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地图上的历史——从鲜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7-14 17:42:22 0


鲜卑族是继匈奴族之后又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发挥重大影响的塞外民族。鲜卑族发祥于中国东北地区,通过民族大迁徙,鲜卑民族的大部分来到了蒙古草原,进入到北部中国,与汉族中原王朝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在中国政治史与民族史上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可以说,与匈奴、氐、羌等民族一样,鲜卑民族的发展史,同样也是一部民族迁徙史。

与匈奴部落联盟相仿,古代鲜卑民族构成也相当复杂。根据现代学者们的研究,古代鲜卑族集团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即东部鲜卑、西部鲜卑与拓跋鲜卑,而西部鲜卑与拓跋鲜卑都由东部长白山地区迁移而来。“三大部”鲜卑族的故乡都在大鲜卑山下。

从“大鲜卑山”到“匈奴故地”:古代鲜卑族的发源地与早期迁移

天设山河,

秦筑长城,汉起塞垣,

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

——[东汉]蔡邕

关于人类历史与迁徙活动之间的关系,美籍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曾在《逃避主义》一书作过十分精辟的总结,他指出:

人类的故事大部分可以叙述为一种迁徙活动。人们通过短距离迁徙,去寻找更好的狩猎场地,寻找更富饶的土地,寻找更好的赚钱机会,或是寻求更好的文化。短距离迁徙很可能是周期性的……长途迁徙很可能是单向性的且是永久性的。这种迁徙如同恢弘的史诗一般伟大而壮观。

古代鲜卑民族的迁徙发展史可谓上述论断的绝好证明。鲜卑族先民,是上古“东胡”民族集团的一支,很早就生活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之间。巍巍的长白山正是古代鲜卑人的故乡。

最早为鲜卑人立传的汉文史籍,是王沈所著《魏书》。这部史籍的内容因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而流传下来。关于鲜卑族起源与发祥地,王沈《魏书》载云:

鲜卑,亦东胡之余也,别保鲜卑山,因号焉。其言语、习俗与乌丸同。其地东接辽水(即今辽河),西当西城。常以季春大会,作乐水上……鲜卑自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不与余国争衡,未有名通于汉,而自与乌丸相接。

乌丸,即乌桓,是与鲜卑族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东北民族,同属于“东胡”集团。关于鲜卑人的得名,有不同的说法。“鲜卑人”与“鲜卑山”两者之间,究竟是因族名山,还是因山名族,似乎很难断定,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则是无法否认的。作为鲜卑人的早期发源地,“鲜卑山”或“大鲜卑山”通常指今天东北大兴安岭山系的北段。鲜卑早期分布地较出名的地理景观为饶乐水,即今天内蒙古境内的西拉木伦河,或称沙拉木伦河。如《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记载鲜卑人“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可以说,饶乐水畔是古代鲜卑人享受生活乐趣的公共空间。

地图上的历史——从鲜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鲜卑族早期迁徙示意图

关于鲜卑人的族源,除“东胡说”之外,还有一种说法也颇引人注目,那就是所谓“汉人说”。如《史记索隐》引述古代学者应奉的说法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因以为号”。应奉之说,即为“汉人说”的代表,即将鲜卑的起源及民族构成与秦朝中原逃入鲜卑地区的“徒役之士”联系起来,很有启发性。如果说鲜卑人的祖先都是北逃的中原人,似乎难以令人置信,但我们却无法完全否认早期鲜卑人中有北上中原人(无论是自愿逃难还是被掳)的加入。

匈奴联盟强盛后,“东胡”国被匈奴酋长冒顿所击溃,鲜卑人的祖先随之远逃至辽东塞外,与汉族中原王朝绝少往来。在其后的相当长时间里,鲜卑、乌桓等东北民族不得不向匈奴俯首称臣,其发展受到匈奴集团的抑制。随着其实力的上升,鲜卑人甚至追随在匈奴人之后向汉朝边界地区发动侵袭。《后汉书·祭肜传》曾载云:

当是时(东汉初年),匈奴、鲜卑及赤山乌桓连和强盛,数入塞,杀略边人……(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秋,鲜卑万余骑寇辽东,(辽东郡太守祭)肜率数千人迎击之,自被甲陷陈,虏大奔,投水死者过半,遂穷追出塞……自是后,鲜卑震怖,畏肜不敢复窥塞。

虽然鲜卑在这场反击中遭受惨败,我们依然可以想见当时鲜卑族势力的快速增长。能动辄组织万余骑兵入侵,其部落总人口定已相当可观。至建武年间后期,北方边塞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南、北匈奴因发生内讧而分裂,匈奴联盟力量大为削弱,无暇外顾,鲜卑乘机独立,从此摆脱了屈从于匈奴人的历史。

东汉朝廷对塞外民族大力推行武力围剿与货贿优抚两手并举的政策,对于塞外民族产生较大吸引力,大大改善了长城南北的民族关系,鲜卑族部落逐渐向汉朝边塞地区靠拢。“(辽东太守祭)肜之威声,畅于北方,西自武威,东尽玄莬及乐浪,胡、夷皆来内附,野无风尘。乃悉罢缘边屯兵。”《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又载称:

……于是,鲜卑大人皆来归附,并诣辽东受赏赐,青、徐二州给钱岁二亿七千万为常。明(帝)、章(帝)二世,保塞无事。

通常,北方游牧民族频繁南下侵袭的主要目的,并不全在于企望夺取中原政权,占领中原疆土,而正在于多多地获得南方的财物补给。既然能够在兵不血刃的状况下获取大量财物供给,又何必兵戎相见?!况且,武力对抗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双方面的,这也就是货贿政策的最大好处。

至汉和帝在位时期,在南匈奴与东汉军队的联合进击下,北匈奴最终落得惨败与远徙的下场,退出了广袤无垠的大漠地区,这为鲜卑人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与广阔的空间,鲜卑日趋强盛之势从此难以抑制。还应注意的是,此时强大起来的鲜卑族群联盟,已不仅仅是鲜卑本族群的集合,还有大量残留匈奴人的加入。

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奴遗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

与此相印证,王沈所著《魏书》将匈奴人的加入定在顺帝年间(126-140年)。当时鲜卑人为乌丸校尉耿晔所击败,“于是鲜卑三万余落,诣辽东降。匈奴及北单于遁逃后,余种十余万落,诣辽东杂处,皆自号鲜卑兵。”据此可知,鲜卑与匈奴的融合,可谓是一种双向的运动,匈奴人向东移动,鲜卑向西拓展,最终结果是大批匈奴人融入鲜卑,不仅增加了鲜卑族类构成的复杂性,更使鲜卑人的势力迅速膨胀,称雄塞北。

通常游牧人口以“落”或“帐”计数,相当于汉族的户,按每落5口计,“十余万落”则至少有六、七十万口之多。再加上鲜卑原有的人口,最晚至顺帝在位时期,鲜卑总人口数已经接近百万了。就分布地域而言,记载中已有辽东鲜卑、辽西鲜卑、雁门鲜卑等称呼,冠以汉朝不同的边郡名称,说明这些鲜卑人的分布地在相应的边郡周围。可以肯定,至此,鲜卑部落的主体已走出了大鲜卑山,开始较大规模地向汉朝边塞地区移居了。

到东汉桓帝、灵帝在位之际时,鲜卑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檀石槐。檀石槐之神勇,与匈奴著名的首领冒顿颇为相似。他被推为首领后,统一各部,鲜卑族势力达到顶峰,成为另一支继匈奴之后真正称雄塞外的北方民族。其地域之广,实力之强,较之匈奴极盛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檀石槐既立,乃为庭于高柳北三百余里弹汗山(今河北尚义县南大青山)啜仇水(今内蒙古兴和县与河北怀安县境东洋河)上,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兵马甚盛,南抄汉边,北拒丁令,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乃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余、濊貊为东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皆为大帅,而制属檀石槐。

与以往匈奴联盟相比较,檀石槐领导的鲜卑部落联盟在分部上更为合理明确。由匈奴笼统的左方王与右方王两大部分,而演化为五、六十邑及三大部,足证鲜卑人不仅在实力和规模上堪与匈奴相提并论,而且组织更加严密细致。鲜卑联盟具备这样强盛的实力,必然会对汉朝边境稳定及边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如《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载:

灵帝立,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寇抄,杀略(同掠)不可胜数。

对于东汉时期鲜卑族联盟势力膨胀的客观背景,著名文士蔡邕曾有非常精到的说明。他指出:

……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

事实证明了蔡邕的判断,为遏制鲜卑对边塞地区的攻袭,东汉军队大举北伐鲜卑,最终招致惨败。鲜卑联盟强盛与大批汉人北徙融入鲜卑密切相关,这是中国民族史上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现象,这也许正是鲜卑起源“汉人说”的有力注脚。

但是,我们在观察古代民族发展史时屡屡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族群的强盛,往往与一位杰出领袖之间存在过于紧密的联系,一个领袖的逝去,往往造成一个部族的衰亡。檀石槐也是这样一个神奇的领袖。檀石槐死后,一度强盛无比的鲜卑联盟集团陷于分裂,各部首领各自为政,世相传袭。

到三国曹魏时期,鲜卑分布区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诸部之中以附塞鲜卑轲比能部最为强盛。《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载云:“……后鲜卑大人轲比能复制御群狄,尽收匈奴故地,自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今辽河),皆为鲜卑庭。数犯塞寇边,幽、并苦之……部落近塞,自袁绍据河北,中国人多亡叛归之,教作兵器铠盾,颇学文字。故其勒御部众,拟则中国,出入弋猎,建立旌麾,以鼓节为进退……控弦十余万骑。……然犹未能及檀石槐也。”无论如何,即使无法与檀石槐极盛时相提并论,轲比能所据地域还是相当广阔的。另外,尽管占据“匈奴故地”,但是鲜卑部落的分布还是以“近塞”为特征,且有大批边郡的“中国人”源源不断地加入,这为鲜卑族后来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转战中原建功业:慕容鲜卑的迁徙与建国

大燕虽革命创制,

至于朝廷铨谟,

亦多因循魏、晋……

——[前燕]常炜

现代学者周伟洲教授对鲜卑族的迁徙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特别强调: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迁徙的规模之大,路途之遥,影响之巨,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很引人注目的。这种迁徙的主流,是居于今蒙古草原、东北地区的鲜卑一批一批向南、向西南迁入内地;东起山东,西至新疆,南到淮河、长江,到处都有他们的踪迹。由于鲜卑族大量内迁,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先后在北方建立了代、前燕、西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吐谷浑等八个政权。‘五胡’之中,鲜卑是建立政权最多的一个民族。”其中,由鲜卑族所建立的“四燕”政权,即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均由慕容鲜卑人所建立。

前燕国的创始人为慕容廆(音委),原籍为昌黎县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据《晋书·慕容廆载记》,慕容氏出于“东胡”,为匈奴击败后,避居于鲜卑山。到曾祖莫护跋时,举部迁居辽西郡(治今辽宁义县西)。他归附于中原政权,跟随司马懿征战,因功封拜为率义王,定居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砖城子)之北。其祖父为鲜卑左贤王,父亲涉归进拜为鲜卑单于,后迁邑至辽东郡(治今辽宁辽阳市)以北地区。

关于慕容氏的由来,史籍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当时,燕代地区的汉人流行头带“步摇冠”,莫护跋非常羡慕,便改变原来披发左衽的习俗,束起头发,也带上了“步摇冠”,其他鲜卑部人因之称其为“步摇”,后因音讹传为“慕容”。这个故事是很有代表性的,与其他北方部族相比,慕容鲜卑更早地南下迁居边塞地区,与中原汉族人民交往密切,且以倾慕“华风”著称,这一点在慕容鲜卑后来的迁徙及政权建设中也都有突出的体现。

西晋初年,慕容廆降附中原政权,被封拜鲜卑都督之职。太康十年(289年),慕容廆又率部迁至徒河(今辽宁锦州市)之青山。徒何,又作徒河,后来成为慕容鲜卑的一种别称,如魏收《魏书》即称“徒何慕容廆”。

元康四年(294年),慕容廆又移居于大棘城,棘城也就成为前燕的第一个都城。在当时的传说中,棘城是上古颛顼皇帝生活过的遗址。在此,慕容廆开始仿效中原政权,进行较全面的政治与经济建设,“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指西晋)。”

永嘉初年,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当时辽东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避难地,大批中原汉人逃难流亡,北迁到辽东地区。这为前燕国的建立创造了良好条件。

时二京倾覆,幽、冀沦陷,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冀州人为冀阳郡,豫州人为成周郡,青州人为营丘郡,并州人为唐国郡。于是,推举贤才,委以庶政……平原刘赞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慕容)皝率国胄束修受业焉。廆览政之暇,亲临听之,于是路有颂声,礼让兴矣。

在中原王朝倾覆之际,由非华夏族人主导的慕容鲜卑地区竟成了华夏人士向往的“礼让之邦”,这也是两晋之交乱局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慕容部不仅设置郡县,还建立儒学庠馆,彼此之间哪里还有“华夷之别”?在大批华夏名士的辅佐下,前燕国规模初具,雄踞一方。因此,将之归为鲜卑族政权并不十分准确。

慕容廆之子慕容皝于咸康三年(337年)自立,称燕王,这就是历史上的前燕国。至咸康七年(341年),慕容皝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当时,前燕面对的两大强敌为宇文归部与高句骊国。幕容皝首先率军攻伐高句骊国,取得重大胜利,“大败之,乘胜遂入丸都(在今吉林集安县境内),(高句骊王)钊单马而遁。……掠男子五万余口,焚其宫室,毁丸都而归。”其次,慕容皝又率军亲征宇文归部,也取得大胜,“尽俘其众,归远遁漠北。皝开地千余里,徙其部人五万余落于昌黎,改涉奕于城为威德城。”燕国记室参军封裕曾在上书中回顾前燕国辉煌的创业历史:

地图上的历史——从鲜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前燕疆域示意图

自永嘉丧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继沟壑。先王(指慕容廆)以神武圣略,保全一方,威以殄奸,德以怀远,故九州之人,塞表殊类,襁负万里,若赤子之归慈父,流人之多旧土十倍有余,人殷地狭,故无田者十有四焉。殿上(指慕容皝)以英圣之资,克广先业,南摧强赵,东灭句丽,开境三千,户增十万,继武阐广之功,有高西伯(指周文王)……

如此看来,前燕国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民族大迁徙的产物。大批避难的各族百姓聚居在一起,“流人(即难民)”的数量竟然超过当地土著人口的十倍以上,显然是各族人民共同组建的新兴政权,誉之为避难者的“乐土”,是当之无愧的。在天下大乱的苦难中,慕容氏前燕政权的创立,可以称之为“重整河山”的壮举。相形之下,古史中常见的“五胡乱华”的论调是何等之荒谬啊!

慕容儁于永和五年(349年)即燕王位,第二年即乘后赵国大乱之际,率军南伐,先是攻陷蓟城(今北京城西南隅),并将燕国都城从龙城迁至蓟城,这无疑慕容鲜卑的一次大迁徙。

其后,燕国军队又攻克了后赵国邺都(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慕容儁又于永和八年(352年)即皇帝位。以司州为中州。升平元年(357年),又迁都于邺城。邺城也成为慕容氏前燕国最终的首都。

都城的迁徙,是慕容鲜卑族迁徙的重要标志。都城往往是一个民族国家最重要的政治与军事中心,也是本民族的聚居中心,聚集了数量可观的本族人口。都城的迁徙便意味着本民族人口的迁徙。慕容鲜卑部的聚居中心从最早的鲜卑山到徒何的青山,从徒何又到大棘城,从大棘城又到龙城,从龙城又到蓟城,从蓟城又至邺都,真可称之为“燕都五迁”。随着都城的迁徙,慕容部不断向中原腹地挺进。这是迁徙的历程,同样也是逐渐接受汉族礼制文化的历程。慕容鲜卑由此也从一个边塞部落,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中原强国。

攻占后赵国后,前燕国疆域大为扩展。据《十六国疆域志》,前燕国的疆域主要设有11州,分别是:平州、幽州、中州、洛州、豫州、兖州、青州、冀州、并州、荆州、徐州,覆盖了今天华北大部分地区。但时至东晋太和五年(370年),前燕国遭遇到灭顶之灾。燕国末代皇帝慕容暐在位期间,国力衰弱,朝政混乱,在前秦苻坚军队的强大攻势下,前燕国分崩离析。

消灭前燕国,是前秦疆域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据《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坚入邺宫,阅其名籍,凡郡百五十七,县一千五百七十九,户二百四十五万八千九百六十九,口九百九十八万七千九百三十五。”若这些数字属实,那么,前燕国晚期,其全国人口总数已接近一千万!这在两晋末及“十六国”历史中应该是相当惊人的记录,远远超过了前秦国首府关中地区的人口。

正由于前燕所在东部地区人口众多,自然又出现了中国历史政治地理上常见的“东西制衡”的矛盾。苻坚担心中原地区形势难于控制,于是采取了大规模强制性移民行动,“坚徙暐及其王公已下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晋书·苻坚载记》对此有更详细的记载:

徙关东豪杰及诸杂夷十万户于关中,处乌丸杂类于冯翊、北地,丁零翟斌于新安……诸因乱流移,避仇远徙,欲还旧业者,悉听之。

十万户之中,鲜卑族人就占了四万户以上,这无疑是鲜卑族人较为彻底性的又一次大迁徙。迁入地便是前秦腹地——关中地区。

然而,这次大迁徙是不成功的,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前秦军队在“淝水之战”惨败后,前秦国也陷入混乱,迁入关中地区的鲜卑乘机起事,在慕容泓、慕容冲等人的率领下全面反叛,很快聚集起十万兵马,自立,改元,这也就是“西燕”国的前身。同时,慕容冲等率兵向长安城发起猛攻。苻坚无力抵抗,在外逃途中被杀。慕容泓自立后不久即为部将所杀,慕容冲在长安城称帝。由于慕容冲所率鲜卑军队在长安滥杀无辜,引起众怒,故其友人劝其赶紧返回关东地区:

凤凰,凤凰,何不高飞还故乡,何故(又作无故)在此取灭亡?

凤凰正是慕容冲的小名。可见,尽管在关中的鲜卑族人数量不少,但与其他各族相比并不占有多大优势。慕容冲即位后不久即被部下所杀。重返关东的重任就落在了慕容永的身上。西燕政权的最重要的皇帝当属慕容永。慕容永在前燕国灭亡后,也被迁往长安。“淝水之战”后,慕容永成为慕容冲手下战将。据《十六国春秋·后燕录》的记载,慕容冲被杀后,(慕容永等人)率鲜卑男女四十余万口,乘舆、服御、礼乐、器物,去长安而东,于是长安空虚……

地图上的历史——从鲜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后燕与西燕疆域示意图

魏收《魏书》与李延寿《北史》均将此次迁徙的数量记为“三十余万口”。无论是三十余万口,还是四十余万口,西迁关中的慕容鲜卑数量,较之迁徙前的四万余户,又有较大增长,慕容鲜卑的迁离,竟然使长安地区空虚。慕容永等人离开关中地区后,占据了长子城(今山西长子县西南),以其为都城。慕容氏西燕政权最终为后燕军队所灭。

后燕政权的创始者为慕容垂。他为慕容皝之子,曾投降于苻坚。“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借机逃回关东地区,他于太元八年于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称燕王,史称“后燕”。后又于太元十一年(386年)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市)。慕容垂平定丁零翟氏政权后,即挥师西进,进攻西燕,取得大胜,“(慕容)永所统新旧八郡户七万六千八百及乘舆、服御、伎乐、珍宝悉获之,于是品物具矣。”无论如何,至此,西迁的慕容鲜卑又重新回到了前燕时期的疆域。后燕政权后为北魏所灭。

南燕政权的创立,也是慕容鲜卑大迁徙的成果。南燕的创立者为慕容德,为慕容皝之少子,曾参加“淝水之战”。后燕时期,慕容德长期官拜冀州牧,镇守于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总制南夏地区。北魏攻灭后燕时,慕容德据守邺城。在自感无力回天之后,慕容德便于隆安二年(398年),“乃率户四万、车二万七千乘”,自邺城徙居于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滑县城),自立为燕王,史称“南燕”。南燕国建国之初,疆域面积相当狭小,处于北魏、后秦及东晋等政权的夹击之下,国势岌岌可危。“时德始都滑台,介于晋、魏之间,地无十城,众不过数万”。于是,其谋臣潘聪力劝慕容德向青齐(即今山东地区)进军:

地图上的历史——从鲜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南燕疆域示意图

……青齐沃壤,号曰“东秦”。土方二千里,精兵十余万,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可谓用武之国。三齐豪杰,蓄志以俟,孰不思得明主,以立尺寸之功?广固城者,曹嶷之所营,山形崄峻,足为帝王之都……

慕容德从其计,统率大军攻破东晋齐郡,进入青齐地区,将广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建为都城。从此,青齐之地成为南燕国的根基之地,原来后燕国的许多鲜卑人也随之进入了这一地区。南燕后为东晋所灭。广固城被攻陷之后,东晋大将刘裕因久攻不下,积忿于胸,“犹斩鲜卑王公已下三千余人,没入家口万余,以妻女为军赏,夷其城隍,获生口万余,马二千匹……”据此可知,南燕国内的不少鲜卑首领被斩杀,也有不少人(特别是妇女)被俘,进入了东晋国内。

驰骋在大西北:西部鲜卑的分布与政权建设

退浑儿,退浑儿,

冰销青海草如丝。

明堂天子朝万国,

神岛龙驹将与谁?

——[唐]吕温《蕃中答退浑词》

鲜卑人的分类与地理分布,从根本上讲取决于鲜卑人长时间的迁徙运动。西部鲜卑集团的出现,正是长途迁徙的结果。根据周伟洲教授的研究,西部鲜卑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影响并不逊色于东部鲜卑。“东起陕西潼关,西至新疆吐鲁番,北从河套,南到四川西北,几乎到处都有”。“在这些鲜卑部落之中,乞伏、秃发、吐谷浑势力最强,他们先后在十六国时期征服了原居住于西北的汉、羌、氐、卢水胡、丁零等族,建立了西秦、南凉和吐谷浑三个政权。”

西秦国的创始人为乞伏国仁。《晋书·乞伏国仁载记》称:“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人也。在昔有如弗斯、出连、叱卢三部,自漠北南出大阴山……”陇西郡的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南,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乞伏鲜卑部原由如弗斯、出连、叱卢等三部鲜卑人所组成,游牧于漠北地区,后越过阴山,进入今天陇山以西地区。至乞伏祐邻为酋长时,攻并鲜卑鹿结部七万余落,迁居于高平川。这七万余落鲜卑人正是日后西秦立国的基础力量。高平川又名葫芦川、苦水,即今天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至乞伏述延为首领时,又破降鲜卑莫侯部于苑川,收并其众二万余落,乞伏部落的聚居中心地也从高平川移至苑川。苑川,又名子城川、勇士川,就是指今天甘肃榆中县境内宛川河流域。

前秦强盛之时,首领乞伏司繁率部归附于苻坚,后奉命镇守勇士川。“淝水之战”后,乞伏国仁乘机独立,于东晋太元十年(385年)自封为大单于,史称“西秦”。“置武城、武阳、安固、武始、汉阳、天水、略阳、漒川、甘松、匡朋、白马、苑川十二郡,筑勇士城以居之。”勇士城在今天甘肃榆中县北。西秦国一度相当强大,如乞伏乾归在位期间,攻杀氐王杨定,“于是尽有陇西、巴西之地。”乞伏炽磐在位期间,攻灭南凉国,“兵强地广”。可以想见,随着西秦国疆域的扩大,虽然不少鲜卑部落被兼并在内,而国内民族构成已相当复杂,鲜卑人所占比例是有限的。西秦国后为赫连勃勃夏国所攻灭。

地图上的历史——从鲜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西秦疆域示意图

南凉国创始人为秃发乌孤。《晋书·秃发乌孤载记》称:“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城,在今甘肃靖远县东北)、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今青海贵德县境内),北接大漠。”这里所谓“河西”,即今天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秃发”,与“拓跋”,为同名异译。南凉国先民与拓跋鲜卑同出于一源。大漠即蒙古高原。应该说,秃发乌孤的先祖的迁徙路线相当清晰,就是离开蒙古高原,进入河西走廊及青海地区。

至西晋初年,秃发鲜卑部开始崛起,树机能率部攻杀西晋秦州刺史,“尽有凉州之地”。至秃发乌孤继位之后,因实力有限,先是投靠前秦大将吕光所创立的后凉政权,被授予“河西鲜卑大都统”之职。其后,乌孤率部大破乙弗、折掘二部,筑廉川堡(在今青海民和县西北),并以之为都。随着实力的增长,其部将石亦干等人极力劝其自立称王:“今我以士马之盛,保据大川,乃可以一击百,光何足惧也?”西晋隆安元年(397年),秃发乌孤自称西平王,摆脱后凉而独立,史称“南凉”。南凉建国后,秃发乌孤率军先后攻破金城、乐都、湟河、浇河等郡,“岭南羌、胡数万落皆附之。”其后,秃发乌孤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县)。“署弟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镇安夷(在今青海乐都县西);傉(音怒)檀为车骑大将军、广武公,镇西平(今青海西宁市)。”我们从上述记载可以推知,在南凉国内的民族构成中,西部羌人与胡人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不是单纯的鲜卑族人。南凉国后为西秦所攻灭。

比较而言,在西部鲜卑创立的民族政权中,疆域最广、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无疑要属吐谷(音玉)浑了。吐谷浑(又称为退浑)国的出现,正是鲜卑人大分化与大迁徙的结果。吐谷浑人的西迁,本身就是整个鲜卑族西迁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始祖吐谷浑,本为前燕国创始者——慕容廆的庶兄,曾与慕容廆分部而牧。其后两部因争夺牧地而发生矛盾,导致分裂,可以说,这种冲突是慕容鲜卑部众繁盛之后人地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八》详细地记载了两部争斗的故事:

吐谷浑者,本辽东鲜卑慕容廆之庶兄,因氏其字,以为首类之种号也,故谓之野虏父。徒河涉归有二子,长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廆。廆代统部落,为慕容氏,浑庶长,廆正嫡,父在时,分户一千七百与浑以隶之。浑与廆二部俱牧马,马斗相伤,廆怒,径遣使让浑曰:“先公处分,与兄弟异部牧马,奈何不相远异,而令马有斗伤!”浑怒曰:“马是六畜,食草饮水,春气动发,所以致斗。斗在于马,何至怒及于人?若欲远别甚易,恐后会为难耳!今当去汝万里之外矣。”遂拥马西行。

牧地之争,实则为经济利益及政治权力之争。游牧部族分部而牧的经济生活方式,本来就与一统式的集权制度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利益与权力激烈冲突之际,为避免两败俱伤,“走为上策”,迁徙成为重要的生存选择。

吐谷浑首先率领部落西迁居于阴山地区,在西晋末年又转移至陇山一带,即“西附阴山”,种落逐渐繁盛。关于吐谷浑的早期迁徙路线,《宋书·鲜卑吐谷浑传》载云:“(吐谷)浑既上陇,出罕(开)、西零。西零,今之西平郡(今青海西宁市),罕开,今枹罕县(治今甘肃临夏市)。”

其他文献对吐谷浑早期迁徙记载也大致相同。《北史·吐谷浑传》也载云:“吐谷浑遂从上陇,止于枹罕。”如《梁书·西北诸戎传》又载云:吐谷浑“因遂西上陇,度枹罕,出凉州西南,至赤水(今青海兴海县)而居之。”比较而言,《晋书·西戎传》关于吐谷浑迁徙路线的记述最为明晰:“属永嘉之乱,始度陇(山)而西,其后子孙据有西零已西甘松之界,极乎白兰数千里。”即吐谷浑在横渡漠南及阴山之后,又向西穿过陇山,途经枹罕,最后进入青海地区。

至东晋义熙初年(405年),酋长树洛干即位后,吐谷浑部始有雄视西垂之势。他“年十六嗣立,率所部数千家奔归莫何川,自称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吐谷浑王。化行所部,众庶乐业,号为戊寅可汗,沙漒杂种莫不归附。”后其弟阿豺自号沙州刺史、骠骑将军。阿豺及慕璝在位时,吐谷浑势力迅速扩张,“阿豺兼并羌、氐,地方数千里,号为强国。”阿豺死后,慕璝即位,“慕璝招集秦、凉亡业之人及羌戎杂夷,众至五六百落,南通蜀汉,北交凉州、赫连,部众转盛。”

至拾寅即位酋长时,始定居于伏罗川。至伏连筹及夸吕在位时,吐谷浑国的发展已至于鼎盛,疆域空前广袤。“伏连筹内修职贡,外并戎狄,塞表之中,号为强富。准拟天朝,树置官司,称制诸国,以自夸大……伏连筹死,子夸吕立,始自号可汗。居伏俟城(在今青海青海湖西岸布哈河口附近),在青海西十五里。虽有城郭而不居,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

地图上的历史——从鲜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鲜卑迁移示意图

吐谷浑国内最重要的自然景观为“青海”,即今天青海省境内的青海湖,出产日行千里的宝马——“青海骢”。唐代学者杜佑所撰《通典》卷一九〇载云:

其地四时常有冰雪,唯六七月雨雹甚盛。若晴则风飘沙砾。有麦无谷。其青海周回千余里。海中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冬收之。马有孕,所生得驹,号曰龙种。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焉。

吐谷浑在政治上保持相对独立性,并得到南北朝政权的承认。如北魏政权先后封吐谷浑酋长西秦王、西平王及吐谷浑王等;刘宋政权也先后封其酋长为陇西王、河南王等。因大部分疆土处于黄河上游河曲及湟水之南,吐谷浑酋长也自号河南王,故南方政权又常称吐谷浑国为“河南国”。

熟语云:“入乡随俗”。对于从东北远迁到西北的吐谷浑人来讲,欲要永久保持原有的风俗特征与族群构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关于吐谷浑国的民族构成,周伟洲教授曾指出:“最初,吐谷浑仅是辽东慕容鲜卑的一支,人数很少,可是自其迁徙,特别是在建立政权之后,统治了许多其他族属的氏族、部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族属的人民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统以‘吐谷浑’为自己的族名。因此,作为中国古代西北民族的吐谷浑,事实上应为原慕容鲜卑的一支与羌、氐、汉、匈奴、西域胡、高车等一些氏族、部落,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融合而成。”这种认识无疑是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但是,还须指出的是,在中国西部客观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之下,吐谷浑国从属于西部羌族区,其民族融合的主要趋势应是“羌族化”,在全国所属各部族人口中,羌族人口应占到了多数,其风俗特征也是以羌族风俗为主。

隋朝大业四年(608年),吐谷浑在铁勒与隋朝军队的联合攻击下,陷于瓦解,国王伏允远遁,“部落来降者十余万口,六畜三十余万。”“其故地皆空,自西平临羌城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置郡县镇戍,发天下轻罪徙居之。”

到隋唐之际,中原大乱,吐谷浑又乘机复国,一度成为唐朝西部强敌。“大业末,天下大乱,(吐谷浑酋长)伏允及顺复其故地。大唐贞观中,李靖、侯君集破灭之,伏允远遁,为左右所杀,其子大宁王顺归降,于是重建其国,封顺为西平郡王。”然至唐期中期,吐蕃逐渐强盛,开疆拓土,吐谷浑为吐蕃所攻灭,其疆域并入吐蕃国。吐谷浑酋长诺曷钵率其残部不得不向唐朝内地迁徙。《旧唐书·西戎吐谷浑传》载云:“诺曷钵以亲信数千帐来内属,诏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置大使,始徙其部众于灵州之地,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欲其安而且乐也……及吐蕃陷我安乐州,其部众又东徙,散在朔方、河东之境,今俗多谓之‘退浑’,盖语急而然。”进入唐朝境内的吐谷浑部族先是被安置于安乐州,安乐州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但随着吐蕃人的内侵,吐谷浑部众再一次东迁,进入朔方及河东地区,即今天内蒙古南部、陕西北部及山西西南部地区。而民间习惯促读,而称之为“退浑”。当然,应该说还有相当数量的吐谷浑人依然留在故地,为吐蕃国所役属。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2493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