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讲历史—— 孔子的开创性 ——对礼的全新阐释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3 16:07:59 0

孔子也重新定义了礼。儒家和西周王官学有直接的传承联系,儒家所信奉的,就是王官学原有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但从王官学到儒家,还是在孔子手中进行了关键的转化。

王官学中的礼,就是依附在封建宗法上的一套礼仪规矩。王官学中学的礼,就是要熟悉这些繁复的礼仪,懂得什么样的场合下,不同宗法身份的人应该按照怎样的礼仪行事。祭祀时有什么程序,用什么音乐;盟会时谁开场说话、说什么;宴客时谁坐哪里,客人说什么,主人说什么……这些是礼,也就是“礼家”要懂、要协助维持的规矩。

孔子是靠掌握这种礼而成名起家的。但后来他不将重点放在琐碎的规矩上。《论语·卫灵公》中说:“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俎豆之事”,指的就是礼的种种规矩,是孔子的专长,但卫灵公有兴趣的,不是“礼”,而是如何打仗。孔子客气地回应:“打仗的事,我没学过。”事实上,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卫灵公的无法认同,心里老想着打仗,打仗抢夺别人的封地,当然是破坏封建宗法的,是违背礼的,所以孔子也就不跟卫灵公耗时间,立即离开了。

孔子知礼,但他更进一步要追究“礼之本”,也就是礼的具体仪节,是礼的根本精神。他会直接说“祭神如神在”,意思是在祭礼中,我们假装认定神在,被祭拜的人的灵魂还在,可以接受我们的祭拜。这句话背后,是他强烈的人本立场,祭礼不是真的为死去的人而进行的,而是针对活着的人的,是让我们不要轻易忘记过去,忘记曾经存在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根本就不相信人死后的灵魂,更不相信鬼神可以介入、操控人间事务。他总是以人的本位来理解礼,甚至可以说得更彻底些,人的本位就是礼的基础,也是礼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在孔子手中,礼失去了所有神秘色彩,失去了任何和超越世界沟通、影响鬼神的作用。还有,礼表面的多样繁复程序,也被他摆到第二位去了,真正重要的,是涵盖所有礼的一套根本原理。换句话说,他将礼予以“哲学化”,给了礼一套统一的、根本的逻辑道理。礼是要讲理的,没有“理”的礼,是不值得遵守的。孔子坚决反对以被动的方式,盲目遵从礼的规定,却不弄清楚为什么有这样的礼节,这样的礼节要对人发挥怎样的作用。

和后来的形象大不相同,原始的、真正的孔子怎么会让“礼教吃人”呢?礼是为了人而存在的,绝对不能反过来变成人为了礼而活着,这明明就是孔子划时代的突破态度,也是他将礼从原本王官学中解离出来的新诠释,连这一点都没弄清楚,没有资格谈论孔子——不管是赞成还是批判。

另外,孔子也将礼政治化了。礼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安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个人以上组构团体、社会的方式。礼创造了理想的集体秩序,让人可以安心地生活在群体中,不必觉得手足无措,不用担心有无法预期的伤害,人人都依照礼来行事,就能创造出最好的社会。这不就是政治的最高目标吗?

礼原来依附在封建宗法制度中,孔子将之独立出来,变成普遍的政治理想与原则。不管封建宗法如何改变,人不能没有礼的精神,不能没有人与人集体互动的内在规范。具体的礼节可以随时代改变,但孔子坚持的是,我们不能放弃礼规范并融洽人与人群体关系的作用。因为如果没有礼,那就只剩下惩罚性的、强迫性的“法”,一切都基于外在的压迫,那会是一种很可怕、很痛苦的生活。

孔子清楚地解释了礼存在的价值,礼内化了人与人和平、文明相处所需的秩序感,和“法”形成强烈的对比。没有礼,要么社会倒退回人间丛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抢夺威胁,大家都活得惶惑不安;要么社会秩序光靠惩罚性的“法”来维系,人人都是“法”的囚犯,不可能自在,不可能拥有自主的成就感。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392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