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老子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太上老君 道家鼻祖

老子简介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称老聃,楚国者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隐居石化。

生卒年: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

性格特点:聪明好学,尽职尽责,无为而治

历史功过: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名家评点: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老子传记

老子出世 聪明好学

传说中在商朝第十八代王阳甲继位的第7年,民间有一妇人,夜宿山中,做了一梦。梦见自己独自夜行,忽见一颗斗大的明星自东向西移动,顷刻之间,已到头顶。她生怕大星落下砸着自己,急忙躲避,只听一声巨响,那大星落下正压在她身上。这一来将她吓醒了,方知是一场大梦。从此以后,她就怀孕了。怀孕本是常事,可她却与众不同。别人怀孕,10个月生产,可她却1年没生,2年没产,直过了10来年,依然毫无音信,如此一年年过去了,幸而她寿命较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否则胎儿没生下来,母亲要先去世了!自阳甲之世,直到武丁王朝,足足怀了81年。

有一天妇人正坐在一株李树下休息,忽听腹内有人说话:“母亲啊!孩儿今天要出来了,请你用锋利的石棱剖开左腹,我就可以出来与你相见了。”她听了非常奇怪,但实在因怀孕太久,就决定试一试。她找到了一块锋利的石片,将左腹剖开,只听砉然一声,钻出一个人来,迎风而长,仔细一看,却是一个白发盈头的老头。他指着李树说:“就以此为我的姓吧!”这时妇人的腹部已经合上了,她替他起名叫李耳。

因怀孕到老而生,故又名老子。

当然这只是个神话传说。除此外,在老子的家乡鹿邑一带,还流传着李耳是母亲吃了李子后怀孕而生下的,所以取姓李的传说。老氏是殷代的贵族,在殷人中传说他们的祖先契是简狄吞了燕卵后生下来的,因为出生得与众不同,所以后来才出息得很,成了殷人的开宗祖先。老子后来也成为有学问的圣人,大概也是来历不凡,人们很自然地仿照简狄吞燕卵的传说,编造了李母吞食李子的传说。

由于真正的事实已难于考证,我们只能说其中某一种说法还比较可信。

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有一个李员外,名叫李乾。在洛阳附近当过几个月的小乡官,因感当差不自在,便带妻子李氏弃官归里。夫妻二人乐善好施,很得乡民爱戴。后来李氏怀孕了,可李乾却因走远亲,酒醉后连夜回归而迷失无踪。

胎儿一天天长大,但到了十个月却未生产,李氏十分忧虑,天天盼望着孩子早点生下来。到了十一个月,还是不生,李氏不住地念叨:“儿啊,你快快出生吧,娘巴望你出生已经巴望到怀你的第十一个月了。唉,谁知是今儿也巴望,明儿也巴望,巴到十一不出家!”后来“巴到十一不出家”这句忧虑的话被传成了怀孕怀了“八十一年”。话说到了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2月15日的早晨,李氏感到阵阵腹痛,她忍不住大声呻吟,在床上栽倒。邻家妇女替她请来一位接生婆金大娘。

金大娘看过李氏后,确定是稀有的难产,因为胎儿在娘肚里发育得过于长大,加上过月过得时间太长,李氏又是第一次生产,十有八九母子都不保。金大娘十分着急,李氏脸色苍白,毫无血色,一阵疼痛使李氏昏了过去,把李氏唤醒时,她的目光落在了案板上的一把菜刀上,她对金大娘说:“快给我把肚子割开!”金大娘慌乱的不知所措,颤抖着将菜刀拿起来,又放下:“不行!这一刀下去……我,我害怕,不忍心下手。”

李氏忍着痛苦,用极微弱的声音说:“为给李家留下这条根,我,情愿…… ,我死后,你告诉孩子,做个对苍生有益的好……快,快!”金大娘又一次举起刀,又放下了,就在这时,李氏突然以惊人的力量抽身坐起,从金大娘手中夺过菜刀,照着自己的腹部切了一刀!血立即从被划破的腹部流出,浴血的婴孩,也哇哇坠地。金大娘在惊骇中慌乱地将婴儿抱起。可英勇的母亲却因流血过多,无法挽救,嘴角留着一丝不寻常的微笑,与世长辞。她以献身的精神,用异常的惊世之举,为人间奉献出一个伟大的生命。

金大娘再看看这个婴儿,是个男婴。除比一般刚出生的婴儿惊人的长大之外,还出落着一副俊美而怪异的相貌。他像已经生下来几个月的孩子一样,脑门宽阔圆饱,略长的大脸,丰满俊秀,淡眉长目、高鼻梁、笑嘴角,安详和善,慈意满面生,两只垂着福相的耳朵大的出奇。最使人感到怪异的事是:他头发是黑的,但是除眉毛有点发白之外,上嘴唇上还显出一道淡淡的白胡。

由于孩子的父亲走失了,母亲又去世了, 他被送给了村里的老莱夫妇。老莱,50出头的年纪,是一个心地纯真,宽厚和悦的老人。夫妇俩一生无子,刚生了一个女孩又突然死去了,这时得了一个男孩,真是喜从天降。由于孩子长着一双大而好看的耳朵,就给他起名叫李耳。由于养父姓老,再加上他生下来就有白胡,所以后人也称他为“老子”。“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德行的男子的尊称。

小李耳是聪慧的,而且从小就表现出了天性中的仁爱之心。他生下来不到俩月,就已经开始呀呀学语,一般孩子呀呀学语时,他已会清清楚楚地说话。有一天,李耳的养母抱他去玩,养父老莱故意逗他,拿个小木棒去打妻子,小李耳伸出白嫩的小手,用力抓着木棒,不让他打;养母感到奇怪又好笑,就故意夺过木棒扔到地上,又扬起胳膊用拳头去打老莱,李耳又伸出小手,用力扒着她的胳膊,不让打。李耳这么小就知道仁爱,实在是天性的缘故了。在李耳的幼小生活中,这种同情弱者,帮助弱者的事绝不止一件,在曲仁里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李耳11岁那年冬天,一场大雪刚刚化尽,一个讨饭的小孩走进了他家的院子。他上身穿一件烂得开了花的小袄,下身穿一条烂得只剩下大半截的夹裤。他定定地站在那里,一副十分饥饿的样子,眼巴巴往屋里看着。这时李耳的养母去抱柴禾了,正赶上老莱身体不舒服从外面回来,他看了看厨房,又看看小乞丐,随口说,了句:“饭还没做好,没啥给你,先到别处要去吧。”小乞丐见老莱脸色不好,扭头就走了。实际上,老莱不知道,因为有客,李耳的养母早就蒸好了馍,放在了馍筐里,上面用馏布盖着。

李耳很可怜这个讨饭的孩子,便从厨房里拿了四个馍追了出去。没想到,当他急急慌慌追到村头,那小乞丐已走远了。李耳心里有点踌躇:“他走了,馍还给不给他呢?”一手拨拉着头,上那黑发扎成的“小牛角”,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心想:我偷拿了馍,大(养父)会生气的,若再不给那小乞丐,岂不让人笑话。不行,我一定要追上他!非把我下决心给他的馍送到他手里不可!想到这,就拿着馍又追了下去。

“别走哩一! 别走哩一! ”他一边小跑,一边喊着。 可不知是那个小乞丐没听见还是咋的,他依然一路走了下去。一直追了二里路,那乞丐进了一个村庄不见了。

李耳喘着气走到村庄西头,见一个老头向他走来,他问老头:“老伯伯,见一个小讨饭的没有?”老头说:“见了,鼻涕两筒,穿的很烂,脸抹得像个小灰鬼。上庄东头去了。”李耳道了谢,拿着四个馍又奔了庄东头。可到庄东一问,又说他向正南去了。

李耳又急又气,又向南追了下去,终于又看见那个小乞丐了。他拼命向前追赶,嘴里还喊着:“我给你送馍来了,站住!!”不想脚下被石头绊了一下,重重地摔了一跤。

李耳简直就要哭了,他忍着疼,爬了起来,又向前追,终于追上了。当李耳把四个蒸馍放到那孩子手里时,那孩子被感动得哭了,说着:“你! ……你是好人!”

有人说:天底下没见过这样给乞丐送吃的,李耳真是个希罕人。这样的事对别人来说也许希罕,可在李耳却是件平凡的事。

少年李耳不但聪明,还十分好学。在曲仁里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半夜走亲戚一意在求学”。 这话是怎么来的呢?

有一天,李耳的养父叫他到姨家走亲戚。李耳的姨家离曲仁里20多里,需要坐车前往。他坐着小拉车往姨家走,准备回来时请他姨坐车来住几天。为了利用一切时间学习,临行时,他在车上放了几大捆竹简,这竹简就是古代的书。李耳坐在小拉车上,一面让马自己顺着路往前走,一面专心致志地看书。走哇,走哇,因他看书人了迷,竟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当然也忘了走亲戚的事。等他偶然抬起头来一看,马车把他拉到一座野山脚下的清溪旁边了,他向四周看了看,不认识是哪里。

“这可咋办?得赶紧问路,到姨家去。”李耳心中想着。又一想:“《河图》。《洛书》这没看完,到姨家七拐八弯,处处问路,到了那儿不定要耽误多少时间,反正到姨家也没啥急事,干脆把这些竹简读完再说。”想到这,他把马拴到树上,让它就地吃草。

一个人坐在小溪旁边,如饥似渴地读起了书。这一下他是更加心无旁骛,卷上《河图》、《洛书》,又展《八索》、《九丘》,真是留连忘返,一读而不可收拾,一直到日落西山,天全黑下来了,他才想起还要去姨家。可这时天黑路又不熟,他是怎么也找不到姨家了,他急得出了一身冷汗。无奈,只好听天由命,把命运交给了那匹马,让它自己走。走哇,走哇,终于他看到了前面有一点灯火,急忙催马往前赶,到了近前一看,是个村庄,而且正是曲仁里,马自己走回了家。自此,李耳有了一个“书疯子”的绰号。

在李耳的学业生涯中,还有一件事显示出了少年李耳的不平凡。在李耳上学的学馆里,学业成绩最好的是一个叫杜杰的孩子,可是有一天老师来了个突然袭击,展开一卷卷竹简,用他讲过的一些精彩段落考问他的弟子们。弟子们对教师的提问,不是目瞪口呆,就是答非所问,连杜杰也只回答了试题的一半。可出人意料的是,李耳语惊四座,对老师所提全部问题,一个个都作了圆满的答复。老师喜出望外,表扬李耳是“第一聪明弟子”。可这却惹恼了一个人,他就是杜杰,他恨李耳夺走了他的“第一聪明弟子”的名号。两人较上劲要见个高低,打赌比赛背《周易》,可对于赌什么,二人争持不下,于是决定请老师做裁判。老师听了他们的说明,十分认真地说:“你们比背《周易》,很好,我看这样吧,赢了的,我拿我的束修(学生们交的学费) ,以一盘银子作奖;输了的,我要严厉地惩罚,我说话算话!咱们三比两胜,你们看怎么样?”李、杜二人都同意了。李耳并不了解,这位老师平时虽然宽容大度,对学生十分放纵,可一旦认起真来,却是说话算数,十分严厉的。

于是比赛开始了,第一次两人都先背27片竹简,老师讲一遍,再领他们读三遍,然后回家去背,第二天来比,杜杰精神紧张地回到家里,他平时被称为“第一聪明弟子”一直生活在一片赞扬声中,再加上爹娘的娇惯,使他养成了一种自傲的性格,平时不允许任何同学有半点超过自己的地方。这次当众丟了“第一聪明弟子”的称号,他不能容忍,否则会活活地难受出一场病来。他要征服李耳,拿回“第一聪明弟子”的荣誉!他通宵达旦苦学,一夜灯火通明。

曲仁里,李耳也是一夜未眠。

第二天,第一轮比赛正式开始。首先是杜杰背,他从“乾;元亨利贞”开始,每背几段,故意歇一下,一直背了几十段。背着背着忽然停住了, 想不起来下一句该是什么了。待了一会儿,想起来了,又背下去。就这样他一直背了20片,再也想不起了,才宣布终止。杜杰带着一脸的满足和得意站到了一边。心想,一般人最多只能背十七八片,我只差了一片,任你李耳再聪明也比不过我。接下来,是李耳背。他既抑扬顿挫,又长驱直进,一口气背了29片才停下,宣布终止。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站在李耳身边的杜杰,见出现这种异常情况,不由得心中一阵害怕。虚荣、嫉妒和强烈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伤害。他脸色蜡黄,嘴唇青白,没有半点血色。他感到站在这里,如芒刺背,站也不是,走也不是,样子十分狼狈。那种自我当面出丑的感觉,使他出了一身的冷汗。这些,李耳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第二轮比赛方法同上次一样,只是要背36片。杜杰回到家里,越想越难受,简直是气得要死。他下了决心:下次比赛,不赢李耳,誓不为人!他把愤怒化成了读书上的惊人力量,不吃饭,不睡觉,拼命地背。

李耳回到家中,读书的劲头更大,一。直读到后半夜,连养母半夜给他送饭也丝毫不知,即将天明,有两个同乡同学来找李耳上学,他们看着竹简,让李耳再背了一遍,真是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共背了39片。

第二天,学馆比赛还是杜杰先背。这一次他十分紧张,背起来小心翼翼,他直背了35片才停止,然后站在一边紧 张地看看李耳。李耳背的流利自然,一字不错,非常熟练。但是万万没想到,当他背到34片和杜杰只差一片时 ,突然停住,再也背不下去了。帮他看书的两个同学感到很不理解。第二轮比赛李耳输了。

第三轮比赛背《易》45片。杜杰第二次获得胜利,心情异常振奋,但也依然害怕,因为三比两胜,各胜一次,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他向好友发下宏誓:第三次若不胜李耳,决不头朝上活一天,不悬梁自尽,也要投河而死!

李耳回到家,也以超过前两次的劲头,苦读苦背。第二天黎明,他的两个同学又来找李耳。他们第二次看着竹简,让李耳背,这一次李耳背了56片,比老师留的多了十一片。那两个同学问李耳:“上一次,你事先背的烂熟,而到临头却为啥比不上杜杰?”李耳不说。两个同学再三追问,李耳才说:“你们保证,决不能说出去。”

两个孩子答应了。

第三次比赛开始了。又是杜杰先背,这一次他竟一鼓作气,背了46片,直到他确实无法再往下背时,才宣布终止。接着又是李耳,他背得还像每一次那样,一字不错,流利自然,可是他只背了45片,就停止了。看来他是故意不超过杜杰的,但老师对这一点毫无觉察,因为他根本就没想起往这一点上注意。

三轮比赛,杜杰胜利了。老师激动地用喜爱的目光看着杜杰,连声夸赞:“好,好!我要当场奖你!”说着端出早已准备好的一盘银子,亲自用双手捧到杜杰面前,杜杰接过银子,脸上又有了十分自信的得意神色。

老师把目光转向李耳,严肃地说:“李耳,你也太不争气了,你第一次背的很好,可却骄傲自大,后两次接连失败。我说过败要严惩的,不给你点厉害,你以后会更加傲气。伸出左手来!”说着,伸手从书桌上拿起了一个2寸来宽,2尺来长的桑木戒尺,李耳无奈,只得顺从地伸出左手。老师抡起戒尺,狠狠地打了下去,李耳咬着牙,感着眉忍受着,两个同乡同学心中不忍,感到十分难受,张张嘴,想说什么又没说。老师一连打了20下,才放下戒尺。可依然怒气未消,大声说:“跪外边去!”李耳看了看肿起的左手,感到火辣辣地疼,他凝着眸,想了一下什么,用力咬着哆嗦的嘴唇,眼里微微涌出一层泪水,但他什么也没说,顺从地走到门外,跪在了地下,那样子十分可怜。

他的两个同乡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们噙着同情的眼泪,说:“老师,李耳不该受罚,他没有输!”老师诧异地盯着两个孩子,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两个孩子说:“李耳第二次背书实际上背了39片,比杜杰还多五片;第三次实际背了56片,比杜杰多。

10片。他背的好的很!他说他看见杜杰第一次背输了时难为情的样,不忍心再叫他输。杜杰对人家说:他要是比输了就不活了;李耳怕他万一死了,更不忍心叫他输啦。李耳说,他比赛背书只是想催杜杰好好学习,催自己好好学习,也催同学们学习,他并不想赢老师的银子。”

听了这令人吃惊的话,老师的眼睛也模糊了,他一把拉起了李耳,嘴里说着:

“好孩子!快起来,你不该受罚!你输的高尚, 是老师错了!”在座的学生都哭了,手里捧着银子的杜杰傻了一般,盘子掉到了地上,他也哭了!

少年李耳不但是一个善良好学的孩子,而且他从小就善于思考,对生活中遇到的事物总是细心观察,并认真思考其中的道理。

有一次,李耳和小朋友在山上玩,突然两人看到了一棵有字的树,于是两个人争吵起来。李耳在这一面看到树上写有一个“棟”字,就说是楝树;那位小朋友看到树的另一面写有一个“槐”字,便说是槐树,两人争论不休,你一言,我一语,都说自己的对。最后还是大人告诉他们这是一棵合欢树,既不是楝树,也不是槐树。从此李耳认识到看事物要从反看到正,从外看到里,从左看到右,从上看到下,从东看到西,不能只凭一面来断定事物,天下的事情很多很多,天下的道理也很多,很深,很宽,不能只是一面之观,一己之见。要想避免一面之观,一己之见,就要多长见识,多学知识。这就是李耳最初对辩证法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思考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在李耳的家乡,春天,河水汨汨(流水的样子)地流进了地里,滋润着种子,滋润着万物,一。到秋天,往往是干旱的季节,人们渴望着水,他们祭神求雨,一旦下雨,人们又狂喜欢呼,手舞足蹈。李耳年年看到人们求雨的场面,看到下雨后的狂欢。他便开始观察水。劳累了一天的牛,贪婪地喝着水,甜美地舐着鼻子;种地回来的人喝上一碗热水,满心舒畅,涡河里的水每天载着上百只船从远方来了,又走了,但涡河一旦发起怒来,舟覆船翻,毫不留情。

涡河岸边的坚硬堤岸,在河水的冲刷下不断坍塌,屋檐下的青石板被从屋檐滴下的水凿了一个个的小窝窝。这使李耳认识到水是那样伟大,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没有生命。水,万物和人都离不开它。但涡河的水默默地流淌着,日复一日,无需自我表现,无需人们的表扬。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去路,它绕开走,无声无息地奔流。水又是那样谦虚,总是往低处流去,尽管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污秽的东西,但水从不嫌弃,愈是低处的水,愈能容纳涓涓细流,从而汇成湖泊。水是那样有力,它载着无数船只,把他们送到想去的地方。水看起来是那样柔弱,却又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做人就该像水一样,具有水的伟大品格。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李耳家村头的老槐树重又冠盖如荫,像一把硕大无比的伞,几个孩子手牵着手围在老槐树下玩耍。在孩子们的眼中,这大槐树是最强大的靠山了,是任何力量也摧不垮的。大树根边,几棵小草正艰难地拱出地面,那么细弱,在微风中摇摆不定。忽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狂风把小草吹得几乎贴伏到了地面上,而大槐树在风中得意地晃着身躯,似乎在说:“看!我多强大,什么也不怕!”一阵刺眼的闪电,震耳欲聋的雷鸣,随着是一声巨响,大槐树断了。孩子们吓得躲在一旁说不出话来。雨过天晴,李耳来到倒下的大槐树旁边,却看到了小草正迎着阳光挺立着,叶子上还带着闪光的水珠。孩子们七嘴八舌讲着刚才的经过,李耳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涡河边上的人们的住房是用土坯垒起来的,平时农闲时,人们就制作许多土坯垒在一起,等盖房子时取用,李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时常绕着这些土坯玩耍,有时想躲进去,但土坯是实的,不能躲。李耳想:“啊,空的才有躲藏的地方。”吃饭时,李耳瞅着饭碗又想:“这碗要是实的,就没办法盛饭盛汤啦。”过了几天,李耳到烧碗罐的窑上去,大人们推着独轮车,李耳在后边看着不断转动的车轮感到非常新鲜,车轮为什么会转呢?大人告诉他,车毂是中空的,插一个轴进去,人推车,靠车轴在车毂中转动。渐渐地,李耳悟出了一个道理:无,什么也没有,但没有无,许多事物就没用处。房屋是空的人才能住,碗是空的人才能用,车毂中是空的车才能转动,无的作用很大啊!

自然,生活,启迪了李耳的智慧,他从中得到了许多知识,包括做人的道理,李耳之所以成为一个大思想家,与小时候的这些思想启蒙是分不开的。

光阴像一只巨大无比的神鸟,忽闪着一双翅膀轻无声息地往前飞进,随着这只神鸟翅膀的忽闪,我们的小李耳不知不觉地从少年时代进人了青年时期。

人周为官 尽职尽责

在李耳的青年时代,有这样一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

老子的家乡鹿邑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卖牡丹根的。那人说他卖的这个品种是在深山谷中所得的一株红牡丹,它比一般牡丹红艳,红得耀眼,艳得使人想起天上的彩虹,叫人禁不住为它心动;而且它比一般牡丹朵大, 开出的花朵,大如碗口;它比一般牡丹棵大,大得像一株小树 ;它的叶子也和一般牡丹不同,油绿的叶子,看起来有点和橘树的叶子相仿佛。所以他的牡丹,价钱也比一般高,要20两银子一株。

李耳看着牡丹非常感兴趣,那卖牡丹的便对李耳说:“看来这位兄弟要买一根。

我观这位兄弟,文质彬彬,阔绰泰然,风清月静,相貌不凡,定是一位有学问的高人雅士。我这牡丹,非高人雅士舍不得买它,也不愿意要,因为他们没有那份美情妙致,你买到之后,用土埋在盆里,勤浇水,过一段时间,即可发芽长成一株小牡丹树;然后特别肥美的花朵,怒放盛开,又香又好看。或陪你于书斋,或伴你于窗前,赏心悦目,清志静神,可以说是其乐无穷!我这还有别人写的一。段百字颂词,是夸赞我这牡丹的,小兄弟请看!”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白绢递给李耳,李耳接过白绢一看,上面写着清楚的小字,他说念不好,就又递给了那卖牡丹的。

“好,我来献丑。”卖牡丹的说着展开白绢,抑扬顿挫地朗声念了起来:“一树春色!满院溢香!朵艳,瓣丽,栽彩虹于天庭;枝绿,花红,若旭日上扶桑。居茅舍而不卑,植污土而不脏,辟恶气以美人情,清烦恼以宁心房。伴君于书斋窗外,陪君于床头案旁。富增志趣兮!学业上进;贵宽胸襟兮!心情豁朗。未出屋一能 触朝霞,不喧赫一可 掬荣光!”

卖牡丹的读到这里,李耳心想,这人确实有些意思,他的牡丹一定不寻常,便掏出20两银子,买了一株牡丹根,然后珍爱地捧着它,回家了。

李耳将牡丹根埋在了一个盛满肥沃的湿土的盆里,小心地照料着它。白天把盆放在阴凉、通风的影壁墙里边的砖台上,这里还有反射过来的柔和的阳光;晚上又把它抬进小西屋,放在和它朝夕相伴的小书桌旁,李耳对这盆花倾注了他许多的爱,他多么盼望那牡丹根快快长成一棵浓香四溢的牡丹花呀!

十天之后,牡丹根发出了黄绿色的嫩芽;春去夏来,嫩芽长成了一棵手指粗细的牡丹树,青青的干,嫩绿的枝,浅绿的叶。李耳好喜欢!他盼着那小树快快开花,但不知怎么,它就是不开花。枝和叶的绿色都变重了,它不开;枝条上的扁棘针一般的东西也变硬了,还是没开,直到整棵树的枝枝叶叶,都变得丑陋了,还是没见一个花骨朵。李耳急了,请来村里见识广的老人给看一看,原来根本不是牡丹,是一棵狗屎蒺子树!这种树当时还很少见,学名叫做“枳”。

李耳气愤万分,他白花了银子,费了心血和功夫,却是什么“狗屎蒺子树”,这对他一片美好的感情是多么大的侮辱啊!他不禁慨叹道:“这世道,真是人心险恶呀!

这些人看起来像人,为啥偏偏不做人事呢?难道上天造物时就故意造出这物种吗?

尘世的人如果都这样,天下还成什么样?”他越想越气,恨透了那个可恶的假字,他下决心自己一定在这个尘世中做个真人!这种信念可以说贯穿了他的一生。

李耳青年时曾经跟一位精通股商礼乐的商容(司殷商礼乐之官的官名)学习礼仪知识。有一次商容病了,李耳去探病,闲谈中商容问李耳:“经过故乡的时候要下车,对于这个礼节你知道吗?”

李耳答道:“是表示不忘故旧根本的意思吧?”商容高兴地说:“对!对!那么从高大的树旁经过时要弯腰伛背,赶快走过,又是什么意思呢?”

李耳回答:“是表示尊敬老一辈的意思。”

商容对李耳的回答十分高兴,他知道李耳不但聪明,而且好学深思,就进一步启发李耳认识守柔的道理。他张开嘴让李耳看,问道:“我的舌头存在吗?”李耳回答:“是的。”商容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李耳说:“没有了!”商容又问:“你知道我问你这一问题的含义吗?”李耳立即答道:“您老年寿已高,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柔软,牙齿所以落尽,是因为它太刚强。”商容说:‘是啊,你理解的很对,正是这个道理。不仅舌齿如此,天下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啊,这是最根本的道理。'

李耳听着商容的教诲,脑海里不时呈现出屋檐下那块被水凿出小洞的青石板和那棵被风吹倒的大槐树,树根边柔弱的小草的形象。李耳不断地琢磨着舌存齿亡以及做人的道理,他很快认识到,守礼最重要的是谦下,决不自我炫耀。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是,盛气凌人,表现出一种刚强不可一世的逼人态势,只会使人畏而不服,甚至树敌太多,导致失败。一个人虽然很强大,很有才华,但如果能处处谦卑居下,就不会与人为敌,他的事业很快会取得成功。

李耳因为懂得礼仪知识,有人家死了人,常常邀请他去助葬他看到死者亲人在为死者穿老衣时十分困难,因为死者的四肢都僵硬了。他想到邻居的新生婴儿,那小胳膊和小腿是多么柔软,看起来是那样弱小,却一天天 长大起来。涡河岸边,麦苗在寒风中抖动,尽管显得很柔弱,狂风却吹不倒它;夏天时,麦子黄了,麦杆笔直,却枯槁了。自然界的生物不都是如此吗?李耳悟出了这个道理,便告诉人们: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他所悟出的这个道理,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李耳的人品、思想和学识渐渐地为人们所知,也越传越远,李耳20多岁的时候,做了周朝的史官。

大约公元前551年,李耳当上了周朝的柱下史。这是一个掌管殿堂记事的官员。过了一段时间,周景王又任命李耳为周王室守藏室之史,也就是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管理员。这时候李耳多被人尊称老聃,又因为他仰慕西周末年史官伯阳甫的为人和学问,自号伯阳,所以也称为李伯阳。

周王室的藏书十分繁杂,天下的典册绝大部分都收藏在这里。有竹简的、木简的,大多数是绢帛的,还有极少是麻布的。书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老聃的任务就是整理、修补保管这些藏书,并征集新的藏书。

担任周王朝的图书管理员,给了老聃极好的学习机会,他是如鱼得水。他贪婪地读着各种书以充实自己。有历代文诰、档案资料、诗,还有《军志》《建言》《易》

以及管仲所写的有关篇章等等。这一时间他学习与研究的中心问题仍然是从商容处继承下来的课题,也就是关于做人的道理、人的行为规范以及治理国家的原则,这两个方面是构成周礼的主要内容,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已是一位精通周礼的理论与制度的学者,在这儿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就是<尚书》,这里记载了从尧到周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讲话、文告,其中渗透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许多精深的道理。对《尚书》的研究真正奠定了他在《道德经》一书里提出的“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思想的基础。

《尚书。舜典》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尧为了考验舜,将舜放到了大麓这个地方。一天,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舜镇定自若,对狂风暴雨似乎视而未见。老子读到这里,不禁合上书沉思起来:舜之所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动声色,是因为他忘却了危险,忘却了生死,一个生死不人于心的人是强大的,他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不管走到哪里,即使遇到犀牛和猛虎,也像没遇到一样,那犀牛角就失去子它的锋利,猛虎的利爪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一个士兵上阵打仗,对敌方兵器视而不见,那么他就会如人无人之境,勇敢异常。这就是“无”的威力。老子认为,无和空是有用的。对待事情,无为正是有所作为,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如果人人按照无为的准则去过日子、去做人,国家按照无为的准则去治理,这样一切事情就能办理好了。

《尚书》还有一点对老子的启发非常大,这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意思是说:人心容易自私是危险的,道心是很微妙而难被人们了解的,人们只有精诚专一,恪守中正之道,才能够认识大道,转危为安,处理好人生,和治理好社会。过去老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无相生,正反相倚的,都有两个方面,它们也都在不停的变化转换之中,人们怎么能把握它们呢?认识了这一点,往往忽略了另一点,把握了今天,往往放过了昨天和明天,人们的认识跳不出某个圈子,总是不明白大道;讲的道理再多也仅仅是在某一点上有体会,而又恰丢失了另外一些,这不就是道心难明吗?现在办法有了,就是执中。把握中正之道,就可以破除偏执、片面,就可以认识无穷的宇宙了。这使老子在道的研究上前进了一。大步,他把这个原则用八个字表述出来,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做为王室的图书管理员,老聃除了进行学术上的研究,更重要的还是图书管理工作。他对自已的工作极为认真负责,有这样一件事,就真实地反映了老子的工作态度。

图书馆需要不断地添置新书,就要东奔西走,去找去看,确定买的,再付银购回,有些从地下出土的年代久远的古书,说是某朝某代某人的某某书籍,但不知是真是假,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分析考究,才能证实。有的出土古籍,缺页掉字,需要按本来面目补缺还原,这种工作一点也马虎不得,是极为细致、艰苦的考究对证工作。

有一天,老聃听说城西北20里外的一个山村,有个叫春长的中年汉子,在刨地时,掘出来一个小瓮,瓮里有一卷书,是舜写的《箫韶》,而且是舜的手笔真迹。《箫韶》是舜写的一篇谈音乐的著作,人们只知道舜作韶乐,但是从来也没谁见过他的真笔手迹。对于守藏史来说,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老聃决定去看一看,这《箫韶》到底是不是舜的真笔手迹。

虽说是离城20里,但都是山路,不能坐车,只能步行,老聃翻过一座丘岭,又走过一段长着乱草的洼地,继续往前走。天阴着,还刮着小风,中午的时候,他在一片斜坡上吃了点带的干粮,又开始爬岭,翻过一道岭,走下一道幽谷。真是天不作美,天空竟下起了小雨。这一下山路打滑,更难走了,老聃也不敢停留,结果是一步一滑,还摔了一跤,弄得满身泥水,好不容易来到了春长住的村子。

这是一个幽偏的小村,乱树丛生,土地贫瘠,树后一片斜坡底下,有一所破旧的草舍,正是春长的屋子,老聃向春长说明了来意,春长看了看他,脸上出现了同情的神色,他拿出了一个小瓮,放在了老聃面前。

这是一个土褐色的小瓮,瓮口盖一块样式古老的方砖,春长拿下方砖,从瓮里掏出一小捆木简递给老聃。老聃接过木简,小心地展开,只见那用破麻绳编起来的破旧木板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古体文字。这些文字老聃似能认识又不能认识,他所能清楚地认识的就是作为题目的两个较大的字,这两个字也是弯弯拐拐,十分复杂,非常难写,翻译成现在的字体,就是“箫韶”。老聃又细细地把全文看了一遍,因为那些文字似懂非懂,所以文章的意思也是似懂非懂。看起来好像是舜在以自己的口吻论述以箫来奏韶乐的一些技法和道理。但是究竟说的是什么,还是不得而知。

这篇《箫韶》是否真是舜亲笔刻在木简之上,还是后人的假托,老聃一时无法确认。看那纬绳,像是麻绳,也像是其他野生植物纤维。那时候是不是已经有麻?木简之纬是应该用麻,还是该用皮子做的皮绳?再说,那时写字,是应该写在木板上,还是应该写在竹板上,还是应该写在骨片上?这些也暂时无法确定。这些问题还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 更主要的是看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所讲的内容。首先那时的文章是否有题目这需要考虑,最关键的是正文里到底讲的是什么呢?这还需要拿回去研究。

老聃问春长:“你这木简卖不卖?”春长没说话,好像在考虑。老聃说:“这所谓舜之真迹的《箫韶》,不知到底是真是假,我想带回守藏室进行考察核实。这样吧,我付给你三镒(古重量单位,合二十两)黄金,先把《箫韶》带走,等核实之后,若是真的,你要多少我再付给你;若是假的,我们作为一种《箫韶》的假托收存在守藏室,或者你退回我已付的黄金,再把这《箫韶》还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春长犹豫了一下,老聃接着说:“你不要怕,我老聃说话算话,说付给你一定付给你。”春长一听说眼前的人竟然是老聃,马上说:“可以,可以。你拿走吧,我不要银。”老聃硬是把他来时带在身上的黄金拿三镒,放到春长的屋子里,然后拿起《箫韶》告辞了。

老聃因为得到《箫韶》而十分高兴,当他翻山越岭回到守藏室的时候,已经是夜深人静了。可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急于知道那《箫韶》是真是假。于是他索性穿衣起床,把拿回来的“舜作”放在书案上,高点明灯,连夜研究起这本古书。他把一捆一捆的有关资料从书架上拿下来,放在临窗的书案上,面对众多资料,卷卷展现,一过目,悉心阅读。要查清这本《箫韶》是真迹;还是假托,不但要用许多古籍中所认识的古字体去推测,理解那本书中的字,还要对照周代的《箫韶》去逐字逐句逐段地推敲。展阅,对照,核实,再展阅,再对照,再核实。一进人那个古体字的王国,老聃再也出不来了,直到东方发白,雄鸡报晓,他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太阳出来了,他的灯还在亮着,他根本没注意到周围世界的变化。

终于,老聃先生抬起了头,他望望周围,天已大亮,吹熄了眼前的灯,他异常兴奋,终于有了个结果,他初步判定这篇《箫韶》是后人假托之作。晃了晃头,他感到头昏脑涨,脑门发烫。他感冒了,昨天淋了雨,又熬了一个通宵,一做完工作,他感到了全身的不适。

老聃先生对待工作,总是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负责;对待守藏室的藏书,他像宝贝一样珍爱。

免去史官 授礼孔丘

春秋末年,天下纷争,各诸侯国逐渐强大,周王室衰微。但是各诸侯国外迫于少数民族的侵扰,内拘于周礼的传统威力,纷纷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号,表面上听命于周天子,实则是形成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由他们把持着天下。

在周王室内部,把握政权的诸公卿士,也是结党营私,争夺王朝权力。不幸的是老聃也被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中。周王室甘氏一族,由甘简公掌政,与族人甘成公、甘景公不和,老聃不知为什么得罪了甘简公,被免去了史官之职。

老聃离开了周王朝,他想自己该往哪里去呢?忽然他又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夙愿。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40年)晋国韩宣子访问鲁国,在鲁国大史氏那儿看到了《易》、《象》及《鲁春秋》。韩宣子十分羡慕地赞叹道:“周礼在鲁国啊!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品德与周之所以能称王天下的原因了。”后来,这番话传到王都,作为精于周礼的史官,老聃一直盼望着能到鲁国去看一看。现在终于有机会了,于是老聃决定去鲁国看一看,要见识一下鲁国的周礼。

在鲁国,老聃第一次遇见了17岁的孔丘,也就是著名的孔子。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聃的一位住在巷党的友人去世了。人们知道老聃精通周礼,自然请他去帮助安排丧事。出葬那一天,年仅17岁的孔丘也去了。

少年孔丘十分好学,特别爱钻研周礼,儿童时代就常常和小朋友们一起模仿大人们的祭祀活动。每逢太庙里有祭祀活动,孔丘总要赶去学习,不懂的就问。16岁时,孔丘的母亲去世了,孔丘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有时担任丧祝,即助丧的相礼工作。这一次孔丘也被邀请来助丧。老聃比孔丘大约大20岁,所以无论从年龄还是对周礼的研究上,孔丘都只能算是后生晚辈。

这一天,送葬的队伍正行进时,突然遇到日蚀。老聃叫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蚀过后再走。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丘很不理解,但面对老聃这样的周礼研究的权威人物,他只能照吩咐的去做。

送葬归来,孔丘向老聃表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孔丘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而且日蚀究竟要多长时间过去,并不知道,如果等的太久,会使死者不安,还是继续进行为好。老聃便向孔丘解释道:“诸侯去王都朝见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就休息并祭奠车上的先祖牌位。大夫出国访问也是见日出才赶路,日落就休息。

送葬也一样,不在日出前出殡,不在日落天黑后止宿。夜晚看到星星出来赶路的,。

只有罪犯以及回家奔父母之丧的人。日蚀的时候,天是黑的,如同夜晚,你怎么知道天空不出星星呢?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的一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葬时如果遇到日蚀,应该停下来,等日蚀过后再走。”

老聃的这番话,精深而且合乎情理,给少年孔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老聃被召回周王朝的守藏室。这是因为甘简公没有儿子,所以他死后他的弟弟甘过继承了他的爵位,也就是甘悼公。甘悼公同样是想除去甘成公和甘景公。但是,甘成公和甘景公贿赂了周王朝的重臣刘献公,设法杀掉了甘悼公,让甘成公的孙子甘鳝继承了甘简公的一切,这就是甘平公。于是这场明争暗斗终于以甘成公和甘景公的胜利而告终。因为老聃是得罪了甘简公而罢官的,所以甘成公和甘景公认为他是甘简公的敌对派,便把他又召回了守藏室。经历了这一场政治变故,经过了几年的颠沛辗转的周游,老聃的见识更多了,思想也更成熟更深沉了。

几年以后,孔丘已20多岁,不仅学识大为长进,懂礼守礼,而且风度翩翩,鲁国已有不少少年来拜他为师。特别是大夫孟僖子,知道孔丘知书达礼,又是宋贵族之后,在重病中还特别嘱咐儿子一定要拜孔丘为师。孔丘觉得自已年纪轻轻,平时虽然注意学习周礼,但毕竟所学还是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这样教育别人的子弟,会误人子弟的。他想起自己曾经跟随其一起助葬的老聃,那次短暂的关于葬礼的问答留给孔丘的印象至今历历在目。遗憾的是当时自己只有17岁,没有能够多多请教。老聃现在已回到周王城,洛邑中有宗庙,还有丰富的典籍,正是学习与实践周礼的理想地方。他决定到周都洛邑去学习周礼,他的弟子南宫敬叔也请示和他一起去。鲁昭公听说了这件事,对他们这种求知精神十分赞赏,考虑到他们的经济情况都很窘迫,就赏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和一名小童仆,算是对他们求学的帮助。

公元前526年前后,孔子和南宫敬叔来到周王都。他们参观了祭天地的天坛和地坛,考察了周王朝统治者祭祖先、举行朝会商议国家大事以及发布政令的地方,观看了各种文物,他还看到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读了金人背后的铭文,觉得很有收获,但也还有一些问题不清楚,于是孔子带着这些问题去向老子请教周礼。

老聃听说孔丘来访,也立即想起了几年前在鲁国巷党助葬时向自己提问的那个诚恳好学的少年形象,便十分高兴地接待了孔丘。二人客套了几句,话题便转到了礼这个方面。

孔丘问:“在什么情况下,各宗庙的神主需要请出呢?”

老聃回答说:“有三种情况。天子或诸侯去世时,由太祝把宗庙的神主请到太祖庙里,这是周礼规定的。等到安葬好,哭罢,丧事办完之后,再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回各自的庙里。另外君王出国就由太宰请出各宗庙的神主随君主同行,这样做,也是礼规定的。还有就是在举行合祭的时候,由太祝请出二昭二穆的神主到太祖庙里合食。”老聃特别强调说:“凡迎接神主出庙或回庙,都要有仪仗队,不准闲人窜动。”

孔丘又问:“大夫家中8~11岁的孩子死了,能用衣棺吗?”

老聃答道:“从前八至十一岁的小孩死了,葬于园,不葬于墓,也不用衣棺。从史佚开始,情况就不同了。史佚有一个爱子,年幼而亡,如果葬于园,史佚觉得孩子像是被家族遗弃了,于心不忍;如果葬于家族墓地,由于距离远,不人棺用车载,又很费力。正在进退两难时,召公来了,召公问:’为什么不用衣棺?‘史侯回答说:

’礼有规定,我不敢违反,‘召公把情况向周公说了,请求改变一下这个规定。周公不同意,说:’岂!不可。‘但召公转告史佚时,把’岂!不可‘说成了’岂不可!‘,史佚理解成了如何不可,就给死去的孩子用了衣棺。所以后来对死去的人到11岁的孩子就用衣棺了。”

孔丘听到这里,说:“原来如此。”停了一下,他又问:“作为人子,在孝敬父母上都有哪些礼节,我想请先生重点说说。”

老聃回答说:“周礼的内容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尊尊、亲亲、宽厚、仁慈、爱民、和乐、勤谨。孝敬父母,既是尊尊,又是亲亲。作为人子,孝敬的礼节很多,我只能选择重要的说一下。子女对父母应该做到’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严冬温暖被褥,酷暑清凉床席,晚上铺整床被,早晨起来问安)。'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为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见父亲的朋友,父亲不叫近前,不能近前;父亲不叫退出,不能退出;问话,就答,不问,不要出声)。‘出必面,反必告,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外出必须向父母告辞,回来要向父母告回,出门远游,要让父母知道去的地点,学习一样东西,必须专心专意,学出成绩,做出结果)。‘ 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与父母同住,别占尊贵的主房;与父母同坐,不占正中的尊位;与父母同行,不占正中的道路;与父母同站,不站门口正中)。‘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父母在,子女孝意未尽,不许随便为朋友去死,不该有自己的私财)。‘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有孝心的儿女应该对父母有深爱,有深爱之心的儿女,在父母面前必然和和气气,满面悦色,不给父母看难看的脸色。行动之中不忘父母,言语之中不忘父母。不以恶言对待父母,不因自己的骂人的言语激怒别人而使父母挨骂)。’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孝顺的子女,对待父母最重要的有三大方面:父母在时,要养护,父母死时办丧事,丧事过后不忘祭念。养护父母,可以见他的孝顺;办丧事时,可以看他是否悲哀,对父母有没有真正的爱心;祭念时,可以见他对父母有没有敬意。做到这三大方面,是孝子的标准行为)。”

老聃说到这儿,停了下来,看孔子连连点头,一副如饥似渴的表情。老聃先生话题一。转,接着说:“有人会说,周礼上关于如何尽孝规定的那样具体;关于父母如何疼爱儿女为啥写的那样少呢?这是因为,天下除了极为特殊的情况外,父母几乎没有一个不疼爱自己的儿女的。他们比子女早到尘世一步,当然知道怎样疼爱子女。父母疼儿女,是天性使然,天叫他那样,必然是那样,不由人的;儿女孝敬父母,是回报性的。如若将礼彻底废去,完全任意去做,父母一样会疼爱自己的亲生骨肉,何况他们将来还要靠子女养活;至于儿女则不尽然,因属事过之后回报,有品格的,有真情的,则是知恩必报;无品格的、无真情的,则是一省 了之,有的甚至虐待自己的父母。疼爱最真父母真,疼爱最深父母深,父母对子女的疼爱是天然的,是伟大的,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也可以说是天然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天然更进一步,是更加伟大的。孝是立身之本,是可以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伟大的标准,这和’爱黎民者伟大,爱黎民而不爱黎民中的自已的父母者不是真伟大‘的意思是一致的。 。

孝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和安家、安国、安天下紧紧连在一起的。周礼上说:’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达,百志。

达故礼俗成,礼俗成则然后乐‘,就是这个意思啊。”

“好啊,好!太精彩了!”孔丘听得简直要人迷了。接下去,他又就周礼提出许多问题,向老聃请教,如祭祀礼、朝拜礼、婚丧嫁娶礼、燕礼、冠礼、射礼、亲友来往礼、男女授受礼,甚至于经商买卖礼、街巷处众礼等。老聃都一做 了准确明白的回答,孔丘是心满意足,如愿以偿。

老子一向主张为人应该谦逊、守柔、无欲,而且他也很明白“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这句话的含义:过于逞强好胜的人必然会遇到挫折,付出惨重的代价。看着眼前这位20多岁的孔丘如饥似渴地学习关于周礼的知识,从他的眼神、举止动作和气质上看,都隐约有一种骄矜之意和急于从政的劲头。老聃觉得应该适当给他敲一敲警钟。 当孔丘满意地向他告辞时,他一边送一边 诚恳地对孔丘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以钱财,而仁者送人以良言。我没有钱财,只是勉强被人加了一个’仁者‘的称号,我想送你几句忠言。”

老子问孔丘:“你在庙堂前看到一尊’三缄其中‘的金人了吗?”“是的,看到了。”“那么那背后的铭文你记下来了吗?”孔丘回答说:“丘已经全部背下来了。其中有几句话我正在琢磨。”“是哪几句话?”老聃问。孔丘说:“例如,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又比如,执雌下之,莫能与之争。”

老聃听了,微微一笑说:“这正是我要送给你的良言,它是一个人做人的道理,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喜欢议论别人的长短,以为自己的认识深刻,这个人就接近于死亡了。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辩的,因为他懂得多言多败的道理。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总是喜欢揭露别人的隐私或错事,这个人就身处危险境地了。真正聪明的人无知无识得好像愚笨无比,因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一个有经验的商人,他的一些货物是藏而不露的,一个有大德和大学问的人,是深沉稳重,貌似愚鲁的。要防止有人认为您骄傲,不要使他们感到您志气太大、太刺激。这些对您是有好处的。无论是作为父母的儿子,还是国君的臣子,都要做到忘已。即使自己明明是强大的雄者,也要以一种雌者的姿态出现,金人背后的铭文就是这样告诚人们的。”

出了老聃的家,南宫敬叔问孔丘:“老师,您说这老聃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丘想了想说:“鸟,我知道它善飞;鱼,我知道它善游;野兽,我知道它善于奔走。对于善于奔走的野兽,我们可以用网或兽夹来捕获;对于善游的鱼,我们可以用钓钩来钓它;对于善飞的鸟,我们可以用弓箭射它。可对于龙,合起来成一体;散开来成’云彩‘,乘驾云气而翱翔于阴阳之间,我们根本无法了解。”

老聃的教诲,使孔丘深受其益,在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他总是那样谦虚谨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表明了孔子的认识。回到鲁国以后,闻风而来投师的人更多了。

无为而治 贬低仁义

老聃生活的时代,正是春秋末期的乱世,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次动荡。周王室甘氏家族的内讧中,老聃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现在他又面临着一次更大的政变。

公元前520年秋天,老聃已经52岁。这一年,周朝景王天子去世。于是一场争夺王权的斗争开始了。

周景王生前所立的太子是王子猛,但他临终前又有了改立长庶子朝的想法。王子朝受到了大夫宾孟和上将南宫极的拥戴。而刘献公之子刘卷和单穆公单旗则维护太子猛的地位。两派展开了明争暗斗。在这当中老聃也曾试图以礼劝说兄弟二人和好,但并没有成功。老聃感到在这场王权的争夺战中,礼是那么无足轻重,兄弟谁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首先是王子猛一派先行动了,刘卷和单旗突然活捉了宾孟并将他杀掉,立猛为周悼王。而王子朝利用当时因失职而暴动的百工的力量从王宫中赶走了悼王和刘卷、单旗。单旗不甘失败,又带兵杀回王宫,血洗了王宫。当然王子朝也不会善罢甘休,就这样两派展开了拉锯战。

时过不久,悼王猛因病而死。刘卷、单旗又立猛的弟弟句为敬王,继续与王子朝对抗。这时王子朝也自立为王,敬王无法进人王城,只得暂居泽地。两派之间的军事较量,一直持续了5年。到公元前515年,敬王勾终于在晋国军队的帮助下,彻底打败了王子朝。王子朝带着尹固、毛得、召惮、南宫极及大批周王室的典籍逃往楚国。

周敬王掌权后,老聃因被王子朝一党用武力掠走了大批典籍,而蒙受了失职之罪,因而失去了守藏史的官职,回到了家乡曲仁里。

在回故乡的路上,老聃看到的是一派战后的破败景象:田园荒芜,荆棘满地,断壁残垣,焦木枯骨;百姓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盜匪猖獗,乞丐遍地,一路上,老聃不。

时听到凄凉的歌声:

登上那草木青青的山上啊,登高要把爹来望啊。爹说:咳!我儿当兵啊出门远行,早沾露水晚披星。多保重啊多保重,树叶儿归根记在心!

登上那光秃秃的山顶啊,想娘要望娘的影啊,娘说:咳!小子当差啊奔走他乡,朝朝夜夜不挨床。多保重啊多保重,千万别丢了你的娘!

登上那高高的山冈啊,要望我哥在哪方啊!哥说:咳!我弟当兵啊东奔西走,日日夜夜不能休,多保重啊多保重,别落得他乡埋骨头!

尽管这是一首古魏国的青年士兵思念故乡亲人的歌曲,此刻老百姓却用他们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仇恨。这歌声沉重地敲打着老聃的心,老聃也在内心诅咒着这场战争。

看着眼前的一切,老聃想起了在王都洛邑,那些贵族们“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占有大量的财货,这简直就是一伙强盗”。而百姓们在残酷的剥削下,却过着缺衣少食,忍冻挨饿的日子,在死亡线上挣扎,这真是“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啊”!

在故乡的乡邻中间,在劳动生活的最底层,老聃深切地了解到人民的穷困。一边是不分日夜地劳作,却吃不饱,穿不暖;另一边却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老聃被震惊了。战争的掠夺,无休止的劳役和赋税,这是怎样的世道啊!

人道和天道真是截然不同,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减少富余的用来供给不足的),可人道却正相反,“损不足以奉有余”(剥夺不足的用以供奉有余的人)。老聃开始对他所信奉的周礼发生了根本的动摇。

礼究竟是什么?礼维护着使老百姓受苦受难的社会制度,奉行着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原则,多少青年被礼驱使去为少数人的私利去争战厮杀?在这次周王室之乱中,王子朝口口声声维护先王的制度,说什么“王不立爱,公卿无私”,要求诸侯“将顺天法,无助狡猾”,处处合礼,但事实上却是为了自己能登王位。闵子父批评王子朝企图“以专其志,无礼甚矣”。可他的话又有哪些不合礼呢?大家都以“礼”为武器,互相攻击,结果是百姓遭殃,人民受难。看涡河边上的乡民,没有满口的仁义礼信,可他们却凭着本能的忠厚信任相处的很好。礼究竟是什么?他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的开端”啊!

老聃想到郑国强盗很多,执政子产制定了许多刑法来对付那些铤而走险的百姓,甚至于还铸了刑书,可是却收效甚微,而且对人民压迫得越厉害,人民越是设法反抗;有些法令被统治者利用,给人民造成更大的苦难,所谓“盗贼”也越来越多。

子产死后,郑国的盗贼更多。所以事情往往是向相反方向发展的,提倡礼正是因为社会。上的非礼行为太多的缘故,实行法制是因为法令制度维持不下去了。人民的要求得不到适当的满足,老百姓活不下去,他们就不怕死了,那就永远有斗争。如果国家是这样该多好:领土不大,人民稀少。即使有许多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冒生命的危险,不向远方迁徙,即使有船和车,没有必要乘坐它,即使有武器装备,也用不着。老百姓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让人民吃的香甜,穿的舒服,住的安适,满足于质朴的风俗和生活习惯。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用’无为而治的办法统治‘该多么理想!

孔丘自从洛邑访学问礼于老聃后,学识大进,气质更为淳和,作风更加朴实。

他不满足于教育上取得的成就,不断到各地访问学习。一晃就是10年,这10年中,鲁昭公被逐,客死异国。鲁国贵族内部的斗争关系很复杂,但无论哪一派,都没有重用孔丘。孔丘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只得倾注全力于培养学生和研究古代文化事业。他搜集、整理了很多书册。当他听说王子朝将大批周王室的文化典籍劫往楚国时,除了忧虑外,想到要把自已搜集和整理的书册送到周守藏室去。他是一个极为尊重周天子的人,希望天下统一,诸侯听从周天子的命令,所以他也想用自己的行为去维护周天子的地位和威信。但在当时,一个人的藏书如果能被周守藏室收藏,那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因此必须有相当身份的人介绍,才可能实现。

子路听说了老师的想法后,便向孔丘建议道:“我听说周王室的守藏史老聃被免职了。老师要藏书于周王室,不妨试试借助于他。'

于是孔丘带着子路等学生及要藏于周王室的书册来到了老聃的家乡,他们见到老聃,说明来意,请老聃推荐。出乎孔丘的意料,老聃拒绝了。老聃之所以拒绝推荐,不仅因为东周王室藏书已名存实亡,王室内乱,藏书在王室等于是飞蛾投火,而且更是因为他有了新的价值观念,对于孔丘热心搜求整理的图书已经不再重视了。可是孔丘并不了解这一点,他依然把老聃当作是熟悉并信仰周礼的学者。所以他引述六经,想用六经中的理论及六经的价值来说服老聃。

老聃听着孔丘的论述,只是微微笑着。他问孔丘:”六经的根本是什么?“孔丘回答说:”六经的根本在于仁义,我就是以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一切的。“老聃接着问道:”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丘答道:”是的!君子不仁便不成其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确是人的本性。这还有什么疑问?“

老聃说:”那么,什么叫仁义呢?“

孔丘回答:”心思中正而无邪,原物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而不偏,利用万民而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大概。“

老聃摇摇头缓慢地说:”唉,你后面的这些话很危险哪!现在讲泛爱众,太迂阔了。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实际生活,都明白地证实了所有讲无私的人,恰恰是为了实现偏私。我这样说并不是要大家去宣扬仇恨和自私,而是想使你明白,利人才能。爱人,已利人,人才能利已,爱人与利己其实是一致的 ,无私才能成其私。但是现在的人们只是为了利己的目的,爱人只是虚假的谎言,而且还极力掩饰这一点,这不是很迁阔吗?“

老聃停顿了一下,似乎是陷人了沉思。过了一会他向孔丘说:”我的意思总的是说,人的一切行为应当自然无为。你看天地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日月本身是光明的,星辰有秩序地罗列着,禽兽成群和谐地生活,树木在生长,这一切都不是神造的,也不是什么人有意安排的,它们都是按自然本性生长、存在、发展的。天地并无仁爱之心,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人的本性应当是自然的,不是某些人所提倡的仁爱。所以圣人也是不提倡仁爱的,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你想让天下之人不失去他们的生养之道,就一定要顺着人们的自然本性去做,也就是顺其自然。何必去急于人为地标榜什么仁义呢?就好比一个孩子逃离了家庭,他的家长一边敲鼓一边高喊孩子的名字,叫他回来。那么结果如何呢?孩子听到鼓声,听到喊声,逃的越远。你提倡仁义,目的是求人的本性,实际效果却是扰乱了人的本性。唉,你的学说实在是扰乱人的本性啊!“

已近不惑之年的孔丘对老聃一味贬 低仁义的说法感到不能接受,但一时又反驳不了。他想:眼下正是无道的乱世,老聃也同意这一点。而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救世,除了仁义没有其他办法。救世与仁义是统一不可分的,讲敕世而不讲仁义,岂不如同把一块白石中 的白色属性与坚硬属性分开一样吗?老聃把无私说成有私,混淆了有无、是非,不也是同样的错误吗?想到这儿,孔丘觉得已经抓住了老聃理论中的致命弱点。他对老聃说:”有人学道,可是立论总是相矛盾。不可以的说成可以,不是的说成是。又像善辩之士一样,硬把石中之白与石之坚硬分离开。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圣人吗?“孔丘这话的弦外之音是:你老聃把仁者无私说成有私,岂不是把非说成是,把不可以说成可以吗?

老聃回答说:”这样的人只不过像小胥吏治事一样玩弄小技巧,劳形伤神,自以为得意而已。狗善于捕捉狸但总被人牵着,猿猴因为灵敏才被人从山林里捉来戏于街头。这些玩弄小智者的辩者不是如同猎狗一样丧失了自然本性吗,怎能称作圣人!“老聃停了一下,他对孔丘的问话用心了如指掌,他接着说:”仲尼先生,让我来告诉你那些你不能听到和说出的大道吧。凡是具体的人,无知无闻的多,有形的人和无形无状的道共同存在,是绝对没有的。起居、生死穷达,这是自然而不知其。

所以然的,人事有治迹,不执滞于物,不执滞于自然,这便叫做不执滞于自己。不执滞于自己的人,称为与天融合为一。“老聃见孔丘仍是一脸的迷惘,就又接着说:”就具体事物而论,说得白无坚,得坚无白;说生死齐一,无是无非,都是荒谬的。但是我讲的是大道,是物的根本,只区分坚与白,就是毫无意义的;但说生死齐一,无是无非,那倒是符合大道的。因为常道是深不可识的,是不能用一般的是非去评判它的。大道废才有仁义,才有是非之非。仁义毒害人心,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祸乱了。

你要救天下,就要使天下不失其本性,应该顺化而行。白鹤不必天天洗才白,乌鸦不必天天染才黑。它们的黑白是本性,不用辩论,它本来就存在。“孔丘的这次访问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他和老聃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有着根本的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虽然如此无为思想还是对孔丘有一定的影响,当他的治世主张得不到实现时,也时而流露出一种无为的思想,甚至在解《易》时,还说出了”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话。

鲁国人崔瞿了解到孔丘思想上的这种变化,感到老聃一定是个 了不起的人,于是也来向老聃求教。但是他错误地理解了老聃无为的含义,一见面他就问:”不治理天下,怎样引导人心向善?“

老聃知道他来自鲁国,一定受了孔丘等人的影响,便回答说:”你要小心,别扰乱了人心!“

”引导人心向善,怎么会是扰乱人心呢?“崔瞿疑惑不解地问。

老聃说:你要知道人心是很危险的啊!当它受到压抑时,就会消沉;当它受到推进时,就会昂扬。无论是消沉还是昂扬,都是对人性的囚杀,是自苦自累。一个人当他饱受折磨时,心境便时而急躁如火,时而忧恐如冰,其中变化的速度,就像顷刻间往来于四海之外。人心安稳时深沉而寂静,跃动时悬腾而高飞,可见强傲不可羁制的就是人心哪!”

“可人性是安静朴实的。”老聃接着说:“人本来无知无欲,一切顺其自然。无知,也就不知道诈巧;无欲,就没有追求。无诈无求就没有贪欲与罪恶。反过来,只有守静,无知无欲,人的朴实本性才能实现。这也就是我说过的,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治理国家和天下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无为才能无所不为,治理天下的人,要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古人言:我无为,人民就自然顺化;我好静,人民就自然纯正;我不扰民,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奢欲,人民就自然淳朴。历史上黄帝以仁义之说扰乱了人心,以致尧为仁义而奔波,挖空心思去施行仁义,煞费苦心去规定法度,然而还是不能改变人心。甚至将灌兜放逐到崇山,将三苗投置在三危,将共工流配到幽州,依然无法治理好天下。由此可见大道废才有仁义。提倡仁义,无非是一种推进人心昂扬的办法。但有昂扬,就必然有沉落,人们就会以仁义相标榜去讥刺攻诋对方,就会相争,人们淳德含和的本性就会丧失。所谓以仁义引导人心向善,实在是扰乱人心!所以我说:君王无为,天下自治。”

人秦过函 老死扶风

老聃在回到家乡后,先后有孔子、叔山无趾、崔瞿、士成绮来求学。这以后由于战乱的影响,老聃在弟子和家人的劝说下来到沛泽隐居。

在沛泽隐居期间,老聃把对现行社会制度的批判以及救世方略的思考升华为对宇宙生成及万物本源问题的探讨。他统一了从商末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五行本源说与阴阳混沌一气构成天地万物这两大系统,并以阴阳说为基础,吸取了五行说,尤其是水本源说的合理因素,在阴阳五行之上提出了更普遍更一般的范畴一道。

老聃从与周礼决裂开始,走向探索新的治世方法,再进而探索宇宙本源,形成道法自然,以无为本,有无统一的天道观。

与此同时,他决定撰写一部上至天,下至地,中至人,包括万事万物及其规律的,益天、益地、益人的篇幅最长、容量最大的长篇大书。这部书包括很多部,总括地说,只有宇宙述论部和人尘述论部两大部分。

这部书,老聃勾勒的框架十分庞大,而且内容复杂,笔法也复杂,要有铺叙,有描写,特别是要有独具一格的无法驳倒的论证。他要描写得栩栩如生,使形象逼真如见真物;他要叙述得条条是道,清楚明白;他要把其中的大小理论证论得深人浅出,玄而易见,精辟透彻,能禁得起推敲和考究;要使语言文雅而且准确鲜明、易懂、生动。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他边想边写,写写停停。有时候还要对他的论点进行一番考证。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过去了,从公元前498年到公元前489年整整10年,老聃先生埋头著书,终于完成了大书的上半部一宇宙述论部。但在而后的6年间,80 多岁的老聃先生因病暂时搁下了他的写作,他却一边养病一边搜集着资料。这期间还曾有杨朱、柏矩。庚桑楚来向老聃先生问学。

公元前484年,老聃先生又开始了他人尘述论部的写作。老聃先生写啊,写啊,真是心无旁骛。可此时,外边正是天下大乱的时节。春秋之战,大大小小何止百次。什么齐桓公伐楚之战、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争秦晋围郑之战、吴越之战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到了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再次攻吴,大破吴师于笠泽,并且杀死了吴国太子。也是在这一年,楚灭陈的战争烽火在陈国地面熊熊燃起。

这次战争引起的原因是:楚国出现白公之乱。陈国乘楚国内乱,兴兵伐楚,引起了楚惠王对陈国的愤怒。待白公之乱平息后,惠王就派楚令尹子西的儿子宁嗣领兵伐陈。楚军怀着大发泄,大复仇的心情在陈地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他们所到之处,鸡飞狗跳,一。片火海。陈都宛丘燃起了大火;苦县(即老子的家乡,以前是陈国领地,这次战争后成为楚国属地)县城烧起了大火;曲仁里以及附近的一些村庄也都燃起了大火。陈国君闵公被杀了,苦县县正也被杀了。对于这一切,老聃先生一无所知。他正沉浸于他的大书之中,大书即将完工,老聃先生正抓紧赶写。

这天下午,夕阳将要落山时,老聃先生出去散步。就在这时,三个楚兵来到了老聃先生的房前,一通搜掠,三个人掠走了老聃先生的使女,又放火点着了房子,然后扬长而去。当老聃先生看到烟火回到房前时,已是什么都没有了,老聃先生蹲在地上,想起数十年心血写成的书稿,毁之一炬!他的心彻底碎了……公元前478年,老聃遭劫难,大书被毁,便暂住在涡北一个朋友家里。每每想到大书被毁,他心中就一阵阵难受,他决定要离开家乡去秦讲学,他要把被毁了的大书中道理用口舌讲出来。

这一年,老聃先生已经93岁了,他带着一个小书僮,骑着青牛向西出发了,他的弟子庚桑楚送他们出了已成为楚国的陈国国境。一路上,老聃先生一边走一边向人讲善,讲他的天道。

在西去的路上,曾经有一位文子向老聃先生问道。老聃收他为弟子,对他说:

“天地间一切都由气构成生命,一切具有形态的事物,都是不长久的。自然造物开始之时,只有阴阳混沌一气,一切造化都是阴阳所变,生是阴阳之变,死也是阴阳之变。阴阳变化有一定的秩序,其中存在一定之数,如果能够穷尽这一定数,就可以,通达阴阳之变。但是造物是十分巧妙的,其造化之功很深,人们是很难穷尽的。”这位文子是位有心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又吸收了其他各家的理论长处,开创了战国黄老学的先河。

老聃先生一路向西,向着函谷关走来。函谷关当时是周朝和秦国的交界处,要去秦,必走此关。此时,镇守函谷关的关令名叫尹喜。这尹喜学富才高,特别喜欢钻研天文星象,并以此来探究人间福祸,推测世道变异。他是周朝的大夫,年轻时曾向老聃先生请教,对他的学识和品德十分佩服。近来他听说老聃先生要西出函谷关,心里十分高兴,想着一定要借此机会好好请教一下 这位老先生。于是他开始等,等啊等,一直等了好几天,这一天老聃先生终于走到了函谷关。尹喜异常兴奋,亲自把老聃先生请到了自己的宅第。

老聃先生在此作客期间,尹喜对他异乎寻常的热情,天天陪着老聃先生讲话,讲老聃在周都洛阳的为官生涯,讲天道人德。这尹喜热情挽留老聃,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他对老聃先生十分敬慕,想多留他几天,好好亲热亲热,多请教请教;二是想请老聃先生给他写一卷书,留作历史性的纪念,一代代传下去,使自己和后代从老聃先生的文章中取得丰富的知识和教益。

一听说要写书,老聃先生的心里不禁一震,想起大书被毁,心里顿时难受起来。

他向尹喜表示不愿再写书了,还是让他走吧。可尹喜并不知道大书被焚的事,因为老聃先生是隐居著书的。他一再诚恳地请求老聃先生写点东西,老聃先生想起尹喜热情接待,又如此恳求,一片真情,只好答应了。

可拿起笔,老聃先生却犯愁了, 写什么呢,自己这几十年的思想变迁,政治观、人生观的重大转变?可大书花费了自己20年的时间和心血呀,眼下是不可能再写的,他想啊想,终于,他决定把大书的意思浓缩一下,用极少的话将它概括下来,这样也不枉自己辛苦20年了。

他提起笔来,在竹简上写下了这样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一开头,老聃先生就搁不下笔了, 他不停地写着”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老聃先生终于写到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的奇文完成了,这部书虽然只有五千字,但内容所涉,大到无限,小到希微,广度极大,深度极深。因其上篇以“道可道,非常道”开头,被后人称为“道篇”;下篇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开始,被后人称为“德篇”,故合称《道德经》。

尹喜得到此书,如获至宝。马上叫儿子及钱粮师爷及所有会写字的人再誊抄几份。这部五千言的《道德经》后来就由尹喜和他的后代保存。

老聃先生终于还是要走了,尹喜再也留不住。老聃先生带着深情出了函谷关向西而去。

冬天的时候,老聃先生来到了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40公里处),他进了村,还是要传道。

在当时,槐里是个非常穷苦的村子。村上人大多过着糠菜半年粮,忍饥挨饿的生活。有几家更是穷苦得一年四季锅底朝天,连糠菜都难吃上,其中有个叫大黑的男人,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他自己又长期病着,那日子实在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村上只有一个富户赵弼襄,他家粮多地广,而且此人还很有学问,就是为富不仁,从不周济别人。

因为讲道在当时是个新鲜事,所以村里的人这一天都来听了 ,连赵弼襄也来了。

老聃先生用通俗的语言讲了他认为确实存在着的宇宙的本体一道 ,讲了在道的作用下,万物的创生,讲了应道之特性所产生的人德以及道的几种规律:有无互生律、有无互用律、相对存在律道之变动不变律、反律;讲了道和德的上合天理、下合人情以及它的永恒性,说明这“道德”二字是万古不磨的,万万古也不会磨灭的。在场的人听了无不心悦诚服,连赵弼襄也觉得这是个大有学问的人,被他的学问折服了。接着老聃先生又对《道德经》上的一些语句进行摘论,运用实例,进行了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讲述。他的讲述深深打动了赵弼襄,他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感到自己活了50多年,到今天才算是悟透人间哲理。

晚上赵弼襄把老聃先生请到家里,以丰美的饭菜招待了他,并说要拜他为师,向他学道。老聃先生连连推辞,只是说互相学习。赵弼襄又请老聃先生住到他家里,老聃先生说:“我们带有钱粮,本来打算在这住下不走了,在这自己做吃,好好观。

观山景,明年春暖花开再走,没想到给你添了这么多麻烦。这样吧,请你给我们找个闲屋,让我们在这自己做着吃吧。”就这样老聃主仆在槐里村住下了。

慢慢地老聃先生知道了村上的一些人家的穷苦情况,他便常拿出自己讲学,收徒得来的钱帮助他们,尤其是经常做出大黑一家四口人的饭给送去。老聃先生的举动感动了村里人,也感动了为富不仁的赵弼襄,他说:“您真是以有余以奉天下的道者,这真是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啊。”从此以后他竟开仓放粮,还拿出钱财周济村里的穷苦人。

老聃先生来的时候,只是说姓老,并没有说真名实姓。后来村里人终于知道他就是周朝的柱下史、守藏史老聃先生,对他更是爱戴。

第二年春天,老聃先生提出要辞别槐里,到别处去讲学。村里人听说先生要走,都是难舍难离,一再挽留。老聃先生安慰他们:“我还会回来的,放心吧,这地方我也实在喜欢,一定会回来的。”

就这样老聃先生辞别了村里人,骑着青牛,带着书僮又出发了。后来老聃先生到咸阳讲过道,再后来,主仆二人离开咸阳,竟不知上哪了。后人有人猜测是西北走流沙,到了新疆;也有人说是出了中国到印度去了,各种说法,各说不一。直到公元前471年,他们又出现在扶风,从此他又在这一带隐居。

老聃高寿,活到160多岁,老死于扶风。老聃先生作为长者,平素待人慈祥,他那与天地一体的阔大胸怀,他那守柔处静忍辱含垢的性格,得到乡邻老少的敬爱。

他死后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吊唁,痛哭失声。扶风人和槐里人为他赶制了孝衣,两村,人商量先生的殡葬事宜,都要求把老聃先生葬在自己的村里。槐里人说:“先生离开槐里的时候,还说过要回槐里的,请让我们把他葬到槐里吧,请你们尊重先生生前的愿望吧,请你们答应吧!”扶风的百姓想到老聃先生平素教给他们的不争的待人原则,就流着泪答应了,他们协同槐里的百姓一起将老聃先生安葬在了槐里的西山。

庄子在写完老聃之死一段文字后,写下了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话:“蜡烛和柴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火却传承下来,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