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胜者为王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2:01:39 0

邓禹的策略

赤眉军占领了长安,最为失意的人莫过于邓禹了。邓禹是刘秀最为信任的人之一,刘秀希望他带领这支西征大军打下长安。因此,尽管赤眉军占领了长安,但所有的人都认为邓禹向长安进军的步伐不会停歇。然而,邓禹接下来的做法却跌破了大家的眼镜。他把军队驻扎在关中北边三个偏远宽广的郡里便不再动弹,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之势。

刘秀当然是希望邓禹早点拿下长安,使自己成为天下唯一的皇帝。他见邓禹的策略明显不符自己的本意,心里也急啊,于是马上给邓禹写了一封信。信的大致意思是:大司徒你就好比尧,而赤眉军就好比夏桀,现在长安城正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老百姓还不知道何去何从,你得早点打到长安去,解救那里的百姓啊!

应该说刘秀的信写得很委婉,在夸邓禹的同时,明确地告诉他现在应该马上向长安进军才对。

邓禹接到信后,马上也回了刘秀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很特别,不是信,更不是财物,而是一个人。

这个人是一个太守的儿子。这个太守也是刚刚归降邓禹的,太守刚投降邓禹,邓禹就把他的儿子送到洛阳刘秀那里,并且美其名曰:旅游。

以后,每隔几天就送一个人去长安,邓禹的喻意很明显,我按兵不动,归降的人也大有人在,长安这边我知道该怎么做,您不用担心了。

邓禹这样违背刘秀的旨意,选择了等的策略,是对还是错呢?答案还得由赤眉军那边来揭晓。赤眉军在长安活得怎么样呢?

话说赤眉军占领了长安城,打倒了更始,控制了中央政府,内部的矛盾马上就显现出来了。他们个个自以为有大功,常常在宫殿上因为争功而起冲突,甚且动刀弄枪闹个不停。刘盆子坐在皇帝宝座上吓得魂不附体,晚上连睡觉都要拉着一个小太监壮胆才能入睡,根本就没有能力处理政事。

刘盆子整天夜不能寐,将领们整天争斗不休,长安城的百姓们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此时此刻唯一想赤眉政府能帮他们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更始皇帝逃离时,长安城已被张卬等叛乱三人组把城里洗劫一空了,后来虽然更始皇帝又重打回了长安,但几经波折,长安城里早已粮尽财空。等赤眉军进驻长安城时,全城已是空空如也。

具体表现有:

第一,后宫白骨露于野。当时的皇宫里剩下千余没有逃散的宫女,她们平常吃的是“皇粮”,而此时居然只能以后宫里的花草树木等东西来充饥。宫女死了,就相互埋葬,落得个庭院深深深几许、乱坟孤魂独自悲的下场。

二、宫里艺人变成乞丐。宫里的艺人是专门为刘盆子表演节目,按理说他们的待遇应该不错了。然而,他们每次演出却谢绝了酬金,要求只是每人给他们发几斗米。但最终这帮艺人还是饿死在了宫中。有一个艺人快咽气时,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宁愿饿死在宫中,也不出宫去。那人的回答令人唏嘘感慨:出去只会死得更惨。

呜呼,天下如此,赤眉军又怎么能在长安立足下去。

一个是管理乱,一个又是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赤眉军在长安里是怎样的局面可想而知了。举一个小例子吧。

公元25年年底,赤眉军搞了一个年终“团拜会”,在表演节目时,有人拿出小刀,表演了现场在竹简上刻字。表演结束时,众人看着精美的竹简惊叹不已。结果有位将军突发奇想,要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一石激起千层浪,结果大家看到后,纷纷要求刻上自己的名字。可问题是竹简只有这么大,而这么多人,怎么也刻不完啊。

但大家谁都不肯谦让,结果可想而知,就变成了争斗。就在各位将领闹得不可开交时,宫外的赤眉军士兵们也都冲进来赶这蹚浑水了。他们不是争竹简上千古留名,而是为了争大鱼大肉吃。结果这个乌七八糟的局面,直到守尉带兵过来,一连杀了百十个士兵才停止。

天下的局面如此,刘盆子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吓得只有哭了。天天哭,夜夜哭,时时哭,刻刻哭,眼看这样下去,百姓的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是小事,很有可能会引发“水漫长安”的悲剧。这时刘盆子的大哥刘恭站出来说话了,并且教会了他一道菜——炒鱿鱼。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公元26年元旦,新年第一天,刘盆子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新年致词。内容大致有两点。

一是向大家拜年。

二是向大家请辞。

拜年很容易理解啊,新的一年开始了,送点祝福,送点欢乐,很好。请辞就让人很不理解了。新的一年才开始,身为皇帝,身为赤眉政权的最高领导人,怎么能拍拍屁股走人呢?

面对群臣的质疑,刘盆子一改往日的胆小懦弱,显得很从容淡定,说出了请辞的理由:想念老家了。

解析如下:离开家乡数年了,心里很想老家,想带上祝福,带上笑容,常回家看看。

“你的老家早已家不是家了,去看什么呢?”

“回去看二奶。”

“忽悠谁呢?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啊。”

刘盆子的话刚出口就遭到了大家的一致批斗。在大家的威逼下,刘盆子脸一阵红一阵白,嗫嚅道:“我原本是一介布衣,凡夫俗子,我的能力不足以胜任皇帝的职务啊,我恳请大家批准我的请求,另选贤人来当皇帝。”

应该说刘盆子的这段话说得还是很有水平的,至少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也许是这段话憋得太久了,也许是心里的感情宣泄后心里过于激动,也许是太害怕了。也许……总之,他说完这段话后,便作出了惊人之举:伏在地上,痛哭流涕,声泪俱下,边哭边道:“各位行行好,放我一马吧。各位开开恩,放我一条生路吧。各位如果不答应,就把我的头颅砍下来吧。”

刘盆子窝囊了一辈子,终于英雄了一回,虽然眼角的泪滔滔不绝,尽管他磕头的模样实在太像“武大郎”,但至少这种“视死如归”的气概是很可贵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盆子转变了,大臣们也入乡随俗了一回。于是乎,现场突然出现了很是滑稽的一幕,以前视刘盆子如草芥的他们,此时竟然齐刷刷地跪倒在地,边磕头边流着泪道:“你留下吧,你要是走了,我们赤眉军就会散了。”更有甚者说:“你如果要走,我就不活了。”

面对众臣的“以死攻死”,要知识没知识,要阅历没阅历的刘盆子哪见过这种阵势啊,一时呆若木鸡,竟哑口无言,手足无措。

送佛送到西,刘盆子的大哥刘恭眼看场面要失控了,挺身而出,帮弟弟解围:“各位且起来,听我一言。我弟弟做了一年的皇帝了,但现在内外却是一团糟,这着实证明我弟弟的能力不够,不能胜任皇帝这个职务。他只适合当放牛娃。为了不误天下,真的得换贤人啊。”

刘恭的话让刘盆子感到有点“似曾相识”。很显然,刘盆子先前一切都是表演,而编剧就是我们敬业的刘恭。

“我们错了,这个皇帝非你弟弟不能胜任啊。”众臣异口同声地道。

刘恭还要坚持弟弟退位。

“你再说,刀剑是不会长眼的了。”众臣眼看软的不行,来硬的了。赤眉军那是什么样的人,为了一口饭吃,连自己人都敢杀,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刘恭当然知道这帮人的“野性”,只得收口不再言语。

刘盆子的辞职闹剧就这样收场了。虽然他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却达到了震撼众将领的效果。将领们回去后,都对自己的手下出台了新的“约法三章”,再有烧杀抢掠者直接砍头。于是乎,治安一日之间好转起来,那些出逃的老百姓也都纷纷返回,经营自己曾经的一亩三分地。长安街上正在逐渐恢复往昔的热闹和繁华。

然而,都说狗改不了吃屎的习惯,赤眉军抢掠惯了,迫于皇帝辞职风波的压力才不得不收敛,勒紧腰带过日子。但长安城经济正好转时,时间一长,他们本性又暴露出来了,月余后,他们在长安城里哄抢,结果平静的长安城再度风生水起,热闹非凡。

世事难料

长安乱,乱长安。

邓禹不进军,等的就是这六个字。他磨刀霍霍,伺机而动。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邓禹军中也乱起来了。

内乱,让邓禹很是慌乱。他素来治军严谨,出现了这样的事,显然出乎意料。他不敢怠慢,马上向刘秀进行了汇报。刘秀回了一封信,只有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内乱自然平息。

果然,很快内乱就解决了。接下来,邓禹不敢再等了,发动了对长安的进攻。邓禹做好了打艰苦战的准备,然而,事情却再度出乎他的意料,他带领大军浩浩荡荡来到长安,看到的却是一座空城,全城连一个扫地的人也没留。

是啊,长安城在刘玄和赤眉军两队人马烧杀下,早已千疮百孔,到处残瓦断墙,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邓禹自然乐呵呵地占领了长安城。

但邓禹哪里料到这是赤眉军玩的“空城计”。因为赤眉军很快就去而复返了。其实他们原意是一去不复返的,但他们从关中往凉州却受阻了,刘玄老部下隗嚣守在那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并且对赤眉军留下这样一句话:“此路乃我开,此树乃我栽,欲从此处过,留下买路财。”

对于赤眉军来说,唯一不缺的就是银子,抢了这么多年了,谁的口袋里都是满满的。于是他们纷纷慷慨解囊,只图隗嚣能网开一面,让他们西去。

但他们显然太低估隗嚣了,他拿了钱后,还要一件东西。那就是众将的人头。

赤眉军很是气愤,恨不得把隗嚣碎尸万段,然而,隗嚣倚险而守,赤眉军想攻上去,比登青天差不了多少。

前进无路,只能打道回府,可是天下之大,竟只有长安可以回了,于是,他们又转回到长安来了。

赤眉军的突然折回,让邓禹大吃一惊。他仓促组织人马迎敌,但赤眉军此时已输完了全部家当了,如果不能夺回长安,将进退无路。人在绝境下的爆发力是惊人的,赤眉军很快打败了邓禹的精锐之军。为了免遭赤眉军的围攻,邓禹只好率领军队退出了长安。

赤眉军轻松占领了长安后喜笑颜开。但他们高兴得太早。邓禹是何等人物,他不甘心就这样白白丢掉到嘴的鸭子,不愿成为失败者。于是,他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赤眉军进城还来不及歇息,他率军又来了个“围长安”。

但谁料赤眉军早就有提防,邓禹没有讨到什么好处,随后,两军在长安城外展开了数次交战,都是难分伯仲。邓禹急于取胜,又犯了轻进的错误,结果遭到赤眉军的伏击。结果邓禹大败,这一战不但败了,而且连裤衩也输掉了,邓禹本人也只带着24名铁骑冲出重围,侥幸逃得性命。

这位叱咤风云的不败将军,此时输得如此彻底,如此干脆,如此凄惨,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镜。

其实,对于邓禹来说,西征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心态问题。他少年成名,被冠以“天才”、“神童”等华丽的帽子,参加革命后,他又很得刘秀的器重,在西征前,他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几乎战无不胜,被称为“不败将军”。然而,西征的道路上,他太想成功了,以至于在患得患失之间,迷失了自我。在受到挫折时,非但没有进行反思,反而是急功近利地冒进,最终导致了完败。

数万士兵出征,回来时只剩下24人,这跟当年项羽走乌江的凄苦有一拼。

项羽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乡亲,主动放弃了求生的机会,选择了自刎,保全了自己的忠义。而邓禹回去后,也自觉无法向刘秀交差,在交不出成绩和战果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把自己被封为大司徒和梁侯的印绶交给了刘秀。并且向刘秀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我有罪。

第二句是:我有负陛下厚爱。

第二句是:我辞职。

刘秀接过印绶,马上又把梁侯的印绶还给邓禹,同样也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你虽然败了,但你以前立过大功。

第二句是:收一块印绶发一块印绶,算是对过错的惩罚,对功劳的奖赏。

第三句是:我一直看好你,不管现在还是将来。

不久,刘秀又封他为右将军,表明对他的器重。

为了尽快打败赤眉,拿下长安。刘秀决定继续派兵遣将向长安进军。

邓禹和冯异是刘秀的左臂右膀。邓禹败了,刘秀想都不想,大手一挥,该是冯异亮剑的时候了。

那么,冯异能不能成功呢?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此,冯异率军出征时,刘秀不但亲自相送,而且这一送就是几十里路程,从洛阳一直送到了河南。一路上,刘秀跟他谈了很多,直接教会了冯异两个军事词语。

第一,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解析:长安经过战火的洗礼,现在已是重灾区,他们最怕的是战火,最痛恨的也是战火。西征的过程中,他们如果愿意投降就接受,如果想回老家,就把他们风风光光地送到老家去,总之,让他们真心归降才是硬道理。

第二,上梁不正下梁歪,身正不怕影子斜。解析: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靠的是实力,实力从哪里来,靠的是管理,而管理靠的是制度。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如此才能得民心,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刘秀的谆谆教诲,冯异激动、感动、悸动,立马向刘秀立了一道军令状:不战屈人,高境界;约法三章,高标准;坚决执行,不打折;不平赤眉,誓不回。

果然,他一路大施恩德,广洒仁义,归顺者如流。大军很快就到达长安城外了。赤眉军布好阵势,在这里“恭候”他们多时了。

两军在长安城外进行了坚苦卓绝的阵地战,交战数月,十八般武艺用尽,难分伯仲。冯异这时不由发出了:“撼天下易,撼赤眉军难”的感叹。

而赤眉军其实是站在悬崖边上,在毫无退路上的奋战,可以说倾尽了全力,然而,却依然没有打退冯异的大军,不由也发出了“撼邓禹易,撼冯异难”的感叹。

就在两军进行僵持战的疲劳期时,冯异却在废寝忘食地苦思破敌之策。既然硬碰硬讨不到好处,那就只有出奇制胜了。

“奇”从何来?冯异就是冯异,深思熟虑后,想出的法子当真的“奇”。

于是,他对赤眉军下达了决战书,说这样耗下去对双方都是一种折磨,并约定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进行大决战。赤眉军早已经饿得两眼发晕了,恨不得马上进行决战,速战速决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解脱。

决战那天,双方都显得很诚实,冯异先派出一部分人马出战,赤眉军也派一小部分人马应对。接着冯异又派出一部分人马出战,赤眉军也如此。再接着,随着冯异一声令下,全军出动。那方,赤眉军见状也全军出动。

这是一场盛世大决战,双方都是龙虎之将,倾巢之兵,仗自然打得惊天地,泣鬼神。天地为之黯淡,日月为之神摇。正当他们难解难分,局势不明时。这时,只听见一阵雷鸣般的号角响过后,呼啦啦奔过来了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衣服是绿的,头发是黄的,眉毛是红的,赤眉军一看来军,高兴得欢呼跳跃,直呼:援军来得正是时候啊,赤眉军万岁,赤眉军万岁……

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令他们匪夷所思。

这支赤眉军没有向冯异的军队冲去,而是直奔赤眉军而来,到了跟前,赤眉军用嘴招呼他们,他们却用手中的刀剑招呼赤眉军。

血光四溅,血肉横飞,血色弥漫。难道是大水冲倒龙王庙,自家人认不得自家人了么。然而,不管此赤眉军怎么喊怎么叫,彼“赤眉军”却充耳不闻,只管挥动手中的刀砍杀。

直到倒下了一大片赤眉军,赤眉军这才明白,这支赤眉军是“冒牌”的。然而,当时他们的穿着跟赤眉军一模一样,衣着打扮,包括红色的眉毛,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战场,又怎么能分清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假冒的呢?

于是乎,战场上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因为冒牌赤眉军的出现,赤眉军的阵脚被彻底打乱,打到后来,赤眉军人人选择了见人就砍、见人就杀的“自卫”,直到这时,他们一定后悔莫及,他们为什么不早为自己的“赤眉”商标进行注册呢?

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结果,这一战,赤眉军大败,败得一塌糊涂,败得惨不忍睹,败得无可救药。且不去统计战死沙场的,光投降冯异的赤眉军就有近十万人马。

归降

决战的失利,让赤眉军体会到了什么叫辛辛苦苦一辈子,一夜回到解放前。于是,剩下的残兵败将,马上作出果断决定,放弃长安,退回山东老家去。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应该说赤眉军这种落叶归根不忘祖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是啊,做不了天下的皇帝,那就回老家做他们的土皇帝总是好的。然而,他们的愿景是好的,但事实证明,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他们的美好愿景很快就付之一炬了。打碎他们美好憧憬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老对手老冤家——刘秀。

刘秀那是什么人,在邓禹兵败后,他派冯异出征,不仅亲自送邓禹到了河南,而且他还调集了各地兵马在那里待命,随时准备支援冯异。

冯异制定大决战“出奇制胜”的方案,刘秀自然在第一时间知道了,他也知道赤眉军必败无疑,而失利后的赤眉军必然会选择回山东的老家。于是,刘秀便带领精锐之师守在了赤眉军回山东的必经之路——宜阳的熊耳山。

熊耳山顾名思义,像熊的耳朵一样陡峭的山。再换一句来形容就是,此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刘秀守住了熊耳山,明明白白地告诉赤眉军,他们想回山东已经是此路不通。就算插翅也难飞过去。

事实上,不知道熊耳山有埋伏的赤眉军正兴冲冲地往这里赶。是啊,对他们来说,早一点回到山东就意味着可以早一点脱离虎口,早一点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艳阳天。

然而,当刘秀再一次站在关口出现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赤眉军先是呆若木鸡,随即竟不由自主地呼啦啦地跪下一大片。

此时的刘秀如神仙一般,显得如此高大,如此威武,如此不可一世,而赤眉军却如一粒尘埃,显得如此低微,如此弱不禁风,如此不堪一击。

伟人之所以伟大,那是因为你是跪着的。此时的赤眉军不跪不行,前进的路被刘秀堵死,后退的路又被邓禹堵死,留给他们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投降。

在赤眉军上下都赞同投降的情况下,刘盆子派出向刘秀请降的人是他的大哥刘恭。

作为“特派员”的刘恭,此去刘秀营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投降;二是谈条件。刘恭见了刘秀就说:“我主如果带领百万大军投奔于陛下,能得到什么样的封赏呢?”

这句话的水分不小,此时顶多只剩下十多万的赤眉军在刘恭的嘴里变成了百万,目的就是为了把条件谈得高一些。

面对刘恭赤裸裸的要求,刘秀是这样回答的:“饶你们不死吧。”刘秀的话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你们以前罪孽深重,能饶你们不死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二是以你们现在的处境,其实没有什么资本谈条件。

事实上,刘恭来时,希望得到的也仅是刘秀能饶他们不死。而刘恭谈时,却把条件提高了,他想跟刘秀“讨价还价”,是啊,如果一开口跟刘秀谈就说,你饶我们不死吧。那门槛太低,如果刘秀不允呢?

所以说谈判是一门技术活儿,成功与否,技巧很重要。

于是乎,就这样,刘盆子马上带着赤眉军来请降,为了显示诚意,他们脱掉上衣,裸露袒胸,显得虔诚至极。

其实,赤眉军这一招也是从刘玄那里学来的,刘玄光着膀子把传国玉玺献给了刘盆子,而此时刘盆子又光着膀子把传国玉玺献给了刘秀。三个不同的军队,三个不同的皇帝,唯一相同的是拥有同样的血脉。

一年前,还是各自相残,互不相让的局面,转眼间变成了合三为一。历史的进程仿佛论证了“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论点。

刘秀在扶起刘盆子时,刘盆子脸色白得像一张纸,双腿哆嗦得像是寒风里的树叶。

“刘盆子啊,你看看,你跟随赤眉军犯下了滔天大罪,罪当诛九族吧。”刘秀直接给了刘盆子一个下马威。

“论罪不但该死,而且死一万次都应该。但我很幸运的是,遇到像您一样仁厚的君主,我还可以活着,继续为陛下您效犬马之劳。”关键时刻,刘盆子一改平常的懦弱,终于头脑开窍一回。

“看你年纪不大,倒是挺会说话的。不错,我们刘氏宗室没有一个傻痴的人。”刘秀拍着刘盆子的肩膀说着,给了他一个坚定的承诺:不但免你不死,而且还要封官加爵。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秀马上封刘盆子为赵王郎中,赐荥阳均输官,食其税终身。官虽然小了点,位虽然卑了点,但好歹留下一条命,而且衣食无忧。这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

后有诗赞曰:

圣公靡闻,假我风云,始顺归历,终然崩分。

赤眉阻乱,盆子探符。虽盗皇器,乃食均输。

为了能让赤眉军真心归降,刘秀对赤眉军进行了两步走。第一步是“军事演习”。刘秀把赤眉军将领请到洛水之畔,观看他们在黄河之畔练兵,刀剑声、呐喊声伴随着滚滚而下的水声,气势磅礴,气场惊人。唬得赤眉军将领们大气不敢喘一口。末了,刘秀问他们的观后感。赤眉军将领异口同声表示:这是相当标准化的军事演习。

“那你们服不服气?”刘秀笑道,“如果不服气,我可以把兵马器械交还给你们,咱们再来一次大决战。”

“不打了,不打了。”赤眉军说着跳到黄河边修剪红眉毛去了,表示真心归降。

而与此同时,刘秀马上进行第二步走:“怀柔攻心”。他对每位赤眉军将领们在长安分配一套“总统套房”和两顷田地,对赤眉军愿意留在部队的,直接编入汉军营寨中,军饷待遇和汉军一样。不愿留在部队的,可以分给他们田地,准许他们回乡安居乐业。这样总算安定了赤眉军的军心。

到此时,三个皇帝,变成了一个,刘秀这个“独皇”似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了。然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待刘秀政权将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又将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骤雨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149.html

上一篇:东西南北乱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