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思想文化的特征及发展——阴阳五行及五德终始观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5:48:16 0

一、阴阳五行的产生

阴阳五行并不神秘。它们的产生正是古人对现实生活、生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远古时代,人们每天必然经历两种情况:早晨一觉醒来,太阳升起,一片光明;到了傍晚,日落西山,天空黑暗下来,成了黑夜。每天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千百万年,人们的思维认识有了提高,对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自然现象给予概括,便用“阴”和“阳”这两个概念来表达。可见,阴阳观念正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在古人头脑中的反映,是古人对白天、黑夜两种相反现象的概括,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认识。后来,人们对“阳和阴”的含义又给予引申和丰富,使它们逐渐具有“天和地”、“男和女”、“君和臣”、“父和子”、“夫和妻”等等含义。

“五行”是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五行”概念的产生,是古人在探索天地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过程中形成的。这里首先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物质的,然后进一步说明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构成的。尽管这个说法在今天看来很不准确,但是它也反映了古人在这里完全抛弃了鬼神观念,从朴素的唯物观出发,对客观存在的万物作出的概括和总结。这在当时来说,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世界上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民族都曾经探索过万物的构成。古印度就曾经提出世界是由水、土、火、风四种物质构成的。中国古代的《管子》干脆认为构成万物的最基本物质就是水。“五行”说只是其中的一种观点,但是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最早提出“五行”说的是《尚书·洪范》。它说: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制作兵器。或说,金属兵器可引发社会变革),土爰(引出)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里不仅提到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而且还介绍了它们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五种味道。后来,思想家们进一步探索这五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思想。

二、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

所谓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并不难理解。木生火,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火燃烧以后会留下灰烬,就是所谓的土。金属矿藏大多埋在地下,所以说土生金。对于金生水,古人通常解释为:用金属制作的工具更容易掘土挖井而得到水(或说,潮湿环境下,金属表面可产生水珠)。所有的植物生长时都需要水,所以说水生木。

克是“战胜”的意思。“五行相克”,是说五行中的某一行可以战胜另一行。它们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这些也不难理解,都是从生活经验中得来的。植物种子最初埋在地下,当它发芽生长时就会冲破土地钻出地面,意味着木战胜了土。用金属工具可以更锋利地削砍植物,是金克木。金属矿石虽然十分坚硬,一旦在火上高温加热,便会熔为液态,这便是火克金。水能灭火,这是水克火。堆土可以挡住水流,就是土克水。

到此为止,这五行相生、相克,都是古人在现实生活、生产中获得的直观经验,既不神秘,也不唯心。

三、邹衍和五德终始说

到了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对于自古流传下来的阴阳五行观念进行了唯心主义改造,使之有了新的发展。邹衍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邹衍是齐国人,他提出“五德终始”学说,以此来解释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在当时取得了轰动效果。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提到邹衍时说:“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辩)。”意思是邹衍能深刻观察事物的阴阳变化信息,然后发表一些超乎一般生活情理的怪异言论。邹衍喜欢对宇宙万物展开宏观上的论述,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符合“五行相克”规律。他把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称为“德”。这种动力可以分别用水、火、木、金、土表示五种力量,即是五德。社会的发展变化、王朝的兴替就是依照五行相克的次序,循环往复、终而复始进行的。具体过程如图:

古代思想文化的特征及发展——阴阳五行及五德终始观

邹衍的著作没能流传下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他的论述,但是古代有些历史文献对他的学说有所介绍,足可供我们参考。例如《吕氏春秋·应同》便把这一社会演变规律具体化。文中说: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

大意是:一个新的帝王兴起时,上天必定先在民间表现出一些征兆来。黄帝统治天下的时候,上天让生活在泥土中的大蚯蚓和大蝼蛄出现。黄帝说,这表明“土”的力量强盛。因为“土”的力量大,表现在颜色上就是黄色盛行,任何事物都和“土”有联系。到了禹的时候,上天使草木在秋冬季节不凋零。禹说,这是“木”的力量强盛。因为“木”的力量大,就盛行青色,任何事物都和“木”有联系。到了汤的时候,上天先表现出从河里捞出了兵器。汤说,这是“金”的力量强盛。因为“金”的力量大,就盛行白色,任何事物都和“金”有联系。到了周文王的时候,上天先表现在火的方面,一些红色的乌鸦口衔着书写红色文字的东西、落在周人的祭坛上。文王说:这是“火”的力量强盛。因为火的力量大,就盛行红色,任何事物都和“火”有联系。将来代替火的,一定是水,上天先要表现出“水”的力量强盛。“水”的力量强大,就会盛行黑色,任何事物都会和“水”有联系。“水”的强盛什么时候实现,不知道有多久,最终还是要转移到“土”的力量上。上面所述,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幅王朝兴替的运行轨迹:

远古黄帝(土德)→夏朝(木德)→商朝(金德)→周朝(火德)→?朝(水德)。

谁来取代周王朝呢?春秋战国时期,旧的奴隶制度正在崩溃,新兴的地主阶级力争取代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强胜弱、大吞小的战争,几个大国国君政治野心膨胀,无时无刻都想对周天子取而代之。这时邹衍的“五德终始”理论正好适应了野心家们的需要,为他们取代周天子的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他们都对邹衍表示热烈欢迎。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介绍说,邹衍在齐国受到齐王的敬重。到了魏国,魏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把它当做贵宾接待。到了赵国,当权的平原君不敢和他并行,落座时把自己的席子撤去、直接坐在土地上,表示屈尊于下。到燕国的时候,燕昭王不仅亲自迎接,而且怀抱扫帚走在前面以示开道,还把邹衍尊为老师,自己作为学生躬听教导;又专门为邹衍建造碣石宫居住、讲学,燕昭王则亲自前往受教。凡此等等,都是“五德终始”学说引发出来的结果。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确定秦王朝属水德,以示战胜了周朝的火德,并且改革历法、官服、制度等等,使之符合水德的特征。

诚然,邹衍宣扬的“五德终始”理论是历史循环论,是唯心主义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以邹衍为代表的这一学派,已经把“五行”从具体的物质概念提升为抽象的属性概念了,这反映了思想家们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索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以宏观的思维模式来探求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那些鼓吹神灵主宰人类命运的思维方式相比,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是积极的、进步的,对丰富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图9—12)

古代思想文化的特征及发展——阴阳五行及五德终始观

图9-12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漆箱上的天文图

对于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

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在这些方面,“西方”是初等的,而中国是高深的。

长期以来,阴阳五行被江湖骗子们利用来行骗,他们故弄玄虚,或炫耀神秘,给人算卦相面、占卜驱邪等等,确属封建迷信活动。我们应该把那些糟粕从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剔除出去,予以坚决抛弃。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术价值。由于阴阳五行学说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医药、建筑、天文、历法、军事、武术、艺术等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更深入地进行研究。

四、秦朝以水德自居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证明政治的合法性,利用“五德终始”观点说明秦朝代替周朝的必然性,由此秦朝应当属于水德。为了与水德相照应,一切制度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史记·秦始皇本纪》说: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史记·封禅书》也说:

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

秦始皇改变历法,把过去的十月定为每年的开始;一切官服、军服都为黑色;一切度、量、衡都以六数为单位;以大吕定音调。还把黄河改称为“德水”。但是,这一切并没能挽救秦朝很快就覆灭的命运。

五、五方五帝观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在神道观念方面产生了“五方五帝”的观念,即认为在天上也有五个天帝各自统辖一方。这是人世间诸侯国各据一方的分裂现实影响了人们的神道认识,于是就有五帝在天上各辖一方的思想。据《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说,它们是:

古代思想文化的特征及发展——阴阳五行及五德终始观

在古代的历史文献中,常常有关于五帝与历史人物、事件相附会的记载,反映的就是上述观念。到了西汉时期,由于统一的封建帝国日益强大,封建皇帝的专制统治得到巩固,在汉武帝时,五帝之上又出现了地位最高的太一神。这同样是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33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