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李世民传奇——对内皇帝对外天可汗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7-20 23:30:00 0 李世民


(5)

贞观三年到贞观四年这场推翻突厥帝国之战,李唐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那连年的雪灾加上突厥内部的分裂,让由李靖率领的唐军创下了旷下奇功,一举消灭了东亚最大的帝国——东突厥。

当消灭东突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唐太宗激动不已,感慨道:“朕听说,君主忧愁臣觉得耻辱,君主受辱臣甘愿赴死。从前大唐草创之时,太上皇因为百姓的缘故,向突厥称臣,朕为此常常痛心疾首,立志要歼灭突厥,为此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现在只暂时调动一部分军队,我们就无往不胜,使单于归顺,终于洗雪当年称臣的耻辱。”

李靖率领的这一战,比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率领的那场与窦建德在虎牢的一役还神奇。这一仗,既解除了大唐西北边的最大祸患,又为李唐雪了耻,唐太宗怎么可能不激动?不要说唐太宗了,就是太上皇李渊也是欣喜万分。为了庆祝这场胜利,他将太宗和十几名重臣及诸王、王妃和公主一起邀请到凌烟阁,专门设宴,以庆祝这场胜利。

“想不到!想不到啊!”太上皇李渊在宴席上喜极而泣,“想不到还能看到这一天。”

曾经,太原起兵的他为了稳住突厥,带着不甘和无奈向突厥称臣,即便这样,突厥还是时不时地入侵李唐,掠夺财物,让李唐受尽屈辱。如今,李唐终于不用再向突厥称臣了。

“皇儿!为父……为父谢谢你!”李渊流着泪,笑着对儿子——唐太宗说。

这个儿子虽然曾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逼自己退位,夺得了皇位,但却在消灭突厥上立了功,为李唐江山立下了功,还雪了他向突厥称臣的耻,他理应向这个儿子表示感谢。

这可能是自“玄武门事变”后,李渊第一次在面对李世民时,觉得欣慰,真心高兴。

唐太宗听了李渊的话后,先是一怔,接着眼圈一红,鼻子一酸,眼角一湿……他心里五味杂陈,他希望父亲能因这件事,对自己杀哥弑弟屠侄逼父的怨恨少一些。

“父皇……”唐太宗哽咽道,“父皇……父皇万万不可这么说。东突厥灭亡是父皇的心愿……如今……如今父皇的心愿了了!”

“这是我们大唐的心愿!是我们大唐百姓的心愿啊!”李渊越说越激动,大声说,“在今天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朕给你们奏奏乐,高兴高兴吧!”

众臣,甚至唐太宗,哪里见过李渊如此激动、高兴过?全都热烈响应,场面十分热闹。

“好!好!今儿是我们大唐臣子的大喜之日,也是我们大唐百姓的大喜日子!今天父皇高兴,要为大家奏乐助兴,那朕也就随父皇,给父皇伴舞助兴吧!”唐太宗也放下了自己的天子架子,准备与臣同乐。

当然,更重要的是想弥合和父亲的关系。

于是,宫女太监们忙了起来,太上皇要奏乐,而且还是弹琵琶,他们必须让乐师拿来最好的琵琶;皇上要随乐起舞,他们一定要将舞台搭建好,服装准备好。

就这样,大唐最难得的场景出现了:太上皇在中间弹琵琶,白衣飘飘的皇上围着太上皇在舞蹈,众臣呢?则围在太上皇和皇上周围,举杯摇摆……

这种难得一见的热闹场面,整整延续到深夜。

不怪太上皇和皇上这么“失态”,是他们太高兴了。自隋朝以来,东突厥就成了西北强国,不管是隋朝还是唐朝,没有哪个帝王不想啃下这块大骨头,挖掉这个大“毒瘤”,结果呢?总是未能如愿。不仅不能如愿,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可现在,他们李唐轻而易举地就啃掉了这块大骨头,挖掉了这个大毒瘤。他们怎么可能不兴奋到失态?这说明什么,说明李唐除了拥有最圣明的皇帝,最善战的将领,最英勇的士兵外,还拥有最好的国运。

这不正像长孙皇后所说的“上应天命,下顺民意”,因而才歼灭了突厥吗?

不难想象,对于此役立下绝世大功的李靖,唐太宗更是不可能亏待了,李靖回到长安后,他即刻便被晋封为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等……

然而,兴奋过后,他们接下来还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十多万投降的突厥百姓又该怎么安置?

“不如让他们去河南、山东吧!以后让他们改以种田为生。”有人提议说。

可这个提议很快就被推翻了。推翻的理由是,突厥一直以来都是弱则请服,强则叛乱,这十多万突厥人经过繁衍生息,数目日渐庞大,和中原人住在一起久了,必成隐患。这不是危言耸听。晋朝时,由于允许突厥人进入中原定居,20年后,洛阳到处都是突厥人的毡帐,此后不久就爆发了突厥人大暴乱。

最后,唐太宗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专门开辟一块地方安置突厥人,还说这些地方必须要有突厥人熟悉的生存环境。

“孔子曾说过,有教无类,应给予归附的突厥人生以,教授以礼仪。可以把那些酋长选拔进长安,让其担任皇宫宿卫,畏威怀德。”

于是,贞观四年,也就是公元630年。唐太宗对于被灭的东突厥,并没有采用历史上常见的分离肢解措施,而是采用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策略,为了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他还下诏,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用以妥善安置归附突厥的百姓。同时,他还在突厥原居地设置了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以便对居住在那里的突厥民众实施管理。而这些都督府的都督,也均由突厥本族首领担任,并能世袭。

这是一种新的羁縻府州制度,其开明友善的政策,稳定了降唐的突厥首领及民众的心。当然,突厥骁勇善战的本事,也将在守卫北部边疆上得到发挥。

有了对归唐突厥民众的良好安置,原本依附于东突厥的契丹、高昌也陆续向大唐请降。并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于是,唐太宗对内称皇帝,对外称天可汗;以皇帝的名义掌管着中原大地,以天可汗之名,掌管漠北和西北各族。

李唐,一举取代突厥,一跃成为东亚最大帝国。而唐太宗李世民呢,则成了统领东亚的帝王……

 

<meta charset="UTF-8"> <link href="../styles/0002.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第二十五章 厉行节俭,君行仁政

 

唐朝初期,受到隋炀帝造就的天下大乱的影响,民生凋敝,人口稀少。曾经,北周被隋杨灭掉后,北周留给了隋杨690万户人,而当李唐灭掉隋杨时,唐初武德年间的人口却只有200余万户。

由此,李唐初建便面临人口稀少,百业待兴的境况。

不过,经历了唐高祖的稳步上升,又经过了唐太宗在贞观初年的欣欣向荣后,贞观四年,大唐不仅在粮食储备、军事器械方面超过了隋朝,就是在人口上也超过了隋朝。

这是国力昌盛的表现。不过,就在朝臣们为此而得意时,唐太宗却表现得很清醒,他说,国力的强盛应该体现在民生上,而不是国家的储备上。

唐太宗的这种清醒,源于他时刻不忘提醒自己,要以隋朝灭亡为教训,他觉得,隋朝的灭亡,很大原因是贫富分化严重,分配不公,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矛盾。隋末年代,当国家粮仓堆满粮食时,百姓却还处在饥饿中,揭竿起义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因此,唐太宗才说:富要藏于民,而非藏于官。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因此,他非常重视百姓生活。

贞观二年,戴胄曾上表唐太宗,建议官员百姓纳粮建义仓,以备饥荒年代开仓放粮。戴胄说,政权稳定的前提就是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非常认同戴胄的观点,不仅采纳了他的意见,还让他和魏征一起做了谏议大夫。以便时刻提醒他和朝廷众臣,凡事都要以百姓为重,以民生为重,以民为本。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唐太宗对君民关系的理解。为此,他提出了“戒奢从简”。

“戒奢从简”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特别对于一个东亚帝国的统治者来说,更不容易。但唐太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做到了(晚年例外),这从他迎接从突厥回唐的萧皇后可见一斑:

贞观四年,当兵部尚书李靖消灭突厥,带着前隋朝皇后——萧皇后回到宫里时,唐太宗为了迎接萧皇后,特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宴。

唐太宗为何如此重视这位前朝皇后呢?很简单,这位萧皇后太美了,经历也太传奇了。

萧氏——萧皇后天生就是个尤物,刚出生时,当时的占卜奇人袁天纲就曾推算过她的生辰八字,称其“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最后她的一生,还真验证了这句话。

萧氏的父亲是西梁孝明帝萧岿,母亲是张皇后,由于她出生在“不吉的二月”(江南风俗,女孩子出生在二月不吉利),为了破这不吉利,父母将她交给了父亲萧岿的堂弟萧岌收养,然而不久萧岌就生病去世了,萧氏转而交由舅父张轲收养……

如此波折的童年,却并没有影响她成为隋朝皇后。隋文帝时期,隋文帝为了与西梁国结亲,提出为晋王杨广挑选西梁国公主为王妃。萧岿为此还占卜了身边的所有女儿,结果都不理想,最后终于想到了送到别家收养的萧氏,经占卜后发现大吉,于是,萧氏的命运再次发生了改变,成了晋王杨广的妃子,晋王妃。

萧氏温婉的性情颇得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的喜欢,野心勃勃的杨广为了讨好父母,与萧氏也是琴瑟和鸣。杨广登基后,萧氏便被封为了皇后。

然而,这位做了皇后的萧氏,经历却一如既往地跌宕起伏。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杨广被手下宇文化及在江都杀害,对萧氏的美貌早已垂涎三尺的宇文化及便将她占为己有,萧氏就这样从隋炀帝的妃子变成了宇文化及的妃子。不久,宇文化及又被窦建德打败,萧氏便如同一个物件,再次被转让,成了窦建德的宠妾。

这还没有结束,由于她小姑(杨广之妹,当时为突厥处罗可汗妻子)义城公主的原因,窦建德为了和突厥“友好”相处,在义城公主提出带走萧氏后,窦建德虽然不舍,却也同意了,于是,萧氏又去了突厥,成了两代可汗的妃子,直至被李靖抓获。

义城公主已被唐军杀掉,而这位萧皇后却被李靖恭恭敬敬地带回长安,原因很简单,唐太宗对这位传奇女子充满了兴趣。虽然此时,萧皇后已经49岁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唐太宗要让这位曾经的皇后,传奇的女子感受一下他创建的帝国宫殿。为此,他不惜一反“简朴”,隆重欢迎。

那天,宫里不同往日地挂满了宫灯,山珍海味堆满桌,唐太宗面对如此“奢华”,在歌舞姬的轻歌曼舞中,轻声问旁边的萧氏。

“卿以为眼前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

萧氏微微一笑,她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隋宫的奢华场面:宫廊下,一百二十颗数寸大的夜明珠将宫殿映得亮如白昼;殿前那数十座由檀香制造的火焰,使整个宫殿香气扑鼻,恍如仙境……当然,整晚消耗掉的檀香木也不少于二百车。

萧氏想到这里,微微闭了闭眼,淡淡一笑说:“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主,又何必和亡国之君相比?”

唐太宗先是尴尬一笑,随即若有所思,最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萧氏的回答很巧妙,既回答了唐太宗,你如今的宫殿,根本无法和隋朝宫殿的奢华相比,同时还赞美了唐太宗的简朴……

唐太宗在对这位传奇女人的语言得体而折服的同时,也对她产生了好感。他看着这位年近50岁的女子,看着她婀娜的身姿,顾盼流离的眼神……动了心。

最后,唐太宗不顾萧氏比他大17岁,更不顾众臣反对,将她留在后宫,封其为昭容。

唐太宗之所以这么做,除了确实欣赏萧氏,对她有好感外,还想给她一个安逸的生活。不然,他不会在贞观二十一年,当这位隋朝皇后,唐朝昭容去世后,他将其葬在了杨广之陵,并上谥愍皇后。当然,这都是后话。

从唐太宗“奢华”、隆重地迎接萧氏,却比不上隋炀帝时期奢华的十分之一来看,可见唐太宗纠正前朝弊端,使官员厉行节约、百姓休养生息的决心了。

唐太宗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进而恢复经济。这不得不说是他通过隋朝瓦解得来的经验教训……

当然,唐太宗所有的“以民为本”政策,说到底都是为了稳定政权。

从古到今,对任何一个统治者来说,不管采用什么政治路线,采用何种治国措施,终极目标都是为了稳定政权。在如何稳定政权上,唐太宗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获得民心,而如何获得民心?那就是实施“仁政”。

贞观年间,唐太宗实施“仁政”,也确实让他获得了民心,更为打造大唐盛世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2694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