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俄罗斯史

苏联如何解决王位传承问题?

历史大观园 俄罗斯史 2021-09-01 17:25:35 0 斯大林

苏联是地球上最新款的国家,前无古人,没有师傅。国家的组织形式、政府架构等都需要自己摸索。现在摆在这个新型国家面前的难题是:如何传承?

苏联如何解决王位传承问题?

有人类以来,王位的传承正常不外乎三种方式:老子传给儿子;上届指定下届;选举。列宁同志临终前,忙了不少事,就是没把这个事确定,到底谁能接班成为这个幅员辽阔国家的新掌门呢?

苏联最高的决策机关就是政治局,政治局成员天天面对的都是一等要紧的国家大事,是政府的中枢,如无意外,下届苏联的领袖应该在政治局成员中产生。列宁晚期,政治局有六个要人:托洛茨基、布哈林、斯大林、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皮达可夫。到底这六人中,列宁更倾向谁接掌大位呢?

还记得列宁遗嘱吗?写了些什么呢?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列宁对这六人的评价。列宁认为:托洛茨基才能卓越,是个人能力最杰出的,但是过分自信,有点张狂;布哈林是党的最宝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他也理所当然被认为是全党喜欢的人物,但是他的理论观点有时很琐碎,书呆子气;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两人,曾经在十月革命犯过点小错误,但是可以原谅;皮达可夫热衷于行政管理事务,在政治上还是个雏儿。

这五个人评价倒还中肯柔和,只有对斯大林,列宁没客气:“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这个人在各方面同斯大林一样,只是有一点强过他,就是更耐心,更忠顺,更和蔼,更关心同志,少任性等。”接着他又说:“这种情况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想,从防止分裂来看,从我前面所说的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相互关系来看,这不是小事,或者说,这是一种可能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

看明白了吧,这份“遗嘱”虽然没有明确指定接班人,但是却明确否定了某个人,我们可以理解为:谁都可以,就是斯大林不行!而且列宁还预言,因为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矛盾,党将面临分裂。

这份遗嘱叫《给代表大会的信》,列宁将之封存,希望能在苏共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众宣读。到1924年,列宁去世,克鲁普斯卡娅向政治局递交了这封信,想象当时斯大林的反应,应该是一颗炸雷响在头顶。

事先,斯大林已经将自己的环境经营得非常好了。在政治局,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他的战友,坚定挺他;而对布哈林来说,他是右派领袖,一直跟左派的托洛茨基不和,而且从托洛茨基的声望和列宁的态度来看,显然托洛茨基是最有资格上位的,布哈林不愿意看到托洛茨基得逞,他很乐意支持斯大林继续对付托洛茨基。如此一来,政治局大半江山都掌握在斯大林那边。政治局会议上,斯大林根据列宁的建议提出辞职,大家都不同意,执意挽留,他只好“勉为其难”继续当总书记了。

现在的问题是,列宁是要求这封信在代表大会上公开宣读的,代表们会质疑为何不执行列宁遗嘱啊。1924年俄共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特别会议。列宁病中,政治局主席就由加米涅夫担任,所以他主持会议。加米涅夫会上宣读了列宁的信,读完他又宣布,政治局建议不要在全体会议上,而是在代表之间讨论这一文件;在即将举行的代表大会上不传达列宁的信,只向各代表团团长传达。加米涅夫好事做到底,他说,政治局建议在讨论列宁的信时应以能够把斯大林留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为出发点,因为斯大林已经承认错误并会改正。季诺维也夫跟着敲边鼓,他要求全会选举斯大林继续担任总书记。

特别会议后,俄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在新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斯大林再次提出辞去总书记的职务,但是,中央委员一致选举斯大林为总书记,托洛茨基也投了赞成票,他显然知道斯大林这个势头已经不好遏制。既然斯大林得到了全党的拥护,列宁的遗嘱只好作废。

剪除杂草

战胜“列宁遗嘱”这颗重磅炸弹,斯大林基本立于不败之地。但如果要获得自己预想中的权力,完全取代列宁的位置,还需要将路上几块巨石搬掉。

前面说过,从列宁临终的态度和遗嘱的口吻来看,他应该是倾向于托洛茨基接班,而且以托洛茨基的资历和贡献,他接班算是实至名归。地球人都知道,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是有宿怨的对头,用脚指头就能想到,斯大林找到机会就会先除掉托洛茨基。

在咱家,托洛茨基也算名人,因为他为咱家的革命引导出一个大名鼎鼎的“托派”。到底“托派”是什么派?有兴趣的地主可以翻阅党史之类的书籍,这类书今年咱家是很火的。

都是党内的同志,看不顺眼也不好明火执仗地操家伙除之而后快,消灭政治对手有政治的方式。斯大林很早就将列宁送上了神龛,建立一种奇怪的个人崇拜。根据这个崇拜,跟列宁思想有不契合的地方,就是反动的,就是敌对的,就是会被消灭的。都知道托洛茨基心高气傲,而且张扬得瑟,跟列宁不合拍的言论肯定是很多的。

苏联如何解决王位传承问题?

托洛茨基最高的理想是输出革命,他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众敌环伺中孤独地存在,苏俄的革命应该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西欧所有国家,只要有工人运动就应该去发动革命。老托这个想法在波兰演习过一次,他发动波兰工人运动,结果波兰人打进苏联要求取回丢失的国土,前面讲的苏波战争就有这个起因,苏俄因此失去了大面积的领土。

斯大林想除掉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也想,这两位自恃在党内的背景和地位,都觊觎大位,对他们来说,托洛茨基正是大敌,而且这哥俩儿一直认为,他们可以拿斯大林当枪使。没想到,他们自己是斯大林手中的枪。

在斯大林对托洛茨基的这场战役中,可以明显看出市井出身的强人和旧俄知识分子的高下。托洛茨基并不笨,只是他估不到有人可以这么耍诈。比如列宁去世时,托洛茨基在外疗养,居然没有出现在列宁的葬礼上,让所有人都非议他对老领导的忠诚。而葬礼上做主持的斯大林一脸悲痛,以列宁最信赖的门徒自居。这个事托洛茨基很冤,因为斯大林故意传给老托一个错误的葬礼日期。

斯大林对托洛茨基的火力有效,老托渐渐失势,1925年2月,被解除军权。而此时,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发现,斯大林是比老托更可怕的敌人。于是这哥俩儿果断找到刚被他俩骂臭打倒的托洛茨基,组成一个左翼反对派联盟,反攻斯大林。

既然被左翼反对,就联系右翼。右翼的头目是布哈林,布哈林是支持新经济政策的,而且他认为不应该过分挤压私营企业,要以市场运行规律来实现“工业化”。后面我们讲到斯大林在位的经济政策时,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布哈林这一套,在斯大林心里就是狗屁,但是在那段激烈血腥的斗争岁月,斯大林对布哈林颇为赞同,让布哈林成为他阻击左翼三位大佬的重型武器。

1927年,左翼三位大哥被开除出党。老加和老季这两位,标准就是墙头草,眼看着无力回天,赶紧向斯大林低头,重新领回了党证。老托硬颈,不肯低头,1928年被判流放。

斯大林联合加、季干掉了老托,又联合老布干掉了加、季,如果老布还不知道他是下一个,那可真是糊涂透顶了。要说布哈林之倒台,就一定要说到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了。

五年计划

“市场经济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供需和价格,所以大部分经济学者就认为,健康的国家经济,就是尽量少地干预这只手的工作,它是最公平公正的调节器。不过,对一个有严重控制欲而且骄傲自大的人来说,这只看不见的手肯定比不上自己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得可靠,来得有效率。

俄国从古时在欧洲就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上处于很低的水平;农业的耕作方式也依然停留在古代,有头牛估计就算机械化了。苏联立国后就面临内战和外国干涉,而后又被左邻右舍孤立,对外贸易活动非常低迷,让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进入30年代,西边的德国及东边的日本这两个曾经的大敌都在擦拭盔甲,磨砺宝剑,对苏联的表情都不算太亲切,而英法美三国显然对苏联更没有好感。斯大林经营自己的地位很果断,经营国家的地位也很铁腕,他知道,只有国家变强大,才能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站稳脚跟:“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50或100年。必须在十年内赶上这个差距。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会被摧毁!”

1927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计划,由此诞生了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地球上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施行。

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用最短的时间让苏联实现工业化。都知道苏联是老牌的农业大国,要工业化,最需突破的瓶颈就是大量的资金。兴建工厂、投资设备、购买原料、聘请工程师、组织工人生产,钱从哪里来啊?不是农业大国吗?销售农产品啊。

既然摆明了就是压榨农业催发工业,农民就倒霉了。政府收购农民的粮食,价格是很低的。谷贱伤农啊,我不卖不行啊?不行!斯大林最大的天才就是能通过各种表象看到本质,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民本来应该老实巴交的,国家让干嘛就干嘛,如今居然敢压着粮食不卖,说明什么?说明农民队伍里有祸乱国家的坏分子。

因为之前的新经济政策,有些勤劳精明的农民慢慢攒下了不少家底,成为农村里的富农。斯大林就认为,这些富农是农村政策中最不安稳的因素,如今抗拒卖粮,他们肯定是领头的,对这些富农,一定要没收财产并放逐。而剩下不是富农的农民呢?大家把牲口、工具、所有家当交出来,组织成集体农庄,国家统一安排耕作,收获后,国家该拿的拿走,剩下的农民每人分一点儿吧。

这个国家的特点就是,基层办事,只对领导负责,不会拿“群众当亲人”。领导说要处理富农,谁处理得多谁有功,富农又没有国家标准,说你是富农,哪怕你家里天天喝粥,也要把煮粥那点儿米糠交出来,全家走人!而将自家的私有财产归入集体,大部分农民都不愿意。为了抗拒集体农庄,苏联的农民不惜杀掉自己的牲口,破坏自家的农具,烧掉自家的粮仓来抗议。这些反抗能有什么用呢?斯大林同志说了,谁抵触集体农庄,谁就是最大的敌人,对待敌人,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

苏联如何解决王位传承问题?

农民这么不情不愿地种地,每天汗滴和着泪滴一起下土,别指望庄稼能茁壮成长了。斯大林团队的工作效率真不是盖的,从1928年到1934年,整个苏联大地谷物的总收成下降了8%,可是,国家的收购量却增加了150%!也就是说,明明收成锐减,国家拿去的反而更多,显然,国家收走的,都是老百姓嘴里的。

1932—1933年,苏联70年历史上最大的饥荒,解体前,关于这次饥荒,苏联人讳莫如深。大家都有经验,关于大饥荒或者饿死人这种话题,很多资料能销毁尽量销毁,基本可以说,关于饿死人的数量,简直是宇宙之谜。而苏联政府在饥荒的前两年继续向国外销售粮食,也算是作风硬朗了。

这次饥荒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受灾最严重的都是苏联的粮食主要产区,最惨的是乌克兰。乌克兰如今自由独立了,什么都敢说了,他家满怀委屈抛出官方数据,说是当年,仅在乌克兰饿死的人数就超过1000万,而且,乌克兰人还咬定,这次饥荒,是斯大林的阴谋,想以此灭绝乌克兰的种族。看乌克兰这个咬牙切齿的控诉表情,俄罗斯真该庆幸跟他们分家了,再挤在一个屋檐下,后果不堪设想。

1933年,斯大林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而且,苏联的的确确成为了一个工业大国。根据苏联人自己的数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全球应该仅次于美国。尤其是投资最大的重工业,大约超过1500家工厂拔地而起,荒野上,一座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陆续出现,大型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资本主义世界正好遭遇了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而这片萧条中,苏联经济却是个亮点。在美国找不到工作了,苏联人挥舞着钞票邀请大家共襄盛举,于是西方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都趁这段时间进入苏联,直接提升了苏联的工业水平,也可以说,体现了全球经济危机下,社会主义国家巨大的优势。

苏联的工业化神速发展,但它是跛脚不平衡的工业化,重工业创造了奇迹,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消费品就奇缺,食物需要定量配给,即使没有饿死的,生活得也异常贫穷窘迫。

既然饥荒和贫穷都不考虑,从斯大林的角度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成功的,所以,马上启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大家都知道,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时期,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不太景气的,而苏联这辆大车,开足马力向前冲,不能不说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用一个经典笑话来纪念五年计划这段光辉岁月吧:

某天,一个好几天没有吃饭的人在河边捉到了一条鱼,兴奋地跑回家去,招呼自己的妻子说:“快!快拿一个锅来!我们炸着吃!”妻子说:“可是我们没有锅。”那人说:“那就找堆柴火,我们烤着吃!”妻子说:“可是我们没有柴火。”那人急了:“那找两把叉子来,生吃!”妻子又说:“我们连叉子都没有。”那人很失望地回到河边,极其不情愿地把鱼放回了河里。鱼儿快活地游了一圈后,大喊一声:“斯大林万岁!”(这笑话虽然经典,编得却不严密,要什么刀叉啊,用手撕着吃不就完了吗!)

斩草要除根

“五年计划”,苏联人创造了工业奇迹,除了要感谢农民的牺牲,工人的拼命,有一群人的劳动绝对不能忘记。他们分布在各劳改农场或者流放地服刑,大部分罪行暧昧不详,但他们不敢质疑不敢喊冤,不敢叫苦说累,在监督和严控下完成艰巨的苦役。

有人会问了,这有点夸张了吧,一群劳改犯,就算把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驴用,能产生多少价值呢?人多力量大啊,如果有几百万这样的劳改犯,不给工资,天天迫使他们完成非人的苦役,他们创造的价值就是惊人的,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可能哪里都缺人,就是劳改营绝对不缺,而且陆陆续续不断补充新的劳力。

事情要从1934年12月1日说起。这一天,列宁格勒的州委书记基洛夫像往常一样在州委办公室上班(列宁格勒的州委办公室是斯莫尔尼宫,当年“十月革命”的司令部,有机会去该地旅游,这是值得注意的景点),下午4点,当他经过三楼的走廊时,随着一声枪响,基洛夫倒地身亡。

基洛夫何许人?如果你是一位军事爱好者,应该知道,“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导弹巡洋舰,战斗力惊人,是真正的海上霸王,俄罗斯海军最骄傲的宝贝之一。这东西无比金贵,苏联晚期到俄罗斯,他们家的财力都不够再造这种顶级奢侈品。

会用“基洛夫”给这么贵重的东西命名,基洛夫肯定是个超级人物啊!作为列宁的战友,也是革命元老,在苏共内部仕途顺利,1934年更成为苏共中央书记。很多资料都显示,基洛夫是被斯大林当亲信培养,用来帮他出面遏制那些反对派,斯大林对付老托、老加、老季这三位大哥时,基洛夫就是冲在头里,很给斯大林长脸。

长脸的过程也是个人建设的过程,逐渐基洛夫的人气就越来越高,有点功高震主的意思了。苏共十七大开幕,会上因为讨论了关于国内饥荒的问题,斯大林遭遇了一些问责,因此获得了270张反对票,而基洛夫仅仅获得3张反对票,基洛夫的讲话得到了满场长时间的掌声,超过他们开会的鼓掌时间限制。好在其他的斯大林亲信没有反骨,忙着把这些翻天的反对票全都销毁了。

基洛夫被暗杀,斯大林亲自牵头成立了调查组,并由此牵出一个“惊人大案”。

杀手名叫尼古拉耶夫,一个落魄的前公务员,早年看起来没啥出息,不安心本职工作,不服从上级分配领导,长期泡病假,后来终于被开除了公职。失业后,就成为职业“上访者”,生活中主要的内容就是给党政各级领导写信,陈述自己不如意的人生,抱怨社会不公。没想到就是这么个毫无出息的窝囊废,居然干出了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虽然“契卡”的首脑们轮番上阵对尼古拉耶夫逼供,他还是坚持咬定暗杀是自己独立的行为,跟其他人无关。12月29日,尼古拉耶夫被枪决。尼古拉耶夫可能是知道自己办了一件大事,可他绝对没想到,这个事能大到什么程度。

所有人都不相信,一个普通的落魄公务员会无缘无故枪杀中央领导,这中间肯定有阴谋有内幕。当时苏联的报纸也每天报道调查组的工作进展,当然报上的内容,基本都是被斯大林同志严格控制的。

最初,这个事的幕后主使被定为是白俄时代的近卫军,尼古拉耶夫是所谓“白卫恐怖分子”,那前后,斯大林正清算旧政权的残渣余孽,借着这个机会狠杀了一批。

几天后,报纸改口风了,恐怖分子原来是托—季反革命集团派来的。托洛茨基于1929年被苏联驱逐出境,并剥夺了公民权,流亡到美洲。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还在国内,根据调查组的说法,老加和老季组织了一个叫“列宁格勒总部”的反革命恐怖团伙,其目的就是刺杀包括斯大林在内的国家领导人,基洛夫就是他们行动的开始。

苏联如何解决王位传承问题?

都成立“总部”了,可见根源很深啊,要在全党全军范围内,大规模清理整顿,把不老实不忠诚,对领袖不够敬畏不够膜拜的人都抄出来,挨个教育。就这样,苏联乃至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自己同志战友的屠杀开始了,这就是轰轰烈烈惨绝人寰的大清洗运动!

大清洗运动以三次著名的审判构成,第一次公审是1936年8月,目标是“托—季恐怖组织”,16名被告,包括老加和老季这可怜的哥俩儿,所有16人都被判有罪和处死。

第二次公审是1937年,比较仁慈,17名被告只枪毙了13个,剩下4个没高兴几天全死在劳改营里。

第三次公审是1938年,最受瞩目,因为斯大林终于要下狠手,拔掉最后一根杂草,也就是布哈林的末日到了。

布哈林是新经济政策的支持者,他一直坚持,工业化要慢慢来,强行工业化,尤其是牺牲农业进补工业,会彻底摧毁这个农业大国的根基。布哈林这个“蜗牛社会主义”的计划,跟斯大林的“五年计划”根本是抵触的,刚开始为了用布哈林打倒托洛茨基,斯大林摆出了一副很认同的表情,估计是给予了布哈林错误的信息。

正如布哈林预计的,“五年计划”造成了惨烈的饥荒,布哈林出于一个党员的良心,觉得一定要站出来反对斯大林的政策了。老布也是书呆子,他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斯大林,根本是不能反对的。据说,如果当时有人说“饥荒”“饿死”之类的事,都会被当反革命抓起来,说是“别有用心”的人造谣。可是,这么多人饿死是藏不住的,越来越多的老布尔什维克也发现了自己的良心,他们跟布哈林站在一起,希望能改变领袖的想法。

书呆子布哈林不达目的不罢休,咄咄逼人,让斯大林看着他很无奈。斯大林大会小会多次提醒布哈林,可布哈林不知道被哪位革命烈士附体,就是不屈不挠,非要跟斯大林对抗不可,终于让自己成功地被捕。布哈林没想到自己的罪名如此严重,因为内务部门逼他承认连暗杀列宁和基洛夫都是他指使的,最后是以“叛国罪”被处以极刑。

除了这三次大审判,军事法庭还开工一次,审判的是一批红军将领,苏军最有才华的陆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被处死。

四次审判,干掉的都是政府军队的头面人物,正儿八经地审判,宣判,枪决,显得很公正。审判都是公开进行的,甚至有外国媒体在场,绝对没有冤案,因为上述所有人,在法庭上都非常清晰明了地承认了自己所有的罪行,有的痛哭流涕,说自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民族,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体。

能达到这种审判效果,我们要认识一下这个时期的明星人物,1936—1938年,大清洗最疯狂的两年,历史上又被称为“叶若夫时期”,叶若夫就是让苏联所有人闻风丧胆,能把小孩吓哭的契卡头目。

苏联如何解决王位传承问题?

都知道,共产党员是很硬颈的,严刑拷打、金条美女都不能让他们屈服,叶若夫对付这些老牌共产党员有更有效的手段,那就是折磨其家人。根据野史或者是解密资料,叶若夫的手下抓人从来不是抓一个,而是一次抓一家,逼供时,如果不配合,枪毙或者折磨其父母子女,更有甚者,要当着父亲的面强奸其女儿。这样的手段,最后几乎没有人不屈服的。招了还不够,出庭前要排练好形体和态度,保证在审判时,认罪伏法要发自真心,不能假惺惺不够投入。

叶若夫干这个差事是天赋异禀,据说他小时候就喜欢虐猫虐狗的,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长江后浪拍前浪,有个更猛的猛人叫贝利亚,横空出世。作为斯大林的老乡,他对老大更忠诚,办事更得力,所以取代了叶若夫的位置。至于叶若夫呢,这样的时代,杀人和被杀的大都殊途同归,后来有一天,斯大林认为叶若夫“以一种疯狂的方式管理内务部,逮捕无辜的人们,同时又掩护另一些坏人”,而后,他更被指控企图暗杀斯大林,1940年,监狱看守脱光他的衣服给他一顿暴揍,又送了他一颗子弹。有道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45度角仰头,无语望天。)

既然是“大清洗”,上面几个人的死亡就不够规模了,其他没有正式审判直接消失的人还有多少呢?这个数字无法统计,据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的统计,被逮捕的超过800万,死掉的最少有几十万,也有人说过百万。而这些死去的人中,也许没有上述几位有地位,可也有不少人是老党员,1934年当选的中央委员几乎没了四分之三,虽然大部分曾经或者正在或者企图反对斯大林某些想法,但是还有一部分是从没对斯大林表示过意见,也属于躺着都中枪,稀里糊涂丢了性命。整个国家遭受的这一场血洗,说穿了,目的就是要达到斯大林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境界!要么效忠要么死,1934—1939年的苏联,没有第三种选择!

斯大林暗自算了一下,列宁之后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基本清理干净,最闹心的是大对头托洛茨基还活着,还逍遥地活在墨西哥,别以为逃到美洲就处理不了你了!

为了追杀托洛茨基,斯大林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第一次行动是1940年5月,20多个杀手携带各种武器向托洛茨基的住所射出了300多发子弹,人多容易乱,托洛茨基夫妇趴在地板上,非常神奇地躲过了谋杀。

经过这个事,托洛茨基加强了安保措施,暗杀者决定对老托的住宅实行渗透。老托身边有个美国女秘书,女秘书被一个西班牙人迷住了,这位叫梅尔卡德尔的西班牙人自称是托洛茨基的粉丝,总是让女朋友帮他安排面见托洛茨基求教。

1940年8月20日,梅尔卡德尔登门拜访,谦逊地将自己写的一篇文章请托洛茨基过目,托洛茨基埋头看时,一把冰镐砸向他的后脑,砸出个7厘米深的伤口。就这样,老托也去了另一个世界。好在被斯大林赶去另一个世界的老同志和老战友比留在这个世界的更多,老托如果不那么骄傲,在那里应该能找到很多老朋友。

杀了一圈,回到整个事件的起因,“基洛夫被杀事件”到底是谁主使的呢?没有正确答案,现在我们知道的版本说基洛夫被杀是斯大林指使的,是个一石几鸟的计划,这完全是后来赫鲁晓夫的说法。他恨斯大林入骨,把所有的坏事都往仇家身上栽赃很正常,也不能全信他一面之词。

咱们是外国人,没什么亲戚在大清洗中被肃反了,在大饥荒中被饿死了,所以咱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任何一个掌权者的地位遭到威胁或者疑似遭到威胁的时候,各种极端手段都是可以理解的。斯大林的经济政策是饿死了不少人,可如果没有他这样铁腕的改革动作,也没有后来可以跟老山姆抗衡的超级大国。当然,如果不是斯大林从此确立了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苏联恐怕也不会说散就散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els/3174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