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王朝更替——顾炎武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3 22:37:10 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八字名言为顾炎武所创,激励了无数后人。顾炎武在他的名著《日知录·正始》里写了一段精辟的话:“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他认为社会的道德风气败坏,就是亡天下,为了保天下不亡,每一个地位低微的普通人,都应负起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是这样来的。

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顾炎武生于江苏昆山东南的一个叫千墩的江南小镇。那是一个动荡年代的前夜,外有满清贵族崛起于东北,大有叩关南下之势;内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席卷中原大地,明朝统治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顾炎武初名绛,别号亭林,字宁人,后世称为亭林先生。明朝灭亡以后改名炎武,号蒋山佣,昆山(今属江苏,历史上这个城市以生产优质麻布而闻名全国)人。他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先世代明朝为官,到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然中落。

顾炎武从小过继给未婚守节的“堂婶”王氏。从十岁起,顾炎武跟随嗣祖父读书。他的嗣祖父顾绍芾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二百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顾炎武的嗣母王氏还给他讲过很多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故事,深深熏陶了他幼小的心灵。这些对于他以后人格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当时的江南继东林之后,再组复社。复社声气传遍天下,俱以娄东二张(张溥,张采)为宗主,是当时江南最大的政治学术团体。顾炎武年仅十四岁时就加入了复社。由于顾炎武博雅独行于乡里,和同乡挚友归庄为乡里人不容,有“归奇顾怪”之称。

『注:归庄是归有光的长孙。归有光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人称震川先生,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他的作品很有感染力,我们中学时读过的文言文《沧浪亭记》即为他所作。归庄是复社成员,是当时出色的画家和文人。归庄的弟弟为史可法的幕僚,在扬州十日中英勇殉难。明亡后,归庄隐居,贫困以终。他穷得没有田地,反而乐观地庆幸自己因此不用向满清政府纳粮:“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五载输粮女真国,天全我志独无田”。归庄作有长篇诗作《万古愁曲》,描述了从远古时代直到1645年南京陷落时为止的中国历史,慷慨悲歌,格调苍凉。据说顺治皇帝曾经在紫禁城的大殿中一边吃饭,一边特意让人唱这首《万古愁曲》。』

在青少年岁月里,顾炎武广泛接触当时的名士大儒,讲学论道,以天下为己任。年轻时候的他就认识到科场应试无足轻重,也不走科举之路,经历两个朝代均没做官,只用心研学实用之学。顾炎武最恨一般知识分子的逃避现实。他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他常叹谓:“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直接对当时文人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之风做了无情的批驳。这种沉痛与气魄,真是古今罕有。

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年轻的顾炎武对此忧心如焚,他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应负的责任,十分注意身体锻炼,一边和好友们操练刀枪棍棒等作战武器,一边刻苦地练习骑术。有时被烈马一连摔落三次,肩背负伤,仍然坚持练习,终于骑术也练得颇为精熟。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在入关后的第二年,南渡过长江,大肆屠杀江南民众。史可法扬州殉难以后,江南半壁战局每况欲下,但江南民众依然奋起抵抗。江阴、嘉定、昆山都爆发了激烈的抗清斗争,陈子龙、夏允彝起兵于松江(今上海松江),顾炎武和归庄起兵于昆山。一时抗清之势如燎原烈火,清廷派兵血腥镇压。

昆山军民跟清军激战二十一天,因为兵力悬殊,终于失败。七月,清兵陷昆山。归庄装扮成一个和尚溜走,得以死里逃生,之后他改名为“祚明”,以示不忘明朝之意。顾炎武也跑掉了,但是他的两个弟弟死在大屠杀中。

昆山和扬州一样被屠城,杀戮甚是惨烈。一些史料表明,昆山陷落那天,大约有四万多人死难。

顾炎武在他的《秋山》诗里记载了当时景象:“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岗峦”,“可怜壮者县,一旦生荆杞”。

『注:清兵在昆山的屠杀并没有使昆山的所有抵抗运动平息下来。顾咸建和顾咸正兄弟领导了零星的抵抗运动。顾咸建是大学士顾鼎臣曾孙,也是昆山人。他是崇祯十六年进士,授钱塘知县,参加了保卫杭州的战斗,当潞王朱常淓投降了满清后,他逃到了昆山。被捕后以不降而死。他的哥哥顾咸正因为在1644年在延安与农民起义军作战而闻名。北京陷落后,顾咸正回到了昆山,拒绝剃发,并参加了1647年陈子龙和吴胜兆领导的松江起义,后被俘遇害,五个儿子也同时遇难。顾家家族中的男性成员只有一个孙子幸免于死。』

起义失败后,顾炎武再回到家乡,发现他的生母被清兵斫断了右臂,而他的嗣母王氏已经在家乡沦陷后,绝食十天以身殉国。王氏是中国的全套旧女性:未婚守节、断指疗姑、得贞孝牌坊,最后在明末清初时期,以“我虽妇人,然受国恩矣。没有大故,必死”的信念,在六十岁时候,绝食十五天而死;遗命顾炎武“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这也成为顾炎武一生的信条,从此顾炎武自三十三岁到七十岁死去,都不肯做清朝的官。

顾炎武痛哭一场后,葬了他的继母,离开了他的家乡。他想渡海去投奔鲁王,还没有出发,鲁王政权已经覆灭了。顾炎武隐姓改名,在长江南北一带奔走,想组织一支抗清义军,但毕竟势孤力单,没能成功。

不久就发生了顾炎武溺杀家仆案。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顾炎武的嗣祖父顾绍芾去世时,他为了筹集丧葬费,不得已抵押了八百亩地产给同郡富豪叶方恒。叶方恒乘人之危,图谋仗势侵吞。

清顺治二年(1645年)后,清兵占领了江南,但沿海和太湖一带还有零星的抗清活动,满清官府防备很严,发现有什么抗清嫌疑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进监狱。顺治十二年(1655年),叶方恒想吞没顾炎武家的田地,买通顾家的仆人陆恩,策划以勾结海上抗清武装的罪名告发顾炎武。顾炎武闻讯于当年五月潜回昆山,秘密溺杀了陆恩。于是叶方恒借机将顾炎武绑架,必欲置之于死地。后来,幸亏友人归庄等人及时营救,将这一案件告到满清松江府,但顾炎武也因此被满清官府逮捕,以杀人罪下狱。

顾炎武的朋友们为了搭救他,去找钱谦益帮忙。钱谦益表示,只要顾炎武承认是他的学生,他就能顺理成章地保顾炎武出狱。因为钱谦益投降过满清,那位朋友知道顾炎武一定不肯那样做,就自作主张,假造了一张顾炎武的名帖,送给钱谦益,算做拜钱谦益为师了。钱谦益果然以老师的身份出面周旋。钱谦益当时虽然已经不在朝为官,但他名气极大,许多门人都在朝为官;松江府见他出面,不得不卖了人情给他。

顾炎武被释放出狱后,知道了事情究竟,直怪那朋友多事,非要朋友去找钱谦益讨还名帖。朋友不肯讨还,顾炎武索性在大街上贴告白,声明那张拜钱谦益为师的名帖是假的,反而弄得钱谦益十分尴尬。

顾炎武出狱后,叶方恒派遣刺客尾随不舍,于第二年五月在南京太平门外将他杀伤;同时派人洗劫他在昆山的故宅,“尽其累世之传以去”。时局的险恶,豪绅的陷害,迫使顾炎武决意远离故土,到北方去游历,从而开始了他的颠沛流离的游历生涯。

在那国破家亡的岁月里,顾炎武曾十下南京拜谒明孝陵,北上山东、河北,特别对河北的形胜之地做了广泛的实际调查,重点关注了山海关、居庸关、昌平、古北口等地,并多次哭吊位于昌平的明“十三陵”。经过多年的努力,山东、河北的地理形势,都一一装到他的胸中了。《营平二州地名记》、《昌平山水记》等许多军事地理名著,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写出来的。

顾炎武的旅行治学,并不是简单的游山逛水或为学术而学术,而是在特殊情况下,抱着“纪政事,察民隐”的目的,以“体国经野之心”,去“登山临水”寻求经世致用的有补于国计民生的道理。凡社会风俗,民生利弊,必亲历体察;于地理考证,不完全依赖文字记载,而重视实地调查。一年之中,他有一半时间是住宿旅店的。定居北京后,仍然继续活动,足迹几乎踏遍了北京郊区各地。

顾炎武不肯乘车或骑坐马匹,他牵的两头大骡子,驮满了图书资料,每到一处,就把实地考查结果和书本上的记载对照参看,做出科学而又详细的记录,纠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他一生标榜“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在这两方面,他都立下伟大的风范。

康熙元年(1662年),顾炎武从河北到山西、陕西游历。到了陕西后,他不顾年高体弱,游历了关中的山山水水。晚年,他在华阴买了土地五十亩,决定就在那里垦荒。他认为华阴形势很好,退可守,进可攻,大可经营一番。这时候,他的一个侄儿从家里来信,认为陕西天气寒冷,土地也不肥沃,劝顾炎武回江南去。

顾炎武回信说:“这里的百姓爱读经书,特别尊重德行高尚而不爱做官的人,并且敢讲真话,和其他省的人大不相同。这是大有希望的百姓啊!华阴地处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处,地势险要,消息灵通。一旦天下有事,十里远的地方可以屯兵守险。大军东出潼关,争夺天下,实在有高屋建瓴之势啊!”这封信可以看出,直到晚年,顾炎武朝思暮想的,依然是反清复明的大业。他暗结遗民,曾经与台湾郑成功联络,可惜郑氏退守台湾后,私心自用,一心只想守护自己郑家的地盘,并无进取中原之心。

康熙二年(1663年),顾炎武幸免于文字狱“庄氏明史案”,但其好友潘柽章、吴炎等人惨遭杀害。

康熙七年(1668年),顾炎武在山西拜访完傅山后,出了雁门关,与曾三年前在代州订交的友人李因笃等二十余人“鸠资垦荒于雁门之北”。不久得知自己在《忠节录》“逆诗”案(即山东“黄培诗案”)中受到牵连,为澄清真相,毅然南下济南投案。满清政府不由分说将他关进监狱。后来还是由李因笃等大力搭救,才取保出狱。

之后,顾炎武精心撰写的《日知录》已引起当时许多学者的重视,纷纷向他提出转抄的要求,于是顾炎武于康熙九年(1670年)将已写好的《日知录》八卷公开刊行。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举起反清旗帜,顾炎武着悲喜交集的心情,在《哭归高士》诗中怀写道:“碧鸡竟长鸣,悲哉君不闻!”虽然他十分痛恨那些叛国投敌、为虎作伥的汉奸。

康熙十七年(1678年),当时朝议以撰修《明史》,特开博学鸿词科,征举海内名士。许多江南文士都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屈膝出去做官。顾炎武的同乡叶方霭等人也联合举荐他出来,顾炎武回信严词拒绝。

第二年,清廷还不死心,让主持编写《明史》的大学士熊赐履派了两个差人来到华阴,请顾炎武到北京做熊赐履的助手。顾炎武毫不迟疑,“刀绳俱在,无速我死”!他曾多次不惜一死来拒绝,最后终于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不合作主义者。

顾炎武不与清政权合作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他从不与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与自己的亲外甥,时任清政府高官的徐乾学弟兄,也很少走动。有一次,徐乾学坚邀舅舅到家中做客,他无奈去了,但拒绝饮宴,以表示不食清禄之义。后来徐乾学兄弟在江南替他买田置地,多次请他回故乡养老,顾炎武始终不肯南归。

康熙十九年(1680年),顾炎武原配王硕人于昆山病故。自顾炎武离开家乡,在外面飘零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再回过昆山,自然再也没有见过妻子。他吩咐仆人买来香烛等祭品,遥祭妻子。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后,慨叹时事,回忆往昔,终于痛哭失声,颇见真情。山河碎,鸳鸯分,多少人不幸?想必在他心底深处,也有对妻子的一丝愧疚吧,因为他在家与国中,坚定地选择了国。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这是顾炎武悼念妻子的诗。大意是:妻子逝世在遥远的江南小镇,送妻子入土为安的仅有六岁的侄孙。你如果在黄泉遇到年迈的父母,请秉告二老吧,明朝的遗民还有我这个人——沉郁苍凉,蕴含着感人的悲壮。这一年顾炎武已经六十八岁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作为一个江南文人,竟然留寓北方达二十多年,游历北方大地,无非是为了乘机而起推翻满清统治,其民族气节一直以来激励很多志士仁人。他的学问更是开了清朝朴学的先河,强调实用主义,反对理学的“明心见性”,都是旗帜鲜明的。对明朝后期的所谓心学,做了深刻的批判,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对于后世朴学,他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人物。他的政治思想,特别是他的民族性,对于后来的晚清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引导性作用。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在反对清朝政府的时候,特意自署名章绛,同顾炎武初名,可见顾炎武思想的影响力之深远。

史书记载,顾炎武“貌极丑怪,性复严峻”。他擅长理财,很懂经济,在山西创办了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在晋商中也是成功者;所以顾炎武虽然一生羁旅生涯,但并不贫困。他每游览到一地,大买庄园,大买媵婢,但住不到一、二年,即弃之而去,“终已不顾”。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八月,顾炎武由华阴往曲沃,县令迎他入城,十月他移寓进士韩宣家。第二年正月初四,寓主人韩宣设宴会亲,他还应邀出席,风采依然。八日早,他拟去答贺县令熊某及在官诸君,不料上马时失足坠地,于是“疾作,竟日呕泻”,第二天凌晨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使他既留恋又厌恶、既热爱又憎恨的世界,享年七十岁。因为生前长年孑然一身,死后无子无嗣。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4年),距离1644年整整两百年,由何绍基、张穆等人策划,发起修建顾亭林祠,得到学子们的响应,由儒臣学士们集资,于顾炎武在北京寓居时间最长、著述取得重要成就的地方——报国寺之西南隅,修建了亭林先生祠(现宣武门南广内大街)。

顾祠于次年春天落成,架屋三楹,分南中北三个院落。1845年5月28日顾炎武先生生辰之日,举办了顾祠落成典礼仪式并开展亭林先生公祭活动。此后顾祠也成为儒臣学子们聚会、社交及讨论学术的地方。

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忧外患,国势每况愈下,京城无人顾及文化事业。顾祠在十几年中破败萧寂。

咸丰皇帝即位后曾思励精图治,咸丰六年(公元1857年),恢复科举以网罗人才,京城文坛一派热闹,亭林祠也香火重燃。1863年十月,名儒学士们又于顾祠公祭亭林先生,与会者议论重修顾祠,纷纷捐资,由报国寺住持负责操办,工程竣工后公推御史朱琦写《顾亭林先生祠记》一文,由书法家王锡振挥墨,刻碑石嵌于游廊东墙。

光绪二十九年(即公元1903年),末代名臣张之洞建议朝廷发明诏,将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三人从祀文庙。顾炎武去世260年后,又被他竭力抵抗的满清政府神圣化了,这是他生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

1910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终于灭亡,中华民国成立。民国十年,徐世昌继袁世凯之后任大总统,为标榜自己有别于北洋军阀,是文治派,提倡尊孔崇儒。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参议、故宫博物院管委会副委员长的王式通,住家离报国寺不远,发现动乱中顾祠已破败不堪,倡议筹资重修顾祠。1920年修葺,请大总统徐世昌亲自撰文“重修亭林先生祠记”,勒碑石于顾祠东墙。

三百年里顾祠虽几度兴衰,但都完整地保存了顾炎武的一批书稿、遗物,以及何绍基、张穆等人的字画。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占据了报国寺和顾祠,文物全部丢失。这大概是顾老想不到的又一件恨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33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