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工业革命

世界简史——日本明治维新

历史大观园 工业革命 2020-06-28 16:13:14 0

19世纪60年代~70年代

关键词:明治维新

鲁思·本尼迪克特曾说:“明治政府从未想过要把这次改革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革命而进行,他们只是把它当作一项工作。他们的意图就是要使日本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他们并不想进行彻底的改革……”这说的就是明治维新。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世界简史——日本明治维新

大久保利通画像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杰出人士,号称“日本的俾斯麦”。为了改革,铁血无情,不论敌友,最后被民权人士刺杀身亡。

12世纪前后,天照大神的子孙,日本天皇大权旁落,将军的幕府代替王城成为日本权力的中心。此后7个多世纪,将军统治盛极一时。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宁静的日本群岛同样无法幸免。

1603年,丰臣秀吉的部将德川家康受封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设幕府,史称“德川幕府”。在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德川将军的励精图治下,幕府成功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消费的刺激下,都市和工商业呈现出一派繁荣。但封建制度已经油尽灯枯,注定走向没落的道路,这些加强控制的努力不过更证实了封建制度无法挽回的颓落。而短暂的繁荣也不过如行将就木之前的回光返照,转瞬就熄灭在黑暗中。

事实的确如此,德川幕府统治后期,危机重重。为了便于控制,德川幕府将全国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其中“士”指所有武士,包括将军、大名和他们的家臣。他们习文练武,担任各级官吏,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大名是将军分封在地方的封建领主,在自己的藩国中享有全权统治的权力。这种分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将军控制地方的简便方式,但强藩大名常常成为与将军相抗衡的离心力,为幕府统治带来威胁。于是德川幕府规定各大名必须隔年到江户参觐、侍奉将军一年,且得将妻子儿女留在江户作为人质。这一残忍措施虽颇见成效,但积压在大名心中的不满却更多。

农民虽然排在第二等级,但实际上是最受剥削和压榨的对象——他们不能随便迁徙移居,不能买卖土地,甚至连耕种作物的品种都没有权利决定。走投无路的农民为了活命只能起而抗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据统计,自18世纪以来,农民起义的年平均次数不断攀升,最初10年仅有5.5次,但到了80年代则已达到22.9次;19世纪更是频繁,仅30年代就爆发了279次起义。

“工、商”在幕府时代被视为最低贱、卑微的行业。然而随着资本主义萌发的发展,一些富商大贾从民间崛起,甚至出现了“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诸侯惊惧”的局面。总之,与以往相较,整个日本社会已经在剧烈的变动中面目全非。

19世纪中期,这个闭塞的幕府社会成为太平洋另一边觊觎的对象——年轻而野心勃勃的美国要将这个岛国变成它在太平洋的补给站。1853年,佩里率领四艘军舰叩开了闭锁的日本国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人民对幕府的怨恨已经如火山一般,即将喷发出来。

倒幕运动

世界简史——日本明治维新

西乡隆盛铜像
好莱坞电影《最后的武士》曾经轰动一时,其中的主角原型实际上就是日本“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

1860年,曾残酷处死了7名倒幕志士的幕府大老(幕府将军下的最高官职)井伊直弼,在江户樱田门外被刺死。这一事件迅速点燃了倒幕运动的导火线。

为了转移人民的注意力,1863年6月,德川幕府诏令宣布“攘夷”,但是遭到美、法军舰的攻击,英国军舰也对攘夷十分激烈的萨摩藩进行了武力镇压。攘夷失败的幕府很快重投列强怀抱。1864年,英、法、荷、美四国组建联合舰队,进攻倒幕运动的大本营——长州下关。长军不敌,幕府趁机兴兵征伐长州,妄图将倒幕运动彻底镇压下去。长州的守旧势力夺取了藩政,幕府军不战而胜,倒幕运动遭遇挫折。

暂时的失败更激发了倒幕派的斗争精神。1865年,长州藩倒幕派领袖高杉晋作组织80人起义,3个月横扫长州,夺回政权。之后,他改变策略,不再提倡“攘夷”,而转向全力武装倒幕。随后他征集了5000多名农民和市民,组织了新式倒幕军队——骑兵队。

第二年,长州和萨摩结成倒幕同盟,被激怒的幕府第二次征讨长州。15万幕府大军分四路进攻高杉晋作。但情况已经今非昔比,倒幕兵以一敌十,大获全胜。

次年10月,被后来称为“维新三杰”的倒幕领袖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会集京都。孝明天皇驾崩后,继位的明治天皇悄悄给他们下达了“讨幕密敕”。随后萨摩、长州倒幕军浩浩荡荡开进京都。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见势不妙,主动奏请“奉还大政”,但暗地里在大阪集结兵力准备反扑。

1868年1月,天皇在倒幕军队的帮助下发动政变,颁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命令德川庆喜“辞官(交出兵权)纳地(献出领地和人民)”。眼看大势已去的德川庆喜犹做困兽之斗,在1月底指挥1.5万军队分两路进攻京都。

倒幕军5000人分别在京都西南的伏见、鸟羽与幕府军遭遇。士气高昂的倒幕军以少胜多将德川庆喜打败。4月,逃窜回江户的德川庆喜被迫投降。5月新政府入主江户,将之改名为东京。幕府残余势力土崩瓦解。1869年6月底,盘踞在北海道函馆的幕府残余被消灭,幕府统治随之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政府的改革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政府发布具有纲领性质的《五条誓文》——历史上有名的“明治维新”自此开始。随后,整个19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日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世界简史——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颁布法令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1869年6月,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取消各地大名的地方统治权力,大名改名为藩知事,作为明治政府的地方官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1871年,配合“版籍奉还”又实行“废藩置县”,废除原有藩国界限,重新划分全国行政区。全国被划为3府72县,中央重新任命府县官吏,原大名封建领主权被取消,大名全部移居京都领取国家俸禄。

同时还规定废除等级身份制度,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平常武士改称为“士族”。又废除了武士佩刀的特权。普通平民被编入户籍,建立了系统的户籍制度,政府以此为依据进行征税和征兵。

1870年,效仿西方设立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有企业。同时建立示范工厂,鼓励私人发展资本主义企业。

19世纪80年代初期,政府又将一些成功的国有企业、矿山出售给大资本家,并以优厚的条件保护资本家投资。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殖产兴业到达高潮,日本经济突飞猛进。

为了达到强兵的目的,明治政府在陆军方面参考德国,在海军方面效仿英国,改革军队编制。1872年的征兵令规定,凡年满20周岁以上的成年男子必须服兵役,服役期为3年。1873年颁布征兵令,在“国民皆兵”口号下,大批青年被征入伍,建立起了一支常备军,称为“皇军”,即天皇的军队。他们还注重军事思想教育,平时向士兵灌输效忠于天皇的信念,并贯彻“武士道”精神。这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祸根。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面貌焕然一新,迅速崛起的日本很快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东亚强国。但为晋升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保留的封建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令人不齿的对外侵略道路,开始在亚洲大肆扩张。

世界简史——日本明治维新

上野之战
1868年5月15日的“上野之战”中,天皇军队最后肃清幕府的武装“彰义队”1000多人。至此,德川氏260余年来的根据地——关东地区被连根拔除。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gygm/1554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