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大宝之争——忽必烈的崛起及其与阿里不哥的内战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1 21:29:52 0

身为蒙古帝国的统治者,蒙哥长期以来被视为一个颇有才干的君主,但是也许与早年寄人篱下的遭遇有关,蒙哥很早便清醒地认识到在权力面前亲情只不过是一层暧昧的薄纱。因此尽管对忽必烈在自己继承汗位过程中的表现颇为认可,自己登基之后也让自己的这个弟弟统领中原的军政事务,但是很快忽必烈在日程政治事务和军事上对南宋、大理的一系列成就和胜利却不可避免地招来了蒙哥的猜忌。对于蒙哥和忽必烈关系的急转直下,很多历史学家从施政纲领、宗教信仰乃至个人情感领域给出了各种解释,但或许正如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所描述的那样“权力是无法分享”的。

蒙哥对忽必烈的钳制从行政和军事两个层面分别展开,行政方面他于公元1257年派遣大必阇赤(左丞相)阿兰答儿和刘太平等到陕西、河南等地“钩考”钱谷,以财务审核为名审查忽必烈在当地所任用的官吏。打击忽必烈藩府势力,迫使忽必烈交出了邢州、河南、陕西这三个地区的地方权力,撤销三司。军事上则以忽必烈的脚有问题,对其采取彻底封杀的态度。不让他参与对南宋的全面进攻。

从忽必烈晚年的身体状况来看,他似乎的确有关节炎之类的毛病。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和蒙哥之间的问题不是“没瘸!走两步……”可以解决的。在自己麾下的汉族士大夫幕僚团的介意之下,忽必烈首先将自己的爱妻察必和儿子真金送往和林充当人质,随后又亲自觐见蒙哥,据说两兄弟见面之后竟然同一时间落下了眼泪,忽必烈的口才还没有来得及施展,蒙哥便已经原谅了他,并任命他为南下攻宋的东线最高指挥官。

事实上蒙哥和忽必烈的这次见面表面上虽然异常的煽情和感人,但其背后却有着各自的算计。忽必烈被排除在权力中枢之外,一度意志消沉,但近侍燕真的一番话却令他不得不有所行动:“蒙哥已经怀疑你有异志了,现在他率军远征,怎么可能让您以皇弟的身份悠闲地留在后方?”显然忽必烈不主动做出一些表示,更大的打击可能就在眼前。而对于蒙哥而言,东线的蒙古军队统帅东道诸王领袖塔察儿长期出工不出力也令他十分困扰,而在自己所指挥西线不断传来捷报的情况下,他似乎也不反对忽必烈此刻出马在东线牵制一下南宋的荆湖军区。不过他对忽必烈所指挥的军事行动不是没有限制的,在两人的口头约定之中,忽必烈所承担的任务是夺取南宋长江中游的鄂州,然后等待蒙哥西线大军突破南宋在四川所构筑的合州——重庆防线,然后会师西进,直捣临安。

由于只担任配合的角色,忽必烈在南下的过程中并不十分用心。他首先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宋子贞、商挺、李昶、杜瑛等人会商这次战争中自己所要面对的政治得失及攻宋之计。而其中刚刚被任命为江淮荆湖等路宣抚副使的郝经所提交的一份名为《东师议》的可行性报告给忽必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郝经虽然肯定了蒙古帝国的军事优势——“一旅之众,奋起朔漠,斡斗极以图天下,马首所向,无不摧破。灭金源,并西夏,破荆襄,克成都,平大理,蹂躏诸夷,奄征四海,今十分天下,已有其八”,蒙古骑兵更是“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但是这次规模空前的军事行动却存在着准备不足——“括兵率赋,朝下令而夕出师”以及后续乏力——“连百万之众, 首尾万余里……竭天下,倒四海,腾掷宇宙,轩豁天地”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郝经预见了蒙哥亲自出马在战场所可能遭遇的不测——“执千金之璧而投瓦石也”。在这样的分析之下,忽必烈显然已经开始接受了郝经“姑为之和,偃兵息民,以全吾力,而图后举,天地人神之福也”的建议,将蒙哥此前拟订的一举灭亡南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目的修整为“以打促和”。而忽必烈的大军刚刚进入战区,西线便传来了蒙哥死于合州城下的消息。

按照正常的逻辑,忽必烈理应在得到自己兄长死讯之后第一时间回师,以便夺取政权。但身为一个政治家,忽必烈的眼光却必须放得更为长远。蒙哥死前虽然没有指定继承人,但事实上也进行了相应的部署——留守和林的阿里不哥事实上便是看守内阁,自己贸然回师自然会被第一时间收回好不容易才重新获得的兵权。而手握重兵留在战区后发制人似乎才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忽必烈慷慨地表示:“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随后登上香炉山,让自己麾下的水战专家董文炳强渡长江,大有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气势。不过在包围了南宋的重镇要塞鄂州之外,忽必烈却将前线的指挥权交给了汉族士侯张柔,忽必烈为此还特意打了个比方:“我就像一个猎人,总不能把已经赶进了圈里的野猪再杀了给吃吧!你自己来吧!”这一说法固然有蒙古铁骑不善于攻城的成分,但是想来也有忽必烈保存实力的私心。

大宝之争——忽必烈的崛起及其与阿里不哥的内战

今天的鄂州古城门

表面上忽必烈在鄂州城下与南宋方面贾似道所指挥的诸路援军杀得天昏地暗。但事实上一系列的政治运作却已经在暗中进行之中。忽必烈首先派出自己的亲信谋事廉希宪以“送饭”的名义前往和自己同在战区的蒙古帝国东道诸王首领塔察儿,据说廉希宪在一番关于忽必烈“圣德神功,天顺人归”的吹嘘之后,便成功地劝说对方:“大王位属为尊。若至开平,首当推戴,无为他人所先。”赢得了东道诸王的拥戴。随后忽必烈又在战场局势占优的情况下,接收了贾似道的和谈请求。

但是此时身在和林的阿里不哥显然已经开始着手削弱忽必烈的力量,由阿兰答儿所统率的蒙古大军开始向忽必烈的根据地开平移动。忽必烈留守开平的妻子——察必虽然第一时间派出使者表示:“出兵增援前线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通知我们家真金啊!”暂时遏制了阿里不哥突袭开平的行动。但是察必和真金虽然身份特殊,但毕竟没有行政任命,无法阻止阿里不哥逐步开始蚕食华北等地军政权力,无奈之下察必只能写信通知前方的忽必烈,要自己的老公回来主持大局。

忽必烈和贾似道的谈判从一开始互相便都没有什么诚意。当得到长江上游合州地区蒙哥已死的消息之后,贾似道虽然主动提出和谈,但其实也是一种以拖待变的姿态。而就在忽必烈的特使赵璧前往洽谈具体停火条件之时,忽必烈已经不得不准备班师了,不得不与赵璧谈定“见军旗挥动便火速返回”的暗号,赵璧进入鄂州之后,与贾似道的代表宋京还在讨价还价,城外的军旗便已经开始挥动了。因此从一定程度来讲,鄂州城下贾似道是“卖国无门”。

1260年初,从蒙、宋前线匆匆北返的忽必烈在路上便听从自己的谋士商挺关于“军中当严符信,以防奸诈”的建议,更换了口令和通信方式,彻底断绝了和林方面对自己部队的指挥和通信权力,所有阿里不哥派来的使者一律被当作间谍直接处死。随后又派自己的亲信廉希宪前往“宣抚京兆、四川”,廉希宪成功地争取到了蒙古帝国西线军队之中秦巩世侯汪良臣以及刘黑马等人的效忠。据说汪良臣起初还以没有得到正式的任命为由推脱,但是在廉希宪解下自己所佩的虎符和银印交给他,并忽悠他说:“这些都是忽必烈密旨给你的,只要你跟着忽必烈混,委任状马上就到。”

抵达燕京之后,忽必烈再三拒绝了留镇漠北的阿里不哥竭力诱使他回到草原,以逼他就范的企图。就在双方使臣往返,交涉不断的暧昧气氛之中,忽必烈首先发难,在拘禁阿里不哥派往燕京的心腹脱里赤之后,于1260年农历三月于新筑成不久的开平城宣布即大汗位。应该说按照蒙古帝国的习俗,忽必烈的这次即位并没有太大的法律效力,毕竟与会的宗室亲王数量有限,连参与的南征蒙哥之子阿速台也因为倒向阿里不哥没有与会。但是就如忽必烈的幕僚廉希宪、商挺等人所说的“先发制人,后发人制,逆顺安危,间不容发,宜早定大计”。在局势还不明朗的情况之下,忽必烈抢先宣布即位夺取了政治上先机,阿里不哥虽然紧随其后于1260年夏季,在阿勒泰山中举行宗亲大会,并在会上被拥立为大汗,但也已是“另立中央”。

阿里不哥还是有他的优势,毕竟蒙哥生前指定由他留守和林从一定意义上已经确立了他继承人的身份。其次由于蒙哥之子阿速台的加入,驻守于六盘山一线的蒙哥生前亲率的主力大军也支持阿里不哥,从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忽必烈于新疆、中亚等地的西道诸王的联系,使后者几乎清一色地站在了阿里不哥这一边,连远在西亚的皇弟旭烈兀、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拔都之子别儿哥态度都偏向于阿里不哥,这一点从替父亲旭烈兀留守漠北份地的药木忽儿不仅公开支持阿里不哥,甚至充当南下讨伐忽必烈的急先锋的行动上不难看出。而别儿哥方面则在自己汗国所铸造的钱币之上刻有阿里不哥的名字,以表明钦察汗国支持对方的“鲜明立场”。忽必烈显然也很清楚自己的短板之所在,因此连忙派出长期在自己身边的察合台曾孙阿必失哈赶往察合台汗国首都虎牙思,希望可以联合那个长期“寡妇监国”的堂嫂兀鲁忽乃。可惜的是阿必失哈没有能够穿越阿里不哥所设置的封锁线。走到半路便被截留了,察合台汗国从此落入了阿里不哥所提名的察合台之孙阿鲁忽的手中。加上虽然被支解但是居心叵测的窝阔台之孙海都,此刻的忽必烈可以说是以中原之地独自抗衡铁木真以来形成的四大汗国,形势不容乐观。

但是忽必烈有忽必烈的优势,在长期以来的经营和运作之中,蒙古帝国已经形成了中原地区向漠北“输血”的经济模式,随着忽必烈迅速在中原地区建立起颇有效率的行政机构,一方面是被扼住了生命线的大漠皇庭,另一方面是不断动员“诸路市马万匹送开平府”、“燕京、西京、北京三路宣抚司运米十万石”的中原帝国,持久的消耗战显然对阿里不哥不利。

无奈之下阿里不哥一方不得不主动进攻,东路军由旭烈兀之子药木忽儿等人统率,自和林逾漠南进。西路军则由蒙哥时代的老将阿兰答儿指挥,兵指六盘山以期与从四川前线退屯该地的蒙哥攻宋主力会合。对于阿里不哥的东路军,忽必烈并不太担心,因为忽必烈早在返回燕京、开平之后在自己潜邸宿卫的基础上重建自己的怯薛部队交由心腹董文炳等人指挥,初步完成了扼守大漠南缘、伺机渡漠远征的战前部署。真正令他担忧的反而是西线的战局,因为一旦阿兰答儿与六盘山的蒙哥主力兵团成功回师,那么川陕一线便将门户大开,支持阿里不哥的西道诸王的军队可能会源源不断地开赴中原战场。

对于这一点为忽必烈坐镇川陕地区的廉希宪、商挺也感觉颇为棘手,廉希宪虽然当机立断,捕杀了当年蒙哥派来“钓考”的刘太平、霍鲁怀等人。但是对于六盘山集结的蒙古帝国精锐野战兵团他也是束手无策,不得不与商挺措商对策。商挺对六盘山地区的敌重兵集团的动向做出了如下的分析:“如果他们集中兵力,攻击西安那么对于我们将极其不利,而继续在六盘山一线待命,我们也很难办。不过如果他们带着重装备北上策应和林,那么形势就对我们很有利了!”针对这一情况,廉希宪让自己麾下的汪良臣等人在西安一线虚张声势,指挥蒙哥主力兵团的浑都海果然采取了最愚蠢的办法,率领大军向北移动。此后虽然会合了阿兰答儿的南下兵团,却错失了最佳的进攻时机。最终在忽必烈所调遣的增援部队配合之下,汪良臣利用陕西地区特有的沙尘暴天气,用步兵短兵相接的方式击溃了蒙哥麾下最为精锐的蒙古铁骑,忽必烈即位之后最为担忧的“关陇危机”终于得以顺利度过。

而在东线战场之上,忽必烈的大军在合撒儿之子——号称蒙古第一射手的移相哥的指挥之下,不仅成功地击溃了药木忽儿的大军,还成功地将战线推进到了蒙古帝国的首都和林。此时的阿里不哥显然对决战城下信心不足,于是在处死了被囚禁的阿必失哈,匆匆放弃首都逃往自己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封地谦州(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唐努山北麓)。为了防止忽必烈的继续追击,阿里不哥向自己的哥哥发出了请求停火的信使,表示等到来年秋高马肥,和别儿哥、旭烈兀、阿鲁忽一起亲来觐见。忽必烈毕竟不是蒙古帝国的冬季战专家,于是留下移相哥镇守和林,自己则冒着严寒穿越沙漠返回相对舒服的中原去了。

大宝之争——忽必烈的崛起及其与阿里不哥的内战

阿里不哥

应该说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的首轮交锋之中虽然占据了上风,但是并未给予对方致命的打击。而令局势迅速逆转的还是双方经济实力的悬殊对比,阿里不哥所控制的谦州之地虽有少量农业,但土地高寒,所获有限,并不足以维持大量军队的消耗。而忽必烈又对其实施了贸易禁运政策,使得阿里不哥不得不向支持他的四大汗国频繁伸手。本来就持观望态度的四大汗国,此刻已经认清了形势,而此时旭烈兀又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和钦察汗国的别儿哥龌龊不断,在接受了忽必烈对自己地盘的认可之后,双方开始在高加索地区兵戎相见起来,都没心情搭理落难的阿里不哥,沉重的经济压力顿时落到了察合台汗国以及松散窝阔台汗国的领导人阿鲁忽和禾忽的身上。

应该说阿里不哥还是有信用的,第二年秋天真的回到了和林,不过他并不是来输诚的,而是展开了大规模反扑的。不明就里的移相哥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和林再度易手。公元1261年农历十月,两兄弟在昔木土脑儿之西再度遭遇。不过这个时候大家的后院都不太平,忽必烈要面对的是山东李璮的叛乱,而阿里不哥方面则是阿鲁忽和禾忽两位汗王断绝了对他的后勤支持,于是在正面战场难分胜负的情况下,大家都选择了各自回家。

应该说阿里不哥的军事才能在蒙古帝国的诸多王公贵族中还是属于比较排名靠前的。尽管在忽必烈面前失了点亏,但是揍起阿鲁忽和禾忽来却是得心应手。不过在战争的摧残之下,原本还算富饶的伊犁河流域为之残破不堪,察合台汗国的首都虎牙思(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霍城县)更是出现了“僵死相枕”的残局。阿里不哥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却永远失去了后勤补给。而当阿里不哥的军队以小麦代大麦饲马,当地的老百姓竟以牛马的饲料为食,一时间饿殍遍野,连当地许多向来养尊处优的穆斯林长老也因为饥饿而死。

在无奈之下,绝望的民众只能向上天祷告。不知道是否是这信仰的力量真的发生了作用,一天阿里不哥正在召开宴会,突然袭来了一阵狂风,将由数千颗钉子固定的朝会大帐也掀反了,与会者无不带伤。原本就绝望的情绪加上这样的不祥之兆,使得阿里不哥的大军顿时溃散。悍将药木忽儿全然不顾“轻伤不下火线”的原则,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跑回自己的父亲旭烈兀身边去了。而蒙哥之子玉龙答失以在自己的封地征兵为命,向阿里不哥要回了自己父亲的印章,随后就盖在了向忽必烈投降的协议之上。

阿里不哥的衰弱首先招来的不是忽必烈的打击,而是长期被他追杀的阿鲁忽反击。在无奈之下阿里不哥只能踏上了向自己的哥哥忽必烈投降的东归之路,忽必烈得到消息预先在边境地区准备好粮食,先让自己长期挨饿的弟弟好好吃上一顿。而此后的兄弟相见也颇有戏剧性。据说忽必烈见到阿里不哥首先是许久的沉默,随后就是哭,阿里不哥也跟着哭。忽必烈这个时候问自己的弟弟:“你说说,按道理我们兄弟二人谁应该继承汗位啊?”阿里不哥很调皮地回答道:“以前是我,现在是你!”而此时宗室将领阿济格也对蒙哥之子阿速带说:“当年战场杀我兄弟阿毕世喀的是不是你?” 阿速带倒还是颇有王子风度地回答道:“我不过是奉命行事,现在我臣服于忽必烈大汗,今天大汗如果下令让我杀你,我也照办无误。”

尽管表面上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兄弟似乎只是“相逢一哭”便“泯结恩仇”,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帝国统治者,在接受自己弟弟和侄子们的投降之后,忽必烈还是对其主要部下进行了血腥的清洗。据说在忽必烈考虑如何追究阿里不哥的叛国罪行上,这位一度被西方历史学家列为宪宗蒙哥和世祖忽必烈之间的蒙古帝国君皇和他的部下们都显现出了豪迈的一面。他主动请求将所有的罪行都加诸在自己的身上,不愿牵连自己的部将,但是以秃满为首的阿里不哥系将领却纷纷表示:“是我等之谋。请勿罪阿里不哥,而置我等于刑。”在这样的“君臣争死”的情况之下,最终还是阿里不哥还原了事件的本来面目,他说:“蒙哥去世之后,孛鲁合和阿兰答儿的确劝过我。在你和旭烈兀都领兵在外的情况下,我理应出来主持大局。”客观地说阿里不哥的选择的确没有错,唯一错的是他没有能够有效地利用忽必烈滞留在蒙宋战场之上的有限时间抢占先机,而蒙哥在六盘山所遗留的重兵集团又进退失距,最终导致了阿里不哥在这场皇位角逐中只能以一个失败者的方式落幕,他和阿速台虽然保住了首级,但是他们的部下孛鲁合、秃满、脱忽思等人却被悉数处死。

大宝之争——忽必烈的崛起及其与阿里不哥的内战

蒙古人的大帐有着强大的抗风性能

对于阿里不哥的处置,正在高加索地区全面开战的旭烈兀和别儿哥百忙之中表示拥护。而一度被阿里不哥折腾得够呛的阿鲁忽则以自己没有得到忽必烈的正式册封,而不发表评论,转身也加入到对钦察汗国别儿哥的战争中去了。而为了对方阿鲁忽的这“背后一刀”,别儿哥不得不以远交近攻的战略开始扶植窝阔台系的势力,日后即将成为元帝国西北心腹之患的海都正是在这个时候悄然崛起。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651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