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三足鼎立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2:01:06 0

平庸的天才

凉州就是指现在的甘肃地区,在当时这个地区都统称为陇地。益州就是指现在的四川地区,在当时这个地区也叫蜀地,论地盘他们比拥有十一个州的刘秀差很多,可以说刘秀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天时”。但凉州和益州却也不容小视。益州的蜀地用李白的诗来形容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山天”,因此,它占据的是“地利”。而凉州虽然没有天时和地利,却拥有人和。

下面就来介绍蜀地统治者公孙述和凉州的统治者隗嚣。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诗里的“卧龙”指诸葛亮,而“跃马”就是在说公孙述。

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属于典型的“官二代”。

西汉哀帝时,因为靠父亲公孙仁的关系,年纪轻轻的“官二代”公孙述就成为了清水县县长(今甘肃省境内)。公孙仁又喜又忧,喜的是,儿子正式打入官场了,忧的是,儿子这么年轻,能不能胜任这个地方官一把手的职务。

于是公孙述上任时,他的父亲就派了一个门下掾属跟着他一起去,职务相当于“县长助理”。然而,出乎公孙仁意料的是,“县长助里”在清水干了不到一个月就“卸官而归”。公孙仁自然问为什么。

“以你儿子的水平,他是不需要我们来教的。”这个掾属回去后如是说。

果然,公孙述的才华很快得到了当地太守的赏识和青睐,除了清水县令外,还代五个县县长。

六个县要他来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他却把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达到了夜不闭户,奸盗不发的极高境界。公孙述很快就声名远播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王莽登上皇位后,公孙述被提升为蜀郡太守。随后由于王莽的不切实际的复古改制,以及多次对外用兵,导致天下大乱,绿林、赤眉等大起义此起彼伏。再后来,更始帝刘玄政权建立,各地豪杰纷纷起兵以应。

在一片鱼龙混杂中,南阳人宗成自称“虎牙将军”,便以“借道”为由打起了公孙述地盘的主意。

公孙述听说了,本着先礼后兵的原则,就把他们迎进城来。哪里知道,他这次是引狼入室,这些人刚进了城,恶劣的本质就暴露出来了。

公孙述看着他们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如此霸道和嚣张,就把当地的一些豪杰之士召集到一起,然后开始了演讲。

“天下现在乱成这样,都是王莽所赐。现在天下百姓都很思念刘汉的王朝,所以,我才会一听闻到大汉的将军来了就打开城门迎接他们进来。然而,他们进城之后的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烧杀抢掠,他们不是强盗却胜似强盗。我现在有一个很坚定的想法,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我们的郡不受外人欺凌,等待真龙天子出现的那一天。大家愿不愿意跟着我干?”

这样一段热血沸腾的话,这样一段催人奋进的话,自然感动得那些豪杰们热泪盈眶,于是,大家齐刷刷地跪在地上说:“死了也不走。”

团结了内部,接下来枪口一致对外。公孙述一边用“糖衣炮弹”稳住宗成和他的部队。不断说他们的好话,说他们此次来是作为“钦差大臣”,来这里授予自己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的印绶的,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功。总之,凡是好听的都送给这群干的不是人事的人了。

另一边,公孙述暗中调兵遣将,选精兵千余人,在一个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对宗成的部队进行了偷袭,结果宗成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脑袋就稀里糊涂地搬家了。随后公孙述多次打败刘玄派来的人马。特别是在绵竹击破更始所遣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率领来攻的一万余人,公孙述更是名震益州。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话一点不错。看到公孙述拥有不凡的才能,此时,相当于开国元勋的功臣李熊劝说公孙述道:“如今天下动乱不堪,奸臣庸人当道。将军您割据千里,地盘可以和当年的商汤王和周武王有异曲同工之处,眼下与其苦等真命天子出现,还不如趁这个动荡时期,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成就一番霸业,造福一方百姓,岂不美哉?”

此时蠢蠢欲动的公孙述也正有此意,于是乎,公孙述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自立为蜀王,建都于成都。

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公孙述自立为王,这只是当时的目标,他认为自己能称王就不错了,但李熊却不这么认为,他不是要公孙述称王,而是要他称帝。毕竟只有他称了帝,他们才能封王封侯啊。

于是,李熊再劝公孙述说:“如今山东饥荒闹得很厉害,那里都是人吃人了;天下大乱,兵民所到之处,到处是白骨露于野。而我们的蜀地不但沃野千里,地产丰富,而且地理位置极佳,北据汉中,堵住褒谷、斜谷之险;东守巴郡,拒扞关之口。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岂能白白浪费。现在君王声名远播,只要建立政权,有识之士定然闻而归之。”

“帝王是天注定的,岂是我说能当就能当的。”公孙述嘴里虽然这么说,但早有称帝之心的他心动了。

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奇梦,他梦见有人对他说:“八厶子系,十二为期。”醒来后,他对其妻说了这个梦,妻子一听,高兴地道:“这是好梦啊。八厶加起是个公字,子系加起来是个孙字,意思就是说你可以当皇上啊。”“可是十二为期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说我十二年的皇帝吗?”

“古语说得好,只要能当皇帝,哪怕是早上当了皇帝,晚上就死了也值得,更何况还有十二年的光阴呢!”妻子的话终于使公孙述下定了决心。

为了让自己当皇帝的理由来得更充足些,公孙述不惜忍着钻心的剧痛,请来了文身师,在他的手上文了龙飞凤舞的三个字“公孙帝”,个中喻意不言而喻。

这时是公元25年四月,公孙述自立为天子(比刘秀早两个月称帝),号成家,色尚白,建元为龙兴元年,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以李熊为大司徒,以其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

公孙述自称皇帝之后,做了几件事情。一是招降纳叛,继续扩充势力,发动了多次攻城略地的割据战争。二是废除铜钱,设置铁官铸造铁钱,开了在四川铸造铁钱的先例,结果造成通货膨胀。蜀中童谣言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好事者悄悄地传言王莽称“黄”,公孙述自号“白”,五铢钱是汉的钱币,这是说天下并还刘氏。三是大搞形式主义,《汉书》说他“习汉家制度,出入法驾,銮旗旄骑,陈置陛戟,然后辇出房闼”,以此来体现当土皇帝的威风。他的同乡故友马援到成都拜访他的时候,原以为会握手欢叙,哪知公孙述却搞了一套繁琐的接待仪式,结果被马援嘲笑为“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由此可见公孙述的这些做法并不怎么高明,可以说他当上了皇帝后的治国并不成功,也许是心态变了的缘故。原本他只想保一方乐土过一生,而现在却想觊觎天下,可天下之大,只有一个人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这是不是导致他心理畸变的原因呢?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公孙述,那就是:一个平庸的天才。

披着羊皮的狼

说完公孙述,下面接着说三足鼎立中的另一足凉州的隗嚣。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隗嚣就是,他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隗嚣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出身陇右大族,青年时代在州郡为官,是陇上有名的大才子,熟读百书,参晓兵法。

王莽的国师刘歆听说他的才能后,就把他召到自己身边当“秘书”。就在大家都在感叹隗嚣时来运转,不久将飞黄腾达时,刘歆叛逆没有成功,被王莽处死。隗嚣赶紧脚底抹油,才逃得性命,回归故里。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隗嚣这种“野”生活没过多久,因为王莽的政权倒塌而解放了。

隗嚣终于出来了。当此天下大乱,隗嚣家族在当地是“土霸王”,他的几个叔伯就准备起兵造反,并叫他一起干,他非但不入伙,而且还对叔伯们进行了忠告:造反会牵连整个家族的,你们要三思而后行啊。他的叔伯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谢绝了他的好意后,召集千余父老乡亲便加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并且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很快攻占下了几座城市。人马越来越多,地盘也有了,可就是群龙无首,这头把交椅交给谁坐好些呢?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隗嚣的叔伯想到了不肯入伙的隗嚣,这小子熟读诗书,他才是最好的人选啊!

哪知隗嚣并不领情,他还是那句话:造反是要杀头的,不但害了自己,还会连累家人。其实这时候,他早已心动,但嘴上却一味拒绝,可见其老道。

他越是推托,众人就越是觉得他是“谦让”,最后众人齐生生地跪下求他当“带头大哥”,他这才显得极为难为情地上马就任。事实上,隗嚣果然非同小可,他一出马,队伍的作风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快成了割据一方的势力。

更始二年,隗嚣见风使舵地归顺更始。原本以为刘玄定然会对他赏识有加,然而,刘玄却封他为右将军。他的两个叔叔的官位则是“原地踏步”。他两个叔叔心里自然不是滋味,就找隗嚣商量说,咱们还是回去吧,到这里受人管受人气,职务还是这个职务,薪水却少了不少。隗嚣说,两位叔伯先等等,我办一下事就跟叔伯一起回家。

然而,隗嚣去了之后,回来却是一大群人,二话不说就把两位叔伯抓起来了,原来他是去刘玄那里举报两位叔伯了。牺牲了两位至亲的人,隗嚣却得了想要的收获。他因“大义灭亲”被提升为御史大夫。

后来,刘秀在河北称帝,眼看势不可当,刘玄束手无策时,他献出了一个绝妙的馊主意,劝刘玄东归刘秀。这种事,刘玄自然不答应。

眼看刘玄敬酒不吃吃罚酒,隗嚣很是气愤,于是乎参加了前面所说的“三王之乱”,这次活动本来是“秘密五人组”,但刘玄知道这件事后,把他们召进宫去,想来个瓮中捉鳖。其余四个人都去了,唯独没去的是隗嚣,他的嗅觉天生灵敏,似乎闻到了什么,于是乎非但没有赴刘玄的鸿门宴,而且还带着自己的亲信回到了老家,然后重新召回了自己的部队,当起了一方“霸王”。

从这一段曲折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隗嚣书生意气,才华不凡,但也反复无常,笑里藏刀。

人心叵测

刘秀自然要搬掉这两只拦路虎,才能完成天下的统一。他思来想去,决定采取的办法是“联陇伐蜀”。意思就是拉拢和联合陇南的隗嚣,共同对付蜀州的公孙述。只要公孙述灭亡了,隗嚣自然也就孤掌难鸣,到时不归顺他也不行了。当然,刘秀这样选择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隗嚣很有才。前面说过,公孙述其实很有才的,然而,相对公孙述,隗嚣更有才,除了前面说的“素有名,好经书”外,他还很善于纳才。自立为西凉将军后,隗嚣很谦恭爱士,只要是才子佳人来,他不但好酒好菜招待,而且不管多忙都会亲自接见。接见倒也罢了,他的态度还很是谦卑,就像是遇到亲人,遇到知己一样,嘘寒问暖,细声暖语。也正是因为这样,吸引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加盟。刘秀手下高级知识分子的数量远远落后于隗嚣。由此可见,隗嚣虽然人品让人不敢恭维,但人格还是令人赞赏的。

二是公孙述有称号。公孙述拥有和刘秀一样的称号,他在蜀国称帝了,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论地位是和刘秀平起平坐的。然而,隗嚣就不一样,他虽然也是一方诸侯,但聪明的他却没有称帝,没有公然打出自己的旗号。反正咱就是土霸王,别人爱怎么叫就怎么叫。从这一点来看,刘秀眼里显然更容不下公孙述一些。

也正是基于这两个原因,刘秀决定“联陇对蜀”。战略思想定下后,刘秀马上对盟友隗嚣进行了“投石问路”——封他为西凉将军。隗嚣好歹也是土霸王,突然变成了将军,这是一种位置的反差,虽然实力不受任何影响,但刘秀的意思很明确,封你为将军,如果你接了,就代表你是我的手下,虽然我可能并没有对你的指挥权,但应该表明你的心迹。

事实证明,隗嚣就是隗嚣,他不但接受了这个带有屈辱性的称号,而且还在公元27年派了一个使者去洛阳,表达自己归顺刘秀的决心。但刘秀并没有因此就得意忘形,相反,他对隗嚣极为尊重,甚至在信间也从不以君臣相称,而是以“平级”对待。

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使者带回,隗嚣打开信一看,差点没有晕过去,只见信里写道:“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苍蝇凭自己的力量来飞,只能飞几步的路。而如果借助骏马的尾巴就能飞出千里之外。而且苍蝇对骏马构不成任何威胁,倒是骏马一甩尾巴,苍蝇非死即伤。

刘秀把自己比喻成苍蝇,把隗嚣比喻成千里马,可见隗嚣的重要性。刘秀想利用“糖衣炮弹”稳住隗嚣的心,他多希望自己去征伐公孙述的时候,隗嚣不来“捣乱”,于是这般委屈自己。

并且刘秀还在信中提出自己的“承诺”:“傥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意思就是说,只要你跟着我好好干,将来得到了天下,你我共分。

应该说刘秀给足了隗嚣面子,也提出了最大利润合作的劳动成果。他满以为凭自己这样一封热情洋溢和充满诱惑的文章,再加上他华丽的文笔,一定能打动隗嚣。然而,他不会料想,事实却恰恰相反,他表现得越热情,越是浮夸,隗嚣越是冷静,越是反感。

“傻子都知道你是在骗我,当我是三岁的儿童吗?”隗嚣冷笑道。

接下来才是考验他们关系的真正时刻。

刘秀要他派兵去攻打公孙述。隗嚣这时的庐山真面目便露出来了,他肯定不会去,理由而且很充足。

第一,他病了,不能远征。

第二,蜀道路不好走,他腿脚不方便。

第三,他兵太少了,还不够挤蜀军的牙缝儿。

俗话说事不过三,刘秀在隗嚣连拒三次后,知道再这样下去,与其发出“如果真的需要什么理由,一万个够不够”的感叹,还不如自己出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是,既然隗嚣不愿意出征,已经暴露他的“狼子野心”,如果他去伐蜀,隗嚣乘机给他致命一击将会功亏一篑,于是,刘秀临时改变了策略,决定先灭了隗嚣,再征伐公孙述。计划赶不上变化,这话一点不错。然而,要灭隗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刘秀出兵前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谋——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意思就是以借路渗透,扩展军事力量,从而不战而胜的谋略。三国时的周瑜对诸葛亮曾使用过,不过很失败,成为了三气周瑜里的“一气”。

闲话少说,刘秀见隗嚣不肯去,就说:“我知道你困难,要兵缺兵,要粮缺粮,你身体又不太好,那我们自己来打益州吧,但还要麻烦借你的地盘过一下,相烦行个方便。”

应该说刘秀的话是很中听,一般人都不忍心拒绝。但隗嚣就是隗嚣,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原因是,我们这里这两天刚刚发生了泥石流,要从我们这里过,根本过不了啊。

回完话,隗嚣马上组织人马又是砍树又是搬运石头,在进入陇地最深的关口——陇坻的路全部堵死,生生弄出人工泥石流来。

陇坻地势险峻,到处都是高山深谷,要堵住这样的路也不难。这样一来,隗嚣很快就把刘秀的计谋化解掉了。

当然,有些人就会想了,既然隗嚣知道刘秀的心,为何不将计就计,先放刘秀的人马进去,再来个瓮中捉鳖呢,这样可以大败刘秀而归啊。但问题是,刘秀的部队进去后,还有支援的后续部队,后续部队还有后续部队呢,如此一来,刘秀的大军岂不是长驱直入了。

且不说隗嚣这里选择正确与否,但从后面的进程来看,他的选择无疑是英明的,因为凭刘秀的聪明,你放他进去,也会提防埋伏,岂能轻易中计。这样直接把他们挡在了外门,你是插翅难进吧。

然而,隗嚣百密一疏,他却还是漏算了刘秀的反击能力。

举足轻重

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后汉书·窦融传》

举足轻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此时的刘秀是不可能允许三分天下的,所以,消灭公孙述和隗嚣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在对付公孙述和隗嚣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他要争取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窦融。因为他处在刘秀和公孙述及隗嚣三人之间的缓冲地带——河西,他就像棋盘上一颗棋筋,谁拥有他谁就占据了盘面的主动权。

窦融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这里着重介绍他是因为他在东汉很出名,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不但个人名气大,而且他的曾孙女名气更大,因为他的官位是凉州牧、安丰侯、大司空,而他的孙女是汉章帝窦皇后。

窦融七世祖窦广国,是孝文皇后的弟弟,封章武侯。窦融的高祖父,宣帝年间以二千石官吏的身份从常山迁徙到平陵。窦融年少的时候便有大志向。王莽居摄年间,任强弩将军司马,参加了攻翟义、平槐里的战斗,因军功被封为建武男。王莽末年,各地革命军四起的进攻,王莽太师王匡请窦融任助军,出兵东征。后来,窦融随王邑军在昆阳大败,撤归长安。再后来,汉兵长驱入关。在王邑推荐下,窦融被任命为波水将军,赐黄金千斤,引兵进驻新丰。王莽失败后,窦融率军投降更始大司马赵萌,任校尉。赵萌十分看重他,推荐窦融为钜鹿太守。

窦融见更始帝新立,东方尚在乱离之中,加上窦家累世在河西,习知当地风俗,因而不想出关。他对兄弟们说:“这天下还不知道是谁的天下,而我们的河西殷实富裕,又有河流作为天然的防御屏障,在这里咱们足以自守啊。”兄弟们都认为他言之有理。

于是,窦融去见赵萌,说自己不想到钜鹿郡,而想出守河西。赵萌替他奏明更始帝,于是朝廷任命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武帝时置属国都尉,以主蛮夷降者),窦融大喜,立即带领家人西行。到任后,他安抚百姓,交结豪俊,对羌人示以恩信。于是很快得到了河西人民的支持。

当时,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厍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以及州郡中英彦之士,均与窦融交好。更始政权败亡后,窦融召集梁统等人商量说:“如今天下乱得像一锅粥,还不知道会是什么结局。我们河西地处羌胡的觊觎之中,咱们不同心协力就不能自守;权衡轻重,我们应该推选一人为大将军,为五郡的大哥大,统筹兼备,带领大家静观其变啊。”大家一致同意他的建议,并以不记名的投票方式推举窦融为河西五郡的大将军,主持大局。因为窦融家族几世任河西官吏,深得民心。从此,窦融拥众割据。

窦融拥有地利优势,而且为人又厚道,不称帝不称王,更没有狼子野心,自然是刘秀、公孙述和隗嚣三位想得天下的人都想争取过来的“潜力股”。

公孙述因为山高路远,暂且退出竞争行列,下面且来看刘秀和隗嚣的这次人才争取战吧。

后来,窦融听说刘秀称帝后,便想归附于他,毕竟他认为跟着刘秀是有前途的。但河西路途险远,当时的交通又不发达,这事就给耽误了。正在窦融准备千里送鹅毛给刘秀以示归心时,西凉的隗嚣先他一步归附汉室,称建武年号。窦融一看,隗嚣归附汉室那就是一家人了,于是他便选择了归属隗嚣。然而,事实并非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因为隗嚣归顺汉室,归顺刘秀只是借壳生蛋,他内心是有想法的,是有野心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隗嚣在拒绝了刘秀的出兵公孙述的要求后,马上派了能言善辩的心腹之人张玄去河西当说客,鼓动窦融跟着自己干。张玄那张嘴果然非同一般,说得天花乱坠,窦融也差点就要点头了。但做事向来稳重的他在点头前,还是召集了河西的豪杰和太守们商量此事。

众人的意见却出乎他的意料,“刘秀天命所归,而且,在目前天下称帝的人当中,他的土地最广阔,甲兵最强盛,号令最严明,别人远远比不上。”

一语惊醒梦中人。窦融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东归刘秀。建武五年(29年)夏,他派遣长史刘钧向刘秀真诚献马以表忠心。

刘秀以最高的礼节接见了刘钧,在盛情款待他之后,便命他带着自己亲加玺印的书信回河西,信中对窦融非常坦诚直率地分析了形势,劝他拿定主意,早作决断。并任命他为凉州牧。

刘秀玺书一到,河西震惊,全体官员将士都佩服刘秀明察万里之外,洞见徘徊之情。窦融又派刘钧上书刘秀,表明自己决意附汉,并无徘徊观望之心。此时隗嚣公然和刘秀撕破了脸,封锁了道路,刘钧信送到半路见“此路不通”了,只好转回。窦融没有气馁,马上便派司马席封从水路“偷渡”到汉地,传达了书信。

就是这样一来一往之间,两人的情义得到了进一步加深。刘秀见窦融如此忠诚,专门派人给他送去外属图及太史公《五宗》《外戚世家》《魏其侯列传》,请窦融整顿兵马,准备配合大军,一起建功立业。

考察

刘秀成功把窦融拉到自己的麾下,使得隗嚣拥有的天然屏障瞬间瓦解。接下来,他并没有马上对隗嚣动武。他是在给隗嚣回心转意的机会。他想,窦融已经真心归顺我了,如果你隗嚣识相的话,应该真心归顺,不再玩花招才对。

而隗嚣一边把陇南的关口堵住,目的就是让刘秀进不了他的地盘。但另一边马上派出一位超级使者,出访公孙述和刘秀,看一下两人谁才具有真正的帝王将,他好作最终的选择。

然而,隗嚣却不会料到,这次说服,竟然会落得个赔了路费又折“使者”的下场——他派出的游说使者马援竟然如放飞的风筝,一去不复返。

公元28年,盘踞天水郡(甘肃省通渭县)的西州(甘肃省东部)大将军隗嚣拿不定主意该投靠谁,于是派马援相继出使成都、洛阳,对公孙述和刘秀作深入的评估调查。

马援是扶风茂林(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其祖上本不姓马,先祖赵奢为战国时代赵国将领,赵惠文王因其功绩卓著及善于驾驭马匹,特赐爵号“马服君”,于是,赵奢的子孙便以“马”为姓。

《东观汉记》说,马援身高七尺五寸(按出土的东汉铜尺计算,合今一米七七),“容貌如画”,是一位身材高大、面目俊美的大帅哥。马援足智多谋,且口才特好。皇帝召见他,他对答如流。他给皇太子、诸王讲故事,皇太子、诸王都听得入了神。

马援十二岁丧父。他有三个哥哥,大哥当河南太守,二哥、三哥都在京城为吏。哥哥为他请了老师,教他读《齐诗》。他不习惯老师一字一句解释课文的死板的教学方法,向哥哥提出,要到社会上闯荡一番。哥哥很支持他。大哥马况鼓励他说:你会是大才,但要晚成。

马援不依赖哥哥,而是小小年纪就去了边郡,以放牧为生。后来他发达了,管着几百户人家,有牛羊数千头,谷数万斛。他曾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说:人发了财,贵在能救助他人,否则就是“守钱虏”(守财奴)。他散尽自己的钱财,分给弟兄朋友们,并且毫不惋惜。后来跻升高位,他常劝诫一些官员:“凡人为贵,当使能贱。”就是说,富贵日子能过,贫贱的日子也应当能过。

后来马援因为才华出众,在王莽政府当了一个官。王莽灭亡后,隗嚣把马援“挖”到了自己身边,并且对他很是器重。此时,这个节骨眼上,派出马援,无非是想看看公孙述和刘秀两人哪个最值得依靠。

马援第一站来到的是益州——直接找公孙述。为什么他不先去刘秀那里,而是直接找公孙述?那是因为他和公孙述是故交,是好朋友,是兄弟,是知己。

马援与公孙述是陕西老乡,从小在一起玩,感情十分深厚。马援原本以为到了成都后,能和公孙述一叙旧情,再提儿时的种种美好……但哪料到,两人分别数年再重逢时,早已是物是人非。

公孙述高坐在金銮宝殿之上,武士林立,戒备森严,这才请马援晋见,依照规定的宫廷礼节参见交拜之后,由礼宾官陪同,送到宾馆休息,并给马援赶制布质的平民服装及冠帽。然后在皇家祖庙中,召集文武官员,在皇帝座位旁边特别设置老朋友的座位。等到一切就绪,公孙述的御驾才从皇宫出发,盛大的皇家卫队之前,由天子专用的绣着鸾鸟的旗帜、驱逐妖邪的骑士作为前导。全城戒严,老百姓被驱逐。公孙述在御车之上,不断向左右屈身恭迎的官员点头作答。随后的宴席与文武百官的阵容极为盛大。

接下来,公孙述做出惊人之举,要封马援侯爵,担任大司马。马援的宾客们大喜过望,都盼望能留下来,以图荣华富贵,但被马援拒绝了,他说:“现在天下一片混乱,胜负还没有决定,公孙述不知道‘一饭三吐哺’(周朝宰相姬旦,正在吃饭时听说宾客来访,来不及下咽,慌忙把口中的饭吐出来,出外接待,有时一顿饭要吐出来三次),急切地招募天下的人才,反而只注重烦琐的礼节,不过一个人形玩具罢了。这种人如何留得住英雄豪杰?”

马援回去后,对隗嚣说:“公孙述不过是井底之蛙,不如专心侍奉洛阳刘秀。”

隗嚣本来对刘秀最为忌惮,但马援是他最为倚重的人,他说的话自然有分量。于是,隗嚣大手一挥,那就去会会刘秀吧,看看他那边的虚实也好。

于是隗嚣再派马援到洛阳访问。马援到达洛阳时,刘秀正在“午睡”,听说后,也顾不得衣着打扮了,仅用布包头(平民服饰),在宣德殿走廊下笑脸相迎,恭候他的到来。

坐定以后,刘秀说:“先生遨游在两个皇帝之间,今天看到你,使我惭愧。”

马援叩头拜谢,说:“当今之世,不但主上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主上。我跟公孙述是同一个县的老乡,自幼交好。可是我到成都时,公孙述高坐在金銮宝殿上,戒备森严,而后再传唤我进去。现在我远道而来,陛下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竟这样简朴地跟我见面?”

刘秀笑着说:“你不是刺客,只是一个说客。”

马援说:“天下时势反复不定,称王称帝的人不计其数,只有陛下气度恢弘,好像汉高帝刘邦一样,我才知道真正的帝王自有不同。”

孔子说:“毋欲速,毋见小利。”正可以作为刘秀的座右铭。

刘秀的随和大气,让马援惊叹不已。马援回去后,对隗嚣说:“我到洛阳后,刘秀接见我达数十次之多,每次接见态度都很轻松,从早到晚无所不谈。他才智极高,有勇有谋,普通人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心胸坦荡,开诚布公,不拘小节,跟汉高帝刘邦相同。他看的书非常多,深通儒家经典,处理政事遵循法度,前世君王没有人能跟他相比。”

“刘秀比刘邦如何?”隗嚣问。

“刘秀不如刘邦,刘邦‘无可无不可’,而刘秀却喜欢处理行政事务,行动符合规范,又不喜饮酒。”马援答。

“要像你说的那样,刘秀反而比刘邦更加高明了!”隗嚣听了马援的话,一脸的不高兴,拂袖而去。

人生如果

马援去了益州见了公孙述,去洛阳见了刘秀,又回到凉州向隗嚣报告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以说,他这个“三国游”也算是尽职尽责了,最后他建议隗嚣选择刘秀作为“依靠”。

然而,隗嚣最终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归顺刘秀,而是一意孤行地归顺于公孙述。而西蜀的公孙述接到隗嚣称臣的公文后,心中大喜,马上就封隗嚣为朔宁王,并且表示,你一旦有难,我会八方支援。这无疑更坚定了隗嚣对抗刘秀的信心和决心。

但马援这一次却没有再跟着隗嚣一起干了,因为他通过这次近距离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公孙述华而不实,隗嚣刚愎自用,唯独刘秀雄才大略。于是,他回复使命后,选择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千里走单骑归顺了刘秀。

有了窦融和马援的支持,刘秀底气十足,于是就征讨隗嚣的事宜,召诸将讨论方略,诸将议论纷纷,很多人都犹豫不决,认为帝王之师行动应当持重,不宜深入险阻。眼看这样闹下去不是办法,刘秀便把马援召来,询问他的意见,马援却坚定地说:“隗嚣手下将帅已经离心离德,我军乘此机会发动攻击,有必胜的把握。”

这合刘秀的意。于是刘秀不再迟疑,马上派兵出征。双方在陇坻大战,因为占据天时、地利,连接几仗,汉军都大败。刘秀眼看形势不妙,马上来了个两步走。

第一步是“虚”的,他写了一封“恐吓信”给隗嚣。他告诫隗嚣,此时如果归汉还来得及,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否则的话,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结果隗嚣的反应是斩杀了送信的使者。既然如此,刘秀第二步马上就来“实”的了,他让马援披挂上阵。马援在凉州多年,知道那里的地形位置,而且他又熟读书兵,是名不可多得的将才,让他出征自然是顺理成章。

当时刘秀只给了他五千人,这么一点兵力,按理说是太少了,但在马援手里却点豆成兵,有这么多兵力已足够了。他到了前方后,没有派这些兵直接上战场,而是分一部分人去做说服工作,一部分人去做勘探工作。

说服工作很容易理解,就是说服隗嚣手下的士兵们弃暗投明,回头是岸。而勘探工作却不好搞,就是勘察地理位置。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马援却完成了伟大的创举: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即用米做成军用地形图(现在叫沙盘),指着它讲解山川地形、敌我形势及我军进攻路线。这样一来,怎么打,怎么退,图上一清二楚,马援的方略为刘秀所采纳,军队发起进攻,把隗嚣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

刘秀和隗嚣的这场战争历时了四年多,最终隗嚣坚持不住了,据说他是被饿死的,战争使得他一无所有。他好多天没吃东西,有一天手下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个糗耙,他便狼吞虎咽起来,结果糗耙吃完后,他也断气了,据说是呛死的。

其实隗嚣应该明白,他不是被饿死的,也不是被呛死的,而是被自己气死的,如果他能把窦融拉为己用,如果他能留住马援不归顺刘秀,如果……那么,刘秀要想消灭他比登天还难,可惜他不会知道,因为他的鲜血早已染红了那片天空。

历史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如果,从来也没有假设,有的只是漠然地向前推进。

后有诗曰:

秦州城北寺,胜迹隗嚣宫。

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度溪风。

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147.html

上一篇:最后的决战
下一篇:东西南北乱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