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细说历史——频繁的华、夷联姻活动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4 00:23:43 0


对统治阶级来说,联姻常常是一种政治行为。统治者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从而促成了某种婚姻的实现。而不管人们的政治动机是怎样的,一旦某种婚姻成为现实,它又必然促成了血统的混杂和交融。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往往是通过华、夷各族之间的联姻活动来实现的。各族间的联姻越是频繁,越能促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融。

在异族联姻中,大概要数晋国的故事最多了,其跨国婚姻的复杂程度也最高。晋献公原先娶了贾国的女子做夫人,因为没有生儿子,又娶这个国家的一名叫齐姜的女子为妻,生了一男一女,女的嫁给了秦穆公,男的叫申生,立为太子。以后,晋献公又娶戎国女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那就是重耳和夷吾。这样看来,后来的晋文公重耳本身就是华、夷婚配的产物了。再后来,晋献公在伐骊戎过程中,又娶骊国国君的女儿骊姬及其妹妹为妻。骊姬年轻漂亮,很得晋献公的宠信,很快就被立为夫人了。骊姬后来生了奚齐,其妹妹生了卓子,骊姬很想立自己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姐妹俩为了夺位,准备毒死献公,被识破后,又嫁祸于太子申生。太子申生无奈,被迫自杀。骊姬又诬重耳、夷吾两兄弟也参与暗杀晋献公事件,重耳两兄弟只得外逃。

细说历史——频繁的华、夷联姻活动

春秋青铜虎形灶(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这样,在晋献公一人身上就汇集了多重华、夷婚配。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贾国夫人——贾国是唐叔虞少子公明的封国(今山西省襄汾县东),后面几任国君都以戎族和骊戎族的女子为夫人——他又把与贾国夫人生的女儿嫁给秦穆公,那也是一种华、夷婚配。

晋文公重耳的婚姻也是华、夷相杂的。他在出逃中,在狄地一住就是十二年。狄君对这位晋公子很器重。狄君在伐狄的一个支族获取胜利后,就将俘获的两女叔隗(wěi)、季隗送给重耳。重耳自己娶了季隗,将叔隗嫁给赵衰,这样,晋的血脉和后来赵国的血脉中多了一分狄的血统。后重耳来到了东边的齐国,当政的齐桓公认为重耳是个大才,将齐女嫁给了他。齐是夷的地盘,这样重耳的子孙中又多了分夷人的血统。重耳出走到秦,秦穆公把几个女儿都嫁给了他。这样,重耳后裔中又加入了戎人的血脉。重耳本身就是华、夷结合的产物,他又分别与狄人、夷人、戎人的女子婚配,这样,谁还能说得清晋国公室的血统呢?

细说历史——频繁的华、夷联姻活动

山奢虎簠器铭(春秋早期)。文曰“子孙永宝用”。

上面说到秦穆公上台以后,晋献公为了向秦示好,将女儿嫁给了秦穆公,还将百里奚作为女儿的陪嫁送给了秦,这就是所谓的“结秦晋之好”。但是,好景并不长,后来双方交兵,晋军大败,而且晋惠公当了秦的俘虏。穆公夫人是晋惠公的姐姐,听说晋惠公被俘,就带了女儿登台,脚踏薪柴,身穿丧服,以要挟穆公,逼其与晋修好。这种形势下,穆公释放了惠公。惠公回国后,献河西地给秦并将太子送到秦国去。秦送还河西地,还将宗室女嫁给晋太子,以示亲上加亲。可见,这种华、夷之间的婚配对民族间的和解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从长远看,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血缘纽带的作用。

楚国的北上中原过程中,也屡屡有血缘的交叉。据说,楚军到达郑、宋、蔡等国以后,不少的楚国士兵就在中原落地生根,几代一过,也就分不清是楚人还是中原人了。公元前638年,楚国与宋国之间有一场战争,最后宋大败。目睹此情此景的郑国慌了手脚,马上在郑都以最隆重的礼节宴请楚王,宴毕夜归,郑国的国君夫人亲自送楚王回军营,并将郑文公身边的两名侍妾送给了楚王,楚王乐意娶中原女子为妻,也就高兴地“笑纳”了。楚王北上中原,带回了中原女性的血统,这样,楚国人的血统比以前更“杂”了。

在周室大乱、大衰之时,周与郑国一度关系紧张。因领土纷争,郑国准备攻滑国。周襄王就派大夫伯服和游孙伯到郑国去为滑国说情。谁知这时的周王室已没有一点权威了。郑国非但不买账,还将周襄王派去的两位大夫拘留了起来。这对周襄王来说是极失颜面的事,一怒之下,就调动狄军攻郑。周的大臣富辰谏告襄王,切不可调动狄军攻打与周王室有宗亲关系的郑国,那样会后患无穷。周襄王根本听不进去,派人去让狄人出兵。狄人还是听周襄王的,一下把郑国的军队打败了。襄王很高兴,宴请了狄将,并决定立狄女为自己的王后。还是那个大臣富辰说:“此事万万不可,娶了狄女不算,还要废中原血统的惠后,那周王室还成何体统?”周襄王还是不听,反而振振有词地说:“我是天下之主,可以娶华族女子,也可以娶夷族女子。”结果真的娶了狄女为妻。因这件事,周王室内部还分裂成了两派呢!

通过上述这些事,说明了从民间,到官兵,到列国诸侯,甚至到周王朝的天子,经过春秋三百年的纷争和动乱,华、夷之分的观念已经淡薄多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族之间更多的相互理解与融会。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444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