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细看明史——一个官吏和一座城市的缘分: 况钟苏州连任之谜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4 23:38:04 0


细看明史——一个官吏和一座城市的缘分: 况钟苏州连任之谜

说到明初仁宣朝著名清官况钟,人们就会想到清代剧作家朱素臣的名剧《十五贯》。况钟只是明朝无数官员中的一个正四品的苏州知府,但是《明实录》中有他的记载,《明史》中有他的传记,而他的事迹更是散见于当时的各种笔记杂谈。由此可见,况钟在明朝有很大的影响。《十五贯》又名《双熊记》,情节大致是:有一对姓熊的兄弟,家境贫寒,兄友兰为船工,弟友蕙在家读书。因家中鼠患厉害,弟弟在饼中投药灭鼠,老鼠却将饼衔到邻居家,又将邻居家的金环衔来熊家。友蕙正愁无米下锅,即用金环去换米,邻居却因吃饼中毒而死。衙门以金环为证,认定熊友蕙与邻居童养媳侯三姑有奸情,故合谋杀其夫,要将二人问斩。熊友兰闻讯,立刻借十五贯钱前去营救。有一屠户尤葫芦也借钱十五贯回家,养女苏戍娟问哪来的钱,尤葫芦戏说是她的卖身钱。苏戍娟惊惧之余,逃出家门,偶遇熊友兰,结伴而行。不巧,窃贼娄阿鼠潜入尤家,杀了尤葫芦,偷走十五贯钱。案发后,问官以友兰所带的十五贯钱为证,断定是熊、苏二人杀人盗钱而私奔,也问死罪。苏州府知府况钟奉命监斩,临刑四人均高呼冤枉。况钟觉得有疑窦,临时决定停斩。后况钟亲自勘查现场,在鼠穴中发现面饼。又微服查访,抓住真凶娄阿鼠。四人的冤情得以大白,均告无罪,最后还成全了两对好姻缘。

朱素臣版《十五贯》中况钟具有“君轻民贵”的思想,所以当犯人在刑场赴冤时他能发现疑点。但过问案情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况且已经三审定案,能否昭雪很成问题,所以他不免犹豫。但看着犯人的冤苦,他又觉得不可草率判斩,“这支笔,千斤重,一落下,丧二命!既然知,冤情在,就应该,判断明。错杀人,怎算得为官清?”终于冒着丢官的危险,下定决心来翻案。

在这部戏里,况钟重视分析案情的细节,注意调查研究,明察秋毫,不错杀好人,也不放过真凶,是传统上为民申冤的清官的典型形象。朱素臣根据清初百姓对况钟的敬仰和爱戴之情,结合民间的一些传说编写了传奇《十五贯》,并很快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那么,历史上的况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否真的断过“十五贯”这个案子呢?

况钟(1383~1443),字伯律,洪武十六年(1383)生于江西靖安县的龙冈洲。况钟的父亲曾过继给黄胜祖为养子,小时候随黄姓,名黄仲谦。后来他育有两子,长子黄钟,即后来的况钟,次子黄镛。直到47岁那年,他才恢复原姓,称况钟。

况钟自幼就很聪明,对书法很感兴趣,曾经刻苦练习,擅长书写正楷、隶书、行书等各种字体。明代是科举制度兴盛的时期,要想做官,尤其是做大官,就必须通过科举正途。所以,绝大多数的学子不畏寒窗苦读,一考再考,为的就是一朝高中,仕途腾达。其实,在明代初期,科举并不是官员们的必经之路。当时,朝廷所实行的人事制度有个显著特点,就是三途并用。所谓“三途”,是指进士、科贡和吏员。科贡和吏员可以跟进士一样在仕途上发展,这样就大大拓展了朝廷选拔官员的范围,同时也给很多青年才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况钟就是三途并用制度的受惠者之一。

况钟原本会按照父母的愿望刻苦读书,获取功名。但在永乐四年(1406),靖安县新来的知县俞益却改变了况钟的人生道路。当时,俞益需要一个精通文理、能干练达的书吏,千挑万选,选中了况钟。从此况钟放下书本,跟随俞益做了一名书吏。9年后,正逢吏部的考绩之期,俞益向当时的礼部尚书吕震推荐况钟。一见之下,况钟给吕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时正逢成祖朱棣广揽人才,吕震就在成祖面前推荐况钟。朱棣特意召见了况钟,觉得他是个人才,就在永乐十三年(1415)九月,任况钟为正六品的礼部仪制司主事。成祖朱棣虽然广揽人才,但是他对书吏却抱有很大的偏见。他曾说:“若刀笔吏,知利不知义,知刻薄不知大体,用之任风纪,使人轻视朝廷。”况钟书吏起家,能被皇帝直接任命为正六品的官员,可见况钟很得成祖的赏识。

成祖朱棣以暴戾著称,在他的身边任职,必须小心谨慎。自永乐十三年况钟任礼部仪制司主事起,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朱棣去世,况钟前后共得到皇帝三十一次嘉奖。由此可见,况钟不但殷勤能干,而且非常聪明灵敏,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在皇帝身边从容自若。仁宗朱高炽登基即位后,擢升况钟为正四品的礼部仪制司郎中。

明代以来,苏州府的人口和税粮超过当时的全国任何一个府。宣德三年(1428),宣宗曾就苏州府知府的人选关照吏部:“苏州府是大郡,公务繁重,赶紧物色廉洁奉公、有才能者出任知府,贪污暴虐、残害百姓的人不能任用。”宣德五年(1430),况钟外放到全国最富庶的苏州府任知府。

同年七月,况钟到苏州就任。况钟本人吏员出身,深知吏治积弊。因此,他先从整顿吏治入手。苏州府赋役繁重,胥吏多是奸猾之徒,最为难治。况钟到任之初,不动声色,暗中对属吏进行考察。起先况钟假装对政务不懂以迷惑左右,遇事都询问左右,大都按照这些属吏的意思进行办理。这些属吏非常高兴,以为新来的知府是个孱头,糊涂可欺。不多久,况钟召集群吏,严厉地责问他们说:“先前该做某事,你们百般阻挠;有的事不该做,你们又强迫我做。你们贪赃枉法,欺上瞒下,罪当死。”那些不把况钟放在眼里的属吏大惊失色,况钟不慌不忙地宣布他们贪赃枉法的罪证,并将其中情节特别严重的几个人立刻处死。这些属吏看见况钟做事坚决果断,而且老谋深算,从此收起轻慢的心思,再不敢冒犯这位新来的知府大人。随后,况钟又裁撤了一大批平庸无能的属官,还惩治了一批犯有贪污罪的官员。当况钟把贪污犯和赃款押解进京时,宣宗对众臣说:“知府是一郡的表率,身体力行必定从廉洁奉公开始。况钟肯定是廉洁的人,廉洁之后才能去贪。知府能去贪,则贪官一定会有所收敛!”果然,通过况钟的整治,苏州府的坏风气得以扭转,吏治逐渐清明,百姓也大多遵纪守法了。

明代在军事要塞上都设有卫所,在苏州府范围内就有多个,每个卫所辖士兵数千人。按照规定,这些士兵都是世籍,子孙相袭。宣德三年(1428),朝廷派御史李立到苏州府等四府来清理军籍。李立为了向朝廷邀功,将很多非军籍的百姓冒定为军籍,甚至闹出了人命。苏州府同知张徽与李立狼狈为奸,激起很大的民怨。况钟到任后,不断有人申说此事。况钟经过仔细核查,将李立、张徽等人的罪行上报给朝廷。宣宗很震动,特命人复查,免除了苏州府内160多人的军籍,并核定1420人充任军籍只限于自身,其子孙复归民籍。况钟也采取措施,杜绝清理军籍过程中存在的欺瞒现象。

明初朱元璋深恨苏州人民帮助张士诚守城,于是就对苏州府收重税。当时户部有些官员也认为苏州府的土地较其他地区肥沃,所以有意让苏州府承担更多的国家财政支出。比如,当时苏州府负担的夏税秋粮有281万石,而全国的夏税秋粮总数才为3000万石左右,耕地面积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的苏州府,却要承担全国税赋的9.4%。况钟到任后,苏州府拖欠赋税已有4年。况钟见苏州百姓因不堪重税背井离乡,多次上奏疏请求核减苏州府重赋,提出核减官田税粮共计72万多石的方案。可是户部认为核减数额过大,会对朝廷的财政收支产生影响,没有批准。之后,况钟针对昆山县大面积无人耕种而抛荒的田地请求豁免秋粮;该县沿河滨海的田地已经被水淹灌、无法种植的这部分,况钟也请求豁免,两项合计近15万石,户部仍是批驳不准。为核减本地的税粮,况钟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直至宣德七年(1432),宣宗亲自过问核减官田税粮的事,况钟的请求才在户部获得通过。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苏州府百姓的负担,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为了杜绝税粮交纳时收粮官吏盘剥粮户,况钟制定了严格而统一的收粮办法:各仓库用的簿子要编号,还要填明发给的日期,不许涂改,一式三份,便于查核,明确责任。他的建议被朝廷采纳,使税粮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侵吞税粮的现象大为减少。

苏州府虽是个富庶的地方,但也因此比别处承担了更多的苛捐杂税,其中尤以“备倭船只”“粮运船只”和“借马”三项贻害最大。

苏州府距海岸不远,易受海盗骚扰,附近的守兵卫所常备40多只船来防海患。实际上,这些船只已经多年不用了。可是,卫所的官军们为了捞钱,以修缮费用为名,对当地百姓故意刁难,百般勒索。况钟上疏朝廷,揭发官兵的种种敲诈勒索行为,并请求朝廷停止这种科派。朝廷准许了况钟的请求,为苏州府的百姓减去一项沉重的负担。

“粮运船只”指的是由苏州府七县每年抽调一批船只以供粮运,原本只是个临时性的措施,后来却一直沿袭下来。况钟上疏指出,原本“不为常例”的事情是不应该每年都有的,应该停止,因此也获得朝廷的批准。

至于“借马”,更是多年前的陋规。洪武、永乐年间,江北诸驿马匹短缺,朝廷下令苏州府暂借马匹给江北饲养,前后有400多匹,说好3年为期归还,没想到过了30多年,不但没有还马,马匹如有死亡的,原出借者还要再购买补齐。况钟上奏朝廷要求江北驿站归还苏州府的马匹。直到两年后的宣德七年(1432),这段拖了30年的差事才算完结。苏州府收回了借出的马匹,同时使苏州府的百姓减去了一项沉重的负担。

此外,况钟还驳回了许多不合理的摊派,如工部曾经征派三梭布800匹,分配的标准很不公平,浙江省十一府只派布100匹,而苏州一府却要负担700匹。况钟为此上疏据理力争,为苏州府的百姓减轻负担。

况钟这些举措很得民心。苏州府百姓都很爱戴他,称他为“况青天”。宣德六年(1431)三月,况钟因母丧回原籍守制。况钟离任后,苏州的百姓十分怀念他,曾作歌谣唱道:

况太守,民父母。

愿复来,养童叟。

况钟离开后不久,苏州府百姓3万多人联名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让况钟回到苏州任职。宣宗朱瞻基应百姓的请求,决定对况钟夺情(指官员服丧未满而被朝廷强命任职),让他回苏州府知府任上。

宣德七年四月,苏州府连降暴雨,大水淹没7000多顷良田,大片的房屋、堤岸倒塌,灾情十分严重。况钟一面和各县官员组织救灾,一面向朝廷上报苏州府的灾情,同时也要求朝廷派人对苏州地区的水利进行调查,以便疏浚。

朝廷任命江南巡抚周忱同况钟一起对苏州地区的水利进行疏浚。况钟认真负责,经常亲自到工地察看。苏州府区域内,河港湖泊密布,滨河滨湖的圩田地势低洼,而且面积太大,每个圩差不多三四千亩到六七千亩,车水灌田十分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况钟命人将圩田都改小到500亩左右,圩旁开一道水渠,和河道相通,这样在圩田里抗旱排涝就都容易多了。从此,苏州地区的旱涝灾情大大减少。

虽然这年春天苏州府发生了比较大的水灾,但由于及时疏浚了苏州城中的河道,当年苏松等地的秋粮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还建成了济农仓。济农仓的存粮最多时曾经达到过690万石。宣德八年(1433),苏州府发生了大面积的旱灾,130多万人受灾,济农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宣德九年(1434),苏州府又一次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由于济农仓存粮充足,受灾百姓都得到了救济。

济农仓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和况钟的有效管理是分不开的。况钟做事有条不紊,特别制定了仓粮支拨管理的标准,对借贷的条件、数目,都有明确的规定。后来苏州府所属各县也都建立了县级的济农仓。况钟在苏州府知府的任上长达13年,虽然期间苏州地区发生了各种灾情,但是灾民没有饿死的,苏州地区也一直比较安定。

况钟是书吏出身,很重视修建学校、培养人才。苏州府所属各县的学校大都狭窄阴暗,容纳不了多少生员。宣德九年,况钟自己筹集经费,没有向百姓摊派任何费用,仅用半年时间,就重新选址将吴县的官学重建起来。新建后的学校规模比原来大很多,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共有房间230多间。朝廷重臣杨荣亲自作《吴县儒学重建记》,以示纪念。从正统初年(1436)起,况钟进一步扩大本地教育规模,建成后房间数百间。从此,府、县的生员们有了更为良好的读书条件。

况钟对读书人也多礼让,从不以高官自居。他设立助学金,资助那些家境贫困的书生;向朝廷举荐那些才学优长、行为端方的青年儒生。其中有一个叫邹亮的儒生,很有才学,有人出于嫉妒,写了一封诋毁邹亮的匿名信。况钟不为所动,仍然写了奏章,向朝廷推荐邹亮。邹亮果然是个人才,不负所望,从九品的吏部司务做起,后来累官至监察御史。

正统四年(1439),况钟任苏州府知府已经9年,应任满离苏。况钟在两任苏州府期间,实心任事,为百姓排忧解难。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大家对况钟的政绩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况钟对此甚感欣慰。他对苏州府的百姓有着非常浓厚的感情,临行前感慨万千,赋诗道: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

又云:

父老牵衣话别间,空烦扶杖出重关。

相逢知是何年事,珍重无忘稼穑艰。

在况钟任满离苏赴京之后,苏州府的百姓又一次联名上书,请求让况钟连任苏州府知府。次年正月皇帝下旨,命况钟“升按察使正三品职俸,署苏州府事”。这是自明朝建国70余年来所没有的规格和礼遇,是皇帝对况钟卓著政绩和良好操守的褒奖。苏州府本来就是个富庶的地方,再经过况钟多年精心治理,更是呈现出吏治清明、物丰民富的大好局面。况钟三任苏州府期间,按章办事,将他所开拓的良好局面一直保持下来。

正统七年(1442)十二月,况钟卒于任上,终年61岁,在苏州府知府任上长达13年。

大概是因为况钟能干练达又清正廉洁,所以受到百姓们的爱戴,才附会出况钟巧断“十五贯”命案的故事。在《太守列传编年》(太守即指况钟)一书中,只是粗略介绍“有熊友兰、熊友蕙兄弟冤狱,公为雪之”,没有举出任何史料以证明况钟确实断过“十五贯”疑案。

联系明朝当时的实际情况,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与现实是不符合的。熊家兄弟是在无锡县被判死刑、经过常州府复审的人犯,是不大可能到苏州府来问斩的,更不可能由苏州府知府况钟来监斩。

以此看来,《十五贯》传奇有可能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史素材,采集部分民间传说,综合整理而成的,历史上的况钟与这个传奇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为什么传奇中要塑造况钟这么一个清官、好官的形象呢?

这还要与明清两朝的吏治环境结合起来看。况钟三任苏州府知府,为官清正,颇有政绩,被百姓称为“况青天”。明末吏治腐败,积重难返,百姓在贫困中挣扎,他们都渴望能够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等到改朝换代,成了大清国的子民,他们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素臣的《十五贯》传奇自一问世,便广为流传,就表明了百姓在政治腐败的环境中对清官的渴望。他们希望出现能够为民申冤、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好官。百姓将美好的愿望通过戏剧的形式寄予况钟。

当然,况钟也给苏州这座城市留下许多的历史记忆。位于苏州西美巷的况公祠,就是供人瞻仰和凭吊这个550多年前的清官、好官的历史文化遗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78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