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此消彼长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5-28 00:14:35 0

赵武灵王之死(上)

赵国和秦国这两个共祖的诸侯,此时也有一个巧合。

这个巧合就是,国家都有一个年轻的第一号领导人,并且都有一个老家伙在后面把持朝政。不同的是,赵国的幕后英雄是赵武灵王;秦国背后的是宣太后。

宣太后是通过换届斗争走上政治舞台的因为自己是女人这才不得不躲在背后,而武灵王则是自己甘愿从台前退居二线。

赵武灵王退居二线时,只有四十出头,放到现在当个团中央书记都不算老。可当时,他突然头脑发热,硬是举行个禅让仪式,让他的第二个儿子赵何接任王位。

他当时的想法比较简单。

一是想自己只拿军权。他搞了个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国力直线上升,把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周边小国统统打败,全面收编。虽然年年打仗,但这些仗基本都是小打小闹,只要赵国出手,都是大获全胜。所以,取得了N多全胜,消耗的国力并不比举行军事演习多一点儿。此时,中原六国还在乱,还在不断地以举国之兵,大打消耗战。每次战争一结束,大家都个个累得坐在地上喘着粗气,没有再动手的能力。因此,相比较而言,赵国这些年来,国力猛涨,已经比六国更为强大。赵武灵王觉得自己这辈子是为了搞军事而来的,所以,只当个军委主席,别的事让儿子去干,那他就省心多了。

二是为了爱情。这哥们儿绝对是个猛男,是个传奇人物。因此,他的爱情故事也相当传奇。据说,有一次,他在睡觉时,做了个梦,梦中有一个美女一边弹琴一边唱歌。

他醒来后,不但对美女的相貌记得清楚,而且连美女唱的歌也记得清楚: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这个美女在歌里自称自己姓嬴,是武灵王的同宗啊。

这哥们儿觉得这个梦真是太美好了,过了很久,都还天天记在心上,心想:要是能碰上这个美女那多好啊。

心里想得多了,最后就忍不住要说出来。

有一次,他请大家喝酒,在酒桌上又讲了这个梦。

那个吴广听说过之后,当场没有说什么,回到家后就跟老婆说:“咱们的运气来了。”

“什么运气?”

“把女儿送给大王,以后咱就是国丈了。”

于是,派老婆带着女儿进宫,直接贡献给大王。

赵武灵王一看,真的看傻了,这个美女不是从梦中来的吧?怎么这么像啊?于是,不用看八字,也不用办别的手续了,当场宣布她就是王后。于是,这个美女就是成了赵惠后。

赵武灵王相信他的梦,觉得这个梦不是他一个人的梦,而是玉皇大帝给他制造的梦。玉皇大帝要求他一定娶这个美女。所以,他对这个美女很宠爱。他们不久就生了那个叫赵何的儿子。

生了赵何之后,不久,美女就死了。美女的任务好像就是下凡来帮他生这个儿子似的。现在任务完成了,也该回去了。

赵武灵王很伤心,说他一定让赵何当赵王。

本来,赵何还有一个哥哥叫公子章。

公子章的水平也很强悍,十五岁就独自带着一支军队,到处打仗,而且打得风风火火,漂亮得要命。所以,赵武灵王也喜欢公子章。

但为了爱情,他把这个位子传给了赵何。而且还怕自己死后,赵何的位子被人抢走,干脆在自己还年轻时就把这事定了下来。

他想,只要部队还在自己的手中,什么便都在自己手中。

当然,如果他只把政府公章送给赵何,估计后面的事也没有什么。可他却把肥义也送给了赵何。肥义是当时赵国最有水平的牛人。肥义是他老爸留给他的托孤之臣。当年他才只有十几岁时,他的处境、赵国在诸侯中的处境都在风雨飘摇之中,就是肥义帮他全面做好维稳工作的。后来,他搞胡服骑射也是肥义力挺的。

这些年,赵国所取得的成就,每一件都与肥义有关。

他那时觉得,有肥义帮儿子处理国事,什么都不怕。他可以聚精会神搞军事,一心一意打仗了。可周边的仗没几天就打完了。

打完了周边的,他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原。其实,这时正是他们经略中原的大好时机。如果,还是他当赵王,历史可能是另一个模样。

可赵何不是他。

虽然赵何也是个很有能力的君主。可现在赵何必须为自己的地位而奋斗。

赵何的师傅就是肥义。肥义虽然不是武将,但肥义的经历使他自己比谁都明白,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混得好,手腕必定要铁血。于是,肥义教给这个赵何的,全是一套铁血手段。

什么是铁血?

只相信血腥,别的一概排斥在自己的信仰之外。

当然,如果赵武灵王只是管管军事,估计也是什么事也没有。可这哥们突然发现,不当这个赵王,还真的不方便。以前那些大臣天天都围着自己转,可现在他们的中心已经在赵何那里了,自己的周围也只有几个工作人员,想要点儿军费,还得打个报告。而且还得先由肥义在报告上批个拟办意见,再呈赵何划个圈,现金才能到手,跟个地方军阀没有什么差别。

于是,他就有点睡不着了。他想从儿子那里要回自己的东西。

你是知道的,就是平时你送给人家某个东西,再想要回来都难以开口,何况是国家的最大权力?他儿子本来就深得他的基因遗传,再加上肥义这个优秀老师的谆谆教诲,老早就把对权力的追求当成一生的终极目标,现在哪会轻易把这个东西还给老爸?

他拍着脑袋想了大半天,终于决定从长子那里做文章。

他的长子叫赵章,也就是那个公子章。按道理来说,这个王位应该是赵章的才对。可他为了让美女死得瞑目,硬是让赵何成了赵王。都说爱情误事,还真有道理啊。爱情就是爱情,别的事不能从爱情出发来考虑啊。

他看到赵何的权势越来越大,自己都成了边缘人物。而赵章比自己更加可怜。

如此一来,他在感情上又把赵章划成自己人,觉得自己该帮帮这个可怜的儿子。

赵惠王三年,他灭掉了中山国,修建了灵寿城,把北方全部统一,使得赵国通往代地的道路全面畅通无阻,让赵武灵王很有成就感。归来之后,他摆了五天五夜的庆功宴会,顺便把赵章封为安阳君——在灭中山国的战斗,赵章确实立下了最大的战功。

他还派田不礼当赵章的助手。

这就有点儿过份了。要知道,论功行赏,你封他个什么君,别人也没有什么意见——那个什么君其实就是个级别,享受的待遇很高,但没有什么权力。现在居然派一个大大的牛人去当他的助手,这不是想让他的势力不断壮大是什么?你当然也可说,派个助手可以帮助他、保护他。可赵章这样的猛人还需要别人保护吗?

那个李兑就看出了这个苗头,首先对肥义说:“老兄啊。赵国可能要乱了。”

“为什么?现在咱们的大赵帝国一片繁荣昌盛,形势一片大好啊。”

李兑说:“这个动乱的源头不在别的地方,而在赵章那里。本来赵章现在年纪轻,又是个很狂的人,而且势力很大,内心世界从来不服现任老大。现在又把田不礼分配给他。田不礼是什么人?你比我清楚吧?这两个人一合作,不发生动乱才怪呢。这个动乱一发生,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你老兄了。所以,你现在就应该把大权交给公子成,自己关起门来,请个长长的病假。”

肥义跟历史上很多牛人一样,能力很超常,但忠诚度也很高,只要自己认定的,就是死到临头也仍然忠心耿耿,管他是死是活。

他听了李兑的话后,立刻说:“主父把赵何托付给我的时候就教导我,一定要至死不逾地坚守到底,完成他交给我的任务。我答应了主父的要求。现在为什么怀疑田不礼兮作乱而后退呢?这不是我的风格。谢谢你对我忠告。”

李兑长叹一声:“好吧。你尽力而为吧。不过,我能看到你老人家,恐怕只有今年了。说完,突然放声大哭,然后挥泪而去。”

李兑从肥义那里出来之后,又去找公子成,把自己的猜测跟公子成说了。请公子成预防田不礼作乱。

肥义是什么人,经李兑一提醒,立刻知道李兑不是乱说的,事态真的很严重了,如果不早作防范,以后就完了。于是,他马上找到信期,把自己的担忧说了,最后说:“以后不管谁请大王出去,都得请我一起过去。我可以帮大王先顶一阵。”

信期说:“好。”

赵武灵对赵章的同情越来越强。

赵惠王四年,赵国举行了个朝拜活动。赵武灵王指定赵何全面主持,自己只是躲在暗处观察。

他本来是想看看热闹的。可他看到的第一个场景,就让他很郁闷。

他的次子赵何坐在宝座上,接受大家的朝拜,脸上全是爽歪歪的神态。而他的长子赵章却一脸的郁闷,跟着大臣们一起向弟弟行礼。

赵武灵王看着,就难受起来,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帮赵章提高一下地位。

赵武灵王这么一感情用事,终于把自己拉进了一个深渊,同时,也差点把赵国也拉进了深渊。

他在这个角落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就是赵国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子都当赵王。呵呵,这可是个好办法。

当然,如果光说他的这个想法是感情用事,实在是太小看了他。他是从赵章的那个郁闷神态中,知道赵章已经坚决不服这个弟弟了。而他自己也已经不服这个儿子了。可现在要废这个儿子已经很困难了。

只有利用赵章了。

如果赵章不服,两个儿子肯定掐架,到时,两人肯定会把问题摆到自己的桌面上来,由自己居中调停。这样,权力就又回到自己的手中。两个儿子最后的身份只剩下赵王的儿子,而不会有别的了。于是他就会成功复辟。

现在你知道什么叫权力了吧?

首先,在权力面前,要六亲不认,所有的人都可以为了权力而把全世界除自己之外的所有的人当成敌人。然后,在权力面前,所有的人都可以利用,就是父子关系也是一样。

赵武灵王最知道老师的力量。赵何得了个肥义做老师。肥义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招牌下,让赵何不把老爸当老爸做得天经地义。现在赵何在这个好老师的调教之下,已经成长为一个政坛老鸟,老练得赵武灵王都拿他没有办法。

于是,赵武灵王又把那个田不礼分配给赵章,让他当赵章的好老师。

你想想,李兑都知道田不礼是个人品巨坏的家伙,善于发现人的赵武灵王还能不知道?他就是让这个田同志去当赵章的老师。赵章本来就不服老弟了,以后天天在这个田老师的教导下,那个仇恨不暴发才是怪事。

田不礼这哥们儿本来是齐国的贵族,可在齐国混不下去了,就跑来赵国混,他向来觉得这个世界太对不起自己了,时时刻刻都想搞一搞。这时,他得跟赵章在一起,觉得赵章的处境跟自己是一个样的。于是,就天天把大量的同情放到赵章的身上,等同情牌打得赵章脸上全是怒气的时候,他这才大骂赵武灵王他妈的不够意思。我们的传统是什么?是立长立嫡啊。现在怎么了?不但不立长,更不立嫡。这不是存心把长子打死是什么?

这他妈的太不厚道了。

你怎么不争这口气呢?怎么能天天去给那个小弟弟叩头跪拜?

天下人都笑你啊。

赵章被夺走了接班人的位子,本来就很郁闷。他也仅仅是郁闷而已,其他心思还是不敢有的。可天天听这哥们儿说这些理论,所有的想法便又激活了。

赵武灵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进一步做出同情赵章的行动。他不跟赵何在一起,而是经常来跟赵章吃饭——其实大家都知道,他这是在为赵章站台,表明自己力挺之意。而且,他的伙食和其他待遇,都要做两份——你是知道的,他的待遇是大王的待遇,别的人是不能享受的。可他硬要做两份,自己一份,另外一份就让赵章享受。

后来,赵何发现,赵章的所有排场跟自己一模一样。赵何的心理就堵了起来。但他能说什么?他的王位是老爸免费赠送的,现在老爸又把这个待遇送给哥哥,你能说什么?你要是真的说出来,老爸的面上不好看。自己也成了不义之人。政治领袖最拿手的好戏就是,所有不义的事都可以做,但绝对不能去承担不义之名。不义之事只能在黑暗里下手,而且下手得越重越好。

赵武灵王之死(下)

情节继续发展。

朝中的群臣一看,情绪就波动了。看来主父大人又要有所动作了。于是,很多人开始把友好的态度面对赵章了,一到节假日,都拿着土特产往赵章的府上跑,请他多多笑纳。

赵章虽然不是国王,但他是国王的儿子,又当了多年的高官,对官场的潜规则有着深刻认识。看到大臣们都争着过来向自己靠拢,觉得机会越来越大了。

于是,赵章的野心不断地茁壮成长。

呵呵,那个王位本来就是他的,现在又要回到自己的手中了。

赵武灵王继续培植赵章的这个野心。

他决定让赵章也称王。当然只是称代王,把赵国一分为二,赵何继续当赵王,而赵章当代王。

如此一来,两王必出现矛盾。那时自己就可以大步走到前台了。

赵武灵王把肥义找来,说:“我很对不起赵章。让他当个代王,可以吧?”

肥义坚决不同意。赵国好容易强大起来,只有疯子才把这个刚刚强大没有几天的赵国分成两份啊。

肥义不是笨蛋,刚开始时,他以为赵武灵王是觉得对不起赵章才有这个打算的。可他冷静一想,赵武灵王是这样的人吗?这哥们儿从当赵国领导人以来,头脑都清醒得要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就是为了剔除中山国,再统一北方,让赵国史无前例地强大起来。他能不知道把赵国一分为二会削弱赵国的国力吗?赵武灵王是一个搞分裂的人吗?

绝对不是。

肥义这么一想,就立马知道赵武灵王内心的想法了。

于是,肥义的思想也波动了大半夜。

赵武灵王是他的老领导,一直重用自己。可现在自己是赵何的老师和相国了,该怎么站队才好呢?

可以说,肥义的站队,对于赵武灵王父子是至关重要的。

后来,他想,自己是赵的相国,又是赵何的老师。目前赵何才是赵国的国家元首,是赵国的象征。对赵何负责就是对赵国负责。这是最合法的选择。

这哥们儿很遵纪守法。

肥义是个天才政治家。他听到赵武灵王的这个想法后,立刻知道,要是赵武灵王的这个计划再深入下去,以赵氏父子的能力和性格,最后赵国有可能分成三个部分。赵何一部分,赵章会一个部分,而赵武灵王会又是一个部分。如此一来,赵国的结局会非常悲惨的。

他决定劝赵武灵王断了这个念头。

可赵武灵王能听他的话吗?

他知道现在谁也无法劝阻这个主父大人了。于是,他只好再去找赵何,把主父大人的想法全盘告诉了赵何。

赵何一听,也怕得要命。当然如果他觉得怕了,就向老爸投降,表示把这个王位再送还给老爸,也没有什么。可他对这个王位爱得要命,哪能再奉送回去?他立马跟肥义商量,如何对付老爸的这一招儿。要知道,老爸可不是一般人物。几代牛人都搞不定的事,他一个人全搞定了,连所有的诸侯都怕他啊。

要想把这样的老爸搞定,是很难的。而且如果你搞不定他,他就可以搞定你啊。

最后,两人协商的结果是,所有事情全由肥义负责。肥义这个老人家对老板很够思意,这种老板不宜出手的事,他全部包揽。说穿了,就是做替罪羊。

肥义立即把信期叫过来,让他当赵何的警卫团团长,全面负责赵何的人身安全。

这时,本来已经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的李兑和公子成也在第一时间跑来找肥义,连套话也没一句,直接就说:“我们坚定站在赵王的立场上。只要有任务,尽管交给我们。”

那个公子成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是赵武灵王的父辈。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时,被赵武灵王玩了一把,心里很不爽。对这个侄儿很生气。后来,在赵何当政后,肥义又把他利用起来,要赵何重用他,以便打开市场。这哥们儿因此对赵何很满意。这时觉得是打倒主父的最佳时机,哪能不积极?

其他几个向来不被主父大人喜欢的人也都纷纷跑来,跟肥义联络,愿意加入保王党,不惜与主父大人为敌到底。

肥义派公子成和李兑带着兵符离开都城,只要首都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即调兵来勤王。而让另一个死党赵豹当首都卫戍部队的最高指挥官。

肥义自己则亲自掌握国安部,做好情报工作。

赵武灵王并没有进一步安排。他彻底忘记了那句“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老话,仍然按自己的计划行动。

他把赵章叫来,对赵章说:“我想封你为代王,去跟肥义商量。若肥义不同意,你的弟弟就更加不同意。

赵章一听,回到家后,立即找来田老师,把情况跟田不礼说了。

两人一分析,立马知道,老爸既然把这个不安定团结的话都跟他全盘说了,说明老爸已经十分不满赵何了。说明老爸已经暗示他们要搞事了。

老爸都暗示自己搞事,自己再不搞事,真的太猪头了。

两人加班加点研究了很多方案,比如直接来个宫廷政变,带兵杀进首都,直接把赵何弟弟给砍了。可是,后来他们发现这个方案虽然干脆利落、实行起来很爽,可没有一点儿可行性。

因为,赵豹那家伙对首都把守得很严。

没几天,赵武灵王也发现,现在自己要调兵也不容易了。

他这才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果然很成材,连老爸都可以控制了。看来这个儿子已经明白自己的用心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赵武灵王也生气了,既然你把我当成对手,我也把你当成敌人。

于是,他决定自己亲自出手了。

赵武灵王选择动手的地点是沙丘,理由是选看自己的墓地——如果他知道他的传,他真的不会用选墓地作为理由啊。可现在他知道,只有这个理由才可以调动他的那个儿子前来。

他说,选墓地是为了儿子好。所以,赵章和赵何都必须要来。

赵章当然很高兴地前来。

赵何想不来,可没有不来的理由,只得带着肥义和信期前来,看看这个风水宝地到底如何。

到了沙丘,赵武灵王安排赵何他们住一个宫殿,他则和赵章同住一个宫殿。

这哥们儿虽然很想干事,可到了这个时候,他却没有进一步安排。

而那个田不礼却积极得要命,不住地劝说赵章,把赵何干掉,然后控制老爸,等天下太平之后,再干掉老爸——赵武灵王本来想利用一下这两个家伙,可现在反被两个家伙利用起来。

这就是政治权谋,很险恶。

赵章觉得很可行,于是下令行动。

他叫人拿着主父的令符过去请赵何过来,说是老爸请的。

老爸请都不来了,你还算是爸妈生的吗?

赵何很为难。

肥义说:“这事可能不妙。这样吧,信期在这里做好安保工作,然后准备好快马,随即通知李兑他们带兵前来接应。等我过去面见主父。要是我不回来了,说明他们已经举事。接下来你们就按计划行事。”

肥义来到主父宫后,根本没有看到主父,就知道事情果然不出所料。

赵章和田不礼一看,只有肥义这个老家伙前来。看来我们的马脚也露了。这两个哥们儿一点儿也不冷静,直接就把肥义杀了。

两人一边做好准备,一边再派人去请赵何。

赵何是什么人?看到只有使者前来而没有肥义跟过来,便逼问使者,肥义在哪?

这个使者绝对不是个纯粹的革命家,才看到老虎凳就把肥义被杀的事说了出来。

信期一刀把使者砍了,然后带着兵去保卫主父宫——其实是去攻打赵章。

赵章想不到对方行动比他们更快,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带着党徒与信期大战。

不久,李兑带着大军杀了上来。

局面很快被赵何控制。

赵章最后被打败。他只得逃到主父宫中,求老爸救他。田不礼则逃到外国去了。

赵武灵王这时头脑也有点故障了,居然让赵章进了宫中。

信期、李兑、公子成带着部队团团围住主父宫。

李兑觉得这么围着主父宫有点儿不好,还是去问问赵何吧,看他怎么处理——毕竟是人家的老爸啊。

可公子成不同意。

因为,如果去问赵何,赵何能开口下令:杀吗?杀别人可以下令啊。可杀老爸的命令能出自赵何的嘴巴吗?

于是,选择了继续围困,然后直接杀进去,当着赵武灵王的面把赵章的脑袋砍掉。赵武灵王虽然大声喊刀下留人。但大刀已经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了。

接着公子成大声宣布,把主父宫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赶出来,只留主父一个在里面呆着。

赵武灵王愤怒了,拔出兵器想一个人战斗到最后时刻。哪知,公子成这时狡猾得很,只是让大家围着,不跟他拼命。谁要是动手,谁就得承担刺杀主父的罪名。虽然赵何最恨不得他老爸死去,但最后他仍然会追究杀老爸的凶手——这就是政治家。

赵武灵王只得在宫中睡大觉。只是他在睡觉时,是否还会做梦?是否还会做那个与美女相会的好梦?

内宫已经无粮,所以赵武灵王除了吃点水果之外,基本没有别的可吃了。

后来,水果也吃完了。

水果吃完之后,他仍然不想死,便挖着墙洞,找到墙洞里的麻雀来吃。可这个地方的麻雀也不多。没几天,麻雀也吃光了。

于是,他饿死了。

这场围困持续时间长达三个月。

公子成在确定主父必死之后,才打开宫门,找到这位曾称雄诸侯的赵武灵王的尸体。在这三个月中,赵何天天日理万机,好像根本没有这回事似的。直到有人来报:主父死了!他这才在镜头前面放声大哭、泪水如雨。这个哭声、这盆泪水,他已经足足准备了三个多月,直到现在才大鸣大放出来。

然后,举行国葬,把大赵国伟大的革命家、导师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大大地厚葬了。

一代雄主就以这样的方式谢幕了,谢在他四十六岁那一年。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哥们儿绝对是个猛人,就一个胡服骑射,把中国传统的作战方式全面改革了,第一个装备了骑兵,把一个积弱多年的赵国在短时间内打造成一个超级大国。可以说,其军事能力和治国手段绝非一般政治家可比。而且其胆略也超乎常人,敢于独闯秦国,笑傲而去。但这哥们儿有个绝对的弱项,就是处理内政有点儿轻率,没有看透政治和权力这个东西。老早就培养了儿子,让儿子进入政坛。可最后却只把儿子当儿子,却没有想到当了政治家的赵何,已经不是原来的儿子了。

更可悲的是,当他明知儿子已经是一个政坛老鸟了,他仍然试图把儿子搞下来。最后,反被儿子搞定。

其实,世界上这种事例是很多的。只是这对父子俩做得比较经典而已,成为这类故事的代表作。

千万要记住,在政坛上玩,就要有六亲不认的强硬心态,就要有敢于父子相残的无情无义,就要有敢于有父子兄弟相欺的无耻。否则,你就别到政坛上混。

赵氏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说说秦国的事。

白起出场

随着赵主父的饿死,他布置在秦国当内线的楼缓也被秦国免去本兼各职。当然不是秦国主动免去这个楼大人的,是赵何强烈要求把这个老爸的死党搞定。本来,楼同志在秦国大权在握厂,生活过得美满幸福,时不时把秦国的机密文件转交给赵国,实在是赵国的好帮手,把国际间谍工作做得很出色。哪知,赵国出现了乱子——如果这个乱子只是赵氏父子相残,然后划清界线,目的达到之后,就宣布到此消停,不再扩大打击面,然后对那些本来可以继续查下去的死党,来个安抚,立马就可以营造一出个和谐的政治氛围,你好我好大家好。

哪知,公子成和李兑却没有这个胸怀,认为,只要是主父生前的死党,不管在什么地方、在什么位置,都不要放过。楼缓绝对是主父的铁杆,不能让他再好好过着。于是,派锜郝来到秦国,直接要求秦国免去楼缓的一切职务。而且强烈要求让魏冉来当宰相。

李兑这一招儿,对付楼缓是很有用的。因为他知道,现在楼缓在秦国很有市场,如果只要求秦国罢免楼缓,秦国肯定不听,于是提出魏冉为继任人选,秦国肯定答应。

魏冉是宣太后的弟弟,是秦昭襄王的舅舅啊。

李兑和公子成觉得自己很牛。

如果光从搞定楼缓这个角度看,这一招儿确实很牛。但如果从这件事对赵国的影响来看,这一招乃臭不可闻之招。

首先,楼同志是个牛人,否则,赵武灵王不可能把他隆重推出,秦国也不会让他当这么多年的宰相,把这样的人划成赵国的敌人,赵国以后能好受吗?

然后,魏冉也是个超级牛人,让这样的人来为秦国当家,赵国能有好果子吃吗?

宣太后在得到赵国的建议后,连个碰头会都不开一个,就马上答应了。

于是,楼同志下台。下台后的楼缓并没有离开秦国,他咬牙切齿地把赵国当成自己的敌人,下决心等待时机,把这个国家好好地收拾一把。

就这样,魏冉同志上台,与宣太后一起,把秦国正式推进了宣太后时代。

这些年来,秦国已经过着非常低调的生活。而其他六国也觉得秦国可以欺负了。前两年,即公元前296年,也就是赵武灵王搞禅让的那一年,赵、魏、韩、齐、宋还组织了个多国部队高调来进攻秦国。只是这五国大军来到盐氏之后,突然觉得没意思起来,就宣布辙军回去。

秦国也有点害怕起来,就派人到韩国去,说我们把武遂还给你们,以后咱们友好了吧。然后还派人到魏国去,再把封陵归还给魏国。于是,三国边界暂时没有事了。

秦国终于缓过一口气来,再次睁开那双渴望的眼睛。

而魏冉作为新上任的总理大臣,也需要一个辉煌的战果来给自己作底气。否则,人家会说,你这个魏冉是靠裙带关系上来的。他必须用血水来“漂白”他的身份,让大家知道,他不但有裙带关系,也有水平。

而且由于赵主父饿死,诸侯中最强的赵国忙于权力重新洗牌,根本无暇过问别的事。更让秦国兴奋的是,此时,魏襄王也死去,而韩襄王也跟着挂掉。两国也迅速进入权力调整期,内部乱子还没有摆平,哪有精力去管别的事?

五国联盟已经处于休眠状态,这正是搞事的最佳时间。

当时,秦国正派向寿攻打韩国的新城。可打了N久,也没有拿下来。

于是,魏冉决定把向寿换下来,换上去的人就是那个白起。

就这样,白起隆重出场。

这哥们儿很早就在昭襄王手下混,一直是魏冉的马仔。

魏冉知道这哥们儿是个军事天才,但此前连魏冉都还在等待被提拔,所以,白起也就没有表演的机会。当然,随着魏冉的升级,他也跟着分官场红利,现在已经成为左庶长。以前秦国的庶长是很大的。可经过体制改革之后,其他职位的级别不断提高,而庶长却不断地下沉。

向寿本来是宣太后的红人,但魏冉知道,有时候红人不等于牛人。平时吃喝赌嫖,搞点儿娱乐活动,可以让红人来捧场,增加一些掌声。可建功立业还是要靠牛人的。

魏冉果断地向姐姐推荐白起,说只有白起,才能让别人惧怕大秦帝国。

现在诸侯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不怕秦国了。宣太后也必须搞点吸引世人目光的动作来,否则,这个位置就坐不稳。

于是,她同意弟弟的建议,让白起出来。何况白起也是芈姓,是楚国贵族的后代,跟宣太后算起来,也是亲戚关系。把枪杆子交给这样的人,可以放心。

就这样,白起接过任务,直奔前线,从向寿手里接过指挥棒,一口气便攻下了新城。

魏冉大喜,立即派人拿着一张任命书跑过去,送给白起,把他又提拔了两个级别:左更。要他再扩大战果。能打的就给老子打。

魏冉的目标是拿下崤函东部以及伊洛山地。如果那些地方还在韩国和魏国人的手里,秦国向东挺进的步子就会放慢。

韩国人做梦也想不到,秦国才刚刚割还武遂,低声下气地向他们求和,转眼就又嚣张起来,一举拿下新城。刚刚即位的韩僖王马上跟魏国联合起来,再次向秦军宣战,要坚决把秦国的攻势死死地堵住。

这个想法很不错。

而且他们前期的合作好像也很默契。

双方根本没有经过几个回合的会谈,就形成决议,组织了二十四万人的韩魏联军,开向抗秦前线。

此时,白起手里的部队只有韩魏联军的一半,数量对比极为悬殊。

按照简单的数学算法,这一战肯定是白起被打得不能起来。

但战争不仅仅是小学算术,还有很多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两国二十四万联军,兵坛新秀白起一点儿不怕。虽然他的眼前,敌军浩浩荡荡。但他并没有正眼去望一下。他只是冷静地看着这支两部与他们的敌人,然后找出他们的弱点。

作为天才军事家,他的眼是很毒的。

韩魏两国联军在白起的眼里,出现了一个致命的软组织。

两个国家的军队虽然是杀向同一目标,但他们的步调并不统一。

于是,两国就存在着相互踢球的问题,都想让对方先打冲锋,以便保存自己的实力。因此,当两国联军开到新城前线时,并没有马上发起进攻,而是先吃饭洗脚睡觉,能拖着就尽量拖着——别的事可以抢先去做,打仗还是落后的好。

白起知道,完全可以对两国联军来个各个击破。

他在正面设疑兵牵制敌人,然后派主力部队绕到敌人的屁股后面,突然发起进攻,把魏国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春去也”。不但魏兵被全歼,连他们的主将犀武也在战场上被砍下脑袋。

魏国军队这才知道,在强敌面前,想让别人帮你去牺牲,最后自己也不会有好果子吃。魏军被一举全歼地消息传来,韩兵都集体发呆,不知道如何是好。

白起却知道如何才好。他全歼魏兵之后,士气大幅高涨,军威大振。此时,由于魏兵的全军覆灭,韩军的左翼全面暴露。白起的部队直插进去,大力屠杀。

这次,韩国虽然也全军被歼,但韩国的主将还活着。当然,他只是活在白起的囚笼里,披头散发,没有一点儿人样了。

此战的时间极短,但战果其极辉煌: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而且是以少胜多,打得极为顺利,一点儿卡壳都没有。白起的军事才能让天下人为之侧目。

韩魏两国的精锐也在这一战中,全部消耗完毕。从此,这两个国家就再也没有强硬起来。

白起再被提拔一级,升为国尉。

相互忽悠

赢了这场大战,秦国的底气马上充足起来。

秦昭襄王觉得又可以拿楚国来娱乐一把了。他派人对楚王说,你们太不讲信用了。多次背叛大秦帝国,太对不起我们了。所以,我们现在想带着诸侯的部队来打楚国。希望楚国做好充分的准备。咱们好好玩一玩,看谁玩过谁。

这时,楚国的最高领导人是倾襄王。这哥们儿比他的老爸更菜,骨头更加缺钙,接到秦国的信,全身就发抖,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能让秦国不生气。

大家想了很久,最后说,还是跟他们结亲吧。成了亲家,他们就不会生气了。

于是,倾襄王派人向秦王求婚。

秦宣太后同意。反正姐也是从楚国嫁过来的。现在还给他们一个美女,也不算吃亏。

第二年,即公元前292年,楚国把秦国的美女接了过来。秦国一看,楚国现在果然老实多了。

秦国知道,现在楚国虽然很不堪,但楚国实在太大,一时是搞不定的。还是先玩一玩韩魏两国。所以,只是敲打一下楚国,让他老实一点,不要乱动,以免影响秦国巩固从韩魏那里取得的成果。

楚国乖得让秦国放心。秦国就又把兵锋指向韩魏,先是夺得了韩国的宛城。然后,又向魏国进军,一点不费力地拿下河东四百里地,顺手又把刚还给韩国的武遂抢了回来。

韩国和魏国这时已经彻底沦为弱势群体,那块不断缩水的地皮也成了秦国的菜园,高兴的时候就伸手过去,摘他几片菜叶。

秦宣太后这些年来,从一个退居二线本来应该死守冷宫的寡妇成长为一个职业政治家,表现得很成熟。先是利用内部的争斗,达到全面夺权的目的,然后又继承秦国善于忽悠的传统以及敢于忽悠的胆量、勇于忽悠的精神,硬是软硬兼施,该硬时就硬到底,该软时也一点不怕丢脸,就连割让土地的事也做得比任何国家爽快。

到了这时,秦国的元气已全面恢复,而且运气也到了历史最佳时期。因为,宣太后自己虽然是个女强人,但也跟很多历史上的女强人一样,自己高高在上,但靠的全是自己的兄弟。她有个好兄弟魏冉。这哥们儿的运气也超好,手下硬是有白起这个军界大牛人。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得人才者得天下。

哪个诸侯能雄起,那个诸侯的手下必定有一群牛人在为他们拼命。哪个诸侯的股票不断跌停,说明那个诸侯手下全是饭桶。

当秦国手下有一大批强人时,魏国正在用那个芒卯。这哥们儿的智商不低,但只是那些小聪明的部分特别发达,你跟他进行现场急转弯,他转得比谁都快。可在大决策面前,他比谁都菜。

你想想,用这样的蠢人来对付白起,跟让个非洲难民营的小孩子去跟拳王比赛有什么区别?

秦国高层这时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看到魏国这样用人,都高兴得要命,立即命令大良造白起和司马错带着部队继续向魏国进攻,居然一口气拿下六十一城。一战取得这么多城镇,赢都赢得傻了。

秦国高层也确实傻了一回。他们接到了胜利的捷报后,以为眼睛花了,或者是小数点放错了。但认认真真一看,确实是这个战绩啊,不是天朝统计局的数据。于是,集体得意忘形了一番。

秦昭襄王这时权力没有多少,但高兴一把还有可以的。他想,成绩这么优秀,还当个王,跟周王室那个破落户同一个档次,实在太没有面子了。

他问人家,比王大的职务是什么?

几个身边工作人员在那里翻了一大堆古书,最后得出历史性的结论,比王大的就是帝了。

昭襄王一听,那咱就称帝吧。反正现在就是自己给自己提拔,不用公示,不用组织考核,不用任前财产公布,全凭自己的心情。

当然,他虽然现在给胜利冲昏头脑,让思维系统暂时傻了一回,但他并不是真的傻了。他还记得,他现在只是秦国的老大,他的周边还有五六个国家。如果只是自己称帝,会触犯众怒的。还是想办法拉一个人下水吧。

楚国肯定不能拉。

好容易把楚国吓得甘当自己的下手,现在哪能让他们享受这个跟自己同一个级别的待遇?让他们跟自己处于同一个档次了,以后还能对他们语重心长吗?

韩魏两个国家目前是秦国的菜园,秦国正打算不定期地咬他们几口,哪能让他们称帝?赵国是个新兴强国,又是在自己的边上,是目前秦国最大的对手,双方暴发大规模战争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赵国也不能跟他们商量这个事的。

于是,只有齐国了。

齐国离他们很远,再怎么成为敌人,也是间接的敌人。弄不好,他们倒可以在背后当韩赵魏三国的坚强后盾,给自己造成的麻烦还是大的。你被他们隔空打了一拳,而你也只能隔空骂他们几句。这个交易只需要用脚后跟去想,也知道是个彻底吃亏的交易。既然不能交手,那就拉他们下水,让他们跟自己称帝。

秦昭襄王这么一考量,觉得跟齐国商量这个事是非常可行的。而且还有一个妙处。齐国要是称帝了,也会爽歪歪得忘记自己是什么东西了。领导干部一爽歪歪,就会做出脱离群众的傻事来。同样,齐国一爽歪歪,就会觉得自己比其他诸侯高一个档次,以后嘴里的话,就会全是大领导的口气,就会跟有的领导一样,认为级别比自己低一级的人根本不是人——或者觉得人家都是人,而自己不是人。

呵呵,这可是个战略性的决策。

秦昭襄王的这一招儿还真有点儿毒。

他派魏冉拿了他的亲笔信,对齐王说:“现在这个天下,最牛的是谁?就是咱俩了。按目前咱俩的水平和实力,哪还能跟那几个小国家一起混?就让他们当王,咱们称帝吧。你是东方超级大国,就称东帝。我呢,就称西帝。一东一西,号令这个世界。当然,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联合起来,先把赵国猛扁一把。赵国一完,其他的几个国家除了老实之外,没有别的性格了。”

这个信看上去,很有诱惑力。

齐王的两眼也看直了,觉得秦国真的很有创意啊,连这个职务都能创造出来,难怪他们那么强大。

他想,那就称帝吧。

可这时,那个苏代来了。

他就一脸笑容地问苏代:“咱跟秦国一起称帝吧。否则,只有他们一国为帝,就一枝独大了。咱以后处处都矮他们一截。这一截的距离是要多长就有多长啊。这一截是谁也矮不起啊。”

苏代却狡猾得要命,说:“请大王先接受秦国的这个建议,但不要马上就实施。来个看看再说。如果秦国称帝了,人家什么意见都没有,那咱就跟着称;如果秦国一称帝,国际社会不买帐,咱就不称帝。人家看到咱是在跟秦国唱反调,肯定会都说咱们好。这可是个收买人心的大好时机啊。大王一定要好好把握。至于伐赵的建议,也请大王好好想一想。现在摆在咱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跟秦国一起打赵国,一条是咱们自己打宋国。赵国现在不但实力强悍,而且也没有做出什么坏事来让咱们声讨。而宋国不但弱,而且名声大坏——谁打他们都有理由。而且打完宋朝,楚、韩、卫、魏国都对咱们产生惧怕心理。所以,还是打宋好。

齐王一听,觉得他说得真正确。

于是,对魏冉说:“那我就称帝吧。”

可他只称了两天,就宣布这个帝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称的,才称一两天,就天天睡不好觉,还是不称为妙。

秦昭襄王一看,本想忽悠一下齐国,顺便也找到个称帝的理由,让心情爽歪歪一把,哪知,反而被齐国玩了一把。他也知道,自己再称帝下去,国际形象立马完蛋。称不称帝,你的实力也永远摆在那里——以前赵武灵王在别人都升一级称王时,他反而自降一级称君,可赵国也从来不低人家一等啊。于是,也宣布,既然齐国不称帝了,我也不称。

称帝闹剧就此告吹。

帝可以不称,但帝业是不可停止的。

秦昭襄王想,既然跟齐国相约,一起伐赵。现在齐不配合,但自己要是不动手,人家还以为自己怕了,于是,叫白起去攻打赵国。

白起立马带着部队过去,拿下了赵国的杜阳。

看来赵国也没有什么可怕。

打完赵国,又打魏国,连拔新垣和曲阳。

胜利是不能停止的。

司马错再次出击,直接进攻魏国的河内。

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再次割安邑对秦国说:“我们把安邑送给你们,你们满足了吧?”

秦国当然没有满足。但看在安邑这块地的份上,就暂时停止新一轮的军事攻势了。反正现在该打的地方太多。放过魏国,还有韩国啊。

这样,韩国就跟着倒霉,在夏山被秦兵猛扁一顿,连个抵抗的姿态还没有做出,就全面大败。

在秦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时,国际形势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中。

在这个变化中,齐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齐国的利益是秦国创造出来的。

意外,纯属意外

宋国最初受封时是个大诸侯,可除了称号很大外,其他地方都不大,在这么多年的国际事务中,基本没有什么发言权。如果能说几句话,也是跟着在那几个霸主的屁股后面帮腔而已。是一个连梦想都不敢有的国家。

但,终于有一天,有一件事,让宋国的宋康王突然有了梦想。

有一只麻雀在城边硬是生出一只鹞鹰来。这事如果放在现在,大概就是一个放在报纸最边远角落的一则小新闻。可在那时这个新闻就大了。

那个太史立马就此事,开展自己的业务,严肃认真地举行了一次算卦活动,得出的结论是: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大吉大利啊。一个小家伙生出一个巨大的东西来,这个寓意深刻地说明了,我们宋国虽小,但可以做出霸主的大事来啊。大王啊,别辜负麻雀的这个心意啊。”

宋康王一听,连麻雀都说寡人能当霸主了,寡人肯定能当。于是,胆子立刻壮大起来,带着部队向周边国家开展军事行动。

宋康王首先向滕国试水,居然一战灭滕。接着向薛地用兵,居然连齐国的部队也被他打败了一次,而且连取五城。这哥们兴奋了,转过头来又向楚国叫板,也“取地三百里”。

连胜三场,几个大国几乎都被打扁了。还有魏国没有动。于是,向西进军,又把魏国打了个大败。

宋康王连续几战,都大获全胜,觉得麻雀的寓意还真的靠谱。宋国的运气真的来临了。

其实,稍微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宋国这么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如果真的有旷世奇才帮忙抓住机会,折腾一把,还是可以的。可现在这哥们头脑严重进水,在人家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时候,让他连胜几场,他就真以为自己狠了,就在那里爽歪歪,笑得脸都变丑了。可他却彻底忘记了,自己这么四处打架,把周边的国家都打了个遍,邻居全成了敌人——连秦国都不敢这么树敌,他们在想打韩国时,得先忽悠一下楚国——现在宋国这么小一个地方,居然谁都敢打。

宋国计算了一下自己的综合国力,居然成为跟齐国一样强大的国家了。于是,宋康王觉得霸主真的离自己不远了。

这哥们儿的头脑极度发热。为了表示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竟然在大家面前高调表演了几个好戏,拿着箭向天空猛射,然后挥起长鞭,鞭向大地。后来,觉得光射天鞭地还不够狠,又举起刀来,把神坛砍掉,然后一把火烧光。如果这些事放在现在,人家最多觉得很好笑。可这些事放在当时,那是非同小可的。人活在世上,可以不怕任何动物,但一定要怕天怕地怕鬼怕神。谁敢跟天地鬼神为敌,谁就是与地球人为敌。谁得罪了天地鬼神,谁就会完蛋。

如果他在这个时期,好好整顿,然后趁势招揽人才,可能后果还不很严重。可他的进取心就到此为止,天天在家里大吃大喝,而且叫所有的人都大叫万岁。大堂上的人才叫完,堂下的人就得跟着叫,门外的人接着叫。谁要是不叫,谁就永远不能叫了。所以,全国人民得天天叫万岁。

当时,生产力还不很高,大家其实都很忙。可现在得放下活路来叫万岁,广大人民就生气了。

齐国本来给宋国打了一把,心里很愤怒,但看到宋康王突然猛得有点超常,所以也不敢乱来。这时,看到宋国内部很不稳定,周边更没有一个友好国家,便下定决心跟宋国大打一场。

宋国人民一看,齐国大军来了,不是四下逃散,就是充当带路党,配合齐国军队的入侵。最后,守城的部队也都放下武器,自动成为良民。

宋康王一看,这才知道麻雀的寓意也不靠谱,谁信谁完。他只得跑路,逃到了魏国。魏国也不跟他计较了。最后,他死在温地。

齐国拿下宋国全境,实力突然大涨。

齐国的这一招,显然大出秦国高层的意料之外。

秦昭襄王知道,如果现在不正视齐国的崛起,秦国的前途就一点儿也不光明了。

不能让任何一个国家在秦国的面前站起来。

如果想教训一下齐国,就得摆脱现在的这个国际形象。

说实在的,秦国这几年来,到处都打,尤其是三晋大地,到处都有秦国烧起的战火。韩赵魏三国对秦国很怕也很恨。

但秦国仍然要忽悠他们,通过忽悠来改变自己的国际形象——虽然不能把自己化装成一个慈善老人,但只要让这几个国家不干扰自己对齐国用兵就OK了。

韩魏两国基本不用理了。

关键是赵国和楚国。

这两个国家要是和齐国捆绑起来结成同盟,那是非常可怕的。

于是,秦昭王亲自出马,在中阳那里与赵惠王举行双边会谈。最后,达成互不侵犯协议。然后又跟楚王在宛城会见。会见同样在友好祥和的气氛中举行,最后达成了结亲的协议。

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圆满结束后,秦国的目的达到了。

于是,秦国下令,派出另一个牛人出马,向齐国进攻。

这个牛人就是蒙武。

这哥们儿的祖籍是齐人,后来移民到楚国。他的老爸是秦国的上卿。他是典型的官二代。但当时的官二代都是很有水平的——如果没有水平,你立马就会从官二代变成草根一代。

他领了任务之后,立刻向齐国进攻,一口气拿下九座城池。

当然,如果你以为拿下九座城池,对齐国的威胁就很大,就达到狠狠地教训齐国的目的,那就太天真了。

齐国的致命伤不在此战,而是在下一场战争当中。

那么,下一战战争又是谁出面开打的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2707.html

上一篇:再次疲软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