周王朝在自己的压迫之下,关门摘牌,宣布破产;接受了超级大国晋国三分之二遗产的韩魏两国在自己的面前,低下了头。

这在秦国的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

以前,秦国也拿过周王朝发给的霸主证书,可只是让秦国当西部少数民族的带头大哥。哪像现在这样,几个强国都向自己称臣。

秦昭襄王本来对天子的称号就很热爱,当初就曾劝齐王跟他一起称帝,一个称西帝,一个称东帝。只是齐王突然觉悟起来,没有跟他合作,这才作罢。这时看到自己已经不用怕任何人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谁比自己威武了。于是,他在秦国的旧都雍城南郊那里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礼上帝大典。这个大典原本是天子才有资格举行的。

秦昭襄王在做完这些之后,突然也觉得累了。

他累得终于病倒,然后与世长辞。

这一年是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

这哥们儿活到七十五岁,在位五十六年。他是秦国历代领导人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人。他当秦国老大的时间超过了孝公、惠文王、武王的总和,也超过了他后面那几个老大在位时间的总和。

这哥们儿虽然被老妈和魏冉架空了几十年,但最后他重用白起和范雎,硬是在最后的十几年当中,创造了奇迹,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尤其是在军事方面,连败六国,正式确立了秦国天下无敌的超强地位。可以说,秦昭襄王的时代,是大秦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代,秦国对六国最后的决胜,虽然是由始皇完成,但在秦昭襄王时代就已经决定了。

当然,他也犯了一些错误,毫无原则地信任范雎,杀白起,攻邯郸,都让秦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这些损失仍然不足以弱化大秦帝国的综合国力,更阻挡不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坚定步伐。

燕赵还在争

一代雄主秦昭襄王死后,他的儿子按既定程序接了大位。

这个太子,就是秦孝文王。

孝文王即位后,还记得他对华阳夫人许下的诺言,立刻让异人当了太子。当然,这时异人已经改名子楚。

这哥们儿当年从邯郸逃命时,身边只跟着吕不韦,他的美女老婆和儿子赢政仍然丢在赵国。他们是生是死,跟他无关——而是跟赵国人有关了。

赵国人没有下狠手把这两个人杀了,而是让他们继续在那里生活着。这时赵国高层看到子楚成为秦国下一代领导人的后备人选,立刻派人把那对母子送过来,表示愿与秦国成为友好国家。

韩国人一看,赵国这个巴结手段很高明,可自己手中又没有这张牌,便也想了个办法,韩王亲自穿着孝服来到秦国,跪在秦昭襄王的灵柩前,哭得像死了老爸一样。

燕国看到韩王做得这么肉麻,本来很想鄙视他一把,可一想,现在你可以鄙视韩王,但你敢看秦国不顺眼吗?人家都排队去巴结秦国,自己再没有动作,估计秦国就会有动作了。

不过燕王的动作不像韩王的动作。他现在还是很清醒的,如果大家都这么排队去巴结秦国,最后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强悍无比的秦国,也许大家能多活几天。

于是,他又重新捡起合纵这个旧文章,派栗腹到赵国进行友好访问,把跟赵国联合的良好意愿表达了一番。为了保证这次访问的成功,栗腹还花费了五百金,摆了一场超级奢侈的酒席,请赵王喝酒。

燕王派出使者之后,就在那里等着访问成果。

没几天,那个栗腹回来了,告诉燕王,赵国的青壮劳动力都在长平死去了。现在全国剩下的基本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一点儿战斗力也没有了。与其跟他们联合,不如把他们搞定,把赵国领土划进燕国的版图更划算。

燕王一听,这也是个很好的创意啊。把赵国并到燕国,比跟赵国结成同盟要好得多了。

只是这个创意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就像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一样,搞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脆弱起来,需要别人来帮他分享一下——这个分享其实也是分担一把。他把乐间找来,把这个创意告诉了乐间。

乐间一听就坚决反对,说:“栗腹只看到赵国容易被欺负的表面,却没有看到赵国不会被打败的另一面。现在赵国的青壮年大多都被活埋了。但赵国是个四战之地,几乎是天天打仗,国民最拿手的技术就是上战场。所以千万不要打他们。”

燕王觉得乐间的这话说得很没有道理,只看到赵国优势的那一面,却没有联系到燕国的优势,当下提醒乐间,我们的人口众多啊。现在我们去打他们,是五个人打他们一个啊。他们再怎么狠,咱用牙齿咬都可以咬死他们。

但乐间仍然说,五个打一个也不行!

燕王一听,就气愤起来,你也不摆事实反驳我,就用这话来对付老子,这不是太生硬了?你以为不可就不可。告诉你,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

他不再跟乐间争论了,直接派出兵车二千乘分两路攻赵,一路由栗腹带领,一路由卿秦带着。

乐间彻底没话了,但那个将渠又说话了,我们刚刚与赵国签订了友好条约,大家刚在那场全世界最豪华的酒宴上发表了外交白皮书,访问团才一回来,就发兵去攻打人家。这是什么?就是“不祥”!我们肯定得不到胜利。

燕王哪里能听这样的话?老子出师,你说不祥,老子不砍你,算你命好了。燕国在战国混了这么多年,人家隔壁邻舍都打得那么精彩,国家灭了很多个,我们的仗却打得这么少?这还算不算在战国时代?

为了表示自己是在战国时代的,这仗无论如何也要打一打,否则太愧对这个时代了。

燕王想到这里,最后还决定亲自带一支部队上前线去。

将渠硬是拉着燕王的衣带,不让他出征。燕王一脚踢过去,然后雄赳赳而去。

赵国一看,当然也不敢不重视,派出廉颇,带着赵军迎战燕兵。

这次廉颇的战术一点儿也不保守,直接向燕军出击,先把栗腹打了个遍地找牙——栗腹也被乱兵所杀——又挥师而去,把卿秦的部队杀得四处狂逃,而且还乘胜追击燕军,深入燕地五百里地,并包围了燕国的首都蓟城。

燕王这才傻了,看了看首都周围,全是大赵子弟的旗帜在猎猎作响,连天的喊杀声全是赵国那雄壮的口音。这才知道,轻易发动战争,后果是严重的。他没有别的办法,只得派人过去向赵国求和。

赵国这时却玩了个花样,派人过去对燕王说,只有派那个将渠来,才跟你们议和。

现在你就是叫燕王把他的夫人派去,他也没有意见,何况那个一点儿没有礼貌拉着他衣带的将渠?当然,他现在还是冷静的,他先把将渠任命为丞相,然后再叫他出去。

赵国还真讲信用,跟将渠达成了和平协议。

这一仗说明,赵国的实力仍然在,虽然弱了一点儿。还说明了一点,即使处于当时的境地,诸侯国面临秦国的强大压力,但仍然没有联合抵抗的意识,只要觉得有利可图,就先自己猛打一气,一直打得没法再打了才叫停。这对于秦国而言,实在是非常良好的战争环境。

这一年,也是个牛人死亡的年份。秦昭襄王刚死没多久,那个赵胜也挂掉了。

赵胜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这哥们儿三次为赵相,在赵国向来说话最算话。虽然在长平之战中,赵王中计换将让赵括代替廉颇,使得赵国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大败,国力从此再没有恢复过来。连司马迁都认为,赵胜应该承担长平之战的全部责任。这个责任还被追究到他力主接收上党的事上来。司马迁认为,如果当时赵国拒绝接收上党,秦国是不会生气的。秦国如果不生气,就不会进攻赵国。那么赵国就会很安全,就不会发生长平之战。

司马迁由此就给赵胜下了个评语: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而且还追加一句:“利令智昏”。

其实太史公把这些责任都推在赵胜的头上,显得有点过分了。

先说说接收上党。

如果赵国不接受上党,那么上党将无可争议地落入秦国的手里。那样一来,赵国的门户就大开。秦国为什么一定要攻上党?肯定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何况,从范雎为秦国制定的方略上看,攻打赵国是次优选择,即使那时不打,不用多久也会打来的。即使不发生长平之战,也会发生别的大战。所以,接收上党,并没有错。

更不能制造“利令智昏”的锦旗送给赵胜。

赵胜在长平之战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他没有出来赞同虞卿的建议,通过外交手段达到救赵的目的,更是在赵王换将上投了赞成票。这一票直接要了赵国的命。

但总体而言,赵胜对赵国的贡献是很大的。邯郸之战,他与廉颇配合,一个主抓军事,一个主管内政外交,最后在最危急的时刻,让赵国继续生存了下来。

赵胜死了,是赵国的巨大损失。

而另一个人的死去,却一点儿影响也没有造成。

这个人是谁?说起来你不会相信。

他就是秦孝文王。这哥们儿在他老爸死后,为了表示自己很孝顺,就服丧一年,到现在(公元前250年十月)才宣布即位。可他屁股才在王位上坐了三天,就“薨”掉。他的老爸虽然长寿,在位时间也长,但他这时也只有四十八岁,还不到应该死的年龄。但他却死了。

他因为什么病而死,史书也没有说明。但很多人猜测是吕不韦为了让子楚早日上位,才把他毒死的。这话肯定是不靠谱的。

当时吕不韦才来秦国多久?连点权力场上的人脉都没有搭建起来,还处于基层阶段,影响力也几乎可以忽略,哪有能力去干掉秦国的老大。他的目的是让子楚当老大,哪敢在这个时期乱来?所以,吕不韦黑掉秦孝文王的猜测可以不用信。

秦孝文王的死,应该是他自己的原因。或许就是酒色过度,让他身体彻底透支。你想想,他当了几十年的太子。太子虽然是接班人。可你接班之前,如果老爸身体好、思维正常,手下又有几个得力牛人,那么这个太子基本就处于待业状态,天天无事可干。一个人无事可干一两年也没有什么,但无事可干几十年,那就太可怕了。

他无事可干就只好喝酒泡妞了。

几十年如一日地喝酒泡妞,他那个身体老早就只剩药渣了。

于是,他就死了。

于是,异人(也就是子楚)顺利接班。异人也就是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没有食言,果然尊华阳夫人为太后,让他的老妈为夏太后,排名在华阳夫人的后面。现在你看到了吧?在利益面前,亲情只能退居二线。夏太后是秦庄襄王的生身老妈,按道理,应是第一太后。可秦庄襄王认为,你只会生我,人家却能让我当上大王,所以还是华阳夫人当第一把手。

历史就这样进入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50年)。

庄襄王更没有忘记吕不韦,他一当上大王,下的第一张任命书,就是任命吕不韦为相国。

秦国在两年之内连续换届,很多人以为秦国的政局肯定会陷入动荡的局面。

那个东周君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秦昭襄王在收拾完周赧王之后,并没有把周王室杀得一个不剩,而是把周赧王放回东周那里,把级别降为君。现在继承周君之位的就是东周君。

东周君觉得现在秦国有机可乘,就又出面发出号召,请诸侯国过来谋划一下灭秦大计。这个大计很简单,就是让各国一起带着部队对秦国来个群殴,一口气把秦国打死。

这话近百年来,从来都是硬道理,最后实施起来,基本都是硬着陆,个个受伤不轻。所以大家都说,谁有能耐谁带兵去群殴秦国,反正我们是去不了的。

最后,诸侯国没有谁派出一个兵来。

只剩下东周君一个在那里发傻。

秦庄襄王一听,这家伙肯定是欺负自己是新老大,这才敢于向自己叫板。不打他一把,他还真不把秦国放在眼里了。

他看到吕不韦虽然当了相国,但到现在做总结时,一点儿功劳都没有,于是就让吕不韦带兵过去打这个东周君。

东周君除了会发傻之外,什么都不会,身边只有几个工作人员,没有多少武装力量。吕不韦顺利地把他拿下,然后迁到阳人聚。

周王朝至此,彻底完蛋。

秦庄襄王看到吕不韦胜利回来,马上大力表彰,封他为文信侯。

当时,韩国和魏国都曾经表示拥护秦国,他们都是秦国老大哥的跟屁虫。其实,他们仍然在那里称王,仍然主持着自己的国家事务,虽然天天自称小弟,其实还是跟以前没有什么两样。

于是,秦国派蒙骜去打韩国。此时韩国已经很脆弱,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蒙同志一出手,就拿下了成皋、荥阳。

而此时,楚国也不断向东扩张。他们出兵灭了鲁国,把鲁国最后一任老大鲁顷公赶下台,让其直接从一国之君降为草根。

蒙骜打了韩国一把,觉得仍然不过瘾,又带着部队向赵国叫板,连下七十余城。

现在能把别的国家欺负一下的,除了秦国之外,楚国偶尔也有点手段。于是,战国后期的格局逐步明朗。

楚国将成为秦国最强劲的敌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2713.html

上一篇:邯郸之败
下一篇:嬴政亲政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