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安史之乱——范阳鼓起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5 22:41:57 0

起兵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安禄山派往长安奏事的使节回到范阳,奏事使节的归来,让安禄山有了关键的道具——密旨。

密旨名义上是使节从长安带回,实际上是安禄山自己加工的山寨货。

安禄山拿出“密旨”对诸将说道:“奉圣上密旨,令我率兵入朝讨伐杨国忠,诸位将军跟我一同前往!”

“密旨”一出,诸将面面相觑,众人都非常惊愕,但谁也不敢多问一句,因为安禄山的脸上已经有了杀气。

李隆基的兵制改革在此时成了一把双刃剑,他让军队彻底职业化,节度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军队成为对外战争的一把利剑,而现在,安禄山把利剑调转了方向。

十一月初九,安禄山集结所部兵马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部落总计十五万人,对外号称二十万,正式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就此拉开了大幕。

第二天,蓟城城南,盛大的阅兵式正在进行。阅兵式上,安禄山将杨国忠提升到与晁错一样的高度——此次出兵只为讨伐杨国忠!

当年“七王之乱”以“诛晁错”为名,现在“安史之乱”以“诛杨国忠”为名,晁错与杨国忠,远隔数百年,同病相怜。

缘分!

阅兵完毕,安禄山再出一条禁令:胆敢妄加议论,影响军心者,灭三族。

这是一条愚民的禁令,目的是让士兵坚信:我们讨伐的就是杨国忠。

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呗!

一切准备就绪,安禄山兵锋一指,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向长安方向扑去。

这一年是公元七五五年,距离大唐开国的公元六一八年已经过去了一百三十七年。

在这一百三十七年中,除了武德年间窦建德、刘黑闼曾经割据河北叛乱,其余大部分时间,全国一片安静祥和。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即便有战争也都是在边境,中原远离战火已经一百余年。

现在,好日子到头了,战火由范阳而起,烧到了中原。

范阳兵变的消息很快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河北顿时乱成了一锅粥,老百姓惊慌失措,纷纷加入到逃难的行列,而河北的官员则开始做起了选择题:

要么大开城门,热烈欢迎;要么脚底抹油,全家开溜;要么硬挺一下,等待处死。

无论是哪个答案,都不容易选择。

应对

当范阳兵变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李隆基还在华清宫泡温泉。

原本李隆基邀请安禄山一起去华清宫泡温泉,不想,安禄山爽约了。

现在安禄山不请自来,而且不是一个人来,背后还跟着浩浩荡荡的十五万人。

起初,李隆基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坚信安禄山没有造反,而只是安禄山的仇家在造谣。

然而,告急奏疏累加到一起,李隆基终于相信了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那个号称大肚子里只装着忠心的胡人还是造反了!

在那一瞬间,李隆基一定被巨大的挫败感包围,他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自己的耳朵瘫痪了,眼睛也长瘸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心急火燎的李隆基赶紧召来宰相们商议。与会的宰相个个愁容满面,唯独一个人笑逐颜开,似乎打了鸡血外加各种兴奋剂。

亢奋的人正是杨国忠,别人还苦恼于如何消除国家祸患,而杨国忠则得意于自己有一双看到未来的眼睛:“看,我说得没错吧,我早说安禄山要反,你们还不信。”

转过头,杨国忠斩钉截铁地对李隆基说:“现在一心想谋反的只有安禄山一个人,他手下的将士都不愿意。不出十天,安禄山的首级必然会被送到长安。”

无知者无畏,无耻者无敌。

倘若在李隆基兵制改革之前,杨国忠描述的前景或许可以期待,因为那时军队非职业化,统帅无法做到一呼百应,即便叛乱,挺不了多久就会分崩离析。

现在则不同了,安禄山统领这批职业军人已经十几年了,早已是铁板一块,想要指望他们起内讧,在短时间内根本不现实。

然而,小混混出身的杨国忠并不明白这一点,而老眼昏花的李隆基同样不明白,他们都把安禄山想得太简单了。

轻敌的情绪在长安上空蔓延,不久,一个人的到来更加剧了轻敌情绪。

此人名叫封常清,时任安西节度使,范阳兵变发生时,他正好入朝汇报工作,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李隆基的一棵救命稻草。

封常清安慰李隆基说:“如今太平已久,所以百姓看着烽烟就被贼寇吓破了胆。然而事情有逆有顺,形势总有变化,臣恳请即日走马赴东都洛阳,打开府库,招募兵马,然后率军渡河,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能取安禄山的首级回来呈献给陛下。”

还有比这更好的安眠药吗?

李隆基闻言大喜,好,好,好!

几天后,李隆基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即日赴洛阳募兵迎敌。

李隆基这个任命非常值得玩味,这个任命恰恰验证了我之前的推测:起兵之前,安禄山已经被剥夺了河东节度使头衔。倘若没有剥夺,封常清的头衔会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不是现在的两镇。

同时李隆基这个任命也非常有趣,这个任命相当于股票期权,是给封常清画的一张饼,只要你封常清灭了安禄山,那么他的地盘就是你的了!

有点意思吧!

对于封常清而言,这是人生中难得的一次机遇,如果把握住这次机遇,那么迎来的将是仕途的飞越,然而,如果把握不住呢?

或许结局便是,既闪了舌头,又闪了腰。

布局

中原乱了,李隆基的心情也乱了。

他再也没有心情留在华清宫泡温泉,只好忧心忡忡地回到皇宫。

回到皇宫,李隆基开始着手布局,他必须打起精神,应对那个叫做安禄山的叛贼。

布局第一步,李隆基在两个人的名字上打了红叉。

第一个被打红叉的是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几个月前他与皇族女儿荣义郡主成婚,便留在京城出任太仆卿,太仆卿只是他的马甲,他的真实身份是人质。现在父亲安禄山叛乱,儿子安庆宗便成了乱臣贼子,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斩!

第二个被打红叉的人其实很冤,这个人就是安庆宗的新婚妻子荣义郡主,她被勒令自尽。

从始至终,荣义郡主都是被动的,她与安庆宗并非自由恋爱,而是由李隆基赐婚,如果说她嫁给安庆宗是一个错,那么作为赐婚人的李隆基该当何罪?

糊涂皇帝一箩筐!

把两个可怜的年轻人送上路,李隆基又发布了一系列任命:

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安禄山的堂弟)调任户部尚书;

安思顺之弟安元贞调任太仆卿;

朔方右厢兵马使郭子仪出任朔方节度使;

右羽林将军王承业出任太原尹;

增设河南节度使,卫尉卿张介然出任首任河南节度使;

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高丽人)为副帅,不日统军出征。

列完这个名单,我的第一个感觉是人比人得死。

在这个名单中,总共涉及七个人,这七个人的命运分成了两种,一种叫喜剧,一种叫悲剧。

喜剧只有郭子仪一个,悲剧却是一下六个,其中就包括荣王李琬。

由于荣王李琬的戏份儿不多,索性让他的悲剧提前登场。

荣王李琬是李隆基的第六个儿子,在开元天宝年间戏份不多,唯一一次闪亮登场就是这次出任挂名元帅。

皇子担任挂名元帅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武则天时期,当时武则天讨伐契丹,大军设立的挂名元帅就是皇子李显。

挂名元帅,说是元帅,其实只是穿一件元帅马甲,并非真的率军出征,率军出征的是副元帅。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挂名元帅,为荣王李琬带来了杀身之祸。

因为,他出任挂名元帅动了太子的奶酪。

按照常理,这个挂名元帅应该落在太子李亨头上,然而李隆基独辟蹊径,把元帅的马甲套到了李琬身上。

难道是李隆基疏忽?

不是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因为他心中忌惮太子。

正是因为忌惮太子,李隆基把元帅的马甲转手给了李琬,因为按年龄排序,现存于世的皇子中,李亨最大,李琬第二。

最终,马甲害死了李琬。

一个月后,安史之乱如火如荼,而荣王李琬暴卒,死因不明。

荣王暴卒,只是短短四个字,一直都被史家一笔带过,但实际上,这里面隐藏着黑幕。

近年来,一位享誉华人世界的武侠小说大师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荣王李琬是被太子李亨害死的。

大师叫金庸,该观点出现在他撰写的牛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上。

一语中的。

按照“谁受益、谁得利”推断,荣王李琬暴卒,得益最多的就是太子李亨,因此貌似忠厚的李亨,逃不脱干系。

荣王李琬的悲剧到此为止,其他五人的悲剧该陆续上演了。

洛阳陷落

战争使人疯狂,战争使人亢奋。

从范阳传来的战鼓声激起了长安、洛阳两地青年参军的热情,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总以为战争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于是便纷纷加入到政府军的行列。

十天之内,洛阳招募新兵六万,长安招募新兵十一万。

看着喜人的数字,李隆基欣喜不已,他赐给长安十一万新兵一个响亮的名字:天武军,从此以后,你们都是朕的勇士!

所谓勇士,绝大多数是长安农贸市场上的流氓和无赖。

然而,李隆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看到的是喜人的数字,天武军十一万加洛阳六万就是十七万,比安禄山的部队还多两万呢!

战争如果仅仅是比数字大小的游戏,此时李隆基已经赢了。

可惜,不是。

不久,副元帅高仙芝率军东征,他率领的是五万大军,在这五万大军中成分非常复杂,有飞骑,有骑,还有边防兵,还有滥竽充数的天武军兵。

带着这支鱼龙混杂的五万大军,高仙芝开拔到陕郡(河南三门峡),他将在这里筑起一道防线。

与高仙芝一起出征的还有一名监军宦官,名叫边令诚,此人在潼关保卫战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韩信来说,他的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高仙芝而言,边令诚就是他的萧何。当年高仙芝在边塞发迹,边令诚功劳不小,现在两人又一同驻防陕郡,能否涛声依旧呢?拭目以待!

顺着高仙芝的防线往前推,在这道防线前面是封常清的洛阳防线,而在洛阳防线前面,理论上还有数道防线。

不过,仅仅是理论上。

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起兵,仅仅二十四天后,安禄山便到了黄河边。

黄河自古便是天堑,短时间内很难越过,况且为了将安禄山挡在黄河边,封常清已经派人拆除了河阳桥,想从桥上过黄河,门都没有。

桥是没了,但安禄山还是过去了。

安禄山说,感谢风,感谢雨,感谢冰!

在灵昌渡口,安禄山命人收集了破船、野草、木材,然后把这些东西拴到绳子上,从北岸拉到南岸。

一夜之间,全部结冰,人工浮桥,巧夺天工。

踏着这座浮桥,安禄山的大军浩浩荡荡过了黄河,一下挺进了新成立的河南战区。

首任河南节度使张介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是唐朝历史上最短命的节度使,闪电上任,闪电告别,一切都那么闪,前后不到半个月。

要说张介然的运气也真够差的,他刚到总部陈留郡几天,安禄山就到了,他在城里,安禄山在城外。

张介然抖擞精神作了战前动员,然后给士兵发放守城武器。

发完武器,张介然心说:“完了!”

拿到武器的士兵一个个战战兢兢、瑟瑟发抖,眼神里没有自信,只有恐惧,指望这些吓破了胆的士兵守城,比指望文盲拿诺贝尔文学奖更不靠谱。

张介然心中暗暗叫苦,这叫什么火线提拔啊,分明是火线送死。

几天后,张介然的叫苦变成了现实,陈留郡太守举城投降安禄山,包括张介然在内的近一万名士兵都被卖了。

如果没有陈留北城城门上的那张告示,或许张介然等人还有一条活路。

然而,一入城,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看到了那张告示。

告示上分明写着,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原太仆卿、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已被斩于长安。

告示本身只是一张纸,而这张纸却搭上了近一万条人命。

得知消息的安禄山放声大哭:“我儿子有什么罪?你们就把他杀了!”

哽咽的安禄山一指投降的士兵,一个不留!

一万余人就这样逝去,火线提拔的张介然名列其中。

从陈留郡往西,就是荥阳郡(河南郑州)。

在荥阳郡,安禄山大军没有遭遇多大抵抗。

战鼓一响,号角一吹,荥阳城上便出现了奇特一幕:守城的士兵像瀑布一样哇哇哭号着往城下掉。

这不是因为地球引力,而是吓破了胆,于是鼓声一响,他们就成了惊弓之鸟。

没费多少劲,荥阳郡落到了安禄山的手中。

从荥阳郡再往西,便是武牢,过了武牢,洛阳就在眼前。

驻守武牢的,正是封常清和他新招募的六万大军。

这一战,安禄山的士兵算开了眼界了。

打了那么多仗,什么凶神恶煞的兵都见过,可没经过训练就敢上战场的兵还真没见过。

这仗还用打吗?

武牢一战,封常清六万大军惨败;

退到蔡园,封常清集合残兵再战,再败;

退到洛阳上东门,再战,再败!

三战连败后,安禄山大军已经兵临洛阳城下,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前后不到一个月,他们居然打到洛阳了。

太不禁打了。

四天后,洛阳城破,安禄山大军从四门如潮水般涌入。

三败将军封常清鼓足勇气再战于都亭驿,再败;

退到洛阳皇城宣仁门,再战,再败!

封常清一看不对头,再败,恐怕连屡战屡败的机会都没有了。

趁敌军还没有包围上来,封常清率领士兵推倒了皇城西墙,向西落荒而逃。

屈指一算,此时距离他向李隆基拍胸脯承诺剿灭安禄山,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由此可见,话说大了,不仅容易闪了舌头,更容易闪了腰。

封常清和他的六万大军跑了,留给洛阳城官员们一个两难选择:投降,还是赴死?

河南尹达奚珣很快作出了选择:我投降!

难题留给了其他官员,你们怎么办?

东京留守李憕对御史中丞卢奕说:“我等担负国家重任,虽明知不能敌,但也要抵抗到死!”

卢奕(前宰相卢怀慎的儿子)郑重地点了点:“我愿意!”

李憕收拢来数百名残兵,准备进行最后一战,然而,人心已散,数百名残兵一哄而散,只剩下李憕一个光杆司令。

李憕叹了一口气,转身一个人进了东京留守府,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自己的命运结局。

与此同时,卢奕打发老婆孩子怀揣官印从小道逃回长安,他自己则穿戴好上朝的官服,安坐在御史台。左右随从都跑了,偌大的御史台只有卢奕一个人。

卢奕淡然一笑,该来的,迟早都会来。

不久,李憕和卢奕被抓到了安禄山的面前,安禄山一看,不降?

好,那就成全你们。

斩首之前,卢奕大骂安禄山,一件一件历数安禄山的罪名。骂完安禄山,卢奕转过头来看着安禄山的乱兵说:“做人应该知道什么是逆,什么是顺,我虽死,但没有失去我的气节,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说完,从容赴死。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谨以这句话献给李憕、卢奕那些国难时刻坚持职守的人!

自毁长城

几乎与李憕、卢奕从容赴死同时,封常清率领残兵败将退到了陕郡。

到了陕郡一看,已是一片兵荒马乱,陕郡太守早已闻风跑到了河东郡,其余官民能跑的都跑了,没跑的要么是腿脚不好,要么是脑袋长包。

封常清在陕郡防线上上下下一看,心里凉了半截,还得继续跑,这里的防线根本挡不住安禄山。

封常清对老领导、时任副元帅的高仙芝说:“我连日与贼血战,发现贼寇兵锋真的不可阻挡。目前潼关没有军队驻防,如果贼军绕过我们突袭潼关,长安就危在旦夕。况且陕郡肯定守不住,不如引兵退到潼关,把贼兵挡在潼关之外。”

早在安西战区时,高仙芝和封常清就是老搭档,高仙芝做节度使,封常清做辅佐他的判官,高仙芝一直都很重视封常清的建议。

听封常清如此说,高仙芝便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牌,那五万鱼龙混杂的士兵恐怕不是安禄山的对手,更要命的是,陕郡防线也靠不住,一旦敌人绕过这道防线,不仅自己将腹背受敌,长安也危在旦夕。

高仙芝下定了决心,撤!

撤退也是一个技术活,而高仙芝的五万大军干不了这个技术活。

高仙芝一声令下,五万大军便乱哄哄往西跑,听说安禄山大军已经迫近,这五万大军跑得更快了。跑着跑着,队形便乱了,部队建制也不复存在,人挤人,人踩人,没见到安禄山,自己人倒踩死不少自己人,五万大军就这样乱哄哄跑进了潼关。

高仙芝不敢大意,马上命令修筑城防工事。

城防工事刚修完,安禄山的侦察部队已经到了潼关城下,在潼关城下盘桓一会儿,又拍马离去。

高仙芝和封常清这才喘了一口气,接下来,潼关可少不了硬仗了。

先不管那么多,先休整几天再说。

高仙芝、封常清休整期间,李隆基也没有闲着,他在酝酿御驾亲征。

为了御驾亲征,李隆基连下几道诏书,征调河西、陇右、朔方三战区部队进京勤王,除留下少数士兵驻守边防外,其余部队一律由节度使率领,二十天内到长安报到。

病急乱投医,拆西墙补东墙。

李隆基这几道诏书非常致命,一下动摇了王朝的国防体系,原本只是东北安禄山作乱,现在河西、陇右、朔方部队被调走,三个地区的边防已经脆弱成一张白纸。若干年后,吐蕃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与李隆基这次“拆西墙补东墙”有着莫大的关系。

然而李隆基已经顾不上了,他要不顾一切掐死那个叫做安禄山的胡人。

遗憾的是,杨国忠没给他那个机会。

听说李隆基要御驾亲征,并且御驾亲征期间由太子监督国政,杨国忠一下便慌了。

杨国忠一直在李隆基面前玩得转,在太子面前却玩不转,而且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杨国忠与太子很少走动,这就注定一旦太子监国,杨国忠处境将大不如前。

杨国忠思前想后,决定阻止李隆基御驾亲征。

杨国忠找到了三位堂妹,短暂寒暄之后,便给他们描绘了一个可怕的未来:

太子素来厌恶我们杨家,嫌我们掌权太久了,一旦太子监国掌握大权,我们几个的命恐怕就到头了!

三位堂妹被杨国忠描述的未来吓住了,顿时哭出声来,这时杨国忠走上前,与三位堂妹一起抱头痛哭。

哭过之后,四人决定,一定要让杨贵妃说服李隆基取消御驾亲征。

自此,李隆基的“御驾亲征”无疾而终,再无人提及。

打消了御驾亲征的念头,李隆基把目光投向了潼关。这里是长安最后的防线,关系到王朝的安危,幸好,那里有高仙芝、封常清两员大将镇守,应该出不了大问题。

如果李隆基的这个想法能够持续下去,或许安史之乱的历史就会被改写,最起码,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

可惜,几天后,李隆基的思路被一个宦官左右了。

左右李隆基思路的宦官是边令诚,时任高仙芝大军的监军。

原本边令诚和高仙芝关系不错。

当年在安西战区时,高仙芝有一次出战立下大功,兴奋之余,高仙芝便自作主张向李隆基发出了得胜喜报,然而这封得胜喜报犯了上司的忌讳,恼怒的上司一见面就把高仙芝骂得狗血淋头。这一骂把高仙芝得胜的喜悦心情都骂没了,反而还得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危,因为上司说了:“如果不是看在你立功的分上,就一刀斩了你这个高丽狗!”

这时,作为监军宦官的边令诚看不下去了,他上书李隆基为高仙芝鸣不平,他说:“高仙芝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而现在却还要担心自己的生死!”

这封奏疏一上,高仙芝的人生际遇发生了巨变,李隆基索性将高仙芝的上司从安西战区调走,转而任命高仙芝接任安西节度使。

从这件事情来看,边令诚不啻高仙芝的伯乐。

这一次担任高仙芝大军的监军,边令诚以为会跟以往一样,哥俩你好,我好,大家好。

然而,这次却不同,边令诚向高仙芝提出很多要求,高仙芝都没有满足,这让边令诚心中非常不爽。

可能是边令诚胃口太大,也可能是高仙芝军务在身没时间应付边令诚,总之高仙芝把边令诚得罪了,而且得罪得很深。

俗语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边令诚就是小人,而且是身体有残缺、心中有变态的小人。

这样的小人基本等同于小鬼。

边令诚决定报复,往死里报复。

借着回长安奏事的机会,边令诚狠狠参了高仙芝、封常清一本:封常清夸大贼势动摇军心,高仙芝没有诏命擅自弃守陕郡以西数百里土地,而且还盗卖军粮和陛下给部队的赏赐。

无中生有,无风起浪。

边令诚所说的这些其实经不起调查,如果李隆基能耐着性子派人仔细调查一番,真相自然水落石出,然而,在最需要耐性的时候,李隆基失去了耐性。

一听奏报,李隆基火冒三丈,这样的人留他何用,斩!

悲剧向高仙芝和封常清迎面扑去,高仙芝毫无察觉,而封常清已经隐隐有了不祥的预感。

洛阳兵败后,封常清曾经三次派人向李隆基汇报战局,然而,三次李隆基都没有给予接见。封常清意识到不妙,便亲自去长安汇报。走到半路,关于他的处理决定已经出来了:“免去所有官职和爵位,以平民身份回高仙芝军中效力。”

久在官场,封常清知道,自己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他作好了最坏的打算,提前写好了给李隆基的遗书。遗书中,封常清写道:“臣死以后,望陛下不要轻视此贼(安禄山),请陛下一定要记住臣这句话。”

这句话与一个月前封常清的夸口形成巨大反差,这说明封常清已经意识到安禄山的可怕,然而,满朝上下,大难临头,还在不以为意。

乐观,可怕的乐观。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十八日,集小人、小鬼于一身的边令诚回到潼关,封常清和高仙芝的悲剧即将达到高潮。

边令诚先捆住了封常清,宣读李隆基的诏书。封常清微微摇了摇头,这一天还是来了。

封常清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遗书,交给了边令诚:“请帮我转交圣上。”

说完,封常清从容就死,完成了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角色。

封常清被处斩时,高仙芝被迫在刑场监斩,眼看多年老友与自己生死离别,高仙芝心如刀绞,此时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即将与封常清殊途同归。

斩完封常清,高仙芝步履沉重回到办公室,刚在座位上坐稳,边令诚跟了进来,身后跟着一百余名刀斧手。

边令诚从嘴里挤出了几个字:“皇上对将军也有诏书。”

高仙芝诚惶诚恐地走下座位接旨,随后听到了让他五雷轰顶的诏令。

高仙芝悲愤地说道:“我遇敌而退,处死应该。然而,今日上顶青天,下踩大地,说我盗卖军粮和圣上的赏赐,纯粹是诬陷!”

然而,再多的话边令诚已经听不进去了,他把高仙芝押到了刑场。

刑场边,围满了士兵,这些人中,很多人是高仙芝在长安招募的。

高仙芝对这些士兵说:“我从长安把你们招到军中,招募时你们虽然得到一些朝廷的赏赐,但更多的还是想建功立业,我也想带你们一起建功立业。然而,没想到贼兵势大,只能先退到潼关,守住这道防线。现在我问你们,如果我真的盗卖过军粮和皇上赏赐,你们就说是,如果我没有,你们就说枉。我到底有没有盗卖军粮!”

“枉!枉!枉!”喊声震天。

高仙芝惨然一笑,冲着血泊中的封常清说道:“封二(封常清在家中排名第二),你从微不足道到成就功名一直跟着我,我先是提拔你当判官,后来你又接替我做节度使,今天咱俩又要死在一起,或许,这就是命吧!”

说完,高仙芝赴死,人生悲剧达到最高潮。

由于篇幅的原因,我无法将高仙芝、封常清之前的功绩一一列出,我只能说这是两个对帝国有巨大战功的将军,他们的人生顶峰在安西,他们的麦城在潼关。

高仙芝、封常清的无辜被斩,于我心中升腾起一腔悲愤:自毁长城。

可悲的是,中国人干的自毁长城的事太多了。

李隆基,朱由检,同意我的话,就请握一下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752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