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一姐之争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2:00:09 0

痛苦的抉择

大汉朝曾经有两位武帝都说了一句让后世羡慕不已的话。

一位是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在很小的时候对表姐陈阿娇以及丈母娘兼姑姑的馆陶公主许诺:“若得阿娇为妻,必以金屋贮之。”千百年来,多少人羡慕那金屋誓言里的幸福,多少人羡慕那后宫中专宠的陈阿娇,多少人羡慕那“两小无猜”的一对璧人……殊不知,金屋的誓言不过是个真实的谎言,后宫的专宠仅仅十年,完美的璧人变成陈阿娇一个人孤独终老……金屋锁住了阿娇的幸福,锁住了阿娇的自由,锁住了阿娇的一生……

所以说誓言就是誓言,当没有实际行动作为支撑时,永远当不得真。

还有一位是汉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在还是田间种田、他乡求学之际就曾立下宏愿——“做官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这句典故虽然不如“若得阿娇为妻,必以金屋贮之”那么广为人知,但故事的结局却比它完美出许多许多……因为,刘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爱的真谛。

历朝历代都对后宫的是是非非讳莫如深。毕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皇帝。其实在刘秀的心里,一生中心里只装了四个女人:一个是至亲之人,那是他的亲生母亲樊氏;一个至疚之人,那就是他的二姐刘元;一个是至爱之人,那是他的患难之妻阴丽华;还有一个是至善之人,那是他的后续之妻郭圣通。

鉴于刘秀至亲的母亲和至疚的二姐已“仙去”,下面我们就来看刘秀一生中至爱的阴丽华和至善的郭圣通两人在后宫的“一姐”之争。

历来后宫争宠都层出不穷。因为这些国色天香的美人,都想当“一姐”,然而,“一姐”的位置只有一个,但争的人却多如牛毛,粥少僧多,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要想生存,只有把别人压下去,踩着别人的肩膀才能使自己飞跃。

刘秀的政权刚刚建立,后宫虽然还没有达到“水深火热”的地步,但此时刘秀却很苦恼,因为他不知道立谁为皇后。

正如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样,通往后宫皇后的道路上同样充满荆棘,充满无数陷阱和变数。一个是至爱,一个是至善,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长处,因此,阴丽华和郭圣通的PK注定精彩纷呈,波澜起伏。

首先,我们来看她们两人的第一轮PK。第一轮PK,两人都是剑未出鞘,拼的却是各自具备的先天优势。

阴丽华的优势:先入为主。

大家都很知道,当年去太府求学的刘秀,在路过二姐夫邓晨的家时,邂逅了当时还只有十四五岁的新野绝世美女阴丽华,一见钟情的刘秀当场发出了“娶妻当娶阴丽华”的爱情宣言。接下来三年的太府生涯,数年的庄稼生活,直到踏上革命的道路,因为事业没有发迹,刘秀只能把自己对阴丽华的爱慕埋在心里,直到昆阳大战胜利,而他大哥被“窝里横”的刘玄“离奇”杀害后,刘秀为了“韬光养晦”,以一身无畏的精神,托阴丽华的二哥阴识去提亲。无知者无畏,无畏者无敌。本以为没什么希望,但结果却出人意料,阴家竟然答应了他,于是乎,当他因大哥伤逝而悲痛的泪还未干时,便踏进了婚姻的殿堂。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刘秀发誓一定要好好对待阴丽华,以后共患难同享受。因此,刘秀对阴丽华的感情基础是至高无上的。说得不好听点儿,对于后来经过风雨和曲折换来的皇位,刘秀最初是不敢奢望的。他开始只不过是为了向阴丽华证明自己——执金吾是他当时的最高追求最终的黄袍加身,只是血汗付出换来的额外收入。作为患难之妻,阴丽华先入为主的优势很明显。

郭圣通拥有的优势:反客为主。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刘秀的大哥惨死后,犹如鸟入笼中的刘秀在逆境中为了扬帆起航,把阴丽华送回了老家。他通过“怀柔之策”取得刘玄的信任后,被派到了河北去招抚,结果一去不复返,从而踏上了事业的征途。在经历了生与死、风和雨的洗礼后,刘秀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为了生存和发展,迫切需要联合真定王刘扬,而刘扬偏偏也看上了刘秀,要招他为侄女婿。思来想去,为了前程,刘秀忍痛答应了这门婚事,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

从此,郭圣通跟随刘秀驰骋战场,等刘秀平定天下时,郭圣通已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刘彊。皇帝的长子意味着什么,反客为主的长子是将来首选的准太子。拥有雄厚的家庭背景做后台,拥有长子做资本,郭圣通显然拥有“反客为主”的绝对优势。

因此,在国家稍微安定后,后宫的事儿令刘秀很头疼: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也不可一日无主,选谁来做皇后呢?

两人各有优势,但刘秀比谁都清楚——他是爱阴丽华的。

阴丽华和郭圣通,这两个女人对他都很重要,如何抉择是很痛苦的,是彷徨的,是无助的,也是很无奈的。当然,刘秀身边的人都知道,在感情上,他倾向于阴丽华,但他也知道,他的江山其实有一半是郭圣通给予的。政治婚姻给刘秀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利益,因为有了刘扬的全力支持,这才有了他后来的称帝,才有了一统天下。如果得罪了她,弄不好她舅舅的十万大军就会叛变。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情,刘秀虽然做了皇帝,但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会前功尽弃的。

思来想去,刘秀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不封阴丽华为皇后,也不封郭圣通为皇后,先把她们一律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人再说。

因此,用一句话概括阴丽华和郭圣通第一回合的PK:平分秋色,难分伯仲。

谦与让

看到郭圣通和阴丽华第一回合打成了平手,有一个人却急了,这个人便是刘扬——郭圣通的舅舅兼“干爹”,也是刘秀一直提防和忌惮的人物。

刘扬想啊,我在你刘秀最困难、最危急、最脆弱的时候倾其所有来支持你,来帮助你,你倒好,坐稳江山后,居然过河拆桥。我外甥女哪里不好了,你居然不封她为皇后,只封个贵人,居然还让“野女人”阴丽华和她平起平坐,这算什么啊。打狗都还得看主人,我现在还在,你就敢这样了,要是哪天我双眼一闭不睁了,你还不直接把我外甥女给休了啊!想到这里,疾恶如仇的刘扬决定给刘秀一点儿颜色瞧瞧。

他想给刘秀的“颜色”不是一般的颜色,而是“血色”。然而,事实证明,刘扬人如其名,虽然才华横溢,但做事过于张扬。因为保密工作做得不严,他的叛变计划被忠于刘秀的部下听到了。结果可想而知,不动声色的刘秀暗中使出撒手锏,在刘扬还没有出击前,擒贼先擒王,就把他逮捕了。

大意失荆州,刘扬自然是死路一条,但刘秀宽宏大量,只杀了刘扬一个,刘扬的部下一律不追究。刘秀此举深得人心,刘扬的将士们对刘秀彻底臣服,发誓要效忠他,如有背叛,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刘扬的反叛和被杀,对于郭圣通来说就像晴天霹雳,打击是无与伦比的,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干爹的支持和帮助才得来的,现在干爹成了叛徒,作为他的干女儿,她会有什么好下场呢?别说皇后了,连贵人这个身份能否保住都说不准。因此噩耗传来,她暗自饮泣,泪雨滂沱。

果然,处理了刘扬后,刘秀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对于他来说,一直是想立阴丽华为皇后的,先前就是因为刘扬的存在,因为郭圣通对他有恩,他不好“霸王硬上弓”罢了。现在刘扬的反叛,不但让刘秀一窝端了刘扬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而且还让他找到了封阴丽华为皇后的名正言顺的借口。

是啊,已经让阴丽华受了一年的委屈了,不能总是让她受委屈下去啊!因此,在除去刘扬的同时,他便急急把阴丽华往皇后的宝座上推。他满以为,阴丽华这下一定会喜不自胜,一定会笑得比花儿还美,一定……

然而,出乎刘秀意料的是,阴丽华不喜反怒,硬生生地拒绝了刘秀的美意。

如此天大的好事,宫女们梦寐以求的事,阴丽华居然拒绝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刘秀蒙了,刘秀彻底蒙了,这是咋回事,这是咋的了?

好在阴丽华也不跟他打哑谜,而是直接高歌一曲: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伴我度过那个年代……

眼看刘秀听得云里雾里,阴丽华终于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不配做皇后。

原因有三:

一是我出身低微,而郭圣通出身于高贵的王府之家,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论出身我没法与之相比。

二是我到现在还没有诞嗣一儿半子,而郭圣通已生了一个长子,论靠山我没法与之相比。

三是我只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手无缚鸡之力,而郭圣通跟随您南征北战,风餐露宿,论本事我没法与之相比。

结论是:恳请刘秀册封郭圣通为皇后,立她的儿子刘彊为太子。

应该说阴丽华的理由很现实,句句说到心坎儿里去了,虽然刘秀并不认同她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理由,但第二个理由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母以子贵,在后宫中,肚子争不争气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致命的,仅这一手撒手锏,就逼得刘秀不得不让步。

这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刘秀听了阴丽华的话,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感动、欣喜、愧疚……他还想劝她,生儿子的事等做了皇后再从长计议也不迟。但阴丽华是一个有主见的女人,她决定了的事就绝不会再反悔,在她的坚持下,刘秀只好放弃册封她为后的念头。

就这样,命运就这样把皇后的宝座送到了郭圣通面前。公元26年6月戊戌日,刘秀正式册封郭圣通为后。郭圣通也因此成为东汉王朝第一任皇后,她的儿子刘彊也顺理成章地被立为东汉王朝第一任太子。

第二回合的后宫PK中,就这样极富戏剧性地以郭圣通大获成功而告终。然而,世上的事远没有这么简单,前两回合一平一胜的郭圣通并没有笑到最后,笑到最后的恰恰是阴沟里翻船的阴丽华。

阴丽华之所以会放弃原本就要到手的胜利,放弃一生中最大的荣誉,那是因为她知道,她现在还有致命的“软肋”,还没有为刘秀生下一儿半子。母以子贵,没有儿子,就算坐上皇后的位置也不会长久的,与其到时被人反戈一击,不如先以退为进,主动让贤,等拥有了资本以后,再卷土重来。可以说,阴丽华虽然身份、地位、权势都不如郭圣通,但唯一不缺的就是情商和智商。

接下来马上上演的是第三回PK。

擦边球

第三回合PK上演的是擦边球,虽然不是直接的,但攻防却更加精彩。

话说阴丽华以退为进,放弃了皇后的身份,却得到了刘秀越来越浓烈的爱。郭圣通当上了皇后,刘秀却对她越来越冷淡。可以说,郭圣通得到了皇后的位置却没有得到刘秀的人,而阴丽华失去了皇后的位置,却得到了刘秀的心。这就是命,郭圣通虽然一生下来命就很好,一生荣华富贵,遇到刘秀是她幸运,也是最大的不幸。幸运的是因为跟着刘秀才有机会当上了皇后,而不幸的是,遇上了刘秀这样一个专情、痴情的男人,任凭她长得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在刘秀的眼里,她永远是“丑小鸭”,而阴丽华才是他眼里永远的“白天鹅”,其他谁也取代不了。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刘秀册封了郭圣通,他知道阴丽华为了他让出了什么。这种付出让他感到愧疚和痛苦,于是他给予她除了名分以外的所有一切。为弥补心中的愧疚,刘秀经常光顾阴丽华的寝宫,嘘寒问暖,有时一天要去好几次,大有百踏不厌之势。而郭圣通的寝宫却十天半月也难得去一次,不折不扣地成了冷宫。

当然,懂得韬光养晦的阴丽华还在继续着她的作秀表演,将谦恭进行到底。而阴丽华越是这样谦恭,刘秀越是觉得对不住她,越是想进行弥补。具体表现有三:

一是封官。刘秀决定打破不重用外戚势力这条内定的规矩,想要封阴丽华的所有兄弟为侯爵。然而,阴丽华知道后,来了个婉言谢绝,陈述的理由是:我只是一个卑微的小妾,我的兄弟们怎么能够越礼做侯爵呢,这样大逆不道的事万万做不得!见阴丽华这般坚决,刘秀只得作罢,但对阴丽华的爱又多了几分。

二是奖赏。既然给你家人封官加爵没有成功,刘秀又想出一个好法子,那就是总是找各种理由赏赐无数奇珍异宝给阴丽华。然而,阴丽华玉手一挥,依然拒绝了。理由是:如今国家刚刚稳定,百废待兴,发展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财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一个女流之辈,要那么多金银珠宝有什么用呢?见阴丽华如此坚决,刘秀只好作罢,但对阴丽华的爱又多了几分。

三是温情。各种赏赐都不接受,刘秀没辙了,他只好每天往她的寝宫里钻,想用爱来弥补阴丽华,并美其名曰:体察民情。然而,阴丽华还是挺不解风情地进行着拒绝,而且经常提醒和劝说刘秀也要去郭圣通的寝宫去体察民情。见阴丽华如此三番五次地拒绝他的好意,这一次刘秀没有作罢,说道,忘记你我做不到,不去天涯海角,在我身边就好,如果爱是痛苦的泥沼,让我们一起逃。说完之后,对阴丽华的偏爱依然如故。

刘秀果然选择了和阴丽华一起“逃”。东汉建国初期,还有一些小动乱需要平息。刘秀每次出去打仗,都不忘记带阴丽华一同前往,而总把郭圣通丢在宫里。

刘秀对阴丽华的爱终于感动了天,感动了地。公元28年,就在刘秀征讨彭宠的战役中,阴丽华在中军帐里,生下了她和刘秀的第一个孩子——未来的汉明帝刘庄。

阴丽华生了个儿子,整个后宫沉浸在喜悦之中,宫女们都来祝贺阴丽华幸运地产下一个龙子。唯一不高兴的就是郭圣通。作为皇后,按道理,她应该率领嫔妃们来向阴丽华道贺,以显示她母仪天下的风度,可是她却没来。

郭圣通躲在自己的屋子里生闷气,在她看来阴丽华生下了皇子,就等于在她身边埋下了一颗炸弹,她的皇后之位,她儿子的太子之位随时有可能不保。

她本来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可惜遇到了一个女人,如果说她很优秀,那么那个女人,就是王者。对一名篮球明星来说,跟乔丹生于同一时代是不幸的;对一名拳击手来讲,碰上盛年的泰森是他倒霉;对于一名谋士来说,周瑜若不是碰上诸葛亮,也许会笑傲江湖的。然而,现实往往都很残酷,并不是一句“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冈;你横任你横,明月照大江”就能解释的,遇到强中手,不是你实力不够,而是你运气不够。

事实上,郭圣通自身已经很强了,甚至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拥有漂亮的脸蛋,拥有曼妙的身材,拥有高贵的出身,拥有高雅的气质,拥有如诗的才艺。更重要的是,她还拥有真命天子——刘秀。最重要的是,她还拥有真命天子之长子——刘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阳花。郭圣通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春风得意的大好日子,阴丽华的出现让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其实郭圣通原本并没把阴丽华放在眼里,或者说不屑一顾。她认为阴丽华没有一项比她强。然而,很快,她发现她错了,阴丽华才是真正的王者。她不知道,在她遇到真命天子之前,阴丽华已经成功俘虏了真龙的心。

阴丽华主动让贤后,郭圣通一度对她感激涕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感激很快被嫉妒所代替,被仇恨所淹没,被怒火所焚烧。

刘秀几乎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阴丽华,而对她连残山剩水都不曾留。人心都是肉长的,一朝一夕总关情,郭圣通能不嫉妒、仇恨阴丽华吗?她甚至在无数的夜里诅咒阴丽华……只为夺得属于自己的一切。

都说弱者回头便变强。同样的道理,弱者诅咒也有灵验的时候。很快,阴丽华的噩运就来临了。

建武九年(公元33年),一路来路不明的盗贼,在一个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悄无声息地闯进了阴丽华乡间的娘家。这伙盗贼在抢劫的同时,为了销赃的需要,来了个杀人灭口,杀死了阴丽华的老母邓氏及弟弟阴诉。

阴丽华七岁就死了父亲,因此对于她来说母亲是情感寄托最多的人,也是最牵挂的人。突然一夜之间,物是,人却已非。噩耗传来,阴丽华自然痛不欲生,据说,哭得梨花带雨,哭得山崩地裂,哭得洪水泛滥,几度晕厥过去,谁也劝不住,包括刘秀。

眼看心爱的女人这般痛苦,刘秀不干了,为了安慰阴丽华,马上出炉了一道诏书。这道诏书写得情真义切,很是煽情,很是感人,又有超级大情书之称,现摘录大致意思如下:

“我在微贱的时候,就娶了阴贵人,由于兵荒马乱,被迫别离。幸亏老天有眼,我和她都从战乱中劫后余生,再次团聚。对她的美德我非常了解,因此想要立她为皇后,她却坚持推辞,甘愿为姬妾。我敬慕她的谦让高尚,曾经想要封她的弟弟们为侯爵。可是没想到,他们没有得到我的封爵,却陡遭祸患,母子俱丧。我十分愧疚伤怀。虽然他们不能活着享受高官厚禄,身后也应该得到尊荣。所以我决定,追封阴贵人的父亲阴陆为宣恩哀侯,弟弟阴诉为宣义恭侯。让阴贵人的另一个弟弟阴就代阴诉为长子,继承宣恩哀侯的爵位。虽然阴陆夫人和阴诉死了,太中大夫也要在他们的棺木前按照活着的列侯礼仪为他们举行典礼。假如他们在天有灵,请来接受我的心意。”

解析如下:一是诉情。刘秀表达了对阴丽华的患难夫妻的真情;二是公示。向天下人称赞阴丽华的大度——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是她主动让出来的;三是追封。追封阴丽华的父亲阴陆为宣恩哀侯,弟弟阴诉为宣义恭侯。让阴丽华的另一个弟弟阴就代替阴诉为长子,继承宣恩哀侯的爵位。《小雅》曰:“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刘秀的哀思,多少抚慰了阴丽华的伤痛,却伤透了郭圣通的心。

这封诏书对郭圣通的刺激是很大的,又是诉情又是公示,又是追封,大爆特爆隐私秘闻,大晒特晒真情,大封特封“活死人”。她气得想吐血。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郭圣通是聪明人,她知道,这还只是大风暴前的小雨点儿,更大、更猛的暴风骤雨还在等着她呢!

向上吧,少年

在前三回合的PK中,第一回合,郭、阴两人打成了平手。两人都被封为贵人,地位平起平坐,难分伯仲。第二回合,郭圣通获胜(获得了皇后之位)。第三回合,阴丽华获胜(阴丽华生了一个宝贝的儿子,家里人死去的被追封,活着的被加封)。虽然总体上来看,前三回合中,都是一胜一平一负,接下来郭、阴两人上演第四回合比斗:皇子PK。

应该说郭圣通的肚子还是蛮争气的,陆续为刘秀生育了不少孩子,除了刘彊,后来还有刘复、刘康、刘延、刘焉,一共五个儿子。

不过,在生儿育女方面,阴丽华也不甘落后,她同样也为刘秀陆续生下了五个儿子:刘庄、刘苍、刘荆、刘衡、刘京。

五儿对五儿,难分伯仲,旗鼓相当。但本着立长为储的原则,将来皇帝的继承人选肯定是从“长”中选。因此,郭圣通生的刘彊和阴丽华生的刘庄无疑是太子的最热门人选。鉴于现在郭圣通和阴丽华陷入难解难分的胶着状态,一场额外的、特殊的PK又开始了,刘彊PK刘庄。

先来看皇太子刘彊吧!

他拥有的优势是:先入为主。

毕竟他母亲是皇后,他是刘秀的长子,因此,他在刘庄还没出生前便被立为了皇太子。优势之明显,显而易见。

事实上,刘彊也非常珍惜自己从小就“不劳而获”的这种身份和地位,从小就非常喜欢钻研兵书、研读五经。而刘秀也经常会带着他一起上朝,让他学习为帝之道。退朝后,刘秀不免要询问儿子对政事的看法。

于是问题来了。刘彊对政务的见解倒也中规中矩,可是他对军事却显得过于热衷,常常表现出日后要开疆拓土、征战四方的想法。口头禅便是:长大后我要骑在马背上守天下。

这让刘秀哭笑不得。要知道刘秀虽然是个军事天才,但是他是在乱世中被逼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内心是不喜欢舞刀弄枪、征战杀戮的。多年来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一场又一场战争,眼看着生灵涂炭,自己也失去了诸多亲人,他对战争越来越厌烦。对于他来说,修习兵书只是为了保土安民,他不能容忍别人的侵犯,但是他也绝对不愿意好大喜功没事找事地主动到处找仗打,带来生灵涂炭的灾难。

不用说,年轻气盛的刘彊关于武力治国的主张和崇尚柔道治国的刘秀完全背道而驰,这让刘秀很不满,他甚至对这个儿子日后会干些什么,能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什么,都不敢多想,因为一想到这些时,他的心就会像是被什么敲打着一样,难受至极。

长此以往,刘秀嘴里虽然不说,但心里却对刘彊愈来愈恶之。

其次,我们来看四皇子刘庄吧!

他拥有的优势是:反客为主。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阴丽华为刘秀生下了第四个儿子,当时起名叫刘阳(喻意为冬日里的暖阳),后来才改名刘庄(喻意为庄重典雅)。

因为爱,所以爱。刘秀很爱很爱阴丽华,爱屋及乌之下,自然很爱很爱刘庄了。有了刘秀的宠爱,刘庄从小就师从经学大师桓荣学习。天生聪慧,再加名师教诲,刘庄很快就才华毕露了。10岁那年,他就能背诵和理解古典名著《春秋》,被称为神童。

单是背经颂诗还不算什么,而善于学习和观察政务活动的刘庄很快展示了“政治能力”。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令检查天下的垦田和户口,并命令刺史、太守们逐一汇报。到汇报这一天,还不满12岁的刘庄站在刘秀身后,观察上报官吏的神色。刘秀仔细检查着文书,翻着翻着,在陈留县的吏牍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同是大汉国土,凭什么有的地方能调查,有的地方就不能调查?此事对刚建立的东汉王朝至关重要,非要查清楚不可。因为此时的刘秀,已经一连发下了七道圣旨,要求各豪门大族限制使用奴仆,将战乱中贱买的奴婢一律按照听凭自愿的原则无偿送还给各自的父母。

刘秀莫名其妙,问下面的官吏们,大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站在刘秀身后的刘庄却挺身而出,站出来说:“河南是首都所在,中央高级官吏都住在这里;南阳是陛下的故乡,陛下的亲戚多居住于此。因此对这两个地方的田亩数字,负责检查的官员们当然不敢多问。”刘秀恍然大悟,惊叹不满12岁的孩子有如此锐利的眼光,如此聪颖的智慧,不由得对他赞不绝口。从此,对刘庄越来越宠爱有加、器重有加。

刘彊和刘庄皇子之间的PK暂时告一段落,结果是年龄小的刘庄无论智商和情商都胜出一筹。

结果是,刘秀以后常常拿刘庄的表现去提点刘彊,要求这位准太子多跟弟弟交流交流啥的。一句话:向上吧,少年。

终极PK

第四回合的皇子PK,郭圣通再败一阵,形势已急转直下,变得雪上加霜,这意味着如果她不采取果断措施,反败为胜,那她掉入“寒冬”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接下来,郭圣通和阴丽华上演的是终极PK。

前面已经说过,郭圣通原本是一个知书达理、极富修养的女人,但自从登上皇后宝座后,她不但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高处不胜寒,而且还体会到了什么叫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啊,刘秀把位置交给了她,但却把心交给了阴丽华。连行军打仗、外出考察调研也要带在身边,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对郭圣通来说心里极不平衡。她也极力在刘秀面前表现,极尽温柔之能事,想把日渐日远的刘秀夺回。然而,结果却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付东流。刘秀的心已经被阴丽华一个人满满地占据了,再也回不来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郭圣通原本因为阴丽华主动让贤而对其感激报恩的心,逐渐被妒忌和怒火所取代。说得再细一点儿的表现就是,刚开始阴丽华向郭圣通请安时,她会主动放弃皇后的架子,亲切叫着“姐姐免礼”,然后亲自把阴丽华扶起身来,同坐一榻侃侃而聊。而随着矛盾的加剧,她对阴丽华再见面时已是怒目相对、横眉冷对,卿卿我我之举如同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特别是当刘秀宠爱阴丽华的儿子刘庄到了极限时,郭圣通的忍耐也到了极限,她终于忍不住想爆发了。可是此时阴丽华母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郭圣通一时又想不到反击的妙招,思来想去,想来思去,最终,郭圣通决定使出女人的撒手锏:一哭二闹三上吊。

首先来说哭。哭很简单,女人天生就是水做的,想要哭很容易,把种种伤心事一回想,哭它个梨花带雨那是不成问题的,哭它个水漫金山也完全有可能。因此,女人想哭就哭是不成问题的,哭不出来才是问题。

其次来说闹。闹可不简单,闹是艺术活儿,闹得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闹不好,前功尽弃,全盘皆输。因此,可以说这招机遇与风险并存,非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使用。

郭圣通眼看刘秀对她的哭功并不甚感冒,终于忍不住了,终于控制不住了,终于大爆发了,终于使出这一险招,选择在一个特定的时候,特定的日子,特定的环境,跟刘秀大吵大闹了一架。

当然,郭圣通的本意可能是“倾诉”,想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刘秀,提醒刘秀不要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然而,因为情绪一激动,因为口气掌握得不够,结果却变样了,变成了“泼妇骂街”,对刘秀的怨恨、对阴丽华的妒忌,对现实的不满,多年积压的怒气一释放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当时的刘秀还算比较大度,他对郭圣通进行了宽抚,并信誓旦旦地表示,他爱她一万年。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鉴于第一次闹的效果还不错,得到了刘秀对她爱的承诺。郭圣通还想得到刘秀对她“只争朝夕”的答复,因此,接下来,她接二连三地上演了大闹皇宫的表演。

刘秀原本是想通过安抚,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如果郭圣通能明白这一点,就应该马上停止这种与皇后身份和地位极不相符合的举动才行。然而,此时尝到甜头的郭圣通已经利令智昏了,她丝毫不领情,依然没完没了,没完没了。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郭圣通的举动,令刘秀很尴尬,也手足无措。

而这时,善解人意的阴丽华再出柔招,她再次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移居洛阳以外的宫室去居住,不让你看着,不跟你交火,不让你有发泄的机会,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以退为进,阴丽华的表现让刘秀再次吃惊。得寸进尺,郭圣通的举动也再次让刘秀震惊。此时还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郭圣通把阴丽华的退步认为是——害怕了,畏惧了,不敢了,失败了。于是,她以后更加迷上了这种“没完没了”的泼妇之举了,常常把后宫闹得鸡犬不宁。

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刚开始,刘秀本着“和”的态度,和阴丽华一样,采取的对策都是对郭圣通退避三舍,避而不见,见而躲之,总之,想让时间来冲淡所有的不快。这下,郭圣通想发泄怒火也没门儿了。

然而,事实证明,郭圣通就是郭圣通,她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而是把愤怒之火转向了后宫中的姬妾和她臆想中的那些狐狸精们,这其中包括非她所生的皇子公主们也不例外。很快,后宫中所有的女人和敏感的孩子们,都对郭圣通惊恐至极,畏惧至极。刘秀开始对郭圣通还有幻想,以为她“疯”一阵便会马上好起来,然而,他不会想到,在随后的整整三年时间里,郭圣通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整个后宫俨然都成了她眼里的仇家。

宫中充满腥风血雨,这样下去后宫难言花落知多少。忍耐到极限的刘秀终于不再沉默,建武十七年十月十九日,他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决定帮助郭圣通提前上演第三招——“上吊”。

据说,当天天空中响起了一道惊雷后,天空中飞下一纸废后诏书:

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皇后郭圣通,总是满怀怨恨。屡次违背我的心意,不肯善视非她所生的孩子。宫廷之中,谁看见她都像看见鹰鹫一样。如今她没有慈爱的品德,却有吕雉、霍成君的风范,日后我怎么能把幼小的孩子们托付给她?现在我派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代表我去收缴她的皇后玺绶。贵人阴丽华,是乡间良家女子,在我当平民的时候就嫁给了我,如今已经三年没有见过面。她的品性,足以母仪天下。大臣们要照从前皇帝废后立新的规矩,把仪式办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对于我和新任皇后来说,是人生和家庭的不幸,更不是国家的福气。你们都不必上书祝贺。

此时此刻,此时此地,面对此情此景,郭圣通终于幡然醒悟,终于停止了吵闹,也终于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原来一哭二闹三上吊并不是所有女人制胜的法宝,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和后果都是不一样的。

“废后”诏书送到眼前时才明白,太晚了。此时,或许郭圣通唯一寄托的希望就是早点儿“上吊”,以彻底解脱自己。

当然,想要上吊也是需要勇气的,就在郭圣通在绝望中寻找勇气时,朝中的文武百官和大臣们却都在以冷眼旁观的态势,静静地看着后宫这一切故事的发展。他们都十分清楚,刘秀与阴丽华、郭圣通之间有着特殊的“三角恋”关系,错综复杂,这趟浑水是不好蹚也不能蹚的,弄不好就会惹火上身。因此,面对他们家庭的内务,他们都识时务地选择了沉默。

哀莫大于心死,就在郭圣通想要准备“上吊”时,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进行了阻止,并且说了这样一句话:其实你一定要去远方,好地方就在远方。

帮郭圣通解围解难的人是殿中侍讲郅恽。

如果用一段话来形容郅恽就是:

一颗红心去当兵,两袖清风站好岗,三军将士不怕苦,视死如归不怕死,五雷轰顶不怕难,六月飞雪不怕冷,七方有难八方援,九九归一冲在前,十全十美兵哥哥。

郅恽曾经当过守洛阳城北门的“兵哥哥”,有一次刘秀出猎,天黑才返回,让侍者去叫门,当天正在值岗的郅恽却说:“天黑了,我怎么能相信真是皇帝进城呢?”只有这样一句话就足够了,对此,刘秀对他的评价是,五个字:一句顶万句。第二天赏赐了一百匹布给他,再后来还让他做皇太子刘彊的殿中侍讲,教授《韩诗》。

因此,我们可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郅恽是刘彊的老师。眼看刘秀对郭圣通“动真格”的了,眼看郭圣通准备寻死觅活了,他便找到刘秀说:“自古夫妻之事,连父母都不能过问,这原本是陛下的家事,我一个部下当然更不能说什么。但我还是希望陛下看在郭家曾经的情义的份儿上,能网开一面。”

“我不是个无情的人,却将你伤得最深。”刘秀在叹息的同时,马上又下了一道诏书。

郭圣通原本已经彻底清醒过来,原本以为自己的穷途末路到了,原本以为这次一定是贬居冷宫、甚至逼令自杀的旨意了。然而,第二道圣旨的内容却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圣旨大致有三层意思:一是刘彊继续当他的太子;二是郭圣通由皇后改称“中山王太后”,允许她和儿子一起生活;三是郭圣通所生的次子刘辅升为中山王,封地额外增加一郡(这一郡的收入,则是为郭圣通准备的生活费用)。

罢免了郭圣通皇后,却还能如此善待她,刘秀可谓仁至义尽了。但无论刘秀如何欲盖弥彰,都无法掩盖郭圣通和阴丽华这场后宫之争的结局,终极PK,笑到最后的是隐而不发、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阴丽华。离开洛阳城的那天,郭圣通回过头来看了看陪伴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皇宫和丈夫,无限苦楚凄凉地发出了无助离歌:别了,皇宫;别了,长安;别了,曾经拥有的一切;别了,那些我深爱的和我曾经虐待过的人们……

唯一遗憾的是,郭圣通第三招绝招“上吊”成了绝唱,她终究还没有勇气使出来了,用一首歌来代表她此时的心声吧:

昨夜曾立誓离别你

你厌了我又话我乏味

又借着乏味将我路上遗弃

昨日有双手携着你

我发觉我落泪我妒忌

想跟你分离将你尽量忘记

我怨勇气匆匆不预备

再次见你狠心不来难胜利……

伤逝

郭圣通“被贬”离开京城去当中山王太后,最“受伤”的是太子刘彊。是啊,在历朝历代朝廷后宫之中,都说母以子贵,同样的道理,子也以母为荣。母后被贬后,刘彊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心里开始忐忑不安起来。尽管大度的刘秀对他进行百般安慰千般弥补万般关爱,但在刘彊的眼里都变样了,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话,母后的下场给了这个曾经满腔治国抱负的年轻人一个沉重的打击——一切的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一切的权势利益,只是海市蜃楼;一切的风平浪静,只是汹涌波涛中隐藏的狂风巨浪。

原本开朗的刘彊变成了忧郁王子,原本的阳光刘彊被阴霾所代替了,因为他认为原本属于他的一片天空,在母后郭圣通离开的那一天,已经彻底倒了。从此,他不再谈论国事;从此,他的脸上不再有笑容;从此,他人在太子位上,心已经死了。

眼看他在日复一日地沉沦,他的老师郅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找刘彊进行了一次长谈。此时已习惯性沉默的刘彊静静地听完郅恽的长篇大论,最后才幽幽地来了一句劝说:请老师直接指点迷津吧。

于是乎,郅恽直接教会他两个关键词:一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二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解析是:进可攻,退可守,明哲保身,进退自如;当穷困不得志时,以独善其身的清高安抚失落的心;飞黄腾达时,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警戒自己。

刘彊不傻,经过郅恽开导,自然明白个中道理。于是乎,他嘴里叫道“罢了,罢了,一切都是白驹过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放下一切什么都是了,这个太子位子不要也罢。”说着,他马上向刘秀递交了辞职报告。大致意思是:我无德无能,空占太子位多年,实为汗颜。继母的长子刘庄为人谦厚,是做太子的不二人选。我请求辞去太子一职。第一次,刘秀不同意(毕竟刘彊没有什么过失,刘秀为了作秀的需要,也不能马上就答应啊)。

第二次,刘秀还是不同意(不懂得谦卑的人是不行的啊)。

第三次,刘秀极为不情愿地接受了(事不过三,刘秀的“秀功”已经表演完了,再推托下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建武十九年,刘秀再做重要人事调整:免去刘彊太子一职,改封为东海王,任命原东海王刘阳为新任太子。因为刘阳与反叛的真定王刘扬谐音,为了避免这种不吉利,把刘阳改名为刘庄。

离京的时候,28岁的刘彊心情和他母亲郭圣通截然不同,郭圣通是在伤心绝望中愤然而去的,而刘彊是在如释重负和解脱中离开的。他没有再唱那些伤心的离歌,而是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要全身而退,真不容易啊。从太子到藩王,我竟然要申请N遍才能成功,不容易啊!

而刘秀为了进一步展现自己的“仁义”和“道德”,在刘彊临行时,他还下诏,将刘彊的车马仪仗以及宫室陈设,都升至跟自己这个皇帝一样的档次。以此弥补刘彊未能登基为帝的遗憾。随后又将刘辅迁到更富饶的沛地为王,改封郭圣通为沛太后。同时升郭圣通的兄长郭况为大鸿胪。可以说郭圣通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入冷宫反得尊崇的废后,郭氏家族也成为史上唯一一个非但没有遭殃丢命,反倒全家升官发财的废后家族。据说刘秀自己生活节俭,但是他毫不吝惜地把大量的金银绸缎赠给郭况,以至于郭况后来富得流油,整个洛阳城都称他家做“金穴”。

然而,不管刘秀如何弥补,在废后郭圣通的眼里都是“秀”。但无论如何,她还支撑着,苟且偷安地活着,毕竟,她还有太子刘彊这个梦可以依靠。而当得知儿子步她的后尘,成为废太子后,郭圣通最后的希望破灭了,活着对她来说再无意义可言,死去才是一种解脱。曾经的孤傲现在的孤独,曾经的风光现在的泪光。当年夏六月丁卯日,忧愤交加的郭圣通含恨离开了人世。这一年,离她废后仅仅九年;这一年,阴丽华终于苦尽甘来,彻彻底底地打败了郭圣通;这一年,刘秀对郭圣通的去世百感交集,以封国太后的礼仪将她葬于北芒;这一年,天地无光,日月黯淡;这一年,暴雨倾盆,山河垂泪。

九年弹指一挥间,可是人生又有多少个九年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143.html

上一篇:边塞风云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