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婚姻风俗——新婚哭嫁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7 22:47:48 0


哭嫁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哭嫁是说新娘在出嫁的当天,有些地区或民族,是在出嫁的前一二天,要不断地哭诉。直到被接娶到新郎家门,哭诉才算结束。哭诉内容由自己选定,有一些方面有固定的格式。婚姻在中国人的眼中,是人的终身大事,无论是娶亲,还是嫁女,人们一律称作喜事,恭贺时称作大喜。婚礼是充满喜庆欢乐的民俗活动,然而为什么在一些地区流行新娘哭嫁呢?这里面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哭嫁源于掠夺婚。掠夺婚亦称抢劫婚,是人类远古时代的一种婚姻形式。人类祖先为了避开婚姻上血缘近亲,开始向其他民族部落寻找配偶,抢掠是其中的一个方式。现在的很多民族都经历过这个历史阶段。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掠夺婚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带入婚姻关系,这种婚姻的优越性和社会价值是前所未有的。然而从女人的情感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野蛮的强制性婚姻形式。可以想象,遭到突然抢劫的女子,是怎样的惊骇恐慌和痛哭流涕。由恐惧到哭泣,这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抗争。女人的武器是眼泪,在这里是实实在在的。面对武力和强暴,她们没有别的选择,哭是惟一的反抗。从此往后,哭与嫁便结下不解之缘,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形成后世的哭嫁风俗。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掠夺婚这种婚姻形式早已消亡。虽然现代世界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抢婚,但在本质上已不同于古代的掠夺婚,即由原来的真抢转变为一种迎亲仪式。问题在于,产生于掠夺婚时代的哭嫁,为何没有随着掠夺婚的消亡而绝迹。现在看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民俗文化的传承性。哭嫁像其他民俗事象一样,传承性比较强。二是哭嫁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掠夺婚虽然消亡了,但广大妇女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婚姻自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哭嫁得以传承便不足为奇了。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哭嫁风俗各式各样,哭嫁形式也不尽相同。如果以哭嫁的当事人划分,有两种形式:

母女对哭。这种形式下母女二人都是哭嫁人。主角一般是母亲。母亲哭唱一段,女儿应和一段。也有母女同时哭唱的。

亲友陪哭。陪伴哭唱的亲友都是女性,人数不固定,少者三五人,多者一二十人。有独唱,有对唱,也有合唱。亲友陪伴哭唱,表现了女性的共同命运和相通的情感。

以哭嫁本身来划分,有四种形式:

只哭不唱。即哭嫁时没有唱词。有时新娘低声哭泣或大声嚎啕,母亲一边陪伴垂泪。有时则母女俩抱头痛哭。这种情形多见于城镇。

只唱不哭。即以歌当哭。唱歌人大多不是新娘。这种只唱不哭的哭嫁形式,多见于少数民族。广西毛难族嫁女时,由女歌师唱《折被歌》。畲族人在喜宴上,要由新娘的嫂子代她唱《敬酒歌》。晚上还要摆歌台,青年男女长夜对歌。

有哭有唱。这是一种最典型的哭嫁形式。哭嫁时似唱非唱,似哭非哭。把说白、哭诉、歌唱融为一体。唱词既有固定内容,又可即兴发挥,节奏自由,抒情性强。江西大部分地区流行这种哭嫁形式。

有歌有舞,又哭又唱。这种哭嫁形式参加的人比较多。在有组织的情况下,新娘与姐妹们一道,放声哭娘,尽情歌舞。姐妹们献歌献艺,真诚祝贺。场面欢快热闹。

哭嫁习俗离不开哭嫁歌。近些年,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搜集整理出许多哭嫁歌。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诉说包办婚姻的痛苦;

对妇女地位低下表示愤慨;

歌唱伙伴之间的友情;

指责媒人花言巧语;

对新娘的教诲和祝福。

从整体上讲,哭嫁歌的内容是积极健康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较陈旧的观念。二些传统的哭嫁歌,由于歌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它们的传承意识就日趋淡漠。

封建社会是哭嫁习俗的兴盛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婚姻的缔结,主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人必须遵循三从四德,婚姻悲剧时有发生,而哭嫁给新娘提供了一个宣泄不满的机会。这是哭嫁在封建社会之所以盛行不衰的重要原因。

进入现代社会后,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除了一些落后地区父母包办婚姻还较为严重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是社会普遍认同的准则。婚礼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生大喜,哭嫁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基本消失。因此,在现代社会,走向没落是哭嫁习俗不可扭转的趋势。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11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