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红颜蓝颜

皇后全传——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

历史大观园 红颜蓝颜 2020-06-27 15:45:44 0


身为女人,褚蒜子实在是太可怜了,年轻时死了丈夫,人到中年又丧了儿子,寡居一生。可作为皇后、皇太后来讲,她又历经了三度垂帘,把持东晋朝政长达40年之久,与东晋历史上众多的著名人物如庾冰、何充、桓温、谢安等人或密切合作,或机智周旋,为稳定东晋司马氏家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名门佳丽 少王妃变皇后

皇后全传——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

褚蒜子

褚蒜子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太宁元年(323)出生。其曾祖父褚洽曾在晋武帝时当过安东将军,祖父褚给做过武昌太守,其父亲褚裒因参加了平定苏峻之乱而被封都方侯,累迁为司徒、左将军、兖州刺史,都督兖、徐、琅琊诸军事等职。褚蒜子生长在这样的官宦人家,自然是见多识广,特别是其祖父、父亲在官场上的争斗,使其早年就懂得了很多为人、为官之道。如其父褚裒是“皮里春秋”的代表人物,他表上谨慎寡言,从不议论谁人之好坏,可内心却褒贬是非分明。这些为褚氏在日后的宫廷斗争中积累了经验。褚氏以其出身、美貌、聪明和才智被成帝亲自选聘给弟弟琅琊王司马岳。只是因为晋成帝死时,两个皇儿都在襁褓之中,无法继承皇位。当政的中书监庾冰极力劝说病危的成帝将皇位让自己的同胞弟弟琅琊王司马岳,认为此举对国家和社稷着想,于是成帝就在病榻边召入庾冰、何充等人,起草诏书,立司马岳为储君。3天后,成帝驾崩,21岁的司马岳登位,为晋康帝。康帝封成帝的长子司马丕为琅琊王,次子司马奕为东海王,庾冰和何充则分别晋升为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共同辅政。褚氏也因此被封为皇后,可谓是一步登天。

皇后全传——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

东晋顾恺之绘《女史箴图》卷,用生动画面展示女子的道德与情操

可谁知好景不长,仅两年功夫,康帝司马岳就一病不起,命归黄泉,褚后早早地成了未亡人。从此,开始了她几度听政的历史。

二、首次垂帘 稳定家事国事

康帝病重时关于选什么人继承帝位,在朝引起了激烈争论,庾冰仍主张立年长之君,建议推会稽王司马昱嗣君,因为此时康帝长子、褚皇后所生的司马聃只有两岁。庾冰这样做,仍是为了保持庾家的权位,因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必然由太后的外家专权,这是前朝的惯例。但是,这时何充已回朝任职,他同庾冰不和,建议立康帝儿子司马聃为太子。康帝答应了。于建元二年(344)九月,下诏立聃为太子。这就奠定了褚后的母后地位。

司马聃被立为太子的第三天,父皇死去,何充奉其即位,是为穆帝。尊褚后太后。此时穆帝年仅两岁,褚太后临朝听政。褚氏仅做了两年皇后,就被尊为皇太后,别的人如何服她呢?但两岁的婴儿怎么能管事?何充与司徒蔡谟一起,请求褚氏临朝听政。他俩在奏章中说道:“社稷危急,百姓悬命,希望太后效法汉之和熹皇后(指汉和帝皇后邓绥)及近代明帝庾皇后的做法,上顺祖宗,下念臣吏。”大臣们对这位皇后的政治才能是有信心的,因为康帝在位时,她曾帮助处理了不少军政大事,都很有分寸。

褚氏阅罢奏章,又下了一道诏书,写得很感人,大意是:皇帝年幼,应赖公卿大臣同心辅政,今大家既然恳切上词,应不辞众请,只是心头难免又悲又怕,自当勉力从事。

这样的批答,恰到好处,表现了褚太后高超的政治手腕和领导艺术。于是,在太极殿上设下白纱帷帐,太后抱着3岁的穆帝垂帘听政。这一年,是晋穆帝永和元年(345),褚太后22岁。何充又投太后所好,上表推荐太后父亲褚裒入朝总揽朝政,但是褚裒坚决不肯,认为外戚应避嫌,不应重演前朝故事,仍坚持领导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褚太后决定仍请庾冰入朝,但庾冰已患重病,不久就死了。

说是听政,此时的东晋大政褚太后一人也难以决断。庾冰此时已死,庾翼为荆州刺史居兵上游,何充领扬州刺史居重朝中,庾、何二人水火不容,政令难以推行。

为缓和这种局面,褚裒向太后推荐会稽王司马昱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渐夺何充之权。永和元年(345)八月,庾翼卒,徐州刺史桓温被任命为荆州刺史,褚裒又向司马昱推荐名士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实际上既增加了抗衡桓温的力量,又分了司马昱之权。这样,桓温居上游,殷浩据下游,褚裒据江北,三足鼎立,司马昱仍居中辅政。东晋政局相对稳定了多年。

当时的东晋小朝廷,只占有江南一隅,中原和关中以及川蜀的大片土地都被少数民族占领。有占洛阳、邺城一带的后赵石虎(羯人);占辽宁朝阳地区的前燕慕容皝(鲜卑人);占巴蜀一带的成国李势(氐人);关中、陇西一带出现了前秦的苻坚(氐人),还有占据陇西、西城大片土地的前凉张骏(汉人)。北方百姓长期遭受战乱之苦,翘首盼望东晋朝廷能早日北伐,收复失地。东晋一些将领如祖逖、庾亮、褚裒等都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一些大臣往往力加阻挠,一方面是害怕北上将领因此获得成就和威望,影响这些人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怕北进中原要支出大量国库财富,失去自己在江南的经济利益。所以,几次北伐没多大进展。但是在褚蒜子临朝的12年里,却有了较大的作为。

皇后全传——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

祖逖率军北伐

升平元年(357)春正月,晋穆帝司马聘已15岁,褚太后为他举行了冠礼之后,便提出归政给穆帝。她诏书上说:皇帝虽已成年,但国家面临艰危,四海未统一,百姓仍困苦不堪,希望大臣们看得远一点,戮力同心,匡扶幼主,我这未亡人能回归别宫,了此残生,也安心了。这份手诏写得委婉动人,满朝大臣听了之后无不感动泣下。从中可看出,褚蒜子既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太后,也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三、再次垂帘 受钳制于恶人

升平五年(361)夏五月,穆帝暴病而死,年仅19岁。穆帝没有儿子,辅政大臣司马昱请立成帝长子琅琊王司马丕为帝,询问褚太后的意见,褚太后表示同意。司马丕即位为晋哀帝。21岁的他本应励精图治,振兴社稷,但他是个昏庸糊涂的皇帝,对政事不感兴趣,却迷信方士,成天不吃饭,只吃金石药饵,这样年纪轻轻便病倒在床。拖了一年,仍不见好。大臣们忧急异常,只得再次请出褚太后临朝摄政。不过,这一次临朝却比不得上次,这几年间,桓温势力继续发展,已加官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假黄钺,位极人臣。所以,褚太后听政之初,便加桓温扬州牧,召其入朝参政,但被桓温推辞。

兴宁三年(365),哀帝死去,因无子嗣,褚太后立哀帝之弟琅琊王司马奕为帝。太后继续听政。

桓温已近60岁,于太和四年(369),发起第三次北伐,想先建大功,再谋帝位。但遭到失败。桓温又接受臣僚建议,准备废司马奕,改立新帝,借以树立自己的威权。他先令人散布流言,称司马奕患有性病,不能生育。后宫田美人、孟美人同嬖男通奸生有三男,准备建储立王。一时间,京城内外谣言四起。

咸安元年(371)十一月,桓温亲自赶赴建康,暗示褚太后,请废司马奕改立丞相司马昱,并代太后拟下诏令呈其过目。虽然桓温握有朝中大权,但废立之事在表面上必须由太后做主。因此,桓温将诏令传入内宫后,也是心中惴惴,惟恐受阻。此时太后正在佛屋烧香,内侍报告“外有急奏”。太后走至屋门,靠在门上浏览诏令草文,边看边说:“我早就料到会如此。”看到一半,索性交给侍从,取笔答道:“未亡人遭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社稷大计,由六卿们做主罢了!”实际上是对诏令表示认可。

桓温立即召集百官,宣布此诏,废司马奕为东海王,立司马昱为帝。褚太后自然也就无须临朝听政了,被尊为崇德太后,移居崇德宫。大臣们对此都愤愤不平,但慑于桓温的威势,谁敢出头讲一句话?大家站在神兽门前,看着废帝身穿白色单衣,坐上牛车凄然出宫而去,莫不唏嘘下泪。接着,司马昱穿上龙袍,升座接受百官朝拜,这就是晋简文帝。

四、三次垂帘 名后名相携手

简文帝虽被立为帝,但国政大事皆委桓温,自己战战兢兢,惟恐被废。即位的第二年六月,简文帝病重,立10岁的司马曜为皇太子,并下遗诏“大司马桓温依周公居摄故事”,“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这正合桓温心意。不过,诏书尚未发出,便被侍中王坦之所谏止,改为“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既然要像诸葛亮、王导那样辅佐君主,也就等于断了桓温废主自立的口实。七月,简文帝卒,群臣立太子曜为帝。曜年幼,又请出褚太后听政。

皇后全传——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

晋简文帝《庆赐帖》

桓温本以为简文帝感激自己对他的拥立之功,临终一定会将帝位禅于自己,没想到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心中十分恼怒,便气冲冲带着人马赶回建康。文武大臣见桓温来势汹汹,都有些担忧,当时朝中最有名望的大臣是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

桓温回朝,独有谢安坦然自若,毫无惊慌之色。这天,谢安与王坦之二人率文武百官去郊外迎接桓温,但见数百名武士簇拥着桓温走来,刀光剑影,旗甲鲜明,吓得王坦之和大臣们手脚冰凉。只有谢安从容不迫。桓温见谢安如此,肃然起敬,请谢安入座。谢安平静地对桓温说:“明公因何壁后藏人?”桓温闻听此言,反而大吃一惊,便假笑地说:“恐有突变,不得不这样做。”说着,立命左右撤去帐后所列武士。

第二天,桓温入朝见孝武帝,见谢安站在皇帝肩下,目光炯炯,端庄严肃有一股凛然正气,使桓温不禁竦然。只是向皇帝说了一些零星杂事,告辞出宫。几天后,大臣们见桓温没有什么举动,这才放心了一些。

皇后全传——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

谢安

又一日,谢安同王坦之一起去桓温府中议事。3人坐在书房内,忽然一阵风吹来,撩开了后帐,只见帐内有一榻,榻上躺着一个人。谢安认识此人正是桓温的亲信、中书侍郎郗超,原来,郗超受桓温密嘱,卧在帐内,想偷听谢安说些什么。此事经谢安揭穿后,桓温和郗超都不好意思。经此事后,不久,桓温病倒,辞别孝武帝回到镇地姑孰(今安徽当涂),上表请求加九锡(皇帝赐给有大功或有权势的大臣九种物品,以示特殊的荣宠)。谢安虽然不敢拒绝,但他知道桓温病势日益严重,故意拖延不给答复。过了几天,果有桓温的丧报传来。

桓温死前,留遗嘱让弟弟桓冲统率他的部众。桓冲便被封为中军将军、都督杨、雍、江三州军事,兼领豫、扬二州刺史,仍镇守姑孰。谢安怕桓冲兵权在手,重复桓温的故事,又想请褚太后出来临朝听政,以便用太后的声望抑制桓冲。有大臣出来反对,说从前太后临朝,只因皇帝年幼,同子一体;而今皇上将及冠婚之年,反令堂嫂训政,古来无此礼法。谢安置之不理,仍率文武百官上表请太后出来。

褚蒜子是个有政治头脑的女人,为了平衡朝中的政治势力,使晋室有足够的力量对付北方的敌人,她欣然同意了。于是,又辅政3年,等孝武帝举行了冠礼并册立了皇后,才归政,仍居崇德宫。

朝中虽又是褚太后临朝听政,但几十年过去,内外大臣已非故人,朝政基本上由尚书令王彪之、尚书仆射谢安共掌。太元元年(376)元旦,褚太后下诏归政,孝武帝开始亲政,太后又被称为崇德太后,移居显阳殿。至此,褚太后的听政生涯正式结束。太元九年(384)卒于显阳殿,终年61岁,葬于崇平陵。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hyly/1479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