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当大明遇上大清:熊蛮子又回来啦——二次守辽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9 12:11:21 0


辽阳兵败的消息传到北京,17岁的天启皇帝急得直哭,辽东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不仅他想不到,满朝文武也没几个人会想到。撤换熊廷弼才几个月,沈阳、辽阳就丢了。

天启皇帝的肠子都快悔青了,世上真有后悔药的话,相信不管多贵他都会买。他又想起熊廷弼了,看来经略辽东还得熊廷弼。但之前把人家赶走,这时才想起人家,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特别是熊廷弼这种很有性格的人,能力很大,脾气也大,不给一个说法,熊廷弼恐怕不会罢休。

为了给熊廷弼出气,天启皇帝下令将当初参与弹劾熊廷弼的官员降职的降职、处分的处分,还特意指示吏部和督察院彻底清查,凡是弹劾过熊廷弼的,一个也不放过。

辽阳失守的当月,朝廷正式起复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谕旨里特意加了一句“马上差人守催前来任事”。这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刘一燝怕熊廷弼耍熊脾气,专门派人到他家里蹲守催促其尽早起程前往北京。事实证明,刘一燝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传旨的人一路飞驰赶到江夏给家里蹲熊廷弼道喜,告诉熊大人,您被重新起复啦。可熊廷弼理也不理,说我病还没好呢,走不了。后来朝廷处置了几个弹劾他的言官,熊大人的气这才顺了一点,但还是不肯走,这可急坏了奉旨前来“催促”的锦衣卫。

锦衣卫们软磨硬泡说尽好话,可熊大人的熊脾气可不是一般的大,就是不走,锦衣卫也没辙,他们总不能把熊大人绑走吧。谁都知道,现在朝廷上下都指望着熊廷弼挽救危局呢!皇帝也得让他三分,谁敢跟熊廷弼戗着来,只能添油加醋地把他不肯起程的情形上报朝廷。天启皇帝真急了,在催促的诏谕里加了一句——“如不顾君命,坚卧托辞,国有宪章,朕不敢贷。”也就是说,再推三阻四装病不来,可别怪我不客气了,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天启皇帝也知道熊廷弼倔,就算皇帝旨意又如何?当年万历皇帝,他还不是照样顶回去!对这个倔老头儿必须顺着毛摸,于是,在发狠话之后,又开始哄。皇帝再次颁谕给熊廷弼,情辞之恳切古今少有:“你经略辽东一年,殚精竭虑,力保危城,威震夷虏。后来言官散播谣言,我让部院讨论,大臣们又不替我分析,所以才有让你回籍的事。你刚走,我就后悔了。现在事情已经查明,起复你回朝为官。只可惜辽阳已经失陷,尽弃你前功。我常想,如果你在的话,又怎么可能让奴贼猖狂至此?你应该感念皇爷爷的知遇之恩,体谅我年轻又突逢外敌,虑事不周,勉力替我出来筹划吧。希望你即日就道,君臣同舟共济。”把责任推给大臣,把人情留给自己,天启皇帝给足了熊廷弼面子。

朝廷又直接给当地父母官下令,让地方官到家里去做工作,这下熊廷弼也坐不住了。天天弄好几拨儿人跟自己家里蹲着,搁谁也受不了。那些天,熊廷弼家里可热闹了,锦衣卫差官,地方父母官,大伙儿汇聚一堂,天天在熊大人家里蹲点,只求熊大人赶紧去北京。

禁不住各路人马的轮番“攻势”,熊大人终于上路了。五月,熊廷弼来到北京见了皇帝,算是正式报到。熊廷弼履职后,就展现了惊人的效率,他五月二十二日进京面圣,六月初一就拿出了他的应敌方案,效率可谓惊人。但即使熊廷弼是天才,也不可能几天之内就做好方案,合理的说法就是,熊廷弼早就在苦思对策,而他在江夏家中虽安卧不动,脑子却在飞快地旋转,一点也没闲着,虽然嘴上说着牢骚的话,但依然在为大明呕心沥血。熊廷弼就是那种嘴硬心软的人,也只有万历皇帝懂他。

熊廷弼拿出了他的新方案——著名的“三方布置”对策。首先是将明军主力以广宁城为核心展开,与敌人在辽河一线对峙。这个并不出奇,明军在辽东的两座镇城就是广宁、辽阳,现在辽阳丢了,辽东稍大一些的城池几乎丢光了,辽河以西的广宁是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城里最大的了。

熊廷弼的重点是凭城固守,后金的弱点就是攻坚,之前沈阳、辽阳的失陷,并不是后金军攻下来的,这里面奸细的作用更大,而熊廷弼擅长的就是抓奸细,只要明军依靠火器、坚城固守,后金军就占不着便宜。虽然很多人不甘心守,都想一举收复辽东失地,但眼下这个形势,能守住现有战线就不错了。

熊廷弼的新意在第二点,即以沿海的天津,山东的登州府、莱州府为基地,组建水师。后金军骑兵野战在行,却没有水师,而这也是大明的优势。熊廷弼的意思是在广宁正面与敌对峙的同时,利用水师的优势,在辽南沿海牵制袭扰后金,能打就打,打不赢上船就撤。这种战术思想后来被毛文龙执行了。

熊廷弼提出的以上两点都是针对后金的弱点——攻坚弱,缺水军。

熊廷弼提出的第三点是以山海关为明军前线水陆两军的战略总后方指挥部,统一指挥水陆两线作战。步骑兵在西,水军在东,彼此呼应,让后金军顾东顾不了西,疲于奔命。

尽管有人反对,但朝廷还是接受了熊廷弼的方案,让他驻节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而为了给熊廷弼打气,给他的加衔是正二品兵部尚书、正三品右副都御史。

兵部尚书是正二品,执掌全国军队调动训练和将领的升迁黜免,下设正三品侍郎若干人。熊廷弼首次经略辽东的加衔就是“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有了兵部侍郎的加衔,他和北京兵部下属各司说话时就有了长官身份,这样多少免去了作为外任地方官和部院司曹之间互不统属造成的推诿塞责,有利于急事急办。同样,挂着兵部侍郎的加衔在地方上调动麾下将领,他也有了真正的上级身份,加上兵部尚书的职衔,也是为了方便指挥。兵部的日常工作并不需要他管,另有新到北京的张鹤鸣去做。

至于都察院,虽然其长官的品级和兵部尚书一样都是正二品,但有明一代对于都察院的加衔极为审慎。都察院职司纠劾百官、明辨冤抑。上自大臣奸佞、小人构党,下至学术不正、希图幸进,都察院都有权弹劾,是文官系统中真正的实权部门。

都察院长官都御史素来都是由朝中有名望的大臣出任,都御史下设正三品左右副都御史若干人,其下又设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若干人。

明代以左为尊。各部实际掌权的多是“左侍郎”。这次召来应对辽东局势的熊廷弼、王在晋等人,起复时的职衔都是“右侍郎”。都察院也一样,左右都御史都是都察院长官,但实际负责的是左都御史。朝廷任命督抚时,因为只是为了方便日后在地方工作才挂名,所以外任总督、巡抚的都察院加衔多是“右副都御史”或“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右佥都御史的品级虽然不高,但加上这个职衔就有了弹劾直奏之权,对部下官员将领也有了名正言顺的监察权,有利于统一事权。

虽然朝廷给了熊廷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加衔,方便熊大人与各大衙门打交道,但熊廷弼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以熊大人的脾气,就算没有这些加衔,他照样可以跟那些当朝大员打口水仗。

朝廷给了熊廷弼许多名号,可是熊廷弼最想要的、最急需的那件东西朝廷却没给。熊廷弼想要啥呢?尚方宝剑。那些加衔只是为了方便办事,而尚方宝剑才是真正能号令全军的利器。有了尚方宝剑,就能先斩后奏,哪个不卖力不向前就先砍了,所以前线那些大大小小的带兵军官,不一定对兵部尚书感冒,却不敢在尚方宝剑面前放肆,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熊廷弼领了辽东经略的关防印信后,就等着皇上发尚方宝剑,可熊大人苦等多时却不见动静。不给,就自己要,熊廷弼直接给皇帝上疏要尚方宝剑。

皇帝却装糊涂,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理这茬儿。

其实,不是皇帝不批,而是熊廷弼之前得罪的人实在太多,这里面就包括现在的当朝首辅刘一燝。刘一燝等人就是想恶心一下熊廷弼,故意拖着不办。

熊大人也有招,不是不给吗?不给,就不走了。

拖就拖呗,谁怕谁!

最后还是有人出来和稀泥,劝刘一燝,你不给熊廷弼尚方宝剑,熊廷弼就不走。这么耗下去,对您不利啊!眼下前线危急,急需有人去坐镇指挥,熊廷弼不去,辽东出了事,最后责任还不是您首辅大人的。经人这么一提醒,刘一燝猛然醒悟:对呀,到时出了事,黑锅还得自己背,反正也恶心了熊廷弼,这口气也出了。于是,不久之后,熊廷弼领到了尚方宝剑,这才出发。

此时坐镇广宁的是辽东巡抚王化贞,也是一个胆子贼大的人。当年熊廷弼去抚顺巡视被视为壮举,可当时熊廷弼还带了400人。而萨尔浒之战后,辽西一带的蒙古部落见明军大败,就有了趁火打劫的想法,而时任辽东宁前兵备道右参议的王化贞单骑出城,进入蒙古人的营帐,耐心地做说服教育工作,成功地劝说蒙古人退兵。

辽阳、沈阳沦陷,袁应泰殉国后,朝廷就让辽东巡抚薛国用经略辽东,参议王化贞升任辽东巡抚,而当时薛国用重病在身,实际主持大局的是王化贞。

之前说过,辽阳、沈阳失守,辽东呈现雪崩式的大溃败,军民纷纷外逃,局势已经糟糕到不能再糟了。而王化贞这时显示出过人的胆识与魄力,他一面收拢败军,一面安抚百姓,硬是稳住了局面。

从天启元年(1621)四月到八月,双方都没有大的行动。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基本处于守势,很少主动进攻;处于攻势一方的努尔哈赤之所以不动是因为他要消化新的占领区。

沈阳、辽阳这等大城市,过去努尔哈赤只能偶尔去逛逛,如今真的成了他的了,整天泡在城里,东瞅瞅西看看,咋看也看不够,努尔哈赤接他的大小老婆进城享福,忙着搬新家盖新城,军事上暂时消停下来。

王化贞很清楚,努尔哈赤是一个得陇望蜀贪得无厌的人,进攻广宁是迟早的事,所以他主事以来,就一直在调兵遣将部署防务。而他布防的重点在三岔河,守广宁必守三岔河。

在今天的辽宁境内有一条重要的河流辽河,它是东北地区南部最大的一条河流,即使在全国排名也能排进前十。它有很多支流,比如辽阳的太子河、沈阳的浑河,辽河沿线的重要城池还有海州、铁岭、开原。

三岔河是辽河、浑河、太子河三河汇流处,中分辽地,河东有辽阳镇城,河西有广宁镇城。三岔河系沟通辽河东西两岸的咽喉,冬天河水结冰,可以直接在冰上通行;夏天搭造浮桥可通行。

三岔河上通辽河、浑河、太子河,下连河口直接入海。明代自建国驻守辽东,往辽东转运粮饷物资,一般都是从山东渡海入河口至三岔河,再由三岔河到达广宁(今辽宁北镇),或者将物资直接在三岔河卸载,再分别转运辽东、辽西各地。

辽河原来的入海口就在今天的辽宁营口,1958年后辽河改道从辽宁盘锦入海。

三岔河在明代被视为辽东镇之要害。早在成化十二年(1472)明军就在三岔河建造“辽东浮桥”用苇缆大船30只为梁,专门派兵驻守。后在东西两岸各筑一座关城,称“三岔关”,俨然一扇对开的大门,形成独具特色的过河关城。

关城是辽东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筑于边墙沿线的出入孔道,城内屯兵守关控制人员进出。辽东边墙沿线共有关城十三座,其中两座建于边墙之内,称“内关”,11座建于边墙沿线,称“边关”。三岔关是辽东边墙11座边关之一。

大明与后金都清楚,辽西得失在广宁,广宁得失在三岔河。于是双方都将兵力部署到三岔河附近:明军要保住广宁、守住辽西,就必须守住三岔河;而后金要进攻广宁进而侵占整个辽西,就必须先过三岔河。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大军云集,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王化贞的部署是沿河派2万兵设6营,各命参将1人、守备2人防守,并在西平、镇武、柳河、盘山等处筑堡设防。王化贞随即将他的布置写进奏疏上报朝廷。

熊廷弼看见邸报上王化贞的防河部署,当时就急了,上疏朝廷反对王化贞的部署。他的理由是,河面狭窄波平浪静,沿着宽不足70步、长超过150里的三岔河布防,河岸曲折战线过长,即便有3万人沿河防守也不可能挡住3000敌人渡河。因为你是处处布防,人家只需攻你的一个点就行了,这就是处于攻势一方的优势。如果分兵防守三岔河、西平、广宁,在战略态势上就形成“竹节”,长达150里的沿河防线上敌人只要攻破一点,就会势如破竹,成席卷之势。

熊廷弼认为,辽阳到广宁有360多里,敌人大举进犯,我军不可能不知道。应该集中主力固守广宁,三岔河到广宁之间多建烽火台,沿河地带派骑兵昼夜巡查就行了,没必要沿河布防;处处分兵,处处设防,只能陷于被动。这话王化贞自然不爱听。

王巡抚忙里偷闲,把自万历朝以来的“援辽军”改为“平辽军”。这引起了辽人的不满,家园被敌人侵占,已经很悲惨了,辽人何曾反叛,是敌人打来了好吧。不去平虏,却来平我们辽人,情何以堪!

熊廷弼也认为各地援军改称“平辽军”是很不妥当的。辽东百姓并未反叛,即便敌占区百姓也人心思明,这么叫已经引起了很多辽人的不满。所以对外地援军,称“征东”或者“平东”更好。

熊廷弼说这些是出于公心,但王化贞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熊廷弼是处处针对他。大敌当前,经略与巡抚却在闹矛盾。

八月,熊廷弼提出实现他的三方布置,需要联络朝鲜。其实,这点王化贞也想到了,而且比熊廷弼下手更早,他派出了一支奇兵,带队的将领就是后来具有传奇经历且颇具争议的皮岛总兵毛文龙。

英雄所见略同,熊廷弼、王化贞本来都很有胆识能力,可惜未能同心协力。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969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