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三国英雄记——马茂谋反事件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0-06-24 20:15:18 0


但是,鲁王党显然高兴得有点儿早,因为孙权已厌烦了二宫争斗,面对斗争后的惨景,孙权对鲁王及其一党也失去了好感和信任,孙权决定另立他人。

孙霸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一个是孙奋,一个是孙休,一个是孙亮。孙亮年龄最小,年势已高的孙权对他格外疼爱,他的母亲潘夫人近年来也最受孙权宠爱,孙权有立孙亮为太子的打算。

最早看出端倪的还是孙鲁班,她察觉到孙权对鲁王已不感兴趣,转而全力支持孙亮,她不断在孙权面前称颂孙亮,并把丈夫全琮侄子全尚的女儿嫁给孙亮,鲁王被抛弃。

孙吴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下诏正式罢黜孙和,贬为平民,放逐到故鄣,即今浙江省长兴县。同时,立皇子孙亮为太子,孙亮这时才七岁。

孙权还下诏将鲁王孙霸赐死,全寄、吴安、孙奇等孙霸身边亲近的人全部诛杀。但仍有人对孙权另立太子的做法表示反对,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援引战国时晋文公杀太子申生另立奚齐从而导致晋国混乱的事进行劝谏,陈正、陈象还提出为朱据、屈晃平反。

孙权大怒,朝廷上下已被弄得千疮百孔,眼下亟须安定,还要折腾,没完没了。孙权下令诛杀陈正、陈象三族。

这场实际上由孙权背后挑起的南鲁之争以双方最终的惨败而结束。此事牵涉的范围之广、官员之多,在汉末三国时期历次政治斗争中都首屈一指,对孙吴政权的打击也相当巨大,在整个赤乌年间,孙吴上下一直忙着这些事,十几年里没有对曹魏有过像样的军事行动。

此事也极大地损伤了孙权的威望,陆逊、朱据等重臣受株连致死,伤害了一大批吴郡世族的感情,为孙吴政权的短命埋下了伏笔。

从孙登到孙和再到孙亮,孙权三易太子,最后选定的是只有七岁的孙亮。此时孙权已经60多岁,来日无多,经过一场政治洗礼,朝廷上下一片黯淡,大家互相设防,不敢轻信任何人。一旦孙权不在,年幼的孙亮如何接好这个班,更让孙权头疼。

孙吴赤乌八年(245年),也就是陆逊死的那一年,孙吴还发生了征西将军马茂谋反事件,直接威胁到孙权本人的安全。

马茂是曹魏人,在曹魏的淮南郡钟离县当一名小吏。当时曹魏的扬州刺史是王凌,马茂不知为何得罪了王凌,从曹魏逃到了孙吴。他很有能力,在孙吴当上了太守,被封了侯,手下有1000多人马,最后居然位至征西将军。

但马茂心怀二心,一心想等待机会谋反。这让人不可思议,马茂是从曹魏那边逃过来的,在这里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得到了荣华富贵,还有什么不满的呢?要说在孙吴这些年里他重新改变了政治信仰,估计也没有人相信。

马茂在孙吴站稳脚跟后便着手制订谋反计划。他确实太有本事了,不仅掌握了一定的兵权,还发展了几个同志,包括符节令史朱贞、无难督虞钦、牙门将朱志等人,他们官职并不显赫,但个个都是要害人物。

符节令史负责保管孙权的印信、符节等物,关键时刻拿出来就能顶大用;孙吴禁军设无难营,是近身护卫孙权安全的部队之一,负责人就是无难督;牙门将负责守卫中军大营,如果孙权出了宫,出来进去都绕不开他。看来马茂发展他们为下线是经过周密考虑的,这几个人互相配合,关键时刻出手真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孙权虽然已60多岁,但为了显示自己还不老,还保留着射猎的习惯。根据安排,孙权将出宫与公卿们举办一次射猎活动,马茂等人认为机会来了。

他们计划等孙权出了皇宫来到行营而公卿诸将还没有进行营之时,由朱贞偷偷把孙权的符节拿到,向公卿诸将宣布有诏书到,之后把他们都捆起来,由马茂率兵闯进孙权的行宫袭杀孙权,得手后再攻占皇宫和石头坞,并派人联络曹魏。

如果马茂真是曹魏派来的卧底,这就是一次曹魏制定的针对孙权的斩首行动。这个计划看似不可能,但如果孙吴有关部门疏忽大意,这个计划完全可能成功。届时,孙权非死即俘,长江北岸的曹魏军如果来得快些,建业将失守,群龙无首的孙吴瞬间便会瓦解,曹魏几代人辛苦奋斗、拼死厮杀也未能实现的理想,被钟离县的一名小吏办到了。

可惜,历史没给马茂成名的机会,他们的计划在付诸实施前走漏了消息,有关部门迅速抓捕,主干分子全部落网,孙权下令将他们全部灭族(事觉,皆族之)

孙吴赤乌十年(247年),有关部门报告,说建业宫建成已久,需要大修一下,孙权同意,命人把武昌宫的一部分宫殿拆除,把木料砖瓦运过来,作为修缮建业宫之用(徙武昌宫材瓦,更缮治之)

有关部门上报,说武昌宫修建于28年前,木料砖瓦已不堪用,应该下令出产木材的郡县重新砍伐木料。

孙权不同意,对大家说:“当年大禹认为简陋的宫殿才是好的(大禹以卑宫为美),现在战事未平,各地赋役已经很重了,如果再砍伐木材就会耽误农时,把武昌宫的木料运来可以用。”

这一年孙权暂时搬到南宫居住,对吴宫的主要宫室太初宫进行改建,一部分材料想必就是武昌运来的,各州郡长官以及诸将都参加过义务劳动(改作太初宫,诸将及州郡皆义作)。太初宫改建后十分辉煌壮丽,有神龙、临海、赤乌等殿宇,东西胶葛,南北峥嵘,宫阙相连。

孙权拆旧宫修新殿的举动常被后人提及,被认为是爱惜民力、不铺张浪费的典范。但客观地说,用了28年的旧料还能不能再用的确是个问题,即使可用,一两千里的长途运输,没有火车,没有汽车,运费恐怕比砖瓦木料本身的价值大得多,是节约还是浪费真不好说。

孙权虽老,但还会算账,明显不划算的事他也不会坚持,他执意这么做,显然不是作秀,而有深层次考虑。

武昌宫曾经是孙权的正宫,所在地势险要,周边环境也很好,孙权一度对那里十分满意,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孙权主动退回建业,固守江东的核心地带,如果今后战略上没有大的调整,武昌宫作为皇宫的价值已经不存在了。

孙权离开武昌后,故太子孙和曾在那里留守多年,现在孙和和陆逊都不在了,在孙权眼里武昌只是一处战略要地,而不是孙吴的首都。留一座现成的皇宫在那里,不仅浪费,更是一件危险的事。一旦自己不在人世,有人造反,无论是另立新君还是在孙吴的地盘上割据称雄,武昌宫都是给人家留下来的一份大礼,孙权考虑还是把它拆了吧,修建建业宫刚好是个借口。近人卢弼就此评论说,武昌宫的拆除,主要显示出孙权已经年迈,没有更大的志向了(权老而无远志)

其后几年间,全琮、步骘、朱然等一批老臣纷纷辞世,孙权不仅感到了悲伤,更感到了孤独。尤其到朱然去世时,孙权环顾随他打江山的旧人中已经再没有几个了,所以特别难过。

朱然还是孙权少年时代的同学,君臣二人一生中保持了深厚的情谊(结恩爱),步骘、全琮去世后,朱然作为左大司马,是孙吴军职最高的人。

朱然生病两年不能起床,后来病情逐渐加重,孙权为此吃不好、睡不好(昼为减膳,夜为不寐),宫中往朱府送医送药的人络绎不绝。朱然为了不让孙权担心,定期派人到宫中报告病情,每次孙权都亲自接见,亲自询问,连朱然派来的人都给予酒宴款待,走时还赐给布帛等物(权辄召见,口自问讯,入赐酒食,出送布帛)

孙吴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去世,享年68岁。孙权素服举哀,哭得很厉害(为之感恸)

这一年,按虚岁算,孙权也正好68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201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