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5:46:53 0

概说

在石上刊刻以文字为主的东西,用来供阅读识别,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起源于黄河流域,不久遍及汉族生活地区,还旁及兄弟民族和受我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方。

收集著录这种石刻文字的事情开始于北宋。这是因为到北宋我国已进入成熟的封建地主制社会,学术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研究这种石刻文字之风自随之而兴起。

当时是把这种石刻文字和青铜器及其铭文统在一起称为“金石”的,直到清代以至民国还习惯承用称这门学问为“金石学”。只是对石刻文字的收集研究远多于青铜器铭文,以“金石”命名的书除开头有极少数著录青铜器铭文外,绝大部分都是石刻文字。如今青铜器的研究已纳入考古学中,青铜器铭文即所谓“金文”的研究也成为古文字学的一部分,讲石刻文字自应单独用个名称。称“石刻文字学”似不妥,易误会为文字学的一种;就石刻文字中为数最多的碑和墓志称为“碑志学”,也不妥,因为仅存于古人文集中的碑志也可阑入。以此不如用“碑刻”一词来概括石刻文字,称这门学问为“碑刻学”。说“碑”自可连带同类的墓志、造像……称“刻”则规定必须是石刻而不包括仅存文集中的碑志在内。

当然,今天的碑刻学仍旧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前人成果很多,初学可先看清末叶昌炽的《语石》和民国时马衡的《中国金石学概要》(北京大学讲义,后收入所著《凡将斋金石丛稿》)。要查阅碑刻的录文和考证,可利用清中叶王昶的《金石萃编》和其后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正》。北宋的金石名著则有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至于民国以来尤其是建国后出土的大量墓志和其他碑刻,则尚在整理中。

下面,将碑刻区分为碣、碑、墓志、画像、造像、石经、题咏题名、建筑物器物刻字共八大类来讲述。

已发现的石刻文字,以春秋战国之间秦国的所谓《石鼓文》为最早,有十块,周围圆形而上下削平。(图12—1)秦始皇东巡刻石歌颂功德,在峄山、泰山、琅琊、碣石、会稽各有一刻,在之罘有两刻,就现存的泰山、琅琊两刻来看,都是四方锥体而削去其尖,与石鼓虽有方圆之别而实同一体制,当时称之为“碣”。《说文》:“碣,特立之石。”就是指这种石刻。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1 石鼓文(宋拓)

先秦时已有“碑”。《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檀弓》:“公室视丰碑。”郑玄注:“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下棺以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绕。”可见当时的碑只用木制,树立在庙里系牲口,树立在椁的四角以下棺。立石碑并刻上文字始于东汉,有“碑阳”刻正文;“碑阴”或空白或刻正文外有关文字;两“碑侧”或刻有关文字或空白,唐以来还刻有文饰;还有正文字多转刻到碑阴以至碑侧的。碑阳正文上多有“碑额”,也叫“碑头”,多题“△△△△之碑”,如同文字之有题目。汉碑的碑额上有个圆孔,叫“碑穿”,是先秦时木碑丽牲、下棺的遗制;(图12—2)唐以来碑额上还常有浮雕或其他文饰。汉碑多直接树立在地上,唐以来多用“碑座”,也叫“碑趺”,多琢成石龟的形状。明谢在杭《五杂俎》等书有“龙生九子”之说。说其中一子叫赑屃,因为喜欢负重就让它来驮碑。其实这赑屃本只是“作力之貌”,见《文选·西京赋》“巨灵赑屃”的薛综注,所谓赑屃驮碑出于明人编造并不见于正式的文献。正式的文献如《唐会要》就明确说五品以上的碑用“龟趺”(卷三八“葬”),并无什么赑屃。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2 山东曲阜汉孔谦碑

按照刊刻的内容,碑又可区分为下列几类。

(一)墓碑:为数最多。著名的如东汉《郑固碑》、《孔宙碑》、《衡方碑》、《鲁峻碑》(均八分)、《袁安碑》、《袁敞碑》(均小篆),曹魏《曹真碑》、《王基碑》、(均八分)东晋《爨宝子碑》、刘宋《爨龙颜碑》,北魏《郑羲碑》(摩崖上下二刻)、《高贞碑》(均由隶至楷的过渡时期书体,自《爨龙颜碑》以下俗称为北魏体、魏体),唐昭陵陪葬诸碑(多数楷书),宋以来则数量更多但较少著名。还有释道身后的碑也和墓碑同样性质。著名的有北魏《马鸣寺根法师碑》(魏体),唐《道因法师碑》、《信行禅师碑》、《不空和尚碑》、《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圭峰定慧禅师碑》(均楷书),这都是僧徒。道士较少,著名的有唐《孟法师碑》和《魏法师碑》(均楷书),前者是女道士。

(二)功德碑:颂皇帝的如唐玄宗时吕向《述圣颂》,代宗时元结《中兴颂》(均楷书,后者是摩崖)。颂长吏的如东汉《曹全碑》、《张迁碑》(均八分),北魏《张猛龙碑》(魏体)。纪武功的如东汉《裴岑碑》(隶书),(图12—3)唐《姜行本碑》(楷书),旌孝思的如北齐《陇东王感孝颂》(八分)。表先贤的如北魏《吊比干碑》(魏体,存翻刻),唐《兖公颂》(楷书)。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3 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三)寺观祠庙之碑:佛寺如北魏《晖福寺碑》、《南石窟寺碑》(均魏体),隋《龙华寺碑》、《龙藏寺碑》、《启法寺碑》,唐《昭仁寺碑》、《等慈寺碑》(均楷书)。此外和佛寺佛教有关的,如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记》、同州《圣教序记》、王行满书《圣教序记》(均楷书)、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记》(行书),以及隋信州、邓州、青州、潞州、梓州的《舍利塔铭》(青州、潞州八分,余均楷书)也可属于这一类。道观之碑也不如佛寺多,有名的仅唐《白鹤观碑》和《麻姑山仙坛记》(均楷书)。祠庙之碑则比孔庙为多,如东汉《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史晨祀孔子奏铭》(《史晨前碑》)、《史晨飨孔庙碑》(《史晨后碑》)(均八分),唐《孔子庙堂碑》(楷书)。五岳次之,如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八分)、(图12—4)北魏《嵩高灵庙碑》(魏体)。北周赵文渊《华岳颂》(八分)、唐《北岳府君碑》(楷书)。此外还有苻秦《邓太尉祠碑》(祀魏将邓艾,隶书)、唐《诸葛武侯祠堂碑》(楷书),也都是前贤祠庙之碑。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4 汉西岳华山庙碑(宋拓华阴本)

(四)其他杂刻之碑,有:

(1)诏敕文牒:诏敕如唐太宗《少林寺赐田敕》,唐玄宗《令长新诫》,宋太祖《戒石铭》、徽宗《辟雍诏》、《大观圣作碑》(均楷书),而元《圣旨碑》存世尤多,都用汉文白话(亦楷书)。文牒则如北宋景祐元年《中书门下牒永兴军》、二年《中书门下牒永兴军》均是(均楷书)。

(2)地图:如北宋吕大防《长安志图》残石,伪齐阜昌七年《禹迹图》、《华夷图》。苏州又有南宋《平江图》、《地理图》。(图12—5)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5 南宋平江图碑,苏州博物馆藏

(3)界至:称“界碑”、“界至碑”、“四至碑”,标明土地的东南西北各至何处,佛寺也称“界相碑”。如唐《丰乐寺大界相碑》,北宋《栖严寺四至记》、南宋《常熟县经界记》(均楷书)。

(4)医方:较早的有北齐《都邑师道兴治疾方》(魏体),与造像记同刻一石。陕西耀县有三石刻医方,传为孙思邈《千金方》(均楷书)。

(5)书目:杭州有元《西湖书院重整书目记》。

墓志附塔铭买地券

墓碑立在墓前日久易于损毁,古人另在墓圹中安置石刻记死者姓名简历,以供后世子孙辨认。其事大概起源于东汉。光绪末年山东峄县出土的《临为父作封记》就是这种墓石(八分)。同时河南孟津还出土东汉时刑徒死后埋葬的砖刻,刻有姓名、籍贯、刑罚和年月。西晋时这类墓石有所谓《荀岳墓题字》、《魏雏柩题字》、《石尠墓题字》、《石定墓题字》等等(均八分),但仍没有称为“墓志”,而且形制广狭不一,没有定式。

到南北朝时这种墓石才称为“墓志”,形式也大体划一为四方的石板,上面多刻成棋子方格,多写小楷,北齐志、隋志间或有用八分的,唐志还有用行书的。志的背面有时刻上死者家属姓名,叫“阴”,也有刻在侧面的,叫“侧”,但正面不叫“志阳”。还有在志上加一方同样大小的石板,用来保护志文,叫“盖”。盖上多用小篆或楷书刻“△△△△△△墓志铭”等字,犹如碑的碑额。讲究的还在志和盖的四侧刻纹饰,有的在盖上四周刻纹饰,犹如碑额、碑侧之有浮雕、纹饰。有的在盖的左右装上铁环,以便提取。又有把志和盖刻成龟形的,北魏《元显隽志》便是(魏体)。(图12—6)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6 北魏元显隽墓志

这种墓志北朝多,东晋、南朝少。南朝墓志出土的过去推刘宋《刘怀民志》为最早(八分过渡初期字体)。建国后南京附近又出土东晋《谢鲲志》(八分)、《刘谦妇刘氏志》、《王兴之志》、《刘剋志》、《王丹虎志》、《王闽之志》(均所谓魏体)。萧齐有《吕超静志》,萧梁有《程虔志》、《永阳王萧敷志》、《萧敷妻王氏志》、(均魏体而有变化)。北朝的则推北魏太和二十三年《韩显宗志》(魏体)为最早,以后为数极多。旧时出土著名的北魏有《刁遵志》、《崔敬邕志》、《张玄(黑女)志》、《郑道忠志》、《李超志》(均魏体),隋有《常丑奴志》、《董美人志》、《苏孝慈志》(均楷书)。民国时洛阳北郊出土元氏志和其他北魏将相大臣志更多,多为于右任鸳鸯七志斋所收得,后移赠西安碑林博物馆。唐志则民国时洛阳出土的多归张钫千唐志斋,今仍在河南新安县铁门镇张氏故居;少数为李根源曲石精庐所得,在江苏苏州。建国后陕西出土唐志颇多大而精美者,多在碑林博物馆及昭陵博物馆。宋志出土转少于唐,且常不被重视。元明以下更少见收藏著录。

僧尼和居士不用棺葬而用火葬,有骨灰塔,一人一塔,不用墓志而在此塔上刻墓志式的文字叫“塔铭”。有名的如唐《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王居士砖塔铭》等(均楷书)。

还有一种“买地券”,也叫“墓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刻石标明死者姓名及墓地“四至”,像前面所说的“界碑”那样,埋入墓中。已出土的有吴《浩宗墓券》、西晋《杨绍墓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均八分)、南汉《马二十四娘墓券》(楷书)所说四至都在虚无之中并非实地。四至为实地的有唐《刘玄简墓券》(楷书)。

画像

石刻画像始见于汉代,以西汉《麃孝禹刻石》上的朱雀画为最古。(图12—7)到东汉大为盛行,多在今山东,次则河南、四川。都是平面浮雕,雕刻古帝王、孝子、烈女、义士以及墓中死者生前的事迹和日常生活状态,画像上还有一小块“题榜”刻画中人姓名,如同今天连环画小人书那样。著名的有山东肥城的《孝堂山画像》(阴刻),嘉祥的《武氏祠画像》(阳刻,题榜文字均八分),每一处石数都很多。魏晋以来这种画像石就少见了。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7 麃孝禹刻石

唐宋碑刻上也偶尔刻有工细的线条画。如西安唐大雁塔四个门楣石上刻有佛寺庭院,碑林唐《道德寺碑》的碑阴刻有女尼画像,都是唐画精美之作。

造像

造像,主要指佛教信徒所造的释迦像、弥勒像。从北魏开始多造石像。在方座之上琢有一佛或数佛,或立或坐,或有龛,或有背光,造像记则或刻在背面,或刻在龛侧,或刻在座上。此外还有四方如柱的,有高广如碑的,都在上截凿龛造像,下截刻造像记和题名,阴和侧有时还有多数小龛层累排列。更有就崖壁凿龛造像的,叫石窟像,洛阳龙门的这种石窟像最多也最有名。(图12—8)这里的造像记在光绪年间开始集拓为《龙门造像十品》,稍后又增拓为《二十品》,其中除《优填王》一种是唐刻(楷书)外都是北魏所刻(均魏体)。《龙门五百种》所收,则多隋唐人造,实际上还不止此数。但小龛所题多寥寥数字,并无可看之处。南朝造像则远不如北朝的精美、众多。以后杭州灵隐等地多五代时吴越造像,山东临朐、嘉祥多北宋时造像。宋以后造石佛像之风衰落。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8 龙门古阳洞北魏丘穆陵亮夫人造像记拓片

石像之外还有用铜、泥造佛像的。造铜佛像的事情多见于《太平广记》“释证”门,今存铜造像也多北朝隋唐时所造,小的只有二三寸,大的不过一尺多,像下有座,造像记或刻座上,或刻像背上,有的还涂了金。看《太平广记》所说这种造像多在私宅供养,不必送佛寺。泥像在佛寺中的都没有题记,不属碑刻研究范围,只有所谓“善业泥”造像,形制像小铜造像,背面有“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阳文十二字(楷书),是用僧人骨灰和泥模压而成,清中叶西安大雁塔下尚有这种“善业泥”造像被人拾得。

道教很多地方模仿佛教,也留有少数造像,有名的只有北齐末年阳文方格的《马天祥造像》(隶书),原石失佚,流传拓本多翻刻。陕西耀县的《姚伯多造像》(魏体)则尚无恙。

石经

儒家经典刻石,始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世称《熹平石经》,(彩图16)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五经和《公羊》、《论语》二传,均八分,为蔡邕等所书。碑石原在洛阳,东魏时曾迁至邺城,北周又迁回洛阳,隋又运入长安,不久毁为柱础。民国时在洛阳常有残石出土,最大者为《周易》一石,旋又分裂,今上半截在上海博物馆,下半截在西安碑林,未分裂前拓本传世仅十余通。

曹魏石经,齐王曹芳正始中刻于洛阳,世称《正始石经》,只刻《尚书》、《春秋》,每字都有古文、小篆、八分三种字体,也叫《三体石经》。(图12—9)民国时洛阳也有残石出土,最大的一面《尚书》,一面《春秋》,出土后碑石中剖、未剖拓本也以稀见珍。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9 三体石经残石拓片

唐石经,文宗开成二年刻于长安,楷书,世称《开成石经》,有《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九经,加上《论语》、《孝经》、《尔雅》为十二经,又附以唐张参《五经文字》、唐玄度《九经字样》,后存西安碑林。明嘉靖时因地震断裂损字,王尧典按旧文集所缺字另刻小石立其旁,颇有错误。清康熙时巡抚贾汉复又补刻《孟子》。

孟蜀石经,广政七年毋昭裔立石,世称《蜀石经》,楷书,不仅正文,且有唐人习用之注,是其特色,有《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论语》、《孝经》、《尔雅》十经,北宋皇祐时田况又补刻《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宣和时席贡又补刻《孟子》。石原在成都,久佚失,仅存残拓,民国时刘体智据以影印。

北宋石经,仁宗时立石,有《易》、《诗》、《书》、《周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孟子》九经,一行篆书,一行楷书。石原在开封,今存残石及旧拓残本。

南宋石经,高宗所书,《周易》、《尚书》、《毛诗》、《春秋左传》楷书,《论语》、《孟子》行楷书,原在杭州,今仍存77石。(图12—10)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10 杭州碑林存藏的南宋石经

清石经,乾隆五年蒋衡进献楷书《十三经》,五十六年刻石,今存原国子监中,不为世重。

此外还有零星刊刻的。最有名的是唐玄宗天宝四载所立御注《孝经》,御书八分体,四碑合成一柱,世称《石台孝经》,今在西安碑林。

佛经刻石,有摩崖、碑石、经幢三种形式。摩崖北齐时最盛行,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都有,如泰山经石峪的大字《金刚经》(魏体),当即北齐时所刻。碑石则北京房山所刻《大藏经》最有名,(图12—11)隋大业中僧静琬开刻,唐人继续,到辽才完成(均楷书)。本系封锢,今已整理传拓。经幢似柱而有八棱,上端有盖,下部有座,大的有一丈多高,多唐人所立,上刻《陀罗尼经》(均楷书)。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11 房山石经

道经刻石,多用碑石,所刻以《老子道德经》居多,今存有唐刻五石,宋刻一石,元刻二石,以唐中宗景龙二年龙兴观一石为最古。此外尚刻有《阴符经》、《常清静经》、《消灾护命经》等(均楷书),远不如佛经刻石之多。

题咏题名

名胜古迹以及山水佳处常有前人的题咏题名,题咏即作诗,题名即“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到此一游”之类。有的只用墨笔题写在墙壁上,日久便堙没了,所以常刻在石壁、石碑上以求传世。唐以前题咏题名刻石的仅见北魏郑道昭的《登云峰山论经书诗》、《登海岛诗》、《登太基山诗》等(均魏体)。(图12—12)唐宋以来才大量出现,如大雁塔石刻门楣上的唐宋元明人题名,苏州虎丘、杭州灵隐飞来峰、长汀苍玉洞以及广州九曜等题名,均见称于世。又旧碑刻上刊刻后人题名者亦多,如北周赵文渊书《华岳碑》上即有唐人题名累累,而《大秦景教流行碑》侧刻有道光时韩泰华题名,损及原石文字,颇为世诟病。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12 郑道昭题名

又有职官及科举及第者之题名,亦始于唐代。今存者以开元时《御史台精舍题名碑》及大中时《郎官石柱题名》为著。科举及第之题名存者皆宋元以下,而明清进士题名碑之在北京者为数尤夥,皆有资于史学考证。

建筑物器物刻字

上列诸项,悉以文字为主,即造像亦文字与所造佛像并重。至石质建筑物、器物之刻有文字,则以物为主体而附加文字而已。

建筑物之刻有文字者,如:

阙。东汉魏晋南朝皆有刻字之石阙。东汉嵩山《太室》、《少室》、《开母》三石阙,都是神庙前的阙(均汉箓)。墓道前的阙则山东有东汉《武氏》二阙、《南武阳》三阙,四川有东汉《王稚子》、《高颐》等阙(均八分),江苏有南朝的梁阙(均楷书,西阙之字均反书)。

柱。唐宋寺观的石柱或柱础上多有刻字的。安阳出土凿孔的方形石刻有“赵建武四年造泰武殿前猨戏绞柱石孔”(八分),是传世柱础刻字最古的。

塔。塔盖、塔盘、塔座之用石刻者间或有刻字,如登封会善寺的塔盖有北魏神龟三年刻字(魏体),苏州治平寺塔盘有隋大业七年刻字(八分,已佚),陵县塔座有唐天宝六载刻字(楷书)。

黄肠。显贵者用黄心柏木累砌棺外叫“黄肠”。到东汉时多用石替代,上刻年号及尺寸数字。

石人石兽。多立在宫室及冢墓之前,有的刻上文字。如曲阜鲁恭王墓前有二石人,胸前一刻“府门之卒”,一刻“汉故乐安太守麃君亭长”(均汉箓)。掖县太基山有郑述祖所造石人,刻“甲申年造乙酉年成”(魏体)。建国后灌县出土东汉造李冰石像(八分),胸前也刻有职衔姓名。石兽中著名的有东汉时刻狮子,刻有“雒阳中东门外刘汉所作师子一双”一行(八分)。

桥。江浙石桥多刻有宋元年号,有明清年号的更多。

井。井栏刻字以梁天监十五年刻字为最古(魏体),江浙一带多有宋元明清刻字的井栏。

石质器物刻有文字的,有:

幡竿石。寺院用来立幡竿,存者以唐开元时虞乡石佛寺一刻为古(楷书)。

石灯台。形制近似经幢而用来燃灯的,存者以唐天宝时洛阳、元氏二刻为古(均楷书)。

石香炉。寺观祠庙用来焚香的,存者以后晋天福时密县超化寺、益都玉皇庙二刻为古(均楷书)。

石盆。以北宋治平时苏轼所铭雪浪盆最为著名(楷书)。

石硙。山东有晋太康九年刻字石硙(八分)。

拓本

拓本的“拓”,要读作tà,拓本也可写作“搨本”。是用纸稍微弄湿后覆盖在碑刻之上,加以捶打,使有字划处纸凹下,再在纸将干未干时用拓包沾墨在上面轻轻打过,这样揭下来的纸就成为黑底白字的“拓片”,这种拓片就是此碑刻的“拓本”。《隋书·经籍志》著录“一字石经”、“三字石经”若干卷,还注明“梁有几卷”,说明这种拓碑技术当起于南北朝时,因为《后汉书·蔡邕传》讲立石经后只说“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足证当时还不懂得捶拓只好摹写。

碑刻虽是石质,日久也易损泐。拓本时代早的损泐少,晚的损泐多,所以旧拓最受重视。再有原石佚失,拓本仅存,就成为孤本或稀见之本。碑估或好事者从而覆刻,即拓本又有原石本和翻刻本之别。所以同一名目的拓本大有优劣,价格也随之贵贱不一。

旧拓中今存最早有唐拓,都是在敦煌发现的,有唐太宗书《温泉铭》(行书)残存后半篇,有长庆四年柳公权书《金刚经》(楷书),都裱成卷子,有欧阳询书《化度寺邕禅师塔铭》,剪裱存单开12页。

宋拓传世多唐碑之著名者,如集王书《圣教序记》,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图12—13)《温彦博碑》、《皇甫诞碑》(均楷书)、《化度寺邕禅师塔铭》,欧阳通书《道因法师碑》(楷书),颜真卿书《多宝塔碑》,李邕书《麓山寺碑》(行书)等,都是宋人习字所需,传世多的有十余本,少的也有三四本。秦汉则只《石鼓文》、《西岳华山庙碑》等极少几种宋拓。南北朝只有《梁永阳王萧敷志》、《萧敷妻王氏志》为宋拓。至于元拓前人多说成宋拓,已无从仔细鉴别。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13 宋拓九成宫醴泉铭

明拓除上述诸唐碑外,已广及汉魏六朝。今东汉名碑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前后碑》、《张迁碑》等均以明拓为上品,明末出土的《曹全碑》自更贵明拓。北魏碑刻至清中叶才被重视,北魏《张猛龙碑》、隋《龙藏寺碑》、《常丑奴志》(楷书)的明拓就以少见珍。

清拓中的旧拓,又有清初拓(清人曰国初)和乾嘉拓(乾隆、嘉庆,有时还包括道光、咸丰)之称。今存碑刻之清初及乾嘉时出土或搜获的,如东汉《韩仁铭》(八分)、北魏《郑羲碑》、《马鸣寺根法师碑》、《高贞碑》、《刁遵志》、东魏《刘懿志》(魏体)、唐《韩仲良碑》、《樊兴碑》等(均楷书),均以清初拓或乾嘉拓为初拓,价格不在明拓之下。但有明拓的碑刻,则乾嘉拓也只称稍旧拓,并不十分贵重。

以上这些宋拓、明拓、清初拓、乾嘉拓,过去都统称为旧拓。遇到时代难于确定时,也可泛称为旧拓。

清同治光绪以来到民国的拓本,过去概称为近拓、新拓,除非原石已告佚失,不受重视。其实这些近拓留至今日也已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在此时期内原石难免再有损坏,加以为保护原石起见目前已多数禁拓,则这种近拓也必然日见珍贵,将来都会升格成旧拓。

再说孤本和稀见本。原石佚失仅存一个拓本的,此拓本叫孤本。如明拓北魏《张玄志》(在无锡秦氏),宋拓《永阳王萧敷夫妇志》(在上海博物馆),宋拓隋丁道护《启法寺碑》(在日本),唐拓唐太宗《温泉铭》残卷(在法国巴黎),宋拓褚遂良《孟法师碑》,宋拓魏栖梧《善才寺碑》(楷书),宋拓薛稷《信行禅师碑》(楷书,以上均在日本),宋拓李邕《法华寺碑》(行书,在上海博物馆),宋拓沈传师《罗池神庙碑》(楷书,在日本),唐拓柳公权《金刚经》(在巴黎),宋拓柳公权《神策军纪圣德碑》裱本上册(楷书,在北京图书馆)等均是。

原石佚失,传世拓本稀少的,方算稀见本,也极为珍贵。如明嘉靖时地震毁失的东汉《西岳华山庙碑》,传世仅二宋拓,二明拓。明末出土的隋《常丑奴志》,唐《王居士砖塔铭》,前者久佚,后者久碎裂,拓本完善者极少。清初出土的北魏《崔敬邕志》、《司马绍志》、《司马昞志》(均魏体),均不久即毁失,传世也仅数本。隋《元公志》、《姬夫人志》毁于太平天国之役,《董美人志》毁于上海小刀会之役,拓本也少而名贵。(图12—14)清末民国时出土的北魏《常季繁志》、《元飏志》、《王夫人志》(均魏体),均出售日本而毁于大正年间地震,拓本也很名贵。唐《王忠嗣碑》(楷书)毁于40年前,《等慈寺碑》在“文革”中被锯成小块,拓本日后也必成珍品。

古代的碑刻与书法——古代的碑刻

图12-14 董美人墓志

仿照原有碑刻重刻一石,则又有原石拓本和翻刻本(也称覆刻本)的区别。翻刻有三种情况:(1)原石佚失,据原石拓本翻刻一石,拓了冒充原石拓本,多墓志,因为石小工省。其中如清中叶翻刻的《司马绍志》、《司马昞志》以及《董美人志》,民国时翻刻《常季繁志》,均尚近真。(2)原石尚存,据损泐较少的旧拓翻刻一石,拓了冒充旧拓以牟利,如翻刻了《礼器碑》冒充宋拓,翻刻了《张猛龙碑》冒充明拓,多清人所为。(3)原石尚存,另刻一石拓了出售,以供儿童习字临写,如《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多宝塔碑》、集王书《圣教序记》等都有这类翻刻本,此外《龙门二十品》也有多种翻刻,《郑羲碑》、《等慈寺碑》也有翻刻。

拓本的纸张。宋拓有用麻纸的,明拓、清初拓多用棉纸,以后或用连史纸,或用毛边纸,边远地区也有用粗皮纸的。但凭此来鉴别拓本的时代实很困难,和纸的新旧更无关系。有的乾隆时的连史纸拓本至今仍洁净如新。

拓本的墨色。多黑色,精者用墨,劣者用烟煤,精者椎拓,劣者用刷子沾墨在纸上刷过,叫刷拓。椎拓又有重墨、轻墨之分,重的色浓叫“乌金拓”,轻的色淡叫“蝉翼拓”。从拓墨不易看出拓本的新旧,新拓放置潮湿处便会生白霉,而旧拓往往从不生霉。只有乌金拓而有光的,多为清末民国时拓法。此外也有用朱色、蓝色、绿色拓的,不多见,多数是近拓。

还有拓本虽从原石拓出但仍有作伪的,有两种伪法:(1)拓时将原石缺泐的笔道填蜡,做得像并未缺泐,还有将缺泐处留空不拓,另刻块笔道完整的小石,在此留空处补拓,但看上去总欠自然。(2)拓成后用墨笔描填缺泐的笔道,但后涂的墨色和原拓本不可能一致,细看即可觉察。

要鉴别拓本的新旧、原翻、真伪,最可靠是细审此碑刻某处的文字笔道是完善抑或缺泐,并辨认原石与翻刻在某些文字笔道上的差别,这就是碑估的所谓“考据”之处。民国时方若的《校碑随笔》对此记录颇详,“文革”后又出了王壮弘的《增补校碑随笔》,大体可以信据,可购置备查阅。

拓本之外还有影印本,即把拓本摄影后制作的本子,包括照片本、珂罗版本、石印本、胶印本几种。照片本即摄影后按原大洗出的照片,有的还装裱成册。珂罗版本的珂罗是英文collotype音译,也叫玻璃版,印出来效果好,墨色浓淡一如照片,但每版仅能印二三百份,多则模糊。石印本可无限量地印,但只有黑白两色,不能分浓淡。胶印本则能分浓淡,且能多印,近来最风行。

影印本多据旧拓影印,但有时所据的号称宋拓、明拓不一定可信,甚至有用墨笔描填过的。此外,也有人用影印本染纸剪裱冒充旧拓的,但字口光且平,和拓本不同,细审即易分辨。

装裱

装裱,也叫“装潢”,是我国的特有技术,用来装裱书画,也用来装裱碑刻拓本。不过装裱拓本不能像书画那样将纸刷得过于平直,过于平直会使笔画变肥失真。

拓本的装裱有多种方式:

(一)整装。即不将拓片剪开,以保存碑刻原式,多用之于旧拓或孤本,缺点是不便披览临摹。这种整装又有三种方式:

(1)挂轴式,和书画挂轴的式样相同。

(2)背面裱托一层白纸,然后折叠,工省价廉,且便于收藏。

(3)有时还恐损伤拓片,就仅将拓片四角粘在白纸之上,折叠收藏。

(二)剪裱。即将拓片剪成若干直条,再割成同样尺寸的若干短条,按文义依次裱装成若干页,以便翻看临摹,缺点是不能保存碑刻原式。这种剪裱又有四种方式:

(1)裱成每页分离的所谓“单开”。每开用白纸条或棕、蓝、黑色纸条裱在四周,讲究点也有挖空嵌裱的。然后将若干单开在翻阅处粘合成册,也叫“蝴蝶装”(但和宋元刻本书的蝴蝶装在折叠处粘合正相反),每册前后再加木板或硬纸板以资保护。

(2)形似单开,其实相连接,可拉成长条,叫“经摺装”或“旋风装”(和刻本书的经摺装、旋风叶相同),前后也加木板或硬纸板。

(3)也是单开,但只裱一层,向外折叠成书本式,加封面线装,可省工省钱。

(4)自己动手,粘贴在空白册子或无用的线装书上,但页数多了,中间必凸起不平。又凡装裱都必用极稀薄的糨糊,如不内行用了普通的厚糨糊粘贴,日后要重裱就有揭不下之苦。

当然拓片也可不装裱而折叠存放,但折叠处日久易于破裂损伤。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31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