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启蒙

清宫鸟谱——白鹇

历史大观园 历史启蒙 2020-07-17 17:19:55 0


清宫鸟谱——白鹇

中文名 白鹇

拉丁名 Lophura nycthemera

主要食物

各种昆虫、苔藓,以及植物的嫩叶、浆果和种子。

栖息环境

开阔林地、次生常绿林、竹林及灌丛。

分布范围

中国南部、中南半岛国家等。

“君子为猿鹤,小人为沙虫。年年精卫志,填海泛西风。”清代举人萧燧在这首诗中赞美的是一种义鸟,名曰白鹇。白鹇体态娴雅,有闲客之称。

雄白鹇有着朗月清风般的外表,脸颊赤红,仿佛京剧中的红脸关公,头顶蓝黑色丝冠,背部、翅膀和尾巴都覆盖着洁白的羽毛,好似披着长长的白色斗篷。微风拂过,长长的尾羽随风轻摆,显得十分飘逸。相比之下,雌鸟非但没有飘逸的长尾羽,棕褐色的羽毛也很不起眼,看起来就像一只土鸡。

白鹇喜欢在黄昏和清晨活动。黄昏时,野生白鹇会在林间活动,然后栖息在树枝上,一只挨着一只。第二天清晨,它们又会飞到地面上活动。不过,白鹇生性胆小,一旦受到惊吓,它们会把雪白的尾巴向上扬起,高高竖起头顶上的蓝黑丝冠。

历史上有一只白鹇因为有情有义,而被称为义鸟。南宋末年,七岁的宋少帝赵昺因被元军追赶退到广东的崖山,追随左右的大臣有陆秀夫和张世杰等。传说他到达崖山后,有人献给他一只白鹇。

这只白鹇似乎对宋少帝毫无戒备之心,在他面前举止优雅,落落大方,从不畏手畏脚。宋少帝视它为珍宝,对它珍爱有加。平日,宋少帝将它养在鸟笼里,为它准备好食物,精心喂养。每天,宋少帝都会亲手打开鸟笼,将白鹇放出来。白鹇走出鸟笼,左顾右盼。若有人接近它,它就会马上竖起蓝黑丝冠,然后躲到宋少帝的身后,像个害羞的小孩子。

久而久之,宋少帝和白鹇的感情越来越深,彼此难舍难分。

可是,好景不长。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丞相陆秀夫担心皇帝被俘受辱,背起年仅八岁的宋少帝赵昺,带着传国玉玺,纵身一跳,葬身大海,宋朝至此灭亡。

也许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宋少帝的白鹇呢,它去了哪里?当年,那只白鹇看到朝夕相处的少帝投海后,哀鸣不已,努力挣脱鸟笼,也坠海而亡,随宋少帝而去。后人认为白鹇有情有义,于是修建了一座白鹇亭来纪念它。

文献原文

《本草纲目》卷四十八《禽之二》:鹇似山鸡而色白,有黑文如涟漪,尾长三四尺,体备冠距,红颊、赤嘴、丹爪,其性耿介。

《清代广东笔记五种·南越笔记》卷八《白鹇》:白鹇即白雉,周成王时,越裳贡白雉;建武中,南越徼外蛮献白雉;唐肃宗时,日南徼外蛮献白雉,皆白鹇也。素质黑章,喙丹,雄者有朱冠,背纯白,腹有黑毛,尾长二三尺,时衔之以自矜,神貌清闲,不与众鸟杂,故曰鹇。耿介不欲近人,故曰雉。

《清宫鸟谱》

《图经》云:鹇似山鸡而色白,有黑文如涟漪。尾长三四尺,体备冠距。嘴、爪青黑色,亦有丹者。行止闲暇,不杂于凡鸟,故得鹇称。按《尔雅》云:鶾,白雉。南人呼闲字如寒。鶾者羽毛之美,当作白鶾。鹇即鶾音之转也。《粵志》曰:白鹇者,南越羽族之珍。素质黑章,有朱冠者,背毛皆以黑为边襕,如水波形。其雌者间有朱毛。亦有黑鹇,皆雉类也。李昉谓之闲客。

清宫鸟谱——白鹇

《白鹇》

古名:白鹇、白鶾、闲客、白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m/2620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