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中国历代帝皇 ——神宗朱翊钧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26 14:42:16 0


明神宗档案:

生卒年:1563~1620年

父母:父,穆宗朱载垕;母,李贵妃

后妃:王皇后、郑贵妃等

年号:万历

在位时间:1572~1620年

谥号:显皇帝

庙号:神宗

陵寝:定陵

中国历代帝皇 ——神宗朱翊钧

性格:昏庸懒惰,贪婪残忍

神宗朱翊钧像

点评:

世界上再找不出这种政治形态,宫门紧闭,人们无法进去,奏章投进去如同投进死人的坟墓,得不到任何轻微的回音。人民的哭号,官员的焦急,如火如荼的民变兵变,遍地的诟詈声和反抗暴政的革命,朱诩钧都无动于衷。明政府现在已成了一个断头的僵尸。

——柏杨

明神宗名叫朱翊钧,是穆宗的第三子,明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他执政49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既贪婪又荒唐,最终使明王朝走上了穷途末路。

小儿为帝贤臣柄政

朱翊钧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母亲李氏本是商人之女,后入宫做了宫女。穆宗有3个儿子,长子和次子都早夭,三子朱翊钧就成了独子,所以很得宠爱,李氏也被册立为贵妃。朱翊钧自幼聪明伶俐,5岁就开始读书,比大明的历代皇子都要早。穆宗对他的期望也很高,特地请了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做他的老师。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朱翊钧就被册立为皇太子。朱翊钧入阁读书后,母亲李贵妃对他管教特别严厉,而师保张居正和众多讲官也对小太子悉心教导,所以朱翊钧的学业进步很快,穆宗对此也十分满意。不料,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穆宗就病逝了,年仅10岁的朱翊钧就即位称帝,即明神宗,次年改元万历。

神宗即位之时,年纪太小,所以政事都由张居正代理。张居正,生于嘉靖四年(1525年),湖北荆州人。他自小就是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23岁中进士,后来又师从内阁首辅徐阶,学到了不少治国学问。穆宗上台之后,张居正就被遴选入了内阁,并一直深得穆宗的器重。穆宗时期,内阁徐阶和高拱争权风波不断,先是高拱被迫辞职,徐阶获胜。后来高拱卷土重来,又迫使徐阶告老还乡。穆宗病逝时,高拱口无遮拦地说了一句:“一个10岁的孩子,怎么治理天下呀!”这样就得罪了刚刚上台的神宗及其生母李太后。而太监冯保与高拱素来不合,就趁机煽风点火。最后,太后以“专政擅权”之罪将高拱赶回了老家。这样张居正就做了内阁首辅,从此独掌明朝政权十余年。

张居正被后人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最伟大的改革家”,这绝不是浪得虚名。万历元年(1573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是万历朝最靖昌的时期,太仓的存粮可以支用10年,国库的钱财多时达400多万。这些都不能算小皇帝神宗的政绩,而是首辅张居正的功劳。

张居正掌权初期,明王朝的积弊已深,所以他决定大力改革,以图重振明王朝的声威。他首先从吏治整顿开始,万历元年(1573年),他提出了“考成法”,以内阁控制六科,再由六科控制六部,最后由六部统领基层衙门,并通过层层考试,以明确各级官吏的职责。为了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张居正还专门建立了随事考成的制度。经过这样一番整饬,不仅吏治和办事效率有了明显的改观,而且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其他改革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居正进行吏治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富国强兵”,此时明王朝的财政危机十分严重,已经到无法支撑的地步了。张居正是一位出色的理财家,他通过考核官吏来裁汰冗员,节省朝廷的俸禄开支。同时他还要求皇帝带头,所有的王公大臣都不得奢侈浪费。张居正在理财上真正做到了锱铢必较,不仅皇室的奢侈性花费一律免除了,而且连宫中的上元节灯火、花灯都废止了,甚至连小皇帝的功课都安排到白天,以节省灯烛费。军费也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张居正就一面努力与鞑靼人修好,友好往来,贸易互市,以保持边境安定;一面通过各种途径削减军费支出。到万历二年(1574年),北方边防就节省了上百万。

张居正不仅“节流”,更重视“开源”。他深谙治国之道,认为安民养民就是开源富国。明朝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田赋,随着土地兼并和负担不均的加剧,田赋收入很难增加。张居正就提出了惩办贪污,清理欠赋和清查田亩三项措施,其中清查田亩的声势最大,也最有成效。从万历五年(1577年)至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下令清查丈量了全国各类土地,查实土地为700多万顷,比弘治时多出300多万顷。张居正在此基础上,推行新法“一条鞭法”。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一)统一役法,并把徭役部分地摊入田亩,不再区别银差和力役,一律征银;(二)田赋和繁杂的徭役、杂税合并,统一为征银;(三)以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数额;(四)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这一改革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又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突破。经过张居正的改革,明朝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张居正除了肃清吏治,发展经济,还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整饬军备,加强边防。他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等名将分别镇守蓟州、辽东和宣府等地,同时又对蒙古采取安抚睦邻政策。这两手策略使得明朝的边防异常稳固,神宗也曾褒扬张居正说:“先生公忠为国,所用之人没有不当的。”张居正对万历前期的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他本人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正如他早年所写的一句偈语:“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神宗有张居正,实在是大明百姓之福。

昏君亲政清算旧怨

张居正不仅是位贤臣,还是神宗的老师,他对这位帝王学生可谓倾尽了心血。张居正从隆庆六年(1572年)八月,就为神宗开了“日讲”;次年二月,又举行了“经筵”,这是明朝历代皇帝接受教育的方法。“日讲”是讲官和内阁学士的日常讲学,每天都有;“经筵”每月逢二日举行,功臣、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御史和翰林学士等都要到齐,由翰林院及国子监官员进为神宗讲授经史,典礼非常隆重。张居正为了对小皇帝教导得更有效,还不辞劳苦亲手编订了讲述为君之道的各式教材共计40多本。他一有机会,就亲自为神宗授课。神宗的生母李太后一向严格教子,对张居正的做法十分赞赏,她每次教导儿子时,都把张居正搬出来,说:“告诉张先生吧,怎样?”或是“张先生知道了可如何是好?”这样神宗自小就对张居正十分敬畏,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张居正又隐隐滋生出了不满情绪,总想摆脱张居正的束缚。这些不满积聚多了,就使得神宗对张居正心怀怨恨,从而导致他后来残酷报复这位恩师。

中国历代帝皇 ——神宗朱翊钧

张居正为皇帝编著的《帝鉴图说》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为了大明王朝呕心沥血的一代名臣张居正去世了,神宗得知后十分悲痛,特意下诏罢朝数日以示哀悼,并隆重办理了张居正的身后事。可是没过多久,神宗对这位已逝恩师的态度,就突然转变了。

事情起于神宗刚即位时的内阁首辅高拱。高拱因说错话得罪神宗,被太监冯宝告发,离职后就回乡了。高拱走后,神宗的生母李贵妃就被尊为皇太后,张居正就当上内阁首辅,而冯宝则掌握了著名的特务机构——东厂。高拱回乡后一直忿忿不平,他临死前写了一本《病榻遗言》,辗转呈现给神宗,书中揭露冯宝和张居正早年勾结,将自己排挤出朝廷之事。神宗数年来对张居正的不满情绪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加上冯宝得势后曾将神宗最宠信的宦官张诚赶出宫,神宗对他也很痛恨。此时张居正已死,神宗就决定惩罚冯宝。他将冯宝赶出宫,又查抄了冯宝的私宅。冯宝数年来贪赃枉法,积累下不少财富。神宗从他那里抄得了100多万金银,还有无数的珠宝。

神宗的母亲李太后虽出身商家,却很正直,不过神宗没学到商人的诚信正直,却继承了奸商的贪婪好货。抄查冯宝之事激起了神宗极大的贪欲,他就把矛头对准了死去的张居正,想再捞一笔。不料只查出1万两黄金和10多万白银,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巨富。重新得宠的太监张诚怕不好向神宗交代,就把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抓来严刑拷打,命他交出其他“赃银”。张敬修受刑不过,只好胡诌还有30多万银子分别藏在别人家里。结果被诬藏银的几家也遭查抄,被害得家破人亡,而张敬修也投缳自尽了。张家人在抄家期间,被赶到一所空房子关起来,无人理会,以致饿死了10多人。张家的惨剧令朝野震惊,许多大臣纷纷上书求情,神宗才下诏留下一所空宅,10多顷薄田,以赡养张居正的老母亲。

张居正死后,神宗就亲政了,不过他始终觉得自己还受着张居正的影响。直到他抄了冯宝和张居正的家,才感到多年的怨气终于得到了发泄,感觉自己彻底摆脱了张居正的政治威势。此时20岁的神宗已经变得十分叛逆,张居正多年的精心教诲也一点用都没有了。而且凡是张居正革除的弊政,神宗都迅速恢复了。此后神宗日渐奢靡,酒色财气俱全,连抽大烟,玩花鸟都学会了。他的脾气十分暴躁,日日纵酒,每次喝得大醉之后就胡乱打人,宫女、太监们都时刻提心吊胆的。

神宗这样玩乐一段时日后,朝政就日渐荒废了。经筵、讲义等都停止了,后来更是连上朝也不想去。从万历十八年(1590年)起,神宗就公然不再上朝,他不仅让内监传达大臣的奏折、他的批示和谕旨等,而且让人代劳郊祀等重要礼仪。直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宫中发生了“梃击案”,神宗才迫不得已召见了群臣。满朝文武大臣,时隔25年才重睹天颜。而此后,直到神宗去世,也没有再上过朝了。

贪财好货荒淫无度

神宗借着帝王的权势,把贪婪的本性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敛财,他荒诞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开始,明朝的官员短缺现象就日益严重,年老的退休,年轻的因事或因病辞官,可神宗就是不补充人手,他甚至还诏令辞官的人只要按规定写份报告就可自行离去,都不用等批复。到了万历四十年(1612年),内阁和六卿仅各有一人,都察院已经连续8年没有正官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府没有知府,而新考进的几千文武进士及教职人员,也无人管理。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二月,还发生了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一天,官员们入朝,却见100多人围在长安门外嚎哭。上前询问之后才得知,原来衙门里没有主事的官,没人审判犯人,犯人们久关大牢,都快死光了!神宗竟然用这样的手段来侵吞官俸,中饱私囊,实在是世间少有。

神宗为了敛财,还会想方设法地向朝廷各部伸手要钱。他生了皇子、公主,为皇子、公主们办成人礼、婚嫁,或是自己做寿等等,他都能厚颜要钱,少了还不愿意。为了搜刮老百姓的钱财,他还派出大批太监充任“矿监”和“税使”专门为自己敛财。太监们回宫之后都要遭到神宗的拷问,如果搜刮的财物少了,神宗就会严厉地杖责他们。于是,太监们在各地如蝗虫一般,勒索得百姓样样都得纳税,结果造成了民力枯竭,十室九空的惨状。

神宗在聚财上有着空前的热情,他个人的生活也非常奢华。除了日日笙歌,他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就开始为自己修造皇陵,这就是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定陵的规模非常庞大,每天劳作的工匠、民夫达3万多人,所用材料也力求最好,即使千里迢迢运送也在所不惜。这座巨大的皇陵用时6年,花费白银800多万两才完工。而这笔巨额费用相当于当时大约两年的全国田赋收入的总和,能折合为1000万贫民一年的口粮。

宫廷仇杀内忧外患

神宗如此胡为,国政很快就变得腐败不堪了。各地百姓饱受贪官污吏的欺凌,又遇上连年不断的水旱蝗灾,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揭竿而起。于是各地起义不断,神宗的内政堪忧,而此时前廷后宫也都乱成一团。

神宗有8个儿子,长子朱常洛是恭妃王氏所生。王氏是神宗生母李太后宫中的宫女,一次神宗去给母亲请安,就临幸了王氏。神宗回去后就将此事忘得干干净净,不过皇宫的起居注中清楚记录了这件事。后来王氏生下一个儿子,就是朱常洛,太后疼惜这个长孙,就命神宗给王氏一个名号。神宗本来还不想认这个儿子的,可有起居注为证,只好封王氏为才人,后来又封她为恭妃。神宗的皇后无子,按照无嫡立长的传统,应该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可神宗根本不喜欢这个儿子,他想立宠妃郑贵妃的儿子、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不料却招来了谨守礼法的太后和大臣们的集体反对。神宗很生气,就一直僵持着不立太子,于是朝廷的立储之争持续不断,还引发了大臣们的党派之争,弄得中央政权混乱不堪。其中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人”和以沈一贯为首的“浙党”矛盾最为尖锐,随着他们的争斗,明王朝的政治危机也日益加重了。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神宗被迫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场持续了15年的立储之争才宣告结束。

不过郑贵妃因儿子没当上太子,就一直心怀怨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郑贵妃指使爪牙张差手持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的寝宫,打伤了守门太监,想要刺杀太子,最后被太子内侍韩本抓获。这就是明朝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宫廷仇杀事件,史称“梃击案”。

就在神宗的统治混乱不堪之际,北方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称帝,建立了后金政权。两年后,努尔哈赤以杀祖父之仇等“七大恨”告天,起兵伐明。神宗依然沉溺于酒色财气中,对此浑然不觉。直到努尔哈赤攻克了抚顺,守城的明军将士死伤近万人,神宗才惊慌起来。他决定调集军马,与努尔哈赤决战。可是朝政已经荒废了几十年,国库空虚,兵饷严重缺乏。神宗的“个人小金库”倒是非常富足,可他坚决不同意掏自己的腰包做军饷。户部只好增加赋税以解燃眉之急,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八月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田赋增加了520多万两,而这些钱居然又多半进了神宗的小金库。而许多农民则因此家破人亡,山东、河南等地连续发生农民暴动。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经过多方筹措,明朝政府终于拼凑了10万军马,号称47万,由辽东经略杨镐指挥,分四路围攻努尔哈赤。不料杨镐却中了努尔哈赤的诱敌深入之计,明军伤亡近6万,将领战死达300多人,最后被迫撤出辽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此战之后,明军实力大损,转入战略防御阶段。而后金在这一年又出动10万铁骑,横扫辽东大地,明王朝面临亡国的危险了。

神宗荒淫了大半生,身体早已虚弱不堪,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打击,很快就卧病在床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就在内忧外患中结束了荒淫腐朽的一生,终年58岁。他死后,葬于定陵,谥号“显皇帝”,庙号“神宗”,长子朱常洛继位,即明光宗。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他的荒淫贪婪,彻底摧毁了明朝的根基,所以后人都说,明朝的灭亡是从万历开始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1381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