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服饰民俗——定情与订婚服饰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7 23:02:04 0


人类最激动的感情是爱。从初恋到结婚的过程都被披上动人的柔纱,其中定情与订婚是两个带有“心理契约”的关键行为,最被恋人们所重视。这也离不开服饰品。

定情与订婚不同。定情是男女两情相悦,彼此海誓山盟,并互赠物品以作为爱情信物。它可以是婚姻的前奏,也可以不是,但无论前景如何,这一类定情的表示大多是私下里进行的。而订婚却要公开举行仪式,以此向诸亲友宣布。它绝对与婚姻相连,只是还不等于结婚。

如果从服俗的角度将二者加以区分的话,那么,定情不需要两人穿戴上特定服饰,所以用于定情的服饰,说服饰品更为确切。而订婚仪式在一些地区很正规,因而准新郎和准新娘则要更换一下服饰。即使不举行仪式,有的民族也要在服饰上做些标记,说明已经订婚,以非语言的服饰形式告诉异性不要再来求婚。

定情服饰品

作为爱情信物的服饰品,不一定贵重,也不一定要美观。有些服饰品的含义只要两心相知,在一方的心中认为此物能够代表另一方那颗跳动的心,也就足够了。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诗经·静女》中说得非常恳切:“静女如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有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中后两段写小伙子发现姑娘不但如约来到,而且还情意深长地带来一种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一说是涂红的管子,似乐器),于是小伙子喜不自禁。他心里想(也可能吟唱出来):“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不是你草儿美得怪,因为是打从美人手上来。”这篇收录在《诗经·邶风》中的爱情诗,虽然并未说明是定情,但是从中不难看出定情服饰品的价值在于情意而不在价格。

魏诗中有专名为《定情诗》的,为繁钦所作,被收在乐府《杂曲歌辞》中。有一种说法是,这里的“定情”二字,是镇定其情的意思,因为通篇以女子口吻,自述与人相爱,不久被弃,悲而自悔。不过,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二人相爱时频繁互赠的信物中有很多涉及服饰。如“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这些无疑显示出,以服饰为定情物是非常普遍的。

另外,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虽然表现的是恩爱夫妻分散多年后的相思之情,但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种物品的纪念意义在于两人可以想见其人,触物生情,其中更深的内涵,也许别人根本无从得知。

再如中国唐代诗人张籍的假托爱情诗《节妇吟》中写道“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虽然作者本意是在推脱做官,但诗中前两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还是真实地再现了民间以服饰品为爱情信物的民俗形式。

较为常见的赠送给恋人的定情服饰品,在中国有: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族的绣烟袋荷包(女送男)和银手镯(男送女);云南傣族的印花手帕和银手镯;新疆塔吉克族的一对耳环(男送女)和绣花包,俗称“恰叶哈尔塔”(女送男);广西融水苗族的手镯(女送男)和自己的一件衣服(男送女);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的绣荷包、腰带、筒帕(女送男)和银耳环、银手镯(男送女);还有云南丽江纳西族的戒指、腰带和手镯(男送女)等等。在德国波恩则有宝石戒指(男送女),这种在古罗马时曾以铁制戒指镶嵌宝石送给情人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带有浪漫情调的定情服饰品,是与那激动人心的求爱习俗并存的。其中伴随着情歌一起出现,宛如在服饰品上久久跳跃着深情的音符。每逢大年初一刚过,越南全国各地的男男女女都要穿上最好的衣服,头裹美丽的纱巾,束着彩色腰带奔赴各地庙会。庙会中有一项活动内容最为精彩,那就是对唱民歌。青年男女们坐在小巧的船里顺水游荡,任凭爱情的歌声随波起伏:

哥哥啊,我把衣服脱给你,把戒指赠给你。妈妈问衣服呢?过桥时被风吹跑了。妈妈问戒指呢?洗衣时掉进河里了。

纯洁无瑕又热烈奔放的少女的心,在歌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情浓意又大胆狂放的少女的性格也在定情服饰中得到形象的体现。相比之下,我国福建畲族少女的情歌,就唱得委婉含蓄得多了,而且互赠信物时唱出心中的话。例如姑娘送给小伙子一条自己编织的腰带,唱道:

一条腰带三尺长,送给贤郎带身上;真心相爱有情义,年长月月结鸳鸯。

小伙子高兴地收下礼物,回赠姑娘一条毛巾,也唱道一条毛巾两头青,毛巾中间是郎心;洗脸擦汗面对面,揣在怀里心连心。

通过对唱山歌,选择了自己称心如意的情侣,再托人公开说媒。贵州北部的侗家男女青年,将一腔青春的狂热都化在歌中,在《初相会》、《夸奖歌》、《颠倒歌》之后,姑娘、小伙子基本上找下了自己的意中人。于是相约来到树下花旁,向对方索取“把凭”(信物)。这时,要唱《借记歌》:

画眉借山来歇凉,细鱼借水来归塘;哥不借妹钱和米,借妹把凭连心肠。

把凭,都是些什么?有首饰、筒帕和铜钱、小圆镜乃至头发等。互相赠送信物以后,还要唱《连伴歌》、《送别歌》,然后才在依依惜别中各自回自己的家。

工艺性强的定情服饰,则在表明自己心意的同时,显示一下自己的劳作与灵巧。这一份心思就藏在服饰品中,一起送给心上人。我国哈尼族支系爱尼人,那些多情的姑娘往往要将一串用彩色鸡毛和丝绳编成的羽毛花送给小伙子。当两人确认情投意合时,姑娘会把一件自己亲手缝制的、前襟上角绣花的男上衣送给小伙子。决意要娶这个姑娘的小伙子也会把自己心爱的银项圈或银手镯奉送到姑娘的手里。这时,姑娘又会把自己的杰作——“脚章”(即裹腿)送给小伙子。至此,男女双方就算正式拍板定情了。侗家姑娘在接到小伙子的礼物——不同颜色的丝线后,立即动手,用这些丝线做出一套她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送给情郎哥。这一点与壮族的“歌墟连情”然后互赠信物有些相似。这是古老的风俗,《太平寰宇记》中就曾记载,在这个场所,“男女盛装……聚会作歌”,尽管对歌后所赠信物不完全相同,但是一般女方都要送给小伙子一双自己做的布鞋,自己绣的绣花手帕、头巾、枕巾等。每年元旦或转一天,男女又相约对歌后,男子以布帕送给心爱的姑娘,姑娘如有意,日后便在布帕上绣上花朵再归还男子,这在当地被称为“抛帛”。布依族女子在接到男方一条毛巾后,送上的却是一双白毛底青布鞋,鞋底纳的是葵花纹,还要在毛底边上锁”狗牙袢”,精致之极,以此来显示姑娘的心意和手艺。

有的还兼具音乐和工艺美术双重属性。如一些地区的侗族,每当赶场天,青年男女就会打扮一番,从四面八方接踵而来。在天柱石洞周围,有一条远近知名的街,它是连接天柱、锦屏、剑河三县的重要集市,因而成了三县数乡青年男女培育爱情之花的花苑。姑娘小伙们一旦选中了自己的情人,便会出现一种带有戏剧性的“借把凭”的活动:实际上就是索要,这与前述的侗族借把凭有些相近,但是更带有艺术性,而且前者是在山里,后者则是在集市,因此后者在古老的意味上又多了几分现代的时髦劲儿,难怪更加婉转了。作为下次约会的信物,男方会唱:

日头落坡去得快,得了这回想下回,郎想跟娘(姑娘)借一件,送郎好去又好来。

姑娘尽管十分乐意,也还要故意推辞:

棉花还在地里黄,棉纱还在布机上,布匹还在染缸里,我拿什么送给郎?

小伙子又唱:

地里棉花来不及,缸里布匹赶不上,姣你身上带得有,花巾手帕是一样。

姑娘只好羞羞答答把早已备好的东西递给情伴,并唱道:

拿去伴哟!拿到家中好好想,好好想啊细细思,时时日日想到娘。

待进入到热恋阶段以后,除了绵绵的情歌细语,还要送上一双侗家女的精巧工艺品——草鞋。因为是赠给情人的,所以不同于编织平时穿的草鞋,它关系到情人的面子和自己的名誉。情人拿着这糯米穗秆编织的草鞋回村以后,老人们就会品头论足,凭物猜人。年轻的伙伴们见到草鞋也会说长论短。因此姑娘总是极尽巧思,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与技能,力求把草鞋编织成当地最美的工艺品。她们有的在草鞋尖端或草鞋跟上添上红绸、红布片,使之与糯米穗秆一起编织;有的还在鞋槛上捆上一层薄薄的花布。不同村寨的草鞋有着细微的差别,可以谓之“地域性”,而不同的姑娘的草鞋又不会完全一样,自然更具”性格化”。聪明的姑娘不但能编织精美的草鞋,而且还能辨别出各地不同的草鞋风格。这种定情服饰的赠送,真是又有歌曲渲染,又有手工工艺的展示,可谓形、声、情并茂了。

有些定情服饰品分类很细,如巴马瑶族的黑头巾就有三种:一种是头巾的两头绣有各种色彩的花样,并且镶饰着各种色彩的丝绸带;第二种是头巾的两头只绣有方形色块,没有镶饰丝绸带;第三种是头巾的两头都没有绣花和镶饰丝绸带。这三种黑头巾的长度一样,约两米,但通过头巾的装饰可说明自己爱的程度。一般双方建立爱情关系后,男方隔10天、20天要到女家来干上三天活,女方借此机会观察男方各方面表现。如果在某一次三天之后,姑娘送小伙时,走到半路,赠给小伙一条镶饰丝绸带的黑头巾,那就说明女方已对男方很有感情;如果送的是一条绣空花或根本不绣花的头巾,那就说明姑娘对小伙没有什么感情,双方可以再培养或是再各自寻觅佳偶。

有一些定情服饰品,并没有如此细腻的表现与体现。如亚洲草原上那些性情豪放粗犷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即使在男女表示爱慕时,也是以极潇洒的行为与举止在数秒之内完成。布里亚特牧民(蒙古族一部)可以自由恋爱。当姑娘看上一个小伙子时,便会勇敢地走上去,以迅疾的速度丢下洁白的手绢,然后瞬即拨马狂奔而去,如果小伙子躬身拾起这爱情的信物,也策马向姑娘紧追过去,把一枚金戒指郑重地戴在姑娘中指上,那么,这一对青年人就算相爱了。而维吾尔族的定情更便捷,有一种表示,只要男子将所戴小帽与姑娘互相换戴,这就算作“永定”了。还有澜沧江畔的拉祜族,讲究女抢男的帽子,男抢女的头巾。只不过这种硬抢还伴随着歌声,是为外乡人所目瞪口呆的定情方式。女方唱:

……

口弦弹出了我的心音哟,我盼阿哥抢走我的头巾。

男方唱:

拉祜山出的银子纯呀,阿妹的心呀,胜过白银。抢走头巾包银镯呀,我请舅舅送上你家门。

如果女方无意,男方硬是抢走女方包头巾,女方也会执意要回,以示拒绝,那时的歌声就显得格外悲凉了。男唱:

夜露打湿了我的全身,你却对我无所怜悯。

女方坚决地唱:

我不像小金鹿那样温驯,我是一只好斗的鹌鹑。请忘记路边的小花吧,我的心变成了天上的浮云。请你还给我的头巾吧,你到别的寨子另寻知音。

谁说偏僻山区的婚俗还相当野蛮,仅从这些有关服俗的情歌与馈赠形式上就能看到,他们之间的不成文的约定,带着古老的遗蕴,比现代社会更文明。

还有的则显出相当大的随意性,只是随意之中蕴藏着郑重的情意,因此很像中国古诗中的一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北欧的拉普兰族姑娘只要允许求婚者摘下她的手套,就意味着接受了他的爱情。非洲塞内加尔男女青年利用“绿色金字塔”的竞赛机会去表露爱情。这个金字塔不是埃及的法老墓,而是用一袋袋花生垒成的,高20多米,重五百多吨。座座高矮相等,大小一样,棱角整齐,上面覆盖着绿色帆布,样子很像埃及那石头垒成的金字塔形状。每当比赛结束,很多女青年跑上去向获得优胜的男青年表示祝贺,这些姑娘们都隐含着内心的爱慕,于有意无意之间,深情地递上一块擦汗的手帕,送上一罐清凉的饮料。如果某一个男性优胜者爱上了其中一位热情的少女,便会在三天之内回赠给少女一块新手帕连同一瓶蜂蜜。中国的布朗族姑娘也有在暗中定情的,一切都在默默无言之中,但是通过一些服饰品会使两人息息相通。当集体访谈时,一方看中了另一方,其他人都会知趣地溜走。小伙子爬到树上,摘下一朵白桂花,交给自己的亲妹妹,由她转给心上人。如果姑娘有真心,就接花表示答应。待双方真诚地吐露心声以后,彼此心中洋溢着无限的喜悦,爱情的涟漪回荡在二人纯洁的心田,姑娘把白桂花戴在头上,这就表示姑娘对这份爱已经默许了。哈尼族姑娘成年后,头饰后边戴一个竹制的小圆筒,在圆筒里装一团白草。如果姑娘在小伙子的追求下产生了强烈的爱恋之情,而决定非他不嫁时,就会在白萆团上蒙一块黑布,在黑布上打上银泡,姑娘的心将永远属于小伙子了。彝族支系——拉乌人的举动更为动情,而且泼辣得大有荡气回肠之势。当小伙子爱情语言说得姑娘爱心已定,并赠送信物时,姑娘将所带定情物倾囊相赠尚嫌不足,会当即解下花围腰,或者干脆扯下自己衣服上的纽扣当场赠给情郎哥。

定情服饰品虽说也是物质,但它是借服饰品以传情,极富人情味儿,因而很富浪漫色彩,即使步步深入,也绝不是繁文缛节。就像是潺潺的流水一样,悄无声息,绵绵不断。只要爱情是永恒的,那么作为定情的服饰也将与天地日月一样永恒。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17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