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徐光启务有用之学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11:51:30 0

时间:1562~1633


徐 光启是明未著名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科举入仕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出生于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一个商人兼小土地所有者的家庭。因遭受倭寇的抢劫而家道中落后,转而从事农业,却又碰上灾荒,徐家的生活更为困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使得徐光启从小就接触到一些具体的生产知识。

虽然家里经济拮据,但父母还是想尽办法供他读书。在父母的教诲下,徐光启也把科举考试看做通往仕途的阶梯。万历九年(1581),20岁的徐光启中了秀才。但在这之后的科举之路上,却是一路蹉跌。为了谋生,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家乡教书,同时还参加一些农业生产劳动。

万历二十五年(1597),徐光启赴北京顺天府参加乡试。他的考卷开始已被阅卷官扔在一边,主考官偶然从“落卷”中翻阅到徐光启的考卷,“击节叹赏”,称“此名士大儒无疑也”,于是把徐光启提为此次考试的第一名举人。但中举之后,接下来两次考进士,徐光启都落第了。一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徐光启42岁才考取进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

徐光启务有用之学

《农政全书》书影

翻译《几何原本》

徐光启的兴趣相当广泛,尤其爱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万历二十八年(1600),他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带来的自鸣钟、日晷仪等东西引起了他对西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从那时起,他就萌发了借翻译西洋科技书籍来提高中国科技水平的想法。

徐光启翻译的第一部西洋科技书是和利玛窦合作的《几何原本》。翻译时由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徐光启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因为翻译不仅要求文笔流畅,对于一些专有名词,还要求在意思准确的前提下使人看了易于领会。《几何原本》中文译本的问世为清代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他所翻译的一套名词术语有很多至今仍在沿用,如点、线、面、直角、外切等。而“几何”二字,在汉语中本来是个虚词,经徐光启利用,就成了一个专业名词了。

继《几何原本》一书之后,徐光启又与李之藻、熊三拔等人合作,先后翻译了《同文算指》、《泰西水法》、《测量法义》等书。

徐光启务有用之学

徐光启像

编撰“农业大百科”

万历四十六年(1618),后金破抚顺,徐光启积极上疏,建议加强国防。但各种势力的掣肘使徐光启感觉自己有力难使,于是干脆请假回家著写早已计划编撰的“农业大百科”性质的“种艺书”,这便是后来成书的《农政全书》。全书分60卷,共60万字,凡涉及当时的农业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农具、农作物特性、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

该书把重点放在水利、荒政等几项上。徐光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5项用水方法,这套用水理论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备荒、救荒问题上,徐光启则把预防摆在了首位。他在书中记录了400多种草木野菜,详细介绍了这些植物可食用的部位和食用的具体方法。其中不少野菜他还特别注明自己已经尝过。据统计,他亲口尝过的野菜草木有50多种。为了消灭蝗灾,徐光启还专门统计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110次蝗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从中总结规律,介绍了捕捉蝗虫的方法。《农政全书》汇集了当时所有农书之精华,刊行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广为流传。

此外,徐光启对天文历法也很有研究。明末的《崇祯历书》就是在他的督导下完成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944.html

下一篇:传教士利玛窦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