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明争暗斗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3 15:38:00 0

潜在的威胁

李唐光复,大功告成!

此时最高兴的人当属策划政变的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人。政变之前是提着脑袋干事儿,当然政变成功后,收益也是大大的。李显即位后,给予了这五个人充分的回报,张柬之被提拔为中书令;崔玄炜为内史;袁恕己为同凤阁鸾台三品,参预政事;敬晖、桓彦范为纳言;而且五个人全部被封为郡公。

这场政变其实对于李显和张柬之等人来讲,是笔划算的买卖。李显得到了皇位,五王提升了官职,双方皆大欢喜。接下来就应该认真做事才对,但神龙年间的朝廷政局其实并不稳定,准确的说是所有人的心里全都七上八下。

事实上在政变成功的一个月后,李显便感受到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于一个月前的政变盟友张柬之等五个人。

李显虽然性格柔弱,但并不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他明白在政变中自己作为太子,是一杆鲜明的旗帜,然而真正起作用的却是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策划集团,他重登皇位并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被政变策划集团硬推上去的。

在李显的心中始终存在张柬之政变策划集团压制自己的阴影,在他看来,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功臣是自己最大的威胁,当然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因为身份特殊,同样也不能忽视。李显即位后,虽然对李旦和太平公主大加封赏,但同样没有忽视对他们的提防。据史书记载,当时李显以保护李旦安全的名义,在相王府设置了诸多禁军士兵,基本上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实际上是对李旦进行严格的监视与控制。而对太平公主则派人专门随行,无论她到什么地方,每天必须回来汇报一次。

尽管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存在对李显是个潜在的威胁,但却比不上能够左右政局并给李显压抑之感的张柬之等人,尤其是在张柬之等人得到李显丰厚的回报后,便排挤其他宰相和异己之臣,使朝廷的中枢机构完全成了张柬之等人的私人机构时,李显更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在他看来,自己将近二十年生活在强势母亲的阴影下,他压抑的已经太久,如今已经贵为皇帝,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住至高无上的权力。

于是,在张柬之等人以功臣自居,大肆排挤异己之时,李显开始了清除皇权威胁的计划,当然李显也明白由于张柬之等人功劳实在太大,此事决不能硬来,而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李显的计划其实只有两个组成部分:寻找盟友和限制相权。

先说寻找盟友!

张柬之等政变功臣掌握了当时朝廷的中枢机构,事实上等于掌握了朝廷的大政,所以李显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回权利,必须要建立一个能与张柬之等政变功臣相对抗的组织,对于李显来讲,这种方式他并不陌生,因为当年他的父亲李治为了对抗长孙无忌就是这么做的。

看来,历史真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此时,李显继续效仿父亲李治曾经的做法,组成了以韦皇后和上官婉儿等人的内朝后妃势力,来对抗张柬之等人组成的政变功臣势力。

李显之所以首先选中韦皇后,除了夫妻这层亲密关系之外,韦皇后是个颇为精明的人,而且李显漂浮半生,尤其是被贬房州的苦难岁月里,是韦皇后给了他勇敢活下去的勇气,当时每次洛阳有专使到房州了解李显的行踪时,李显都不敢去见,全都依靠韦皇后的机智去和专使周旋,可以说韦皇后是李显的生命支柱,李显曾经答应过韦皇后,只要自己有朝一日充分飞黄腾达之后,会答应韦皇后所提的一切要求。

现在李显又重登皇位,但他并没有忘记当年对韦皇后的誓言,加上政变功臣的潜在威胁,所以提升韦皇后的地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当时韦皇后在朝廷中究竟扮演一种什么角色呢?

据《通鉴记事本末》记载:“时中宗每上朝,皇后必施帷幔坐殿上,预闻政事。”

也就是说,韦皇后是垂帘听政,这和当年李治和武瞾二圣临朝基本相似。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韦皇后之所以能够垂帘听政,最初并不是她费劲心机追求的结果,而完全是李显为她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事实上在李显刚刚即位,韦皇后地位刚刚得到提升的时候,在她的心中是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的,至于后来韦皇后暴露出来的野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逐渐形成的。

事实证明,韦皇后在协助李显处理政务时,确实显示出了政治才能,而且颇具武瞾当年的风采,有了韦皇后这个贤内助,让李显心里在面对政变功臣时,心里有了底气,不过李显此时或许想不到,未来他的性命会断送在这个贤内助手里。

以为皇后为首的后妃内朝势力,让初登大典的李显有了些自信,但同时他也明白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功臣集团,由于威望高、资历深,又是个顶个的政治高手,如果仅仅依靠后妃内差哦势力,还不足以与之对抗,最多也就是牵制一下。而李显的初衷却是要握住大权,所以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接下来就出现了第二个盟友!

武氏集团!

武瞾晚年由于李显被立为太子,随着武承嗣的郁郁而终,武氏集团失去了对皇位的竞争,所以陷入了低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消沉下去,相反由于武瞾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作为武家的子弟他们一直在寻找东山在起的机会,而且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瞾退位,使得政变功臣集团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武氏集团的对立面,而这一点恰恰被李显所看到,所以为了对抗政变功臣集团,李显在扶持后妃内朝势力上马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团结武氏集团。

顺便说一句,当时武氏集团中地位最高的,权力最大的,最有威望的当属武三思。

事实上,自从武承嗣郁郁而终,武瞾年老去逝后,支撑武家门面的只有武三思!

而当时由于武瞾去世,武三思虽然地位很高,但倍感势单力孤,所以面对李显的主动示好,武三思立即表示欢迎。就这样为了对抗政变功臣集团的威胁,李武两家又一次实现了联合。

应该说李显当时寻找到的盟友虽然没有人能够掌控朝廷饿中枢机构,但由于身份特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政变功臣的一部分权力。而且除此之外,李显又重新召回了魏元忠,并且任命韦安石、唐休璟、杨再思等一批故僚入朝为官,这些人虽然不是李显的嫡系,但由于以前为武瞾效力多年,威望高、资历老,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牵制乘便功臣集团,使他们不能独霸朝廷。

总之一句话,只要能用的上的,李显一个也不放过!

李显上台后的一系列做法,让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功臣集团感受到了一丝压力,他们隐约觉得这个表面看似柔弱的皇帝,内心里其实并不简单,此刻他们并不担心后妃内朝势力的对抗,在他们看来,武氏集团才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就在政变刚刚结束后,就有人针对武氏集团的问题提醒过张柬之!

局限性

最先看出武氏集团是政变功臣最大隐患的是洛州长史薛季昶,早在政变刚刚结束时,薛季昶就立即找到张柬之,对他说二凶(二张)虽除,产禄犹在,去草不去根,终当复生。

薛季昶用西汉吕后死后吕产、吕禄作乱的例子,来形象的告诉张柬之应该立即除掉武三思,但是他的建议被张柬之拒绝了,张柬之的理由很简单,政变中杀的人已经不少,再多杀是没有好处的。在此之后,朝邑县尉刘幽求也曾经建议过同为政变功臣的桓彦范和敬晖,认为只要武三思还在,那么政变功臣未来将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同样,桓彦范和敬晖拒绝了刘幽求的建议。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张柬之在政变中为什么不索性一举除掉武三思有很多种猜测。《资治通鉴》的记载是张柬之认为杀人已经太多,多杀没有好处。《旧唐书》认为张柬之是不忍心。《新唐书》认为张柬之是将除掉武氏集团留给李显去做,目的是想让理想李显借此扬威。

在我看来,上边诸多史料的看法,表面看起来虽然都有道理,但通过对武瞾晚年朝廷格局和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的动机和整个过程来看,没有除掉武氏集团的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

武瞾晚年的朝廷格局事实上分为四个派别,即李唐宗室(李显为首)、武氏集团(武三思为首)、面首宠臣(二张为首)和当朝宰臣(张柬之为首,即后来的政变功臣派);四个派别中面首宠臣虽然地位最高但根基较浅;武氏集团虽然处于低谷,但由于有武瞾这棵大树,所以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唐宗室长期受武瞾的压制,在当时是势单力孤,他们的优势在于舆论,所以作为一面旗帜,有一定的号召力。

而当朝宰臣在武周政权时期,因为和酷吏、面首进行过斗争,给大家留下了骨鲠之臣的印象,所以地位提升较快,尤其是到了张柬之这里,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加上和面首宠臣派的深刻矛盾,所以下决心除掉面首宠臣派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表面看来,张柬之发动政变的目的是要除掉二张,然后扶李显即位。可是武瞾那时已经是秋风落叶,李显即位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张柬之为什么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搞政变呢?

前边我说过,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还有另外的一层不可告人的目的,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目的就是通过政变把自己打扮成复兴李唐王朝的社稷功臣,从而在李显即位后把持朝政。

事实证明,李显即位后,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功臣们就是这样做的!

既然政变功臣们内心深处怀有这样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他们一定会明白在政变成功后,在朝廷内部除了李唐宗室外,不能出现任何一支可以与他们抗衡的力量,而他们更加明白政变成功后,只剩下武氏集团对他们存在威胁。

所以说,在政变中张柬之不想顺手除掉武氏集团,你相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在我看来,张柬之等人之所以在政变中没有除掉武氏集团,并不因为史料上所写的那些原因,而是因为实力有限!

要弄清这个问题,大家只要看一看张柬之的履历和政变时他们的人员构成以及军队数量就会明白了。

张柬之出身太学生,举进士。在狄仁杰举荐他之前,长时期担任的只是个小小县丞。永昌元年(689年)他70岁的时候,才应贤良对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圣历元年(698年)才提升为凤阁舍人,长安元年(700年)出任荆州大都督。后来经狄仁杰的反复推荐,才历任洛州司马、司刑少卿、秋官侍郎,在长安四年(704年)十月才升为宰相。

也就是说张柬之发动政变时,距离他升任宰相才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

一个仅仅当了三个月的宰相,显然根基并不稳固,当时朝廷内只有崔玄炜一人是他的嫡系,其他四人之所以能够和他走到一起,其实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二张!相信如果这场政变不是张柬之发动,换做别人,其他四个人也会一致拥护。

所以,从当时的人脉关系角度来看,张柬之其实并不占优势!

再说掌握的军队!

政变能否最终成功,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要看谁手中有足够的禁军筹码,张柬之由于在朝时间短,不可能控制多少禁军,其他四人也都不是掌握禁军的人,不然的话,也就不会去找李多祚帮忙。

而李多祚在当时只掌握皇宫内宫的部分禁军,你说他手里会有多少人马,最关键的是,李多祚和武氏集团没有什么深刻的矛盾,前边说过,他参加政变只是为了报答李治对他的恩情。

反观武氏集团!

武瞾五个侄子中,除了武承嗣已经死去之外,当时武三思贵为梁王,地位最高,有自己的护卫军队。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掌管皇城禁军已经有十年的时间。武重规和武懿宗分别为左、右金吾大将军,手中掌握皇城所在州的部分军队。

如此看来,张柬之手中那点人马与武氏集团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可以说武氏集团没有主动找张柬之等人的麻烦已经实属幸运,要张柬之同时除掉二张和武氏集团,还是洗洗睡吧!

综上所述,张柬之能够政变成功依靠的李显这杆大旗和有效的政变方式(闪电突袭),而要同时除掉武氏集团显然实力不足,所以我们也就理解了刘季昶劝说张柬之尽快除掉武氏集团时,张柬之为什么要拒绝了。

不是国军没人,而是共军人太多!

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功臣因为自身的先天不足,就这样错过了除掉武氏集团的机会,这怨不得别人,怪就只能怪老天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实力。

事实证明,机会一旦错过,不仅永远不会再来,而且形势很有可能向主观意识的相反方向转化。

当李显着手组建后妃内朝势力和不断团结武氏集团的时候,张柬之等人便预感到情况不妙,他们试图挽回一切,但他们实在没有想到,正是他们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得自己的前程,即将断送在他们有心却无实力撼动的武三思手里。

前程断送

李显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打压政变功臣派。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全都看出了端倪。作为武氏集团中地位最高的武三思,在武瞾死后始终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全武氏集团的富贵。

武三思明白,重现昔日武瞾在位时武家的辉煌已经不再可能,所以眼下最现实的就是寻找新的靠山,面对李显的主动示好,武三思内心欢喜,因为未来要想保全武家的富贵,李唐皇室是最好的靠山。

而对张柬之为首的政变功臣,武三思是怀有一种仇视心理的,除了张柬之是逼自己姑母下台的元凶之外,武三思看出了李显的用意,而且武三思也明白张柬之对自己是恨其不死,如今和李显联合,既能打压自己的潜在对手,又能保全富贵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武三思能够暂时和李显握手言和,除了拥有共同的利益之外,事实上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他和韦皇后有染。

这件事情表面看起来是武三思和韦皇后的生活作风问题,但究其实质是后妃内朝势力和武氏集团的联合。有人说他们的联合是想推翻李显,在我看来在李显即位之初,这种说法是纯粹的扯淡,因为那个时候韦皇后尚且没有暴露出野心,更何况是刚刚翻身的武三思。

两个派别的联合,在我看来是介于情感肉欲和共同的政治目标之间,内朝后妃势力是李显手中对抗政变功臣的一枚棋子,而武氏集团则是李显团结的对象,换句话说,李显对于武氏集团并没有过高的奢望,只要不和政变功臣们搞到一起就算成功。

不过,李显肯定想不到在他紧盯政变功臣们的时候,居然会后院起火,应该说在李显的计划中本没有后妃内朝势力和武氏集团的联合,而武三思和韦皇后走到一起,其实是神龙年间朝廷政治动向的一次意外之举。

当然,武三思能够攀上皇帝陛下颇为倚重的韦皇后,等于是为自己多了一层筹码,因为政治利益的实现从来都是在尽可能的扩大同盟的前提之下,更何况武三思此时还有政变功臣们这样潜在的对手。

武三思能够和韦皇后搞到一起,如果没有人“保媒拉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幸好当时有这么一个人成功完成了将两个派别的最高掌门人撮合到一起的任务。

这个人,就是上官婉儿!

这么多年来,上官婉儿一直在武瞾的身边,默默无闻的做事,武瞾退位后,上官婉儿被李显封为婕妤,正是成为宫中的一名嫔妃,当时在后妃内朝势力中,上官婉儿是仅次于韦皇后的二号人物。不可否认上官婉儿有着很高的才学,但同时也并不是个安分的人,武瞾在位时,就和武三思搞到了一起。李显即位后,通过她的介绍又将韦皇后和武三思“凑合”到了一块。

不过如果你仅仅认为上官婉儿这样做是出于自身道德低下的问题时,那可是大错特错,事实上,多少年来在武瞾身边她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进行政治投机。

在我看来,上官婉儿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一种政治投机心理,因为自此之后她便兼有后妃内朝势力与武氏集团的双重身份,而且公开身份还是皇帝陛下的妃子,这实在是为自己上了三重保险。

对于上官婉儿的做法,我深表理解。她的这种投机心理源于他出身的卑微,她不像韦皇后和武三思那样有良好的出身,而且曾经的靠山武瞾也已经退位,所以要想在险恶的宫廷中长久立足,就必须同时倚靠几座靠山。

上官婉儿的出身和经历,决定了她以一种什么态度来选择积累政治资本,但是上官婉儿或许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宫廷深处的政治斗争中,脚踩几只船乃是大忌,后来的事实证明,她最终的悲惨结局正是源于那政治投机的心理和做法。

内朝后妃势力和武氏集团通过上官婉儿,并在韦皇后和武三思“两情相悦”的基础上,迅速结成了同盟,当然此时表面上李显还看不出任何破绽,甚至在韦皇后和武三思一起完“双陆”(赌博游戏)的时候,李显还在旁边为两个人算筹码。

而面对这种状况,张柬之坐不住了。

他不断的向李显上疏提醒李显对武三思要提高警惕,如果有合适的时机最好除掉武氏集团,在张柬之看来,因为武瞾曾经的辉煌,武氏集团是不可能就此安于现状的。

虽然张柬之以功臣自居,并且排斥异己,而且也看出了李显有意打压他们这些政变功臣,但事实求是的讲,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功臣对李显还是十分忠诚的,这是他们与内朝后妃势力和武氏集团本质上有所区别的地方,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韦皇后和武三思的野心昭然若揭时,政变功臣们的忠心就显得十分珍贵。

不过,此时的李显体会不到张柬之的良苦用心,对于张柬之的上疏,李显断然拒绝。

在看到皇帝陛下的决心后,张柬之干脆退而求其次,请求剥夺武氏诸王的爵位,这一次李显的态度要好于上次,没有立即拒绝张柬之,但却是不置可否。

在看到呈上去的奏疏就这样石沉大海之后,张柬之渐渐的绝望了,一片忠心换来的却是冷淡和排挤,张柬之恨的将自己的手指挖出了血。

愤恨不已的张柬之并不就此甘心。在他上疏不成之后,他指使同为政变功臣的敬晖联合其他宰臣一起上疏李显再次请求剥夺武氏诸王的官爵,张柬之试图用逼宫的方式来迫使李显屈服。

但张柬之等人显然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李显看来,谁是他现在最大的敌人。

答案是:政变功臣!

所以在我看来,张柬之等人上奏疏,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让李显更加反感,因为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对于张柬之等人,李显的心态事实上已经失衡。

重要的是,张柬之等人的上疏,不经意间使政变功臣派与武氏集团的矛盾瞬间公开化。

问题的关键是,张柬之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对抗武氏集团,而武三思恰恰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

显然对于怎样解决武氏集团这个问题,张柬之等人有些操之过急!

就在张柬之等人一时间不知所措时,武三思开始出手了。

武三思的策略不是采取公开对抗政变功臣的方法,因为他没有必要这样做,他深深懂得解铃还须系铃人的道理,解决掉政变功臣派最终还需要李显出头。

现在武三思要做的就是为李显出一个平稳解决的方法,准确的说是一个兵不血刃的方法。

这个方法的名字叫明升暗降!

不久之后,李显将张柬之等五位政变功臣由郡公提升为王,张柬之为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崔玄炜为博陵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史称的“五王政变”即源于此。

封王过后,就是罢知政事!

我们看史书,有时记载任命某某人为什么官职,然后加上一句“罢知政事”,这其实就是明升暗降,表面看起来任命的官衔名头很响,但事实上“罢知政事”等于剥夺了参与朝廷议事的权利,换句话说,你已经被排除在朝廷中枢权力部门之外。

对于李显的这种做法,张柬之等人意识到情况不妙,因为从开国以来,还没有臣子被皇帝册封为王的,当年李世民手下那么多人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事成之后,也没有被封为王的,现在李显居然封自己为王,显然这是一种打压的手段,接下来一定还有后招。

张柬之预料的不错,武三思的第二招名字叫外贬。

当然,实现这个目的依然要通过李显来完成,而方法则是逐个击破。

第一个挨整的是崔玄炜,目的地是梁州(今陕西汉中),官职:梁州刺史。

当知道崔玄炜被贬的消息后,张柬之已然明白这是皇帝陛下连同武三思肃清他们这些政变功臣的开始,为了使自己不至于晚节不保,他主动上疏李显请求回家养老。

神龙元年(705年)年底,身心俱疲的张柬之回到了老家襄州(今湖北襄阳),此时已过耄耋之年的他,经历人生诸多风风雨雨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安享天年,现在看起来,这个愿望已经能实现,皇帝陛下并没有为难自己,这让张柬之很是欣慰。

不过当进入神龙二年(706年)之后,五王的命运开始急转直下!

杀招

前面我们说过,武三思是个有仇必报的人,对于张柬之等人的公开挑衅,武三思并没有因为张柬之等人的离去而消解,张柬之走后,他依然没有放过政变功臣派的其他三人,在他的运作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分别被贬到滑州(今河南安阳)、洺州(今河北永年)、豫州(今河南睢阳)当刺史。

武三思只是略施小计便让政变功臣派顷刻瓦解,其实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政变功臣派的根基太浅,政变功臣派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派别,完全是因为武瞾晚年二张专权的朝廷特殊形势所造就的,为了即时利益而形成的政治联盟本来就很脆弱。

更何况他们还要面对其他三个派别的前后夹击!

当政变功臣派们倒下的时候,其他两个派别就此(李唐宗室、内朝后妃)收手,但武三思并没有收手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决不能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张柬之等人虽然此时已经落魄到家,但再落魄的敌人也是敌人。

在武三思的人生哲学中,对待敌人要像严冬般的冷酷,在将敌人冻的失去知觉之后,踏上一万只脚让敌人们永世不得翻身。

而让五王彻底没有翻身机会的,只有一个字:死!

在武三思看来,这并不是能够立即完成的任务,必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很快,武三思等到了这样一个可以让他发挥的机会。

事情的起因是一起谋反未遂的案件,主角是驸马都尉王同皎。

从王同皎参与五王政变来看,外人认为他分属于两个派别——李唐皇室成员和政变功臣,在武三思扳倒政变功臣的过程中,由于他是李显的驸马,所以躲过了武三思的毒手,但王同皎是个耿直的人,看到政变功臣们被武三思一个个的拿下,他的心理有一种莫名的痛楚之感。

尤其在韦皇后和武三思不断传出绯闻时,王同皎认识到了武三思是个危险分子,如果不尽早除去,未来李唐的天下有可能重归于武氏家族,所以在武三思扳倒政变功臣集团的同时,王同皎也在暗中计划除掉武三思。

可惜的是,王同皎同志实在太嫩,他既没有张柬之等人除掉二张时的果断,也没有武三思的除掉政变功臣时的老谋深算,在一次密谋时,他所说的话被前边提到过的宋之问听到,于是就出现了宋之问向武三思告密的一幕。

面对这个可以将敌人彻底搞垮的天赐良机,武三思岂能放过?他首先向李显诬告王同皎谋反,然后再诬告王同皎和五王联系密切,结果王同皎被处死,五王继续被贬。

张柬之等人各自在被贬地屁股还没有坐热,不得以继续打着背包,沿途“浏览”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的最终去处是岭南的广西和广东。

在那个年月,广西和广东是一片荒蛮之地,完全没有现在祖国南疆的辽阔之美!

不过到现在为止,五王的结局并没有达到武三思的心里底线,在他看来要想彻底至五王于死地,必须要把他这张老脸豁出去!

于是,他想到一个舍不得韦皇后套不着五王的计策!

不久之后,洛阳天津桥南忽然出现了一张大字报,内容只有一句话:韦皇后和武三思私通!

当然,这张大字报的内容是武三思暗中指使心腹写上去的!

武三思认为,所有人一定想不到自己居然会爆料自己的丑事。然后他便指使亲信向李显诬告说是五王所为,其目的是扳倒韦皇后和武三思,然后废黜李显,另立新君。

武三思的这个招数虽然卑鄙,在我看来丝毫不亚于东方不败的挥刀自宫,但确实很有效,因为他无意当中迎合了李显打压政变功臣的心理。

就这样,五王继续打起背包,在李显的“指引”下,继续在祖国的南疆观光游览,有的人已经跨海旅游,例如敬晖,他的贬地是琼州(今海南海口)。而有的人甚至已经达到了出境游,例如崔玄炜,他的贬地是古州(今越南谅山)。

而且,与此同时五王家中凡是年满16岁的,全部流放岭南!

即便如此,武三思依然没有放过他们,在五王刚刚到达贬地后,他迅速派出自己的心腹,时任大理正卿的周利贞追杀五王,准备他们贬地终结五王的性命!

武三思之所以选中周利贞除了因为是自己人之外,还因为他曾经是张柬之贬黜的人,相信派出这样一个人去完成追杀的任务,一定不会手软。

但事实上,周利贞的追杀任务只完成了60%,因为在此之前,张柬之和崔玄炜已经病故,算是善终。死人已经没法再追究,而对于其他三人周利贞却是痛下杀手。

桓彦范:乱棍打死!

袁恕己:乱棍打死!

敬晖:凌迟处死!

值得一提的是,三人惨死的时间距离那场政变仅仅不到两年之隔!

不可否认,武王的结局是悲惨的,造成他们悲惨结局的凶手是武三思,但我们不禁要问,在李显刚刚即位,李唐皇室重新复兴的时候,武三思在仅仅只有自保的想法下,和李显握手言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真的会置五王于死地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武三思不断陷害五王的过程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到在他的身后,还有另外一只巨大的黑手来操控着一切。

没错!李显!

在我看来,真正导致五王最终结局的,其实施李显,没有他的默许,仅仅凭借武三思是不可能扳倒五王的。

前边我们说过,李显上台伊始,就力图打压政变功臣派,出于对皇权的自保,我们可以理解李显的做法,但无论如何李显是五王政变的即得利益者,按照常理分析,对于这些有功之臣,是不应该将其置于死地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李显默许武三思对他们痛下杀手呢?

当我翻阅了诸多心理学的著作后,我找到了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是不能简单用政治斗争的概念来回答的。

回顾李显的经历,我们知道,由于生活在强势母亲的阴影下,李显的这一生,大部分是在一种惊恐、忧郁、恍惚、彷徨的状态下度过的,本来他打算就此了却一生,但没想到时来运转顷刻间成为了拥有了至高无上权力的人,而李显对五王的态度,恰恰证明了他就像一个暴发户那样,开始迷失自己。

在得到皇权后,李显试图用表面的强势来掩盖内心曾经卑微及惊恐,而政变功臣们由于身份敏感,所以成为他在众人面前重塑人格的工具。

事实上,李显外在的强势终究掩饰不住他那一颗变态的心灵,历史早已经将他定位在看似忠厚实则暴虐怪异,甚至有些心不在焉的形象!

……

当政变功臣派瞬间瓦解的时候,李显暗自窃喜,武三思则拍手称贺。

对于李显来讲,等于清除了皇权最大威胁者,而对于武三思来讲,却是重振武氏集团的开始,因为在解决政变功臣的过程中,武三思意外得到了把持朝政的机会,这个意外收获是李显赠予他的,当然老情人韦皇后不断为李显吹枕边风,功劳也是大大的。

即政变功臣派的垮台之后,转眼之间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集团成为了朝廷当红一派,当时很多朝臣全都充分发挥“急转舵”的本领,立即向武三思靠拢,其中颇受武三思信赖的一共有五个人,分别是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和前边提到了周利贞。

史书上对这五个人有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称号,名曰:五狗!

政变功臣派的时代已经结束,五狗齐飞的时代已然到来。

报复

当武三思和韦皇后牵着他的“五只狗”在朝廷中为所欲为时,朝廷很多忠正耿直的大臣对以李显为核心的新朝廷产生了失望,在他们看来,李唐的复兴本不该如此起步,当时除了朝廷内部争权夺势、乌烟瘴气之外,以韦皇后为首的后妃内朝势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野心。

神龙二年(706年),李显率领皇族成员由洛阳重返长安,在到达长安不久,以韦皇后为首的内朝后妃势力,开始显示出了强势。

韦皇后是个精明干练的女人,李显即位之初给了她锤炼听政的机会,经过这两年的锤炼,韦皇后无论从气质上还是处理政务的能力上颇有武瞾的影子,武瞾曾经的辉煌刚刚离去不远,如果说韦皇后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她的这种野心,可以说也是李显“赠予”的,再加上老相好武三思的越发红紫,我们不能说此时韦皇后有做女皇的野心,但她那平静如水的外表,终究掩藏不住一颗躁动的心灵。

实事求是的讲,以韦皇后为首的内朝后妃势力,在李显即位之后,尤其是在对抗政变功臣的过程中,虽不像武三思那样充当头排进攻,但由于身份特殊,相信“枕边风”的威力也让李显信心百倍。

总体来说,从李显即位,一直到政变功臣垮台之后,以韦皇后为首的后妃内朝势力,始终隐藏在李唐宗室、武氏集团和政变功臣派之后,而这种隐藏除了是朝廷特殊的政治格局所造就的之外,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这个派别必须依附李唐宗室才能生生存,准确的说是依靠皇帝。

可是在政变功臣派倒台和武三思迅速重新走红之后,情况完全变了,内朝后妃势力由巩固地位改为主动出击争夺权力。

事实证明,套用某位伟人的说法,一个派别准备夺取权力之时,总是首先要做舆论工作,在我看来,标志内朝后妃势力开始夺权的标志是从文采俱佳的上官婉儿开始的!

她不断的写文章夸赞韦皇后,说韦皇后的能力可与武瞾相比,而且由于和武三思的特殊关系,她也一并夸赞武三思是李唐皇室最信赖的人。

谁都看的出来,这是典型的政治投机行为。

不过,上官婉儿的做法还仅仅限于制造舆论,而接下来这个人的做法已经是将夺权付诸于行动,这个人就是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是李显和韦皇后所生的最小的女儿,由于是出生在李显被贬前往房州的路上,而且当时李显身边没有预备任何衣服,所以就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包裹在这个女儿身上,由此安乐公主也叫李裹儿。

由于出身清苦,而且又是年龄最小的孩子,所以在房州的十四年里,李显和韦皇后视这个女儿为掌上明珠,甚是宠爱。不过这也使得安乐公主逐渐养成了骄横之气。

在李显即位之前,安乐公主和他的父亲一样,夹着尾巴做人,可是在李显即位之后,安乐公主完全变了模样,仗着爹妈的宠爱而骄傲放肆,不仅卖官叫爵,而且欺压朝廷大臣,最荒唐的是,有时自己写敕文,然后盖住正文,让李显签字下发,对于安乐公主的做法,李显不闻不问,居然就这么答应女儿荒唐的要求。

如果仅仅这样也就罢了,但作为内朝后妃势力的她,在看到本派日渐壮大之后,开始有了非分之想,她请求李显立自己为皇太女,李显虽然没有答应,但并没有责备她。

大家应该知道皇太女意味着什么,这明显就是有意效仿武瞾,重新实现女主天下的局面。

就在安乐公主肆意妄为之时,她的做法引发了另一个人的焦虑,而且这个人始终是在一种屈辱、隐忍之下生存,而安乐公主请求李显立自己为皇太女的做法,不经意间触痛了他那敏感的神经。

这个人就是太子李重俊。

李显一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李重润、李重福、李重俊和李重茂。四个儿子中只有懿德太子李重润是李显和韦皇后所生,其余三子都是李显和其他嫔妃所生。李重润早已经被武瞾赐死,李重福由于和韦皇后不和,李显即位不久就被贬出长安。所以三子李重俊很幸运的在神龙二年(706年)被封为太子。

不过他这个太子当的实在有些憋屈,据史料记载,由于李重俊并非韦皇后所生,所以韦皇后经常给这个继子小鞋穿,而且骄横的安乐公主和丈夫武崇训(武三思之子)还一起欺负这个哥哥,更有甚者称呼他为家奴。

太子当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年老爹李显落魄房州时,仅仅是被武瞾压制,而身边至少还有韦皇后作为精神支柱,而今李重俊上看下看,左看又看,似乎这个家庭中间没有让他切身感受到温情的人,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充满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内宫深处,朝廷特殊的局势以及自己特殊的身份,让他感受到了前途充满凶险。

谁会晓得安乐公主下一次请求李显立自己为皇太女时,高高在上的父亲不会答应呢?

终于,内心的压抑和对前途的忧心忡忡,以及亲情的淡漠让李重俊彻底爆发!

神龙二年(706年)七月,李重俊决定以武力手段清除对手!

起兵

坦白的讲,李重俊的想法并不成熟!

从李重俊的性格和受教育程度来看,他并不是个能够堪当大任的人。性情刚烈加上心理浮躁成为了他致命的软肋。而且深居东宫之时,他的身边也缺少贤能之人来教导他,这一点李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除了上述所说的之外,之所以说李重俊的想法并不成熟,是因为他在决定使用暴力手段之后,始终没有弄明白应该打击哪些对手和团结哪些盟友。

事实证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他最终的惨败!

七月六日,在李重俊头脑发热的做出决定之后,立即和他最要好的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军李思冲、李承祝、独孤祎、沙吒忠义等人,假造圣旨发动禁军一共三百人,以最快的速度向武三思的府邸冲去。

此时,李重俊的意图很坚决,那就是首先解决掉武三思。因为在他看来虽然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欺负他,但那是皇族之间的内部矛盾,而武三思这个外臣现在却是权倾朝野,李唐皇室未来最大的敌人就是他!

李重俊行动速度之快,让武三思根本没有防备,当他到达武三思的府中时,武三思正在和儿子武崇训喝酒,李重俊丝毫没有犹豫,让禁军士兵砍下了武三思父子的脑袋,并杀死其亲戚党羽十多人。

武三思直到临死或许也不会想到,朝廷内炙手可热的他,在即将复兴武氏集团的伟大使命面前,居然会死在李重俊这个毛头小子 二杆子手里,命也?运也?真的很难说清楚!

在成功解决掉武三思之后,李重俊内心瞬间感到了一丝快慰,这是他平生从未有过的感觉,或许是这突入其来的成功让他有一种莫名的惊喜,所以接下来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和李多祚带兵进入肃章门,肃清其他对手!

第一个目标就是上官婉儿!

在李重俊看来,上官婉儿由于制造了不少倾向于韦皇后和武氏集团的言论,所以才使他们的地位迅速提升,而变相的使自己的地位则一落千丈。

所以李重俊和李多祚带兵进入肃章门之后,便大力敲打宫门,扬言要捉拿上官婉儿。事实证明,这完全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起兵本来就是个毛躁的决定,而且起兵的目的除了李重俊自己之外,大部分人全都搞不清他究竟要做什么,现在张牙舞爪的往内宫闯,鬼知道你要抓谁啊?

目标究竟是上官婉儿还是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面对李重俊的叫嚣,上官婉儿并没有慌乱,她敏锐的抓住了李重俊的软肋,所以向李显和韦皇后说了下面一句话:

“太子已经杀掉德静王(武三思),看他那意思是想先逮捕我,然后是皇后,最后就是皇上!”

这是句极具杀伤力的话,因为这句话已经将李重俊的行为彻底定性为谋反,此话一出口,便宣告了李重俊败局已定!

刚才还处在慌乱之中的李显情绪立即稳定下来,在韦皇后的建议下,所有人全都登上了玄武门城楼以避李重俊的兵锋,命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领轻骑兵一百多人驻守在玄武门城楼下,同时又命令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率领两千名禁军屯驻太极殿前,关门自守。

李重俊和李多祚在外边不停的敲打的宫门,始终不见有人开门,宫门内死一般的寂静,不禁让这两个人开始生疑。

难道父皇早已经知道我起兵的事儿?

李重俊的心里始终在犹疑,而李多祚却早已经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长时间没有人打开宫门后,李多祚带领几名禁军士兵准备登上玄武门城楼想看看宫门内究竟是个啥情况,可是在他即将登上城楼时,城楼上忽然出现了很多弓箭手,不得已李多祚又退了下来。

“看来父皇可能还不知道咱们起兵的事儿,不然的话弓箭手早就放箭了。”李重俊对李多祚说道。

“有可能,那接下来怎么办?”李多祚也开始没了主意。

面对眼前的局势,李重俊颇有些老猪进篱笆——进退两难的的感觉,沉吟片刻之后,李重俊对着玄武门城楼上的弓箭手喊道:“请陛下出来,我有话要说。”

李重俊刚刚说完,李显和众多护卫的人已经出现在了玄武门城楼之上。

在看到父皇出现的一刹那,李重俊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他终于可以有机会向父皇去解释事情的原委。

“父皇!孩儿……”李重俊欣喜的对李显喊道,不过李显并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他低头俯身对城下的禁军士兵高声说道:“你们都是朕的宿卫部队,为什么要跟着太子和李多祚谋反?如果能够杀掉造反之人,不怕不会富贵啊!”

李重俊万万没有想到父皇李显会说出这样话,他不禁大吃一惊,因为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要谋反,他的想法只是想报复曾经欺压他的人。

“父皇,我……”李重俊正待要解释,但此刻的局势已经逼迫他没有机会再解释。

顷刻间,那些跟随李重俊手下的禁军士兵,在听到李显的话后,顿时将乱作一团, 他们手起刀落砍死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沙吒忠义后四散奔逃。

眼前出现的这一幕,完全出乎了李重俊的意料,所以不得已他只能带领几名亲兵,逃往了终南山。

更让李重俊没有想到的是,在半路上,他手下的几名亲兵为了寻求自保,在李重俊歇息之时,砍下了他的脑袋,然后回京请罪!

李重俊的起兵不到半天的功夫即宣告失败,没有周密的计划,没有应急的预案,没有具体要打击的对手,成功杀掉武三思只是一个意外之举,而致命的软肋却被上官婉儿所利用,最终兵败身死。

李重俊的起兵源于一时的冲动和长时间以来内心的压抑,正应了那句话:冲动是魔鬼!

李重俊事件,意外的让武三思为首的武氏集团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现在,神龙年间的四大派别只剩下李唐宗室和内朝后妃两大势力。

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政治利益的纷争面前,最终只有一个胜利者!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498.html

上一篇:女皇之梦
下一篇:暮年晚景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