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宋朝原来是这样——杨业之死:忠烈杨家将的真实故事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20:19:56 0

曹彬败退后,耶律休哥在东线战场上把宋军彻底赶出去了。在西线的蔚州、寰州、朔州、云州、应州仍在宋军手中,这也是北伐过程中路军(田重进兵团)与西路军(潘美、杨业兵团)所取得战果。不过,辽国人岂会将此五州之地拱手让出呢?萧太后已经指派契丹名将耶律斜轸统率十万大军,马不停蹄杀奔过来。

东线战事尘埃落定,西线大厮杀不可避免。

耶律斜轸曾担任辽国南院大王、北院大王、西南面招讨使等,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公元979年的白马岭战役、高梁河战役中,他均有出色的表现。萧太后上台后,他深受信任,继而在讨伐女真的战争中再立奇勋,成为辽军中堪与耶律休哥相媲美的名将。

在耶律休哥大败曹彬后一个月(雍熙三年六月),耶律斜轸挥师越过太行山,进攻宋军控制下的安定城。宋军将领贺令图在安定城西与辽军交战,岂料根本不是敌人对手,只得放弃安定,向南撤退。耶律斜轸追至五台,大破宋军,此役,贺令图损失数万人马,元气大伤。辽军挟胜利之威,于次日攻陷蔚州。

宋太宗接到快马送来的战报后,立即指示驻守在应州的潘美率领军队增援贺令图。潘美收到诏令后,即刻点兵启程,直奔飞狐。然而,耶律斜轸已抢先一步,占据有利地势,大败潘美,而后兵锋直取应州。此时应州几乎毫无防御力量,部队都追随潘美出征了,剩下的守城部队兵力单薄,如何抵御辽军,只得弃城而逃。耶律斜轸几乎不战而夺回应州,又把下一个目标对准寰州。寰州守军没有弃城而逃,他们选择了顽抗到底,但面对优势敌军,很快便沦陷了,守城的一千多名将士被杀。

潘美知道这四个州是守不住了,可是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尽可能把四州的百姓迁往大宋境内。土地未能收复,但是总要把汉人同胞从契丹人的铁蹄下拯救出来吧。潘美收罗残兵败将,退到朔州狼牙村,此时听到契丹攻陷寰州的消息。

契丹气焰嚣张,向朔州挺进,距潘美大军已经不远了,怎么办呢?

副将杨业认为应避其锋芒,他说道:“如今敌人兵锋益盛,不可与之争锋。我们应该率兵出大石路,先派人通知云州、朔州守将,先把云州百姓撤出来,然后我军直逼应州(应州此时已沦陷),契丹必定要集中兵力与我抗衡,届时让朔州军民出城,向石碣谷转移。在石碣谷入口处,埋伏一千人的强弩兵,再派一支骑兵支援,那么云州、朔州、应州三地百姓可以保全了。”

杨业的这个提议,着力点在于尽可能多地把百姓保全转移到国内,并不想与契丹人打硬仗,消耗实力。可是我们前面说过,在宋军将领中,许多人对杨业是有敌意的,一则是他是北汉降将,再则他在边关名气很大,令人嫉妒。听到杨业的发言后,有一个人站出来斥责道:“将军手握数万精兵,却畏懦如此!应该要擂响战鼓前进,直奔马邑与敌人决战。”

说话者何人?却是监军、蔚州刺史王侁。从王侁的名头上,就是个挂名刺史,因为此时蔚州已经被辽军夺回了。王侁此言一出,顺州团练史刘文裕也随声附和,表示赞同。杨业断然否定道:“不行,那样做必败无疑。”

王侁脸上露出轻蔑神情,冷嘲热讽地说:“你平素绰号叫‘杨无敌’,如今遇到敌人就逗留不前,莫非将军心怀他志吗?”

这句话,让杨业涨红了脸,暴跳起来。为什么呢?因为王侁含沙射影,暗示杨业本来就是个降将,难不成又想向辽国投降吗?你想想,当年杨业还是北汉大将时,北汉其他人都投降了,就只有他一个人不投降,因为他看重的就是个人的名声、气节。如今王侁却讽刺他不过是个小人,这岂能不让他愤怒呢?

他悲愤地对王侁等人说:“我杨业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时局不利,只会令士卒死伤却不能建立功业。如今各位责备我杨业怕死,我当为诸公做出表率。”

明知此去根本就是做无用功,为了自证忠心,为了悍卫名誉,杨业不得不去做。临行前,他来到主帅潘美帐中,流着泪道:“我这一去,凶多吉少。我杨业原是太原降将,按理早就该死了。承蒙皇上不杀之恩,还宠幸有加,授我兵权。我并非怯敌不击,而是想寻找更好的机会,能立尺寸之功,以报国恩。如今诸君责备我避敌不战,我只能先死以表心迹了。”

身为主帅的潘美一声不吭,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也许他与其他人一样,把杨业看成为是威胁自己地位的眼中钉。杨业也没有想得到潘美的安慰,他之所以前来,除了表白心迹外,主要是不忍心麾下将士跟着他去送死。于是他摊开一张地图,用手指向一处名为“陈家谷”的地方,对潘美说:“请诸位将军在此两侧埋伏步兵强弩,等我转战到此时,以步兵援救,从左右两翼夹击敌人。否则的话,恐怕没人能活下来了。”

对于杨业这个请求,潘美也不好拒绝了,只得同意。

于是杨业率部出发,向敌人重兵集结的方向挺进。潘美、王侁则按照杨业的要求,在陈家谷口埋设伏兵。

耶律斜轸早就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宋军往里钻呢。他得悉杨业率军前来,便亲自率军迎战。此时的杨业已绝生还的念头,他勇猛冲锋在前,锐不可当。老谋深算的耶律斜轸佯装不敌,向后便撤。其实辽军早就设下伏兵,以杨业丰富的军事经验,在一般情况下会十分谨慎小心,但此时他内心悲愤,就算知道敌人有伏兵,他能后撤吗?他选择了向前冲,此时伏兵四起,耶律斜轸也杀了个回马枪,杨业大败。

为了保全士卒性命,杨业还是率残兵败卒退回狼牙村。他希望埋伏在陈家谷口的步兵、弩兵能给予敌人重大杀伤。杨业一路战,一路走,边杀边退,到了傍晚时,抵达陈家谷口,可是他却惊愕地发现,谷口空无一人,根本没有一个宋朝官兵。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杨业率部出发后,王侁就在陈家谷口等待其消息。可是等了半天,却没有任何消息。王侁便派人到高处瞭望,还是没发现动静。他估算了一下,觉得杨业要是打败仗,那应该早就退回来了,到现在还未回来,肯定是把辽军打败了。一想到这里,王侁心里琢磨:我可不能让杨业把功劳给抢了。于是他马上召集所部,不必在谷口埋伏了,咱们抄小路去追击敌人。

潘美一听,这怎么行,你王侁要是跑了,辽军打到这里,我怎么扛得住?他想制止王侁,可是王侁不理他,自个儿走了。有人会问,潘美不是总司令吗,怎么王侁不听他的呢?原来王侁这个监军,他就是代表天子监督前线将领的,有皇帝老儿撑腰,不把总司令放在眼里。潘美大惊,想想这里不安全了,也顾不得杨业的嘱咐,下令军队撤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宋军失利的一个原因,无论是曹彬或是潘美,作为前线统帅,他们并没有一言九鼎的真实权力,反倒处处受制于部将,这样一支军队,哪有凝聚力呢?

话说杨业望着空荡荡的陈家谷,他用力捶胸,脸上充满悲恸的神情。他不是为自己悲,而是为所剩无几的部下感到悲痛。此时老将军手下只剩下百余人,他对众人道:“你们各自都有父母子女,不要跟我一起死,你们都快走吧。”这些士兵长期追随杨业,乐为其用,如今大难临头,岂有丢下将军自己逃命的道理呢?大家都流着泪,表示要与将军一起血战到底。

这时契丹人已经追了上来,这是最后的战斗了。尽管所有人已筋疲力尽,但老将军一声令下,大家都投入到契丹的白刃战中。“无敌”杨业果然神勇惊人,只见他大刀挥舞,砍倒了百十名契丹人,同时身上受了数十处伤,血流不停。打着打着,杨业的士卒已经死伤殆尽,只剩下他的儿子杨延玉与岳州刺史王贵等几个人。王贵也是一员勇将,箭术极好,他连续射杀数十名辽军,最后箭矢用完了,便赤手空拳,又杀了不少敌人,最后力竭被杀。杨延玉也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在父亲身旁。

杨业再也没有气力了,这时,他心爱的坐骑撒腿便跑,冲破辽军的包围圈,一头冲到深林之中。这匹马很通人性,可是它也伤得极重,跑不动了,只得找了个树丛,藏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契丹将领耶律希达一眼望见马背上的战袍,引弓上箭,瞄准便射。杨业不幸中箭,翻身落马。契丹人一拥而上,把失去知觉的杨业生擒活捉了。

对于杨业,契丹人十分熟悉。他以前是北汉将领,而北汉是契丹的保护国。就说契丹统帅耶律斜轸吧,在七年前(公元979年)辽国援救北汉时,耶律斜轸与杨业(当是叫刘继业)是属于同一阵线,一起抵抗宋军的入侵。

然而有一个事实,即便在北汉时,杨业似乎也是属于反对与契丹结盟的。据《辽史》所记,耶律斜轸在俘获杨业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由此可见,杨业在民族立场上,始终是反对契丹人入主中原,占据中国故土的。

作为一代名将,杨业文化水平比较低,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他不太懂,也没这兴趣。但是他忠诚、勇敢、会打仗、有谋略。他在军事上的本领,应该是长期作战中总结、学习来的。杨业有点类似于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既作战勇敢,同时也很会带兵,因为能与士兵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难。

杨业武艺相当高强,身体强健。他归顺大宋帝国时,已经五十多岁,驻守在雁门关一带,这里冬天十分寒冷,一般人都得穿毡裘御寒。他却不怕冷,经常夹一件棉衣,露天坐着讲习军事,旁边也没有火炉。站在一旁的侍者都快冻趴下了,他却一点寒意也没有。可以说,他天生就是打仗的料。他与李广一样,军中政令十分简单,但士兵乐于为其效命,这点从他最后的战斗中可以看出来。

契丹是游牧民族,崇尚英雄,而杨业是个令人敬重的英雄,故而契丹人对他好生照顾。可是杨业却已下了必死的决心,他叹息道:“皇上厚遇我,我本期待以捍卫边关杀敌立功以报答皇恩,只是为奸臣为嫉,逼我赴死。如今王师败绩,我有何颜面苟且偷生呢?”于是他绝食三日,吐血而亡。

这次惨败的消息与杨业自杀殉国的噩耗传到开封城后,宋太宗大为痛心。监军王侁被除官,发配金州;潘美被降三级留用;追授杨业为太尉兼大同军节度使。皇帝这么做,一方面是表彰杨业的功勋,另一方面也是树立一个忠勇的榜样。杨家将的故事,后来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经典传奇。这既是百姓对杨门忠烈的景仰与传颂,也有官方宣传的痕迹。

在著名历史小说《杨家将》中,塑造了杨氏家族四代忠烈的人物形象,小说里面当然有虚构,那么历史上除了杨业外,还真的存在其他杨家将吗?答案是肯定的。杨业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均被朝廷录用,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杨延昭,也就是小说人物中的杨六郎。

在杨业的数个儿子中,杨延昭的性格与父亲最像。杨业曾说:“此儿类我。”确实如此。杨延昭尝追随父亲参加雍熙三年的北伐,后来镇守大宋北疆,颇多战功。宋真宗也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堪称杨家将第二代的出色人物。

杨家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他的才华曾得到北宋名臣范仲淹的赏识,后来追随狄青南征。考虑到杨文广是名将之后,宋英宗多次提拔他,官至定州路副总管、步兵都虞侯。与祖父、父亲一样,杨文广也是精忠报国,因公忘私。

可以说,杨氏家族为大宋帝国的边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几代人抗击外敌的英勇事迹,得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逐渐演变为小说《杨家将》,其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遂成为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69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