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红颜蓝颜

皇后全传——宪宗朱见深皇后吴氏

历史大观园 红颜蓝颜 2020-06-27 01:05:15 0


吴皇后,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德行尚佳。她不仅天资聪明,知识广博,而且端庄娴淑,娇美标致。在她16岁那年,被英宗皇帝选为皇后。吴皇后进宫后,因宫内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争权夺利十分激烈,做皇后仅仅一个月零一天,就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迫害,被黜掉了皇后,成为历代皇后中,时间最短的一个。

皇后全传——宪宗朱见深皇后吴氏

吴氏

一、才女吴氏 智哉美哉全哉

吴皇后,生于正统十三年(1448),是顺天(今北京一带)人。父亲吴俊是远近有名的儒生。母亲是位能鼓琴、喜爱咏诗的才女。吴氏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从小便耳濡目染,加上她天资聪明,很小就识很多字,嗜好看书。父亲吴俊见她聪明伶俐,又喜爱学习,便系统地教她读书。吴氏学什么都能心领神会,过目不忘。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读的书越来越多,既有史学和文学类书籍;也有四书五经类的经书。她不但能看懂,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渐渐地也能偶尔写诗填词作赋,抒发情怀。母亲见她文静好学,闲暇之时也常常教她抚琴。当她成为一个标致绝伦的大姑娘时,已经是琴棋书画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多才多艺的美女了,这使得本来就很美丽的她,更是锦上添花光彩迷人。

天顺七年(1463),明英宗从南宫复辟,将长子朱见深复立为太子。英宗经过惊心动魄的土木堡的惨痛教训和南宫的囚禁经历后,深感复辟帝位来之不易,便不遗余力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君主,因而勤于政务。但是,“土木之变”的被俘和南宫7年的囚禁生活,使他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受到很大损害。他虽然年轻,但病患频至,使他深感力不从心,所以他把重振大明伟业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太子朱见深身上。他希望太子在将来不负重任的同时,要有一位慧达贤明的皇后辅佐才行。于是,明英宗朱祁镇下诏为皇太子朱见深选妃。他特别强调不要以貌取人,要把德行尚佳、能够母仪天下的年轻女子选入宫中。

选太子妃的诏令下来后,各地进行了层层筛选。吴氏经过严格的筛选,被送入宫中,英宗又命人再次把关选拔,最后经过更严格、全面、细致的比较后,确定只留下3个人。吴氏因才貌双全、娴淑高雅,当然在这3人之列。另外两人,一为王氏,一为柏氏。由于这3人都是雪肤花貌、端庄娴雅,一时难分高低。英宗认为选皇后是一件大事,一定不能草率行事,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定人选,才更稳妥。

天顺八年(1464)元月初二,明英宗突然身体欠安,他预感到情况不妙。正月初六,他让皇太子朱见深登文华殿摄事。英宗病情发展太快,他预感自己不久将离开人世。临终,他对皇后钱氏说,3人中吴氏好像要好一些,他让钱氏再观察一下然后确定下未来皇后的人选,并尽快举行大婚。又传来贴身太监牛玉,让他协助钱皇后,负责此事的具体事宜。

天顺八年(1464)正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镇病死于乾清宫。同日,16岁的太子朱见深即皇帝位,是为明宪宗。

二、矛盾重重 埋下后患阴影

英宗死后,皇太后钱氏对宪宗皇后的人选尚未确定,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完成英宗生前的嘱托,她几次找宪宗生母周贵妃商量此事,却都被周氏借故避开了。

忠心耿耿的贴身太监牛玉按照两宫太后的旨意,先后又对3位皇后候选人进行了德、才、身体等全面细致考察和比较,最后经过权衡,认为3人中,吴氏端庄雍容、知书知礼、贤惠明达,是个能辅佐宪宗管理天下的最佳人选。牛玉便把这些情况如实向两宫太后作了启奏,恭请定夺。钱太后本来也觉得吴氏更好一些,只是同时看到王氏娇小玲珑、媚眼横波,也颇有风韵和气质,舍弃哪一个都觉得可惜,一直拿不定主意。经牛玉的进一步观察,钱太后心中便明朗了许多,决定定吴氏。钱太后转头征询周太后的意见。周太后也认为吴氏是3人中的佼佼者,属意吴氏。两宫太后决定后,命令便传了下来,择吉为明宪宗举行大婚。

皇后全传——宪宗朱见深皇后吴氏

乾清宫

天顺八年(1464)七月二十七日,是明宪宗举行大婚的日子。对于即将为自己举行的大婚,宪宗并不感到高兴,他无法想象他和这位即将被册封的皇后吴氏将如何相处,相比起他与万氏如胶似漆的爱恋肯定会是索然无味的。这是因为朱见深登基时,虽然尚未完婚,却已经和从小就侍奉他的宫女万氏如胶似漆、恩爱缠绵了。早在正统十二年(1447),年仅两岁的朱见深被册立为皇太子时,万氏就被派往宫中照料、侍奉他。景泰三年(1452),当时朱见深被废为沂王逐出东宫,年仅5岁的他,父亲幽居南宫,母亲周氏又不在身边,孤苦无依。幸而有万氏给他以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体贴,成为他少年时代的精神支柱。他对万氏十分感激,更有一种依附、敬畏、爱恋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这使他从感情上无法自拔。万氏名义上是宪宗的贴身侍女,实际上已是夫妻。按宪宗的意愿,是要立万氏为皇后的,但因为父亲已经给他确定了皇后候选人,他不能违背先帝的遗愿,况且他也不好把与万氏的私情立即提出来让内阁廷议,弄得满城风雨。再则万氏只是一般的宫女,要比他大19岁,整整差了一代人,可以做他的母亲了,这在历代帝王的婚配中是没有先例的。对此,他只能从长计议了。

但是,此时的万氏已是咄咄逼人,时不时地对宪宗进行挑唆诱使,更使他对这个未曾见面的皇后不屑一顾了。加之他看到册封皇后竟需要如此之多的繁琐程序和礼节,甚至对大婚产生了一种厌烦感。在这之前,已经按照礼仪进行了纳彩、问名、纳吉、请期的步骤。对此,他又无可奈何,因为他知道他的大婚暨册封皇后不光是他,更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两宫太后十分重视,作为一项任务也要完成它。

三、执意挑唆 吴氏中了圈套

当吴皇后随着迎亲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宫中时,只见紫禁城里到处张灯结彩,金碧辉煌,夺目耀人,热闹非凡。一时间丹陛大乐齐奏,把隆重的气氛烘托了起来。文武百官、宫廷侍女们,身穿节日的朝服已迎候于坤宁宫正门外。只见吴皇后头戴凤冠,身着霞帔,面如满月,微露羞色,仪态高雅,款款而行。就在这时,吴皇后发现在庆贺的人群中,有一个约30岁左右、并不漂亮的女子站而不跪非常显眼,并用一种挑衅的目光逼视着她。吴皇后听身旁的侍女介绍说,她就是宪宗宠爱的万氏。吴皇后联系起宪宗对自己的冷漠,顿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她的心头。但因初次与万氏见面,吴皇后对宫里的情况还不了解,这种瞬间的感觉,随之又一闪而过,因此,她对万氏的举动并没有太在意。

大婚举行后,人们发现宪宗脸上并无喜色。吴皇后刚与宪宗举行完大婚,就受到了宪宗的冷落。她不明白像万氏这样一个出身低贱、举止粗俗、年龄大宪宗19岁的宫女,怎么能使宪宗如此迷恋?而自己才貌双全、知书识礼、竟遭如此冷遇。这使她百般不得其解。但她身为六宫之首的皇后,这种屈辱、苦恼又对谁去说?泪水只能往肚里咽。她恨万氏的骄宠,恨万氏的阴险,却又不能流露于言表。吴皇后哪里知道,宪宗由于过早地同万氏一起生活,他对万氏的爱恋、依附和敬畏的情感难以自拔,已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万氏影响,使他一开始就对吴皇后存有偏见,在心理上难以容纳吴皇后。他觉得吴皇后虽然年轻漂亮,却是一个含而不露的冷美人,使他无法得到像万氏那样的热情、温柔、体贴、娇媚以及温馨之感,乃至对吴皇后产生了厌倦。加之所受教育不同,相比之下两人的言行举止有着很大的差异。吴皇后从小接受的是儒教,“笑不露齿”,“窥必藏形”,更何况她是大家闺秀,感情内敛而矜持,当上皇后,更要把自己的温柔蕴含在她那庄重雍容华贵的风范之下,这是年仅16岁的宪宗所不能理解的。

万氏与吴皇后并无怨仇,只是吴皇后的到来,阻碍了她实现梦寐以求的目标。万氏多年来努力的目标就是要当皇后,吴皇后却打碎了她的皇后梦,夺走了她认为应当属于她的东西。多年来的不得志和情感的积聚与压抑,使她产生了一种少有的强烈嫉妒心,对阻碍她实现目标的人恨得咬牙切齿。但她毕竟是在宫中有着丰富经验的女人,一方面她十分清醒地知道吴皇后比她年轻、漂亮、有才识,一方面她善于迎合宪宗的心意,有一套取媚于男人的手法。凭她十多年对宪宗的侍奉,她对宪宗的性格、爱好等了如指掌,她有办法控制住宪宗,并让宪宗完全听命于她,这些都是吴皇后所远远不及的。因此,她相信她的目标能够达到。

皇后全传——宪宗朱见深皇后吴氏

明宪宗行乐图

此后,万氏更加充分地利用宪宗专宠她的有利条件,在宪宗面前千方百计地诋毁诬陷吴皇后。吴皇后开始时只觉得万氏比自己大得多,在宫中呆的时间也长,而自己的地位却比她高,她表现出嫉妒、不服是可以理解的,况且自己初来乍到,对她宽容一些也是必要的。但万氏却变本加厉,从一开始指桑骂槐,发展到对吴皇后公然不恭乃至肆无忌惮地辱骂,并且一次比一次厉害。其目的,就是要激怒皇后,使她失去控制,以便从中进行报复。吴皇后实在忍不住了,她想堂堂的六宫之主竟遭到一个宫女的污辱,长期下去岂不威信扫地。吴皇后愤怒地斥责了万氏的粗俗无礼。万氏见吴皇后终于被她激怒,正中她的奸计,她暗自高兴,趁此机会一不作二不休跳起来破口大骂吴皇后。吴皇后从未遭受如此不堪入耳的辱骂,气得浑身发抖,愤怒至极,便命令身边的侍女,把万氏按倒在地,杖打了一顿。

此时的万氏虽然受了皮肉之苦,但却暗笑吴皇后毕竟年轻,不是自己的对手。她借着刚刚被打的狼狈相,跑到明宪宗那里,席地而坐,大哭喊冤,并借题发挥,说她十分尊重吴皇后,而吴皇后却因为她出身低贱而污辱她,说她都是因皇上宠惯坏的,她仅辩白了几句,说明皇帝小时候和自己的感情之好,吴皇后就越发气愤,命人杖打,这纯粹是吴皇后嫉妒宪宗对她的宠爱等等。宪宗以前听到万氏诋毁吴皇后的话,觉得不过是女人间的嫉妒罢了。今天听着万氏的哭诉,他深信不疑,觉得吴皇后也太猖狂了,盛气凌人,竟欺负到他宠爱的万氏身上了。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便命把吴皇后传来,不问青红皂白,就让人用杖打万氏的方式杖打吴皇后,想着替万氏出口气也就罢了。谁知,万氏并不甘心,一心想致吴皇后于死地,更是在宪宗面前哭得死去活来,说吴皇后今后一定不会轻易放过她,还不如早死了痛快,说着就要寻死。宪宗一见此景可被吓坏了,他看到吴皇后把他心爱的万氏欺凌得如此悲怜,就向万氏发誓,一定要借这个机会废掉吴皇后,立万氏为皇后。万氏一听,宪宗答应要立自己为皇后,目的已达到,这才破涕为笑。

四、屈打成招 吴氏含冤被黜

宪宗经万氏那么一激,脱口说出要废掉吴皇后、立万氏为皇后。话虽然说出口,但废后毕竟是一件大事,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行。而吴皇后是经过两宫太后长时间的观察选定的,刚刚册封,就被废黜,不仅两宫太后不会同意,就连廷臣们也难以通过。况且,吴皇后又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万氏和宪宗都明白,就凭吴皇后杖责一个嫔妃的罪名是不足以废后的,除非从立后本身做文章,才可能达到废后的目的。

皇后全传——宪宗朱见深皇后吴氏

姜隐《芭蕉美人图》

为此,有着宫中丰富经验的万氏很快为宪宗想出了一个阴险毒辣的计谋。太监牛玉是最了解选后全过程的人。于是宪宗让人传来了当时负责选后具体事务的太监牛玉,想从牛玉那里了解明英宗当初对吴皇后的看法,牛玉据实说来,宪宗并未找到任何不利于吴皇后的证据。为达到目的,宪宗命人逮捕了牛玉,打入了锦衣卫大牢,对牛玉刑讯逼供,牛玉架不住酷刑的折磨,被迫在诱供下顺着主子的意图制造了一个假证据:明英宗在世为朱见深选妃时,对3个候选人中的王氏印象最好,并已确定王氏为太子妃,但在之后的选后过程中,因吴氏的父亲吴俊通过太监吴熹对牛玉进行了大量的贿赂,故此牛玉在对两宫太后启奏选后情况时,将先帝英宗选定的王氏改为吴氏,从而在册立皇后时错将吴氏取代了王氏。从牛玉那里逼取到假口供后,宪宗立即禀报两宫太后,并提出废掉吴皇后,请求两宫太后批准。钱太后听后心里便犯了嘀咕,只是此事的经办人牛玉的供词摆在这里,又不能不信。但即使如此,吴氏在被册立为皇后的这一个月里庄重得体,人品端正,没听说有什么过失。据她所知,吴皇后杖责万氏纯是万氏激怒了吴皇后造成的,最多也不过理解为后妃之间嫉妒、争宠之举罢了。况且,皇后刚刚册立一个月,就要废去,很不成体统。钱太后明确表示不同意废后。周太后倒也觉得吴皇后是个贤后,但对钱太后与她并尊不能容忍,她不想让钱太后主宰决断这些大事,便违背良心地接口说:“照理说吴皇后倒也不错,只是先帝临终的遗命,谁又敢不遵守呢?”宪宗听到母亲为他帮腔便趁机威胁两宫太后,如果不同意废后他就要削发为僧。钱太后看到宪宗态度坚决,周太后也同意,只得勉强同意。当两宫太后同意废掉吴皇后的消息传出后,最高兴的人莫过于万氏,她笑逐颜开和宪宗兴奋地彻夜未眠。万氏终究做贼心虚,担心夜长梦多,急忙催促宪宗发布废后诏书,把生米做成熟饭。

皇后全传——宪宗朱见深皇后吴氏

吴皇后被废后,终日以吟诗、抚琴等来打发凄凉的日子

吴皇后接到自己被废的诏书后,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呆了,此时的她如雷轰顶,欲哭无泪,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事。为什么只做了一个月零一天的皇后便被废了?她从进宫以后,就一心要做一个母仪天下的好皇后,为什么事与愿违?她百思不得其解,她哪里知道她的罪责就只因为她是皇后。此时诏书既然已下,一切都无法辩解、不能挽回,只有交还皇后册宝,迁居西宫,像一般的宫人一样,冷冷清清地打发自己的后半生。

皇后全传——宪宗朱见深皇后吴氏

蓬莱水城入口水门

随着皇后的被废,为废掉吴皇后而制造的假证据里所涉及的一批人及其亲属,也遭受了不白之冤。一个月前,吴皇后的父亲吴俊因其女贵而贵,被封为都督同知。一个月后,则因其女被废而被革职下狱,后来又被贬谪到登州(今山东蓬莱)服役。太监牛玉则被贬谪到孝陵(今江苏江宁东北)种菜。

五、自有天理 好人必有好报

天顺八年(1464)八月二十八日,吴皇后被废、贬居西宫之后,过着十分冷清的生活,终日靠吟诗、摹画、抚琴来打发凄凉的日子。虽说少了许多当皇后的烦恼,但也多了几分凄凉,她毕竟才只有16岁。她只能靠回忆入宫前美好的生活来获得心理上暂时的平衡和些许的慰藉,她恨透了万氏。

吴皇后被废,万氏心花怒放,想着这一次皇后应该由她来当了。但是,万氏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尽管宪宗极力想让她当皇后,尽管万氏费尽心机,却只因假造的废后证据中先帝是想让王氏当皇后的,以至于让王氏捡了个皇后。

吴皇后从宫中的侍女那里经常听到有关万氏的消息。万氏为宪宗生了皇长子后被封为贵妃,但皇长子不久夭折,万氏从此不再复娠。万贵妃为保住自己在六宫中的专宠地位,不让宪宗去召幸王皇后和其他嫔妃,对怀孕者使之堕胎,并毒杀了皇太子。不久,她又听说瑶族出身的纪女史遇幸怀胎,逃避了万贵妃的毒手,在距西宫不远的安乐堂偷偷生下一皇子。吴皇后正愁没有机会对付万贵妃,她恨透了万贵妃的心狠手毒,虽身居西宫,却为宪宗至今尚未有子嗣担忧,为大明没有国本担忧。为帮助纪氏,便让人找来太监张敏,把小皇子藏在安乐堂旁边的一间密室,并把自己积攒下来的一些粉饵饴蜜之类的食品让张敏拿去哺养小皇子。她也每天都亲自往来照料哺养皇儿,这些都是在暗地里秘密进行的,竟躲过了万贵妃所派人员的严密监视。多亏有了吴皇后的帮助,皇子总算活过来了,这个皇子就是后来即皇帝位的明孝宗朱祐樘。

皇后全传——宪宗朱见深皇后吴氏

明朝女子饰物

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一直念念不忘吴皇后曾给予他的保护,特别是孝宗幼时遭际了种种的苦难坎坷,更使他格外感激吴皇后对他的关怀。他命人把吴皇后迁出西宫,安居到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仁寿宫。同时,他命令要完全按皇太后的礼遇安排吴皇后的衣食住行。正德四年(1509)吴皇后病逝,享年61岁。当时,太监刘瑾专权,他以吴皇后被废、没有名号为由,提出将吴皇后的遗体焚烧掉。明武宗朱厚照采纳内阁大学士王鏊的意见将吴皇后以妃礼葬之。

吴皇后虽然仅仅当了一个月零一天的皇后,但由于她为人恭谨谦和,她在后宫平平稳稳地熬过了几十个春秋。特别是在晚年,她偷偷抚育了纪氏的儿子(后立孝宗皇帝)。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hyly/1434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