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俄罗斯史

苏联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

戈尔巴乔夫下台后参加一个聚会,有人当面辱骂他,他平静地说:是我给了你骂我的权利。

苏联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

在苏联所有领导人中,戈尔巴乔夫是仅次于列宁的知识分子,其实他也没经历正规的求学阶段,老戈童工出身,很早就会驾驶联合收割机收割作物了,在整个成长阶段,因为没有撤去后方,他聆听着德军的隆隆炮声成长。18岁那年他被评为“劳动红旗手”,第二年被送进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律,老戈的求学之路,这才进入正轨。

老戈是我们经常说的“团派”,最早进入政坛是从事共青团工作,而后党务,而后中央。因为他参加了函授的农业课程学习,在很长一段时间,他被视为是农业方面的专家。我们都知道,西方国家很看重领导人的法学专业背景,因为宪法最大,而在苏联,根据前几任领导的专业分析,学工科的显然更容易仕途顺利。

在南部地区任“省委书记”是仕途的转点,因为苏共高层喜欢到南方疗养。老戈首先入了安德罗波夫的青眼,而安德罗波夫是勃总的亲信,于是,老戈自然而然成为了“自己人”。1980年,老戈49岁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对当时那个老人政坛来说,这个年龄几乎还未成年呢。

勃总去世,安德罗波夫接位,他最器重的老戈自当大用,几乎执掌了全苏的经济。到契尔年科时代,老戈已经是政治局的核心人物,苏联的重要领域都由他发号施令,如此一来,1985年3月,老契尔年科去世,老戈自然而然就成为苏联的新领袖了。

上篇说到,进入70年代末期,勃总治下的经济已经陷入发展停滞,苏联社会千疮百孔,是个巨大的烂摊子。所以安德罗波夫即位后,以那样的高龄还想大刀阔斧地改革,可惜壮志未酬。经过契尔年科的老病无为,戈尔巴乔夫接手的时候,苏联的病情恶化到什么程度了呢?

其实我们不用罗列各种数据,只需要看当时苏联民间的风气就知道了。安德罗波夫曾经是克格勃老大,他最清楚苏联的问题有多严重,他上台后,就认为有几件事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了,比如说“恣意违反劳动纪律、酗酒、流氓行为、受贿、贪污社会主义财产和其他冒犯社会的行为”。他把这些行为称之为“同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现象”,也就是说,在安德罗波夫看来,这些事肯定不是制度的问题,但是急需整风。

的确,在当时的苏联,酗酒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不管是不是头天喝醉的,上班时迟到早退消极怠工也是一种风气。客观分析一下就知道,行政当局腐败,国企内部当然是更腐败,本来生活资料匮乏,生活水平总是上不去,权贵们腐化堕落,国家和自己的前途看不到希望,对老百姓来说,除了喝酒混日子,他们还能干什么呢?而这种风气,不正是一种末世的氛围吗?

老戈的改革,我们根本不用分析背景和原因,对苏联这样的国家来说,不是万不得已,哪个领导人愿意给自己找麻烦啊。

老戈认为他应该先对经济问题做出反应,1985年一上台,他就提出了一个“加速”的概念。就是说,目标再定高一些,步子再迈大一些,不能怕扯到蛋。老戈这个药方子显然是开错了,因为对苏联来说,经济问题还真不是提高效率,而是调整结构。因为老戈的这项“提速”,还是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核心的,最大的轻重工业失调的问题依然没解决。

随后,老戈继承安德罗波夫的事业,预备把反酗酒工作进行到底。都知道老毛子爱喝酒能喝酒,苏联至少有一个轻工业产业是挺兴旺发达的,也就是酿酒业。老戈可能觉得要区分酗酒和普通喝酒有点儿麻烦,或者是苏联人只要沾酒就是酗酒,没有随便喝点儿的,所以,老戈下达的是禁酒令!禁绝伏特加,关闭所有的酒吧、啤酒馆,组成反酗酒纠察队,闻到身上有酒味的直接带走。老戈这项声势浩大的反酗酒运动,在两年时间里,让苏联这个本来就财政赤字的国家,生生地少掉了一笔巨大的伏特加收入,而大量的葡萄园被砍伐,酒厂倒闭,也是国家财政的巨大损失。

苏联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

大家都知道,酒这东西,除非自己想戒,别人禁是禁不住的。于是,地下作坊酿酒和黑市买卖酒类成了热门生意。大量的糖被用来酿私酒,国企内的工业酒精经常丢失,毒品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总的来说,老戈这个反酗酒运动造成的危害,肯定是比苏联人全体酗酒大多了。好在1988年,这项神奇的改革无声无息地停止了,苏联人变本加厉地又喝上了。

末世除了末世的情绪和末世的气氛,肯定还会配合着大型灾难。就在老戈意气风发上台的第二年,他就遭遇了一场地球上空前、不知道会不会绝后的灾难。

1986年4月26日,苏联的第一座核电站,当时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核电站,修建在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

反应堆爆炸,这应该算人类进化以来最大的灾难了吧。可就是在苏联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大灾还要给官僚主义让路。凌晨爆炸,上午老大戈尔巴乔夫收到的消息不过是着火,大家还没事人一样过。最可怜的是距离核电站3公里的普里皮亚季市,一个美丽的乌克兰小城,有四万三千人口,没有任何人告知他们已经活在强大到足以致命的辐射里了。在爆炸后的两天时间里,这里的居民该结婚的结婚,该生孩子的生孩子,该吃吃该喝喝,直到有些造型古怪,戴着口罩的军人不断出现在大街上,还是没有任何人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事。爆炸发生的第二天下午,一千辆大巴陆续开进市区,军方要求所有市民,带上必不可少的行李,撤离。依然不解释,苏联人习惯了政府不解释,政府也习惯了不解释,即使此时此刻很多人的生命和人生都已被彻底改变。

老戈在克里姆林宫要求核电站尽快灭火,据他自己说,他知道真相是因为瑞典测出了高辐射。切尔诺贝利的辐射粉尘,顺风飞向北方,进入瑞典东部。瑞典人命比较金贵,所以很快就发现了危险,不仅以最快的速度寻找污染源,还第一时间向自己的国民发布了事件通告和警告,并安排受影响地区人员体检。

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处理过程技术上可以参考日本的福岛事故,行政过程就神秘多了。苏共当局在爆炸三天后才在《真理报》上登了豆腐块大的文章,轻描淡写通告了事故。爆炸发生后第17天,老戈才出面,在电视上露了个脸,没有道歉,没有解释,只是强调了事件是人力不能控制的意外,政府不惜代价救灾云云。

爆炸后的风雨,已经将辐射粉尘带到了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很多地区,虽然苏联科学机构已经测得了这些污染,可是他们还是鼓励受污染地区的人们,继续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在基辅,很多儿童参加了污染地区的节日游行,当时当地的辐射量,已经超过了标准的几百倍。

整个救灾活动,在冬季结束,一个巨大的石棺罩住了爆炸的反应堆,至今危机重重,乌克兰正忙于为石棺增加新的防护罩,困在4号反应堆下面的核猛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挣脱束缚再给欧洲带来一场炼狱。

事故原因是什么,有没有直接的责任人,或者是临时工操作失误?外界认为,是50年代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强行仓促上马造成的恶果,当然,苏联的领导人是不能承认的。

切尔诺贝利的爆炸其辐射程度已经超过美国投在日本的那两颗原子弹的100倍,而其扩散的规模和程度也是几百倍于广岛,其周围30公里地区人员全部疏散成为死城,外围还有大量地区并没有及时疏散,事故发生3年多后,还有百万人生活在辐射区里。整个事故造成多少人的伤亡,显然又是谜,苏联人说是4000人,根据国际上评估,死亡人数超过5万,致残的近8万,还有几十万人长期受各种古怪疾病的困扰。灾难花去了苏联180亿卢布,当时的1卢布就是1美元,其后不久,世界石油价格下跌,让国家财政雪上加霜。

切尔诺贝利事件,给民众最大的刺激就是没有知情权。这么大的事,老百姓生死攸关,政府居然如此冷漠地捂着,并美其名曰怕造成恐慌。因为周边西欧国家也遭到了连累,资本主义政府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应,他们不仅全程通告事件发展,还免费为怀疑自己遭受辐射的国民做检查,苏联的很多人明明受了辐射,还被告知是健康的。苏联人通过外媒知道这些差异后,对苏共的信任和依赖逐渐消退。此时,正是老戈雄心壮志卷起袖子预备进行改革大业之时,感觉到民意,他当然要做出反应,并开出了新的药方,这个方子包括“执政的公开性和民主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等,力求消除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根源。随后,老戈又觉得,干脆毕其功于一役,下点猛药,看看能不能一次让苏联排出体内所有的毒素。

1988年,苏联结束了书报检查制度,这个封闭的极权国家,终于出现了言论自由和社会舆论的多元化。一般来说,开放了报禁,就很难不开放党禁,被压制久了一解放,所有人对政治的热情都异常高涨,社会上各种党派逐渐成型。

开了闸,事情就有点不受老戈控制,他之前应该也没想到要给予苏联人这么大的自由,可事已至此,他又是个有点懦弱的人,只好顺势而为,1990年,苏联修改宪法,苏联公民有权结党,多党制的苏联产生了。而在此之前不久,老戈先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的原则,提出苏联要选个总统出来。既然都全盘西化了,经济领域当然就是从国有化向私有化过渡呗。

看起来一个腐败没落的极权国家正顺利向新兴的民主国家过渡,老戈的改革似乎很成功嘛!应该说,苏联这辆重型机车这样的转轨是挺漂亮的,然而,老戈没想到苏联还有更无法解决的问题。

闹分家

都知道,苏联的地盘大部分是抢来的。抢来的不只是土地,还有土地上的人口。前面说过,整个俄国,除了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这三个斯拉夫人的民族,还有其他近二百个民族,他们被强行整合在苏联的版图内,从来没有真正融合过,进入苏联时期后,政府比较善于掩盖隐藏,很多民族问题都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林林总总积压多了,只要稍有刺激,就会总爆发。

苏联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

其实十月革命之后,对于如何整合这些少数民族的事,苏共内部就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应该给这些民族平等的权利,让他们自愿围绕在大俄罗斯周围。这些加盟的民族国家,有自己的代表大会,自己的军队和货币,保留一定的独立性。这一派的代表就是列宁。而一直对此表示异议,双方因此产生了重大矛盾的,就是斯大林

在成立联盟国家的问题上,斯大林要求其他民族国家作为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不过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都不同意这样整个纳入苏联。列宁反对斯大林用行政压制的办法解决问题,他坚持在自愿的原则上建立新的联盟,俄罗斯民族应该向少数民族做出让步。

斯大林的政策没这么宽容,这些民族国家进入版图后,他随兴划分行政区域,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分配都有各种不公,不仅没有适应各民族自己的发展需要,还在边境留下很多地域上的争端。而因为斯大林从来没想过要因地制宜,他的政策都是统一的,有些民族首领感觉到中央的政策实在不适合本民族发展,而想稍有自主时,立刻被打成民族分子,扣上帽子戴上铐子被送进局子。

进入“二战”,斯大林对少数民族猜忌日深,他恐怕是担心西部的少数民族跟德国人有勾结,居然让3万波兰人和伏尔加河流域的40多万日耳曼人,迁入西伯利亚定居!出于同样的目的,被迁来的还有10万远东的朝鲜人。“二战”快结束,他还强制不少民族整个迁入西伯利亚。离乡背井去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找生活就够艰难的了,还是去的西伯利亚,这简直就是刑罚嘛。这些被胡乱迁徙的民族,天天念叨着要回到老家,也是苏联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20年代到80年代,到底苏联的少数民族有多少不满和纠结我们就不一一回顾了,就从老戈上台,这些民族问题的总爆发说起吧。

第一个爆发点是1986年3月,雅库茨克大学发生了俄罗斯与雅库特族大学生之间的斗殴事件。当年12月,苏联的哈萨克加盟共和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阿拉木图事件。

事件的起源是苏共中央为哈共中央换了个书记,长期担任这一职务的哈萨克人被解职,换来一个俄罗斯人。哈萨克人想必是预计到,异族的书记肯定帮不上忙,而中央会派一个俄罗斯人来管理哈萨克人,显然是对哈萨克人的不尊重,所以首都阿拉木图的大学生们为抗议这个事就上街了。

学生运动很危险,年轻人一进入这种亢奋的氛围,就难以控制尺度,容易引发骚乱。苏共当局还以为只是年轻人闹事,没想到这次运动正是苏联大家庭散伙的开端。为了教育“淘气”学生,政府出动了包括克格勃在内的国家机器镇压,2人死,200多人受伤,事后所有的骨干都被修理。在老戈看来,这次对哈萨克施以颜色,可以震慑其他少数民族。

联盟国家的解体,就此拉开了大幕。

苏联境内的少数民族区域,有几个地方是长期不服的,根据之前我们讲述过的历史,第一个就是乌克兰,乌克兰内部浓烈的反俄情绪从来没有消散过;第二个就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个国家是苏联根据“二战”前与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强抢来的,是赤裸裸的侵略和占领,三国中很多反抗人士被捕流放。这三个被抢亲而来的姑娘,一直质疑这段婚配的合法性,一直张罗着让苏共公开当年条约龌龊的细节;第三个区域则是外高加索那三个国家。高加索山脉从西北向东南横亘在黑海和里海之间,是欧洲和亚洲分界线之一,周围44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被山脉分成两大部分:山脉北部称为北高加索,山脉南部称为南高加索或外高加索。外高加索地区包括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国和土耳其的一部分。这三个国家被整合进苏联大费周章,一直跟莫斯科离心离德,他们还互相看不顺眼,内部矛盾重重,当然很多矛盾也都是苏联造成的,当局又没有公平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这三个小媳妇,也恼着呢。

经常看新闻的地主都知道,高加索地区,到现在为止都是世界地缘政治的旋涡之一,著名的是非之地,而他们最早开始牵动世界的视线,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首先爆发的,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冲突。

这两家为啥干仗?邻居嘛,住得太近了呗。这两家之间有个地区,名叫纳格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简称纳-卡)。纳-卡地区20万人口中,90%是亚美尼亚人,信奉基督教,苏联成立后,斯大林要成立自治州,就把这块地区划入了阿塞拜疆,而阿塞拜疆大部分是穆斯林。亚美尼亚人对这个分割办法十分不满,经常向莫斯科请愿上访,莫斯科认为,都是苏联领导的,在哪边不都一样嘛,就是不受理这个请求。

中央不管,两家就暗掐,今天是亚美尼亚驱逐阿族人,明天是阿塞拜疆驱逐亚族人,两边的积怨越来越深。

老戈上台后,亚美尼亚人以为这个秃顶老头是个青天,几万人签名写请愿信,老戈公务繁忙,对这些陈年旧怨实在没时间,亚美尼亚人只好自己解决,开始了游行和罢工。亚美尼亚人闹,阿塞拜疆认为亚美尼亚觊觎自己的领土,所以更恨,1988年2月,邻居间冲突升级,亚美尼亚因为罢工游行几乎瘫痪,而阿塞拜疆那边就开始屠杀亚族人了。

两边快闹翻天了,都等着莫斯科政府能给个公平解决的方案,谁知,老戈的意思是,苏联眼下麻烦很多,这两个小共和国的事,能不能等到我们其他问题处理完了再说,最好两国的领导人能坐下喝杯茶,谈一谈,交交心,大局为重,别给中央添乱。

老大不管事,这两个国家自决吧,结果是,亚美尼亚最高苏维埃决定,让纳-卡并入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最高苏维埃决定是:纳-卡继续留在阿塞拜疆。证明两边的领导都没顾念大局,还跟着一起闹,局势进一步恶化。阿塞拜疆组成了人民阵线,现在,他们不仅杀亚美尼亚人,还找俄罗斯人索命。因为阿境内的局势恶化,好多阿族人也开始逃亡,苏联军队不得不在90年代初进驻阿国首府巴库,跟人民阵线战斗。

这时,不论是亚美尼亚还是阿塞拜疆都看出,跟着苏联混,事情只会越来越糟,于是两边除了互相打,都觉得应该彻底独立,撤出苏联,不许他再过来搅局。

就在这两家打得热闹时,格鲁吉亚也没省事。作为斯大林的老家,这里一直民风彪悍,对于苏联所谓民族一体化的政策,格鲁吉亚人是极端不屈服、不认可的。苏共开放了党禁,格鲁吉亚马上就诞生了许多社团组织,大部分都是以民族独立为诉求,他们的论点清晰简单,因为格鲁吉亚根本就是被苏联占领的,所以现在需要光复!

格鲁吉亚的问题,从阿布哈兹开始。阿布哈兹是个独立的民族,也是个小共和国,并入苏联后,行政上被划分给格鲁吉亚管辖。格鲁吉亚信仰东正教,阿布哈兹是穆斯林,本来就不容易融合。偏偏格鲁吉亚人都是斯大林的脾气,喜欢霸王硬上弓。为了把阿布哈兹永远留在自家,格鲁吉亚开始向阿布哈兹大规模移民,甚至挑衅当地的传统,冲击当地的文化,阿布哈兹一直要求脱离格鲁吉亚。

苏联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

1989年,阿布哈兹州自说自话通过一项决议,让阿布哈兹升级为加盟共和国,这样就不受格鲁吉亚的管束了。格鲁吉亚当时就恼了,4月4日,首都第比利斯爆发大规模示威,先是反对阿布哈兹搞分裂,闹了一阵,不知道怎么的,口号就变成了“格鲁吉亚独立”,“打倒俄罗斯”!

不论是格鲁吉亚还是莫斯科,都没想到这些诉求是可以商量安抚的,他们事多,讲究效率,东欧阵营其他国家“胡闹”都是出兵镇压,自己的加盟共和国闹事,军队难道能置身事外?所以,几天后,军队就开进了第比利斯。

第比利斯政府大楼的广场上,示威群众不肯散去,还有部分高校学生开始了绝食。面对军警的到来,有些示威群众掏出了自己随身的武器,不过是小刀或者板砖之类的,而军警们也号称自己动用的是冷兵器,主要用胶棍。实际上,从4月9日凌晨开始的镇压活动,军警们使用了更有效更顺手的工具,包括毒气和火器,最后造成20人死亡,200多人住院治疗,此后的一个月,因为不适去就医的达到3000多人,后来留医者超过500人。

运用武装力量镇压示威还造成伤亡,这在国内外都够引发轰动了,遭到了舆论的一致谴责。老戈心比天高,素质低下,改革家领袖必须是以强悍的心理为根基的,镇压了,人杀了,恶人已经做了,他却忌惮担这个恶名。整个苏共高层都露怯,领导人相互推诿,谁也不敢承担此事的责任和后果,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可怜的国防部部长擅自行动,所有的责任在军方!

责任虽然是军方的,老戈还是要出面和稀泥,他承诺,以后再碰上这样的问题,绝对不再动用武力,谁再派军队镇压示威游行谁是小狗!

老大诅咒发誓一般是有用的,大家想啊,此时的民族运动都已经开始流血牺牲了,死都不怕了,还怕你变小狗?只要苏军不下来动用瓦斯毒气,各地的民族独立运动还不更加如火如荼地进行啊。

格鲁吉亚人不磨叽,1989年成立自己的人民阵线,修改宪法,1991年,在苏联解体前,基本在事实上已经获得了独立。

其实,在外高加索这三兄弟混闹之前,波罗的海三国已经开始行动了。1989年8月,正好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50周年,波罗的海三个国家也不好庆祝这倒霉日子,就找莫斯科发难,让他们把当时的条约公布出来,还应该为那些反抗侵略被驱逐的人恢复名誉。

这三家人文明有创意,不打不闹不撒野,他们组织了一个“波罗的海之路”的活动,三国居民200多万人,手牵手组成了一条连绵600公里不断的人链,将这三个国家的首都连在一起。这条人链当然也因其长度和历史价值被永久地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不是行为艺术,也不是为了世界纪录,三国国民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获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西方社会也大都认为,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占有属于抢亲性质,一直就支持他们脱离北极熊魔掌,此时更是和着人链向莫斯科施压。外高加索那是一群悍匪,搞不定,波罗的海这种文明抗议更头痛,总不能开飞机沿着人链轰炸吧?行动六个月后,立陶宛率先实现独立,随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也获得了自己的主权。这三个小媳妇一点没给前夫面子,顶住苏联到俄罗斯的重重压力,终于在2005年如愿加入了北约,让北约东扩的行动一直走到俄国人的家门口。

波罗的海和外高加索都闹独立了,乌克兰当然不会沉默,乌克兰一骚动,白俄罗斯人也觉得应该单干。除了这些民族国家,那些被苏共当局用各种理由来回迁徙的民族也要求回到原来的老家去。20世纪80年代,老戈自己不承认民族问题已经燃上了眉毛,他还自我感觉挺好。当然,苏联天大地大的,这些个民族都独立也算不得什么。然而终于,有个民族给了苏联最后一击,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他们也号称要脱离苏联独立!

俄罗斯是苏联的基础也是支柱,不仅拥有苏联70%以上的领土,一半以上的人口,其资源和经济实力都是苏联家的超级大哥顶梁柱,基本可以说,苏联哪怕丢掉所有的加盟共和国也没什么,俄罗斯走掉,苏联就比空壳还空洞了。

老戈被各加盟共和国伤了老心,没想到还有致命的一击,这一击,来自一个叫叶利钦的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els/3174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