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趣味战国——秦始皇:史上第一个皇帝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1 10:39:00 0


前无古人的统治者,自然要有前无古人的称谓。

据《史记》记载,嬴政统一天下后,将群臣召集起来开会,回顾了他“兴兵诛暴乱”的辉煌历史,然后问大伙:“像寡人这样一个渺小的人物,倚仗着祖宗的保佑,居然能够让六国都服输认罪,平定天下。如果不变更名号,不足以体现我们的功勋,无法让后世知道我们的成就。你们都好好想想,我该采用一个什么样的名号?”

当时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等人都说:“传说中的五帝,统治的地区不过方圆千里。千里之外的地区,都是蛮荒之地,根本管不着。如今您兴义兵,讨逆贼,号令天下,无所不从,这是前所未有,连五帝都不能比的。我们和一些博士商量,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为尊贵。因此我们大胆建议,您应该称为‘泰皇’,您的命令称为‘制’和‘诏’,您也别再自称寡人,而是自称为‘朕’。”

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即天皇、地皇、泰皇,地位在五帝之上。其中泰皇即人皇。泰皇是不是最尊贵,有待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皇”比“帝”更为尊贵,更具有神性,比“天子”更具有自信。

至于“朕”,本来是“我”的意思,不论尊卑,都可自称为朕。经李斯们这样一框定,从此变成了国君专属的自称,而且一传就是两千年,直至清末。

嬴政是个标新立异的人,对于泰皇这个称谓,总觉得有点不妥。他思考再三,决定采三皇五帝之长,给自己上了一个“皇帝”的称号,其余的便采纳了李斯们的意见。

嬴政是个孝子,自己当了皇帝,又给老爸秦庄襄王也上了个尊号,叫作太上皇。

嬴政也许没有想到,正当他在宗庙中郑重其事地将老爸尊为中国第一位太上皇的时候,中国第二位太上皇正在泗水郡的田间挥汗如雨地劳动。这位姓刘的农民已经生了四个儿子,分别叫作刘伯、刘仲、刘季和刘交。由于刘伯早死,刘仲自私自利,刘季不务正业,刘交又要上学,他不得不起早贪黑,希望多收几颗粮食,好给刘交去交学费。

老三刘季后来改名为刘邦。

扯远了,回到正题。

嬴政又下诏说:“朕听说远古时期的帝王只有帝号,没有谥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帝王死了还要有谥号,这样做,等于让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评价君主,这是没有道理的,朕不喜欢这样。从此以后,朕就叫始皇帝,后世则以数相加,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永无穷尽。”

所谓谥号,就是后人给前人的评定,俗称盖棺定论。周朝的时候,天子有谥号,诸侯有谥号,卿大夫阶层也有。谥号不是随便给的,有一整套严格的国家标准,比如说:

“克定祸乱曰武”——郑武公、楚武王就是这类人;

“布德执义曰穆”——秦穆公的一生,也确实称得上是布德执义;

“屡征杀伐曰庄”——郑庄公、齐庄公都是好战之徒。

当然,很多时候,后人为了尊重前人,给的评价会比实际上高一点。比如说,晋惠公不一定惠,齐孝公也不见得孝,但是本着与前人为善的原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他们一个好评了。

另外还有所谓的恶谥,也就是给那些特别不成气的前人准备的。比如说:“乱而不损曰灵。”楚灵王就得到了这样的差评。

可想而知,究竟是给好评还是给差评,后人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而且前人无法申诉。当然也有例外——春秋时期,楚成王英雄一世,却死于政变,他的儿子本来想给他上一个“灵”字,他老人家怒目圆睁,死不瞑目。直到后来改上了“成”字,他才合上眼睛,表示满意。

嬴政自幼受吕不韦的教诲,后来又接受了李斯、韩非的法家思想,在他的统治哲学中,君主必须是高深莫测的。君主就像是天,什么时候天晴,什么时候下雨,根本不用看老百姓的眼色,更不容臣民议论评价。天气好,不用你们赞扬;天气不好,也轮不到你们说三道四。对于嬴政来说,谥号这东西,就像是统治者有意留给天下的把柄,是极其愚蠢和无聊的,必须革除。

从此,嬴政便被称为始皇帝,史书中一般给他加上个秦字,称为秦始皇。

那么,这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始皇帝又是如何治理他的庞大帝国的呢?显然,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196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