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疑问

关于“空城计”

历史大观园 历史疑问 2020-05-28 20:47:04 0


假设司马懿的头脑再灵活一点,将大军留在西城之外,只用少数军队攻城。或者头脑再简单一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里冲,结果又将如何呢?

《三国演义》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莫过于“空城计”。当司马懿率魏国大军向西城蜂拥而来时,诸葛亮眼看已经身陷绝境了。由于马谡误失街亭,诸葛亮的首次北伐受挫,全军被迫仓促后撤。诸葛亮亲率五千将士往西城搬运粮草准备运往汉中,不料司马懿的大军已经逼近西城,而此时诸葛亮身边全是一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并且五千将士已有一半先运粮草走了,城中只剩二千五百将士。抵抗显然是不可能的,以二千五百人的军队去对抗魏国的十五万大军,无异于驱羊入虎群。

跑也来不及了。等不到诸葛亮跑出多远,魏国的铁骑就会立刻赶上来。

既不能战,又不能逃,诸葛亮似乎只有束手就擒了。然而奇迹就在这时发生了,面对如洪水一般涌来的魏国大军,诸葛亮却下令大开四门,城上偃旗息鼓,只以二十多名士兵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则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诸葛亮的这番举动,简直令司马懿如堕五里雾中。司马懿接到前军的报告,先是笑而不信,天下哪有这等怪事?当他飞马来到城下观察,一见情况果然如此,不禁大为疑惑,继而惊觉,心想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弄险,现在却大开城门,必有埋伏,于是急令退军。诸葛亮在万分危急之际,竟以三尺瑶琴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其大智大勇令人倾倒叫绝。

然而,也有人在叹服之余,经过冷静思考之后,对诸葛亮的空城计提出质疑。

清人陆以湉在《冷庐杂识》中认为,空城计这种办法,用来对付那些头脑简单的对手还可以,而司马懿一贯老谋深算,假设他以大军的十分之一用来攻打西城,这对他来说谈不上风险,但对诸葛亮来说后果又如何呢?

魏叔子在《日录》中说,我读《演义》时想,孔明于空城中焚香扫地,司马懿见了立刻退兵,若是遇见现在的山中贼,必定直入城门,将孔明捉去了。

由此看来,实行空城计颇不容易,对手既不能头脑太灵活,以至想到从大军中分出十分之一来进行“火力侦察”,对手的头脑又不能太简单,根本想不到有无埋伏,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里冲,否则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一节,并非作者凭空杜撰,而是来源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郭冲《三事》。按照郭冲的说法,诸葛亮驻阳平,即小说中所说的西城,遣魏延等数路军队合兵东下,诸葛亮只留万余人守城。司马懿率二十万大军前来,途中与魏延的军队错过,直接逼近阳平。司马懿已接到报告,知道诸葛亮在城中兵力弱小。诸葛亮此时若要赶往魏延军中已来不及了,军中将士个个惊惶失措,只有诸葛亮神色自若,他命今军中偃旗息鼓,不得随意出营房,又令大开城门,洒扫街道。果然,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一向持重,怀疑大开城门必定内有伏兵,于是立即退兵。小说《演义》与郭冲《三事》中的“空城计”大同小异,只不过《演义》加上了诸葛亮焚香抚琴等情节罢了。“空城计”似乎真有其事。诸葛亮似乎真的在阳平城上冒过险,玩过命,若是遇上前面所说的那种头脑太灵活或头脑太简单的对手,诸葛亮就难逃厄运了。想起来真是不免替诸葛亮捏把汗。

不过,按照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的分析,郭冲《三事》对“空城计”的记载是不能成立的。裴松之指出,阳平在汉中,诸葛亮首次北伐屯兵阳平时,司马懿还在担任荆州都督,镇守宛城,直到曹真死后,司马懿才开始与诸葛亮正面交锋。曹魏倒是曾经派遣司马懿自宛城经西城伐蜀,但由于天降大雨而作罢。既然“空城计”的另一个主角司马懿不在现场,这出“空城计”又如何唱得起来呢?

裴松之还指出,即使如郭冲所言,司马懿率大军逼近,又已知诸葛亮兵少力弱,若是怀疑诸葛亮有伏兵,正可以设防持重,何至于立即退兵?魏延率重兵在前的说法也是靠不住的。因为《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曾建议由他率兵万人出子午谷,与诸葛亮分路袭击长安,而诸葛亮认为太冒险没有同意,怎么会让魏延率重兵在前,自己只留少数兵力自守呢?可见这两种说法都于情理不合。

那么看起来,“空城计”只是子虚乌有的了。

但这并不等于说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空城计。三国时期,就有过两次“空城计”。

孙权率大军进攻魏将文聘。因天降暴雨,城墙崩塌,还来不及修复,孙权的大军就已经到了,文聘急中生智,命令城中人全部隐蔽起来,自己也在房中卧床不起。这一下,孙权果然被迷惑住了。孙权对部下说,北方(曹魏)以文聘为忠臣,所以将此郡委托给他。现在我的大军来了,他却不见动静,这其中不是有密谋,就是有外援。孙权于是不敢攻城,退兵而去。

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赵云率数十骑与曹操的大军相遇,赵云退回营中,蜀将张翼打算闭门拒守,赵云却命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操疑心赵云有伏兵,下令退兵。此时赵云营中突然擂鼓震天,并以乱箭射曹操的后军。曹军惊恐万分,自相践踏,落入汉水淹死者甚多。

元朝大将铁哥也搞过一次“空城计”。铁哥随世祖忽必烈征讨乃颜,遇乃颜部将塔不歹率大军蜂拥而来。铁哥对世祖说,敌众我寡,应当设疑使敌人退兵。于是世祖打出伞盖来,坐于胡床之上,由铁哥从容进酒。塔不歹远远地观察,越看越像有埋伏,赶快连夜撤走了。

尽管历史上搞“空城计”的大有人在,尽管在人们心目中“空城计”与诸葛亮的名字从来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且“空城计”一词也因诸葛亮才流传于世,但事实上,诸葛亮却从来与“空城计”不沾边。

所以我们也就大可不必替诸葛亮担这份心。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yw/281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