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宋朝宴席——象形食品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6 11:09:54 0

条子来了

《射雕英雄传》里有个瑛姑,精于奇门五行,善解高次方程,江湖人称“神算子”。她的独门武器和计算工具是同一物品,叫作“算筹”,用竹子刻成,半寸来宽,四寸来长,既能当暗器,又能列式子。

譬如说瑛姑想用算筹列出2 8=10的式子,她得先拿出两根算筹,并排竖在左边,表示2;再拿出三根算筹并排竖在右边,并在下面横放一根算筹,表示8;然后在两组算筹中间十字交叉安放两根算筹,表示加号;最后在最右边横放两根算筹,表示10。

很明显,这样列式子是很笨的,很像幼儿园小朋友学习的手心算(事实上手心算就是源于算筹,只是用手指代替了小竹棍)。所以等到算盘一问世,算筹马上退位让贤,不敢在数学界混了,改头换面加入了餐饮界。

瑛姑生活在南宋,那时候算盘已经问世,很少有人笨到继续用算筹进行复杂的运算,但是日常生活中还能见到算筹:在赌局和酒桌上,算筹被用来计数(成语“觥筹交错”指的就是用酒杯喝酒,用算筹计数),而在北宋开封和南宋杭州的小吃摊上,算筹被制作成了象形食品。

这种象形食品用肉制成,无论猪肉、牛肉,还是鹿肉、獐肉,只要纹理比较明显,肉纤维比较粗,都能拿来做算筹。把肉洗净,剔骨去筋,顺着纹理,切成长条,用食盐、砂糖、花椒粉、砂仁拌匀,压紧,晒干,上笼蒸熟,出锅晾凉,摆成一排,在夜市上出售,很受欢迎。

加工这种象形食品有个口诀:“不论猪羊与太牢,一斤切作十六条。”(《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己集《肉食》)不管猪肉、羊肉还是牛肉,每斤都要切成十六根肉条。其大小、形状、色泽、质感,都跟竹子刻的算筹很像,如果不亲自尝一口,你会以为它们真的就是算筹。

宋朝人把算筹叫作“算条子”,所以他们也把上述象形食品叫作“算条子”,简称“条子”。假如你在宋朝逛夜市,听到小吃摊上传来一声悠长的吆喝:“客官——条子来了!”你可千万别大惊小怪,那只是某个吃货点了一碟算条子,摊主正在给他端上餐桌。

象形食品

我在豫东平原长大,我们那儿有个风俗:每年正月初二或者正月初四,出嫁的女儿一定要回娘家走亲戚,去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枣花”作礼物。

“枣花”可不是枣树开的花,它是一种体型庞大的点心,扁乎乎的,又大又圆,只看背面,有点像锅盖,把“锅盖”翻过来一瞧,上面还有很多小点心,千姿百态,非常可爱,都结结实实长在“锅盖”上面。

其实那“锅盖”是用发酵面做的大圆饼,“锅盖”上面的小点心是用发酵面、白糖、红枣和其他材料做的小动物,包括金鱼造型的面鱼、鸽子造型的面鸽、燕子造型的面燕,以及面鸡、面鸭、面羊、面猪、面牛、面蛤蟆等动物造型。

把点心做成动物造型,我觉得这种做法应该是从宋朝传下来的。宋朝素食店里卖的枣糕,也是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鹌鹑形状的枣糕、燕子形状的枣糕、狮子形状的枣糕、胖娃娃抱金鱼形状的枣糕……应有尽有。《水浒传》第五十四回,李逵去请公孙胜,途中公孙胜饿了,想吃素点心,李逵给他买了一包枣糕,我估计那枣糕不会长得跟砖头似的,它应该跟我们豫东平原的“枣花”一样做成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不然不好玩。

现在我们把模仿某种物品形状加工成的食物叫作“象形食品”。宋朝还没有“象形食品”这个概念,但是宋朝人特别喜欢制作象形食品。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除了模仿动物,还模仿植物;除了模仿植物,还模仿人物;除了模仿人物,还模仿建筑;除了模仿建筑,还模仿生活用品。总之没有哪种物品不能模仿,没有哪种东西的造型不可以成为食物的造型。

如果你回到宋朝,一准能见到这么几种非常好玩的象形食品:

有一种蜜饯叫作“笑靥儿”,很像美女的笑脸。

有一种水果叫作“花瓜”,把瓜雕成了鲜花的形状。

有一种糖果叫作“兽糖”,是用各色模子灌制成的糖块,有的像狮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梅花鹿。

有一种面点叫作“亭儿”,是用面团和饴糖捏制而成的成套点心,码在红漆木盘上,有正殿有偏殿,有假山有池塘,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如果你在宋朝,建议你花几百文钱买一套“亭儿”,然后从假山上的小亭子吃起,一直吃到门楼外的朱红杈子,等把这套花园别墅吃完了,你也就饱了。

荔枝白腰子

在宋朝,名字中带“荔枝”的饮食有这么几种:

一、荔枝膏(见《东京梦华录》卷二《州桥夜市》、《武林旧事》卷三《都人避暑》);

二、荔枝汤(见《梦粱录》卷十三《团行》);

三、荔枝腰子(见《梦粱录》卷十六《分茶酒店》);

四、荔枝白腰子(见《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

以上饮食名曰“荔枝”,其实都不含荔枝。

据《御药院方》,荔枝膏是用乌梅、桂、麝香、熟蜜等材料熬成的胶状物。乌梅八两、桂十两、乳糖二十六两、生姜五两取汁、麝香半钱、熟蜜十四两,“上用水一斗五升,熬至一半,滤去滓,下乳糖再熬,候糖熔化开,入姜汁再熬,滤去滓,俟少时,入麝香”,然后边熬边搅,把水熬干,锅里只剩黑红透亮可以扯出长丝的一小团,就是荔枝膏。

据《饮馔服食笺》,荔枝汤也要用到乌梅、肉桂和生姜。乌梅半斤、肉桂少许、生姜少许,再加几粒甘草和二斤白糖,以上材料一起入锅,加清水煮沸,放凉饮用。

既然荔枝膏和荔枝汤都用不到荔枝,名字里为什么还要带上“荔枝”呢?因为做出了荔枝的味道。就像最常见的那道川菜,配料时不用鱼,出锅后却有鱼味,所以叫“鱼香肉丝”。

荔枝腰子和荔枝白腰子则是爆炒腰花,它们的得名不是因为味道,而是因为形状。将羊肾脏或者猪睾丸洗净,剥掉外膜,剔掉臊筋,剞出两排菱形交叉的细密纹路,再片成腰花,入锅爆炒。腰花一受热,迅速卷曲,表面上呈现出密密麻麻的颗粒状的小突起,很像荔枝的外壳。

作为成品菜,荔枝腰子和荔枝白腰子的样子差不多,所用的主料完全不一样:前者用的是肾脏,后者用的是睾丸。宋朝人习惯将肾脏叫作“赤腰子”,将睾丸叫作“白腰子”,又将两种下水合称为“赤白腰子”或“二色腰子”。

网油卷,羊头签

国学大师章太炎吃饭很不讲究,有什么吃什么,再好吃的菜,他也吃不出好来,再难吃的菜,他也不觉得有多难吃,所以人家说他“有王介甫之风”。

王介甫是谁?就是王安石。王安石吃饭也不讲究,跟同事聚餐,桌子上堆满菜碟,哪道菜离他最近,他就吃哪道菜,无论那道菜是荤是素,是甜是咸。有一段时间,每次聚餐都会上一道獐肉,服务员每次布菜都会把獐肉放到王安石面前,于是王安石就专吃獐肉,不吃别的菜,以至于同事们都认为獐肉是他的最爱,对他夫人说:“你们家老王爱吃獐肉,以后多给他做这道菜!”王夫人笑道:“以后你们把别的菜放到他面前试试。”大家照做了一次,把獐肉放到餐桌另一边,结果发现王安石仍然只吃离他最近的菜,压根就没有察觉到他“爱吃”的獐肉被人换了。

像章太炎、王安石这样的人,味蕾可能不怎么灵敏。这种人的优点是不挑食,缺点是难以成为烹饪高手——连菜是否美味都尝不出来,很难成为好厨子,更难成为美食家。

但是细究起来,章太炎并非完全没有钟爱的菜。据他的高足、香港名医陈存仁说,章太炎生前嗜吃臭豆腐,越臭越咸越喜欢。王安石同样也有钟爱的美食,我读过清朝史学家顾栋高整理的《王荆国文公遗事》,里面说王安石最喜欢吃羊头签,一边看书,一边信手抓着吃,看一页书,吃一枚羊头签,兴味盎然。

羊头签是什么东西?有些研究宋朝饮食的学者望文生义,以为羊头签就是用签子把羊头肉串起来在火上烤熟,换句话说,他们以为羊头签就是烤串。还有些学者认为羊头签是一种肉汤,理由是宋朝文献里有一个词叫“签羹”,羹就是汤,签跟羹能凑到一块儿相提并论,当然也是汤。其实这两种见解都不靠谱,羊头签既不是烤串,也不是肉汤,而是网油卷。

猪肠子上面裹着一层网油,撕下来,冲干净,铺到菜案上。羊头煮熟,剔掉脸肉,把脸肉切成丝,用盐和其他作料拌一拌,铺到网油上。然后像卷寿司一样把网油卷起来,卷成长筒,搁面糊或者鸡蛋糊里蘸一蘸,把口儿封严,一个一个拿到滚油里炸,炸到通体金黄,用大笊篱捞出来,控油,盛到盘子里,一切两段,这玩意儿就是羊头签。用筷子夹一个,放进嘴里,网油很香,羊肉很嫩,面糊很脆,外焦里嫩,外脆里酥,外香里鲜,岂不美哉!

关键是做这道菜时不用竹签子,为什么叫“签”呢?因为它的造型很像寺庙里抽签的签筒——中空的网油卷是圆筒,内藏的肉丝像竹签,出锅以后如果再用番茄酱在外面涂上“有求必应”四个字,那就更像签筒了。

夹子和音乐

北宋有四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东京指开封,西京指洛阳,这一点人所共知。但是,当时的北京可不是现在的北京,而是河北大名;当时的南京也不是现在的南京,而是河南商丘。

在北宋,商丘的地位是很高的,仅次于开封和洛阳。宋朝还没有“一线城市”这种概念,如果有,那么我要说,开封、洛阳和商丘就是当时的一线城市,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北京、上海和广州。广州饮食驰名全国,所以有“吃在广州”一说,而北宋时期的商丘小吃也非常丰富,说到品类之多、制作之精、口味之佳,几乎能和首都开封有一拼。

在商丘众多的小吃中,有一种叫作“夹子”的美食,曾经是欧阳修的最爱。当年欧阳修在商丘任职,就当了几天官,每天都得吃一回夹子,否则就跟丢了魂儿似的。

夹子又叫“夹儿”,在宋朝应该比较普及,商丘有,开封也有。《东京梦华录》描述相国寺南边的州桥夜市,每天晚上叫卖各种小吃,其中一种就是煎夹子。到了南宋,夹子在杭州夜市上更是大放异彩,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里列举临安小吃,光“夹儿”就有几十种:蛾眉夹儿、笋肉夹儿、油炸夹儿、金梃夹儿、江鱼夹儿、肝脏夹儿……还有各种各样的素夹子,被吴自牧统称为“诸色油炸素夹儿”。欧阳修要是能活到南渡以后,我猜他肯定会选择在杭州养老,因为他爱吃夹子,而杭州的夹子如此丰富,可以让他连吃一个月不重样。

遗憾的是,史籍上只记载欧阳修爱吃夹子,只记载北宋商丘和南宋杭州出售夹子,却没讲过夹子到底是什么东西。中华书局2007年找人重校南宋饮食风俗宝典《武林旧事》,两位校注者疏于考证,在解释“肝脏夹子”的时候,猜测它是“类似今天肉夹馍的一种食品”。二十年前开封市政府组织了一批名厨和学者挖掘宋朝小吃,挖掘到“煎夹子”,大家从“煎”这个字上展开想象,认为它就是今天开封早点摊上到处可见的水煎包。但是根据我这么多年的仔细考证,夹子既不是肉夹馍,也不是水煎包,它其实更接近今天的藕盒和茄盒。

把莲藕、茄子或者竹笋切成连刀片(一刀切断,一刀切不断,如此间隔下刀),把鱼馅、肉馅、蟹黄或者某种素馅酿到连刀片里去,再搁面糊里蘸一蘸,封住口,搁油锅里炸,或者上锅蒸熟,宋朝人所说的夹子就做成了。如果用笋切连刀片,用猪羊肉做馅儿,就是《梦粱录》里说的“笋肉夹儿”。如果用肝脏做馅儿,用莲藕或者竹笋切连刀片,就是《东京梦华录》里说的“肝脏夹子”。至于“蛾眉夹儿”和“金梃夹儿”,我猜它们是从连刀片的形状得名:前者切得又细又弯,炸好了状如蛾眉;后者切得又宽又厚,再包上馅儿,成品好像金锭(宋朝的金锭不像后来的船型元宝,而是长方形,很厚,时称 “金梃”)。

还有学者给吴自牧的《梦粱录》作注,说夹子是油炸饺一类,这话更不让人信服。夹子有皮有馅儿,结构上跟油炸饺一样,但油炸饺是用面皮裹馅儿,而夹子却是用藕片、茄片、菌片或笋片来裹馅儿。油炸饺的皮儿只是配角,不是美味,夹子的皮儿却是主角之一,它靠天然的张力(连刀片)维护着另一个主角——馅儿,同时中和并强化着馅儿的滋味。

绝大多数的带馅儿食品,不管水饺、馄饨、汤圆还是粉蒸荷包,皮儿都是馅儿的配角,馅儿是主音,皮儿是辅音,即使调和得当,也只能产生颤音,而颤音是装饰用的,它延伸了食物的滋味,而没有增加饮食的快感。夹子却是特例,两片甘脆的笋,一片肥厚的馅儿,好似三个音符。笋片很脆的,馅儿很酥,口感的叠置类似乐音的叠置。笋片很鲜,馅儿很香,味道的叠置类似乐音的叠置。笋片很淡,馅儿很浓,两个弱拍子中和了一个强拍子。就这样,三个音程不等的音符结合在一块儿,产生了一种全新口味的乐音——和弦。我觉得夹子就是最简洁的三度和弦。

前年九月去河南某台录节目,在电视台对面的一家茶餐厅里点到了藕夹儿(菜谱上写的是“藕盒”),我吃得很开心,仿佛听到了清脆悦耳的和弦,宛如宋朝美食的旋律。

滴酥鲍螺

《金瓶梅》第六十七回,大概就是这个季节,西门庆留温秀才在家赏雪,应伯爵作陪。刚摆上酒席,妓女郑月儿派人送来两盒点心,一盒果馅顶皮酥,一盒酥油鲍螺。果馅顶皮酥倒也罢了,那酥油鲍螺可真地道,用应伯爵的话说:“上头纹溜就像螺蛳儿一般。”

应伯爵嘴馋,不等西门庆发话,先抢了一个酥油鲍螺送进嘴里,又拿了一个递给温秀才:“老先儿,你也尝尝,吃了牙老重生,抽胎换骨,眼见稀奇物,胜活十年人!”温秀才呷在口内,入口即化,赞道:“此物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

其实温秀才和应伯爵都是土鳖——当时在江浙一带,很多糕饼店都卖酥油鲍螺,根本就不算什么稀罕物,至于温秀才夸说“此物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更是胡扯。我甚至觉得《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也是见识有限,因为他连酥油鲍螺的名字都写错了,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酥油鲍螺”,而不是“酥油泡螺”。当然,这个错误也可能是刻工和传抄者造成的。

酥油鲍螺是一种花式点心,用奶油制成。把牛奶倒进缸里,自然发酵,煮成奶渣,使劲搅拌,分离出奶油,掺上蜂蜜,掺上蔗糖,凝结以后,挤到盘子上,一边挤,一边旋转,一个个小点心横空出世,底下圆,上头尖,螺纹一圈又一圈,这就是酥油鲍螺,又叫作“滴酥鲍螺”。在明朝江南,在南宋临安,它都是极为常见的花式点心,到了中秋节和元宵节,无论富贵之家还是小门小户,都要用它待客。《金瓶梅》里的人物之所以会把这种常见点心当成世上少见的珍馐美味,应该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内陆,平常没有机会品尝江南美食。

说穿了,滴酥鲍螺就是用奶油加工的一种象形小点心。在蛋糕店里见过糕点师往蛋糕上裱花的朋友都知道,奶油发好以后,很软,可塑性很强,如果手法纯熟,想挤出什么形状都可以。当年宋朝人加工滴酥鲍螺,就像现代糕点师用纸杯给蛋糕裱花,只不过宋朝人裱花的手法比较单一,只要能挤出螺纹造型就可以了。鉴于螺纹造型有扁有长,扁的像牡蛎,长的像螺蛳,而宋人把牡蛎叫作“鲍”(宋朝语境与今相异,当时“鲍”是指牡蛎,“鳆鱼”才是指鲍鱼),所以他们把那些状如牡蛎或螺蛳的奶油小点心叫作“滴酥鲍螺”。

当然,宋朝也有用奶油裱花的高手,例如,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亲戚家里有一个丫鬟,能用奶油做出各种造型,花朵、水果、麒麟、凤凰……甚至还能“写”诗。这个丫鬟要是活到今天,肯定可以去开蛋糕连锁店了。

玉蜂儿

《甄嬛传》里有一个情节:甄嬛怀孕以后,胃口很差,什么都不想吃,就想吃糖霜玉蜂儿。这可把宫女们难住了,因为她们都不知道糖霜玉蜂儿是什么东西。

甄嬛不能怪下人,只能怪她的作者流潋紫,因为糖霜玉蜂儿是宋朝独有的甜点,清朝人怎么可能听说过呢?

这道甜点原载于南宋周密写的《武林旧事》,说是宋高宗去清河郡王张俊家做客,张俊设筵款待,上了很多美食,其中一道就是糖霜玉蜂儿。

宋朝人还不会加工白糖,只会加工红糖和糖霜。什么是糖霜?就是在熬糖的大锅和搅糖的竹棍上提前结晶的霜块。这层霜块不是白糖,是比白糖还要纯净的冰糖。顾名思义,糖霜玉蜂儿就是用糖霜加工的玉蜂儿。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玉蜂儿。

王仁湘是研究古代美食的大家,他认为玉蜂儿应该是蚕蛹,其依据是元朝人爱吃蚕蛹,并将蚕蛹称为“蜂儿”。经王仁湘这么一考证,所有注释《武林旧事》的学者都把糖霜玉蜂儿解释成了“用蚕蛹做的蜜饯”。问题是蚕蛹能做蜜饯吗?就算能做,做出来你敢吃吗?

我原先也以为玉蜂儿就是蚕蛹,近来无意中读到南宋杨万里的几首诗,刹那间恍然大悟:原来宋朝餐桌上的玉蜂儿并不生猛,它既不是蜂蛹,也不是蚕蛹,而是莲子啊!

有杨万里《莲子》为证:

蜂儿来自宛溪中,两翅虽无已是虫。

不似荷花窠底蜜,方成玉蛹未成蜂。

这首诗把莲房比喻成蜂房,把莲子比喻成蜂房里的蜂蛹,蜂蛹长大了会长翅膀,莲子怎么长都没有翅膀。

又有杨万里《食莲子》为证:

白玉蜂儿绿玉房,蜂房未绽已闻香。

蜂儿解醒诗人醉,一嚼清冰一咽霜。

剥开绿色的莲蓬,能看到白色的莲子,就像蜂房里面白色的蜂蛹。蜂蛹不能生吃,莲子是可以生吃的,清甜芳香,吃了能败火,还能解酒。

现在问题迎刃而解:什么是糖霜玉蜂儿?就是用糖霜和莲子加工而成的蜜饯莲子嘛!

北宋大臣苏颂雇过一个保姆,那保姆家在开封曹门外,胡同里住着几十户人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百人,都靠剥莲子为生。每年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梁山泊那边的莲蓬成熟了,山东人摘下莲蓬,晒干装船,一船一船运到开封曹门外,这些人天天剥,剪掉硬壳,脱净软膜……每天都有果子行的伙计推着独轮车到曹门外那条胡同里收购,转卖给中药铺做药材,转卖给小市民装果盘,转卖到饭店里做成糖霜玉蜂儿……

一整条胡同,几十户人家,不干别的,专剥莲子,还能以此为生,这说明宋朝商业很发达,社会分工很细,也说明糖霜玉蜂儿是真的受欢迎。

欢喜团

宋朝有几样圆球状的小点心,分别叫作豆团、麻团、欢喜团。

豆团是用红豆做的,把红豆煮软,磨成豆沙,掺糖,掺面粉,团成圆球,用油一炸就行了。麻团就是芝麻团,糯米粉裹甜馅儿,搓圆以后,滚上芝麻,然后再油炸。欢喜团比较麻烦,先把江米炒爆成米花,再熬半锅糖浆,泼到米花上,使劲搅匀,趁热搓成鸡蛋大小的小球(搓的时候要蘸水,一是避免烫伤,二是避免粘手),再用鲜橘皮给这些小球点上颜色。

记得小时候,豫东农村常有货郎摇着小鼓穿街走巷,大声叫卖花吉团,那是一种跟宋朝欢喜团非常相像的点心,也是把江米炒爆,炒成米花,也是用熬好的糖浆拌一拌,搓成小圆球,只是不用橘皮点色。现在货郎不见了,曾经甜蜜了我整个童年的花吉团也不见了。

花吉团是白的,纯白,宋朝的欢喜团则是红白相间。这是因为宋朝缺少白糖(宋人已经学会从原糖的糖浆里直接提炼出白色的糖霜,但糖霜毕竟不同于白糖),做甜点用的糖都是红糖和麦芽糖,用这些糖熬制的糖浆呈现出褐红色,再跟白色的米花混合均匀,完了再用橘皮点色,做出来的欢喜团肯定带彩。所以我觉得,我小时候吃过的花吉团不该叫“花吉团”,倒是宋朝的欢喜团应该叫作“花吉团”,因为它才是“花”的。

欢喜团不是宋朝人发明的点心,它最初来自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在唐宋年间变成中国市面上常见的甜食。古印度人把欢喜团叫作“摩呼荼迦”,意思是欢喜天的食物,而欢喜天是舞蹈之神湿婆的儿子,生来嘴馋无比,好色贪淫,做过很多坏事。后来观世音菩萨化为美女,缠到了欢喜天身上,控制住了他的色欲,可是还剩下食欲没能控制住,于是印度人发明出欢喜团,放在欢喜天的手里,让他随便吃,整个世界才清净了。

古印度人给欢喜天造像,把他造成一个象首人身的怪物,盘膝而坐,怀里抱着观世音,手里托着欢喜团。后来这个造型被印度教的支系“性力派”当成图腾,进而又被密宗借鉴,于是欢喜天就演变成了欢喜佛。在演变的过程中,男女相抱的造型始终没变,只是欢喜天的象鼻子没了,他手上的那颗欢喜团也不见了。

仿荤之素

在我的印象里,宋朝那些大人物几乎都跟佛门有关系。

苏东坡少年学道,中年以后学佛。黄庭坚从小就信佛,至死不渝。王安石晚年信佛,信得极为虔诚,连房子都捐献出去,改成了寺院。李清照不信佛,但在北宋没灭亡的时候,她跟丈夫赵明诚没少逛相国寺。司马光也不信佛,可是发妻出殡,照样请和尚念经超度。朱熹是儒家大宗师,平素瞧不起佛门,可是他教弟子格致工夫,仍提倡要像禅僧一样静心打坐。杨万里做官的时候,不住衙门,偏要到寺庙里租客房。欧阳修身为大臣,跟开封净因寺、北京压沙寺、镇江金山寺的方丈都交好,而且他的乳名就叫“和尚”……

除了这些大人物,普通百姓也多有信佛的,他们不懂名相,不懂机锋,对佛学没兴趣,但是比文人们更为痴迷轮回和因果,以至于不敢杀生,不敢吃肉,只跟白菜豆腐打交道。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坚持吃素,所以素菜馆就应运而生了。《梦粱录》里说过,南宋杭州城里开了很多家素食分茶,也就是专营素菜的茶餐厅。

现在的素菜馆为了吸引顾客,变着花样推出仿荤素斋,用土豆做成红烧肘子,用鲜藕做成醋熘排骨,用面筋和豆筋做成烤鸭,用油豆皮和藕粉做成火腿,用紫菜和木耳做成海参,用萝卜丝做成燕窝,用玉兰笋做成鱼翅,用胡萝卜泥做成清蒸蟹粉,素鸡素鸭素海鲜,应有尽有。十年前我在静安寺二楼的餐厅里吃过一份素甲鱼,用一块大冬菇加上金针菇做成,光滑油亮,栩栩如生,不仅形似,味道跟甲鱼也很像,算是一道很成功的仿荤素菜。

南宋的素食分茶也推出过花样繁多的仿荤菜品,诸如“假炙鸭”“假蚬子”“假煎白肠”“假煎乌鱼”“炸骨头”“素灌肺”“假鳖羹”“三鲜夺真鸡”……光听菜名就能知道,这些菜都是素菜,但被厨师做成了荤菜的样子,甚至做出了荤菜的口感和味道。

我猜想,南宋素食分茶的顾客不一定全是佛教徒,还会有一批因为好奇而光顾的饕餮客——真鸡真鸭都吃过了,假的还没有吃过,赶紧尝尝去!

插食

南宋有一员大将,名叫张俊,跟岳飞是同僚,岳飞死后,此人被封为郡王,很受宋高宗宠幸。有一年,高宗带着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去他家做客,他受宠若惊,大摆筵宴,上了很多菜。

据《武林旧事》记载,那天宴席上先摆出各种果盘,再摆出各种开胃小菜,开始喝酒的时候,又上了几十道下酒菜,喝完酒以后又上插食,上完插食又上果盘,上完果盘又上各种精致的面点,前前后后光菜名就有好几百种,宋高宗和随驾群臣从上午一直吃到天黑。

果盘、面点、开胃菜、下酒菜,这些我们都能理解,问题是在下酒菜后面还有插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食呢?我以前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认为那是在酒宴中穿插着摆上的主食。现在读书多了,总算弄明白了,原来插食是指经过装饰的食物。

食物怎么装饰?宋朝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接在食物上面插花、插彩旗,还有一种方法是用竹子或者铁丝扎成某种造型,把食物挂上去。

宋朝人过重阳节,要互相赠送重阳糕。这重阳糕就是一种插食:把米粉用糖水和匀,做成米糕,上笼蒸熟,出笼后,在顶上插一面小旗帜,端着给邻居家送过去(参见《梦粱录》卷五《九月》)。好好的糕点,为什么要插旗?不是为了好吃,而是为了好看——糕点插旗如同给美女戴上珠翠,是在帮美食扮靓啊!再比如说宋朝人过端午节,家家户户用艾草、菖蒲和向日葵扎成小树或者小山的形状,摆到家门口,再用红丝线拴几十只粽子挂上去,就像西方人过圣诞节时往圣诞树上挂糖果一样(参见《武林旧事》卷三《端午》)。有钱人则用金银丝扎一个大蜈蚣,蜈蚣百脚朝天,脚上串起橘子、柑子、粽子、蜜饯,时称“插食盘架”。小孩子贪玩,把果子蜜饯从插食盘架上取下来,抱着啃,据说可以辟邪。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张俊那天给宋高宗上的插食:炒白腰子、炙肚肫(烤羊肚)、炙鹑子脯(烤鹌鹑)、炙炊饼(烤馒头)、不炙炊饼(蒸馒头)……本来都是些寻常食物,但是张俊让工匠扎成假山和盆景,再把这些吃食往上一挂,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780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