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宋朝原来是这样——庆元党禁:韩侂胄时代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20:15:36 0

在南宋诸皇帝中,宋孝宗算得上是贤明之君,他统治时期,也可以算是南宋一个小黄金时代。可是在当了二十七年的皇帝后,宋孝宗感到恢复中原的梦想无望实现,遂心灰意冷,索性依高宗旧例,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惇,自己当太上皇。

孝宗本意是想抛开繁重的政事,安享晚年。可是他哪里知道,自己这一退位,居然惹起无尽的烦恼。

原因起自一个女人:皇后李凤娘。

太子赵惇登基,史称宋光宗,原先的太子妃李凤娘便成为皇后。宋光宗性格懦弱,而李皇后则是个刁蛮娇横、妒悍跋扈的母老虎。夫弱妻强,可以想象,宋光宗就是一个被李皇后随意摆弄的木偶人罢了。李皇后还是太子妃时,宋孝宗对这个儿媳就看不顺眼,多次批评她,并告诫她勿染指政事,否则将废了她。可是彼一时,此一时,光宗上台后,李皇后便开始展开报复行动,挑拨孝宗与光宗父子俩的关系。最后,宋光宗与父亲势同水火,竟然拒见宋孝宗。

李皇后妒忌心很强,凡是被光宗皇帝看上的嫔妃、宫女,她势必要加予迫害。她害死了光宗宠幸的黄贵妃,又把一个宫女的双手砍下来送给皇帝,只是因为皇帝称赞宫女的手白晳好看。李皇后的残忍独断,把宋光宗折磨得精神失常了,堂堂一个皇帝,居然成了个“疯子”。以后皇帝的病时好时坏,朝中政事“多决于后”。

绍熙五年(1194)六月,太上皇宋孝宗在郁郁中去世。直到这时,光宗还不肯出面主持丧礼,令孝宗葬礼迟迟无法进行。朝廷大臣对光宗皇帝的表现相当失望,宰相留正向光宗提出速速册立太子,但遭到皇帝的拒绝。留正索性假装跌倒受伤,辞了相位。

此时朝中一帮大臣开始密谋逼光宗退位,赵汝愚、赵彦逾、郭杲、叶適等人商量后,决定向太皇太后(宋孝宗母亲)求助。那么要找谁去向太皇太后陈情呢?他们选定了一个人:韩侂胄。韩侂胄是北宋名臣韩琦的五世孙,也是太皇太后的姨侄。

鉴于光宗已经不适合当皇帝,太皇太后以国家大局为重,同意赵汝愚等人的意见,传谕由赵汝愚主持此事。在大臣们的逼宫下,宋光宗被迫退位。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皇帝逊位的特别多,前面的徽宗、高宗、孝宗都是主动退位,而光宗则是被逼退的。光宗之子赵扩继位,史称宋宁宗。

在这场不流血的政变中,赵汝愚立下首功,而韩侂胄也是起到关键作用。

韩侂胄心里有点飘飘然,自以为有定策之功,怎么样也可以进入权力中枢吧。他便去找赵汝愚,一同商量此事。岂知赵汝愚当面给他泼了一盆凉水,他这样对韩侂胄说:“我是宗臣,汝是外戚,都不应论功求赏。”

原来赵汝愚乃是宋朝宗室,而韩侂胄是宋宁宗皇后韩氏的叔叔,是外戚。赵汝愚的意思就是,咱们是宗室或外戚,应该要做出表率,不要争功求赏,不然别人认为咱们搞政变,乃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不过后来赵汝愚还是被宋宁宗任命为相,韩侂胄却没能进入权力中枢,这下他气坏了。韩侂胄有自己的关系,他与太皇太后及皇后都是亲戚,凭着这两层关系,得以出入宫禁,再加上他拥立皇帝有功,也渐渐博得皇帝的信任。接下来,他要想方设法打击赵汝愚。

在当时南宋学术界里,理学正逐渐占据统治地位,而朱熹则是理学的代表人物。时任宰相的赵汝愚是理学的忠实信徒,他掌权后,便推荐朱熹为讲筵侍讲。除了朱熹之外,李祥、杨简、吕祖俭等理学名士,也纷纷被赵汝愚招罗到朝中。一时间,理学派成为朝廷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朱熹对韩侂胄有很强的警惕心,认为此人善于弄权,又凭恃其外戚身份扩张实力。他便警告赵汝愚:“侂胄怨望已甚,应以厚赏酬劳,出就大藩,勿使在朝预政。”但赵汝愚不以为然。朱熹遂直接向皇帝进谏,直言韩侂胄奸邪。当韩侂胄得知后,勃然大怒,决定要给朱熹点颜色瞧瞧。

韩侂胄打听到一个消息,朱熹给宋宁宗讲课时,总讲些“正心诚意”、“存天理去人欲”的东西,听得皇帝直打瞌睡。皇帝根本不喜欢理学!对韩侂胄来说,这可是扳倒理学派的良机。于是他故意设计了一出闹剧。

有一回,皇帝召优伶入宫唱戏。韩侂胄暗地里吩咐这些戏子穿戴峨冠阔袖,打扮成大儒的模样,在唱戏时,把理学家说的“性理之说”拿来说笑解嘲。要知道理学家们讲正心诚意,个个严肃得不得了,却被韩侂胄找来的戏子丑化了一番。对理学不十分感冒的宋宁宗,看到这出抹黑大儒的戏,亦不禁感到解气。这时,韩侂胄趁机说:“朱熹迂阔,不可再用。”皇帝早就对朱熹的讲学厌烦了,听韩侂胄这么一说,遂下诏罢免朱熹。

对韩侂胄来说,朱熹只是一颗小棋子罢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韩侂胄的真正目标,乃是扳倒宰相赵汝愚。

朱熹事件,成为朝廷中两派,即理学派与韩侂胄党交锋的导火线。

朱熹被罢后,赵汝愚、陈傅良、刘光祖等人纷纷上书皇帝,要求收回成命。然而皇帝非但不挽留朱熹,还把陈傅良、刘光祖两人贬职。赵汝愚一怒之下,请求辞职,皇帝不批准。与此同时,韩侘胄反倒兼职枢密院都承旨,势焰越发嚣张。曾经从学于朱熹的彭龟年弹劾攻击韩侂胄,结果被罢官。陈骙出面为彭龟年辩护,也坐罪免官。

在这场交锋中,韩侂胄连连告捷,他的矛头很快对准了宰相赵汝愚。

要攻击赵汝愚什么呢?韩侂胄与一帮党徒研究半天,找了一个理由。自大宋开国以来,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宰相一职,不由赵氏宗室担任。赵汝愚是赵元佐(宋太宗赵炅的长子)的七世孙,这下子韩侂胄有理由了。于是他便指使李沐上书弹劾赵汝愚,称他“以宗室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并告他“植私党”“专功自恣”。这一击实在致命,赵汝愚被罢相。

韩侂胄的时代来了。

但是理学派也是不好惹的。自从理学兴起后,自称继往圣之绝学,就是把孔、孟当年的绝学接过来继续发扬光大。理学虽然不是宗教,但有着宗教般的信仰,他们强调正心诚意,要培养浩然之气。在理学派眼中,韩侂胄就是个奸佞之徒。

李祥、杨简、吕祖俭等理学名士,纷纷上书请留赵汝愚,并攻击韩侂胄。这些正人君子既然不屑使用小人手段,如何抵得过对手的阴招呢?遂纷纷败下阵来,要么被贬,要么被流放。但是理学自从北宋二程、张载倡导以来,到了南宋朱熹时已俨然成为学术之主流,信众基础坚实。老师被打倒了,轮到学生上场。

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张道、林仲麟、蒋传、徐范六人,伏阙上书,为赵汝愚等鸣冤,言辞激烈。在皇帝看来,学生此举,无异于公然要挟朝廷,大怒之下,把六名太学生流放到五百里外。这六名学生虽遭流放,却赢得人心,时人称其为“六君子”。

赵汝愚罢相后,韩侂胄因为外戚身份,也不好就任宰相之职,于是便把他的同党京镗推到宰相宝座。韩侂胄虽不是宰相,实际上权力比宰相还要大。

在“六君子”上书后,韩侂胄也深感理学派根深叶茂,不容易一网打尽。要彻底清除理学在朝中的影响,就必须在理论上给予致命一击。韩侂胄与同党何澹等人研究后,出笼了一个伪学的名目。所谓的伪学,就是伪道学、伪儒学。

那么韩党攻击伪学的根据何在呢?

这里就要说一个故事了。

理学产生于北宋,特别是经程颢、程颐以及张载的倡导,成为时代显学。理学家对道统是这样认为的:孔子是得到尧、舜、文、武的真传,孟子得到孔子的真传,但是孟子之后,就没有人传承了,隔了千年后,程颐又继承了。程颐开创的伊川学派学说奠定了理学的基础,与后来朱熹之学合称为“程朱理学”。

宋高宗曾一度对程颐学说大加赞赏,后来陈公辅上书,斥责伊川之学为“狂言怪语,淫说鄙论”。当时南宋正值存亡关头,推崇伊川之学的人,多数只会高谈阔论,标榜道德,在国家存亡问题上实在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宋高宗遂下诏:“天下士大夫之学,一以孔孟为师,庶几言行相称,可济时用。”也就是说儒学应该回归孔孟之说,应该师法于孔孟,而不是师法于伊川(程颐)。

宋高宗的这道诏书,后来便成了韩侂胄一党攻击理学为“伪学”的依据。何澹向宋宁宗提出:“臣愿陛下以高宗之言,风励天下,使天下人皆师孔孟。有志于学者,不必自相标榜,使众人得而指目。”虽说韩侂胄一党攻击理学为“伪学”,乃是出于政治目的,但也道出理学的一些弊病,比如“自相标榜”,“同门则相庇护”,门户之见颇深。

但是问题来了,什么才算真儒学,什么算伪儒学,标准为何?

切不要以为韩侂胄是要跟朱熹探讨学问,他可没那兴趣,也没那个水平,他巧立名目,乃是为了打击政敌,实施专政。但凡是攻击韩侂胄一党的,无论是不是真的理学家,统统打上“伪学”之名。于是乎,朝中同情理学者纷纷被罢,而严斥“伪学”者则加官进爵。太常少卿胡纮上书称:“宜严行杜绝,勿使伪学奸党,得以复萌。”这样,伪学与奸党挂钩了,党禁由是大兴。

既然是奸党,自然要揪出其党魁了。

当时朱熹是理学的领袖人物,自然被视为奸党党魁。朱熹被罢出朝廷后,皇帝还给了他一个秘阁修撰的闲职,其实他并未赴任,隐退在家。韩侂胄想打倒朱熹,胡纮、沈继祖等人本与朱熹有隙,便乘机大肆攻击,罗列了所谓十大罪状,并嘲讽朱熹毫无学术,不过是剽窃张载、程颐等人的思想。皇帝也不分青红皂白,便把朱熹秘阁修撰这个闲职也罢免了,朱熹弟子蔡元定被流放。

朱熹被打倒了,但党禁却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

庆元三年(1197)底,所谓的伪学籍隆重出台,就是朝廷编制伪学名册,列入名册的伪学奸党共计五十九人。这五十九人中,有四人曾经担任宰辅,包括赵汝愚、留正等;有十三个曾担任待制以上官职,包括朱熹、彭龟年等;有三十一人担任过散官,包括刘光祖、吕祖俭、叶適等;还有八名士人,包括前面提到的“六君子”及朱熹弟子蔡元定等。

这就是所谓的“庆元党禁”。

宋朝政治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往好的说,总体上是比较清明的,也比较人道,以韩侂胄之专权,大兴党禁,仍然只是采用免官、流放、造奸党名册这些手段,绝少采用杀戮手段,固而宋朝党争频繁,但没有酿成东汉党锢血流成河之惨剧。往坏处说,党争频频,大大消耗国家力量,各党都把精力放在对付对手上,却没有放在富国强兵之上。南宋没有好好利用这段和平年代来扩军备战,为北伐中原作准备,等到战争来临时,又要一败涂地了。

表面上看,在这场党争中,韩侂胄大获全胜。

事实上,情况比他所想象的复杂得多。较量还在继续。

庆元六年(1200),朱熹去世。

在奸党名册中,除了四位宰辅之外,在其余五十五人中,朱熹排名第一。可是这位“奸党”党魁之死,居然引起朝廷的恐慌,因为当时朱熹四方门生信徒,齐聚于信州,欲为老师送葬。朝廷认为,这一群儒生聚在一起,准要妄谈时人短长,议时政得失,便下令地方官员严加防范,以约束其众。对朱熹的葬礼,尚且如临大敌,看来这场党争的胜败还未有定论呢。

朱熹死后不久,吕祖俭(列入奸党名册)的从弟吕祖泰向韩侂胄发难,他击登闻鼓上书,攻击“侂胄妄自尊大,卑陵朝廷”,请朝廷诛杀韩侂胄以防祸乱。此书一出,震动朝廷内外。此时韩侂胄的势力如日中天,而吕祖泰不过一区区进士,竟然单枪匹马向他发难,这胆子也忒大了。朝廷以吕祖泰“挟私上书,语言狂妄”为罪名,杖责一百,发配钦州。

看来党人的力量不可低估。

这时也有人劝韩侂胄:“不弛党禁,恐后不免报复之祸。”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不然哪天党人上台,你韩侂胄也不免要遭殃。此时的韩侂胄已加太师,又封平原郡王,可谓权倾天下。他思忖着“伪学党”已动摇不了他的地位,遂稍弛党禁。被列为奸党的徐谊、刘光祖等人也先后复官。

韩侂胄攻击朱熹等人之学为“伪学”,其中有一点是得到皇帝认同的,那就是理学家们高谈阔论,谈义理,谈心性,谈道德,但说到经世致用,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对于南宋朝廷来说,中兴复仇,恢复中原那才是大事业,这岂是坐而论道可得来的呢?但道学家们没能做到,执掌国家大权的韩侂胄呢?掌权这么久,也没干出什么大事业嘛。

这次,韩侂胄想证明自己,他要干一番大事业。

什么事业呢?北伐!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66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