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疑问

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

历史大观园 历史疑问 2020-05-28 20:45:24 0


历史上的关羽,本来同张飞一样,使的是一支“丈八蛇矛”。可是在《三国演义》里他却挥舞着一把那个时代尚未问世的青龙偃月刀。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的古典小说十分讲究人物手中的道具,一刀一枪一物一器,往往成为人物的标志。例如,金箍棒代表孙悟空,九齿钉耙标志猪八成,两把板斧正是李逵的象征,看到羽毛扇子人们会想起诸葛孔明,看到葫芦和拐杖会令人联想到寿星老头和铁拐李……

同样,提起青龙偃月刀,人们会立即想到红脸的关羽,说到丈八蛇矛,人们会想起黑脸的张飞。

在《三国演义》中,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一直伴随着关羽和张飞的始终。在第一回桃园结义之后,刘、关、张就分别打造了自己的兵器。刘备的是双股剑,张飞的是丈八蛇矛,关羽的则是一柄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这兵器还有一个奇怪的别名——“冷艳锯”。从此,他们带着这些兵器驰骋沙场,屡建殊勋。关羽带着它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华夏三十年。张飞带着它斗吕布、战马超,据水断桥,一声喝退万众曹兵。

比起张飞的丈八蛇矛,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要威风得多。“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的美髯公”手持这柄刀背青龙吞吐、刀刃寒光闪闪的大刀,不仅驰骋沙场,威风八面,而且只身在曹操和众将面前旁若无人地“刀挑锦袍”,至于驾一叶扁舟单刀赴会,出入东吴重镇如无人之境,更是显示了凛凛神威。

青龙刀简直就是关羽的神圣化身,以至于作者还专门设计了一个黑脸周仓来扛它。因为关羽使过大刀,后来人们又把大刀叫做“关刀”。民间还产生了这样的谚语:“关公门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是小说的艺术虚构。历史上的关羽,非但没用过青龙偃月刀,而且根本就不使大刀。

所谓青龙偃月刀,是一种刀刃呈半月形,刀上铸刻有龙的长柄大刀。偃月,就是半弦月的意思。这种刀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是军营中用来操练以显示威武雄壮的,并不用于战场上的格斗。明清时代的武科举,其中一项考核内容为刀法。这种考试所用的刀就是青龙偃月刀,又称关王刀或春秋刀,重量约三四十斤,有的竟重达百斤以上,应试的武生不仅要有膂力举起刀,而且还得舞刀合格,才能博取功名。

由此可见,青龙偃月刀产生于三国时代之后好几百年,关羽不可能看到它,更不可能使用它。

关羽不仅不用青龙偃月刀,也不使大刀。在《三国志·关羽传》中,通篇找不到一个刀字,也没有明言关羽使用什么武器。不过,在叙述他解白马之围诛杀颜良时却这样记道:

(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军之中。

这里,作者没有用“斩”或“劈”一类的字眼,而用了一个“刺”字。可见关羽在马上格斗所用的兵器不是长柄的大刀。

关羽到底使用一种什么兵器呢?从《三国志》的叙述和当时的历史情况看来,他使用的兵器很可能与张飞相同,是长矛。

在春秋战国时代,阵前格斗的长兵器主要是戈和矛,戈主要是用于横击和钩杀,而矛则用于直刺。秦代以后,戈逐渐被淘汰,而矛则更加流行,直至隋唐时期仍不见衰落。矛根据柄的长度又分为几种。长二丈的名“酋矛”,二丈四尺的叫“夷矛”,多用于步阵。一丈八尺的叫做“槊”或“矟”,为马上所持。从两汉直至隋唐,许多著名的武将都用它作为兵器。曹操父子每当兴之所至。也喜欢抓一枝槊来个“横槊赋诗”,抒发一番豪情。在《演义》第四十八回中,作者就安排志得意满的曹操在赤壁江上横槊赋诗,吟咏他那首著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南北朝时的名将薛安都,时人称其有“关张之勇”。他使用的兵器就是矟。《南史·薛安都传》有一段文字记载他阵前格杀叛将鲁爽:

安都望见爽,便跃马大呼,直往刺之,应手倒。左右范双斩爽首。爽世枭猛,咸云“万人敌”,安都单骑直入斩之而反,时人皆云关羽斩颜良不是过也。

我们再来看一看《三国志·关羽传》中关羽阵斩颜良的记载: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

两段文字描写的情景是如此相似,以至今人怀疑《南史》的作者在抄袭《三国志》。由此看来,关羽“刺”颜良于马下的,很可能就是薛安都使用的那种矟。

历史上的张飞,倒确实是使长矛的。《三国志·张飞传》有明确的记载:

先主……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前者。

张飞用的什么样的矛,史无明文。不过,作为一员马上的武将,他使用的应该是长一丈八尺的槊(矟),这种兵器在当时或稍后的时期内又被称为“丈八蛇矛”。十六国时的猛将陈安就曾使一支丈八蛇矛而威震当时。《晋书·刘曜载记》云:

(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及其死,陇上歌之曰:“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七月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所谓“蛇矛”,并不像后世的图画那样矛头如蛇形,而是指整个兵器长如蛇形。“丈八蛇矛”这个名称看来颇有些杀气,很适合张飞的火爆性格,又符合史实,所以为《三国》故事的说书人们采用,成为张飞的象征。

《演义》的作者为什么要违背历史,让使矟的关羽去挥舞一柄他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产生的青龙偃月刀呢?

前面说过,中国的古代民间文艺十分讲究人物手中的道具,各种小说中主要人物中的武器,各有特色,很少雷同。《西游记》里唐僧的三个徒弟以及路上遇到的妖怪,几乎没有使用过相同的兵器。再看《说唐》中的主要人物:秦琼使锏,罗成使枪,程咬金用斧头,杨林使囚龙棍,李元霸使双锤,宇文成都用镏金镋……很少相同。在《演义》中,关羽和张飞是第一流的角色,如果让他们都使用同一种兵器,岂不让人觉得单调乏味?

更重要的是,关羽是小说精心塑造的一尊高大完美的神圣形象,在三国如云般的武将之中鹤立鸡群。这样一尊“天神”自然应该使用不同寻常的兵器。在中国的“十八般兵器”之中,刀居第一,有“大刀为百兵之帅”之说。而在古往今来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刀中,青龙偃月刀的形状是最威风的,可以说是兵器中的“王中王”。让这位“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身高九尺,髯长二尺”,胯下一匹赤兔马的关羽执上一柄威风八面的青龙偃月刀,不正像一尊天神来到凡间吗?

《演义》让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反过来又抬举了这种刀的身份。明代的《三才图会·器用》说:“关王偃月,刀势既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

这样一来,本来并不用于上阵格杀的青龙偃月刀,倒真的成为“百兵之帅”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yw/278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