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忽必烈推行汉法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09:32:03 0

>>时间:1260~1277

忽必烈于1260年四月,他颁布了即位诏书。他在诏书中指明成吉思汗创业以来的50余年中,“武功迭兴,文治多缺”;表示“爱当临御之始,宜新弘远之规”,决心“建极体元,与民更始”。他大力推行汉法,使大蒙古国面目一新。

建元立制

忽必烈首先建立年号、国号和礼仪制度,并把都城移向中原地区。即位不久,1260年五月,他就宣布建元“中统”,采用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他的《建元诏》说:“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中统五年(1264)八月,阿里不哥归降后,他改年号为“至元”。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他又宣布将“大蒙古”国号改为“大元”。新国号取《易经》“大哉乾元”的意义,表示国家的极其广大。除了建年号,改国号,至元三年(1266)他在燕京设立太庙,祭祀祖宗;至元七年(1270)制定朝仪,采纳中原的礼仪制度。

忽必烈推行汉法

藏族生存圈·元

在笃信佛教的藏人心目中,生与死只是生命轮回的必然经历,他们相信人的灵魂并不因身体的死亡而消失。生存圈藏语称斯贝阔罗,意即生死轮回,是用来表示轮回现象的一个图案。它常以壁画和唐卡两种形式出现于寺院大殿进口处的墙壁上,图案中绘有生、死、再生之因果现象。

大蒙古国的都城原来是漠北的和林,忽必烈放弃和林,在漠南和中原设两个都城。中统四年(1263)五月,升开平府为上都;次年八月,又改燕京为中都。起先以上都为主,但他从至元三年(1266)起积极在中都营造新的皇宫和城墙,至元九年(1272)命名这个新城为大都(包括原有的中都)。后来,大都的地位逐渐超过了上都。至于和林,则变成了地方机构宣慰司的治所。

忽必烈推行汉法

加封孔子碑·元

忽必烈建立了国家机构和职官制度,确定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大蒙古国有自己的一套国家制度,但比中原王朝的体制要简略得多。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木华黎、窝阔台也沿用一些金朝旧制,但没有一定的规程。忽必烈即位以后,命刘秉忠、许衡考定前代典式,参照当今情况,逐步确定了国家机构和职官制度。在中央,1260年四月,正式建立中书省,执掌政事。中书令后由皇太子兼领,实际负责的是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和左右丞。中统四年(1263),设立枢密院,主管军务,枢密使也由皇太子兼领,实际负责的是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和枢密副使。至元五年(1268)设立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副职为御史中丞,掌握对百官的纠察。平定南宋后增置江南行御史台,后又置陕西行御史台。另设大宗正府,置达鲁花赤(断事官),但渐渐只管理蒙古公事。在地方上,即位之初就设置宣抚司,又设宣慰司,主持日常军民政事,上隶行中书省,下辖路府州县。又设提刑按察司(后改为肃政廉访司),分别隶属于御史台或行御史台。遇有征伐,在特定地区设置行枢密院,是临时机构。忽必烈订立制度,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食有常禄,而且尽量录用了故老旧臣、山林遗逸和具有才学的人。


延伸阅读

设立十路宣抚司

中统元年(1260)五月,忽必烈在中原地区设置了十路宣抚司,作为地方行政机构。这十路分别是:燕京路、益都济南等路、河南路、北京等路、平阳太原路(河东南北路)、真定路、东平路、大名彰德等路、西京路、京兆等路(陕西四川等路)。每个宣抚司分领一路或数路,由忽必烈派遣藩府的旧臣,廉希宪、赵璧等人出任宣抚使、副使,他们大多数是汉人或者是汉化程度较高的色目人,作为朝廷特命的使臣,监督和处理地方财赋、刑罚、农桑等政务。设置宣抚司的主要目的是要整饬各路政治,以稳定社会,并为北征阿里不哥征集钱粮,是一种临时的差遣。但是,由于宣抚司只能处理民政而没有处置军务的权力,宣抚使、副使不能应付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特殊情况,于是忽必烈又在一些地区改设行中书省,作为统治军民的机构。到中统二年(1261)十一月,十路宣抚司就被取消了。


忽必烈推行汉法

察合台汗国银币

成吉思汗西征回归后,将其辖地分给4个儿子,其次子察合台分得西辽全境,并逐渐形成了汗国,称察合台汗国。图为该汗国银币。银币用打印法制成,币上正面压印有库法文和阿拉伯文,意为“安拉是唯一的神”,反面平滑无字。

在建立国家机构和职官制度的同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忽必烈还在两个方面采取了措施。一方面,他限制诸王勋贵的特权,禁止他们的越规违制行为,如不许任意使用驿传,不许擅取官物,不许擅征赋役,不许擅招民户,等等。

农业政策

忽必烈还实行劝农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忽必烈在中统元年(1260)设置十道宣抚司时,就规定宣抚使有劝农的职责,后来的提刑按察司、肃政廉访司都是这样。从中统二年(1261)起,又在中枢建立了劝导督察农事的机构,先称劝农司,后改为司农司、大司农司。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从至元元年(1264)起,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作为考课官吏的首要标准。而且历年采取一系列措施召集逃亡,鼓励开荒,发展屯田,兴修水利,限制“抑良为奴”,禁止军队占农田为牧场和践毁庄稼,禁止擅兴妨碍农时的不急的劳役。到13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原地区长期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得到了恢复,有的地方甚至得到了发展。这种情况使中原文明的保存和延续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使蒙古社会制度的封建化有了新的物质内容。

忽必烈推行汉法

八思巴文铜币·元

提倡儒学

忽必烈承认和提倡以儒学为主体的汉族传统文化,并设立国子学,用汉文化教育勋戚子弟。忽必烈在任藩王时已经深受儒家的影响。他所延聘的儒士不断向他讲述儒学的道理。1252年,元好问与张德辉启请他为“儒教大宗师”,他欣然接受。他的分地在京兆,他于1255年二月任宿儒许衡为京兆提学,广设学校。即位后,他对儒学大师们尊礼有加。中统初,即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让他起草了许多重要诏书;不久以后成立翰林国史院,由王鹗主持。中统二年(1261)五月,授姚枢为大司农,许衡为国子祭酒,窦默任侍讲学士。许衡与宠臣王文统有矛盾,离京到河东怀州、孟州一带教授生徒。至元四年(1267)四月,忽必烈在上都重建孔子庙。同年十月,又命许衡为国子祭酒。此后,许衡长期在燕京主持国子监的教育工作。蒙古诸王勋贵和七品以上朝官的子孙充任国子生,三品以上朝官又可推举“民之俊秀者”为陪堂生。至元十四年(1277)增设蒙古国子监,从此蒙汉两个国子监并列,但汉国子监毕竟继续维持了下来。在忽必烈的支持下,各地的学校也有了恢复以致有了发展,这就有利于中原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儒士的培养。


历史词典

元大都

在非汉文的文献中被称为“汗八里”,即汗城。大都是元代的都城之一。1215年,成吉思汗攻占了金的中都,恢复了燕京的旧称,作为统治汉族地区的中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登上汗位,在燕京设立行中书省,同时开始整修燕京的旧宫室。中统四年(1263),升开平为上都。至元元年(1264),又改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正式动工,在金中都旧城的东北修建新城。城址的选择和规划主要出自于刘秉忠,主持工程的先后有张柔、段天佑和回回人也黑迭儿等。至元五年十月,宫城建成;至元八年,开始修建大内。至元九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正式定为都城。至元十三年,大都城全部建成。

元代的大都城周围约28.6千米,呈坐北朝南的矩形,环城共开了11道城门。在建城时,刘秉忠把海子(什刹海)湖沿岸地区作为新的城址的中心,满足了新城对于用水的要求。皇城位于全城的西南,周围约10千米,是官署和皇宫的所在地,城内还有元代皇帝的园囿。在新的大都城建成以后,旧燕京城也保留下来,成为大都的一部分。元代在大都设立都总管府管理城区的民事和供需。还在大都设立大都留守司,负责守卫宫廷,都城和宫廷的修缮。大都不仅是当时元朝的政治中心,也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城市。


忽必烈推行汉法,表现了蒙古游牧民族在征服中原后必然要适应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原汉族农业封建文明的历史趋势。在这个方面,忽必烈是蒙古贵族中的杰出代表。就他来说,接受并推行汉法,以便使蒙古对中原的统治长久存在下去,这点是相当自觉的,尽管他还有保守的一面。正是由于大行汉法,忽必烈使建立在草原上的大蒙古国终于转变成了元王朝,使元初出现了比较稳定的“中统至元之治”,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而灭亡南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新的大统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887.html

上一篇:元建行省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