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矿物学和采矿技术成就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7:29:25 0

中国的矿物学同样有着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李约瑟在比较中西古代矿物学知识时说:“中国人在文艺复兴以前的各个时期内对岩石和矿物的研究,并不是感情用事的,而是科学的,他们的贡献至少可与欧洲人相提并论。”李约瑟的这一评价是不为过分的,事实上中国古代在这方面的贡献,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人。

中国最早记载矿物的典籍是《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其成书年代大约在春秋末期。据统计,《五藏山经》中共记载有矿物89种,包括金属、非金属和各种怪石、各色垩土等矿藏。同时记载了这些矿藏的产地309处。对矿物的性质,如硬度、颜色、光泽、透明度以至敲击声音、医药性能、集合体的状态(土状、块状、卵状、米粒状)等,都有所描述。而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古希腊矿物学名著《石头记》,只记载了16种矿物,分成金、石、土三类。

中国古代的矿物又与医药学关系极其密切,本草药物著作中包含有丰富的矿物学知识。如唐代梅彪撰于818年的《石药尔雅》,列举有62种矿物药物的335种异名,是世界上第一部矿物药物同义词典。宋代寇宗奭的《本草衍义》中,已经利用化学变化、晶体形状、矿物解理和色泽等来鉴定不少矿物。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列有矿物药物266种,除水、火、土三部外,金石部所载连同附录计有矿物一百六十多种,分金、玉、石、卤四类,对其产地、形色、鉴别等都有记述。(图17—15)其他如各种石谱,都在文艺复兴前领先于欧洲。

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矿物学和采矿技术成就

图17-15 明万历十五年金陵胡承龙刊本《本草纲目》

人们从长期的找矿、采矿实践中,还较早就总结了一套经验性的探矿理论。《管子·地数篇》说:“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黄金;上有慈(磁)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所谓“山之见荣”,即是矿苗露头。铁矿表层高价氧化物呈赭色,铅和银常共生,这是现代矿床学所证明了的。这里讲的除把铜和铁的硫化物混称为黄金和铜金外,大体上符合现代关于硫化矿床的矿物分布理论。这段记载表明,在战国时期中国已经总结了一些矿床中矿物分布知识,并提出了根据矿苗和矿物的共生或伴生规律来找矿的方法。这些关于矿物共生的知识,在中国探矿史上一直得到继承,并不断丰富。

利用植物找矿的方法,是中国古代对探矿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其起源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荀子·劝学篇》中就有“玉在山而草木润”的记载,表明关于矿物与植物关系的知识已经萌生。后来这方面的经验性认识不断积累、增多,到唐代的段成式进行了集中和概括。他说:“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有宝玉,木旁枝皆下垂。”这些记载虽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但却为人们开拓了利用指示植物找矿的新途径,是现代利用植物找矿或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理论的滥觞。正如李约瑟所说的:“中国人在中古代所进行的观察,确实可以说是仍在迅速发展中的、范围十分广阔的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先驱。”

在采矿技术方面,中国古代也有着一系列的发明。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不仅能开采露天矿藏,而且可以开采地下矿藏,并已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1974年,在湖北铜绿山发掘出从春秋到汉代的古铜矿遗址。从春秋时期的矿井遗址看,其开采深度在20—30米左右,有竖井八个,斜井一个,井筒的支护结构采用“密集法搭口式接头”。战国到汉代的矿井遗址开采深度在40—50米左右,有竖井五个,斜巷一条,平巷十条,组成较合理的矿井体系,采掘和支护技术较春秋时期有明显进步。(图17—16)古矿遗址表明,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已有效地采取竖井、斜井、平巷、斜巷相结合,多中段的开拓方式,初步解决了井下通风、排水、提升、照明和巷道支护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其后,历代的地下开采一直是采用这种井巷结合的方法,并在矿物运送、井下通风和排水、安全保障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

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矿物学和采矿技术成就

图17-16 铜绿山铜矿井巷

对于用工具难以采掘的矿层和岩层,中国古代还利用“火爆”的方法进行开采。这种方法出现于何时,现尚难以确定,但至迟在明代已广泛使用。明代陆容曾记述浙江处州(今丽水一带)铜矿的开采方法,说:“采铜法,先用大片柴,不计段数,装叠有矿之地,发火烧一夜,令矿脉柔脆。次日火气稍歇,作匠方可入身,动垂尖采打。”这是利用矿藏中所含不同成分的物质热膨胀系数不同,经火烧后会开裂,然后开采的方法。也有利用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开采的,即《明史·河渠志》所载:“焚以烈火,用水沃之,石烂化为烬。”福建泉州在历史上就曾使用这一方法开采花岗岩,称为“火攻”。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中国历史上不但有着较高的开采固体矿藏的技术水平,而且能够开采液态和气态的矿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之一。

石油一名首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此之前有石漆、水肥、脂水等称。中国大约在西汉时已发现石油,《汉书·地理志》上郡高奴县(今延安东)条下注说:“有洧水(今延河)可燃”,即石油浮于延河水上,可作燃料。其后,晋张华在《博物志》中指出:“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县洧水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中还引《博物志》说,把石油“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然(燃)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矿物学和采矿技术成就甚佳,方人谓之石漆”。“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矿物学和采矿技术成就”字据《说文解字》称,乃“车毂中铁也”,即轴承的意思。唐李吉甫在记述玉门县(今玉门镇)石脂水时也说:“泉有苔如肥肉,燃之极明。水上有黑脂,人以草盝(捞)取,用涂鸱夷酒囊(革制酒囊)及膏车。北周武帝宣政(578)中,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逾(愈)明,酒泉赖以获济。”由此可见,由汉代至唐代已发现石油产地多处,并被用作燃料,以及作为车辆和水碓轴承上的润滑油,也用于润革和作为火攻的原料。到宋代时,沈括又用石油的烟作墨,同时指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必将被作为制墨原料而“大行于世”。

天然气的发现也是在西汉,《汉书·郊祀志》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今陕西神木县西南)”;《汉书·地理志》西河郡鸿门县条下,班固自注说:“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关于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最早的要数四川盆地,大约是在汉代穿凿盐井时发现的,并被利用来煮盐。西汉扬雄在《蜀王本纪》中说:“临邛有火井,深六十余丈。”张华《博物志》卷九也说,临邛火井“昔时人以竹木执以取火”,“执盆盖井上煮盐(水)得盐”。火井即是天然气井,天然气除被用来煮盐外,还被用以照明。东晋时就有记载说:“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火井口),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唐《十道要记》也记载:“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盖似今人秉烛,即水中自有焰耳。”四川的天然气开发,自汉代以来一直进行着,从未中断,至清道光(1821—1850)年间,已用竹、木、钻头构成的钻机,钻透四川气田的主要地层,建成了深达一千米以上的气井,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深的气井。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41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