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汉语常识——古代汉语的语法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3:52:31 0

语法,指的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就汉语来说,主要是讲词与词的关系、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结构。在本章里,我们着重讲古代语法与现代语法不同的地方。我们打算分七节来讲:(一)词类,词性的变换;(二)虚词;(三)句子的构成,判断句;(四)“倒装”句;(五)句子的词组化;(六)双宾语;(七)省略。

(一)词类,词性的变换

古代汉语的词类,跟现代汉语的词类大致相同,总共可以分成十一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叫作名词。例如:

中坠于(《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有好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风雪旌旗裂。(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2.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叫作动词。例如:

一屠晚,担中肉(蒲松龄《狼》)

木兰(《木兰诗》)

敌骑(徐珂《冯婉贞》)

在现代汉语里,动词下面还有三个附类:(1)判断词,即“是”字;(2)能愿动词,即“能够”“会”“可以”“应该”“肯”“敢”等;(3)趋向动词,即“走来”的“来”,“放下”的“下”,“跳下去”的“下去”等。判断词和趋向动词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少见的(参看下文第三节),能愿动词则是常见的。例如:

以君之力,曾不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郑人有买履者。(《韩非子·郑人买履》)

尔安轻吾射!(欧阳修《卖油翁》)

3.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叫作形容词。例如:

寒暑易节。(《列子·愚公移山》)

肉食者,未能谋。(《左传·曹刿论战》)

将军身被,伐无道,诛秦。(《史记·陈涉世家》)

4.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叫作数词。例如: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涉世家》)

桌、椅、扇、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5.量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叫作量词。例如:

距圆明园十,有村曰谢庄。(徐珂《冯婉贞》)

欲穷千目,更上一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军书十二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孤帆一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量词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度量衡的单位和其他规定的单位,如“亩”“卷”等,另一种是天然单位,如“匹”“张”等。在现代汉语里,表示天然单位时,数词很少与名词直接组合,一般总有量词作为中介;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天然单位时,数词经常与名词直接组合,不需要量词作为中介。例如“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并不说成“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量词又可以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名量词是“个”“只”“张”“把”等。动量词是“次”“趟”“回”“下”等。在古代汉语里,不但名量词是罕用的,动量词也是罕用的。夏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不说“过三次”。又如:

齐人鼓。(《左传·曹刿论战》)

于是秦王不怿,为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客莆田徐生为予致其种。(徐光启《甘薯疏序》)

6.代词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作代词。例如:

会长老,问民所疾苦。(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中,意将隧入以攻后也。(蒲松龄《狼》)

幼好奇服兮。(《楚辞·涉江》)

将告于莅事者,更役,复赋,则如?(柳宗元《捕蛇者说》)

可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终当有以活(马中锡《中山狼传》)

7.副词 有一类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这类词叫作副词。例如:

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谋曰。(同上)

笞广。(同上)

指目陈胜。(同上)

吴广爱人。(同上)

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与庞涓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史记·孙膑》)

于是宾客无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欲先走。(林嗣环《口技》)

8.介词 有一类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来,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这类词叫作介词。例如:

何不试之足?(《韩非子·郑人买履》)

吾后,其闻道也,亦先吾。(韩愈《师说》)

叫嚣东西,隳突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乃取一葫芦置地。(欧阳修《卖油翁》)

9.连词 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叫作连词。例如:

诸公子逐射千金。(《史记·孙膑》)

既驰三辈毕,田忌一不胜再胜。(同上)

于其身也,耻师焉。(韩愈《师说》)

居庙尝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助词 助词附着在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上,起辅助作用。在现代汉语里,助词可以分为三类:(1)结构助词,如“的”;(2)时态助词,如“着”“了”“过”;(3)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古代汉语文言文里,时态助词非常罕见(上古汉语没有时态助词),常见的只有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自此,冀南,汉阴,无陇断焉。(同上)

诸将请之。(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以上是结构助词。)

虎见之,庞然大物(柳宗元《黔之驴》)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上是语气助词。)

11.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声音的词,叫作叹词。例如: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以上十一类词可以合成两大类,即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作实词;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的词叫作虚词。一般以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为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为虚词。但是代词所指人或事物是不固定的(“他”可以指张三,也可以指李四),在古代汉语里,许多代词都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如“其”“之”),所以从前的语法学家把代词归入虚词一类。下节讲虚词时,我们也是把代词归入虚词的。

词入句子以后,性质可以改变,如名词变动词、形容词变动词,等等。这叫作词性的变换。现在拣古代汉语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三种词性变换提出来讲一讲。

(A)名词变动词 事物和行为发生某种关系,古人以事物的名称表示某种行为,于是名词变成了动词。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其一处也。(林嗣环《口技》)

虎不胜怒,之。(柳宗元《黔之驴》)

皆指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乃钻火之。(《史记·孙膑》)

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韩愈《师说》)

齐威王欲孙膑。(《史记·孙膑》)

公将之。(《左传·曹刿论战》)

蹇驴,图书。(马中锡《中山狼传》)

先生之恩,生死而骨也。(同上)

大喜,归。(蒲松龄《促织》)

(B)形容词变动词 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使某物变成某种状况,叫作“使动”;第二种是把事物看成某种状况,叫作“意动”。

“使动”的例子:

敌人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徐珂《冯婉贞》)

(远我,是使我距离远。)

吾所以为此者,以国家之急而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必曰“天下之忧而忧,天下之乐而乐”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乃出图书,囊橐。(马中锡《中山狼传》)

(空囊囊,使囊橐空。)

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意动”的例子:

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易”,以为容易对付。)

刺史颜证之。(同上)

(“奇”,以为奇特。)

之。(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C)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是经常不带宾语的动词,及物动词是经常带宾语的动词。拿现代汉语说,“起来”“下去”等是不及物动词,“拿”“打”等是及物动词。在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也是一种“使动”。例如: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

(“忿恚尉”是使尉发脾气。)

臣舍人相如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止臣”是叫我不要这样做。)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大风、挛踠、瘘、疠,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已”是使止,“去”是使去。)

君将哀而之乎?(同上)

(“生”是使活下去。)

其地之出,其庐之入。(同上)

(“殚”“竭”都是使尽的意思。)

先生之恩,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生死”是使死者复生。)

图书,空囊橐。(同上)

(“出”是使出,拿出来。)

首至尾。(同上)

(“下”是放下。)

又数刀,之。(蒲松龄《狼》)

(“毙”是使毙,即杀死。)

(D)名词用如副词(用作状语) 副词是用作状语的,如果名词用作状语,也就用如副词。例如:

食者谋之。(《左传·曹刿论战》)

而相如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得佳者养之。(蒲松龄《促织》)

有狼当道,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

屈,息。(同上)

道中自抄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将军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而下之。(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以上所讲的词性的变换,是古代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二)虚词

虚词在汉语语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汉语的虚词和现代汉语的虚词有很大的差别。这里着重讲古代汉语的虚词。虚词不能全讲,只拣重要的、古今差别较大的来讲。我们不打算按词类分开讲,因为有些词是兼属两三类的。我们按音序来分先后,只是为了查阅的便利罢了。我们打算讲18个虚词,它们是:

1.ér而 2.fú夫 3.ɡài盖 4.hù乎 5.qí其 6.shì是 7.suǒ所 8.wèi为 9.yān焉 10.yé耶 11.yě也 12.yǐ以 13.yǐ矣 14.yǔ与 15.zāi哉 16.zé则 17.zhě者 18.zhī之

1.而

“而”是连词。它有三种主要的用法。

第一种用法等于现代的“而且”。例如:

国险民附。(《三国志·隆中对》)

号呼转徙,饥渴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魏学洢《核舟记》)

但是,不是每一个“而”字都能译成现代的“而且”;有些“而”字只能不译,它只表示前后两件事的密切关系。例如: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第二种用法等于现代的“可是”“但是”。例如:

此用武之国,其主不能守。(《三国志·隆中对》)

舟已行矣,剑不行。(《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狼亦黠矣,顷刻两毙。(蒲松龄《狼》)

西人长火器短技击。(徐珂《冯婉贞》)

以枪上刺刀相搏击,便捷猛鸷终弗逮。(同上)

第三种用法是把行为的方式或时间和行为联系起来。这种“而”字也不能译成现代汉语。例如:

哗然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捷禽鸷兽应弦倒者,不可胜数。(马中锡《中山狼传》)

狼失声逋。(同上)

除了上述三种用法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就是当“如果”讲。例如:

诸君无意则已,诸君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徐珂《冯婉贞》)

2.夫

“夫”字有三种主要用法。

第一种“夫”字是助词,它用在句子开头,有引起议论的作用。有“我们须知”“大家知道”的意味。例如:

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史记·孙膑》)

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晁错《论贵粟疏》)

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羊,一童子可制之,如是其驯也,尚以多歧而亡;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马中锡《中山狼传》)

第二种“夫”字是代词(指示代词),略等于现代的“这个”“那个”“那些”等,但是语意较轻。例如:

且鄙人虽愚,独不知狼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予观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三种“夫”字是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蒲松龄《促织》)

3.盖

“盖”字是副词,表示“大概”“大概是”。例如: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五六百人也。(徐珂《冯婉贞》)

尝贻余核舟一,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同上)

“盖”字又是句首助词,仍带一些“大概”的意味,表示下边说的话是一种带推测性的断定。例如:

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前赤壁赋》)

“盖”字又是连词,表示“因为”的意思,仍带推测性的断定。例如:

余是以记之,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矣。借寨墙为蔽也。(徐珂《冯婉贞》)

4.乎

“乎”是语气词,表示疑问,略等于现代的“吗”。这是最常见的用法。例如:

若毒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汝亦知射?吾射不亦精(欧阳修《卖油翁》)

有时候表示反问。例如:

求剑若此,不亦惑(《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览物之情,得无异(范仲淹《岳阳楼记》)

有时候表示揣测,略等于现代的“吧”。例如:

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徐珂《冯婉贞》)

助词“乎”字又表示停顿,没有什么意义。例如:

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前赤壁赋》)

“乎”又是介词,等于“于”字。例如:

吾前,其闻道也,固先吾,吾从而师之;生吾后,其闻道也,亦先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叫嚣东西,隳突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5.其

“其”字是代词,等于现代的“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例如:

帝感诚。(《列子·愚公移山》)

喉,尽肉,乃去。(柳宗元《黔之驴》)

有时候,“其”字只能译成“他”“她”“它”等,不能译成“他的”“她的”“它的”等。但是这些“其”字及其后面的动词(及其宾语)只构成句子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完整的句子。例如:

未知死也。(《史记·陈涉世家》)

(不能单说“其死”。)

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不能单说“其闻道”。)

不已也。(《列子·愚公移山》)

(不能单说“其不已”。)

如果把现代汉语的“他死了”译成古代汉语的“其死矣”,那是不合古代汉语语法的。

“其”字又等于说“其中的”。例如:

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其”字又可以译成“那个”“这种”。例如:

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臣窃以为人勇士,有智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其”字又是语气助词,放在句子开头或中间,表示揣测等语气。例如:

智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6.是

“是”字在古代汉语里,最普通的用法是用作代词,当“这”“那”讲。例如: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年谢庄办团。(徐珂《冯婉贞》)

“于是”二字连用,表示“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候”。有时候,“于是”的意思更空灵一些,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例如: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徐珂《冯婉贞》)

上文说过,古代文言文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在某些地方,虽然译成现代“是”字(判断词)似乎也讲得通,仍然应该译成“这”“那”。例如: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样,进也忧,退也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7.所

“所”字是结构助词,它经常跟动词结合,造成一个具有名词性质的结构。例如: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魏学洢《核舟记》)

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劝学》)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

可汗问所欲(同上)

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徐珂《冯婉贞》)

“所”字也可以跟形容词结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形容词已变为带动词的性质。例如:

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徐珂《冯婉贞》)

(“所长”,等于说“所擅长”;“所短”,等于说“所欠缺”。)

“所”字和动词的中间,也可以插进副词或介词。例如:

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什么虚词能跟“所”字相当;因此,有时候就沿用古代的“所”字。有时候,人们用“的”字译“所”字,如把“何所思”译成“想的是什么”;有时候,人们用“什么……的”译“所”字,如把“如有所语”译成“好像有什么说的”。这些都只是译出大意,并不是说古代的“所”等于现代的“的”。

“所”字及其动词后面,有时候还可以跟着一个“者”字。例如:

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徐珂《冯婉贞》)

又可以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例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名词前面还可以加个“之”字,如“所罾之鱼”等。

特别要注意是“所以”二字连用。古代的“所以”不同于现代的“所以”。古代的“所以”,是追究一个“为什么”,或者说明“为了什么”。例如: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是为了防邪僻,近中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老师,是为了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余叩所以(方苞《狱中杂记》)

(我问这是为什么。)

所以染者众也。(同上)

(这就是染病人多的原因。)

“所”字另一用法是跟“为”字呼应,表法被动。例如:

仅有敌船焚。(周密《观潮》)

这种“所”字,在文言白话对译中,也是可以不必翻译的。

8.为

“为”wèi是介词,有“给”“替”“为了”“因为”等意思。例如:

河伯娶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为”wéi也是介词,跟“所”字呼应,表示被动。

这种“为”字可以译成“被”字。例如:

仅有敌船火所焚。(周密《观潮》)

行将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为”wéi又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往往与“何”字呼应,表示反问。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鸿门宴》)

9.焉

“焉”字等于介词“于”加代词“是”。放在一句的末尾。例如: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列子·愚公移山》)

(“无陇断焉”,无陇断于是,即冀南汉阴无陇断。)

积水成渊,蛟龙生(《荀子·劝学》)

(“蛟龙生焉”,蛟龙生于是,即生于渊中。)

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徐珂《冯婉贞》)

(“伏焉”,伏于是,即伏于森林之中。)

有时候,“焉”字并不表示“于是”的意思,只是用来煞句。例如:

寒暑易节,始一反(《列子·愚公移山》)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或不(韩愈《师说》)

“焉”字又是副词,表示反问。等于现代的“怎么”或“哪里”。例如:

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

10.耶

“耶”又写作“邪”,是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问。它比“乎”字语气较轻,略等于现代的“吗”。例如:

六国互丧,率赂秦(苏洵《六国论》)

如果前面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则略等于现代的“呢”。例如:

又安敢毒(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忧令名不彰(刘义庆《世说新语·周处》)

岂可近(柳宗元《童区寄传》)

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毕沅《岳飞》)

11.也

“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在文白对译时,这种“也”字不必翻译,但是在译文中应该加一个判断词“是”字。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师说》)

(道之所在,就是师之所在。)

此,劲敌(徐珂《冯婉贞》)

(这是强大的敌人。)

“也”字也可以解释疑问,说明原因。例如: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同上)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同上)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同上)

有时候,“也”字并非解释疑问或说明原因,而是表示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这些地方可以翻译为“是……的”或“啊”“呢”等。例如:

子子孙孙无穷匮(《列子·愚公移山》)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苏洵《六国论》)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韩愈《师说》)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时候,“也”字不是用来煞句,而是用来引起下面的分句。例如: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聚室而谋曰。(《列子·愚公移山》)

于其身,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12.以

“以”字的用法颇多,现在只讲四种比较常见的用法。

(1)最常见的用法是用作介词,表示“拿”“用”的意思。例如:

何不试之足?(《韩非子·郑人买履》)

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愚公移山》)

敌人远我,欲火器困我也。(徐珂《冯婉贞》)

(2)作为介词,表示“为了”“因为”“由于”。例如:

吾所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是“为了”。)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吾两人在也。(同上)

(这是“因为”。)

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

(这是“由于”。)

(3)作为连词,表示目的,等于说“来”或“以便”。例如:

吾必尽吾力拯吾村。(徐珂《冯婉贞》)

(尽我的力量救我的村子。)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干仕。(马中锡《中山狼传》)

(去中山以便求官。)

(4)作为连词,用去同“而”,可以译成“而且”。例如:

就其善者,其声清浮,其节数急。(韩愈《送孟东野序》)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周,其待人也轻约。(韩愈《原毁》)

13.矣

“矣”字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等于现代的“了”或“啦”。例如:

舟已行(《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官军至(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事急(马中锡《中山狼传》)

我将逝(同上)

14.与

“与”字是连词,跟现代的“和”相当。例如:

汝毕力平险。(《列子·愚公移山》)

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与”又是介词,跟现代的“同”相当。例如:

此犹文轩之敝舆也。(《墨子·公输》)

白沙在涅,之俱黑。(《荀子·劝学》)

“与其”二字连用,跟后面的“孰若”相应,用来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例如:

与其杀是憧,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柳宗元《童区寄传》)

“与”又读yú(阳平声),后来又写成“欤”。这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耶”的意思差不多,也可以译成“吗”或“呢”。例如: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有时候,“与”(欤)又表示一种感叹语气或揣测语气,略等于现代的“啊”或“吧”。例如: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韩愈《原毁》)

15.哉

“哉”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可译为“啊”。例如:

嘻,技亦灵怪矣(魏学洢《核舟记》)

在多数情况下,“哉”字与疑问词相应表示反问,但仍带感叹语气。可以译为“吗”或“呢”。例如:

先生岂有志于济物(马中锡《中山狼传》)

禽兽之变诈几何(蒲松龄《狼》)

16.则

“则”是连词,表示两件事的先后相承的关系。可以译为现代的“就”。例如:

非死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其余,熙熙而乐。(同上)

有时候,“则”字应该译成“那么”“那么……就”。例如: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十日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同上)

君将哀而生之乎?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17.者

“者”字是结构助词,它经常附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一般可把“者”字译成“的”。例如:

且偷生,死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有时候,译成“的人”更合适些。例如:

募有能捕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京中有善口技(林嗣环《口技》)

有时候,“者”字不再能译为“的”,它只是和前面的字合成一个名词。例如:

时墨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马中锡《中山狼传》)

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者”字又是语气助词,用作句末,等于现代的“似的”。例如:

言之,貌若甚戚(柳宗元《捕蛇者说》)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柳宗元《黔之驴》)

“者”字又放在小停顿的前面(在书面语言中放在逗号前面),表示下面将要有所解释。例如: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愚公移山》)

诸葛孔明,卧龙也。(《三国志·隆中对》)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开火,军中发枪之号也。(徐珂《冯婉贞》)

如果要解释原因,也可以采取这个方式。例如: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所以为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同上)

18.之

“之”字有两种主要用法。一种是用作代词,另一种是用作结构助词。

“之”字用作代词,表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但是只能用在动词的后面,不能用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其坐。至之市,而忘操(《韩非子·郑人买履》)

有遗男,始龀,跳往助(《列子·愚公移山》)

注意:有些“之”字虽可解释为“它”,但不能翻译为“它”。现代汉语在这种地方用“它”就很别扭。这也是古今语法不同的地方。例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貌若甚戚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之”指“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这一件事。)

以吾酌油知(欧阳修《卖油翁》)

(“之”指手熟就能善射的道理。)

有时候,甚至前面没有说到什么,也可以来一个“之”。例如:

怅恨久(《史记·陈涉世家》)

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如有离违,宜别图(司马光《赤壁之战》)

“之”字用作结构助词,使名词和前面的词发生关系,略等于现代的“的”字。例如: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厚也。(《荀子·劝学》)

生于高山上,而临百仞渊。(同上)

有时候,“之”字后面不是一个名词,而是颇长的一个结构,那么,这个结构也该认为带有名词的性质。例如:

则吾恐秦人食不得下咽也。(苏询《六国论》)

下文第五节讲到“句子的词组化”时,还要再讲这个问题。

(三)句子的构成,判断句

一般的句子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语部分是陈述的对象,谓语部分就是陈述的话。例如:

妇 ║ 抚儿。(林嗣环《口技》)

黔 ║ 无驴。(柳宗元《黔之驴》)

主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叫作主语;谓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叫作谓语。例如:

君之肠胃。(《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病”,主语;“在”,谓语。)

║ 亦以此自(欧阳修《卖油翁》)

(“公”,主语;“矜”,谓语。)

句子里除了主语和谓语以外,还常常要用一些词作连带成分。一般讲连带成分,指的是宾语、定语、状语。

宾语表示行为所涉及的人或物,一般放在动词的后面,如上面所举“抚儿”的“儿”,“无驴”的“驴”,“在肠胃”的“肠胃”。又如:

亮躬耕陇亩(《三国志·隆中对》)

老翁逾走,老妇出看。(杜甫《石壕吏》)

定语放在名词的前面,用来修饰、限制名词。例如上文所举“老翁”的“老”,“君之病”的“君”。又如:

阿爷无儿,木兰无兄。(《木兰诗》)

以刀劈首。(蒲松龄《狼》)

状语是动词、形容词前边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例如上面所举“公亦以此自矜”的“亦”“以此”“自”,“晋陶渊明独爱菊”的“独”,“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西”。又如: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于厅事之东北隅施八尺屏障。(林嗣环《口技》)

含乳啼。(同上)

宾客意舒。(同上)

由于谓语性质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三类:(1)叙述句;(2)描写句;(3)判断句。

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例如:

诸将所之。(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四鼓,愬城下。(同上)

描写句以形容词为谓语。例如: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夜半雪愈甚(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判断句以名词为谓语。例如:

吴广者,阳夏也。(《史记·陈涉世家》)

其巫,老女子也。(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以上所述汉语句子的构成,大多数情况都是古今语法一致的,所以不详细加以讨论。现在只提出判断句来讨论一下,因为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却是大不相同的。

在古代汉语里,判断句一般不是由判断词“是”字来表示的。最普通的判断句是在主语后面停顿一下(按现代的标点是用逗号表示),再说出谓语部分(即判断语),最后用语气词“也”字收尾。例如: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周密《观潮》)

(浙江的海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有时候,主语后面加上一个“者”字,更足以表示停顿。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有时候,判断语很短,虽然主语后面加上“者”字,“者”字后面也不停顿。例如:

杨诚斋诗曰“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周密《观潮》)

(杨诚斋诗里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这里的“是”字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指这样的景象。)

如果主语是个代词,中间一般就没有停顿(按现代的标点不加逗号),但是仍旧不用判断词“是”字。例如:

我区氏儿也。(柳宗元《童区寄传》)

(我是区家的孩子。)

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这是用谋略攻取的方法。)

谁可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谁是可以出使的人?)

有时候,句子开头有个“是”字,但这种“是”字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等于现代语的“这”)。例如: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

(“是”字都应翻译作“这是”。)

有时候,句子里没有主语(主语省略了),只有谓语(判断语),更用不着判断词“是”字。例如:

对曰:“忠之属也。”(《左传·曹刿论战》)

(曹刿说:“这种事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柳宗元《黔之驴》)

(那驴是庞然大物。)

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徐珂《冯婉贞》)

(一会儿看见白人头子率领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兵,那就是英国的军官。)

有两个字能有判断词的作用:第一个是“非”字,第二个是“为”字。

“非”字可以认为一种否定性的判断词,略等于现代语的“不是”。例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为”字可以认为一种肯定性的判断词,略等于现代语的“是”。例如: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板本。(沈括《活板》)

(五代冯道时开始印五经,从此以后,书籍都是板印的本子。)

若止印三二本,未简易。(同上)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神速。(同上)

(如果印数十、数百、数千本,那就是非常快速的。)

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用得上“为”字。例如“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在古代汉语里就很少人写成“童寄为郴州荛牧儿”,而且绝对没有人写成“童寄为郴州荛牧儿也”。

古代汉语里也不是绝对不用判断词“是”字,汉代以后,比较通俗的诗文还是用判断词“是”字的。例如:

翩翩两骑来是谁?(白居易《卖炭翁》)

(两个骑马的人翩翩而来,他们是谁呀?)

但是,就通常情况说,古代汉语是不用判断词“是”字的。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

(四)“倒装”句

古代汉语的句子和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方式不很一样。有时候,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若拿现代语的句法来比较,觉得用词的次序颠倒了,可以叫作“倒装句”。不过,在古人看来,却并非“倒装”,因为古代这种句法是正常的句法。现在分为四种情况来讲。

1.疑问句 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里,如果宾语是个代词,它就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卿欲何言(司马光《赤壁之战》)

(你想说什么?)

何为者?(《史记·鸿门宴》)

(这客人是干什么的?)

介词“与”“以”本来有动词性,它的宾语也该放在它的前面。例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是这样的人,我跟谁在一起呢?)

何以知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凭什么知道呢?)

注意:宾语必须是个代词,然后可以“倒装”。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就不能“倒装”。

2.否定句 在古代汉语否定句里,如果宾语是个代词,它就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古人不骗我。)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隆中对》)

(当时没有谁承认他能比管仲、乐毅。)

城中皆不之觉(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城里人都没觉察它。“它”指官兵进城这回事。)

注意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然后可以“倒装”。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式,也不能“倒装”。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木兰诗》)不能说成“不爷娘唤女声闻”。“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也不能说成“遂不履得”。

注意二:否定词必须是直接放在代词宾语前面的,然后宾语可以“倒装”。如果句中虽有否定词但不是直接放在代词宾语前面,就不能“倒装”。例如: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沈括《活板》)

(不能说成“未盛之为”。)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同上)

(不能说成“不以木之为”。)

3.“是以” “是以”这个词组也算“倒装”,因为“是以”是“以是”的颠倒,是“因此”的意思(是=此;以=因)。例如: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4.“之”“是” “之”和“是”是使句子“倒装”的一种手段。说话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去,只要把“之”或“是”插在宾语和动词的中间就行了。例如:

富而使人分之,则何事有?(《庄子·天地》)

(富而让人分享,还有什么事呢?)

唯余马首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只看我的马头。)

以上所述的“倒装句”都是上古时代的语法。到了中古以后,口语已经变为“顺装”,但是在文人的作品里,这种“倒装句”还是沿用下来了。

(五)句子的词组化

两个或更多的词的组合,叫作词组。词和词并列地联合起来,叫作联合词组,如“工农”。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词组合起来,叫作偏正词组,如“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动词和宾语组合起来,叫作动宾词组,如“战胜敌人”。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做句子的一个成分的,叫作主谓词组,如“人民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我们不知道你来”。

在古代汉语里(特别是上古汉语里),主谓词组很少。凡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往往算是一个句子;如果要使它词组化,作为主语或宾语,还得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使它变为偏正词组。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即患秦兵之来”,若依现代汉语语法,只说“就怕秦兵来”就行了(“秦兵来”在这里是个主谓词组);但若依上古汉语语法,“即患秦兵来”不成话,必须说成“即患秦兵之来”(“秦兵之来”是偏正词组)。我们从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的时候,可以省去“之”字不译,只译成“就怕秦兵来”,但是,我们讲古代汉语语法的时候,仍应理解为“就怕秦兵的到来”,看成偏正词组。这又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特点之一。

既然古代汉语的主语和谓语结合起来一般只构成句子而不构成词组,那么这种在主语和谓语中间插进一个“之”字的方式也就可以称为词组化。例如: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厚也;不闻先王遗言,不知学问大也。(《荀子·劝学》)

且夫水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无惑也难矣!(同上)

呜呼!师道不复,可知矣。(同上)

悍吏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同上)

比吾乡邻死则已后矣。(同上)

有时候,词组化了以后,并不作为主语,也不作为宾语,只作为不完全句,表示感叹。例如:

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这是天要我灭亡!我还渡江做什么!)

这种表示感叹的不完全句,中古以后就很少见了。

“其”字的意义是“××之”,所以“其”字的作用和“之”字的作用一样,也能使主谓形式词组化。例如:

操蛇之神闻之,惧不已也。(《列子·愚公移山》)

(“其不已”是“惧”的宾语。)

秦王恐破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破璧”是“恐”的宾语。)

(六)双宾语

在现代汉语“给他书”这个结构里,共有两个宾语:第一个宾语是“他”,因为它和动词接近,叫作近宾语;第二个宾语是“书”,因为它距离动词较远,叫作远宾语。近宾语是个代词,远宾语是个名词。

在古代汉语里,“给他书”可以译成“与之书”。这类结构是常见的。但是,在古代并不限于说“给予”的时候才用双宾语。双宾语在古代汉语里的应用,比现代汉语还要广泛些。例如:

议不欲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近宾语;“璧”,远宾语。)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同上)

(“赵”,近宾语;“城”,远宾语。)

之民所疾苦(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之”,近宾语;“民所疾苦”远宾语。)

使人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近宾语;“书”,远宾语。)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同上)

(“我”,近宾语;“城”,远宾语。)

双宾语中的近宾语,往往用“我”“之”等字。当译成现代汉语时,可以译为“给我”“给他”“为了我”“为了他”“对我”“对他”等。

(七)省略

古代汉语另有一种结构也显得比现代汉语简单些,那就是所谓“省略”。“省略”是省掉句子里的一个部分,如省掉主语(《晏子使楚》:“对曰:‘〔 〕齐人也。’”);或者是省掉一个词。这里我们专讲省略一个词的情况,因为这种省略不但是常见的,而且是容易忽略的。

1.“于”字的省略

动宾词组中,宾语如果是代词(有时候是名词),而后面的介词结构是“于”字加名词,那么,这个“于”字往往省略。例如:

西门豹往会之河上。(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等于说“会之于河上”。)

复投一弟子河中。(同上)

(等于说“投一弟子于河中”。)

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徐珂《冯婉贞》)

(等于说“投身于大敌”。)

如果谓语是个不及物动词,谓语后面的介词是“于”字加名词,这个“于”字也往往省略。例如:

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等于说“立于大巫后”。)

如果谓语是个形容词,谓语后面的介词是“于”字加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介词结构表示“在……方面”,这个“于”字也往往省略。例如: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徐珂《冯婉贞》)

(等于说“长于火器而短于技击”。)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同上)

(等于说“火器便于袭远。技击便于巷战”。)

如果谓语是个形容词,而介词结构表示比较,“于”字也往往省略。例如: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柳宗元《童区寄传》)

(等于说“少于秦武阳二岁”。)

2.介词后面代词的省略

介词如果是个“为”字(读wèi,为着,为了),或者是个“以”字,介词后面是个代词(一般是“之”字),这个代词可以省略。例如:

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等于说“为之具牛酒饭食”。)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等于说“愿为此买鞍马”。)

愿以闻于官。(柳宗元《童区寄传》)

(等于说“愿以之闻于官”。)

所谓“省略”,其实只是习惯上容许的另一种结构,不能理解为非正式的、例外的。“为具牛酒饭食”,并不比“天子为之具牛酒饭食”更少见,“愿以闻于官”并不比“愿以之闻于官”更少见。“于”字的省略,也同样不能理解为非正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29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