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李鸿章创办兵工厂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15:53:05 0

>>时间:1863~1879

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兵工厂,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尽管洋务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李鸿章创办兵工厂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自上而下推行了一场以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自救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重点和基本内容为仿照西方设厂制造新式枪炮和兵舰,由此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代表人物中,李鸿章所办洋务事业最多。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后,目睹了西洋船坚炮利,慨叹不已,“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他认为,要想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洋务派所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最早的一家是曾国藩所办的安庆军械所。几个月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洋炮局,但规模很小。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打下苏州后,成立苏州洋炮局,安装使用了近代机器。

李鸿章创办兵工厂

江南制造总局造炮厂图

江南制造总局

同治二年(1863),容闳回国,向曾国藩建议购买机器,曾国藩派容闳去美国选购。李鸿章主张“就近取材”,认为这样不仅方便,而且“进取之权,既仍在我,转移之间,即资应用”。同治四年(1865),被李鸿章调来上海督办火器制造的丁日昌得知美商的旗记铁厂出售,他征得李鸿章的同意,以6万两白银购入,包括了该厂所存的铜、铁、木料。于是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和上海洋炮局,以及容闳从美国购买的机器并入铁厂,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创办经费达54万余两白银,清政府指拨上海海关关税的两成作为常年经费,经费充裕且有保障。同治六年(1867),因为虹口地方狭小,众多洋商在此办厂,容易起争端,于是江南制造总局迁往上海城南高昌庙,在那里扩大规模,扩充设备,稳步发展。江南制造总局出产很多,以枪支弹药为主,修造船舰为辅。由于生产所需钢铁都要从洋商处购买,洋商趁机哄抬价格。于是李鸿章下令从英国购买炼钢工具,自建炼钢厂。但江南制造总局还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它是地方政府的一个组成机构,把封建官僚衙门的一套官场恶习也搬到了局里,腐败现象在所难免。江南制造总局的生产能力低下,产品质量也差,在仿造外国枪炮的同时,还要购买洋枪洋炮。

李鸿章创办兵工厂

南京金陵制造局制造的线膛铜炮

金陵制造局

同治四年(1865),李鸿章把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创办金陵制造局,由李鸿章的英国幕僚马格里主持。该局以生产大炮和弹药为主,是淮军的军火供应基地。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期间,金陵制造局负责供应前方所需。光绪元年(1875)试制大炮时,所制大炮出现质量问题,三门大炮爆炸,当场炸死士兵五人,其余大炮成为废铁。有说法认为事故发生后,马格里引咎辞职,李鸿章对此十分惋惜。也有说法是说马格里平日气焰嚣张,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公然对抗李鸿章的决定,事故发生后,李鸿章撤销马格里的职务,不再录用洋人。不论事情真相如何,反映了李鸿章对于洋人“用还是不用”的矛盾态度。

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奉命接办天津机器局,他从江南制造总局调来沈葆靖总理局务,同时调来不少技术工人,经过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天津机器局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军火工厂。

李鸿章为求自强创办兵工厂,虽未实现自强之目的,但是为近代国防的建设和机器制造业、造船业和钢铁等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鸿章创办兵工厂

后膛钢炮

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后膛钢炮。炮上铭文是“光绪二十四年江南制造局造”。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4034.html

下一篇:捻军反清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