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两种命运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7 11:51:10 0


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挫败敌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坐上了皇后的宝座。这已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女性所能达到的最高目标。武则天会不会就此停下奋斗的脚步?不会。她有王皇后作为前车之鉴。曾几何时,王皇后也和她一样的风光无限,但是转眼之间已经沦为阶下囚。一位皇后,如果失去了皇帝的宠爱,失去了子嗣的保障,失去了外廷的支持,将是何等的凄凉!她目睹了王皇后的悲剧,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厉害!武则天是一个强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她不可能高枕无忧,她还要做三件事才能放下心来。哪三件事呢?第一,稳定后宫;第二,改立太子;第三,改组外廷,把反对自己的人赶出朝廷,让支持自己的人上台。这是一个由内到外、由易到难的方针和路线。

一 王萧之死

武则天的利剑首先指向了后宫。在后宫里,她要对付的主要敌人是已经被废黜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她要把她们置于死地,让她们永远失去翻身的机会。而她之所以下此狠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唐高宗刺激的结果。这是怎么回事呢?废王立武是唐高宗的主意,是唐高宗下令,说王皇后和萧淑妃谋行鸩毒,然后把她们废为庶人的。被废之后,她们二人就被安排到太极宫的一个清冷的院落里软禁起来,关押她们的小屋门窗紧锁,是一个黑牢,只在墙上凿了一个洞,每天把饭从小洞里递进去,再把空碗从洞口拿出来。就这样过了大约一个月。如果没有意外,这种暗无天日生不如死的日子可能还要继续下去。

可是意外发生了。唐高宗的感情世界又起了波澜。他在册立了武则天之后,又忽然觉得自己对不起王皇后和萧淑妃了。当初说她俩谋行鸩毒完全是莫须有啊,再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王皇后和他结婚都十几年了,萧淑妃还和他生育了三个儿女,想来想去,他觉得良心上有点不安了,对她们又产生了一些怜悯之情。于是在十一月的一天,唐高宗也不知道是旧情复燃,还是鬼使神差,就溜达到了关押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院落里。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高宗到了看守所,看到环境如此恶劣,天性里温柔多情的那一面又表现出来。他不由得心酸落泪,对着洞口喊道:“皇后、淑妃安在?”不一会儿,从洞里传来一个凄凉的声音:“妾等得罪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这是王皇后的声音,语气之中有点抱怨。马上,王皇后的心头涌起了一丝希望和光明,她又改了口气,哀求道:“至尊若念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乞名此院为回心院!”皇上如果您还念及昔日的恩情,把我们放出去重见天日,我们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并请您把这个院子改名为“回心院”。

听了这几句话,大家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番表白,此情此景,和感业寺中武则天与唐高宗相见的场面,是何等相似!当年武则天可能也泪眼婆娑地拉住唐高宗,说:如果您念及昔日恩情,让我走出寺院,回到您身边,我甘愿一辈子伺候您。一样的情景,只不过换了主人公。面对这样哀恳的表白,唐高宗怎么回答的呢?他也像当年一样动了恻隐之心,说:“朕即有处置。”然后他就走了。唐高宗的回答我认为也是当年曾经给过武则天的回答。“我会有安排的。”后来他就真的把武则天安排回宫了。那么对王皇后和萧淑妃,他真的会有什么安排吗?不会,武则天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武则天一生重视情报工作。她不是早已经在后宫建立了情报网吗?宫女都是情报人员,在唐高宗身边她没少安插眼线,所以唐高宗私会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事情,很快就通过发达的情报网报告给武则天这个“智能终端”来了。武则天是什么感受啊?我觉得,如果今天我们能够由此联想到感业寺,武则天当年更是会不寒而栗。这对她来讲是昨日重现,是她玩儿剩下的把戏。如果给她们这次机会,让她们卷土重来,安知她们日后不会是第二个第三个武则天!武则天决不能容忍事情发展下去。她的性格中果敢善断的一面这时就体现出来,她立马找到唐高宗,对他说:皇上,听说您去见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您这么做是极不妥当的。现在我刚刚当上皇后,她们也刚刚被废,无论是朝廷还是后宫都还处于狐疑状态之中,一切都还不稳定,有可能再起波澜。您这样轻率表态,好像是旧情复燃的样子,那宫廷里的人会怎么看我们,外廷的人又会怎么看我们?我们的敌人会怎么想,我们的朋友又会怎么想?您还有没有一个准主意!所以,您是把我们自己置于不利地位,我们的胜利成果很可能因为您的草率付之东流啊。您想一想,这样做对还是不对?

唐高宗听了之后,也意识到自己错了。他从心里可怜王、萧二人。但是,作为皇帝,他不能儿女情长,他还要考虑政治大局啊。于是他对武则天说,我错了,不如杀了这两个人,一劳永逸,不留后患了。可是我不太方便出面,你就亲自处理吧。唐高宗把这个权力交给武则天了,武则天得到这个执行权后会怎么做呢?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她把这两个人各打了一百大板,打得皮开肉绽。这还不算,还要截去她们的手足。这还不够,她又把这两人置于酿瓮中,就是扔到酒缸里去了。为什么要扔到酒缸里去呢?她说这叫“令二妪骨醉”,你们俩不是在做重获自由的黄粱大梦吗?我让你们醉到骨头里去。王皇后和萧淑妃当时都只有二十多岁,两个如花的生命,就这样血腥地结束了。

面对如此残酷的死亡结局,王皇后和萧淑妃是怎么反应的呢?这个时候,两个人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和素质来。先说王皇后,她拜了两拜,然后说:“愿大家万岁,昭仪承恩,死自吾分。”说希望皇帝长命百岁,万寿无疆,现在武昭仪正承恩泽,所以死是我分内的事情。这句话说得平静之极,但也骄傲之极,贵族女子的骄傲在这儿表现得淋漓尽致。王皇后至死也不承认武则天是什么皇后,认为她没有资格当皇后,就是一个武昭仪而已,你即使杀了我,我也还是管你叫武昭仪。那么萧淑妃呢?我们前几讲说过,萧淑妃性格比较刚烈,挺像武则天的,在这种情况下,她就没有那么平静了,她破口大骂:“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说阿武这个狐狸精把我害到了这步田地,希望来世我变成一只猫,阿武变成一只老鼠,我要活活把它给掐死。话说得很狠。但是我们考虑一下这两个人的不同反应,哪一个对武则天更有杀伤力?是王皇后那句话。她对武则天表现出来的那种轻蔑和傲慢,是武则天更加无法容忍的。所以,把这两人杀了之后,武则天觉得还是难解心头之恨。怎么办?武则天不是爱好文史吗?她又玩起文字游戏来了,给这两个人改姓。王皇后本来姓王,这时候给她改姓蟒,说她是蛇,心如蛇蝎。萧淑妃呢?给她改姓枭,这是一种恶鸟,像鹰一样,吃肉的。武则天说,你们两个,一个是毒蛇,一个是恶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就这样,武则天既消灭了这两个人的肉体,又从精神上侮辱了她们。

那么,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我想,有两个问题必须弄清楚。第一,武则天确实直接杀死了王皇后和萧淑妃,但她是在征得了唐高宗的同意之后办理的。换句话说,这是唐高宗的授权,唐高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下诏处死王、萧二人,如果没有高宗的首肯,武则天她既不能也不敢杀死这两人。所以,如果说我们追究终极责任的话,这两个人的惨死,应该追究到唐高宗的身上。第二,武则天取得了对这件事的具体执行权之后,她对囚犯进行了虐杀,在执行过程中极尽打击报复之能事。其实,武则天这个故事也是有蓝本的,这个事情像极了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的故事。刘邦活着的时候比较宠爱戚夫人,刘邦死后,吕后掌权了,她是怎么对待戚夫人的?她把戚夫人的眼睛给挖了,然后把耳朵给熏聋了,再把胳膊、腿给砍下来。她说,这叫人彘,也就是人猪。之后她把这怪物扔到厕所里,儿子惠帝都被吓疯了。武则天的所作所为与吕后当年的故事异曲同工。

正因为这两个故事太像了,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武则天杀死王、萧二人未必那么残酷,怀疑是史学家在给武则天抹黑。他们认为是史学家把吕后的故事信手拈来,安到了武则天身上。但是我个人认为,武则天存在虐杀对手的可能性。为什么呢?是不是俗话说的“最毒莫过妇人心”啊?我认为不是这么简单。关键问题是,无论武则天多么强,她都处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里。男性家长,或者简单地说她的丈夫,掌握着她的身家性命,这些和她争夺丈夫的女人,不仅仅是情敌、政敌,甚至是她生命的敌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恐惧,所以当她能够有所作为的时候,才会如此的残忍、疯狂、不顾一切。其次,武则天从小喜欢阅读文史书籍,大概对吕后的故事也并不陌生。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不自觉地借鉴前人经验,模仿前人的举动也算是一种本能吧。我们现在不主张让小孩看暴力镜头,不就是怕他日后模仿吗?何况,武则天不是一个看到老鼠都要尖叫的人,她从来不害怕杀人。为了扳倒这两个人,她已经牺牲了自己的女儿,现在,就让她们死得难看些吧。

武则天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呢?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说武则天从此对猫十分惧怕,宫中从来不养猫,因为猫是萧淑妃变的,她害怕猫会去掐她的脖子。不但民间这样传说,《资治通鉴》也有类似的记载,说武则天在血腥杀人之后,患上了心理疾病,因为害怕萧淑妃转世报复,所以宫里再也不养猫;又说她整天做噩梦,因为多次看见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鬼魂披头散发,鲜血淋漓,所以不敢继续住在太极宫,后来搬到了大明宫,再后来吓得连长安都不敢住了,就搬到东都洛阳去了。

这两个说法,其实都是史书的作者一厢情愿。武则天的心理远比他们想象的坚强,她还是继续养猫的。同样是《资治通鉴》的记载,说武则天当皇帝之后,特别喜欢宣传在自己的统治之下一切都可以改变,仇敌都可以变为朋友。有一次,她给大臣们做了一场驯兽表演。她把一只猫和一只鹦鹉关在一个笼子里,给大臣传看。猫和鸟不是天敌吗?但是她宣称,在她的调教之下,它们可以改变天性,和平共处。大臣也都凑趣,认真观看,一边看一边赞美:我们的皇帝,是多么伟大啊,居然感化了这只猫。可是传来传去,时间不就悄悄地溜走了吗?最后,猫饿了,猫是畜生啊,它有畜生的本能,一看旁边有一只鸟,一下子扑上去,咬断了鹦鹉的脖子。武则天当时很没面子。不管武则天作为驯兽师是否合格,这故事至少说明武则天还是养猫的。那她是不是怕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厉鬼才不敢住太极宫,要搬家啊?也不是。我们不是说过李唐皇室有风疾的遗传病吗?太极宫地势低洼,所以皇帝们都不喜欢住,从唐太宗就开始营建大明宫。到唐高宗以后因为经常犯病,所以就主要住在地势高敞的大明宫了。后来武则天迁都洛阳更是有其他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害怕什么鬼魂。武则天杀死王皇后和萧淑妃没有这些负面的后果,相反,这对她倒有两个很好的效果。第一个是把两个潜在的威胁解决了,稳定了后宫。第二个是杀鸡骇猴,震慑后宫,让大家都知道武皇后是如此强悍,如此心狠,看你们这些后宫的女子,哪个还敢再勾引唐高宗,哪个还敢再反对她?所以,这一招是一箭双雕啊。

二 改立太子

稳定后宫以后,武则天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重新立太子了。永徽三年,武则天专宠的态势刚刚明显的时候,王皇后在舅舅柳奭的帮助之下,敦促高宗立了一个普通宫女所生的李忠为太子。李忠生于贞观十七年(643年),是高宗李治的长子。他的生母出身很低,所以王皇后收他做了养子,希望靠他来稳定自己的位置。到永徽六年,李忠已经十四岁了。十四岁的孩子已经明白好多事情,更何况生在帝王家,比一般孩子在政治方面更加早熟。看到养母王皇后被废,随后又惨死,李忠感到很惶恐。怎么办呢?他主动上疏,要求辞职,反正这个太子也当不下去了。辞职书交到唐高宗这儿来,唐高宗是怎么处理的呢?他觉得这事儿不能那么急,他还得等着更多的人表态呢。

唐高宗在等,武则天在干什么呢?此时武则天和她的支持者们也没消停,他们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永徽六年十一月三日,武则天刚刚被立为皇后的第三天,她就授意心腹礼部尚书许敬宗上疏,请求皇帝改立太子。许敬宗说,永徽初年的时候,国本还没有生出来呢,咱们现在的皇后还没有生儿子,怎么办呢?当时“权引彗星,越升明两”,就是暂且拉过一个彗星来,把它放在太阳那个位置,让它权且照照亮。可是现在,我们的皇后已经生下了自己的儿子,这个李忠,他怎么还能以彗星的身份来代替太阳呢?这个事情不妥当,因此皇太子得换人,应该立皇后武则天的儿子做太子。许敬宗表白了这番理由之后,还煞有介事地说:我知道父子之际,人所难言,我这样涉嫌挑拨你们父子的关系,话说得不好,皇上可能降罪于我,但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团结,我万死不辞,所以就上了这么一篇奏疏。

平心而论,许敬宗的这个上奏是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立皇太子的规范的,就是立嫡长子,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当太子。当然,他犯不着假激动,说自己是冒死上奏,因为他明明知道唐高宗正等着有人说这个话呢,他很安全。唐高宗接到奏疏之后,马上召见许敬宗商议此事。许敬宗见到皇帝后,又说出一个理由:“皇太子,国之本也,本犹未正,万国无所系心。且在东宫者,所出本微,今知国家已有正嫡,必不自安。窃位而怀自疑,恐非宗庙之福,愿陛下熟计之。”意思是说现在这个太子出身微贱,心里必然非常不安,一个皇太子心里不安,对国家可是一件祸事啊。这是什么意思?暗示李忠可能会犯上作乱。这样一来,改立太子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现实政治的考虑,显然是一个正当要求。唐高宗听了这番议论之后觉得很欣慰,他正等着有大臣来带头上疏呢。所以,他说,阿忠已经上表请求让位了。许敬宗说,这说明皇太子人格很高尚,我们应该成全他这番雅志,您就顺了他的意思吧。于是,就在当天,唐高宗废掉太子李忠,改封他为梁王,让他担任梁州都督,即刻离开京城,前去赴任。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就在李忠凄凄惨惨地离开京城的时候,武则天应谶而生的长子——代王李弘被立为太子。为了庆祝这一盛事,唐高宗大赦天下,改元“显庆”。为了给新太子祈福,唐高宗和武则天还在大慈恩寺举办无遮大会,宴请僧众。慈恩就是母亲的恩德。帝制社会,一方面子以母贵,只有皇后生的儿子才能当太子;但是同时也母以子贵,一个皇后如果没有儿子当太子的话,位置很难稳定。所以,李弘和武则天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改立太子,让武则天又松了一口气。她知道,王皇后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儿子。现在李弘立为太子,武则天的皇后之位就更加稳固了。

三 重组外廷

改立太子之后,武则天要做的第三件事,也是难度最大的事,就是调整外廷。武则天当皇后当得艰难,外廷有人支持她,也有人反对她,而且反对的声音一度还占了上风,反对者们都是元老重臣。现在,武则天已经当上皇后,而元老大臣还盘踞在宰相的位子上,她怎么能够容忍呢?此外,支持者也需要奖励。只有让支持的人升官,他们才能看到希望,继续支持她。因此,武则天还需要在外廷打击反对派,奖励支持派。具体怎么做呢?武则天和唐高宗共同商议之后,觉得这事急不得,需要通盘考虑。二人决定,依据反对派在朝中势力的大小和当年反对的激烈程度,分期分批进行处理。这样,那些反对武则天比较激烈同时势力又比较小的,就先期处理,于是,韩瑗、来济、褚遂良上了第一批黑名单。

大家应该还记得,褚遂良就是当年把笏板扔到台阶上,拿命拿官来要挟唐高宗的那个人。韩瑗和来济呢,是公开上疏表示反对的人。这都是激进派。褚遂良其实当时已经不在中央,就在永徽六年九月,废王立武正在高潮期间,他就因为表现过激被贬官了,所以当时中央需要处理的,就只剩下了韩瑗和来济两个人了。对这两个人,武则天怎么处理呢?据《资治通鉴》记载,就在武则天当上皇后的第三天,她使出了一招棋:以退为进,上表要求唐高宗褒奖韩瑗和来济。她说:“陛下前以妾为宸妃,韩瑗、来济面折庭争,此既事之极难,岂非深情为国!乞加褒赏。”意思是说韩瑗他们曾经阻止陛下立我为宸妃,这件事非常不易,希望陛下体察他们的忠心,奖赏他们。这一招很厉害。首先,武则天的正面形象树立起来了,她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她既往不咎,大肚能容,是个合格的国母;另外,她这样做也是为了麻痹韩瑗和来济,引蛇出洞,让他们继续有所为,以便最终一网打尽。为什么她只说韩瑗、来济反对她当宸妃,不提他们反对她当皇后啊?这是因为武则天当皇后,当中的名堂太多,经不起深究。现在她不想把人们的眼光再吸引到这件事上来了。因此,她避重就轻,只提宸妃,不提皇后。

武则天此招一出,韩瑗果然上当了。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他觉得废立皇后的风波已经过去了,武则天也没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看起来这个女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于是他胆子又大起来了。他想为老战友褚遂良鸣不平,把他从地方上拯救回来,于是上奏说:“遂良社稷忠臣,为谗谀所毁。昔微子去而殷国以亡,张华存而纲纪不乱。陛下无故弃逐旧臣,恐非国家之福!”意思是说,褚遂良当年虽然言词过激,但确实是深情为国,现在他被小人离间,所以贬到地方去了,希望陛下把他招回来,继续任用,否则,国家就要面临灾难。此言一出,唐高宗勃然大怒,说当初他那么顶撞我,你还来替他鸣冤叫屈!继续贬,下令把褚遂良贬往更偏远的地方。倒霉的褚遂良又被贬到桂州(今广西桂林)当都督去了。

武则天正愁找不到把柄呢,现在韩瑗居然自投罗网,岂不是天意!马上,武则天就把她的心腹许敬宗招来了,如此这般地指示了一番。第二天,许敬宗在武则天的授意之下上书唐高宗说,他觉得现在朝廷里有阴谋。什么阴谋呢?他说,您看,把褚遂良贬往桂州,看起来是慑于皇帝陛下的天威,其实这是中书令韩瑗的阴谋,这是明贬暗升。为什么呢?桂州是用武之地,可以养兵练兵最后出兵。韩瑗利用宰相的职务之便,安排褚遂良做桂州都督,是想和他里应外合。另外,来济和褚遂良也是朋党,实际上他们三个人勾结在一起谋逆。

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其实非常牵强。因为桂州和长安相去遥远,即使今天从广西桂林起兵去打西安也是难度太大,更何况当年了。褚遂良怎么能和韩瑗策划这么一个愚蠢的谋反计划呢,那绝对是脑子进水啊!但是,唐高宗不管这些。他马上认可了许敬宗的上奏,下诏贬韩瑗做振州刺史,来济为台州刺史。振州就是海南省的三亚市,韩瑗给贬到天涯海角去了。台州是现在浙江省的临海市。浙江现在是个好地方,可是当年南方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特别是沿海地区,还是非常落后的。既然桂州是用武之地,那褚遂良也就不能在桂州待下去了,又被进一步贬到爱州担任刺史。爱州是今天越南的清化市,这下子贬得更远了,如果按照今天的疆域,都被驱逐出境了。

面对越来越沉重的打击,有“唐楷第一人”之誉、有着文人气质的褚遂良终于受不了了。据《新唐书》记载,显庆二年,褚遂良上表说:“往者承乾废,岑文本、刘洎奏东宫不可少旷,宜遣濮王居之,臣引义固争。明日仗入,先帝留无忌、玄龄、勣及臣定册立陛下。当受遗诏,独臣与无忌二人在,陛下方草土号恸,臣即奏请即位大行柩前。当时陛下手抱臣颈,臣及无忌请即还京,发哀大告,内外宁谧。臣力小任重,动贻伊戚,蝼蚁余齿,乞陛下哀怜。”这里他先提到了自己为高宗力争皇位的策立之功,回忆了太宗去世后他帮助高宗稳定局势的辛劳,恳请唐高宗念在往昔的功劳上,对他网开一面。这封信写得好不好呢?不好,非但不好,而且是大错特错了。在唐高宗看来,正是因为他有拥立之功,又接受太宗遗命辅政,才会如此桀骜不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换句话说,褚遂良自以为可以向唐高宗求情的资本,正是唐高宗要置他于死地的真正理由。这封不识时务的求饶信当然得不到什么回复,第二年,褚遂良病逝于爱州,享年六十三岁。

韩瑗和来济这一被贬,他们原来所担任的中央领导职位就空出来了。谁去接替呢?许敬宗。因为许敬宗负责调查这个案子,立了大功,所以升官做了侍中,取代了原来来济的位置。武则天的另一个心腹李义府,在此之前已经当了中书令。这两个人都进入了宰相集团。唐朝的中央政府实行程序分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一个文件,只有经过中书、门下两个程序,才能真正成为敕旨,形成一个“红头文件”。现在李义府担任中书令,许敬宗担任门下侍中,武则天的意图贯彻起来就比较通畅了。到此为止,拥武派已经进入最高层,反武派也出去了三个,只差一条大鱼——长孙无忌还没有离开中央。天罗地网已经张开,尊为国舅、贵为宰相的长孙无忌又会面临怎样的结局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287.html

上一篇:国舅之死
下一篇:正位中宫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