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猛将阿术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09:31:39 0

>>时间:1227~1287

阿术(1227~1287)蒙古兀良哈部人。他的祖父是著名的“四獒”之首速不台,父亲兀良合台也是蒙古的名臣宿将。阿术继承了祖父和父亲的勇猛风气,很早就在战场上英勇杀敌。阿术年轻的时候就随父从军,参与蒙军从西南面迂回包抄南宋的万里远征,平定大理。史书上称他担任开路先锋,“率精兵作候骑”,屡建奇功,堪称一个猛将。

带兵攻打南宋

阿术随从父亲奉命从西南方向迂回包抄南宋,与南下的忽必烈遥相呼应。阿术在战斗中表现的机智勇猛,他们父子在攻打押赤城(今昆明)时,阿术在大理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潜入了城内。不久,阿术的父亲兀良合台病倒,便把军事的指挥交给阿术。阿术不负所望,一举攻破了西南的许多城池。西南诸多部族听说阿术军到,皆大惧请降。1259年,兀良合台奉命率兵自西南方突入南宋境内,完成了北上与忽必烈所率的主力会师于潭州(今湖南长沙)的战略任务。南宋军在邕州附近的老苍关、横山寨一带,陈兵数万,拦截他们父子俩的前进。阿术在他的父亲的指挥下,采用从背后包抄宋军的战术。父子俩联合夹击,冲破宋军主力,大败宋军,成功地突破了宋军的防线。此役之后,父子军一路高歌猛进,沿途连破诸多州府,直抵潭州(今长沙)城下。不久阿术跟随父亲撤军北还,仍充其父所部先锋。

猛将阿术

众仙图·元

图中既有儒家的圣人,又包括了佛、道神仙。三教共栖,济济一堂,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神界。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阿术入调宿卫。中统三年(1262),因平定李璮叛乱有功,同年九月,由宿卫将调任征南都元帅,驻扎于开封。阿术上任后,以开封为基地,在两淮地区部署战略,不断攻战取胜,阿术军声大振。

至元四年(1267),阿术奉命负责攻打襄阳,他被任命为元军总指挥。此次,元朝廷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把攻打南宋的主要目标放在汉水中游的军事重镇襄阳。宋元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两军为争夺襄阳的战斗长达数年。同年八月,阿术侦察襄阳周围地形及宋军的布防情况。他带领一支精骑突入宋军阵内,退兵时他们避开宋军的拦截,布下埋伏,一次歼敌万余。

阿术深知襄阳城坚池深,不可强攻,他决定采取长期围困之策,使宋军自毙。从至元五年(1268)起,在阿术的要求下,元世祖忽必烈不断增兵襄阳,尤其是增加了善于攻水栅和山寨的汉人军。为适应水上作战,阿术奏请忽必烈,造舰数千艘,训练数万名水军。此一举不但加强了元军对水上的控制范围,而且为后来南下渡江灭南宋做了很好的准备。

猛将阿术

“永昌等处行枢密院断事官府印”铜印·元

方体,长方形立纽。印文为八思巴文字“永昌等处行枢密院断事官府印”。背面右侧阴刻汉字同印文,左侧刻“天元元年二月□日礼部造”。(原文此处为“□”)为北元时期的珍贵文物。

阿术决定从水上和陆上对宋军实行包围。他环绕襄阳修筑长围,在白河口、鹿门、新城、楚山等建造了夹江城堡,在汉水中筑台,与夹江堡相呼应。这样一个包围圈完成了对襄阳的战略包围,有效地切断了宋军的水陆援道。至元六年至至元九年(1269~1272),阿术采取围点打援的战略战术,与宋军在新堡、万山堡、鹿门、柜门关等地展开了几场大的战斗,阿术亲自指挥战斗,挫败前来支援的宋军。阿术还多次组织元军不断袭击襄阳外围州郡。如此一来,襄阳几乎成为一个孤立之城。


延伸阅读

永乐宫建筑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这里相传是民间神话故事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的诞生地。金、元之际全真教兴起以后,吕洞宾被尊为北五祖之一,并被敕封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在全真教的主持下,从1247年开始,历经15年,建成了“大纯阳万寿宫”,以后历代又陆续扩建,并改名为永乐宫。这里是全真教的三大祖庭(芮城永乐宫、户县万寿宫、北京白云观)之一。永乐宫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壁画,在从元代开始的110多年时间里,永乐宫制作了包括各种道教神话、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的生平等大量精美的壁画。


至元九年(1272),元军攻破与襄阳夹江而峙的樊城外郭,对襄阳形成更大的威胁。但两城通过汉水中的浮桥互相支援。阿术派兵把宋军植入江中保护浮桥的木栅、铁索破坏掉,然后放火烧了江中的浮梁,一举断绝了襄、樊之间的联系。同年十二月阿术攻下樊城,不多久,襄阳守将吕文焕支撑不住,举城出降。

猛将阿术

山居图·元·钱选

《山居图》以“三远法”相结合构图,画山树环抱,柴门竹院;门外野水平坡,土桥断岸;远天寥廓,二人乘舟荡游湖中。画面景致幽静开阔,宛若蓬莱仙境。本幅自题诗,诗书画内容相得益彰,是画家寄情世外,隐居别尘的自我写照。

至元十年(1273),世祖忽必烈命阿术等任路枢密院,管辖襄阳。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阿术入朝见忽必烈,奏请趁此良好时机一举灭宋,但久议不能决。阿术坚持进谏,指出现今的宋兵不比当初,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时不再来。最终,阿术说服了世祖忽必烈,忽必烈下决心灭宋,随即增兵十万,晋升阿术为平章政事,让他与丞相伯颜、参政阿里海牙组成灭宋指挥中心,在荆湖一带指挥作战。同年九月,元军水陆两路军沿汉水而下,开始了灭宋的战斗。他们首先抵达设防坚固的郢州(今湖北钟祥)。阿术得知有间道可绕过郢州,于是舍弃郢州绕到而过,阿术带数十从骑作为殿后。不久,郢州的数千宋骑兵追击而来,阿术挺身迎战,歼敌数百,击退宋军的追赶。

至元十一年(1274)底,元军到达长江北岸。宋军在江中和两岸严密防守,掌握着渡口及要害之处。元军将战船迂回从河中入江,但连攻三日仍未能克服一个战略要点。阿术决定暂停攻城,他主动请求带领一半军船,沿长江岸西上,在宋军防备疏松的青山矶登陆。丞相伯颜同意了他的策略。于是,阿术率精兵驾舟飞渡长江,在江中与巡江的宋军水师展开血战,最终登上靠近南岸的沙洲,终于占领了一块滩头阵地,为元军主力部队渡江开辟了道路。

横扫江南

元军争得一个战略要点之后,开始策划下一步进军方向。阿术决定先取上游诸城,有所依靠,然后往下游进取。天险失去之后,汉阳、鄂州(今湖北武汉)的南宋守将已是闻风丧胆。面对西来的元军,他们便拱手投降,从而保证了渡江后的元军得以站稳脚跟。而后的安庆(今安徽安庆)等州府也都慑服于元军的威势,先后降服。

至元十二年(1275)正月,元军前锋直逼芜湖。昏庸无能的宋丞相贾似道拥重兵前来迎战。战前,贾似道先派遣使者到元军营中求和。正巧,丞相伯颜也接到元朝廷的诏令要他们驻守待命。阿术深感以往的元军得而复失,劳师无功的教训,力主拒和进兵。他提醒伯颜说:“如果放过贾似道,那么恐怕我们攻下的州郡也再难守。”并坦言:“现在只有出兵,如果事情失败,我愿意接受惩罚。”在阿术的强烈建议下,伯颜同意了进军。

同年二月,宋元双方数十万水陆大军在丁家洲决战。阿术身先士卒,勇冠三军。他挺身登舟,手把船舵冲向宋军,最终大败宋军。丁家洲大战使南宋军队元气大伤,宋军惟有在江北两淮地区尚保存一定实力。尤其是驻守在扬州淮东的李庭芝部队是南宋赖以支撑危局的主要力量。同年四月,阿术奉命领兵北上围攻扬州,以掩护向东进发的元军主力,阻止两淮宋军增援宋都临安。阿术有效地策应配合了主力部队的正面攻势,从而使丞相伯颜能兵不血刃地灭宋。

至元十三年(1276)二月,元军已击破宋军大部分兵力,惟有坚守扬州和泰州的李庭芝等誓死不降。阿术多方布控,收紧对扬州等地的分割包围。他在扬州西北设障,以阻止从高邮等地运粮而来之道;在扬州和泰州之间的湾头驻屯精兵,以断宋军从海上逃亡之路。同年五月,元军攻下新城,扬州宋军企图东去从海上逃走,于是出击湾头堡,但被逼回。七月,扬州、泰州守城宋将坚持不住,开门投降,李庭芝等被元军捉住就义。至此,元军占领两淮全部。

灭宋之后,阿术被调至北方镇压诸王的叛乱,平定叛王昔里吉等。至元二十四年(1287),阿术受命西征,在哈刺火州(今新疆吐鲁番)因病而死。史书评阿术一生,“南征北讨四十年间,大小百五十战,未尝败衄”,不愧为勇猛与智慧并俱的将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880.html

上一篇:阿合马专权
下一篇:襄樊之战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