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服饰民俗——成年礼服饰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7 23:02:17 0


在古代社会中,尤其是原始部族,将儿童长成大人的年龄界限看得非常重。不像现代,当中学生自觉长大以后,只知”十八岁花季”,可以自为地穿上成年服装。甚至于几岁的幼儿,只要父母有兴趣,也可以完全按成年人的装束打扮他,西装、领带、皮鞋、手表,女童还可以烫发,当一切就绪以后,俨然是一个“小大人”。至于儿童的穿着,人们只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考虑,为了免使其受到成年服饰的约束,才给他或她穿上宽大、舒松、鲜艳等所谓能照顾儿童特征的服饰,而并不是从意识上受到某一种限制。

古代社会以及如今尚存留的原始部族,都认为儿童成为大人是很严肃的一步,是人生中的一项大事。儿童一旦成为成年人,就意味着他可以从此参加部族中的议事,可以谈情说爱,寻求配偶,并且有义务为这一个群体去战斗乃至献出生命。以古代社会和原始部族的这种不成文规定(这正是民俗形成的特征)来与近代文明社会相比,前者儿童到成年的进程是跃进式的,一步到位;而后者儿童到成年只是循序渐进的,人们将其分为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就前者来讲,这一跃进需要一种民俗形式,那就是“成年礼”,或叫“成丁礼”。成年的最外显的标志就是更换服饰,变异发型。一穿戴上约定俗成的成年人服饰,改为成年人的发型,儿童就从这一刻起算作成年人了。

古代社会习俗

古代社会有关成年的仪礼规定,当属中国最为明确而且完备,其最明显的即是服饰。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于两汉时编纂的《礼记》中有多处文字记载。如《礼记·曲礼上》有:“男子二十而冠。女子许嫁而笄”,而且称20岁人为“弱冠”之年,意为刚刚进入成年。所谓冠,在这里是指像成年人那样穿礼服,因为礼服中就以冠戴为主要标志。加冠的程序是,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俗称“三加”,加冠以后的人才能除姓名外使用字、号。加冠这一年,就称为这个人的“冠年”。女子加笄,笄就是簪子。幼年时垂发,连同男童都被称为“垂髫”。潘岳《藉田赋》中有“被褐振裾,垂髫总发”,陶潜《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是以发式点明那个年龄段的。女子盘发插上簪子,也要举行仪式,名为“加笄礼”。

关于男子加冠和女子加笄的年龄,因地因时有异。如清代时山东等地,男子15~20岁之间可随时举行加冠礼。安徽的江淮地区则一般就在15岁或16岁。女子加笄全国流行,但年龄限定不一,有些是在15岁时,也有的是在结婚前。《仪礼·士昏礼》中就有“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后来大多在婚前一日,请一位多子多孙的老妇人,给这个女子修额,用细丝线绞除面部汗毛,洗脸沐发,挽髻加簪。

伴随加冠、加笄礼举行的仪式,也根据各家的地位和经济条件,规格、场面悬殊。一般的是要隆重设宴,宴请嘉宾,宾客也要带些礼物以相送。而且,即将加冠者要事先到亲友家去行礼,谓之“告冠”,亲友前来送礼,谓之“冠敬”。加笄时早先也有以童子为宾的,让童子为其换发(式)作结,然后以笄弼之。再由加笄者去拜祖先,拜父母。南宋时理学大家朱熹说过:“冠礼……是自家屋里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这样一来,冠礼虽然还是以服饰来标明成年(如《论语》中称不同年龄组的就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的说法),可是其显示的社会性却较前为弱了。

日本受中国影响,古代也十分重视加冠礼。天武天皇十一年(683),日本仿照唐冠礼制,制定了结发加冠制度,当时的冠,有漆纱冠和圭冠两种。冠礼仪式又称“元服”,这也是继承了中国汉代关于冠礼的说法,在颜师古为《汉书·昭帝记》作注时就称:“元,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续日本纪》记载,和铜七年(714)六月,“皇太子加元服”,这个皇太子即是后来的圣武天皇。至平安时代的清和天皇(858—876)在位时,古代日本有了较为详细的加冠礼节。诸如根据能不能上殿,即是否具备上殿资格而分为冠和乌帽。到了镰仓幕府时期(1185~1333),一律用乌帽而不再用冠。16世纪以来,除社会地位极高的家庭和神职人员以外,普通民众只需剃去额上的头发,留个名为“月代”的发式,也就算到成年了。近代以来,在广大民众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服俗,即在孩子到了13岁左右,母系亲属赠其漂白布或红布以作为兜裆布,就是对孩子成年的祝贺了。古时,加冠后,社会予以承认,也予以制约和管理,如武士可从此领取俸禄;农民则从此须交纳人头税,并具备结婚资格和享有继承财产的权利。近现代以后就成为一种带有情趣的民俗活动了。

女子成年仪礼在奈良与平安时代的标志是着裳和结发。着裳就是将裙子系在腰上,结发则与中国的及笄十分相似。只不过中国古代时多在女子15岁时及笄;花蕊夫人《宫词》中有”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日本则在女子13~17岁左右,根据月经初潮来临,确定其成年仪礼。月经初潮来临导致以腰带系下裳,由此也将系腰带和男子系兜裆布视为成年的标志。日本静冈县滨松地区,每逢亲友间有少女已见初潮,众亲友都要为这个女子送来装有米的袋子,上面写着“恭喜初花开放”,从此,便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除了加冠和加笄以外,日本人在奈良、平安时代,还曾把牙染黑以作为成年的标志之一:“其士官本身宗族子侄并首领头目,皆以锈铁水浸乌桔子(五倍子)末,悉染黑牙,与民间人以黑白分其贵贱。女子年及十五以上,不分良贱,亦染黑牙始嫁”。染黑牙的习俗至明治时期,已趋绝迹。自明治时期开始,日本政府规定年满20岁的男性为征兵对象,这样,人们就将成人的年龄延至20岁。近几十年来,日本政府又规定每年的1月15日为成人节,这一天,年满20周岁的男女青年都要穿上传统的和服或西装,以庆祝自己从此被纳入成年人的行列。古代的民间自发并自然形成的服俗,也经政府规定而成为法令和节日了。

近代古俗遗韵

一些长期生活在偏僻地区的部族,由于与现代社会交往较少,因而生产工艺和技术停滞不前,但是,也正因此而保留下更多的人生大事仪礼,如同陈年老酒一样,具有浓烈的民俗意味。他们仍然重视成年礼,因为这不仅表示了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被接纳与延续,而且还象征着一个部族的兴旺与繁荣。

中国少数民族中尚保存着这一成年礼中的服俗。如凉山彝族少女有“换裙”的习俗,她们将此认为是与出嫁同等重要的人生大事。当少女至15~17岁时,个别的也可以在13岁或19岁,但不能太早或太晚,只要是单岁时就可以。换裙前的女子梳单辫,穿浅色二接裙,裙边镶有一粗一细两条黑布条。换裙仪式定在少女的月经初潮之后,母亲最了解女儿的生理状况,一般临近换裙前就为女儿准备好头上戴的花边黑色哈帕、新裙,购买各种颜色的珠子和项上挂的银牌等服饰品。换裙的日子,是请许多老年人推算出来的佳期吉日。这一天,众亲友纷纷登门,有的来客还要送礼祝贺。即将换裙的女子家则要杀猪宰羊,一派喜气洋洋。不过,被邀请的都是女性亲友,尤其是换裙仪式进行中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届时,她们请一位漂亮、能干、关系又与主家较近的妇女,给换裙者梳头,带哈帕:将原来梳在脑后的单辫梳结到前面来,正中分开,在耳后梳成双辫,再戴上哈帕。额前的刘海儿也用少许水打湿抹光。然后给其佩上艳丽的耳珠,最后换上红、蓝、黑等对比强烈的三接或四接长筒百褶裙。经过这一番打扮,少女顿时显出女性特有的妩媚、端庄与秀美,一副含羞藏娇的样子。

哈尼族与彝族同源于一个古老的民族。中国西双版纳的鸠为支、吉座支姑娘,要经过三次改装,以完成从童年到青年的外部形象,特别是以服饰形象塑造全过程。从15岁开始,一个村寨的同龄姑娘相约同时在腹部裙子外面围上有两片花纹的精美的宽腰带“纠章”,宽约7厘米或8厘米,两头垂在腰间,并且互相用紫梗染红牙齿,表明已进入青年阶段。17岁时做第二次改装,脱掉少女的小圆顶帽”欧厚”,改戴缀有银牌、银泡、彩珠的方形斗帽“欧丘”,表明姑娘可以接受男青年的求爱了。18岁时,整个胸前都用银牌、银泡装饰起来,改“欧丘”而为“欧昌”。有些地方一戴“欧昌”,即在“欧丘”上包一块黑布的首服形式变异以后,就表示自己已经属于某个男子,别的男性就不要再向她求爱了。还有的地方,当15岁围“纠章”时,要在头部和项部悬挂一种草珠子,哈尼语叫“搂巴”。哈尼族男青年15岁时,摘掉少年戴的圆帽“吴厚”,改为布包头“吴普”,同时要与女青年一样染红牙齿。在勐海县帕真、巴和及帕沙等村寨的男子还要在成年后包色彩艳丽的红包头布,直到结婚才改为黑包头布。

与哈尼族同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姑娘到了11岁或12岁,就开始耳挂银环、银塞,耳塞配以红、黄、蓝各色丝线,头戴银牌,胸前饰有各色玻璃珠。到了15岁或16岁时,母亲会送给女儿一个小竹篾、一套新衣服、一个染牙齿的铁锅片,外加一个小板凳,这些都是谈情说爱时所必需的,表明姑娘已经成年。男孩子到15岁或16岁时,要举行叫“节”的成年礼,母亲也要给他准备一条毯子、一个装槟榔的银盒或铜盒等,这些也是谈情说爱时离不开的,从此男孩子便加入到小伙子的行列。

藏族人在姑娘15岁或16岁时,要举行一个名为“戴头”的无偶单婚仪式。贵族人家要在男孩子13岁或14岁时选择吉日将发辫梳到头顶编为一个发髻,此后便可根据世袭地位而改穿官服。平民一般只举行仪式而不改梳发式。所谓“戴头”本是表示孩子已成年的仪式,指天为配,因此唤作“戴天头”。这个仪式的排场和隆重气氛与正式婚礼相同。这一天要由高僧或其他神职人员念《戴天头的祝词》:

羽毛丰满的锦鸡,向着蓝天飞腾;脚力已足的骏马,开始在草原上驰骋,到了戴头年纪的姑娘,婚礼要对天举行。这是民族的习俗,这是婚礼的传统。为姑娘自由选嫁婚配,打开了天门。

念完以后,用柏叶水、牛奶或菩提树叶(根据地区有所不同)为姑娘洗脸,也用鹅冠草或孔雀翎等蘸水向姑娘身上、屋内、炕上洒去。这时,被邀请的为姑娘更衣的人,边唱歌,边给姑娘换衣服。在逐件换装时,要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一件一件,一层一层地换。东都县城台地区的《更衣歌》这样唱道:

今天是戴头的日子,是人生最大的喜事,打扮吧,姑娘,打扮成丹玛那样的仙姿。

丹玛是传说中主宰婚姻的女神,戴天头的姑娘从此有了过性生活的合法身份。相比之下,在云南和四川居住的普米人成年礼要简单得多,而且时间就利用大年节的这一天。在欢庆的节日气氛中,家里如有年满13岁的男女少年,父母或兄嫂就要为他举行“穿裤子礼”和“穿裙子礼”。仪式由母亲主持。如果年满13岁的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双脚分别踩在猪膘和粮食袋上。右手拿耳环、串珠等首饰,左手拿着麻纱、麻布等日用品,象征着妇女有享受物质的权力和承担家务劳动的义务。接着,母亲把女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换上短衣,穿上百褶裙,腰间系上一条绣花腰带。如果年满13岁的是男孩,则要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旁,在舅父的主持下,双脚踩在猪膘和粮食袋上,右手握着刀,左手拿着银饰品,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换上短衣,穿上长裤,系上一根腰带,并用牛角杯盛酒向客人敬酒。

斯里兰卡僧伽罗女子的成年礼,根据少女第一次行经的日子来举行。当然,具体时间还要由其母亲到星相师那里,告知女儿行经时间,问卜吉凶。仪式中,由洗衣种姓的妇女为少女擦洗手和脸各三次,在她下身围上一块白布,再往头上围一块白布,然后为少女洗澡、穿衣、梳头、佩戴首饰。

坦桑尼亚玛孔德人的成年仪式,男孩要进行割礼,女孩则要沐浴净身,擦上蓖麻油。但无论男女都要换上新装,还要举行化装舞会。

墨西哥阿帕切族的成年仪式过得火火暴暴,历时四天。尤其是女孩,至14岁时都要举行一个十分隆重的“黎明舞”狂欢活动。“黎明舞”活动要提前一年多就开始着手筹备。被邀请的亲友和一对本族德高望重的老年夫妇(教父教母)来到举行成年仪式的场所,隆重的成年仪式竟有上百人参加。地点大多选在风景秀丽的河边开阔的草地上,帐篷顶顶,彩衣拂拂,可以想见其令人激动的场面。第一天,女孩父母拿着一根雄鹰的羽毛到教父母家去。当教母来到女孩家时,也是首先把那根象征健康到老的雄鹰羽毛插在女孩头上,并在众人帮助下为女孩穿上成年衣。成年衣是由很多人用鹿皮缝制而成,衣服上缀有二百多个锡片制成的小铃铛。跳“黎明舞”时,铃铛便发出悦耳的声音。随后,把一块鲍鱼壳做成的头饰系在女孩的额上,它象征着女孩已经长大成人。第二天,自黎明时分一直舞蹈歌唱至星月满空。第三天,教父将一把神圣的手杖交给女孩子。这个手杖是用象征性情温顺的金莺或黄鹂的羽毛装饰的。据说它会给女孩带来温柔、贤淑的性格。然后还要由教父给女孩从头到脚涂上四种颜色的香料……仪式中名目之繁多,集中了阿帕切族人的所有文化,而上述的服俗更是独具异彩。

成年仪式以及表示成年的服饰,是非常严肃的,容不得轻视和亵渎。尽管它与文明社会相距甚远。但是,仅其中的服俗就能使人领略到那一份庄重,那一份热情。不论仪式繁复还是简单,所有的人都是将它作为一件人生大事去做好,这不正是培养青年人意志,确定青年人义务,并且给予青年人权利的最好的形式吗?它使一代代年轻人在庄严的成年礼中接下了父辈的重任。外表上是固定的服饰,内心里却是一颗即将成熟,或者说需要马上成熟起来的心。

欧洲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人也有为孩子举行”首次圣餐”和“坚信礼”的习俗。如孩子长到6~7岁时,第一次接到圣饼,女孩要穿白色连衣裙,头上戴精制的头纱,天主教之外的教徒只需穿白色连衣裙;男孩穿深色西装和白衬衫,打领带。信仰天主教的家庭在孩子11岁或12岁时,基督教徒在孩子13岁或14岁时,一般要由主教或其他高级神职人员给孩子们举行集体坚信礼。女孩们也要穿白色连衣裙,头戴丝纱巾(天主教)或是穿白色衣服或淡色衣服(基督教);男孩子一律穿深蓝色或深灰色西装。从这种类似成年礼的仪式上看,再从家长和亲友送给孩子的小型金十字架或带有宗教色彩的护身符以及圣经、祈祷书来看,这种所谓的“到达法定年龄”的仪式还是与成年礼不完全相同。它的整个过程基本是宗教性占了主要的地位,法定年龄也是为教会所承认。但是,它作为西方的仪礼,经过长期传承,也成为人一生中的大事了,应该说与服俗有关,而且确实具有类似成年礼的一部分意义。

成年仪式孕育出有关成年的服俗,也培养出一代代具有责任感的年轻人。服饰成为一个人成熟的形象标志,它既是自然的(生理),又是社会的(思想)成熟的人的象征。服饰在这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17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