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15:53:20 0

>>时间:1859~1864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反映了时代特点,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尽管《资政新篇》提出的方案还不完善,且当时也不完全具备实现的社会条件和阶级条件,实践上也未付诸实施,却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提供了可贵的思路。

洪仁玕(1822~1864),广东花县(今属广州)人。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也是拜上帝教的早期信徒,金田起义时,他在广东,后来为躲避官方追捕到了香港。在香港期间,洪仁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化和宗教有了较多的认识和研究。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书影

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

1859年,洪仁玕到达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此时太平天国内外交困:内有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外部则面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的围攻。值此用人之际,洪仁玕的到来让洪秀全喜出望外。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更易为洪秀全所信任,又具备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因此洪仁玕到天京不过20多天就被洪秀全封为干王,让他总理朝政。洪仁玕就任不久,就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主张“设法用人”,反对“结党联盟”,强调“权归于一”;经济上,主张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事业、金融事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文化习俗上,主张兴办教育、医院、慈善事业,禁止旧的风俗习惯;外交上,主张与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不允许外国人干涉太平天国内政。《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纲领,基本上是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来改造中国,希望通过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达到“兵强国富、俗厚风淳”的目标。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太平军使用的螺号

《资政新篇》的深远影响

洪仁玕由于更多地接触到西方科学文化,又处于与清王朝根本对立的起义者地位,所以他的改革思想更为鲜明。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对旧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认为在科举制度的限制下,学校教授、士人学习的都是空洞无物的文言,而对国家和黎民没有丝毫的实际意义,与其读这些书使得头脑被禁锢住,还不如不读书的人思想开阔。他所认为的“正道”首先是太平天国的教义,其次是西方的先进制度和科学技术;他认为轮船、火车、钟表、温度计、望远镜、连发枪这些外国的先进事物,都是有用的东西,不是什么被传统守旧派所贬斥的“奇技淫巧”;他主张让外国人来中国传授这些新科技、新知识,在国内要鼓励人们力学求新。

洪秀全看到《资政新篇》后,几乎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的绝大部分条款都表示赞同,下令刊印颁行。但《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也不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加上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资政新篇》也缺乏实行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资政新篇》虽然仅仅落在了纸上,其意义却不能忽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的从经济、政治、教育等各方面都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政治主张,对后来的维新运动乃至辛亥革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与清军作战图


历史词典

墨海书馆

墨海书馆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道光二十三年(1843),他将设在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的印刷所迁至上海,改名为墨海书馆,这是上海第一家有铅印机器设备的印刷所。印刷机采用铅活字排版,由牛驱动。墨海书馆在当时不仅以先进的设备闻名,并且还汇集了许多知名人士如李善兰、王韬等,成为中外学人合作译书、切磋学术的重要场所。书馆在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方面成绩斐然。这时期社会上流传的重要西学著作,如《几何原本》(后九卷)、《谈天》、《重天》、《代微积拾级》等,多是由该书馆翻译出版的。在道咸年间,墨海书馆是最重要的译书机构。19世纪60年代以后,墨海书馆渐衰,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美华书馆取代了它的地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4037.html

上一篇:天国末路
下一篇:京剧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